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覽風物
關燈
小
中
大
像是在地上行走,倒像彙流浮遊在一座湖泊上。
從賣涼水到做牙行掮客,不少人靠了這墟場營生。
據說鎮上有戶窮漢,竟靠專撿豬行牛市上的糞肥發了家呢--到了一九五八年大躍進,因天底下的人都要去煉鋼煮鐵,去發射各種名揚世界的高産衛星,加上區、縣政府行文限制農村集市貿易,批判城鄉資本主義勢力,芙蓉鎮由三天一墟變成了星期墟,變成了十天墟,最後成了半月墟。
逐漸過渡,達到市場消滅,就是社會主義完成,進入共産主義仙境。
可是據說由於老天爺不作美,田、土、山場不景氣,加上帝修反搗蛋,共産主義天堂的門坎太高,沒躍進去不打緊,還一跤子從半天雲裡跌下來,結結實實落到了貧瘠窮困的人間土地上,過上了公共食堂大鍋青菜湯的苦日子,半月墟上賣的淨是糠粑、苦珠、蕨粉、葛根、土茯苓。
馬瘦毛長,人瘦面黃。
國家和百姓都得了水腫病。
客商絕迹,墟場不成墟場,而明賭暗娼,神拳點打,摸扒拐騙卻風行一時--直到前年--公元一九六一年的下半年,縣政府才又行下公文,改半月墟為五天墟,首先從墟期上放寬了尺度,便利物資交流。
因元氣大傷,芙蓉鎮再沒有恢複成為三省十八縣客商雲集的萬人集市。
近年來芙蓉鎮上稱得上生意興隆的,不是原先遠近聞名的豬行牛市,而是本鎮胡玉音所開設的米豆腐攤子。
胡玉音是個二十五、六歲的青年女子。
來她攤子前站着坐着蹲着吃碗米豆腐打點心的客人,習慣於喊她“芙蓉姐子”。
也有那等好調笑的角色稱她為“芙蓉仙子”。
說她是仙子,當然有點子過譽。
但胡玉音黑眉大眼面如滿月,胸脯豐滿,體态動情,卻是過往客商有目共睹的。
鎮糧站主任谷燕山打了個比方:“芙蓉姐的肉色潔白細嫩得和她所賣的米豆腐一個樣。
”她待客熱情,性情柔順,手頭俐落,不分生熟客人,不論穿着優劣,都是笑臉迎送:“再來一碗?添勺湯打口乾?”“好走好走,下一墟會面!”加上她的食具乾淨,米豆腐量頭足,作料香辣,油水也比旁的攤子來得厚,一角錢一碗,随意添湯,所以她的攤子面前總是客來客往不斷線。
“買賣買賣,和氣生财。
”“買主買主,衣食父母。
”這是胡玉音從父母那裡得來的“家訓”。
據傳她的母親早年間曾在一個大口岸上當過花容月貌的青樓女子,後來和一個小夥計私奔到這省邊地界的山鎮上來,隐姓埋名,開了一家頗受過往客商歡迎的夫妻客棧。
夫婦倆年過四十,燒香拜佛,才生下胡玉音一個獨女。
“玉音,玉音”,就是大慈大悲的觀音老母所賜的意思。
一九五六年公私合營,也是胡玉音招郎收親後不久,兩老就雙雙去世了。
那時還沒有實行頂職補員制度,胡玉音和新郎公就參加鎮上的初級社,成了農業戶。
逢墟趕場賣米豆腐,還是近兩年的事呢。
講起來都有點不好意思啟齒,胡玉音做生意是從提着竹籃筐賣糠菜粑粑起手,逐步過渡到賣蕨粉粑粑、薯粉粑耙,發展成擺米豆腐攤子的。
她不是承襲了什麽祖業,是饑腸辘辘的苦日子教會了她營生的本領。
“芙蓉姐子!來兩碗多放剁辣椒的!” “好咧--,隻怕會辣得你兄弟肚臍眼痛!” “我肚臍眼痛,姐子你給治?” “放屁。
” “女老表!一碗米豆腐加二兩白燒!” “來,天氣熱,給你同志這碗寬湯的。
白酒請到對面鋪子裡去買。
” “芙蓉姐,來碗白水米豆腐,我就喜歡你手巴子一樣白嫩的,吃了好走路。
” “下鍋就熟。
長嘴刮舌,你媳婦大約又有兩天沒有喊你跪床腳、扯你的大耳朵了!” “我倒想姐子你扯扯我的大耳朵哩!” “缺德少教的,吃了白水豆腐舌尖起泡,舌根生瘡,保佑你下一世當啞巴!” “莫咒莫咒,米豆腐攤子要少一個老主顧,你舍得?” 就是罵人、咒人,胡玉音眼
從賣涼水到做牙行掮客,不少人靠了這墟場營生。
據說鎮上有戶窮漢,竟靠專撿豬行牛市上的糞肥發了家呢--到了一九五八年大躍進,因天底下的人都要去煉鋼煮鐵,去發射各種名揚世界的高産衛星,加上區、縣政府行文限制農村集市貿易,批判城鄉資本主義勢力,芙蓉鎮由三天一墟變成了星期墟,變成了十天墟,最後成了半月墟。
逐漸過渡,達到市場消滅,就是社會主義完成,進入共産主義仙境。
可是據說由於老天爺不作美,田、土、山場不景氣,加上帝修反搗蛋,共産主義天堂的門坎太高,沒躍進去不打緊,還一跤子從半天雲裡跌下來,結結實實落到了貧瘠窮困的人間土地上,過上了公共食堂大鍋青菜湯的苦日子,半月墟上賣的淨是糠粑、苦珠、蕨粉、葛根、土茯苓。
馬瘦毛長,人瘦面黃。
國家和百姓都得了水腫病。
客商絕迹,墟場不成墟場,而明賭暗娼,神拳點打,摸扒拐騙卻風行一時--直到前年--公元一九六一年的下半年,縣政府才又行下公文,改半月墟為五天墟,首先從墟期上放寬了尺度,便利物資交流。
因元氣大傷,芙蓉鎮再沒有恢複成為三省十八縣客商雲集的萬人集市。
近年來芙蓉鎮上稱得上生意興隆的,不是原先遠近聞名的豬行牛市,而是本鎮胡玉音所開設的米豆腐攤子。
胡玉音是個二十五、六歲的青年女子。
來她攤子前站着坐着蹲着吃碗米豆腐打點心的客人,習慣於喊她“芙蓉姐子”。
也有那等好調笑的角色稱她為“芙蓉仙子”。
說她是仙子,當然有點子過譽。
但胡玉音黑眉大眼面如滿月,胸脯豐滿,體态動情,卻是過往客商有目共睹的。
鎮糧站主任谷燕山打了個比方:“芙蓉姐的肉色潔白細嫩得和她所賣的米豆腐一個樣。
”她待客熱情,性情柔順,手頭俐落,不分生熟客人,不論穿着優劣,都是笑臉迎送:“再來一碗?添勺湯打口乾?”“好走好走,下一墟會面!”加上她的食具乾淨,米豆腐量頭足,作料香辣,油水也比旁的攤子來得厚,一角錢一碗,随意添湯,所以她的攤子面前總是客來客往不斷線。
“買賣買賣,和氣生财。
”“買主買主,衣食父母。
”這是胡玉音從父母那裡得來的“家訓”。
據傳她的母親早年間曾在一個大口岸上當過花容月貌的青樓女子,後來和一個小夥計私奔到這省邊地界的山鎮上來,隐姓埋名,開了一家頗受過往客商歡迎的夫妻客棧。
夫婦倆年過四十,燒香拜佛,才生下胡玉音一個獨女。
“玉音,玉音”,就是大慈大悲的觀音老母所賜的意思。
一九五六年公私合營,也是胡玉音招郎收親後不久,兩老就雙雙去世了。
那時還沒有實行頂職補員制度,胡玉音和新郎公就參加鎮上的初級社,成了農業戶。
逢墟趕場賣米豆腐,還是近兩年的事呢。
講起來都有點不好意思啟齒,胡玉音做生意是從提着竹籃筐賣糠菜粑粑起手,逐步過渡到賣蕨粉粑粑、薯粉粑耙,發展成擺米豆腐攤子的。
她不是承襲了什麽祖業,是饑腸辘辘的苦日子教會了她營生的本領。
“芙蓉姐子!來兩碗多放剁辣椒的!” “好咧--,隻怕會辣得你兄弟肚臍眼痛!” “我肚臍眼痛,姐子你給治?” “放屁。
” “女老表!一碗米豆腐加二兩白燒!” “來,天氣熱,給你同志這碗寬湯的。
白酒請到對面鋪子裡去買。
” “芙蓉姐,來碗白水米豆腐,我就喜歡你手巴子一樣白嫩的,吃了好走路。
” “下鍋就熟。
長嘴刮舌,你媳婦大約又有兩天沒有喊你跪床腳、扯你的大耳朵了!” “我倒想姐子你扯扯我的大耳朵哩!” “缺德少教的,吃了白水豆腐舌尖起泡,舌根生瘡,保佑你下一世當啞巴!” “莫咒莫咒,米豆腐攤子要少一個老主顧,你舍得?” 就是罵人、咒人,胡玉音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