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關燈
小
中
大
,确定其取消的是哪類詞。
我們已經看到以“free”為例的一詞,有過異端含義的詞有時為方便起見被保留下來,但被清除掉不合适的含義。
像“honour”、“justice”、“morality”、“internationalism”、“democracy”、“science”和“religion”一類的無數單詞簡單地說,是被消滅了。
少數幾個表示總稱的詞包含了這些詞,通過包含而将其消滅。
例如,所有圍繞自由和平等概念的單詞都被“crimethink”這個詞所包含,所有圍繞客觀和理性主義的詞都被“oldthink”這個詞所包含,要想更精确一點則是危險的。
黨員被要求具有的世界觀跟古代希伯來人的世界觀類似,那些人不需要知道很多别的事,隻需要知道除了他那個民族,别的民族崇拜的都是“假神”就夠了,他們不需要知道那些神叫做“Baal”、“Osiris”、“Moloch”、“Ashtaroth”之類。
也許知道得越少,就越能接近正統。
他們知道耶和華和耶和華的誡條,與此類似,黨員知道什麼是正當行為,也非常模糊籠統地知道不正當行為可能是什麼樣的行為。
例如,他們的性生活完全由新話中的“sexcrime”和“goodsex”兩個詞所約束。
“sexcrime”概括了所有種類的性犯罪,包括淫亂、通奸、同性戀及其他變态行為。
沒必要将其一一列舉,因為它們同樣應受到懲罰,而且原則上說懲罰都是死刑。
C類詞彙中——由科學技術方面的單詞所組成——可能需要為某些性失常行為命名,但一般人用不着那些詞。
他們知道“goodsex”是什麼意思,也就是男人跟他妻子之間為了生出孩子這唯一目的而進行的性交,女方身體上沒有快感,所有别的都是“sexcrime”。
新話中,很少有可能在認識到某個念頭是異端念頭後還能繼續往下想,除了能想到它是異端念頭這一點,其他所需之詞都不存在。
B類詞彙在意識形态上都并非中立,很多是委婉語。
例如,像“joycamp”(勞改營)或“minipax”(和平部,即戰争部)所指的幾乎與其表面意思恰恰相反。
另一方面,有些單詞所表現的,是對大洋國社會本質的赤裸裸而且有着蔑視意味的理解。
以“prolefeed”為例,它的含義是黨給予群衆的垃圾娛樂以及欺騙性新聞。
還有另外一些詞褒貶均有,用到黨身上是指“好的”,用到敵人身上是指“壞的”。
另外還有大量單詞,乍一看不過是些縮寫,其意識形态色彩不是來自其含義,而是構造。
隻要有可能,一切具有或可能具有任何政治重要性的詞都被放進B類詞彙。
所有組織、團體、學說、地區、機構或者公共建築的名稱都無一例外,都被削減成一個為人熟悉的詞形,即一個易于發音的單詞,具有盡可能少的音節,又能保存原來的詞源。
例如在真理部,溫斯頓·史密斯所在的檔案司(theRecordDe#jzyy_338_1">[2]犧牲的。
我長大一點後,時不時寫過糟糕而且是寫了半截的“自然詩”,是喬治時代風格[3]。
我還大約嘗試寫過兩個短篇小說,差得目不忍睹。
那就是我那麼多年的确寫到了紙上,而且是立意嚴肅的全部作品。
不過,這段時間從頭到尾,某種意義上說我也從事過文學活動。
先是下單交貨的東西,我可以很快很容易地寫出來,也不曾感到過多大樂趣。
除了學校的作業,我還寫過應景之作和打油詩,那些我能以如今看來驚人的速度寫出來——十四歲時,我一星期左右就寫了一部詩劇,仿的是阿裡斯托芬[4]風格。
我幫着編過學校裡的雜志,有印出來的,也有手抄的。
那些雜志是你能想象到的最滑稽和令人同情的東西,我編雜志比現在寫最垃圾的新聞報道還要輕松許多。
但與此同時,在十五年乃至更久的時間裡,我也以另外一種很不一樣的方式進行文學訓練:即編寫關于自己的連載“故事”,那是一種僅僅存在于自己腦子裡的日記,我相信這是小孩子和青少年都會有的習慣。
很小的時候,我經常幻想自己是比如說羅賓漢這樣的人,幻想自己是從事令人心驚膽戰的冒險活動的英雄。
但是很快,我的“故事”不再有拙劣的自戀性質,開始越來越多變成單純對自己所作所為及所見的描寫。
一次幾分鐘地,會有諸如此類的東西進入我的腦海:“他推門進入房間,一束經過細棉布窗簾過濾過的黃色太陽光斜照在桌子上,那裡放了一盒半打開的火柴,旁邊是墨水壺。
他右手插在口袋裡走到窗前。
下面的街上,一隻毛色是龜背紋的貓正在追趕一片落葉。
”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我二十五歲左右,貫穿了我的非文學生涯。
雖然我不得不尋找合适的詞,也确實尋找過,但我好像在幾乎違背自己意願地做這種描寫性嘗試,是處于外界的某種壓力之下的行為。
我想我的“故事”肯定反映了我在不同年齡時仰慕過的作家的風格,但就我能回憶起的,“故事”總是具有一絲不苟的描寫性特點。
十六歲前後,我突然發現了純粹屬于單詞本身的樂趣,即單詞的發音和關聯。
如《失樂園》的這一行—— 于是他面對困厄,辛苦勞作 度日;困厄勞作也将其壓迫。
如今在我看來,這好像也并非特别精彩,但那時卻讓我渾身發顫;而且以“hee”來拼寫“he”[5]更是錦上添花。
至于需要描寫事物,當時我已經全知道了。
如果說我當時就想寫書,要寫什麼則已經清楚。
我要寫自然主義長篇巨著,有着并
我們已經看到以“free”為例的一詞,有過異端含義的詞有時為方便起見被保留下來,但被清除掉不合适的含義。
像“honour”、“justice”、“morality”、“internationalism”、“democracy”、“science”和“religion”一類的無數單詞簡單地說,是被消滅了。
少數幾個表示總稱的詞包含了這些詞,通過包含而将其消滅。
例如,所有圍繞自由和平等概念的單詞都被“crimethink”這個詞所包含,所有圍繞客觀和理性主義的詞都被“oldthink”這個詞所包含,要想更精确一點則是危險的。
黨員被要求具有的世界觀跟古代希伯來人的世界觀類似,那些人不需要知道很多别的事,隻需要知道除了他那個民族,别的民族崇拜的都是“假神”就夠了,他們不需要知道那些神叫做“Baal”、“Osiris”、“Moloch”、“Ashtaroth”之類。
也許知道得越少,就越能接近正統。
他們知道耶和華和耶和華的誡條,與此類似,黨員知道什麼是正當行為,也非常模糊籠統地知道不正當行為可能是什麼樣的行為。
例如,他們的性生活完全由新話中的“sexcrime”和“goodsex”兩個詞所約束。
“sexcrime”概括了所有種類的性犯罪,包括淫亂、通奸、同性戀及其他變态行為。
沒必要将其一一列舉,因為它們同樣應受到懲罰,而且原則上說懲罰都是死刑。
C類詞彙中——由科學技術方面的單詞所組成——可能需要為某些性失常行為命名,但一般人用不着那些詞。
他們知道“goodsex”是什麼意思,也就是男人跟他妻子之間為了生出孩子這唯一目的而進行的性交,女方身體上沒有快感,所有别的都是“sexcrime”。
新話中,很少有可能在認識到某個念頭是異端念頭後還能繼續往下想,除了能想到它是異端念頭這一點,其他所需之詞都不存在。
B類詞彙在意識形态上都并非中立,很多是委婉語。
例如,像“joycamp”(勞改營)或“minipax”(和平部,即戰争部)所指的幾乎與其表面意思恰恰相反。
另一方面,有些單詞所表現的,是對大洋國社會本質的赤裸裸而且有着蔑視意味的理解。
以“prolefeed”為例,它的含義是黨給予群衆的垃圾娛樂以及欺騙性新聞。
還有另外一些詞褒貶均有,用到黨身上是指“好的”,用到敵人身上是指“壞的”。
另外還有大量單詞,乍一看不過是些縮寫,其意識形态色彩不是來自其含義,而是構造。
隻要有可能,一切具有或可能具有任何政治重要性的詞都被放進B類詞彙。
所有組織、團體、學說、地區、機構或者公共建築的名稱都無一例外,都被削減成一個為人熟悉的詞形,即一個易于發音的單詞,具有盡可能少的音節,又能保存原來的詞源。
例如在真理部,溫斯頓·史密斯所在的檔案司(theRecordDe#jzyy_338_1">[2]犧牲的。
我長大一點後,時不時寫過糟糕而且是寫了半截的“自然詩”,是喬治時代風格
我還大約嘗試寫過兩個短篇小說,差得目不忍睹。
那就是我那麼多年的确寫到了紙上,而且是立意嚴肅的全部作品。
不過,這段時間從頭到尾,某種意義上說我也從事過文學活動。
先是下單交貨的東西,我可以很快很容易地寫出來,也不曾感到過多大樂趣。
除了學校的作業,我還寫過應景之作和打油詩,那些我能以如今看來驚人的速度寫出來——十四歲時,我一星期左右就寫了一部詩劇,仿的是阿裡斯托芬
我幫着編過學校裡的雜志,有印出來的,也有手抄的。
那些雜志是你能想象到的最滑稽和令人同情的東西,我編雜志比現在寫最垃圾的新聞報道還要輕松許多。
但與此同時,在十五年乃至更久的時間裡,我也以另外一種很不一樣的方式進行文學訓練:即編寫關于自己的連載“故事”,那是一種僅僅存在于自己腦子裡的日記,我相信這是小孩子和青少年都會有的習慣。
很小的時候,我經常幻想自己是比如說羅賓漢這樣的人,幻想自己是從事令人心驚膽戰的冒險活動的英雄。
但是很快,我的“故事”不再有拙劣的自戀性質,開始越來越多變成單純對自己所作所為及所見的描寫。
一次幾分鐘地,會有諸如此類的東西進入我的腦海:“他推門進入房間,一束經過細棉布窗簾過濾過的黃色太陽光斜照在桌子上,那裡放了一盒半打開的火柴,旁邊是墨水壺。
他右手插在口袋裡走到窗前。
下面的街上,一隻毛色是龜背紋的貓正在追趕一片落葉。
”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我二十五歲左右,貫穿了我的非文學生涯。
雖然我不得不尋找合适的詞,也确實尋找過,但我好像在幾乎違背自己意願地做這種描寫性嘗試,是處于外界的某種壓力之下的行為。
我想我的“故事”肯定反映了我在不同年齡時仰慕過的作家的風格,但就我能回憶起的,“故事”總是具有一絲不苟的描寫性特點。
十六歲前後,我突然發現了純粹屬于單詞本身的樂趣,即單詞的發音和關聯。
如《失樂園》的這一行—— 于是他面對困厄,辛苦勞作 度日;困厄勞作也将其壓迫。
如今在我看來,這好像也并非特别精彩,但那時卻讓我渾身發顫;而且以“hee”來拼寫“he”
至于需要描寫事物,當時我已經全知道了。
如果說我當時就想寫書,要寫什麼則已經清楚。
我要寫自然主義長篇巨著,有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