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芙蓉河啊玉葉溪
關燈
小
中
大
安了些高音喇叭,後又在各家各戶牆上都裝了四方木匣,早、中、晚三次,播放革命樣闆戲、革命歌曲,以及鎮革委的各種會議通知、重要決議,還有本鎮新聞。
本鎮新聞内容豐富,政治色彩濃烈,前些年是聯系實際批林批孔,批儒評法,對資産階級實行全面專政,宣傳本鎮“文化大革命”的豐碩成果,接着是宣傳“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和“既定方針”。
如今呢,還是同一個女廣播員,操着同一口夾了本地腔的普通話,按本鎮革委會定下的口徑,在深揭狠批林彪、“四人幫”的滔天罪行,批極左路線,講十年浩劫;在宣傳抓綱治國、新時期總任務,在号召新長征、“四化”建設。
高音喇叭的功率很大,在聲音的世界裡占壓倒優勢,居統治地位,便是街道上的汽車、拖拉機、鐵工廠的汽錘、造紙廠的粉碎機所發出的聲音,都在它的面前黯然失色,退避三舍。
新街、老街,街坊鄰居們站在當街面對面地講話都不易聽見,減少了交頭接耳、竊竊私議,有利於治安管理。
前進中自然會出現一系列的新問題。
沒有公路就沒有汽車,沒有汽車就揚不起滾滾濁塵。
如今汽車、拖拉機從泥沙路面上一開過,滿街黃蒙蒙的飛灰就半天不得消失,叫做“揚灰路”,系“洋灰路”的諧音。
老街還好點。
新街的屋脊、瓦背、陽台、窗台,無不落了厚厚一層灰。
等到大雷雨天氣才來一次自然清洗。
新十字街沒有下水道,住戶、店舖,家家都朝泥沙街面潑污水。
晴天倒還好,泥沙街面滲水力極強。
一到落雨天,街面就真正的成了“水泥路”,湯湯水水四方流淌。
那些喜歡雨天飛車的司機們,更是把泥塊、泥水飛濺到街道兩旁的建築物上,牆壁、玻璃門窗無不濺滿了星星點點。
也好,省錢又省事,免得居民們費布挂窗簾。
據說鎮長王秋赦和同僚們正在制訂市鎮建設規劃,設想在新十字街兩旁各挖一條淺淺的陽溝,好使污水暢通。
有人提出要挖下水道。
王鎮長說:“下水道?陽溝不就是下水道?我們不是廣州、上海,不要追求洋派!”而且做出了決議,一俟陽溝的設計圖紙畫了出來.經鎮革委常委會議審議批準,即責成鎮派出所集中全鎮的地、富、反、壞、“四人幫”幫派爪牙出義務工,限月限日完成。
工廠和工廠之間也經常鬧矛盾,起糾紛,還兩廠對壘打過群架。
工廠一般都是沿芙蓉河而建,抽水、排水方便,還有水路運輸。
還便於傾倒各種廢料垃圾。
但是造紙廠蓋在離酒廠四裡遠的玉葉溪上遊開初竟然誰也不曾想到有什麽問題。
相隔都有四裡遠啊,又是兩條水路,兩個廠的青年工人談戀愛在河邊溜溜躂達,都要半天,誰還礙得了誰?可是紙廠一開工,排出的鹼水白泡泡滿河流了下來,彙流到芙蓉河裡,哪裡管什麽四裡二十裡?酒廠釀出的糧白酒、二鍋頭帶苦澀味,喊老爺。
酒廠要求紙廠賠償損失,紙廠要求酒廠遷移廠址。
你們酒廠嫌芙蓉河水不好,我們紙廠可把玉葉溪水當寶。
官司打到縣委,縣委責成鎮委解決;官司打到地委,地委責成縣委解決,縣委又責成鎮委解決。
鎮革委主任王秋赦也沒有長三頭六臂,他能解決?算老幾?酒廠搬遷動辄上百萬,一個小小芙蓉鎮革委會有權印鈔票?還是王秋赦害怕兩廠打群架,出人命,才跑到縣革委去哭喪,請來楊民高書記、李國香副書記,組織兩廠頭頭辦學習班,提高思想。
結果卻又是按批臭了的孔夫子的“中庸之道”行事,由紙廠出财力,酒廠出人力,用水泥涵管從三裡外的峽谷裡接來清悠悠的山泉水解決問題。
當然兩廠頭頭還背着縣裡兩位書記私下達成了一項諒解:今後紙廠幹部到酒廠購買内銷酒,次品酒,處理酒,享受酒廠幹部的同等待遇。
至於綠豆色的芙蓉河,玉葉溪,古老溫順、綠蔭夾岸、風光绮麗的芙蓉河、玉葉溪,如今成了什麽樣子?人們已經在議論紛紛。
卻還暫時排不上鎮革委繁忙的議事日程。
由於各工廠都朝河裡傾注廢渣廢水,河岸上已是寸草不生,而且在崩塌。
沿岸還一排排傾倒了各種垃圾,據說河床水面不要那麽寬,可以适當擴大一些陸地面積。
人家還搞圍湖造田、圍海造田呢。
各種紙張、紙盒,紙廠的燒鹼白泡泡,據說偶爾還有不足月份的私生子,漂浮在平靜的河面上。
原先河裡盛産“芙蓉紅鯉”,如今卻連跳蝦、螃蟹都少見了。
有人解釋說:污染和噪音,是現代化社會進程中的附屬品。
先進的工業國家,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無不如此。
據前些年報紙上宣傳,日本、美國的天空連麻雀都找不到一隻了。
英國則要進口氧氣。
屬於第三世界的中國内地、邊遠山區的芙蓉鎮,何以能另辟蹊徑?而且也還沒有到那種天空裡找不見一隻麻雀的田地,氧氣大約也不缺。
麻雀在芙蓉鎮地方還是一種害鳥,每年夏初麥熟季節,社員們還要在麥田邊紮起一個個的草人來吓唬呢。
如果說科學、民主是一對孿生姐妹,封建、愚昧則是聖殿佛前的兩位金童玉女。
批鬥了二十幾年的資本主義,才明白資本主義比起封建主義來還是個進步;實際上是根深蒂固的封建主義批鬥了年紀輕輕的社會主義呢。
本鎮新聞内容豐富,政治色彩濃烈,前些年是聯系實際批林批孔,批儒評法,對資産階級實行全面專政,宣傳本鎮“文化大革命”的豐碩成果,接着是宣傳“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和“既定方針”。
如今呢,還是同一個女廣播員,操着同一口夾了本地腔的普通話,按本鎮革委會定下的口徑,在深揭狠批林彪、“四人幫”的滔天罪行,批極左路線,講十年浩劫;在宣傳抓綱治國、新時期總任務,在号召新長征、“四化”建設。
高音喇叭的功率很大,在聲音的世界裡占壓倒優勢,居統治地位,便是街道上的汽車、拖拉機、鐵工廠的汽錘、造紙廠的粉碎機所發出的聲音,都在它的面前黯然失色,退避三舍。
新街、老街,街坊鄰居們站在當街面對面地講話都不易聽見,減少了交頭接耳、竊竊私議,有利於治安管理。
前進中自然會出現一系列的新問題。
沒有公路就沒有汽車,沒有汽車就揚不起滾滾濁塵。
如今汽車、拖拉機從泥沙路面上一開過,滿街黃蒙蒙的飛灰就半天不得消失,叫做“揚灰路”,系“洋灰路”的諧音。
老街還好點。
新街的屋脊、瓦背、陽台、窗台,無不落了厚厚一層灰。
等到大雷雨天氣才來一次自然清洗。
新十字街沒有下水道,住戶、店舖,家家都朝泥沙街面潑污水。
晴天倒還好,泥沙街面滲水力極強。
一到落雨天,街面就真正的成了“水泥路”,湯湯水水四方流淌。
那些喜歡雨天飛車的司機們,更是把泥塊、泥水飛濺到街道兩旁的建築物上,牆壁、玻璃門窗無不濺滿了星星點點。
也好,省錢又省事,免得居民們費布挂窗簾。
據說鎮長王秋赦和同僚們正在制訂市鎮建設規劃,設想在新十字街兩旁各挖一條淺淺的陽溝,好使污水暢通。
有人提出要挖下水道。
王鎮長說:“下水道?陽溝不就是下水道?我們不是廣州、上海,不要追求洋派!”而且做出了決議,一俟陽溝的設計圖紙畫了出來.經鎮革委常委會議審議批準,即責成鎮派出所集中全鎮的地、富、反、壞、“四人幫”幫派爪牙出義務工,限月限日完成。
工廠和工廠之間也經常鬧矛盾,起糾紛,還兩廠對壘打過群架。
工廠一般都是沿芙蓉河而建,抽水、排水方便,還有水路運輸。
還便於傾倒各種廢料垃圾。
但是造紙廠蓋在離酒廠四裡遠的玉葉溪上遊開初竟然誰也不曾想到有什麽問題。
相隔都有四裡遠啊,又是兩條水路,兩個廠的青年工人談戀愛在河邊溜溜躂達,都要半天,誰還礙得了誰?可是紙廠一開工,排出的鹼水白泡泡滿河流了下來,彙流到芙蓉河裡,哪裡管什麽四裡二十裡?酒廠釀出的糧白酒、二鍋頭帶苦澀味,喊老爺。
酒廠要求紙廠賠償損失,紙廠要求酒廠遷移廠址。
你們酒廠嫌芙蓉河水不好,我們紙廠可把玉葉溪水當寶。
官司打到縣委,縣委責成鎮委解決;官司打到地委,地委責成縣委解決,縣委又責成鎮委解決。
鎮革委主任王秋赦也沒有長三頭六臂,他能解決?算老幾?酒廠搬遷動辄上百萬,一個小小芙蓉鎮革委會有權印鈔票?還是王秋赦害怕兩廠打群架,出人命,才跑到縣革委去哭喪,請來楊民高書記、李國香副書記,組織兩廠頭頭辦學習班,提高思想。
結果卻又是按批臭了的孔夫子的“中庸之道”行事,由紙廠出财力,酒廠出人力,用水泥涵管從三裡外的峽谷裡接來清悠悠的山泉水解決問題。
當然兩廠頭頭還背着縣裡兩位書記私下達成了一項諒解:今後紙廠幹部到酒廠購買内銷酒,次品酒,處理酒,享受酒廠幹部的同等待遇。
至於綠豆色的芙蓉河,玉葉溪,古老溫順、綠蔭夾岸、風光绮麗的芙蓉河、玉葉溪,如今成了什麽樣子?人們已經在議論紛紛。
卻還暫時排不上鎮革委繁忙的議事日程。
由於各工廠都朝河裡傾注廢渣廢水,河岸上已是寸草不生,而且在崩塌。
沿岸還一排排傾倒了各種垃圾,據說河床水面不要那麽寬,可以适當擴大一些陸地面積。
人家還搞圍湖造田、圍海造田呢。
各種紙張、紙盒,紙廠的燒鹼白泡泡,據說偶爾還有不足月份的私生子,漂浮在平靜的河面上。
原先河裡盛産“芙蓉紅鯉”,如今卻連跳蝦、螃蟹都少見了。
有人解釋說:污染和噪音,是現代化社會進程中的附屬品。
先進的工業國家,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無不如此。
據前些年報紙上宣傳,日本、美國的天空連麻雀都找不到一隻了。
英國則要進口氧氣。
屬於第三世界的中國内地、邊遠山區的芙蓉鎮,何以能另辟蹊徑?而且也還沒有到那種天空裡找不見一隻麻雀的田地,氧氣大約也不缺。
麻雀在芙蓉鎮地方還是一種害鳥,每年夏初麥熟季節,社員們還要在麥田邊紮起一個個的草人來吓唬呢。
如果說科學、民主是一對孿生姐妹,封建、愚昧則是聖殿佛前的兩位金童玉女。
批鬥了二十幾年的資本主義,才明白資本主義比起封建主義來還是個進步;實際上是根深蒂固的封建主義批鬥了年紀輕輕的社會主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