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滿庚哥和芙蓉女
關燈
小
中
大
芙蓉河岸上,如今木芙蓉樹不多了。
人說芙蓉樹老了會成芙蓉精,化作女子晚上出來拉過路的男人。
有人曾在一個月白風清的後半夜,見一群天姿國色的女子在河裡洗澡,忽而朵朵蓮花浮玉液,忽而個個仙姑戲清波--每個仙姑至少要拉一個青皮後生去配偶。
難怪芙蓉河裡年年熱天都要淹死個把洗冷水澡的年輕人。
搞得鎮上那些二百五後生仔們又驚又怕又喜,個别水性好、膽子大的甚至想:隻要不丢了性命,倒也不妨去會會芙蓉仙姑。
站在領導者的立場上,從長遠利益着眼,這可對鎮上人口、民兵建設都是個威脅。
因而河岸上的芙蓉老樹從一鎮風水變成了一鎮迷信根源。
後來鄉政府布置種蓖麻籽,說是可以提煉保衛國家的飛機潤滑油,鎮上的小學生們就刨了芙蓉樹根點種蓖麻,既鞏固了國防,又破除了迷信。
正跟鎮背後的方方湖塘,原先種着水芙蓉,公社化後以糧為綱,改成了水稻田一樣。
不過河岸碼頭邊,還幸存着十來株合抱大的涼粉樹,樹上爬滿了薜荔藤。
對於這十來株薜荔古樹何以能夠逃脫全民煉鋼煮鐵運動,鎮上的人說法不一。
有的說是因它的木質差,燒成木炭不厲火。
有的說是鄉政府的一個後來被劃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鄉長同志,執意要留給過渡群衆歇氣、納涼。
有的說就是到了盡吃盡喝的共産主義社會,大熱天大約也還要用冰涼的井水磨幾碗涼粉解解油膩,留下涼粉樹,是看到了長遠利益--你看看,才過了四、五年,對這麽件小事就各執一詞,衆說紛纭,可見中國曆史的複雜性。
難怪曆朝曆代都有那麽多大學問家做“考證”。
涼粉樹啊,薜荔藤,在碼頭石級兩旁,形成了烈日射不透的夾道濃蔭,蔭庇着上下過往行人。
樹上吊滿了涼粉公、涼粉婆,就像吊滿一隻隻小小的青銅鐘。
它們連同濃蔭投映在綠豆色的河水裡,靜靜的河水都似乎在叮咚叮咚-- 大隊支書滿庚哥,一九五六年從部隊上複員下來,分配在區政府當民政幹事,就是在這渡口碼頭邊,見到了鎮上客棧胡老闆的獨生女的。
那女子洗完了一籃筐衣服,正俯着臉盤看水下岩縫縫裡遊着的尾尾花燈魚玩。
滿庚哥從岸上下來等渡船,首先看到的是那張倒映在河水裡的秀麗的鵝蛋臉--他心裡迷惑了一下:乖!莫非自己大白天撞上了芙蓉樹精啦?鎮上哪家子出落個這麽姣好的美人兒?民政幹事出了神。
他不怕芙蓉樹精,不覺地走攏過去,繼續打量着鏡子一般明淨的河水裡倒映出的這張迷人的臉盤。
這一來,河水裡就倒映出了兩張年輕人的臉。
那女子吓了一大跳,绯紅了臉,恨恨地一伸手先把河水裡的影子攪亂了,搗碎了;接着站起身子,懊惱地朝後生子身上斜了一眼。
可是,兩個人都立時驚訝、羞怯得和觸了電一樣,張開嘴巴呆住了: “玉音!你長這麽大了?--” “滿庚哥,你回來了--” 原來他們從小就認識。
滿庚哥是擺渡老倌的娃兒。
玉音跟着他進山去扯過筍子、撿過香菇、打過柴禾。
他們還山對山、崖對崖地唱過耍歌子,相罵着好玩。
小玉音唱:“那邊徕崽站一排,你敢砍柴就過來,鐮刀把把打死你,鐮刀嘴嘴挖眼埋!”小滿庚回:“那山妹子生得乖,你敢扯筍就過來,紅綢帕子把你蓋,花花轎子把你擡!”一支一支的山歌相唱相罵了下去,滿庚沒有輸,玉音也沒有赢。
她心裡恨恨地罵:“短命鬼!哪個希罕你的紅綢帕子花花轎?呸,呸!”有時她心裡又想:“缺德少教的,看你日後花花轎子來不來擡--”後來,人,一年年長大了,玉音也一年年懂事了。
滿庚哥參了軍。
胡玉音一想到“花花轎子把你擡”這句山歌,就要臉熱,心跳,甜絲絲地好害臊。
一對青梅竹馬,面對面地站在一塊岩闆上。
可兩人又都低着頭,眼睛看着自己的鞋尖尖。
玉音穿的是自己做的布鞋,滿庚穿的是部隊上發的解放鞋。
好在是紅火厲日的正中午,樹上的知了吱--呀、吱--呀隻管噪,對河的艄公就是滿庚的爹,不知是在陰涼的岩闆上睡着了,還是在裝睡覺。
“玉音,你的一雙手好白淨,好像沒有搞過勞動--”還是民政幹事先開了口。
開過口又埋下眼皮好後悔,沒話找話,很不得體。
“哪個講的?天天都做事哩。
不戴草帽不打傘,不曉得哪樣的,就是曬不黑--不信?你看,我巴掌上都起了繭--”客棧老闆的獨生女聲音很輕,輕得幾乎隻能自己聽見。
但民政幹事也聽得見。
胡玉音有點委屈地嘟起腮幫,想向滿庚哥伸出巴掌去。
巴掌卻不聽話,要伸不伸的,麻起膽子才伸出去一半。
滿庚哥歉意地笑了笑,伸出手去想把那巴掌上的繭子摸一摸,但手臂卻不争氣,伸到半路又縮了回來。
“玉音,你--”滿庚哥終於鼓起了勇氣,眼睛睜得好大,一眨
人說芙蓉樹老了會成芙蓉精,化作女子晚上出來拉過路的男人。
有人曾在一個月白風清的後半夜,見一群天姿國色的女子在河裡洗澡,忽而朵朵蓮花浮玉液,忽而個個仙姑戲清波--每個仙姑至少要拉一個青皮後生去配偶。
難怪芙蓉河裡年年熱天都要淹死個把洗冷水澡的年輕人。
搞得鎮上那些二百五後生仔們又驚又怕又喜,個别水性好、膽子大的甚至想:隻要不丢了性命,倒也不妨去會會芙蓉仙姑。
站在領導者的立場上,從長遠利益着眼,這可對鎮上人口、民兵建設都是個威脅。
因而河岸上的芙蓉老樹從一鎮風水變成了一鎮迷信根源。
後來鄉政府布置種蓖麻籽,說是可以提煉保衛國家的飛機潤滑油,鎮上的小學生們就刨了芙蓉樹根點種蓖麻,既鞏固了國防,又破除了迷信。
正跟鎮背後的方方湖塘,原先種着水芙蓉,公社化後以糧為綱,改成了水稻田一樣。
不過河岸碼頭邊,還幸存着十來株合抱大的涼粉樹,樹上爬滿了薜荔藤。
對於這十來株薜荔古樹何以能夠逃脫全民煉鋼煮鐵運動,鎮上的人說法不一。
有的說是因它的木質差,燒成木炭不厲火。
有的說是鄉政府的一個後來被劃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鄉長同志,執意要留給過渡群衆歇氣、納涼。
有的說就是到了盡吃盡喝的共産主義社會,大熱天大約也還要用冰涼的井水磨幾碗涼粉解解油膩,留下涼粉樹,是看到了長遠利益--你看看,才過了四、五年,對這麽件小事就各執一詞,衆說紛纭,可見中國曆史的複雜性。
難怪曆朝曆代都有那麽多大學問家做“考證”。
涼粉樹啊,薜荔藤,在碼頭石級兩旁,形成了烈日射不透的夾道濃蔭,蔭庇着上下過往行人。
樹上吊滿了涼粉公、涼粉婆,就像吊滿一隻隻小小的青銅鐘。
它們連同濃蔭投映在綠豆色的河水裡,靜靜的河水都似乎在叮咚叮咚-- 大隊支書滿庚哥,一九五六年從部隊上複員下來,分配在區政府當民政幹事,就是在這渡口碼頭邊,見到了鎮上客棧胡老闆的獨生女的。
那女子洗完了一籃筐衣服,正俯着臉盤看水下岩縫縫裡遊着的尾尾花燈魚玩。
滿庚哥從岸上下來等渡船,首先看到的是那張倒映在河水裡的秀麗的鵝蛋臉--他心裡迷惑了一下:乖!莫非自己大白天撞上了芙蓉樹精啦?鎮上哪家子出落個這麽姣好的美人兒?民政幹事出了神。
他不怕芙蓉樹精,不覺地走攏過去,繼續打量着鏡子一般明淨的河水裡倒映出的這張迷人的臉盤。
這一來,河水裡就倒映出了兩張年輕人的臉。
那女子吓了一大跳,绯紅了臉,恨恨地一伸手先把河水裡的影子攪亂了,搗碎了;接着站起身子,懊惱地朝後生子身上斜了一眼。
可是,兩個人都立時驚訝、羞怯得和觸了電一樣,張開嘴巴呆住了: “玉音!你長這麽大了?--” “滿庚哥,你回來了--” 原來他們從小就認識。
滿庚哥是擺渡老倌的娃兒。
玉音跟着他進山去扯過筍子、撿過香菇、打過柴禾。
他們還山對山、崖對崖地唱過耍歌子,相罵着好玩。
小玉音唱:“那邊徕崽站一排,你敢砍柴就過來,鐮刀把把打死你,鐮刀嘴嘴挖眼埋!”小滿庚回:“那山妹子生得乖,你敢扯筍就過來,紅綢帕子把你蓋,花花轎子把你擡!”一支一支的山歌相唱相罵了下去,滿庚沒有輸,玉音也沒有赢。
她心裡恨恨地罵:“短命鬼!哪個希罕你的紅綢帕子花花轎?呸,呸!”有時她心裡又想:“缺德少教的,看你日後花花轎子來不來擡--”後來,人,一年年長大了,玉音也一年年懂事了。
滿庚哥參了軍。
胡玉音一想到“花花轎子把你擡”這句山歌,就要臉熱,心跳,甜絲絲地好害臊。
一對青梅竹馬,面對面地站在一塊岩闆上。
可兩人又都低着頭,眼睛看着自己的鞋尖尖。
玉音穿的是自己做的布鞋,滿庚穿的是部隊上發的解放鞋。
好在是紅火厲日的正中午,樹上的知了吱--呀、吱--呀隻管噪,對河的艄公就是滿庚的爹,不知是在陰涼的岩闆上睡着了,還是在裝睡覺。
“玉音,你的一雙手好白淨,好像沒有搞過勞動--”還是民政幹事先開了口。
開過口又埋下眼皮好後悔,沒話找話,很不得體。
“哪個講的?天天都做事哩。
不戴草帽不打傘,不曉得哪樣的,就是曬不黑--不信?你看,我巴掌上都起了繭--”客棧老闆的獨生女聲音很輕,輕得幾乎隻能自己聽見。
但民政幹事也聽得見。
胡玉音有點委屈地嘟起腮幫,想向滿庚哥伸出巴掌去。
巴掌卻不聽話,要伸不伸的,麻起膽子才伸出去一半。
滿庚哥歉意地笑了笑,伸出手去想把那巴掌上的繭子摸一摸,但手臂卻不争氣,伸到半路又縮了回來。
“玉音,你--”滿庚哥終於鼓起了勇氣,眼睛睜得好大,一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