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炒肉片祭祖宗。
林藕初躺在床上,什麼也幹不了了。
沈綠愛忙着冬至那一日替她做一雙鞋襪,這也是杭人的習俗了,為古人的“履長”之意。
冬至傍晚,林藕初見了媳婦送了鞋襪來,靠在床檔上,嗆了一陣,說:“想來想去,是對不起你……” 沈綠愛曉得,婆婆是因為看到她送了鞋襪,想到小茶沒有送,心裡自怨當年不該慫恿天醉收了小茶,便說:“小茶病着了,不是不孝順……” “你不用替他們遮擋,從前我那死鬼生的什麼病,他們這對活鬼生的也是什麼病……” 沈綠愛見婆婆什麼都知道了,隻好默然。
婆婆又吭吭吭嗆了一陣,問:“祭祖的菜蔬都準備好了嗎?” 沈綠愛說備好了。
“報來我聽聽。
” “有豬大腸,為常常順利;有魚圓肉圓,為團團圓圓;有鲞頭燒肉,為有想頭;有春餅裹肉絲,為銀包金絲;有黃豆芽,為如意菜;有落花生,為長生果;有黃菱肉、藕、荸荠、紅棗一道煮,為有富,媽,你看還缺什麼?” 林藕初想想不缺什麼了,慢慢起身,換了新鞋襪,又讓媳婦幫着梳了頭,然後,從枕下摸着鑰匙,要出房門。
媳婦說天黑了,直接去廳堂吧,婆婆歎口氣說:“取了燭台,你一個人,跟我來。
” 婆媳兩個,出了房門,林藕初腳顫得很厲害。
她們一聲不響,燭光在暮色濃郁之中搖曳詭谲,閃忽不定。
走到那株大玉蘭樹下,婆婆把頭慢慢地擡了起來,媳婦把燭台也舉高了,便照着了高高的山牆。
“撲啦”一聲,一塊壁灰掉了下來,沒有人,風卻緊了。
她們就那麼站了一會兒,然後,林藕初開始一進院子一進院地走,走一進,開一道鎖,便把那鑰匙留在了媳婦手裡,媳婦要還給她,她搖搖頭,說:“歸你了。
” 沈綠愛的心又激動又壓抑,她對這個偌大的庭院,懷着極度矛盾的心情,她既想一把全部捏在手心,又想全部撒開不管。
但是,不管她怎麼想,她手裡那串從前松松的鑰匙圈,此刻叮叮當當,越來越滿了。
她跟着婆婆走了不知道多少房間,她真的想不到,這五進大院子,有過那麼多的房間。
她能猜出哪些房間對婆婆是充滿記憶的,在這些房間裡,婆婆總要戀戀不舍地四處張望好久,有時又閉上眼睛,仿佛要把這看到的一切關進心裡,帶到另一個世界去。
燭光照着婆婆的身影,映在牆上,巨大,恍惚,仿佛她已經在那個世界裡了,此刻見到的是幻影一般。
五進院子走完後,沈綠愛以為婆婆要回大廳祭祖去了,誰知她又打開了邊門,她們還要到茶莊去。
後場很空很大,兩旁鋪着木闆,從前一到春天,這裡就坐滿了來揀茶葉的姑娘,多時要到近百個呢。
後來,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了,梁上便結滿了蛛網。
婆婆徑直穿過了後場,輕輕推開了堆放茶篩的房間,她在房間裡站了很久,沈綠愛不明白,為什麼婆婆拿起了竹篩,湊近眼前。
她要看什麼?她看到了什麼? 最後,婆婆走出了後場,卻往前店走去了。
綠愛遲疑地說:“媽,不是有規矩,女人不準上前店嗎?” 婆婆不理媳婦,打開了門。
兩個女人,有生以來,第一次進了前店。
她們舉着燭台,先在櫃台裡面照了一遍,走了一圈。
那些白天在後場她們親手觸摸過的茶聽茶盒,整整齊齊放在這裡,她們覺得好奇。
然後,她們又到櫃台外,繞着那張巨大的評茶台,輕輕走了一圈。
大理石面又涼又硬,反映出了燭台,甚至反映出她們這兩張女人的臉了…… 茶莊真大啊!真了不起啊!這個廳堂,真寬敞啊!原來前店就是這樣的…… 現在,她們兩個,終于來到了大廳。
廳堂上挂了祖宗遺像,又有各個牌位,牌位前擺了豐富的祭品,林藕初看了,皺着眉頭說:“怎麼少了一副碗筷?” 婉羅說:“沒有哇!都齊了。
” 綠愛使了個眼色,婉羅明白了,連忙又去置了一副來。
林藕初親自點了龍井茶,香香酽酽,一盞一盞,敬在牌位旁。
那副沒有牌位的碗筷前,她敬了一盞黃山毛峰。
大家都明白她在祭誰,也明白她這樣祭的意思。
大家就朝人群裡找天醉,卻不見他的人影。
嘉和就站在奶奶的旁邊,他是和奶奶一起跪下去的。
他站起來的時候,奶奶依舊跪着。
他站了一會兒,又恍然跪了下去,再站起來,奶奶依舊跪着。
大家等了一會兒,不好意思,又跪了下去,再站起來時,奶奶依舊跪着。
一種從未有過的從黑暗深處湧上來的恐懼,突然懾住了嘉和,他邊蹲下邊叫:“奶奶,奶奶!” 奶奶全身硬硬地搖晃起來,頭卻依然頂着地,不吭聲。
嘉和一擡頭,看到靈台上放着一杯茶,一根花白辮子,嘉和吓得大叫:“奶奶!奶奶!” 他使勁地一推奶奶,奶奶倒了,咕噜噜,像一截木偶,頭和膝蓋碰在一起,兩隻手撐開着,臉上一副虔誠的神情。
接着,整個忘憂樓府都聽到了一個男孩子的凄厲的尖叫:“奶奶!奶奶!奶奶!” 無論男孩的父親,還是男孩的母親,都沒有聽見這象征着忘憂茶莊一個時代結束時的叫魂之聲。
當他的母親以僵硬而又虔誠的姿勢,用她臨終的祈禱來要求亡靈護佑這個杭城著名的茶葉家族時,杭天醉用他在忘憂茶行支取的最後一枚銀洋,換得芙蓉煙,再一次地不可自拔地陶醉在了從未有過的虛無的迷幻之境中了。
林藕初躺在床上,什麼也幹不了了。
沈綠愛忙着冬至那一日替她做一雙鞋襪,這也是杭人的習俗了,為古人的“履長”之意。
冬至傍晚,林藕初見了媳婦送了鞋襪來,靠在床檔上,嗆了一陣,說:“想來想去,是對不起你……” 沈綠愛曉得,婆婆是因為看到她送了鞋襪,想到小茶沒有送,心裡自怨當年不該慫恿天醉收了小茶,便說:“小茶病着了,不是不孝順……” “你不用替他們遮擋,從前我那死鬼生的什麼病,他們這對活鬼生的也是什麼病……” 沈綠愛見婆婆什麼都知道了,隻好默然。
婆婆又吭吭吭嗆了一陣,問:“祭祖的菜蔬都準備好了嗎?” 沈綠愛說備好了。
“報來我聽聽。
” “有豬大腸,為常常順利;有魚圓肉圓,為團團圓圓;有鲞頭燒肉,為有想頭;有春餅裹肉絲,為銀包金絲;有黃豆芽,為如意菜;有落花生,為長生果;有黃菱肉、藕、荸荠、紅棗一道煮,為有富,媽,你看還缺什麼?” 林藕初想想不缺什麼了,慢慢起身,換了新鞋襪,又讓媳婦幫着梳了頭,然後,從枕下摸着鑰匙,要出房門。
媳婦說天黑了,直接去廳堂吧,婆婆歎口氣說:“取了燭台,你一個人,跟我來。
” 婆媳兩個,出了房門,林藕初腳顫得很厲害。
她們一聲不響,燭光在暮色濃郁之中搖曳詭谲,閃忽不定。
走到那株大玉蘭樹下,婆婆把頭慢慢地擡了起來,媳婦把燭台也舉高了,便照着了高高的山牆。
“撲啦”一聲,一塊壁灰掉了下來,沒有人,風卻緊了。
她們就那麼站了一會兒,然後,林藕初開始一進院子一進院地走,走一進,開一道鎖,便把那鑰匙留在了媳婦手裡,媳婦要還給她,她搖搖頭,說:“歸你了。
” 沈綠愛的心又激動又壓抑,她對這個偌大的庭院,懷着極度矛盾的心情,她既想一把全部捏在手心,又想全部撒開不管。
但是,不管她怎麼想,她手裡那串從前松松的鑰匙圈,此刻叮叮當當,越來越滿了。
她跟着婆婆走了不知道多少房間,她真的想不到,這五進大院子,有過那麼多的房間。
她能猜出哪些房間對婆婆是充滿記憶的,在這些房間裡,婆婆總要戀戀不舍地四處張望好久,有時又閉上眼睛,仿佛要把這看到的一切關進心裡,帶到另一個世界去。
燭光照着婆婆的身影,映在牆上,巨大,恍惚,仿佛她已經在那個世界裡了,此刻見到的是幻影一般。
五進院子走完後,沈綠愛以為婆婆要回大廳祭祖去了,誰知她又打開了邊門,她們還要到茶莊去。
後場很空很大,兩旁鋪着木闆,從前一到春天,這裡就坐滿了來揀茶葉的姑娘,多時要到近百個呢。
後來,越來越少,越來越少了,梁上便結滿了蛛網。
婆婆徑直穿過了後場,輕輕推開了堆放茶篩的房間,她在房間裡站了很久,沈綠愛不明白,為什麼婆婆拿起了竹篩,湊近眼前。
她要看什麼?她看到了什麼? 最後,婆婆走出了後場,卻往前店走去了。
綠愛遲疑地說:“媽,不是有規矩,女人不準上前店嗎?” 婆婆不理媳婦,打開了門。
兩個女人,有生以來,第一次進了前店。
她們舉着燭台,先在櫃台裡面照了一遍,走了一圈。
那些白天在後場她們親手觸摸過的茶聽茶盒,整整齊齊放在這裡,她們覺得好奇。
然後,她們又到櫃台外,繞着那張巨大的評茶台,輕輕走了一圈。
大理石面又涼又硬,反映出了燭台,甚至反映出她們這兩張女人的臉了…… 茶莊真大啊!真了不起啊!這個廳堂,真寬敞啊!原來前店就是這樣的…… 現在,她們兩個,終于來到了大廳。
廳堂上挂了祖宗遺像,又有各個牌位,牌位前擺了豐富的祭品,林藕初看了,皺着眉頭說:“怎麼少了一副碗筷?” 婉羅說:“沒有哇!都齊了。
” 綠愛使了個眼色,婉羅明白了,連忙又去置了一副來。
林藕初親自點了龍井茶,香香酽酽,一盞一盞,敬在牌位旁。
那副沒有牌位的碗筷前,她敬了一盞黃山毛峰。
大家都明白她在祭誰,也明白她這樣祭的意思。
大家就朝人群裡找天醉,卻不見他的人影。
嘉和就站在奶奶的旁邊,他是和奶奶一起跪下去的。
他站起來的時候,奶奶依舊跪着。
他站了一會兒,又恍然跪了下去,再站起來,奶奶依舊跪着。
大家等了一會兒,不好意思,又跪了下去,再站起來時,奶奶依舊跪着。
一種從未有過的從黑暗深處湧上來的恐懼,突然懾住了嘉和,他邊蹲下邊叫:“奶奶,奶奶!” 奶奶全身硬硬地搖晃起來,頭卻依然頂着地,不吭聲。
嘉和一擡頭,看到靈台上放着一杯茶,一根花白辮子,嘉和吓得大叫:“奶奶!奶奶!” 他使勁地一推奶奶,奶奶倒了,咕噜噜,像一截木偶,頭和膝蓋碰在一起,兩隻手撐開着,臉上一副虔誠的神情。
接着,整個忘憂樓府都聽到了一個男孩子的凄厲的尖叫:“奶奶!奶奶!奶奶!” 無論男孩的父親,還是男孩的母親,都沒有聽見這象征着忘憂茶莊一個時代結束時的叫魂之聲。
當他的母親以僵硬而又虔誠的姿勢,用她臨終的祈禱來要求亡靈護佑這個杭城著名的茶葉家族時,杭天醉用他在忘憂茶行支取的最後一枚銀洋,換得芙蓉煙,再一次地不可自拔地陶醉在了從未有過的虛無的迷幻之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