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半個中國的局面就可以立刻改觀。
至于勸說張獻忠重新起義,派他手下的任何一個大将去都沒辦法,必須他親自前去。
可是他也擔心,倘若他親自去勸說不成,可能連性命也丢在那裡。
到底他自己可去不可去,自成在枕頭上反複考慮,拿不定主意。
雞叫時候,同義父睡在一個房間裡的李雙喜聽見他自言自語地問:“唉,怎麼辦呢?”過了一陣,雙喜看見他忽地坐起,穿上衣服,提着花馬劍走了出去。
早飯以後,自成把那個從湖廣回來的探子叫了來,屏去左右,又一次仔細地詢問了張獻忠和羅汝才方面的情形,特别是對獻忠在谷城的情形問得最詳。
問過之後,他決定自己去谷城一趟,越快越好。
打開皇曆一看,恰好今天就是一個吉日,注明“宜出門、打掃、沐浴”。
他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笑容,決定今晚就悄悄動身。
劉宗敏一早就騎馬到三十裡外的一支部隊處理一件違反軍紀的案子,到吃過午飯以後才回來。
未時過後,闖王來到了他所駐的山村裡,并傳知田見秀、李過、袁宗第和郝搖旗都來議事。
高一功去山陽縣打糧未歸,未得參加。
郝搖旗以為又是談論整頓軍紀和準備屯墾的事,引不起自己的多大興趣,所以隻推說身上不适,沒有赴會。
而且他很快就要瞞着闖王和劉宗敏等拉走,此刻正在心緒不甯,十分煩惱,更不願去參加闖王的什麼會議。
關于探子回來報告的各處情況,幾位大将在昨天晚上都知道了。
闖王簡單地說明了他對全盤局勢的看法,提出來他要親自去谷城勸說張獻忠重新起義,請大家各抒己見。
大家都同意設法使張獻忠重新起義,但一緻反對李自成親自前往。
他們倒不怕路上風險,而是對張獻忠這個人很不放心。
大家都很清楚,張獻忠有時對朋友很講義氣,有時又很毒辣。
他比自成起義早一年,自成一家,比自成出名也早,近幾年因見自成的聲望蒸蒸日上,心中不免嫉妒。
人們都明白他們兩人之間遲早會發生火并。
特别使劉宗敏等心上不安的是,崇祯八年正月攻破鳳陽後,自成受不了獻忠的驕傲蠻橫,一時性起,給獻忠一個難看,雙方的友情一下子損傷了,從那時以後就沒再合作。
張獻忠會不會對自成記仇呢?盡管自成總認為獻忠不會把過去的小事情記在心上,可是劉宗敏等卻認為獻忠同自成不是一樣秉性,說不定會乘機報複。
李過對張獻忠素有成見,說道: “雖說羅汝才外号叫曹操,張獻忠卻比他更狡詐。
他是吃秦椒長大的水晶猴子,不光刁滑,肚裡還辣。
” 大家在幾個月前聽到張獻忠投降朝廷的消息以後本來就窩了一肚皮的氣,經過潼關南原慘敗之後,更恨獻忠的投降,所以除田見秀之外,都說了許多非常憤激的話。
自成看着談不出一個結果,想平一平大家的氣,便笑了笑,用老朋友的親切口吻稱呼獻忠的字兒說: “我看敬軒不會是真降,一定是耍的花招。
” 宗敏哼一聲,說:“假投降也不應該!大丈夫既然起義,就應該不管啥時候都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鐵漢子,硬骨頭甯折不彎,打了敗仗更需要有一股沖天正氣。
像張敬軒那樣,為着苟安一時,就玩假降花招,向朝廷的大官兒卑躬屈膝,那股起義英雄的正氣給狗吃了?普天下不知多少窮百姓的眼睛都在仰望着當年起義的領頭人物,無數起義的将士也在眼巴巴地望着。
八大王給别人帶的什麼頭?帶一個向朝廷搖尾乞憐的頭!說是假的?假的也不行!何況咱們各家義軍就好比一盤活棋子兒,一邊車馬炮放着不動,那一邊車馬炮就活動不開,處處挨打。
要不是他帶頭投降,曹操們九營也跟着投降,咱們何至于會有今日!” 李過說:“捷軒叔說的很是。
要是張獻忠不受招撫,南自長江,北至黃河,整個一盤棋都是活的。
” 李自成雖然心中很鄙視張獻忠玩弄的假降花招,但因為他從遠處和大處着眼,不說出憤激的話。
他慢慢地撥弄着火堆,心平氣靜地說: “敬軒的錯,是大錯。
不管他是真降,還是假降,不管他存有什麼樣的想法,都不能這麼幹。
不管有多大困難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變節投降的辦法,苟安一時。
對敬軒這個人,我們既要看到他的種種短處,還要看到他有許多長處。
咱們光罵他沒有用處,要緊的是應當從遠處、大處着眼,趕快把他拉轉過來,越快越好。
來日方長,隻要他不是真心投降朝廷,以後攜手共事的時候還多着哩。
據我看,他喘口氣還要大幹。
就說目前,朝廷也看到這一點,處處防範着他;他住在谷城不動,也還是牽制了朝廷的不少兵馬。
” 田見秀點頭說:“是的,張敬軒駐兵谷城,左良玉和陳洪範兩鎮的人馬就不敢離開襄陽一帶。
” “至于說到曹操,”自成接着說,“他跟老回回等人聯合起來雖說有十幾萬人馬,婦女老弱占大半。
何況人各一心,同床異夢,當然頂不了多大事兒。
咱們已經上了當,全當沒有他們,天塌了有咱們長漢頂着。
日後彼此見了面,最好不提這一章。
” 劉宗敏說:“不提也好。
反正是啞巴吃扁食,各人心中有數。
” 李自成見大家的氣憤稍微平了下來,随即又把話題轉回到他要親自去谷城的問題上,但還是得不到他們同意。
自成有點動火,問道: “你們不讓我去,難道看着那些觀望風色的人們都跟着投降朝廷麼?難道看着各家義軍先被誘降,随後一個一個被消滅,讓起義大業從此一蹶不振,全部瓦解麼?……你們說,有什麼好的辦法?” 袁宗第說:“我們可以使用計策,使朝廷對張敬軒極不放心,逼得他不得不重新起義。
像這樣的計策多的是。
” “不行,”自成說,“一則失之太緩,二則事後敬軒會恨咱們。
” 李過問:“玉峰叔或捷軒叔,不管哪一位代你去一趟行不行?” “也不行。
敬軒一向目中無人,何況他現在手中還有兩萬多人馬的本錢,咱們差不多全軍覆沒了。
平日他隻對咱們高闖王還尊敬幾分,對我說不上尊敬,也不敢輕視。
除非我親自去,别人都不放在他的眼睛裡,怎麼能勸說動他?” “可是你親自去,萬一他不講朋友……” 自成截斷了侄兒的話:“補之,你又說這句話!你不要光看見敬軒的詭詐、毒辣,也要多看看他好的一面。
他能夠混到如今倒不下去,許多人願意随着他舍死拼命,為的什麼?就是為他隻有詭詐跟毒辣麼?” 李過見叔父的臉色很嚴峻,不敢做聲。
自成向大家掃一眼,接着說: “我們看人要多看人家的長處,看事要多從大處着眼,對小事不要斤斤計較。
敬軒雖然有時詭詐,有時毒辣,但是他這個人平時對朋友慷慨熱情,遇事敢頂起來,說幹就幹,并不滑頭。
你們看人,不應該光看一面!”見劉宗敏和田見秀都輕輕點頭,自成又接着說:“再說,敬軒在十三家頭領中是一個有抱負也有作為的人,一向痛恨貪官污吏,痛恨朝廷,三年前同咱們一道焚燒了鳳陽皇陵。
看敬軒就應該多從這些地方看。
他現在說起來是向熊文燦投降了,實際上他是在玩弄老熊。
可是結果他也會後悔的。
他徒然落個投降的壞名聲,很不光彩,不惟得不到糧饷,得不到名義,反過來還天天被官府要賄賂,弄得他同手下的将領們憋了一肚子怨氣。
我們從大局着眼,應該去推他一把,促使他早一點重新大幹,對大局很有好處。
自從高闖王死去,兩年多來,過去人們常說的十三家七十二營,今日這個投降,明日那個投降;有的真降,做了朝廷鷹犬;有的一時假降,觀望風色;還有很多被打散了,消滅了。
目前的局勢跟崇祯九年春天以前大不同。
倘若長此下去,大家更會變得消沉,那些暫時假降的也會變成真降。
咱們目前一件要緊的事兒是:不僅要準備自己重新大幹,也要推動敬軒大幹。
他一旦大幹起來,就會帶動許多人都跟着幹起來,大局就馬上重新熱鬧了。
我不妨冒點兒風險,親自去谷城找敬軒,同他談談。
話是開心斧,不愁他不聽我的勸告。
” “你能夠料定你到了他那裡會十分安全麼?”袁宗第問道。
“你是主帥,關系重大。
倘沒有十分憑恃,你頂好不冒這樣的風險。
” “不,漢舉,話不能這麼說。
平時騎馬坐船還不免有三分險,坐在房檐下曬太陽也說不定會落下瓦來砸破頭,何況咱們幹的這種事兒!我隻能說,此去有七八成可以成功,怎麼能夠保十成?世間事很少事前能保十分的。
咱們起初造反,都是逼上梁山,提着頭過日子,難道是先料定準能成功才造反麼?古人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何況我去敬軒那裡勸他起義對他也有好處,算不得是入虎穴!” 往日每次議事,李自成總是虛心地聽大家發言,擇其善者而從之,倒是今天他十分固執,不論誰的勸阻對他都沒用。
田見秀和劉宗敏已經勉強同意了之後,李過仍苦苦勸阻,但被他責備幾句,堵住了嘴。
最後他十分感慨地說: “唉,自從白水王二在天啟年間起義,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
我自己起義也差不多整十年了。
人死了上百萬,鬧的什麼牌名?不管冒多大風險,決不能使起義半途而廢!” 他決定今夜三更就出發,從武關附近繞過去,到了湖廣地界再轉往谷城。
在他走之後,對全體将士要嚴守機密,不許洩露風聲。
小将中隻帶雙喜和張鼐。
為着醫生尚炯同張獻忠本人和獻忠部下的幾個重要将領有很好的關系,所以自成決計帶他同去。
劉宗敏留住大家吃晚飯,并把尚神仙請了來,買了兩隻雞子炒了炒,算是給闖王和醫生餞行。
晚飯後,衆位大将和醫生各自回去,自成留在宗敏處又密談很久,直到二更時候才騎馬奔回老營。
就在他回老營的路上時,一件出他意料的事情在他的老營發生了。
[1]盤——農民軍把駐紮叫做“盤”。
這個詞彙原是黑話,絲毫不含有侮辱的意思。
後來用在統治階級的文件中就帶有侮辱性質,把“盤踞”二字合成了一個詞兒。
[2]風子——馬。
杆子黑話。
[3]崤函山中——泛指靈寶縣以東和渑池縣以西的山區,即崤山山脈和舊函谷關一帶。
舊函谷在靈寶縣城西門外。
至于勸說張獻忠重新起義,派他手下的任何一個大将去都沒辦法,必須他親自前去。
可是他也擔心,倘若他親自去勸說不成,可能連性命也丢在那裡。
到底他自己可去不可去,自成在枕頭上反複考慮,拿不定主意。
雞叫時候,同義父睡在一個房間裡的李雙喜聽見他自言自語地問:“唉,怎麼辦呢?”過了一陣,雙喜看見他忽地坐起,穿上衣服,提着花馬劍走了出去。
早飯以後,自成把那個從湖廣回來的探子叫了來,屏去左右,又一次仔細地詢問了張獻忠和羅汝才方面的情形,特别是對獻忠在谷城的情形問得最詳。
問過之後,他決定自己去谷城一趟,越快越好。
打開皇曆一看,恰好今天就是一個吉日,注明“宜出門、打掃、沐浴”。
他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笑容,決定今晚就悄悄動身。
劉宗敏一早就騎馬到三十裡外的一支部隊處理一件違反軍紀的案子,到吃過午飯以後才回來。
未時過後,闖王來到了他所駐的山村裡,并傳知田見秀、李過、袁宗第和郝搖旗都來議事。
高一功去山陽縣打糧未歸,未得參加。
郝搖旗以為又是談論整頓軍紀和準備屯墾的事,引不起自己的多大興趣,所以隻推說身上不适,沒有赴會。
而且他很快就要瞞着闖王和劉宗敏等拉走,此刻正在心緒不甯,十分煩惱,更不願去參加闖王的什麼會議。
關于探子回來報告的各處情況,幾位大将在昨天晚上都知道了。
闖王簡單地說明了他對全盤局勢的看法,提出來他要親自去谷城勸說張獻忠重新起義,請大家各抒己見。
大家都同意設法使張獻忠重新起義,但一緻反對李自成親自前往。
他們倒不怕路上風險,而是對張獻忠這個人很不放心。
大家都很清楚,張獻忠有時對朋友很講義氣,有時又很毒辣。
他比自成起義早一年,自成一家,比自成出名也早,近幾年因見自成的聲望蒸蒸日上,心中不免嫉妒。
人們都明白他們兩人之間遲早會發生火并。
特别使劉宗敏等心上不安的是,崇祯八年正月攻破鳳陽後,自成受不了獻忠的驕傲蠻橫,一時性起,給獻忠一個難看,雙方的友情一下子損傷了,從那時以後就沒再合作。
張獻忠會不會對自成記仇呢?盡管自成總認為獻忠不會把過去的小事情記在心上,可是劉宗敏等卻認為獻忠同自成不是一樣秉性,說不定會乘機報複。
李過對張獻忠素有成見,說道: “雖說羅汝才外号叫曹操,張獻忠卻比他更狡詐。
他是吃秦椒長大的水晶猴子,不光刁滑,肚裡還辣。
” 大家在幾個月前聽到張獻忠投降朝廷的消息以後本來就窩了一肚皮的氣,經過潼關南原慘敗之後,更恨獻忠的投降,所以除田見秀之外,都說了許多非常憤激的話。
自成看着談不出一個結果,想平一平大家的氣,便笑了笑,用老朋友的親切口吻稱呼獻忠的字兒說: “我看敬軒不會是真降,一定是耍的花招。
” 宗敏哼一聲,說:“假投降也不應該!大丈夫既然起義,就應該不管啥時候都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鐵漢子,硬骨頭甯折不彎,打了敗仗更需要有一股沖天正氣。
像張敬軒那樣,為着苟安一時,就玩假降花招,向朝廷的大官兒卑躬屈膝,那股起義英雄的正氣給狗吃了?普天下不知多少窮百姓的眼睛都在仰望着當年起義的領頭人物,無數起義的将士也在眼巴巴地望着。
八大王給别人帶的什麼頭?帶一個向朝廷搖尾乞憐的頭!說是假的?假的也不行!何況咱們各家義軍就好比一盤活棋子兒,一邊車馬炮放着不動,那一邊車馬炮就活動不開,處處挨打。
要不是他帶頭投降,曹操們九營也跟着投降,咱們何至于會有今日!” 李過說:“捷軒叔說的很是。
要是張獻忠不受招撫,南自長江,北至黃河,整個一盤棋都是活的。
” 李自成雖然心中很鄙視張獻忠玩弄的假降花招,但因為他從遠處和大處着眼,不說出憤激的話。
他慢慢地撥弄着火堆,心平氣靜地說: “敬軒的錯,是大錯。
不管他是真降,還是假降,不管他存有什麼樣的想法,都不能這麼幹。
不管有多大困難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變節投降的辦法,苟安一時。
對敬軒這個人,我們既要看到他的種種短處,還要看到他有許多長處。
咱們光罵他沒有用處,要緊的是應當從遠處、大處着眼,趕快把他拉轉過來,越快越好。
來日方長,隻要他不是真心投降朝廷,以後攜手共事的時候還多着哩。
據我看,他喘口氣還要大幹。
就說目前,朝廷也看到這一點,處處防範着他;他住在谷城不動,也還是牽制了朝廷的不少兵馬。
” 田見秀點頭說:“是的,張敬軒駐兵谷城,左良玉和陳洪範兩鎮的人馬就不敢離開襄陽一帶。
” “至于說到曹操,”自成接着說,“他跟老回回等人聯合起來雖說有十幾萬人馬,婦女老弱占大半。
何況人各一心,同床異夢,當然頂不了多大事兒。
咱們已經上了當,全當沒有他們,天塌了有咱們長漢頂着。
日後彼此見了面,最好不提這一章。
” 劉宗敏說:“不提也好。
反正是啞巴吃扁食,各人心中有數。
” 李自成見大家的氣憤稍微平了下來,随即又把話題轉回到他要親自去谷城的問題上,但還是得不到他們同意。
自成有點動火,問道: “你們不讓我去,難道看着那些觀望風色的人們都跟着投降朝廷麼?難道看着各家義軍先被誘降,随後一個一個被消滅,讓起義大業從此一蹶不振,全部瓦解麼?……你們說,有什麼好的辦法?” 袁宗第說:“我們可以使用計策,使朝廷對張敬軒極不放心,逼得他不得不重新起義。
像這樣的計策多的是。
” “不行,”自成說,“一則失之太緩,二則事後敬軒會恨咱們。
” 李過問:“玉峰叔或捷軒叔,不管哪一位代你去一趟行不行?” “也不行。
敬軒一向目中無人,何況他現在手中還有兩萬多人馬的本錢,咱們差不多全軍覆沒了。
平日他隻對咱們高闖王還尊敬幾分,對我說不上尊敬,也不敢輕視。
除非我親自去,别人都不放在他的眼睛裡,怎麼能勸說動他?” “可是你親自去,萬一他不講朋友……” 自成截斷了侄兒的話:“補之,你又說這句話!你不要光看見敬軒的詭詐、毒辣,也要多看看他好的一面。
他能夠混到如今倒不下去,許多人願意随着他舍死拼命,為的什麼?就是為他隻有詭詐跟毒辣麼?” 李過見叔父的臉色很嚴峻,不敢做聲。
自成向大家掃一眼,接着說: “我們看人要多看人家的長處,看事要多從大處着眼,對小事不要斤斤計較。
敬軒雖然有時詭詐,有時毒辣,但是他這個人平時對朋友慷慨熱情,遇事敢頂起來,說幹就幹,并不滑頭。
你們看人,不應該光看一面!”見劉宗敏和田見秀都輕輕點頭,自成又接着說:“再說,敬軒在十三家頭領中是一個有抱負也有作為的人,一向痛恨貪官污吏,痛恨朝廷,三年前同咱們一道焚燒了鳳陽皇陵。
看敬軒就應該多從這些地方看。
他現在說起來是向熊文燦投降了,實際上他是在玩弄老熊。
可是結果他也會後悔的。
他徒然落個投降的壞名聲,很不光彩,不惟得不到糧饷,得不到名義,反過來還天天被官府要賄賂,弄得他同手下的将領們憋了一肚子怨氣。
我們從大局着眼,應該去推他一把,促使他早一點重新大幹,對大局很有好處。
自從高闖王死去,兩年多來,過去人們常說的十三家七十二營,今日這個投降,明日那個投降;有的真降,做了朝廷鷹犬;有的一時假降,觀望風色;還有很多被打散了,消滅了。
目前的局勢跟崇祯九年春天以前大不同。
倘若長此下去,大家更會變得消沉,那些暫時假降的也會變成真降。
咱們目前一件要緊的事兒是:不僅要準備自己重新大幹,也要推動敬軒大幹。
他一旦大幹起來,就會帶動許多人都跟着幹起來,大局就馬上重新熱鬧了。
我不妨冒點兒風險,親自去谷城找敬軒,同他談談。
話是開心斧,不愁他不聽我的勸告。
” “你能夠料定你到了他那裡會十分安全麼?”袁宗第問道。
“你是主帥,關系重大。
倘沒有十分憑恃,你頂好不冒這樣的風險。
” “不,漢舉,話不能這麼說。
平時騎馬坐船還不免有三分險,坐在房檐下曬太陽也說不定會落下瓦來砸破頭,何況咱們幹的這種事兒!我隻能說,此去有七八成可以成功,怎麼能夠保十成?世間事很少事前能保十分的。
咱們起初造反,都是逼上梁山,提着頭過日子,難道是先料定準能成功才造反麼?古人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何況我去敬軒那裡勸他起義對他也有好處,算不得是入虎穴!” 往日每次議事,李自成總是虛心地聽大家發言,擇其善者而從之,倒是今天他十分固執,不論誰的勸阻對他都沒用。
田見秀和劉宗敏已經勉強同意了之後,李過仍苦苦勸阻,但被他責備幾句,堵住了嘴。
最後他十分感慨地說: “唉,自從白水王二在天啟年間起義,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
我自己起義也差不多整十年了。
人死了上百萬,鬧的什麼牌名?不管冒多大風險,決不能使起義半途而廢!” 他決定今夜三更就出發,從武關附近繞過去,到了湖廣地界再轉往谷城。
在他走之後,對全體将士要嚴守機密,不許洩露風聲。
小将中隻帶雙喜和張鼐。
為着醫生尚炯同張獻忠本人和獻忠部下的幾個重要将領有很好的關系,所以自成決計帶他同去。
劉宗敏留住大家吃晚飯,并把尚神仙請了來,買了兩隻雞子炒了炒,算是給闖王和醫生餞行。
晚飯後,衆位大将和醫生各自回去,自成留在宗敏處又密談很久,直到二更時候才騎馬奔回老營。
就在他回老營的路上時,一件出他意料的事情在他的老營發生了。
這個詞彙原是黑話,絲毫不含有侮辱的意思。
後來用在統治階級的文件中就帶有侮辱性質,把“盤踞”二字合成了一個詞兒。
杆子黑話。
舊函谷在靈寶縣城西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