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也就是忘憂茶莊的出口茶的經紀人,訂立了一個叫《蘇杭甬鐵路草約》的東西。
其時,英方正急着在南非開辟殖民地,所以未定正約。
這使得美國與意大利喜出望外,他們的接踵而至,給中國新興的民族資産階級敲響了警鐘。
在整整七年之後,也就是1905年,江蘇和浙江兩省,決定自己建造鐵路。
在浙江,領銜挂帥此事的,是一個名叫湯壽潛的蕭山人。
趙、杭二人都和他發生過重要的接觸。
雖說在對秋瑾一案中他态度的暧昧,使趙寄客對他十分鄙視,但在保路運動中他的作用又使趙寄客對他刮目相看。
這個封建末朝的西淮鹽運使,正是在這一曆史轉折關口,成了隸屬于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浙贛鐵路有限公司總理,為他日後光複後任浙江省首任總督埋下伏筆。
1906年11月,從杭州閘口至楓泾的浙段開工。
在拉開杭州建造鐵路的曆史序幕時,湯壽潛又參與了另一個重大政治活動,成為當時的君主立憲制的熱烈擁護者,立憲派的領袖人物。
1907年的大年初一,湯壽潛這個1857年出生于蕭山的光緒年進士,在家中設宴歡迎女婿——日後的中國國學大師馬一浮。
席間,據說湯壽潛把滬杭鐵路工程圖給了女婿觀看,女婿則憤而擲地,未來的國學大師道:“這不是給中國人造鐵路,是給日本人造鐵路。
” 原來圖紙标明,将車站設在艮山門,并有一條支線通往拱宸橋,這樣,勢必将杭城的市場引向了日本租界。
據說湯壽潛聽取了女婿的意見,在清泰門内設立車站,以穴城為便門。
火車來去随時關啟,這就是今日杭州城站的來曆。
同年,鐵路動工興築,正在南非忙于“殖民”的英商,狀告清廷,要求停工。
清政府除了言聽計從,别無他法。
浙江紳商及學界則堅決抵制,在成立“國民拒款會”時,杭天醉作為茶業行代表,着實也激動過一番,和怡和洋行的出口茶葉生意,從此一刀兩斷。
1909年8月13日,杭滬全線正式通車,火車駛入城門,聲浪巨大,市人歌曰: 鐵路蜿蜒幾曲長,分支甬滬越錢塘。
奇肱飛舞超龍鳳,分付誇娥鑿女牆。
正式通車的那一天,杭天醉搞了個大動作,全家出動,到清泰門外,看火車這一龐大的怪物。
這一決定使杭氏門内的女人們激動異常。
沈綠愛十分開心,早在十天前,她就開始準備下吃的、遮陽的東西。
林藕初則專程坐了趟轎子去找候潮門的茶清,征詢他的意見。
茶清這幾年辛苦,老得也厲害了,聽了杭夫人的建議,淡淡一笑,說:“你們去吧。
” “你不去?” “看不看倒也無所謂,用不用它才是要緊事情。
” 林藕初何等地明白,感慨地說:“我回去交代他們,通了火車,茶葉生意好做大了。
” “這頭,搞批發、郵包,有我撐着。
倒是前日見了被我除名出去的吳升,到我這裡批了不少茶。
問他哪來的資金,他說他現在要吃鐵路飯了。
他走後我才想明白,他是要在火車上做生意呢。
那麼多的人,來來去去,多少人要喝茶?” 林藕初一聽,看火車的事情也忘記了,急急忙忙就往家裡趕,找到了兒子與媳婦,便和他們商量這件事情。
兒子說:“敗興敗興,我們就不能不夾一點做生意的事嗎?” 沈綠愛自從趙寄客來過後,人也是大變了。
林藕初說不清楚,她到底變在了哪裡。
總之,她對茶莊的事情,不像從前那樣上心了。
倒是外面那些事情,什麼拒款啊,辦校啊,格外熱心。
聽了林藕初的建議,她隻是笑笑說:“媽,等看了火車再說吧。
” “等看了火車,你就什麼也來不及了。
” 林藕初便自己叫了把作,張羅着把茶分成極小一袋袋的,準備雇人到火車上去賣。
兒子與媳婦見了,也不阻擋。
很好,隻要有事幹,做娘的就安耽。
晚上,磨磨蹭蹭的,杭天醉也不走,沈綠愛很奇怪,說:“怎麼還不走?不怕那邊記挂你!” 杭天醉一笑,說:“我今日見了寄客了。
” 沈綠愛眉心一抖,轉身給嘉平打扇,問:“他好吧?” “在湯壽潛開的高等工業學堂開課了,教的是機器。
” “噢,總算安耽了。
” “哪裡的話,正在置辦兵器呢。
你猜他找我幹啥?” “我怎麼知道?”沈綠愛臉一熱,假作正經說。
“他介紹我入同盟會呢。
” “真的?” “那還有假?介紹人要有兩個,還有一個,你想都想不到。
” “誰?” “你大哥,沈綠村。
” “真沒想到。
”沈綠愛放下睡熟的孩子,捏着團扇,在屋裡走來走去,“我若是個男人,我也入了會,幹出一番事業來。
” “還有你的事呢。
” “我能有什麼事?” “寄客要我籌筆款子,日後舉事可用。
” 沈綠愛搖着的扇子,便停住了,乜斜着眼睛,問:“真的?” “那還有假!” 沈綠愛想了想,說:“你還是到賬房那裡,每日搜去吧。
” 杭天醉就跺腳,“你這不是出我洋相。
我要有一點辦法,何苦那樣做?” “找你媽去。
你們杭家的事,現在掙錢歸我,花錢歸的是她。
” 杭天醉就沮喪地癱在太師椅上,說:“完了,我在寄客那裡,還誇下海口呢。
瞧,這是他的借條。
” 杭天醉把條子給妻子,又說:“我還說呢,我們弟兄間,還要什麼借條?他說,是給弟妹寫的。
唉,還真是被他說準了。
” 沈綠愛接過借條一看,滿紙四句話,一個簽名,龍飛鳳舞,像是要躍出紙外:“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革命成功,如數奉還。
” 沈綠愛見了紙條,再不吭聲,打開箱子,取出一個首飾盒,打開看了,全是金銀首飾,又把手上一隻玉镯褪了下來,全部攤在杭天醉面前。
杭天醉見了,看看妻子,淚水就掉了出來,說:“綠愛,我不是東西。
”說着,便用手使勁砸自己腦袋。
沈綠愛搖搖手,說:“你現在入了盟,和從前不一樣了,你需要拿出男人志氣來。
這麼哭哭泣泣,叫誰看得起?” 杭天醉一想,立刻收了眼淚,說:“我今日和寄客已商定了,茶莊的事務,以後我還得親自來料理。
娘這頭的财務,該我管的,我還得管起來。
手裡沒财權,一旦舉事怎麼辦?” “你這話,自我嫁過來,說了也不下十遍。
” “那是心裡頭空虛,掙了錢又怎樣?我又不曾像我爹那樣抽鴉片。
錢這東西,要有個真正的去處,掙起來,才有奔頭呢。
” “你掙了錢,養那吳山圓洞門,不是奔頭?” 杭天醉聽了這話,啞口無言。
好半天,才說:“我曉得,我
其時,英方正急着在南非開辟殖民地,所以未定正約。
這使得美國與意大利喜出望外,他們的接踵而至,給中國新興的民族資産階級敲響了警鐘。
在整整七年之後,也就是1905年,江蘇和浙江兩省,決定自己建造鐵路。
在浙江,領銜挂帥此事的,是一個名叫湯壽潛的蕭山人。
趙、杭二人都和他發生過重要的接觸。
雖說在對秋瑾一案中他态度的暧昧,使趙寄客對他十分鄙視,但在保路運動中他的作用又使趙寄客對他刮目相看。
這個封建末朝的西淮鹽運使,正是在這一曆史轉折關口,成了隸屬于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浙贛鐵路有限公司總理,為他日後光複後任浙江省首任總督埋下伏筆。
1906年11月,從杭州閘口至楓泾的浙段開工。
在拉開杭州建造鐵路的曆史序幕時,湯壽潛又參與了另一個重大政治活動,成為當時的君主立憲制的熱烈擁護者,立憲派的領袖人物。
1907年的大年初一,湯壽潛這個1857年出生于蕭山的光緒年進士,在家中設宴歡迎女婿——日後的中國國學大師馬一浮。
席間,據說湯壽潛把滬杭鐵路工程圖給了女婿觀看,女婿則憤而擲地,未來的國學大師道:“這不是給中國人造鐵路,是給日本人造鐵路。
” 原來圖紙标明,将車站設在艮山門,并有一條支線通往拱宸橋,這樣,勢必将杭城的市場引向了日本租界。
據說湯壽潛聽取了女婿的意見,在清泰門内設立車站,以穴城為便門。
火車來去随時關啟,這就是今日杭州城站的來曆。
同年,鐵路動工興築,正在南非忙于“殖民”的英商,狀告清廷,要求停工。
清政府除了言聽計從,别無他法。
浙江紳商及學界則堅決抵制,在成立“國民拒款會”時,杭天醉作為茶業行代表,着實也激動過一番,和怡和洋行的出口茶葉生意,從此一刀兩斷。
1909年8月13日,杭滬全線正式通車,火車駛入城門,聲浪巨大,市人歌曰: 鐵路蜿蜒幾曲長,分支甬滬越錢塘。
奇肱飛舞超龍鳳,分付誇娥鑿女牆。
正式通車的那一天,杭天醉搞了個大動作,全家出動,到清泰門外,看火車這一龐大的怪物。
這一決定使杭氏門内的女人們激動異常。
沈綠愛十分開心,早在十天前,她就開始準備下吃的、遮陽的東西。
林藕初則專程坐了趟轎子去找候潮門的茶清,征詢他的意見。
茶清這幾年辛苦,老得也厲害了,聽了杭夫人的建議,淡淡一笑,說:“你們去吧。
” “你不去?” “看不看倒也無所謂,用不用它才是要緊事情。
” 林藕初何等地明白,感慨地說:“我回去交代他們,通了火車,茶葉生意好做大了。
” “這頭,搞批發、郵包,有我撐着。
倒是前日見了被我除名出去的吳升,到我這裡批了不少茶。
問他哪來的資金,他說他現在要吃鐵路飯了。
他走後我才想明白,他是要在火車上做生意呢。
那麼多的人,來來去去,多少人要喝茶?” 林藕初一聽,看火車的事情也忘記了,急急忙忙就往家裡趕,找到了兒子與媳婦,便和他們商量這件事情。
兒子說:“敗興敗興,我們就不能不夾一點做生意的事嗎?” 沈綠愛自從趙寄客來過後,人也是大變了。
林藕初說不清楚,她到底變在了哪裡。
總之,她對茶莊的事情,不像從前那樣上心了。
倒是外面那些事情,什麼拒款啊,辦校啊,格外熱心。
聽了林藕初的建議,她隻是笑笑說:“媽,等看了火車再說吧。
” “等看了火車,你就什麼也來不及了。
” 林藕初便自己叫了把作,張羅着把茶分成極小一袋袋的,準備雇人到火車上去賣。
兒子與媳婦見了,也不阻擋。
很好,隻要有事幹,做娘的就安耽。
晚上,磨磨蹭蹭的,杭天醉也不走,沈綠愛很奇怪,說:“怎麼還不走?不怕那邊記挂你!” 杭天醉一笑,說:“我今日見了寄客了。
” 沈綠愛眉心一抖,轉身給嘉平打扇,問:“他好吧?” “在湯壽潛開的高等工業學堂開課了,教的是機器。
” “噢,總算安耽了。
” “哪裡的話,正在置辦兵器呢。
你猜他找我幹啥?” “我怎麼知道?”沈綠愛臉一熱,假作正經說。
“他介紹我入同盟會呢。
” “真的?” “那還有假?介紹人要有兩個,還有一個,你想都想不到。
” “誰?” “你大哥,沈綠村。
” “真沒想到。
”沈綠愛放下睡熟的孩子,捏着團扇,在屋裡走來走去,“我若是個男人,我也入了會,幹出一番事業來。
” “還有你的事呢。
” “我能有什麼事?” “寄客要我籌筆款子,日後舉事可用。
” 沈綠愛搖着的扇子,便停住了,乜斜着眼睛,問:“真的?” “那還有假!” 沈綠愛想了想,說:“你還是到賬房那裡,每日搜去吧。
” 杭天醉就跺腳,“你這不是出我洋相。
我要有一點辦法,何苦那樣做?” “找你媽去。
你們杭家的事,現在掙錢歸我,花錢歸的是她。
” 杭天醉就沮喪地癱在太師椅上,說:“完了,我在寄客那裡,還誇下海口呢。
瞧,這是他的借條。
” 杭天醉把條子給妻子,又說:“我還說呢,我們弟兄間,還要什麼借條?他說,是給弟妹寫的。
唉,還真是被他說準了。
” 沈綠愛接過借條一看,滿紙四句話,一個簽名,龍飛鳳舞,像是要躍出紙外:“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革命成功,如數奉還。
” 沈綠愛見了紙條,再不吭聲,打開箱子,取出一個首飾盒,打開看了,全是金銀首飾,又把手上一隻玉镯褪了下來,全部攤在杭天醉面前。
杭天醉見了,看看妻子,淚水就掉了出來,說:“綠愛,我不是東西。
”說着,便用手使勁砸自己腦袋。
沈綠愛搖搖手,說:“你現在入了盟,和從前不一樣了,你需要拿出男人志氣來。
這麼哭哭泣泣,叫誰看得起?” 杭天醉一想,立刻收了眼淚,說:“我今日和寄客已商定了,茶莊的事務,以後我還得親自來料理。
娘這頭的财務,該我管的,我還得管起來。
手裡沒财權,一旦舉事怎麼辦?” “你這話,自我嫁過來,說了也不下十遍。
” “那是心裡頭空虛,掙了錢又怎樣?我又不曾像我爹那樣抽鴉片。
錢這東西,要有個真正的去處,掙起來,才有奔頭呢。
” “你掙了錢,養那吳山圓洞門,不是奔頭?” 杭天醉聽了這話,啞口無言。
好半天,才說:“我曉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