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杭氏家族第四代單傳杭天醉,幼時便呈現出了某種與他祖上偏離的氣質。
單薄的身體,單薄的眼皮,長睫毛的眼睛像母親,蒙眬的眼神像父親,但沒有一個人敢說他瘦削的身材更像誰。
一種古怪而極端的性格控制住了這個蒼白的孩子,把他從他先輩溫良平庸的杭氏家族陣營中分裂了出去。
他有時不愛說話,有時則誇誇其談,對他不喜歡的事物采取千方百計的激烈的逃避,對他喜歡的東西則一意孤行地追求。
尤其令母親林藕初傷心透頂的是這個孩子對她一生厚望的辜負。
她尤其不能明白這孩子對吳茶清的内心的疏離。
這種疏離最終導緻他一頭紮進了父親杭九齋的懷抱。
一開始他對母親的反抗僅僅體現在逃避晨練上。
他不明白為什麼要把他半夜三更提起來送到後花園,由管家茶清伯手把手教拳術。
他讨厭在濕漉漉的草地上打坐、架腿。
為此他開始千方百計地尋找借口在父親的單床上睡覺。
母親揍他屁股時會對他叫喊:“你知道你以後要做什麼人?”她用打他屁股的手在周圍劃了一圈:“你知道這全是你的嗎?” 母親這樣說話時幾乎咬牙切齒,露出一口白牙,又多又細,晃得杭天醉頭上的青筋全暴了出來,小薄鼻孔一張一翕。
他的無力的小拳頭捏緊了,小薄腳闆急促地踩着地闆:“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 管家吳茶清一聲不吭,站在母子倆背後。
杭天醉後腦勺飛快地涼了下去,他用他的後腦勺看見了那個瘦削的山羊胡子。
他老是教他打坐,一動不動地坐着,連胡子也不動。
杭天醉一個轉身向他撲去,喊道:“你走開!我讨厭!” 山羊胡子一動也不動,撼山易,撼山羊胡子難。
杭天醉一躍而起要去抓那把胡子,他的雙手立刻被死死捏住了。
這是他第一次領教,他幾乎可以說是立刻就感受到了這個大人的内在力量。
他對他那麼用力,毫不謙讓與憐憫。
他的黃眼珠裡清清楚楚地映出了杭天醉氣憤的臉。
杭天醉叫着跳着,但母親不松口,那人也不松手。
看來那人是決心要制服他了。
杭天醉終于哭了。
山羊胡子騰出一隻手,擦着他的眼淚,問:“哭什麼?” “痛。
” “知道痛了?” “知道了。
” “不想練功?” “不想。
” “不想就不練。
” 那人把手松了,杭天醉就倒在他腳下。
他媽失望地喊:“我真不明白,這孩子不像我,偏去像那個不像樣的爹!” 杭天醉坐在地上,盯着山羊胡子。
吳茶清雙手撣撣袖口,說:“随他去吧。
” 山羊胡子走了,杭天醉不明白,為什麼看着他的背影,自己很委屈;為什麼他覺得那個人應該對他更好些。
杭天醉十歲那年做的另一件一意孤行的事,乃是他管自收下了一個親信——翁家山人撮着。
撮着那一年已經二十歲了,在城裡幹了十年雜役。
劈柴、擔水、擡轎、上門闆,依舊有着一副農民的心腸。
一雙牛眼睛清澈木讷,明亮笨拙。
牙齒向外龅出來一片,一看就知道是常年吃六谷番薯的後遺症。
手并非太寬厚,卻是精悍靈活,骨節有力,手指甚至細長,幸虧黝黑而裂縫累累,才與有閑階級作出本質區别。
撮着與天醉的第一次相遇富有詩意。
那是一個春天的上午,無所事事的撮着從散了的人市中走出來,他已經第十次被主人回報掉了。
那時候他所呈現在城裡人面前的還是一張笨臉。
他身上足以使人信任的氣質——比如嚴肅、不滑頭滑腦,不亂嚼舌頭,不胡思亂想,不嫖不賭,卻又能對主人的嫖賭守口如瓶,并且吃苦耐勞,不要求加工資,凡此種種,尚無機會呈現。
此刻,他有些茫然,不知下一頓飯在哪裡吃,但他也并不着急,他就坐在巷口下,順手抓了把爛稻草心不在焉地搓着。
他身上穿着的那件爛土布棉襖,光着的胸膛黑紅一片,像冬天裡踩過荸荠的爛田。
他的腰上紮着一根爛草繩。
降落在他身上的事件卻又美又清潔。
一隻風筝,挂在他靠着的又高又大的白楊樹下了。
一個少爺——撮着憑直覺就能感覺得到這是一個小少爺,在深深窄窄的巷子裡倒走着,拉扯着線,但風筝卻不動了。
這件事情很簡單。
一個流浪漢與一個少爺對峙了一會兒,流浪漢放下手裡的爛稻草就上了樹。
風筝是蝴蝶狀的,撮着手一撩,蝴蝶飛了。
但是流浪漢和少爺卻沒有再分開。
少爺拉扯着風筝,風筝一會兒就往下栽,撮着就彎腰去幫他撿起來,兩隻手托起舉在頭上。
撮着擡起頭,便看到兩邊又灰又高的封火牆夾出的一細長條城裡的藍天。
他再一低頭,又看到了前面拉扯着白洋線倒着走的小小身影,淺色的衣褲,套着醬色的小背心。
這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陌生的異樣的孩子使撮着怔了一怔,一句話不知道怎樣就出了口:“少爺我跟你。
” 少爺很高興,因
單薄的身體,單薄的眼皮,長睫毛的眼睛像母親,蒙眬的眼神像父親,但沒有一個人敢說他瘦削的身材更像誰。
一種古怪而極端的性格控制住了這個蒼白的孩子,把他從他先輩溫良平庸的杭氏家族陣營中分裂了出去。
他有時不愛說話,有時則誇誇其談,對他不喜歡的事物采取千方百計的激烈的逃避,對他喜歡的東西則一意孤行地追求。
尤其令母親林藕初傷心透頂的是這個孩子對她一生厚望的辜負。
她尤其不能明白這孩子對吳茶清的内心的疏離。
這種疏離最終導緻他一頭紮進了父親杭九齋的懷抱。
一開始他對母親的反抗僅僅體現在逃避晨練上。
他不明白為什麼要把他半夜三更提起來送到後花園,由管家茶清伯手把手教拳術。
他讨厭在濕漉漉的草地上打坐、架腿。
為此他開始千方百計地尋找借口在父親的單床上睡覺。
母親揍他屁股時會對他叫喊:“你知道你以後要做什麼人?”她用打他屁股的手在周圍劃了一圈:“你知道這全是你的嗎?” 母親這樣說話時幾乎咬牙切齒,露出一口白牙,又多又細,晃得杭天醉頭上的青筋全暴了出來,小薄鼻孔一張一翕。
他的無力的小拳頭捏緊了,小薄腳闆急促地踩着地闆:“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 管家吳茶清一聲不吭,站在母子倆背後。
杭天醉後腦勺飛快地涼了下去,他用他的後腦勺看見了那個瘦削的山羊胡子。
他老是教他打坐,一動不動地坐着,連胡子也不動。
杭天醉一個轉身向他撲去,喊道:“你走開!我讨厭!” 山羊胡子一動也不動,撼山易,撼山羊胡子難。
杭天醉一躍而起要去抓那把胡子,他的雙手立刻被死死捏住了。
這是他第一次領教,他幾乎可以說是立刻就感受到了這個大人的内在力量。
他對他那麼用力,毫不謙讓與憐憫。
他的黃眼珠裡清清楚楚地映出了杭天醉氣憤的臉。
杭天醉叫着跳着,但母親不松口,那人也不松手。
看來那人是決心要制服他了。
杭天醉終于哭了。
山羊胡子騰出一隻手,擦着他的眼淚,問:“哭什麼?” “痛。
” “知道痛了?” “知道了。
” “不想練功?” “不想。
” “不想就不練。
” 那人把手松了,杭天醉就倒在他腳下。
他媽失望地喊:“我真不明白,這孩子不像我,偏去像那個不像樣的爹!” 杭天醉坐在地上,盯着山羊胡子。
吳茶清雙手撣撣袖口,說:“随他去吧。
” 山羊胡子走了,杭天醉不明白,為什麼看着他的背影,自己很委屈;為什麼他覺得那個人應該對他更好些。
杭天醉十歲那年做的另一件一意孤行的事,乃是他管自收下了一個親信——翁家山人撮着。
撮着那一年已經二十歲了,在城裡幹了十年雜役。
劈柴、擔水、擡轎、上門闆,依舊有着一副農民的心腸。
一雙牛眼睛清澈木讷,明亮笨拙。
牙齒向外龅出來一片,一看就知道是常年吃六谷番薯的後遺症。
手并非太寬厚,卻是精悍靈活,骨節有力,手指甚至細長,幸虧黝黑而裂縫累累,才與有閑階級作出本質區别。
撮着與天醉的第一次相遇富有詩意。
那是一個春天的上午,無所事事的撮着從散了的人市中走出來,他已經第十次被主人回報掉了。
那時候他所呈現在城裡人面前的還是一張笨臉。
他身上足以使人信任的氣質——比如嚴肅、不滑頭滑腦,不亂嚼舌頭,不胡思亂想,不嫖不賭,卻又能對主人的嫖賭守口如瓶,并且吃苦耐勞,不要求加工資,凡此種種,尚無機會呈現。
此刻,他有些茫然,不知下一頓飯在哪裡吃,但他也并不着急,他就坐在巷口下,順手抓了把爛稻草心不在焉地搓着。
他身上穿着的那件爛土布棉襖,光着的胸膛黑紅一片,像冬天裡踩過荸荠的爛田。
他的腰上紮着一根爛草繩。
降落在他身上的事件卻又美又清潔。
一隻風筝,挂在他靠着的又高又大的白楊樹下了。
一個少爺——撮着憑直覺就能感覺得到這是一個小少爺,在深深窄窄的巷子裡倒走着,拉扯着線,但風筝卻不動了。
這件事情很簡單。
一個流浪漢與一個少爺對峙了一會兒,流浪漢放下手裡的爛稻草就上了樹。
風筝是蝴蝶狀的,撮着手一撩,蝴蝶飛了。
但是流浪漢和少爺卻沒有再分開。
少爺拉扯着風筝,風筝一會兒就往下栽,撮着就彎腰去幫他撿起來,兩隻手托起舉在頭上。
撮着擡起頭,便看到兩邊又灰又高的封火牆夾出的一細長條城裡的藍天。
他再一低頭,又看到了前面拉扯着白洋線倒着走的小小身影,淺色的衣褲,套着醬色的小背心。
這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陌生的異樣的孩子使撮着怔了一怔,一句話不知道怎樣就出了口:“少爺我跟你。
” 少爺很高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