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務是次要地位,但由于是最先接觸戰鬥,孤軍深入,每仗下來,都是損兵折将,被打得鼻青臉腫,而此時敵人的底氣已被二團摸了個一清二楚,同時也被二團纏得師老兵疲,消耗慘重,此時再動用朱預道的一團,精兵強将,士氣正旺,一鼓作氣便奪取了最後的勝利。
戰後評功評獎,一團自然是首功,而二團雖然傷亡比一團大得多,但由于不是主攻部隊,永遠都是配角地位。
陳墨涵料定,這次阻擊戰是場惡戰,第一輪梁必達恐怕還是要讓二團打頭陣,待二團将追敵拖疲了,拖垮了,拖得士無鬥志官無決心,才由一團從側翼猛虎下山,奪取防禦戰的最後勝利。
但這次陳墨涵想錯了。
等陳墨涵将作業想定報上去,梁必達鑽進自己的坑道,認真地咀嚼了十多分鐘,再将想定退回到陳墨涵的手上時,其它的部署都沒有變化,譬如炮兵火力使用,工兵工事構築,高炮對空位置,防禦縱深兵力的梯次配置和陣前障礙設施,預備隊待機區域,乃至後方彈藥補給方案,梁必達都沒有提出不同意見,對于陳墨涵打陣地戰布陣謀局的妙算手段,梁必達是充分信賴的。
但是,梁必達卻在這份計劃的關鍵地方做了一個小小的變動,他拿橡皮輕輕地一擦,把二團的“二”字上面擦掉了一橫,又在一團的“一”字上加了一橫,如此,一團和二團的任務就從根本上變了過來,在即将開始的防禦戰中,首先死打硬拼的将是一團,而二團則有可能成為最後收拾戰果的勝利功臣部隊——陳墨涵對此深感意外。
作戰計劃通過電台報到軍裡和兵團,被批準了。
緊接着,就開始實施準備。
軍部和兵團司令部在一個半天内連續下發了幾道通報,全是友鄰部隊的危險局面和清化裡防線對穩住戰局的至關重要的意義,以及敵人對清化裡防線志在必得的态勢,上級命令梁必達部務必死守:“至少堅持三天,哪怕隻剩下最後一個人,也堅決不能後退。
” 直到此時,陳墨涵才恍有所悟——這不是在國内攻城剿匪,今天攻不下來還有明天。
這次的任務是死守,二道防線尚未形成,一旦清化裡防線被突破,本軍在這個方向上将會全線潰亂,幾個師的部隊都有可能被敵人沖散。
在如此事關全局的重大任務面前,梁必達就不能按照老思路行事了,他還是信不過二團,他怕二團頂不住,造成被動局面。
明白了這一點,陳墨涵在感到悲哀的同時,又感到欣慰,他想他或許過去對梁必達有諸多誤解,說誰誰誰的部隊是家底部隊,誰誰誰的部隊是非主力部隊,厚此薄彼也許多少有點,但是,要是說誰誰誰居心叵測,蓄意保存自己的實力,蓄意讓誰誰誰的部隊碰釘子受消耗,就是無稽之談了。
用梁必達的話說,都是共産黨的部隊,都聽毛主席的指揮,部隊隻有編制序列不同,沒有親疏之分。
過去陳墨涵對梁必達的這個說法不是不信,也不是全信。
現在他對這話也不是不信,還不是全信。
但現在感情不一樣了,大局面前,梁必達将自己的拳頭部隊放在刀刃上,是做好了打光的準備的,這就看出來一個高級指揮員的胸懷了。
梁必達的部隊隻有一天準備時間,搶修陣地,構築工事。
至當夜淩晨,追敵前鋒已經抵達,可是卻大大出乎陳墨涵和梁必達所料——敵人進攻的重點并沒有選擇難守易攻的所得堪,而偏偏大舉進攻易守難攻的台山枧。
兩個小時之内,二團的陣地上就承受了幾萬噸鋼鐵的炸藥。
天上有飛機,地下有坦克大炮,輪番俯沖轟炸,不僅梁必達和陳墨涵蒙了,連兵團和軍裡都一時不摸敵人的真實意圖。
至第二天黎明,二團陣地上已是一片焦土,人員傷亡過半,而此時一團的陣地上毫無敵人進攻的迹象。
陳墨涵對梁必達說,現在敵人的企圖明朗了,他就是料定我所得堪一帶是重點防禦地段,避重就輕,打台山枧是打我們一個出其不意。
可以考慮調整兵力了,要加強台山枧。
梁必達在指揮部坑道外面的山坡上,雙手擎着望遠鏡,遙望火光沖天的台山枧方向,良久不語。
陳墨涵見梁必達不表态,隻好再給餘草金和馬西平下死命令:“打剩一兵一卒,也決不能後退半步。
” 至當日下午,美韓軍隊已經向台山枧發起了連營規模的十六輪進攻,部分陣地落入敵手,餘草金和多數營連幹部陣亡,馬西平收攏不足一個營的兵力與敵反複争奪陣地,雙方展開了白刃戰。
進攻之敵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倚仗絕對優勢,白天尚且餘勇可賈,但是進入夜晚,又是面對面的格鬥厮殺,就不是對手了。
經浴血奮戰,陣地失而複得。
四 就在台山枧方向進行艱苦卓絕的鏖戰之際,軍部緊急調配過來友鄰的一個團,連一團老團長、副師長朱預道對于台山枧的态勢都看不下去了,主動請纓,要求帶領加強過來的這個團和預備隊前出到台山枧,增援二團。
這個請求被梁必達不容置疑地駁回了。
一團團長曲向乾在所得堪無所事事,也一再報告當面沒有發現敵人進攻部隊,要求将配屬給一團的炮火實行射向轉移,從火力上減輕二團的壓力,同樣遭到梁必達的駁斥。
陳墨涵見梁必達一意孤行,痛心疾首,揪住政委張普景慷慨陳詞,要求給二團增兵。
在這個師裡,目前也隻有張普景能跟梁必達抗衡了。
張普景自從跟梁必達搭檔之後,兩個人不知道争吵了多少次。
也是蹊跷,梁必達可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唯獨對張普景無可奈何,經常作出讓步。
“這個人一貫以正宗的馬克思主義者自居,沒有辦法,理論上說不過他,誰讓咱是工農幹部呢?”梁必達還曾經一本正經地跟朱預道和曲向乾等人交代過,對張克思的命令,絕不能含糊——梁必達在某些場合居然稱張普景為“張克思”。
“張克思”審時度勢,也認為梁必達按兵不動的行為可疑,到作戰室裡據理力争。
梁必達起先陰沉着臉不予理睬,張普景壓住火氣說:“老梁你是什麼意思?再不增援台山枧,二團就有可能全軍覆沒,這将成為二師組建以來最大的一次敗仗。
你能負得了責嗎?” 梁必達眉頭緊鎖,兩眼仍在沙盤上流連,又琢磨了一會兒才擡起頭來,不陰不陽地看着張普景,梗着脖頸子,說:“敗仗?老張我不客氣地跟你說,作戰你還差把火候。
你哪裡知道我的壓力啊?”又說,“敗仗怎麼啦?我梁必達打了那麼多勝仗,就不能敗一次?就是敗了,我也這麼打,這一次我偏偏要打一場敗仗給你們看看。
” 張普景勃然大怒,把電台都摔了,說:“梁大牙,你如果再不增援台山枧,我就向兵團報告,停止你的指揮權。
你開什麼玩笑你?你是崽賣爺田心不疼是不是?” 梁必達仍然不驚不乍,說:“老張你别激動。
我說的敗仗是二師的敗仗。
為了全局,别說二團,就是我們二師,就是一個軍,打光了也在所不惜。
我提醒各位首長注意,所得堪方向哪怕萬裡無雲,我也不能動那裡的一兵一卒。
” 梁必達的話說得平靜,但意思卻是堅決的,還是不肯調整兵力部署。
幾個小時以後,兵團派來的一個團到達了,直到此時,梁必達縱橫權衡,才勉強同意由副政委趙無妨和陶三河帶領作為預備隊的三團兩個營到台山枧增援二團。
而同時命令朱預道率領友鄰配屬的那個兵強馬壯的精銳團進入所得堪,并千叮咛萬囑咐,說:“所得堪仍然是薄弱環節,切不可掉以輕心。
” 陳墨涵眼看二團已經消耗大部,兩個營的增援無異于杯水車薪,恐怕也是有去無回,轉過頭去淚流滿面,轉過臉來血管膨脹,幾乎是咆哮着向梁必達發出怒吼,請求繼續以重兵增援。
但梁必達依然鐵青着臉,堅持按兵不動。
不僅如此,他還要陳墨涵命令各個防守陣地,各司其職,不得輕舉妄動。
台山枧方向無論出現什麼情況,都由師指揮部處置,各陣地指揮員不許再向師裡請求其它任務,不許幹擾師首長決心。
台山枧方向的戰鬥一直堅持了兩天兩夜,直到第三天上午,楊庭輝調來姜家湖的三師進入陣地,二團的老弱病殘才撤了下來。
戰後評功評獎,一團自然是首功,而二團雖然傷亡比一團大得多,但由于不是主攻部隊,永遠都是配角地位。
陳墨涵料定,這次阻擊戰是場惡戰,第一輪梁必達恐怕還是要讓二團打頭陣,待二團将追敵拖疲了,拖垮了,拖得士無鬥志官無決心,才由一團從側翼猛虎下山,奪取防禦戰的最後勝利。
但這次陳墨涵想錯了。
等陳墨涵将作業想定報上去,梁必達鑽進自己的坑道,認真地咀嚼了十多分鐘,再将想定退回到陳墨涵的手上時,其它的部署都沒有變化,譬如炮兵火力使用,工兵工事構築,高炮對空位置,防禦縱深兵力的梯次配置和陣前障礙設施,預備隊待機區域,乃至後方彈藥補給方案,梁必達都沒有提出不同意見,對于陳墨涵打陣地戰布陣謀局的妙算手段,梁必達是充分信賴的。
但是,梁必達卻在這份計劃的關鍵地方做了一個小小的變動,他拿橡皮輕輕地一擦,把二團的“二”字上面擦掉了一橫,又在一團的“一”字上加了一橫,如此,一團和二團的任務就從根本上變了過來,在即将開始的防禦戰中,首先死打硬拼的将是一團,而二團則有可能成為最後收拾戰果的勝利功臣部隊——陳墨涵對此深感意外。
作戰計劃通過電台報到軍裡和兵團,被批準了。
緊接着,就開始實施準備。
軍部和兵團司令部在一個半天内連續下發了幾道通報,全是友鄰部隊的危險局面和清化裡防線對穩住戰局的至關重要的意義,以及敵人對清化裡防線志在必得的态勢,上級命令梁必達部務必死守:“至少堅持三天,哪怕隻剩下最後一個人,也堅決不能後退。
” 直到此時,陳墨涵才恍有所悟——這不是在國内攻城剿匪,今天攻不下來還有明天。
這次的任務是死守,二道防線尚未形成,一旦清化裡防線被突破,本軍在這個方向上将會全線潰亂,幾個師的部隊都有可能被敵人沖散。
在如此事關全局的重大任務面前,梁必達就不能按照老思路行事了,他還是信不過二團,他怕二團頂不住,造成被動局面。
明白了這一點,陳墨涵在感到悲哀的同時,又感到欣慰,他想他或許過去對梁必達有諸多誤解,說誰誰誰的部隊是家底部隊,誰誰誰的部隊是非主力部隊,厚此薄彼也許多少有點,但是,要是說誰誰誰居心叵測,蓄意保存自己的實力,蓄意讓誰誰誰的部隊碰釘子受消耗,就是無稽之談了。
用梁必達的話說,都是共産黨的部隊,都聽毛主席的指揮,部隊隻有編制序列不同,沒有親疏之分。
過去陳墨涵對梁必達的這個說法不是不信,也不是全信。
現在他對這話也不是不信,還不是全信。
但現在感情不一樣了,大局面前,梁必達将自己的拳頭部隊放在刀刃上,是做好了打光的準備的,這就看出來一個高級指揮員的胸懷了。
梁必達的部隊隻有一天準備時間,搶修陣地,構築工事。
至當夜淩晨,追敵前鋒已經抵達,可是卻大大出乎陳墨涵和梁必達所料——敵人進攻的重點并沒有選擇難守易攻的所得堪,而偏偏大舉進攻易守難攻的台山枧。
兩個小時之内,二團的陣地上就承受了幾萬噸鋼鐵的炸藥。
天上有飛機,地下有坦克大炮,輪番俯沖轟炸,不僅梁必達和陳墨涵蒙了,連兵團和軍裡都一時不摸敵人的真實意圖。
至第二天黎明,二團陣地上已是一片焦土,人員傷亡過半,而此時一團的陣地上毫無敵人進攻的迹象。
陳墨涵對梁必達說,現在敵人的企圖明朗了,他就是料定我所得堪一帶是重點防禦地段,避重就輕,打台山枧是打我們一個出其不意。
可以考慮調整兵力了,要加強台山枧。
梁必達在指揮部坑道外面的山坡上,雙手擎着望遠鏡,遙望火光沖天的台山枧方向,良久不語。
陳墨涵見梁必達不表态,隻好再給餘草金和馬西平下死命令:“打剩一兵一卒,也決不能後退半步。
” 至當日下午,美韓軍隊已經向台山枧發起了連營規模的十六輪進攻,部分陣地落入敵手,餘草金和多數營連幹部陣亡,馬西平收攏不足一個營的兵力與敵反複争奪陣地,雙方展開了白刃戰。
進攻之敵在強大炮火的掩護下,倚仗絕對優勢,白天尚且餘勇可賈,但是進入夜晚,又是面對面的格鬥厮殺,就不是對手了。
經浴血奮戰,陣地失而複得。
四 就在台山枧方向進行艱苦卓絕的鏖戰之際,軍部緊急調配過來友鄰的一個團,連一團老團長、副師長朱預道對于台山枧的态勢都看不下去了,主動請纓,要求帶領加強過來的這個團和預備隊前出到台山枧,增援二團。
這個請求被梁必達不容置疑地駁回了。
一團團長曲向乾在所得堪無所事事,也一再報告當面沒有發現敵人進攻部隊,要求将配屬給一團的炮火實行射向轉移,從火力上減輕二團的壓力,同樣遭到梁必達的駁斥。
陳墨涵見梁必達一意孤行,痛心疾首,揪住政委張普景慷慨陳詞,要求給二團增兵。
在這個師裡,目前也隻有張普景能跟梁必達抗衡了。
張普景自從跟梁必達搭檔之後,兩個人不知道争吵了多少次。
也是蹊跷,梁必達可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唯獨對張普景無可奈何,經常作出讓步。
“這個人一貫以正宗的馬克思主義者自居,沒有辦法,理論上說不過他,誰讓咱是工農幹部呢?”梁必達還曾經一本正經地跟朱預道和曲向乾等人交代過,對張克思的命令,絕不能含糊——梁必達在某些場合居然稱張普景為“張克思”。
“張克思”審時度勢,也認為梁必達按兵不動的行為可疑,到作戰室裡據理力争。
梁必達起先陰沉着臉不予理睬,張普景壓住火氣說:“老梁你是什麼意思?再不增援台山枧,二團就有可能全軍覆沒,這将成為二師組建以來最大的一次敗仗。
你能負得了責嗎?” 梁必達眉頭緊鎖,兩眼仍在沙盤上流連,又琢磨了一會兒才擡起頭來,不陰不陽地看着張普景,梗着脖頸子,說:“敗仗?老張我不客氣地跟你說,作戰你還差把火候。
你哪裡知道我的壓力啊?”又說,“敗仗怎麼啦?我梁必達打了那麼多勝仗,就不能敗一次?就是敗了,我也這麼打,這一次我偏偏要打一場敗仗給你們看看。
” 張普景勃然大怒,把電台都摔了,說:“梁大牙,你如果再不增援台山枧,我就向兵團報告,停止你的指揮權。
你開什麼玩笑你?你是崽賣爺田心不疼是不是?” 梁必達仍然不驚不乍,說:“老張你别激動。
我說的敗仗是二師的敗仗。
為了全局,别說二團,就是我們二師,就是一個軍,打光了也在所不惜。
我提醒各位首長注意,所得堪方向哪怕萬裡無雲,我也不能動那裡的一兵一卒。
” 梁必達的話說得平靜,但意思卻是堅決的,還是不肯調整兵力部署。
幾個小時以後,兵團派來的一個團到達了,直到此時,梁必達縱橫權衡,才勉強同意由副政委趙無妨和陶三河帶領作為預備隊的三團兩個營到台山枧增援二團。
而同時命令朱預道率領友鄰配屬的那個兵強馬壯的精銳團進入所得堪,并千叮咛萬囑咐,說:“所得堪仍然是薄弱環節,切不可掉以輕心。
” 陳墨涵眼看二團已經消耗大部,兩個營的增援無異于杯水車薪,恐怕也是有去無回,轉過頭去淚流滿面,轉過臉來血管膨脹,幾乎是咆哮着向梁必達發出怒吼,請求繼續以重兵增援。
但梁必達依然鐵青着臉,堅持按兵不動。
不僅如此,他還要陳墨涵命令各個防守陣地,各司其職,不得輕舉妄動。
台山枧方向無論出現什麼情況,都由師指揮部處置,各陣地指揮員不許再向師裡請求其它任務,不許幹擾師首長決心。
台山枧方向的戰鬥一直堅持了兩天兩夜,直到第三天上午,楊庭輝調來姜家湖的三師進入陣地,二團的老弱病殘才撤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