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芙蓉河啊玉葉溪

關燈
時間也是一條河,一條流在人們記憶裡的河,一條生命的河。

    似乎是涓涓細流,悄然無聲,花花亮眼。

    然而你曉得它是怎麽穿透岩縫滲出地面來的嗎?多少座石壁阻它、壓它、擠它?千回百轉,不回頭,不停息。

    懸崖最是無情,把它摔下深淵,粉身碎骨,化成迷蒙的霧。

    在幽深的谷底,它卻重新結集,重整旗鼓,發出了反叛的吼叫,陡漲了洶湧的氣勢。

    浪濤的吼聲明确地宣告,它是不可阻擋的。

    猕猴可以來飲水,麋鹿可以來洗澡,白鶴可以來梳妝,毒蛇可以來遊弋,猛獸可以來鬥毆。

    人們可以來走排放筏,可以築起高山巨壁似的壩閘截堵它,可以把它化成水蒸氣。

    這一切,都不能改變它彙流巨川大海的志向。

     生活也是一條河,一條流着歡樂也流着痛苦的河,一條充滿兇險而又興味無窮的河。

    人人都在這條河上表演,文唱武打,紅臉白臉,花頭黑頭。

    人人都顯露出了自己的芳顔尊容,叫做“亮相”。

    夫人揭發首長。

    兒子檢舉老子。

    青梅竹馬、至友親朋成了生死對頭。

    靈魂當了妓女。

    道德成了淫棍。

    人性論、人情味屬於資産階級。

    群衆運動,運動群衆。

    運動群衆的人自己也被運動。

    地球在公轉和自轉,豈能不動?念念不忘你死我活。

    權力的天地隻有拳頭那麽大,豈能人人都活?右派不臭,左派能香?史無前例、規模空前的“左”的競走啊,“左”的賽跑。

    “右”就像無所不在的幽魂鬼怪,必須撒下天羅地網來擒拿。

    從穿衣吃飯,香水,發型,直到紅唇皓齒,文件報告,無休無止的大會小會,如火如荼的政治洪流,都是為着滅資興無。

    直到公社社員房前屋後的南瓜、辣椒是資本主義。

    應該種向日葵,向日葵有象徵性。

    但誰嗑瓜子有罪。

    誰說沒有資本家?從發展的觀點看小攤販就是資本家。

    自留地、自由市場就是溫床。

    應當主動出擊。

    寸土必争,寸權必奪。

    把資本主義消滅在萌芽狀态、搖籃裡。

    難道要等着它蓬蓬勃勃、泛濫成災?戶戶種辣椒、南瓜賣(南瓜還可以釀酒),集體田地不是會荒蕪?辣椒、南瓜就成為災害。

    糧和錢、窮和富有個辯證關系。

    如果人人都有錢、都富,生活水平都趕上、超過了解放前的地主、富農,飽食終日,誰還革命?誰還鬥争?還有什麽階級陣線?幹部下鄉,蹲點搞運動,依靠誰?團結誰?争取誰?孤立打擊誰?還怎麽搞人員的政治排隊?怎麽能沒有了這法寶、仙杖啊。

    貧下中農就是貧下中農,他們應當永遠是大多數。

    他們上升成了中農、富裕中農,天下大亂,革命斷送。

    中國的問題成堆,是一個資産階級和小資産階級的汪洋大海。

    解決問題必須找到一把萬能鑰匙:鬥。

    自上而下,五、六年一次,急風暴雨,鬥鬥鬥。

    其樂無窮,上了瘾。

    你看看:鬥,像不像一把古老的銅挂鎖的鑰匙?中國方塊字幾經簡化,卻還保存着一點象形文字的特徵。

    山海關城門,故宮禁苑,孔子文廟,鄉村祠堂,财老倌的谷倉、錢櫃,鄉公所土牢、水牢的鐵門,都是一個形狀的銅挂鎖,一把大同小異的銅鑰匙:鬥。

    真是國粹國寶,傳世傑作。

    叫做鬥則進,不鬥則退、則修。

    鬥鬥鬥,一直鬥到猴年馬月,天下一統,世界大同。

    但馬克思主義日月經天,山河行地,光輝永在,決不會被一個膨脹了的“鬥”字所簡化、縮小、代替。

    曆史有其自身的規律,決定着人類社會萬事萬物的揚棄、取舍。

    多麽的嚴峻無情啊!到了公元一九七六年十月,曆史就在神州大地上打了一個大驚歎号和句号。

    接着又出現了一長串的大問号。

    黨的“三中全會”扭轉乾坤,力排萬難,打破堅冰。

    生活的河流活躍了,歡騰了。

     應當說,即便是人們在盲目、狂熱地進行着全國規模的極左大競賽的年月,時間的河流,生活的河流還是在前進,沒有停息,更不是什麽倒流。

    偏遠的五嶺山脈腹地的芙蓉鎮,也前進了。

    芙蓉河上的車馬大橋建成了,公路通了進來。

    起初走的是闆車、雞公車、牛車、馬車,接着是拖拉機、卡車、客車,偶爾還可以看到一輛吉普車。

    吉普車一來,鎮上的小娃娃就跟着跑,睜大了眼睛圍觀。

    一定是縣委副書記李國香回“根據地”,來檢查指導工作。

    跟随大小汽車而來的,是鎮上建起了好幾座工廠。

    一座是造紙廠,利用山區取之不盡的竹木資源。

    一座是酒廠,用木薯、葛根、雜糧釀酒。

    據說芙蓉河水含有某種礦物成分,出酒率高,酒味香醇。

    一座鐵工廠,一座小水電站。

    這一來,鎮上的人口就像螞蟻搬家似的,陸續增加了許多倍。

    於是車站、醫院、旅店、冷飲店、理發館、縫紉社、新華書店、郵電所、鐘表修理店等等,都相繼出現,并以原先的逢墟土坪為中心,形成了十字交叉的兩條街,稱為新街。

    原先的青石闆街稱為老街。

     芙蓉鎮成立了鎮革命委員會,成為一級地方政府,卻又尚未和公社分家,機構體制還有點亂。

    鎮革委會主任就是王秋赦。

    居民們習慣稱他為王鎮長。

    鎮革委會下設派出所、廣播站,還有幾科幾辦。

    叫做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派出所管理全鎮戶籍人丁,打擊投機倒把,兼訓練全鎮武裝民兵,偵破“反标”案件多起。

    廣播站則在新街、老街各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