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忸怩作态。
兩兄弟有些愕然地盯着姑娘,不知他們有什麼地方牽連着了她,使她站着不肯走開。
“你們不下來,我怎麼走哇。
”少女終于又笑着點破他們。
兩兄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權當演講台的黃包車,乃是小姐她代步的“油壁車”哇。
兩兄弟立刻就從黃包車上跳了下來,口裡連說着對不起對不起,少女說:“什麼對不起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剛才不是你說的嗎?我們女子蠶桑學校,也參加遊行的。
今天是我父親想喝春茶,要我來忘憂茶莊買那‘軟新’。
要不然,我也說不定在哪裡發傳單呢。
” 兩兄弟一見來了個女同黨,便分外熱情,也不管男女授受親不親的,三個人站在路口就開了講。
女孩子是個讀書人,說話便大氣得很,問:“你們參加燒日貨嗎?今天下午在城站,新市場上。
” “怎麼不參加!”嘉和素來不敢和女人說話,見有大弟在,便有了膽量,熱情洋溢地說:“我們學校還做了木籠,誰還敢私藏日貨,就抓去遊街!” 簡直就跟為了印證嘉和的話一樣,一陣口号鑼聲之後,從官巷口就拖來了一隻裝有四個輪子的木籠,籠子裡果然站了一個人,那人戴着瓜皮帽,頭發蓬亂,又閉着眼睛,也看不清楚面目。
一群學生們圍在周圍,大喊大叫着,周圍又跟着一群看熱鬧的市民。
那女學生說:“看,遊街的過來了。
” “是我們學校的。
”嘉和興奮地說。
但那籠子也是行進得奇怪,一會兒停,一會兒進,還有個小孩哭哭啼啼的聲音。
再定睛一看,竟是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子,哭哭啼啼地倒走着,面對着那木籠子哭着:“幹爹啊,幹爹啊,幹爹你可别死啊……” 那幹爹睜開了眼睛,陰沉、仇恨、無奈、疲倦和恥辱,杭天醉已經轉過身要回家,卻用眼睛的餘光撞到了這宿怨的槍口下。
吳升!他的心不由地悸動起來。
那群學生見着了嘉和兄弟,便高興地大叫,七嘴八舌地說:“你看這個不要臉的昌升布店老闆,把日本人的布換上中國标簽,還敢放到外面來騙國人買,被我們當場抓住了,又想賴賬,不老實,就抓來遊街!” 嘉平狠狠瞪了一眼吳升:“遊得好。
這個人,一肚子壞水,早就該那麼遊一遊,煞煞他的威風了。
” 嘉和一言不發,瞥了吳升一眼頭便别開了。
他厭惡這個人,又害怕見到這個人,哪怕他已經關在籠子裡,他也不願見到他。
吳升那雙已經變得老奸巨猾的眼睛,被千萬道皺褶過早地包圍了起來,像是千萬道栅欄鎖住了目光。
人們隻看到他混沌的眼珠,掃過嘉平,嘉和,最後掃到他哭哭啼啼的幹兒子嘉喬身上。
“把眼淚擦了!”他說。
嘉喬聽到幹爹的話,像接了聖旨似的,唰地收回淚水,揮着小拳頭,對嘉和他們叫道:“把我爹放了,你們這些壞貨!” “嘉喬!”嘉平有些驚愕地叫道,他還認得出這個弟弟,但嘉喬三年不見嘉平,卻已經不認識了。
他此時不顧一切地沖了上來,一頭撞在嘉和身上:“把我爹放了!你這個壞貨大哥!” 嘉平來了氣,一把拉開了嘉喬叫道:“你還長不長心肝?誰是你爹!是他還是他!” 他指了指天醉,又指指籠裡的吳升:“你曉不曉得,他賣日本貨,要當賣國賊,你認賊作父,就是小賊!” 嘉喬是個暴虐的孩子,聽到有人竟敢說他小賊,一把沖上去,就咬嘉平,氣得嘉平反手給他一個耳光。
孩子到底小,一巴掌打懵了,嘉和連忙拉開了嘉喬,說:“二弟,你不認識了,這是北京回來的二哥,你怎麼敢咬他?” 嘉喬氣得一臉淚水,鼻翼一張一張地,看着籠裡的吳升,叫了一聲幹爹,就趴在籠子上哭開了。
周圍那些學生子,哪裡弄得清他們家裡那層複雜關系,大眼瞪小眼地看着,有人便問:“還遊不遊?” 嘉平立刻說:“遊,怎麼不遊?殺一儆百,叫杭州人看看,賣日本貨的下場!” 那少女小心翼翼地問:“這孩子,是你家的弟弟嗎?” 嘉平生氣地揮揮被嘉喬咬傷的手:“誰認賊作父,誰就不是我們杭家的人!” “哪個要做你們杭家的人?我不姓杭了,我又不住在杭家!”嘉喬哭着哭着,竟然這麼來一句。
“你不姓杭,你想姓什麼?你想跟這個賊,姓吳嗎?”嘉平又要暴跳如雷嘉喬卻大叫:“姓吳,就姓吳好了!哪個要姓杭!姓杭的沒一個好東西,最好姓杭的一家門死掉!” 那邊杭天醉正端着他那隻曼生壺走來,恰恰聽到這句話,手一抖,壺嘴裡就抖出了水。
吳升看到了茶壺,卻立刻就大聲呻吟,說着:“水啊,我渴死了,阿喬啊,你快給我喝水啊,阿喬你救救我啊……” 嘉喬淚眼婆娑,一下子就看到他親爹手裡的那把茶壺。
他二話不說,跑上去,一把奪了過來,就踮起腳爬上車喂吳升。
吳升喝着喝着,眼淚就下來。
嘉喬喂完了下來,也是二話不說,把壺一把塞進杭天醉的手裡。
遊街的木籠子又開始往前移動了,嘉和沒有跟上去,他被他二弟的行動震撼了。
那少女也沒有跟上去,她小心翼翼地指着那個喊口号的身影,問:“他也是杭家人嗎?” 嘉和看看她,有些茫然地點點頭。
少女上了黃包車,沉思地說:“奇怪,杭家人也不一樣。
” 杭氏父子和綠愛,都怔怔地站着,很久很久,綠愛才歎了一聲:“作孽啊!” “是我作孽,我給兒女作孽了,報應要來了。
”杭天醉盯着嘉和,說道。
坐在黃包車上的少女,把她那雙彎彎的笑眼睜大了,盯着這奇怪的一家人。
然後,才若有所思地被車緩緩地載走。
黃包車的車棚,用布幔子遮了起來,從後面望去,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方”字。
看來,這便是一位出身在殷實人家的“五四”新女性了。
兩兄弟有些愕然地盯着姑娘,不知他們有什麼地方牽連着了她,使她站着不肯走開。
“你們不下來,我怎麼走哇。
”少女終于又笑着點破他們。
兩兄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權當演講台的黃包車,乃是小姐她代步的“油壁車”哇。
兩兄弟立刻就從黃包車上跳了下來,口裡連說着對不起對不起,少女說:“什麼對不起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剛才不是你說的嗎?我們女子蠶桑學校,也參加遊行的。
今天是我父親想喝春茶,要我來忘憂茶莊買那‘軟新’。
要不然,我也說不定在哪裡發傳單呢。
” 兩兄弟一見來了個女同黨,便分外熱情,也不管男女授受親不親的,三個人站在路口就開了講。
女孩子是個讀書人,說話便大氣得很,問:“你們參加燒日貨嗎?今天下午在城站,新市場上。
” “怎麼不參加!”嘉和素來不敢和女人說話,見有大弟在,便有了膽量,熱情洋溢地說:“我們學校還做了木籠,誰還敢私藏日貨,就抓去遊街!” 簡直就跟為了印證嘉和的話一樣,一陣口号鑼聲之後,從官巷口就拖來了一隻裝有四個輪子的木籠,籠子裡果然站了一個人,那人戴着瓜皮帽,頭發蓬亂,又閉着眼睛,也看不清楚面目。
一群學生們圍在周圍,大喊大叫着,周圍又跟着一群看熱鬧的市民。
那女學生說:“看,遊街的過來了。
” “是我們學校的。
”嘉和興奮地說。
但那籠子也是行進得奇怪,一會兒停,一會兒進,還有個小孩哭哭啼啼的聲音。
再定睛一看,竟是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子,哭哭啼啼地倒走着,面對着那木籠子哭着:“幹爹啊,幹爹啊,幹爹你可别死啊……” 那幹爹睜開了眼睛,陰沉、仇恨、無奈、疲倦和恥辱,杭天醉已經轉過身要回家,卻用眼睛的餘光撞到了這宿怨的槍口下。
吳升!他的心不由地悸動起來。
那群學生見着了嘉和兄弟,便高興地大叫,七嘴八舌地說:“你看這個不要臉的昌升布店老闆,把日本人的布換上中國标簽,還敢放到外面來騙國人買,被我們當場抓住了,又想賴賬,不老實,就抓來遊街!” 嘉平狠狠瞪了一眼吳升:“遊得好。
這個人,一肚子壞水,早就該那麼遊一遊,煞煞他的威風了。
” 嘉和一言不發,瞥了吳升一眼頭便别開了。
他厭惡這個人,又害怕見到這個人,哪怕他已經關在籠子裡,他也不願見到他。
吳升那雙已經變得老奸巨猾的眼睛,被千萬道皺褶過早地包圍了起來,像是千萬道栅欄鎖住了目光。
人們隻看到他混沌的眼珠,掃過嘉平,嘉和,最後掃到他哭哭啼啼的幹兒子嘉喬身上。
“把眼淚擦了!”他說。
嘉喬聽到幹爹的話,像接了聖旨似的,唰地收回淚水,揮着小拳頭,對嘉和他們叫道:“把我爹放了,你們這些壞貨!” “嘉喬!”嘉平有些驚愕地叫道,他還認得出這個弟弟,但嘉喬三年不見嘉平,卻已經不認識了。
他此時不顧一切地沖了上來,一頭撞在嘉和身上:“把我爹放了!你這個壞貨大哥!” 嘉平來了氣,一把拉開了嘉喬叫道:“你還長不長心肝?誰是你爹!是他還是他!” 他指了指天醉,又指指籠裡的吳升:“你曉不曉得,他賣日本貨,要當賣國賊,你認賊作父,就是小賊!” 嘉喬是個暴虐的孩子,聽到有人竟敢說他小賊,一把沖上去,就咬嘉平,氣得嘉平反手給他一個耳光。
孩子到底小,一巴掌打懵了,嘉和連忙拉開了嘉喬,說:“二弟,你不認識了,這是北京回來的二哥,你怎麼敢咬他?” 嘉喬氣得一臉淚水,鼻翼一張一張地,看着籠裡的吳升,叫了一聲幹爹,就趴在籠子上哭開了。
周圍那些學生子,哪裡弄得清他們家裡那層複雜關系,大眼瞪小眼地看着,有人便問:“還遊不遊?” 嘉平立刻說:“遊,怎麼不遊?殺一儆百,叫杭州人看看,賣日本貨的下場!” 那少女小心翼翼地問:“這孩子,是你家的弟弟嗎?” 嘉平生氣地揮揮被嘉喬咬傷的手:“誰認賊作父,誰就不是我們杭家的人!” “哪個要做你們杭家的人?我不姓杭了,我又不住在杭家!”嘉喬哭着哭着,竟然這麼來一句。
“你不姓杭,你想姓什麼?你想跟這個賊,姓吳嗎?”嘉平又要暴跳如雷嘉喬卻大叫:“姓吳,就姓吳好了!哪個要姓杭!姓杭的沒一個好東西,最好姓杭的一家門死掉!” 那邊杭天醉正端着他那隻曼生壺走來,恰恰聽到這句話,手一抖,壺嘴裡就抖出了水。
吳升看到了茶壺,卻立刻就大聲呻吟,說着:“水啊,我渴死了,阿喬啊,你快給我喝水啊,阿喬你救救我啊……” 嘉喬淚眼婆娑,一下子就看到他親爹手裡的那把茶壺。
他二話不說,跑上去,一把奪了過來,就踮起腳爬上車喂吳升。
吳升喝着喝着,眼淚就下來。
嘉喬喂完了下來,也是二話不說,把壺一把塞進杭天醉的手裡。
遊街的木籠子又開始往前移動了,嘉和沒有跟上去,他被他二弟的行動震撼了。
那少女也沒有跟上去,她小心翼翼地指着那個喊口号的身影,問:“他也是杭家人嗎?” 嘉和看看她,有些茫然地點點頭。
少女上了黃包車,沉思地說:“奇怪,杭家人也不一樣。
” 杭氏父子和綠愛,都怔怔地站着,很久很久,綠愛才歎了一聲:“作孽啊!” “是我作孽,我給兒女作孽了,報應要來了。
”杭天醉盯着嘉和,說道。
坐在黃包車上的少女,把她那雙彎彎的笑眼睜大了,盯着這奇怪的一家人。
然後,才若有所思地被車緩緩地載走。
黃包車的車棚,用布幔子遮了起來,從後面望去,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方”字。
看來,這便是一位出身在殷實人家的“五四”新女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