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感情·理智

關燈
久住倒沒有什麼,隻怕久鬥……”徐秘書表現出一種難以捉摸的心情。

     “久鬥怎麼啦?” “久鬥……會受不了。

    ” “又不是鬥你。

    ” “當然不是鬥我,鬥别人也受不了啊!” “你怕厭煩是嗎?” “不是。

    ” “那是什麼?” 徐秘書想說又沒有說,不說又壓抑得很,扪住鼻子打了一個噴嚏,借機離開了幾秒鐘。

    等他再回到邬秘書一起時,邬中問他: “政委什麼時候回來?” “誰知道呢,已經去了很久。

    ” “我是在這裡等他呢,還是過一陣再來?” “你就等着吧,說不定快回了。

    ” 他們兩人的關系看來并不十分親熱,問一句,答一句,常常出現冷場。

    有時為了避冷,徐凱要邬中談談北京的見聞,邬中盡談些小市民趣味的内容,諸如北京的菜市場跟南隅不同,都是用磅秤稱菜哪,什麼這裡的啤酒是論升賣的哪,關于烤鴨要好幾個人才能吃完一隻哪,王府井百貨商店的商品都是來自全國各地哪,大栅欄可以買到價廉物美的皮貨哪,還有北京人說話口齒不清哪等等……聽着聽着,徐凱就膩了,他要邬中換一個話題談談文化大革命的事,邬中沒有說的,于是又冷場了。

     徐凱心裡老早就懷着一個疑問,一直想問問邬中,一直也沒有問,今天兩人呆在一起完全無事,便想趁此機會問問他,多次幾乎開口,又多次咽下去。

    最後一次,終于有四個字從嘴邊滑出來: “我想問你……” “問我什麼?” “咹……” “怎麼吞吞吐吐,像個女人?” 這句話刺激了徐凱,表明邬中很瞧不起他,他一氣之下,鼓足了勇氣。

     “我問你,司令員現在成了這個樣子,你是他的秘書,跟随他好幾年了,你難道一點兒也不同情他?” “你這是什麼意思?”邬中警覺起來,“你是說我必然同情彭其,必然與他劃不清界限是嗎?” “不是!你不要誤會,我知道你把界限劃得很清楚,所以我才想問你,怎麼能夠一下子就劃清界限的?” “小徐,你到底年輕幾歲。

    這有什麼奇怪呢?這樣的事又不是我開的先例,我們生活在這個年代,這個年代的特點就是這樣嘛!你難道還是孔夫子那一套?有些人之間是共事多年的戰友,彼此都曾經有過非常信賴的關系,一旦發生了大是大非的矛盾就決不留情面。

    隻有這樣才是正确的,因為是階級鬥争,你死我活的大事。

    ” “當然,劃清界限是正确的,但是人與人之間相處久了會産生感情,就像離開學校或離開一個連隊的時候,同學和戰友到車站送你,總有一些人流眼淚,除非是群衆關系極壞的人。

    為什麼在關系到一個人今後命運的大事上面,就沒有那樣的感情呢?真是奇怪,我有時鑽進牛角尖去了,怎麼想也想不通,你說這是什麼道理?” “我沒有研究過,也覺得你提出這樣的問題來很奇怪,你是怎麼啦,小徐?是不是有點同情彭其呀?” “你都不同情,我同情他幹啥?” “其實,感情是表明一個人蒙昧、愚蠢的東西。

    ”邬中随口一溜便是警句,他停了停,想不再往下說,最後還是說了,“你看小孩子,他沒有知識,他的感情最濃厚、最純潔;一般的芸芸衆生也是父子、夫妻、朋友、親戚,千絲萬縷扯不清。

    凡是大智大勇者都是沒有感情隻有理智的。

    你研究過曆史嗎?古代的帝王有多少父子兄弟之間互相殘殺的?林副主席談政變的那篇講話中就舉了很多例子。

    所以,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就不能講感情。

    你我雖然級别不高,但我們的工作都是關系到大是大非的,可不能兒女情長,要增強一點鬥争性啊!” “有時候還有這麼一種奇怪現象,”徐凱說,“道理是懂得,至少聽見過看見過吧!但是一到實際問題中,經常要費很大的勁來戰勝感情的糾纏,我懷疑我這個人會連離婚的勇氣都沒有。

    ” “你現在談離婚太早了。

    ” “我是這麼比喻。

    ” “小徐,我覺得你今天有點奇怪。

    ”邬中像發現了秘密似地注視着徐凱說,“你大概是面臨什麼不幸吧?要麼就是已經遇到了什麼感情上的難題?再不,你是擔心陳政委……?” “要是陳政委突然倒了,我就複員。

    ” “你那麼天真?真像個小孩子,沒有一點理智,我擔心你還會自殺呢!” “自殺倒不至于。

    ” “到了那個時候,你想複員也不行,你了解情況,能馬上讓你複員嗎?要複員可以,先得參加一段鬥争,把他打倒了你再走,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