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覽風物
關燈
小
中
大
睛裡也是含着溫柔的微笑,嗓音也和唱歌一樣的好聽。
對這些常到她攤上來的主顧們,她有講有笑,親切随和得就像待自己的本家兄弟樣的。
的确,她的米豆腐攤子有幾個老主顧,是每墟必到的。
首先是鎮糧站主任谷燕山。
老谷四十來歲,北方人,是個鳏夫,為人忠厚樸實。
不曉得怎麽搞的,谷燕山前年秋天忽然通知胡玉音,可以每墟從糧站打米廠賣給她碎米谷頭子六十斤,成全她的小本生意!胡玉音兩口子感激得隻差沒有給谷主任磕頭,喊恩人。
從此,谷燕山每墟都要來米豆腐攤子坐上一坐,默默地打量着腳勤手快、接應四方的胡玉音,彷佛在細細品味着她的青春芳容。
因他為人正派,所以就連他對“芙蓉姐子”那個頗為輕浮俗氣的比喻,都沒有引起什麽非議。
再一個是本鎮大隊的黨支書滿庚哥。
滿庚哥三十來歲,是個轉業軍人,跟胡玉音的男人是本家兄弟,玉音認了他做乾哥。
乾哥每墟來攤子上坐一坐,賞光吃兩碗不數票子的米豆腐去,是很有象徵意義的,無形中印證了米豆腐攤子的合法性,告訴逢墟趕場的人們,米豆腐攤子是得到黨支部準許、黨支書支持的。
吃米豆腐不數票子的人物還有一個,就是本鎮上有名的“運動根子”王秋赦。
王秋赦三十幾歲年紀,生得圓頭圓耳,平常日子像尊笑面佛。
可是每逢政府派人下來抓中心,開展什麽運動,他就必定跑紅一陣,吹哨子傳人開會啦,會場上領頭呼口号造氣氛啦,值夜班看守壞人啦,十分得力。
等到中心一過,運動告一段落,他也就像個洩了氣的皮球。
嘴巴又好油膩,愛沾葷腥,人家一個錢當三個花,他三個錢當一個錢吃。
來米豆腐攤前一坐,總是一聲:“弟嫂,來兩碗,記賬!”一副當之無愧的神氣。
有時還當着胡玉音的面,拍着她男人的肩膀開玩笑:“兄弟!怎麽搞的?你和弟嫂成親七、八年了,弟嫂還像個黃花女,沒有裝起窯?要不要請個師傅,做個娃娃包靠!”講得兩口子臉塊绯紅,氣也不是,惱也不是,罵也不是。
對於這個白吃食的人,胡玉音雖是心裡不悅,但本鎮上的街坊,來了運動又十分跑紅的,自然招惹不起,白給吃還要賠個笑臉呢。
每墟必來的主顧中,有個怪人值得特别一提。
這人外号“秦癫子”,大名秦書田,是個五類分子。
秦書田原先是個吃快活飯的人,當過州立中學的音體教員,本縣歌舞團的編導,一九五七年因編演反動歌舞劇,利用民歌反黨,劃成右派,被開除回鄉生産。
他态度頑固,從沒有承認過自己反黨反社會主義的罪行,隻承認自己犯過兩回男女關系的錯誤,請求大隊支書黎滿庚将他的“右派分子”帽子換成“壞分子”帽子。
自有一套自欺欺人的理論。
他來胡玉音的攤子上吃米豆腐,總是等客人少的時刻,笑笑眯眯的,嘴裡則總是哼着一句“米米梭,梭米來米多來辣多梭梭”的曲子。
“秦癫子!你見天哼的什麽鬼腔怪調?”有人問。
“廣東音樂《步步高》,跳舞的。
”他回答。
“你還步步高?明明當了五類分子,步步低啦!” “是呀,對呀,江河日下,努力改造--” 在胡玉音面前,秦書田十分知趣,眼睛不亂看,半句話不多講。
“瘦狗莫踢,病馬莫欺”,倒是胡玉音覺得他落魄,有些造孽。
有時舀給他的米豆腐,香油和作料還特意下得重一點。
逢墟趕集,跑生意做買賣,魚龍混雜,清濁合流,面善的,心毒的,面善心也善的,面善心不善的,見風使舵、望水彎船的,巧嘴利舌、活貨說死、死貨說活的,倒買倒賣、手辣腳狠的,什麽樣人沒有呢?“芙蓉姐子”米豆腐攤子前的幾個主顧常客就暫且介紹到這裡。
這些年來,人們的生活也像一個市場。
在下面的整個故事裡,這幾個主顧無所謂主角配角,生旦淨醜,花頭黑頭,都會相繼出場,輪番和讀者見面的。
對這些常到她攤上來的主顧們,她有講有笑,親切随和得就像待自己的本家兄弟樣的。
的确,她的米豆腐攤子有幾個老主顧,是每墟必到的。
首先是鎮糧站主任谷燕山。
老谷四十來歲,北方人,是個鳏夫,為人忠厚樸實。
不曉得怎麽搞的,谷燕山前年秋天忽然通知胡玉音,可以每墟從糧站打米廠賣給她碎米谷頭子六十斤,成全她的小本生意!胡玉音兩口子感激得隻差沒有給谷主任磕頭,喊恩人。
從此,谷燕山每墟都要來米豆腐攤子坐上一坐,默默地打量着腳勤手快、接應四方的胡玉音,彷佛在細細品味着她的青春芳容。
因他為人正派,所以就連他對“芙蓉姐子”那個頗為輕浮俗氣的比喻,都沒有引起什麽非議。
再一個是本鎮大隊的黨支書滿庚哥。
滿庚哥三十來歲,是個轉業軍人,跟胡玉音的男人是本家兄弟,玉音認了他做乾哥。
乾哥每墟來攤子上坐一坐,賞光吃兩碗不數票子的米豆腐去,是很有象徵意義的,無形中印證了米豆腐攤子的合法性,告訴逢墟趕場的人們,米豆腐攤子是得到黨支部準許、黨支書支持的。
吃米豆腐不數票子的人物還有一個,就是本鎮上有名的“運動根子”王秋赦。
王秋赦三十幾歲年紀,生得圓頭圓耳,平常日子像尊笑面佛。
可是每逢政府派人下來抓中心,開展什麽運動,他就必定跑紅一陣,吹哨子傳人開會啦,會場上領頭呼口号造氣氛啦,值夜班看守壞人啦,十分得力。
等到中心一過,運動告一段落,他也就像個洩了氣的皮球。
嘴巴又好油膩,愛沾葷腥,人家一個錢當三個花,他三個錢當一個錢吃。
來米豆腐攤前一坐,總是一聲:“弟嫂,來兩碗,記賬!”一副當之無愧的神氣。
有時還當着胡玉音的面,拍着她男人的肩膀開玩笑:“兄弟!怎麽搞的?你和弟嫂成親七、八年了,弟嫂還像個黃花女,沒有裝起窯?要不要請個師傅,做個娃娃包靠!”講得兩口子臉塊绯紅,氣也不是,惱也不是,罵也不是。
對於這個白吃食的人,胡玉音雖是心裡不悅,但本鎮上的街坊,來了運動又十分跑紅的,自然招惹不起,白給吃還要賠個笑臉呢。
每墟必來的主顧中,有個怪人值得特别一提。
這人外号“秦癫子”,大名秦書田,是個五類分子。
秦書田原先是個吃快活飯的人,當過州立中學的音體教員,本縣歌舞團的編導,一九五七年因編演反動歌舞劇,利用民歌反黨,劃成右派,被開除回鄉生産。
他态度頑固,從沒有承認過自己反黨反社會主義的罪行,隻承認自己犯過兩回男女關系的錯誤,請求大隊支書黎滿庚将他的“右派分子”帽子換成“壞分子”帽子。
自有一套自欺欺人的理論。
他來胡玉音的攤子上吃米豆腐,總是等客人少的時刻,笑笑眯眯的,嘴裡則總是哼着一句“米米梭,梭米來米多來辣多梭梭”的曲子。
“秦癫子!你見天哼的什麽鬼腔怪調?”有人問。
“廣東音樂《步步高》,跳舞的。
”他回答。
“你還步步高?明明當了五類分子,步步低啦!” “是呀,對呀,江河日下,努力改造--” 在胡玉音面前,秦書田十分知趣,眼睛不亂看,半句話不多講。
“瘦狗莫踢,病馬莫欺”,倒是胡玉音覺得他落魄,有些造孽。
有時舀給他的米豆腐,香油和作料還特意下得重一點。
逢墟趕集,跑生意做買賣,魚龍混雜,清濁合流,面善的,心毒的,面善心也善的,面善心不善的,見風使舵、望水彎船的,巧嘴利舌、活貨說死、死貨說活的,倒買倒賣、手辣腳狠的,什麽樣人沒有呢?“芙蓉姐子”米豆腐攤子前的幾個主顧常客就暫且介紹到這裡。
這些年來,人們的生活也像一個市場。
在下面的整個故事裡,這幾個主顧無所謂主角配角,生旦淨醜,花頭黑頭,都會相繼出場,輪番和讀者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