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然大家都猜到聖旨與“剿賊”和勤王二事有關,但因為對皇帝的脾氣素來害怕,所以每個人心中都七上八下,不知會受到什麼嚴責。
洪承疇來到大門外時,送诏書的劉太監已經飛馳來到。
按照通常慣例,皇帝的诏書交給内閣派官送來就行,用不着由宮中司禮監直接派太監送來。
但崇祯對臣下一向多疑,縱然是對忠心耿耿、勳勞素著的洪承疇和孫傳庭也不十分放心,所以他派了一名親信太監捧诏前來,以便看一看将士們是否肯實力作戰。
洪承疇偕衆文武分兩行跪在大門外邊,劉太監跳下馬,從背上取下黃包袱,捧在手上,由中間甬道昂然而入,穿過儀門,走進大堂,站立在匆匆擺好的香案正中。
洪承疇率領衆文武趕快跟着進來,重新跪下。
劉太監向衆人說道: “洪承疇、孫傳庭聽旨,其餘文武官員退下!” 等衆文武退出以後,他打開黃緞包袱,取出一個朱漆描金盤龍匣子;打開匣子,取出一個黃绫暗龍封套,又從封套中取出诏書,朗朗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流賊禍國,十載于茲,萬姓塗炭,陵寝震驚[4]。
凡我臣子,誰不切齒!迩來天心厭亂,運有轉機。
元兇巨惡,自相攜貳,或次第授首于關中[5],或相繼就撫于漢濱[6]。
革、左等觀望徘徊于淮甸,老回回等铩羽局促于豫南,此皆待戮之囚,不足為朝廷大患。
惟闖賊李自成,雖經屢敗,兇焰未戢;孤軍奔竄,仍思一逞。
籠絡有術,死黨固結而不散;小惠惑人,愚民甘為之耳目。
若不一鼓蕩平,則國家腹心之禍,甯有底止! 朕前已疊下手诏,諄諄告谕:務将闖逆一股,火速剿滅,尤須将闖逆本犯及賊妻高氏、巨賊劉宗敏、李過、高一功、田見秀等,一一擒獲,或予陣斬,斷勿使一人漏網。
爾洪承疇、孫傳庭一向實力剿賊,卓著勞績,朕甚嘉慰。
其剿賊出力諸将,已饬吏、兵二部從速論功升賞。
茲再賜爾洪承疇尚方劍一柄,陣前便宜行事。
并賜内帑銀[7]三萬兩,纻絲表裡各二百匹,賞功銀牌五百副,供陣前獎功之用。
于戲[8]!凱旋飲至[9],古有褒功之典;執馘獻俘,朕所望于今日。
但有殊勳,朝廷不吝封侯之賞;倘負重寄,國法自有處罰之款。
一旦将該股逆賊掃清,爾等即星夜率師勤王,不得瞻顧逗留,贻誤戎機。
欽此! 诏書宣讀畢,洪承疇和孫傳庭叩頭謝恩,山呼萬歲。
等洪承疇剛站起來,雙手接過诏書,放在香案上,劉太監已經從身邊一名小太監的手裡捧來尚方劍,說道: “欽賜尚方劍,洪承疇跪接!” 洪承疇趕快再跪下,雙手接過尚方劍,又一次叩頭謝恩,山呼萬歲。
他站起來把尚方劍捧到條幾上,放在另一柄尚方劍的旁邊。
随即,他和孫傳庭開始向劉太監道乏,互相寒暄,并把劉太監讓進花廳,吩咐準備酒宴。
他們又回到大堂上,傳進文武官員,宣布聖旨内容。
大家跪下去叩頭,山呼。
感激和振奮情緒交織在每個人的心頭。
每個人都決心在明日的大戰中一顯身手。
因為軍情緊急,孫傳庭立刻率領全體将領奔回前方。
洪承疇陪劉太監吃了酒宴,留下他在潼關休息,也帶着一群幕僚和親将馳赴通洛川。
他的總督大營已經在那裡安紮就緒。
[1]副将——明朝将官的地位排列如次:總兵、副将、參将、遊擊。
副将也可以稱為副總兵。
但各種将官的品級并未明确規定。
[2]廟算——是古代的軍事術語,出于《孫子·計篇》。
指出師作戰前在朝廷上的決策。
洪承疇雖不在朝廷上,但因是數省的最高統帥,且挂兵部尚書銜,所以孫傳庭稱他的作戰方略為廟算。
[3]閣部——六部尚書兼閣臣或兼殿閣學士銜,都可以被尊稱為閣部。
[4]陵寝震驚——指崇祯八年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破鳳陽,焚皇陵。
[5]次第授首于關中——指高迎祥等在陝西犧牲。
[6]相繼就撫于漢濱——指張獻忠、羅汝才等在湖廣投降。
[7]内帑銀——宮中内庫的銀子,為皇帝私産,不屬戶部所管。
[8]于戲——嗚呼。
[9]飲至——古代命将出征,凱旋歸來,祭告太廟,然後欽宴,叫做飲至也就是勞旋之宴。
勞旋是“慰勞凱旋”的縮寫。
洪承疇來到大門外時,送诏書的劉太監已經飛馳來到。
按照通常慣例,皇帝的诏書交給内閣派官送來就行,用不着由宮中司禮監直接派太監送來。
但崇祯對臣下一向多疑,縱然是對忠心耿耿、勳勞素著的洪承疇和孫傳庭也不十分放心,所以他派了一名親信太監捧诏前來,以便看一看将士們是否肯實力作戰。
洪承疇偕衆文武分兩行跪在大門外邊,劉太監跳下馬,從背上取下黃包袱,捧在手上,由中間甬道昂然而入,穿過儀門,走進大堂,站立在匆匆擺好的香案正中。
洪承疇率領衆文武趕快跟着進來,重新跪下。
劉太監向衆人說道: “洪承疇、孫傳庭聽旨,其餘文武官員退下!” 等衆文武退出以後,他打開黃緞包袱,取出一個朱漆描金盤龍匣子;打開匣子,取出一個黃绫暗龍封套,又從封套中取出诏書,朗朗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流賊禍國,十載于茲,萬姓塗炭,陵寝震驚
凡我臣子,誰不切齒!迩來天心厭亂,運有轉機。
元兇巨惡,自相攜貳,或次第授首于關中
革、左等觀望徘徊于淮甸,老回回等铩羽局促于豫南,此皆待戮之囚,不足為朝廷大患。
惟闖賊李自成,雖經屢敗,兇焰未戢;孤軍奔竄,仍思一逞。
籠絡有術,死黨固結而不散;小惠惑人,愚民甘為之耳目。
若不一鼓蕩平,則國家腹心之禍,甯有底止! 朕前已疊下手诏,諄諄告谕:務将闖逆一股,火速剿滅,尤須将闖逆本犯及賊妻高氏、巨賊劉宗敏、李過、高一功、田見秀等,一一擒獲,或予陣斬,斷勿使一人漏網。
爾洪承疇、孫傳庭一向實力剿賊,卓著勞績,朕甚嘉慰。
其剿賊出力諸将,已饬吏、兵二部從速論功升賞。
茲再賜爾洪承疇尚方劍一柄,陣前便宜行事。
并賜内帑銀
于戲
但有殊勳,朝廷不吝封侯之賞;倘負重寄,國法自有處罰之款。
一旦将該股逆賊掃清,爾等即星夜率師勤王,不得瞻顧逗留,贻誤戎機。
欽此! 诏書宣讀畢,洪承疇和孫傳庭叩頭謝恩,山呼萬歲。
等洪承疇剛站起來,雙手接過诏書,放在香案上,劉太監已經從身邊一名小太監的手裡捧來尚方劍,說道: “欽賜尚方劍,洪承疇跪接!” 洪承疇趕快再跪下,雙手接過尚方劍,又一次叩頭謝恩,山呼萬歲。
他站起來把尚方劍捧到條幾上,放在另一柄尚方劍的旁邊。
随即,他和孫傳庭開始向劉太監道乏,互相寒暄,并把劉太監讓進花廳,吩咐準備酒宴。
他們又回到大堂上,傳進文武官員,宣布聖旨内容。
大家跪下去叩頭,山呼。
感激和振奮情緒交織在每個人的心頭。
每個人都決心在明日的大戰中一顯身手。
因為軍情緊急,孫傳庭立刻率領全體将領奔回前方。
洪承疇陪劉太監吃了酒宴,留下他在潼關休息,也帶着一群幕僚和親将馳赴通洛川。
他的總督大營已經在那裡安紮就緒。
副将也可以稱為副總兵。
但各種将官的品級并未明确規定。
指出師作戰前在朝廷上的決策。
洪承疇雖不在朝廷上,但因是數省的最高統帥,且挂兵部尚書銜,所以孫傳庭稱他的作戰方略為廟算。
勞旋是“慰勞凱旋”的縮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