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杭九齋的故交在前來吊喪的靈堂裡,見着少爺杭天醉,沒有一個不在心裡頭嘀咕——再過二十年又是一個杭九齋。
那是說杭家父子的神态:颀長的脖子,略塌的肩,長眼睛上的蜻蜓翅膀一樣匆促閃動的睫毛,細挺的鼻梁和不免有些過于精細的嘴唇,緊抿時略帶扭曲的神經質和松開時的萬般風情。
萬隆興鹹肉店的老闆萬福良送上喪緞後退下來,便對着趙岐黃先生說:“岐黃兄,這父子倆都長得瘦削陰氣,怕不是吃茶葉飯吃的吧。
像我這樣日日老酒紅燒肉,陽氣足,哪裡有這種男人女相的樣子。
不如勸勸老闆娘,不做茶葉生意,杭家或許還可興旺發達起來呢。
” 中醫趙岐黃連頭都沒有轉一下,心裡頭,着實不想與這殺豬出身的酒糟鼻子搭腔,卻又忍不住想譏諷他幾句,便正色道:“此言差矣,三百六十行,哪有一行是專門來害人性命的,尤其是茶,頭一條是中藥裡的寶貝。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後來一時找不到茶,才被那斷腸草化了肚子。
你怎麼張冠李戴,把罪名加到這救世良藥頭上去了?” 萬福良有些悻然。
他原想趁人衰落擺擺闊氣,沒想到趙岐黃最見不得這種暴發戶嘴臉,尤其容不得這号人與自己稱兄道弟。
趙岐黃一向以為,杭九齋的染上煙瘾,和這些人日夜鬼混分不開,近墨者黑嘛。
好在萬福良雖俗不可耐但卻無有刀筆吏的尖酸刻薄,甚至還有幾分愚笨裹挾在生意人的精明之間,便又不知事理地問道:“趙先生,小弟有一事不解,杭家也算是正派人家,怎麼就代代單傳,人丁終不興旺呢?若說抽大煙,我和九齋也算是一路裡的貨,一甏裡的醋……” 趙岐黃擺擺手,惡心泛泛,不讓萬福良再說下去。
趙岐黃世代醫家,見過大千世界種種奇魔怪症。
杭九齋生前的時候,有時也到趙家的懸壺堂來。
他總是坐都坐不住,一邊在堂前來回轉着圈,一邊訴苦:“心裡頭悶,悶啊,哪裡有心思顧及茶莊的生意,沒意思,做人沒意思……” 趙岐黃勸他少抽一些鴉片,茶清和藕初撐着這份家業不易。
杭九齋聽了就笑,說:“是啊,還不如我早早地死,留下他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呢!” 趙岐黃聽了這話中有話,心中暗驚,不好再搭腔,杭九齋卻一本正經地笑着說:“岐黃兄你給我做個證人,日後茶清死在我後頭,棺材要從我家正門擡出去。
” “這是什麼話?” “唉,當我不是個明白人。
忘憂茶莊,日後要靠茶清撐,成也在他手裡,敗也在他手裡了。
” 杭九齋到底還是芙蓉瘾足後死在水晶閣小蓮的床上了。
世人都說他縱欲過度虛脫而死,他便成了西門慶而小蓮則成了潘金蓮。
老鸨一害怕,連贖身錢也不要了,便把小蓮推出了妓院門。
忘憂茶莊從此在杭州城聲名微妙,不知道還要費多少周折才能翻身。
此時趙岐黃插上一束香,退了下來,對萬福良說:“萬老闆,被你一提醒,我倒想了起來。
吃哪碗飯,受哪樣罪,倒也是有點道理的。
杭家幾代作茶葉生意,山客、水客都做過,也是辛苦過頭,硬撐出這麼一爿店來,底氣都浮上來抽盡了事。
如今兔死狐悲,你萬老闆雖然依舊是芙蓉煙抽抽,老酒喝喝,紅燒肉吃吃,不是我咒你,你若有這一天,兩隻手一定要有紅布包住紮牢,到了那裡,才會騙過從前被你殺的畜生,他們當你的手斷了,才肯放過你呢!” 說着,趙岐黃徑直上了他的轎子,揚長而去了。
萬福良又氣憤又迷茫,不知這趙岐黃是天性尖酸還是有意損他。
這個中醫大夫,紹興人氏,祖宗是當師爺出了名的,後來改行醫,杭州城裡也是鼎鼎大名,随之出名的,就是他的那張利嘴,損誰誰倒黴,又不敢得罪他。
趙岐黃醫道高明,專治疑難雜症,得罪了他,怕他不給你好好治病,他真做得出來。
隻得委委屈屈地看看轎子的背影,嘟哝着說:“這還用你老人家指點嗎?杭州殺生的,哪個不曉得歸天時手包紅布嘴裡塞銅闆的老規矩,偏你多嘴,叫你老鐵頭,你倒還真到處甩起來。
娘賣匹!呸!”最後這句罵人話,說得極輕,也不忘四處偷觑一下,便撞着了怔怔注視着他的杭天醉。
這孩子也是邪門,雖然披麻戴孝,但倚在門廊上,依舊一副恍然若夢的樣子,仿佛身邊的事情與他無甚關系。
“天醉,你看誰啊?”萬老闆小心地問道。
“看你萬伯伯。
”天醉清醒地回答。
“看我什麼?” “看你死了會是怎麼樣的。
”天醉說,“和我父親一樣嗎?” “閉嘴!”萬福良一邊吐着唾沫,一邊往回退,“晦氣,晦氣!” “萬伯伯不是也抽鴉片嗎?”天醉極有邏輯推理地說。
“快吐口水,快吐口水!”萬福良驚慌失措地又跺腳又吐唾沫,像是要替代這無忌的童口,把這不祥的谶言消滅一般。
他心急慌忙地爬上他的二人轎,跌煞絆倒地逃離忘憂樓莊,還來得及聽見那孩子的聲音:“萬伯伯,你啥時候把茶樓還給我們啊,我等着紅衫兒來唱戲呢。
” 誰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孩子的心靈裂變。
大雨滂沱雷電轟鳴的夜半,杭天醉時常會在夢中驚醒,對着忽被刺眼閃電照亮穿透,忽又陷入深淵一般黑暗的窗子,發出不可理解的絕望喊叫,但他的母親及其家人,均被他那外在的魔魇表象迷惑住了。
忘憂樓府内外貼滿了諸如“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之類的咒語,郎中們川流不息地為這個越來越瘦的杭家獨生子号脈開藥。
杭天醉很老實地伸出舌苔來給大人們展覽的
那是說杭家父子的神态:颀長的脖子,略塌的肩,長眼睛上的蜻蜓翅膀一樣匆促閃動的睫毛,細挺的鼻梁和不免有些過于精細的嘴唇,緊抿時略帶扭曲的神經質和松開時的萬般風情。
萬隆興鹹肉店的老闆萬福良送上喪緞後退下來,便對着趙岐黃先生說:“岐黃兄,這父子倆都長得瘦削陰氣,怕不是吃茶葉飯吃的吧。
像我這樣日日老酒紅燒肉,陽氣足,哪裡有這種男人女相的樣子。
不如勸勸老闆娘,不做茶葉生意,杭家或許還可興旺發達起來呢。
” 中醫趙岐黃連頭都沒有轉一下,心裡頭,着實不想與這殺豬出身的酒糟鼻子搭腔,卻又忍不住想譏諷他幾句,便正色道:“此言差矣,三百六十行,哪有一行是專門來害人性命的,尤其是茶,頭一條是中藥裡的寶貝。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後來一時找不到茶,才被那斷腸草化了肚子。
你怎麼張冠李戴,把罪名加到這救世良藥頭上去了?” 萬福良有些悻然。
他原想趁人衰落擺擺闊氣,沒想到趙岐黃最見不得這種暴發戶嘴臉,尤其容不得這号人與自己稱兄道弟。
趙岐黃一向以為,杭九齋的染上煙瘾,和這些人日夜鬼混分不開,近墨者黑嘛。
好在萬福良雖俗不可耐但卻無有刀筆吏的尖酸刻薄,甚至還有幾分愚笨裹挾在生意人的精明之間,便又不知事理地問道:“趙先生,小弟有一事不解,杭家也算是正派人家,怎麼就代代單傳,人丁終不興旺呢?若說抽大煙,我和九齋也算是一路裡的貨,一甏裡的醋……” 趙岐黃擺擺手,惡心泛泛,不讓萬福良再說下去。
趙岐黃世代醫家,見過大千世界種種奇魔怪症。
杭九齋生前的時候,有時也到趙家的懸壺堂來。
他總是坐都坐不住,一邊在堂前來回轉着圈,一邊訴苦:“心裡頭悶,悶啊,哪裡有心思顧及茶莊的生意,沒意思,做人沒意思……” 趙岐黃勸他少抽一些鴉片,茶清和藕初撐着這份家業不易。
杭九齋聽了就笑,說:“是啊,還不如我早早地死,留下他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呢!” 趙岐黃聽了這話中有話,心中暗驚,不好再搭腔,杭九齋卻一本正經地笑着說:“岐黃兄你給我做個證人,日後茶清死在我後頭,棺材要從我家正門擡出去。
” “這是什麼話?” “唉,當我不是個明白人。
忘憂茶莊,日後要靠茶清撐,成也在他手裡,敗也在他手裡了。
” 杭九齋到底還是芙蓉瘾足後死在水晶閣小蓮的床上了。
世人都說他縱欲過度虛脫而死,他便成了西門慶而小蓮則成了潘金蓮。
老鸨一害怕,連贖身錢也不要了,便把小蓮推出了妓院門。
忘憂茶莊從此在杭州城聲名微妙,不知道還要費多少周折才能翻身。
此時趙岐黃插上一束香,退了下來,對萬福良說:“萬老闆,被你一提醒,我倒想了起來。
吃哪碗飯,受哪樣罪,倒也是有點道理的。
杭家幾代作茶葉生意,山客、水客都做過,也是辛苦過頭,硬撐出這麼一爿店來,底氣都浮上來抽盡了事。
如今兔死狐悲,你萬老闆雖然依舊是芙蓉煙抽抽,老酒喝喝,紅燒肉吃吃,不是我咒你,你若有這一天,兩隻手一定要有紅布包住紮牢,到了那裡,才會騙過從前被你殺的畜生,他們當你的手斷了,才肯放過你呢!” 說着,趙岐黃徑直上了他的轎子,揚長而去了。
萬福良又氣憤又迷茫,不知這趙岐黃是天性尖酸還是有意損他。
這個中醫大夫,紹興人氏,祖宗是當師爺出了名的,後來改行醫,杭州城裡也是鼎鼎大名,随之出名的,就是他的那張利嘴,損誰誰倒黴,又不敢得罪他。
趙岐黃醫道高明,專治疑難雜症,得罪了他,怕他不給你好好治病,他真做得出來。
隻得委委屈屈地看看轎子的背影,嘟哝着說:“這還用你老人家指點嗎?杭州殺生的,哪個不曉得歸天時手包紅布嘴裡塞銅闆的老規矩,偏你多嘴,叫你老鐵頭,你倒還真到處甩起來。
娘賣匹!呸!”最後這句罵人話,說得極輕,也不忘四處偷觑一下,便撞着了怔怔注視着他的杭天醉。
這孩子也是邪門,雖然披麻戴孝,但倚在門廊上,依舊一副恍然若夢的樣子,仿佛身邊的事情與他無甚關系。
“天醉,你看誰啊?”萬老闆小心地問道。
“看你萬伯伯。
”天醉清醒地回答。
“看我什麼?” “看你死了會是怎麼樣的。
”天醉說,“和我父親一樣嗎?” “閉嘴!”萬福良一邊吐着唾沫,一邊往回退,“晦氣,晦氣!” “萬伯伯不是也抽鴉片嗎?”天醉極有邏輯推理地說。
“快吐口水,快吐口水!”萬福良驚慌失措地又跺腳又吐唾沫,像是要替代這無忌的童口,把這不祥的谶言消滅一般。
他心急慌忙地爬上他的二人轎,跌煞絆倒地逃離忘憂樓莊,還來得及聽見那孩子的聲音:“萬伯伯,你啥時候把茶樓還給我們啊,我等着紅衫兒來唱戲呢。
” 誰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孩子的心靈裂變。
大雨滂沱雷電轟鳴的夜半,杭天醉時常會在夢中驚醒,對着忽被刺眼閃電照亮穿透,忽又陷入深淵一般黑暗的窗子,發出不可理解的絕望喊叫,但他的母親及其家人,均被他那外在的魔魇表象迷惑住了。
忘憂樓府内外貼滿了諸如“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之類的咒語,郎中們川流不息地為這個越來越瘦的杭家獨生子号脈開藥。
杭天醉很老實地伸出舌苔來給大人們展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