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經理
關燈
小
中
大
芙蓉鎮街面雖小,國營商店卻有三家:百貨店、南雜店、飲食店。
三家店子分别聳立在青石闆街的街頭、街中、街尾。
光從地理位置上講,就占着絕對優勢,居於控制全鎮商業活動的地位。
飲食店的女經理李國香,新近才從縣商業局調來,對鎮上的自由市場有着一種特殊的敏感。
每逢墟日,她特别關注各種飲食小攤經售的形形色色零星小吃的興衰狀況,看看究竟有多少私營攤販在和自己的國營飲食店争奪顧客,威脅國營食品市場。
她像個舊時的鎮長太太似的,挺起那已經不十分發達了的胸脯,在墟場上看過來,查過去,最後看中了“芙蓉姐子”的米豆腐攤子。
她暗暗吃驚的是,原來“米豆腐西施”的臉模長相,就是一張招攬顧客的廣告畫!更不用講她服務周到、笑笑微微的經營手腕了。
“這些該死的男人!一個個就和饞貓一樣,總是圍着米豆腐攤子轉--”她作為國營飲食店的經理,不覺地就降低了自己的身分,認定“芙蓉姐子”的米豆腐攤子,是鎮上唯一能和她争一高下的潛在威脅。
一天逢墟,女經理和“芙蓉姐子”吵了一架。
起因很小,原也和國營飲食店經理的職務大不相幹。
胡玉音的男人黎桂桂是本鎮屠戶,這一墟竟捎來兩副豬雜,切成細絲,炒得香噴噴辣乎乎的,用來給每碗米豆腐蓋碼子。
價錢不變。
結果米豆腐攤子前邊排起了隊伍,有的人吃油了嘴巴,吃了兩碗吃三碗。
無形中把對面國營飲食店的顧客拉走了一大半。
“這還了得?小攤販竟來和國營店子搶生意?”於是女經理三腳兩步走到米豆腐攤子前,立眉橫眼地把戴了塊“牛眼睛※”的手伸了過去:“老鄉,把你的營業許可證交出來看看!”胡玉音不知她的來由,連忙停住碗勺賠笑說:“經理大姐,我做這點小本生意,墟墟都在稅務所上了稅的。
鎮上大人娃兒都曉得--”“營業證!我要驗驗你的營業證!”女經理的手沒有縮回,“若是沒有營業證,就叫我們的職工來收你的攤子!』』溫順本分的胡玉音傻了眼:“經理大姐,你行行好,擡擡手,我賣點米豆腐,擺明擺白的,又不是黑市!”這可把那些等着吃米豆腐的人惹惱了,紛紛站出來幫腔:“她擺她的攤子,你開你的店子,井水不犯河水,她又沒踩着哪家的墳地!”“今天日子好,牛槽裡伸進馬腦殼來啦!”“女經理,還是去整整你自己的店子吧,三鮮面莫再吃出老鼠屎來就好啦!哈哈哈--”後來還是糧站主任谷燕山出面,給雙方打了圓場:“算啦算啦,在一個鎮上住着,低頭不見擡頭見,有話到市管會和稅務所去講!”把李國香氣的喲,真想大罵一通資本主義尾巴們!芙蓉鎮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窩藏壞人壞事,對她這個外來幹部欺生。
※山裡人對手表的戲稱。
李國香本是縣商業局的人事幹部,縣委财貿書記楊民高的外甥女,全縣商業戰線以批資本主義出名的女将。
據說早在一九五八年,她就獻計獻策,由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放出了一顆“工商衛星”:對全縣小攤小販進行了一次突擊性大清理。
她的事迹還登過省報,一躍而成為縣裡的紅人,很快入了黨,提了幹。
人人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今年春上,正當要被提拔為縣商業局副局長時,她和有家有室的縣委财辦主任的秘事不幸洩露。
因她去醫院打胎時不得不交代出肚裡孽種畜生的來曆。
為了愛護典型,秘事當然被嚴格控制在極小的範圍内。
就連負責給她堕胎的女醫生,都很快因工作需要被安排到千裡之外的洞庭湖區搞“血防”去了。
李國香也暫時受點委屈,下到芙蓉鎮飲食店來當經理。
可憐巴巴的連個股級幹部都沒夠上呢。
女經理今年三十二歲。
年過三十二對於一個尚未成家的女人來說,是一個複雜的年紀,叫做上上不得,下下不得。
唉唉,都怨得了誰呢?戀愛史就是她的青春史。
李國香二十二歲那年參加革命工作,在挑選對象這個問題上,真叫嘗遍了酸甜苦辣鹹。
她初戀談的是縣兵役局一位肩章上一顆“豆”的少尉排長,可是那年月時髦姑娘們流行的歌訣是:一顆“豆”太小,兩顆“豆”嫌少,三顆“豆”正好,四顆“豆”太老。
她很快就和“一顆豆”吹了。
不久找了位“三顆豆”,老倒是不老,就是上尉連長剛和鄉下的女人離了婚,身邊還有個活蹦亂跳的男娃,頭次見面不喊“阿姨”,而喊“後媽”!碰他娘的鬼喲,挂筒拉倒。
接着發生了第三次愛情糾葛,閃電式的,很有點講究,這裡暫且不表。
一九五六年黨号召向科學進軍,她找了位知識分子--縣水利局的一位眼鏡先生。
兩人已經有了“百日之恩”。
可是眼鏡先生第二年被劃成右派分子。
“媽呀!”她像走夜路碰見了五步蛇,趕忙把跨出去的腳縮了回來,好險!這一來她發誓要成為一名人事幹部,對象則要個科局級,哪怕是當“後媽”。
她的願望隻達到了一半。
因為世上的好事總難全。
不知不覺十年青春年華過去了,她政治上越來越跑紅,而在私生活方面卻圈子越搞越窄,品位級别也越來越低了。
有時心裡就和
三家店子分别聳立在青石闆街的街頭、街中、街尾。
光從地理位置上講,就占着絕對優勢,居於控制全鎮商業活動的地位。
飲食店的女經理李國香,新近才從縣商業局調來,對鎮上的自由市場有着一種特殊的敏感。
每逢墟日,她特别關注各種飲食小攤經售的形形色色零星小吃的興衰狀況,看看究竟有多少私營攤販在和自己的國營飲食店争奪顧客,威脅國營食品市場。
她像個舊時的鎮長太太似的,挺起那已經不十分發達了的胸脯,在墟場上看過來,查過去,最後看中了“芙蓉姐子”的米豆腐攤子。
她暗暗吃驚的是,原來“米豆腐西施”的臉模長相,就是一張招攬顧客的廣告畫!更不用講她服務周到、笑笑微微的經營手腕了。
“這些該死的男人!一個個就和饞貓一樣,總是圍着米豆腐攤子轉--”她作為國營飲食店的經理,不覺地就降低了自己的身分,認定“芙蓉姐子”的米豆腐攤子,是鎮上唯一能和她争一高下的潛在威脅。
一天逢墟,女經理和“芙蓉姐子”吵了一架。
起因很小,原也和國營飲食店經理的職務大不相幹。
胡玉音的男人黎桂桂是本鎮屠戶,這一墟竟捎來兩副豬雜,切成細絲,炒得香噴噴辣乎乎的,用來給每碗米豆腐蓋碼子。
價錢不變。
結果米豆腐攤子前邊排起了隊伍,有的人吃油了嘴巴,吃了兩碗吃三碗。
無形中把對面國營飲食店的顧客拉走了一大半。
“這還了得?小攤販竟來和國營店子搶生意?”於是女經理三腳兩步走到米豆腐攤子前,立眉橫眼地把戴了塊“牛眼睛※”的手伸了過去:“老鄉,把你的營業許可證交出來看看!”胡玉音不知她的來由,連忙停住碗勺賠笑說:“經理大姐,我做這點小本生意,墟墟都在稅務所上了稅的。
鎮上大人娃兒都曉得--”“營業證!我要驗驗你的營業證!”女經理的手沒有縮回,“若是沒有營業證,就叫我們的職工來收你的攤子!』』溫順本分的胡玉音傻了眼:“經理大姐,你行行好,擡擡手,我賣點米豆腐,擺明擺白的,又不是黑市!”這可把那些等着吃米豆腐的人惹惱了,紛紛站出來幫腔:“她擺她的攤子,你開你的店子,井水不犯河水,她又沒踩着哪家的墳地!”“今天日子好,牛槽裡伸進馬腦殼來啦!”“女經理,還是去整整你自己的店子吧,三鮮面莫再吃出老鼠屎來就好啦!哈哈哈--”後來還是糧站主任谷燕山出面,給雙方打了圓場:“算啦算啦,在一個鎮上住着,低頭不見擡頭見,有話到市管會和稅務所去講!”把李國香氣的喲,真想大罵一通資本主義尾巴們!芙蓉鎮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窩藏壞人壞事,對她這個外來幹部欺生。
※山裡人對手表的戲稱。
李國香本是縣商業局的人事幹部,縣委财貿書記楊民高的外甥女,全縣商業戰線以批資本主義出名的女将。
據說早在一九五八年,她就獻計獻策,由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放出了一顆“工商衛星”:對全縣小攤小販進行了一次突擊性大清理。
她的事迹還登過省報,一躍而成為縣裡的紅人,很快入了黨,提了幹。
人人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今年春上,正當要被提拔為縣商業局副局長時,她和有家有室的縣委财辦主任的秘事不幸洩露。
因她去醫院打胎時不得不交代出肚裡孽種畜生的來曆。
為了愛護典型,秘事當然被嚴格控制在極小的範圍内。
就連負責給她堕胎的女醫生,都很快因工作需要被安排到千裡之外的洞庭湖區搞“血防”去了。
李國香也暫時受點委屈,下到芙蓉鎮飲食店來當經理。
可憐巴巴的連個股級幹部都沒夠上呢。
女經理今年三十二歲。
年過三十二對於一個尚未成家的女人來說,是一個複雜的年紀,叫做上上不得,下下不得。
唉唉,都怨得了誰呢?戀愛史就是她的青春史。
李國香二十二歲那年參加革命工作,在挑選對象這個問題上,真叫嘗遍了酸甜苦辣鹹。
她初戀談的是縣兵役局一位肩章上一顆“豆”的少尉排長,可是那年月時髦姑娘們流行的歌訣是:一顆“豆”太小,兩顆“豆”嫌少,三顆“豆”正好,四顆“豆”太老。
她很快就和“一顆豆”吹了。
不久找了位“三顆豆”,老倒是不老,就是上尉連長剛和鄉下的女人離了婚,身邊還有個活蹦亂跳的男娃,頭次見面不喊“阿姨”,而喊“後媽”!碰他娘的鬼喲,挂筒拉倒。
接着發生了第三次愛情糾葛,閃電式的,很有點講究,這裡暫且不表。
一九五六年黨号召向科學進軍,她找了位知識分子--縣水利局的一位眼鏡先生。
兩人已經有了“百日之恩”。
可是眼鏡先生第二年被劃成右派分子。
“媽呀!”她像走夜路碰見了五步蛇,趕忙把跨出去的腳縮了回來,好險!這一來她發誓要成為一名人事幹部,對象則要個科局級,哪怕是當“後媽”。
她的願望隻達到了一半。
因為世上的好事總難全。
不知不覺十年青春年華過去了,她政治上越來越跑紅,而在私生活方面卻圈子越搞越窄,品位級别也越來越低了。
有時心裡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