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七上八下,十分不确定。
當天晚上吃飯時,理查德森太太問他聆訊進行得如何,他隻簡單回答了幾句。
“琳達今天出庭作證了,”他說,“艾德·林對她窮追猛打,看起來不妙。
”講到這裡,他突然冒出一個主意,他可以給報社的朋友打電話,借艾德·林的态度做一下文章。
第二天早晨,《實話報》上會登出一篇文章,批評艾德·林采用“侵略”戰術,對麥卡洛太太糾纏不休,逼得她當庭痛哭失聲。
文章暗示說,像他這樣的男人,不應該丢失自己的風度——雖然文中并未提到“像他這樣的男人”指的是男律師還是别的群體,但理查德森先生清楚文章的弦外之音——憤怒的亞洲男人形象并不符合公衆的預期,因此令人不安。
亞洲男人應該是謙虛禮讓、與世無争的,像電影人物董龍德那樣,至少不應該有威脅性,能像成龍扮演的滑稽角色那樣就更完美了,總之,他們不能生氣,更不能咄咄逼人。
說得大概都對吧,理查德森先生不安地想。
文章出來之後,不少原本态度中立的人選擇支持麥卡洛,有些原本支持貝比的人的熱情也冷卻下來。
當然,現在這個想法剛剛在他腦中形成,他隻說了一句:“我們繼續看吧。
” “我為她感到遺憾,”飯桌另一頭的萊克西突然說,“貝比,我是指。
她的感受一定很糟糕。
” “不好意思,”伊奇說,“請問一下,你剛才說的貝比是你上個月罵過的那個‘不稱職的母親’嗎?” 萊克西臉紅了。
“她确實應該更好地照顧寶寶的,”她承認道,“可我懷疑她抛棄孩子是腦子一時糊塗作出的決定。
” “所以說,懷孕這件事應該慎重對待。
”理查德森太太插嘴道,“聽見了嗎?亞曆珊德拉·格蕾絲?伊莎貝爾·瑪麗?”她端起盤子,舀了一勺青豆,“生孩子意味着生活的巨大變化,貝比顯然還沒有準備好,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上,這也許是應該把孩子判給琳達和馬克的主要理由。
” “隻因為犯了一個錯,就得把她的孩子送人?”萊克西說,“雖然我還沒準備好要孩子,但假如我——”她遲疑了一下,“假如我懷孕了,你也會逼我放棄孩子嗎?” “萊克西,不會發生這種事的,你不會那麼不理性。
”她母親把盤子放回餐桌中央,叉起一顆青豆。
“哎呀,今天某人的小心眼比過去大了三倍呢。
”伊奇對萊克西說,“你被鬼附身了吧?” “胡說,”萊克西說,“我隻是說,這個案子很複雜。
”她清清嗓子,“布萊恩說,連他的父母之間都有分歧。
” 穆迪翻了個白眼。
“這個案子要把克利夫蘭的家庭撕成兩半了。
” “約翰和德波拉有權保留自己的意見,”理查德森先生說,“這張餐桌上的每個人也是如此。
”他掃了一眼整個房間,“崔普,聽說昨天有人在球賽上玩帽子戲法?” 盡管如此,晚餐結束後,理查德森先生依然心事重重。
“你覺得,”他一邊和妻子清理桌子一邊問她,“馬克和琳達真的知道該怎麼撫養華裔小孩嗎?” 理查德森太太盯着他看。
“我認為,這和撫養其他小孩是一樣的。
”她生硬地說,把盤子放進洗碗機,“不會有任何差别。
” 理查德森先生拿起另外一個盤子,把盤底殘留的雞蛋面刮進垃圾桶,将空盤遞給妻子,“主要的步驟當然是一樣的,”他承認,“但我的意思是,等女孩長大了,她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她是誰?來自哪裡?她會想要了解本族的文化。
他們有能力在這些方面教導她嗎?” “資源到處都是,”理查德森太太輕蔑地擺擺手,無意間把幾滴肉湯揮到了櫃台上,“他們可以陪她一起學習中國文化,而且,這樣豈不是可以更加拉近他們之間的關系?”她清楚地記得琳達小時候哄玩具娃娃睡覺的情景,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琳達·麥卡洛多麼想要孩子,多麼渴望扮演母親這個令人敬畏的偉大角色,而那個米娅就明顯忽視了瑞恩夫婦盼望孩子的迫切心情,否則也不會帶着珀爾跑掉。
想到這裡,理查德森太太擦掉花崗岩櫃面上的肉湯,開口道:“老實說,我覺得這對于米拉貝爾來說非常重要——她将會在一個完全沒有種族分别的家庭中長大,他們根本不在乎她長什麼樣。
我時常會想,難道還有比這更好的事情嗎?”她激動地說,“也許我們都應該試一下,每個家庭都嘗試收養一個不同種族的兒童,或許如此就能徹底解決所有的種族問題。
” 她用力關上餐具抽屜,離開餐廳,抽屜裡的盤子還在簌簌發抖。
理查德森先生拿起一塊海綿,擦淨黏稠的台面,有些後悔剛才對妻子提起這個話題:她和琳達的私交太好,無法做到客觀公正,意識不到自己視野的狹隘。
在她看來,事情再簡單不過:貝比·周是個不合格的母親,琳達·麥卡洛是好母親;前者不守規矩,後者老實本分。
但他深知,所謂規則隻是對“正确”和“錯誤”的簡單劃分,而實際上,大多數時候,情況并不簡單,沒有絕對的正确或錯誤,選邊站隊的做法更是行不通。
他向來羨慕妻子心中那份純粹的理想主義——相信世界會變得更好、更有秩序,甚至可能達到完美的境界,然而今天他第一次開始懷疑,也許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可能性。
當天晚上吃飯時,理查德森太太問他聆訊進行得如何,他隻簡單回答了幾句。
“琳達今天出庭作證了,”他說,“艾德·林對她窮追猛打,看起來不妙。
”講到這裡,他突然冒出一個主意,他可以給報社的朋友打電話,借艾德·林的态度做一下文章。
第二天早晨,《實話報》上會登出一篇文章,批評艾德·林采用“侵略”戰術,對麥卡洛太太糾纏不休,逼得她當庭痛哭失聲。
文章暗示說,像他這樣的男人,不應該丢失自己的風度——雖然文中并未提到“像他這樣的男人”指的是男律師還是别的群體,但理查德森先生清楚文章的弦外之音——憤怒的亞洲男人形象并不符合公衆的預期,因此令人不安。
亞洲男人應該是謙虛禮讓、與世無争的,像電影人物董龍德那樣,至少不應該有威脅性,能像成龍扮演的滑稽角色那樣就更完美了,總之,他們不能生氣,更不能咄咄逼人。
說得大概都對吧,理查德森先生不安地想。
文章出來之後,不少原本态度中立的人選擇支持麥卡洛,有些原本支持貝比的人的熱情也冷卻下來。
當然,現在這個想法剛剛在他腦中形成,他隻說了一句:“我們繼續看吧。
” “我為她感到遺憾,”飯桌另一頭的萊克西突然說,“貝比,我是指。
她的感受一定很糟糕。
” “不好意思,”伊奇說,“請問一下,你剛才說的貝比是你上個月罵過的那個‘不稱職的母親’嗎?” 萊克西臉紅了。
“她确實應該更好地照顧寶寶的,”她承認道,“可我懷疑她抛棄孩子是腦子一時糊塗作出的決定。
” “所以說,懷孕這件事應該慎重對待。
”理查德森太太插嘴道,“聽見了嗎?亞曆珊德拉·格蕾絲?伊莎貝爾·瑪麗?”她端起盤子,舀了一勺青豆,“生孩子意味着生活的巨大變化,貝比顯然還沒有準備好,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上,這也許是應該把孩子判給琳達和馬克的主要理由。
” “隻因為犯了一個錯,就得把她的孩子送人?”萊克西說,“雖然我還沒準備好要孩子,但假如我——”她遲疑了一下,“假如我懷孕了,你也會逼我放棄孩子嗎?” “萊克西,不會發生這種事的,你不會那麼不理性。
”她母親把盤子放回餐桌中央,叉起一顆青豆。
“哎呀,今天某人的小心眼比過去大了三倍呢。
”伊奇對萊克西說,“你被鬼附身了吧?” “胡說,”萊克西說,“我隻是說,這個案子很複雜。
”她清清嗓子,“布萊恩說,連他的父母之間都有分歧。
” 穆迪翻了個白眼。
“這個案子要把克利夫蘭的家庭撕成兩半了。
” “約翰和德波拉有權保留自己的意見,”理查德森先生說,“這張餐桌上的每個人也是如此。
”他掃了一眼整個房間,“崔普,聽說昨天有人在球賽上玩帽子戲法?” 盡管如此,晚餐結束後,理查德森先生依然心事重重。
“你覺得,”他一邊和妻子清理桌子一邊問她,“馬克和琳達真的知道該怎麼撫養華裔小孩嗎?” 理查德森太太盯着他看。
“我認為,這和撫養其他小孩是一樣的。
”她生硬地說,把盤子放進洗碗機,“不會有任何差别。
” 理查德森先生拿起另外一個盤子,把盤底殘留的雞蛋面刮進垃圾桶,将空盤遞給妻子,“主要的步驟當然是一樣的,”他承認,“但我的意思是,等女孩長大了,她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她是誰?來自哪裡?她會想要了解本族的文化。
他們有能力在這些方面教導她嗎?” “資源到處都是,”理查德森太太輕蔑地擺擺手,無意間把幾滴肉湯揮到了櫃台上,“他們可以陪她一起學習中國文化,而且,這樣豈不是可以更加拉近他們之間的關系?”她清楚地記得琳達小時候哄玩具娃娃睡覺的情景,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琳達·麥卡洛多麼想要孩子,多麼渴望扮演母親這個令人敬畏的偉大角色,而那個米娅就明顯忽視了瑞恩夫婦盼望孩子的迫切心情,否則也不會帶着珀爾跑掉。
想到這裡,理查德森太太擦掉花崗岩櫃面上的肉湯,開口道:“老實說,我覺得這對于米拉貝爾來說非常重要——她将會在一個完全沒有種族分别的家庭中長大,他們根本不在乎她長什麼樣。
我時常會想,難道還有比這更好的事情嗎?”她激動地說,“也許我們都應該試一下,每個家庭都嘗試收養一個不同種族的兒童,或許如此就能徹底解決所有的種族問題。
” 她用力關上餐具抽屜,離開餐廳,抽屜裡的盤子還在簌簌發抖。
理查德森先生拿起一塊海綿,擦淨黏稠的台面,有些後悔剛才對妻子提起這個話題:她和琳達的私交太好,無法做到客觀公正,意識不到自己視野的狹隘。
在她看來,事情再簡單不過:貝比·周是個不合格的母親,琳達·麥卡洛是好母親;前者不守規矩,後者老實本分。
但他深知,所謂規則隻是對“正确”和“錯誤”的簡單劃分,而實際上,大多數時候,情況并不簡單,沒有絕對的正确或錯誤,選邊站隊的做法更是行不通。
他向來羨慕妻子心中那份純粹的理想主義——相信世界會變得更好、更有秩序,甚至可能達到完美的境界,然而今天他第一次開始懷疑,也許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