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麼?”
張鼐點點頭。
高夫人心中有些懷疑,又問:“曹操如今在哪裡?” “他不肯說明。
他說他的話隻能親自對闖王說,萬一見不到闖王,對你和總哨劉爺說也可以。
帶來的書子也不肯叫别人見。
” “好吧,讓他進來見我。
”高夫人接着又說,“還有,你派人飛馬去禀知闖王,請他速回。
” 那個陌生農民被帶進屋來。
高夫人向他通身上下打量一眼,看見他完全是一個逃荒人的打扮,約摸有四十歲上下,右腿似乎略微有點兒瘸。
“你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高夫人注視着他的臉孔問,并不立刻讓他坐下去烤火。
陌生人不肯回答,微微一笑,同時向站在屋裡的張鼐和男女親兵們掃了一眼。
高夫人明白了他的意思,揮手使大家出去。
但雙喜的右手握緊劍柄,留在門後。
高夫人為使陌生人完全放心,把下巴輕輕一擺,讓雙喜也到院裡,然後她走到方桌旁邊,同陌生人隔着桌子,說: “快說吧,你到底是幹什麼的?” “我是曹帥派來的下書人。
” “曹帥在哪裡?” “曹帥潛來到崤山裡邊,離潼關不到二百裡,要迎接闖王殺往河南。
” “他帶了多少人馬?” “号稱十五萬,實有七八萬。
” 高夫人明知道曹操近來率領的是一種聯合部隊,也許十幾萬人,所以聽了這句回答之後也覺得說得對頭,心中暗暗高興。
但是她立刻用嚴峻的、極不信任的眼神逼視對方,問道: “曹帥怎會有這麼多的人馬?” 陌生人被她的盤問弄得有些惱火,冷笑一下,說:“曹帥自己隻有三萬多人馬,可是自從八大王[5]投降朝廷之後,許多股義軍都聚在曹帥的大旗下邊。
曹帥為要攻潼關迎接闖王,當然率領着全部人馬前來。
” “都是哪一些股頭随着曹帥來?” 陌生人一氣說出了惠登相和王光恩等十來個重要義軍首領的名字,一絲不錯。
高夫人又問: “既然有七八萬人馬來到潼關外邊,難道能瞞住官軍的耳目麼?” “一直到本月初,我們的人馬還都在葉縣、臨汝一帶,前幾天才連日連夜暗暗從山僻小路往西邊奔來。
直到我離開曹營時候,潼關的官軍還是給蒙在鼓裡。
昨天我才聽說他娘的有幾千官軍往阌鄉開去,說不定他們得到消息啦。
” “你是哪裡人?” “我是靈寶縣人,崇祯八年春天在渑池縣投了曹帥。
” “沿路官軍盤查很嚴,你怎麼過來的?” “不斷有成群的河南災民往陝西逃,我跟着災民一道混了過來。
” “怎麼這樣巧,我們今晚才來到這裡,你就找到了?” “我來到洛南境已經三天。
” “窩[6]在什麼地方?”
“離這裡二十五裡張家莊是我的妹妹家,我就窩在那裡。
” “你是靈寶人,你妹子怎麼會嫁到這裡?” “天啟年間靈寶一帶鬧旱災,我們一家人逃荒來陝西,把妹子賣到這裡。
” 高夫人對這個陌生人還不放心,正要繼續盤問,陌生人突然苦笑一下,說:“高夫人,我雖然從前沒見過你,可是久聞你的大名。
你既然這樣不放心,我就不用見闖王了。
書子我也不必拿出來,原封帶回,交給曹帥。
”說畢,他轉身要走,卻不禁猛地瘸了一下,疼得眉頭一皺。
高夫人知道他決不是真心要走,但是不能不望着他的右腿問: “你的腿怎麼了?” “前三四天,給三四個鄉勇從背後追趕,叫我站住搜查,我偏不站住,中了他龜孫們一箭。
” “中了箭你怎麼逃脫了?”高夫人又問,依然用不相信的眼光打量他。
“我從山坡上滾了下去,草很深,又是黃昏,龜孫們尋找不到我。
” 陌生人解開紮着右腿的破布條,拉起破棉褲,在小腿肚上揭開膏藥,讓高夫人瞧,說: “幸而沒傷着骨頭,足有兩寸深!” 高夫人看見果然是箭傷,而且看樣子傷口不淺。
她露出了笑容,說: “請你不要見怪。
你從前沒有來過,誰都不認識你。
目前情形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小心。
就是闖王派一個生人到你們曹帥那裡,曹帥也是要盤問的。
把曹帥的書子拿出來吧。
” 陌生人立刻把破棉褲撕開一個小口子,掏出來像棗子大小的一個東西,遞給了高夫人。
桂英雖然過去沒有見過這種東西,但知道這就是常聽說的蠟丸書。
她掐開蠟丸,取出一個紙團,仔細地把它展開。
這是一張非常薄的白綿紙,上邊密密地寫着幾行小字,内容是羅汝才告訴自成知道:他已經率領十五萬人馬來到崤山裡邊,打算在十月十七日進攻潼關,分一支人馬進攻阌鄉;如果這時自成的人馬已經到了洛南縣境,務必乘機從潼關南原沖出,到潼關以東會合。
雖然信中有一兩個字寫得潦草,她認不清楚,但全部意思她是明白的。
一陣喜悅和興奮的情緒湧上心頭,她說: “唉,謝天謝地!你來得真巧,今天恰好是十月十六!” “确是巧,可見闖王同曹帥日後定能夠打下江山。
” “啊,我一直忘記問你,你這位大哥貴姓?” “不敢,我也姓李。
” “啊,咱們還是一家子哩!” “不敢高攀。
五百年前說不定還在一個鍋裡攪勺把子哩。
” 高夫人愈加高興,立刻叫親兵頭目張材進來,吩咐把客人帶到廂房裡烤火休息,趕快弄一點熱熱乎乎的東西給他充饑。
當張材把這個人帶走以後,高夫人又把書信拿起來看了看,坐在火邊,心中十分狐疑起來。
她正要第二次派人去催闖王回來,恰好一陣馬蹄聲來到大門外,随即看見自成匆匆地走進來了。
李自成看完了蠟丸書,又聽高桂英把盤問下書人的情形談了一遍,他的心中同桂英一樣感到可疑。
他的人馬明天要沖到潼關附近,而曹操恰巧在同一天從東邊進攻潼關!為什麼時間會這麼巧?會不會是孫傳庭派來的奸細? 他叫親兵把下書人叫了來,先謝了一路辛苦,跟着同他随便閑談,有時問他的家世,問靈寶一帶的風土人情,特别談到靈寶的紅棗顆大、肉多、皮薄,多麼有名,還談到靈寶西門外古函谷關老君廟的簽有多麼靈。
他的态度是那樣親切、家常,使陌生人不由地在心中說:“都說李自成很能籠絡人心,果然不假。
在這上,大天王可不如他!”自成又問曹操和其他老朋友們的情形,有些事他知道,有些事他說他不知道,也有些是随口胡答。
自成對這些他所不知道的和随口胡答的問題也不繼續追問,隻暗中察言觀色,心中有數。
陌生人意識到闖王是在盤問他,笑着說: “闖王,一則我不是一開始就跟着曹帥起義,二則我是無名小卒,并不常在曹帥身邊,所以有些事我也說不清楚。
” “這個自然,有些事你很難知道。
曹帥上個月在什麼地方?” “上個月麼?”陌生人望着闖王,把含笑的眼珠滴溜溜地轉了轉,說,“嗨,說起這,俺們曹帥可真夠朋友!上月,他知道你要往東來,他就率領着人馬打到陝州、靈寶一帶來接應你。
後來聽說你還在漢中那邊,就退走啦。
當時孫傳庭還親自出潼關去抵擋哩。
” “你們退到什麼地方了?” “退到臨汝一帶。
” “你從潼關附近過來,可知道這幾天潼關的官軍情況麼?” 陌生人好像突然想起來一件重要事情,立刻回答說:“啊,啊,我正要向你闖王禀報哩!我從潼關鄉下路過的時候,聽到風言風語,紛紛傳說滿鞑子又打進來啦,把北京城圍了三面。
皇上連下三道诏書,要洪承疇同孫傳庭趕快勤王。
又聽說洪承疇已經率領人馬離開西安
高夫人心中有些懷疑,又問:“曹操如今在哪裡?” “他不肯說明。
他說他的話隻能親自對闖王說,萬一見不到闖王,對你和總哨劉爺說也可以。
帶來的書子也不肯叫别人見。
” “好吧,讓他進來見我。
”高夫人接着又說,“還有,你派人飛馬去禀知闖王,請他速回。
” 那個陌生農民被帶進屋來。
高夫人向他通身上下打量一眼,看見他完全是一個逃荒人的打扮,約摸有四十歲上下,右腿似乎略微有點兒瘸。
“你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高夫人注視着他的臉孔問,并不立刻讓他坐下去烤火。
陌生人不肯回答,微微一笑,同時向站在屋裡的張鼐和男女親兵們掃了一眼。
高夫人明白了他的意思,揮手使大家出去。
但雙喜的右手握緊劍柄,留在門後。
高夫人為使陌生人完全放心,把下巴輕輕一擺,讓雙喜也到院裡,然後她走到方桌旁邊,同陌生人隔着桌子,說: “快說吧,你到底是幹什麼的?” “我是曹帥派來的下書人。
” “曹帥在哪裡?” “曹帥潛來到崤山裡邊,離潼關不到二百裡,要迎接闖王殺往河南。
” “他帶了多少人馬?” “号稱十五萬,實有七八萬。
” 高夫人明知道曹操近來率領的是一種聯合部隊,也許十幾萬人,所以聽了這句回答之後也覺得說得對頭,心中暗暗高興。
但是她立刻用嚴峻的、極不信任的眼神逼視對方,問道: “曹帥怎會有這麼多的人馬?” 陌生人被她的盤問弄得有些惱火,冷笑一下,說:“曹帥自己隻有三萬多人馬,可是自從八大王
曹帥為要攻潼關迎接闖王,當然率領着全部人馬前來。
” “都是哪一些股頭随着曹帥來?” 陌生人一氣說出了惠登相和王光恩等十來個重要義軍首領的名字,一絲不錯。
高夫人又問: “既然有七八萬人馬來到潼關外邊,難道能瞞住官軍的耳目麼?” “一直到本月初,我們的人馬還都在葉縣、臨汝一帶,前幾天才連日連夜暗暗從山僻小路往西邊奔來。
直到我離開曹營時候,潼關的官軍還是給蒙在鼓裡。
昨天我才聽說他娘的有幾千官軍往阌鄉開去,說不定他們得到消息啦。
” “你是哪裡人?” “我是靈寶縣人,崇祯八年春天在渑池縣投了曹帥。
” “沿路官軍盤查很嚴,你怎麼過來的?” “不斷有成群的河南災民往陝西逃,我跟着災民一道混了過來。
” “怎麼這樣巧,我們今晚才來到這裡,你就找到了?” “我來到洛南境已經三天。
” “窩
” “你是靈寶人,你妹子怎麼會嫁到這裡?” “天啟年間靈寶一帶鬧旱災,我們一家人逃荒來陝西,把妹子賣到這裡。
” 高夫人對這個陌生人還不放心,正要繼續盤問,陌生人突然苦笑一下,說:“高夫人,我雖然從前沒見過你,可是久聞你的大名。
你既然這樣不放心,我就不用見闖王了。
書子我也不必拿出來,原封帶回,交給曹帥。
”說畢,他轉身要走,卻不禁猛地瘸了一下,疼得眉頭一皺。
高夫人知道他決不是真心要走,但是不能不望着他的右腿問: “你的腿怎麼了?” “前三四天,給三四個鄉勇從背後追趕,叫我站住搜查,我偏不站住,中了他龜孫們一箭。
” “中了箭你怎麼逃脫了?”高夫人又問,依然用不相信的眼光打量他。
“我從山坡上滾了下去,草很深,又是黃昏,龜孫們尋找不到我。
” 陌生人解開紮着右腿的破布條,拉起破棉褲,在小腿肚上揭開膏藥,讓高夫人瞧,說: “幸而沒傷着骨頭,足有兩寸深!” 高夫人看見果然是箭傷,而且看樣子傷口不淺。
她露出了笑容,說: “請你不要見怪。
你從前沒有來過,誰都不認識你。
目前情形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小心。
就是闖王派一個生人到你們曹帥那裡,曹帥也是要盤問的。
把曹帥的書子拿出來吧。
” 陌生人立刻把破棉褲撕開一個小口子,掏出來像棗子大小的一個東西,遞給了高夫人。
桂英雖然過去沒有見過這種東西,但知道這就是常聽說的蠟丸書。
她掐開蠟丸,取出一個紙團,仔細地把它展開。
這是一張非常薄的白綿紙,上邊密密地寫着幾行小字,内容是羅汝才告訴自成知道:他已經率領十五萬人馬來到崤山裡邊,打算在十月十七日進攻潼關,分一支人馬進攻阌鄉;如果這時自成的人馬已經到了洛南縣境,務必乘機從潼關南原沖出,到潼關以東會合。
雖然信中有一兩個字寫得潦草,她認不清楚,但全部意思她是明白的。
一陣喜悅和興奮的情緒湧上心頭,她說: “唉,謝天謝地!你來得真巧,今天恰好是十月十六!” “确是巧,可見闖王同曹帥日後定能夠打下江山。
” “啊,我一直忘記問你,你這位大哥貴姓?” “不敢,我也姓李。
” “啊,咱們還是一家子哩!” “不敢高攀。
五百年前說不定還在一個鍋裡攪勺把子哩。
” 高夫人愈加高興,立刻叫親兵頭目張材進來,吩咐把客人帶到廂房裡烤火休息,趕快弄一點熱熱乎乎的東西給他充饑。
當張材把這個人帶走以後,高夫人又把書信拿起來看了看,坐在火邊,心中十分狐疑起來。
她正要第二次派人去催闖王回來,恰好一陣馬蹄聲來到大門外,随即看見自成匆匆地走進來了。
李自成看完了蠟丸書,又聽高桂英把盤問下書人的情形談了一遍,他的心中同桂英一樣感到可疑。
他的人馬明天要沖到潼關附近,而曹操恰巧在同一天從東邊進攻潼關!為什麼時間會這麼巧?會不會是孫傳庭派來的奸細? 他叫親兵把下書人叫了來,先謝了一路辛苦,跟着同他随便閑談,有時問他的家世,問靈寶一帶的風土人情,特别談到靈寶的紅棗顆大、肉多、皮薄,多麼有名,還談到靈寶西門外古函谷關老君廟的簽有多麼靈。
他的态度是那樣親切、家常,使陌生人不由地在心中說:“都說李自成很能籠絡人心,果然不假。
在這上,大天王可不如他!”自成又問曹操和其他老朋友們的情形,有些事他知道,有些事他說他不知道,也有些是随口胡答。
自成對這些他所不知道的和随口胡答的問題也不繼續追問,隻暗中察言觀色,心中有數。
陌生人意識到闖王是在盤問他,笑着說: “闖王,一則我不是一開始就跟着曹帥起義,二則我是無名小卒,并不常在曹帥身邊,所以有些事我也說不清楚。
” “這個自然,有些事你很難知道。
曹帥上個月在什麼地方?” “上個月麼?”陌生人望着闖王,把含笑的眼珠滴溜溜地轉了轉,說,“嗨,說起這,俺們曹帥可真夠朋友!上月,他知道你要往東來,他就率領着人馬打到陝州、靈寶一帶來接應你。
後來聽說你還在漢中那邊,就退走啦。
當時孫傳庭還親自出潼關去抵擋哩。
” “你們退到什麼地方了?” “退到臨汝一帶。
” “你從潼關附近過來,可知道這幾天潼關的官軍情況麼?” 陌生人好像突然想起來一件重要事情,立刻回答說:“啊,啊,我正要向你闖王禀報哩!我從潼關鄉下路過的時候,聽到風言風語,紛紛傳說滿鞑子又打進來啦,把北京城圍了三面。
皇上連下三道诏書,要洪承疇同孫傳庭趕快勤王。
又聽說洪承疇已經率領人馬離開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