第二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類一齊所環繞飛舞的恒星,原來就非常不起眼、難以被發現、幾乎是不值得一提地存在于這個寬敞無比的空心球體的内部的縱深之處,是這個星系雲集的圓盤中的一員。
“這個太陽”根本不配用定冠詞“這個”,一個表面熱到六千度,直徑為區區一百五十萬公裡的氣态球,其遠離銀河系内部區域中心點的長度正好就是後者的厚度,即三萬光年。
憑着我所具有的一般素養,我大緻還算知道使用“光年”這一概念。
不言而喻,這是一個表示空間的概念,這個詞表示光在一個完整的地球年裡所走過的距離——以它自身所特有的速度,對此我隻是隐約有點印象,而阿德裡安卻能精确地記住它是每秒十八萬六千裡[6]。
用這個速度,一個光年總計要走足足六個十的十八次方裡,我們的太陽系的離心率是三萬個這麼多,而那個銀河的空心球體的整個直徑則為二十萬光年。
不,它并非不可測量,它隻是必須這樣來測量。
這是對人類理智發起的攻擊,面對這樣的攻擊,應該說些什麼才好呢?我承認,面對這種不可實現的超雄偉超莊嚴,我的禀性隻會促使我作放棄狀地,同時也是略表鄙夷地聳聳肩膀。
傾慕宏大,對其胸懷狂熱,是的,被其征服,這無疑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然而,這也隻會是在可以把握的塵世的和人類的環境當中才有實現的可能。
金字塔是偉大的,勃朗峰是雄偉的,聖彼得大教堂的内部是宏偉的,前提是你并不是從骨子裡更願意先把這個表屬性的定語留給道德和精神的世界,留給心靈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這些關于宇宙的創造的數據就是用數字對我們的知性所進行的一次震耳欲聾的轟炸,其火力裝備為一個拖着兩打零的彗星的長尾巴,而這些零還會裝模作樣地擺出一副多少還有點節制和理智的樣子。
在這個實施破壞行徑的怪物身上,沒有任何的善、任何的美、任何的偉大能夠吸引像我這樣的人,而我也永遠不會理解,為什麼凡是宇宙物理學的東西,全都可以被某些人拿來當作所謂“上帝的傑作”看待,從而對其生發那種“和撒那”[7]情緒。
一種你對它可以完全像說“和撒那”那樣輕易地說出“沒什麼大不了”的活動,到底可不可以被稱為是上帝之作?我以為,作為對于一後面或者也是在七後面的兩打零的回答,說第一個似乎要比說第二個來得更正确,不過,這已經變得不再重要了,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非要對這個一百萬的五次幂進行頂禮膜拜不可。
還有一點能夠說明問題的是,克洛普施托克這位激情澎湃的詩人,他是在人間的範圍之内,以桶邊的那滴水為限,他是在這個限度之内來表達和喚起這種狂熱的敬畏之情的,而且,他對于那個一百萬的五次幂也是不予理會的。
可是,為他的頌歌譜曲的作曲家,我的朋友阿德裡安,如前所述,卻對這個數字喋喋不休;當然,如果我因此就造成這樣一種印象,即是他在這裡有所渲染和強調的話,那便是我有失公允。
他談及與我們的銀河最鄰近的銀河的銀河,他大談這些銀河的方式,這些銀河,如果我沒有弄錯的話,距離我們有整整八十萬光年,而從我們的天文儀器尚可看到的這些星群的最外圍的一顆上發出的一束光的射線,如果現在能夠引起一位洞窺茫茫宇宙的天文學家的注意的話,那麼它早在大約數百萬年以前就已經開始其穿越宇宙的行程了,也就是說,他處理這些聳人聽聞的信息的方式方法是冷漠的,漫不經心的,對我公然所表示的反感也是不無取笑的,但同時也是具有某種通過傳授而熟悉這些情況的性質的,我想說的是:具有一種持續不斷的虛構性,仿佛他不是通過轉手,通過閱讀,而是通過别人的言傳身教和個人的身體力行來獲得這些知識的,即約莫是在他所謂的那個導師,那位雄松雞教授的幫助之下,後者,按照他的描述,似乎不僅和他一起下到過黑暗的深海裡航行,而且也向上飛到過太空裡遨遊……他差不多擺出這樣一副模樣,好像他是從他那裡,而且多多少少是通過直接經驗而獲悉下面的知識的,即物理的宇宙——取這個詞的無所不包的廣義,既不可以稱之為有限,也不可以稱之為無限,因為這兩個表達式所表示的均是某種多少都是靜止的東西,而真實的情況卻完全是動态性質的,而且宇宙,至少是長久以來,更确切地說:自十九億年以來,一直處于飛速擴大,也就是說:爆炸的狀态。
光的紅移使這一點變得毋庸置疑,這個光能夠抵達我們這裡,我們則是無數的銀河系之中的一個,而這些銀河系同我們的距離也是衆所周知的。
這個光的顔色向着光譜的紅色一端的變化越劇烈,這些星系離我們的距離就越遠。
它們顯然是在竭盡全力地遠離我們,而在那些離得最遠的,約莫為一億五千萬光年的群體那裡,他們用以遠離我們的速度就完全等于放射性物質的α粒子所産生的速度,而這個速度為每秒兩萬五千公裡,在這樣的彈力面前,一顆爆炸的榴彈的碎片的飛行速度也就隻相當于蝸牛爬行了。
這也就是說,如果所有的銀河系都以過分誇張的速度飛離彼此,那麼“爆炸”一詞也就隻是将将夠,或者說早就不足以用來表述宇宙模式的狀态及其廣大的性質了。
這種廣大以前可能是靜态的,直徑也可能就是十億光年。
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擴大雖然可以談得上,什麼靜止的廣大,“有限”或“無限”,卻無論如何也是談不上的。
看來雄松雞能向這個提問者打保票的全部東西就是他能夠肯定地說,完全存在的銀河形态的總量為一千億的數量級,其中隻有區區的一百萬可以用我們當今的望遠鏡窺探到。
阿德裡安就這樣一邊抽煙,一邊微笑。
我于是嚴肅地對他進行規勸,要求他作出下述表白,即所有這些駭人聽聞的數字無異于逃向虛無的幽靈,不可能激起人内心對于上帝之壯美的感受,不可能讓人得到任何道德上的升華。
凡此種種,倒更像是鬼話連篇,一派胡言。
“你要承認,”我對他說道,“這些可怕的物理的創造絕不具備宗教意義的創造性。
什麼樣的敬畏和什麼樣的源自敬畏的高尚心靈是可以通過想象諸如宇宙爆炸之類離譜的胡鬧來造就的呢?絕對沒有。
虔誠、敬畏、心靈的高貴真誠、笃信宗教隻有經由人和通過人,通過局限于人世間才是可能的。
它們結出的果實應該是、可以是并且也将會是一種受到宗教浸染的人道主義,在這裡起決定作用的是那種對人的超驗的隐秘感覺,是那種自豪的意識,即他不純是一個生物,他的本質的一個關鍵部分是屬于一個精神的世界的;他被賦予了絕對價值,被賦予了真理、自由、正義的思想,他肩負着不斷去接近完美的責任。
上帝就存在于人面對自己所懷有的這種激情、這種責任、這種敬畏裡;而在一千億個銀河裡我并不能找到它的蹤影。
” “所以你反對這些傑作,”他回答道,“也反對物理的自然,而人就是從中而來的,同時随他一起從中而來的還有他的精神,這種精神也還最終存在于宇宙的其他地方。
物理的創造,這種讓你感到氣惱的盛大恢弘的世界活動,無可争辯地構成了道德的前提,沒有它道德便沒有了根基,也許善必須被稱為惡的花朵——unefleurdumal[8]。
你的作為上帝造物的人終究是——或者不是終究,我請求原諒,但卻首先就是,讨厭的自然中的一個——其所具備的精神潛能并不算多。
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是看到你的人道主義,也許
“這個太陽”根本不配用定冠詞“這個”,一個表面熱到六千度,直徑為區區一百五十萬公裡的氣态球,其遠離銀河系内部區域中心點的長度正好就是後者的厚度,即三萬光年。
憑着我所具有的一般素養,我大緻還算知道使用“光年”這一概念。
不言而喻,這是一個表示空間的概念,這個詞表示光在一個完整的地球年裡所走過的距離——以它自身所特有的速度,對此我隻是隐約有點印象,而阿德裡安卻能精确地記住它是每秒十八萬六千裡
用這個速度,一個光年總計要走足足六個十的十八次方裡,我們的太陽系的離心率是三萬個這麼多,而那個銀河的空心球體的整個直徑則為二十萬光年。
不,它并非不可測量,它隻是必須這樣來測量。
這是對人類理智發起的攻擊,面對這樣的攻擊,應該說些什麼才好呢?我承認,面對這種不可實現的超雄偉超莊嚴,我的禀性隻會促使我作放棄狀地,同時也是略表鄙夷地聳聳肩膀。
傾慕宏大,對其胸懷狂熱,是的,被其征服,這無疑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然而,這也隻會是在可以把握的塵世的和人類的環境當中才有實現的可能。
金字塔是偉大的,勃朗峰是雄偉的,聖彼得大教堂的内部是宏偉的,前提是你并不是從骨子裡更願意先把這個表屬性的定語留給道德和精神的世界,留給心靈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這些關于宇宙的創造的數據就是用數字對我們的知性所進行的一次震耳欲聾的轟炸,其火力裝備為一個拖着兩打零的彗星的長尾巴,而這些零還會裝模作樣地擺出一副多少還有點節制和理智的樣子。
在這個實施破壞行徑的怪物身上,沒有任何的善、任何的美、任何的偉大能夠吸引像我這樣的人,而我也永遠不會理解,為什麼凡是宇宙物理學的東西,全都可以被某些人拿來當作所謂“上帝的傑作”看待,從而對其生發那種“和撒那”
一種你對它可以完全像說“和撒那”那樣輕易地說出“沒什麼大不了”的活動,到底可不可以被稱為是上帝之作?我以為,作為對于一後面或者也是在七後面的兩打零的回答,說第一個似乎要比說第二個來得更正确,不過,這已經變得不再重要了,我看不出有什麼理由非要對這個一百萬的五次幂進行頂禮膜拜不可。
還有一點能夠說明問題的是,克洛普施托克這位激情澎湃的詩人,他是在人間的範圍之内,以桶邊的那滴水為限,他是在這個限度之内來表達和喚起這種狂熱的敬畏之情的,而且,他對于那個一百萬的五次幂也是不予理會的。
可是,為他的頌歌譜曲的作曲家,我的朋友阿德裡安,如前所述,卻對這個數字喋喋不休;當然,如果我因此就造成這樣一種印象,即是他在這裡有所渲染和強調的話,那便是我有失公允。
他談及與我們的銀河最鄰近的銀河的銀河,他大談這些銀河的方式,這些銀河,如果我沒有弄錯的話,距離我們有整整八十萬光年,而從我們的天文儀器尚可看到的這些星群的最外圍的一顆上發出的一束光的射線,如果現在能夠引起一位洞窺茫茫宇宙的天文學家的注意的話,那麼它早在大約數百萬年以前就已經開始其穿越宇宙的行程了,也就是說,他處理這些聳人聽聞的信息的方式方法是冷漠的,漫不經心的,對我公然所表示的反感也是不無取笑的,但同時也是具有某種通過傳授而熟悉這些情況的性質的,我想說的是:具有一種持續不斷的虛構性,仿佛他不是通過轉手,通過閱讀,而是通過别人的言傳身教和個人的身體力行來獲得這些知識的,即約莫是在他所謂的那個導師,那位雄松雞教授的幫助之下,後者,按照他的描述,似乎不僅和他一起下到過黑暗的深海裡航行,而且也向上飛到過太空裡遨遊……他差不多擺出這樣一副模樣,好像他是從他那裡,而且多多少少是通過直接經驗而獲悉下面的知識的,即物理的宇宙——取這個詞的無所不包的廣義,既不可以稱之為有限,也不可以稱之為無限,因為這兩個表達式所表示的均是某種多少都是靜止的東西,而真實的情況卻完全是動态性質的,而且宇宙,至少是長久以來,更确切地說:自十九億年以來,一直處于飛速擴大,也就是說:爆炸的狀态。
光的紅移使這一點變得毋庸置疑,這個光能夠抵達我們這裡,我們則是無數的銀河系之中的一個,而這些銀河系同我們的距離也是衆所周知的。
這個光的顔色向着光譜的紅色一端的變化越劇烈,這些星系離我們的距離就越遠。
它們顯然是在竭盡全力地遠離我們,而在那些離得最遠的,約莫為一億五千萬光年的群體那裡,他們用以遠離我們的速度就完全等于放射性物質的α粒子所産生的速度,而這個速度為每秒兩萬五千公裡,在這樣的彈力面前,一顆爆炸的榴彈的碎片的飛行速度也就隻相當于蝸牛爬行了。
這也就是說,如果所有的銀河系都以過分誇張的速度飛離彼此,那麼“爆炸”一詞也就隻是将将夠,或者說早就不足以用來表述宇宙模式的狀态及其廣大的性質了。
這種廣大以前可能是靜态的,直徑也可能就是十億光年。
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擴大雖然可以談得上,什麼靜止的廣大,“有限”或“無限”,卻無論如何也是談不上的。
看來雄松雞能向這個提問者打保票的全部東西就是他能夠肯定地說,完全存在的銀河形态的總量為一千億的數量級,其中隻有區區的一百萬可以用我們當今的望遠鏡窺探到。
阿德裡安就這樣一邊抽煙,一邊微笑。
我于是嚴肅地對他進行規勸,要求他作出下述表白,即所有這些駭人聽聞的數字無異于逃向虛無的幽靈,不可能激起人内心對于上帝之壯美的感受,不可能讓人得到任何道德上的升華。
凡此種種,倒更像是鬼話連篇,一派胡言。
“你要承認,”我對他說道,“這些可怕的物理的創造絕不具備宗教意義的創造性。
什麼樣的敬畏和什麼樣的源自敬畏的高尚心靈是可以通過想象諸如宇宙爆炸之類離譜的胡鬧來造就的呢?絕對沒有。
虔誠、敬畏、心靈的高貴真誠、笃信宗教隻有經由人和通過人,通過局限于人世間才是可能的。
它們結出的果實應該是、可以是并且也将會是一種受到宗教浸染的人道主義,在這裡起決定作用的是那種對人的超驗的隐秘感覺,是那種自豪的意識,即他不純是一個生物,他的本質的一個關鍵部分是屬于一個精神的世界的;他被賦予了絕對價值,被賦予了真理、自由、正義的思想,他肩負着不斷去接近完美的責任。
上帝就存在于人面對自己所懷有的這種激情、這種責任、這種敬畏裡;而在一千億個銀河裡我并不能找到它的蹤影。
” “所以你反對這些傑作,”他回答道,“也反對物理的自然,而人就是從中而來的,同時随他一起從中而來的還有他的精神,這種精神也還最終存在于宇宙的其他地方。
物理的創造,這種讓你感到氣惱的盛大恢弘的世界活動,無可争辯地構成了道德的前提,沒有它道德便沒有了根基,也許善必須被稱為惡的花朵——unefleurdumal
你的作為上帝造物的人終究是——或者不是終究,我請求原諒,但卻首先就是,讨厭的自然中的一個——其所具備的精神潛能并不算多。
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是看到你的人道主義,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