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
在這個機會中,他有望成為一個徹底的革命者,一個革命的第一号種子選手! 但他依舊擔憂,惟恐自己落後于革命了,因此這個對政治實際一竅不通的大孩子,成為一個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人物。
否則他不會為了一篇社論花幾小時等着他的堂哥。
6月1日運動正式開始的那天夜裡,他是在得荼的宿舍度過的,可說徹夜不眠。
當時還與得荼同室的吳坤對形勢也有着巨大的關注,這種熱情甚至已經超過了他多年來對愛情的窮追猛打的熱情。
他把他的新娘子扔在一邊,自己則一口氣拿出一疊報紙:《資産階級立場必須徹底批判》《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修正主義的反黨口号》《揭穿用學術讨論掩蓋政治鬥争的大陰謀》《揭露吳晗的反革命真面目——吳晗家鄉義烏縣吳店公社調查材料》,等等。
實際上杭得放沒有一篇是讀懂的,但又可以說是已經領會了深意。
他問大哥哥們,中學生有可能介入這場運動嗎?從那時候他就看出得荼和吳坤的區别了。
但他把這種區别理解成得荼的鬥争性不強。
他是烈士子弟,他鬥争性不強是覺悟問題,沒關系,但有的人鬥争性不強就是立場問題了啊。
杭得放也不清楚自己若出了這樣的問題,是劃在覺悟上,還是劃在立場上。
他想關鍵的關鍵是不能出現這樣的問題。
第二天一早他從江南大學出來時,一路上眼前晃來晃去的仿佛盡是那些暗藏的階級敵人的憧憧鬼影。
事件發展甚至超過了他們對運動的估計,停課鬧革命了,成立紅衛兵了,貼大字報,鬥老師了。
得放一樣沒落下,但人家偏要落下他。
昨天他騎着自行車趕到學校,一見學校裡擠滿學生,就有一種不祥之感。
到班級教室門口時,看見了教室裡已經一群群地擁着了許多同學。
董渡江眼尖,已經看到了得放,她先跑了出來,聲音有些不太自然地說:“你到哪裡去了,怎麼現在才來?” 杭得放不知道班裡發生了什麼,但他決定先發制人,熱火朝天地喊道:“哎,到江南大學去了!” 一下子就擁上來許多同學,杭得放用眼角掃了掃正在講台旁的孫華正,立刻就開了講,原來江南大學造反派給毛主席黨中央拍電報了,有近兩千人署名,還到省委大院去靜坐呢。
他的消息夠驚天動地的了吧,但同學們看他時都有一種奇怪的神情,仿佛他是條恐龍化石。
他花了好長時間才明白,一夜之間,他已經失掉了民心,也就是說失掉了天下。
你想他甚至不知道今天班級聚會的原因——原來是選上北京的代表,他當然沒份。
他問了一句為什麼,孫華正冷冷地說,問你爺爺去吧,大字報上都寫着呢。
頓時就把杭得放問得啞口無言。
那天上午從教室出來,他跌跌撞撞,熱淚盈眶,怒火萬丈,全然沒有杭保爾的半點影子。
他出乎意料之外地不在第一批上北京名單之中,理由是這樣的顯而易見,他的血液不純粹,離無産階級遠着呢;小心你的爺爺被揪出來吧。
如果不是因為受到了嚴重的挫傷,杭得放不會注意走在他前面的那個長辮子姑娘的。
他滿肚子的理想計劃,從來也沒有真正注意過班上的那些不是班幹部的女生。
此刻他走在學校的大操場上,目光發直地盯在了走在他前面不遠處的那兩根甩動着的長辮子上。
長辮子的發梢上有着兩個深綠色的毛線結,它們輕輕地摩擦在那件淺格子的布襯衣上,突然停住了。
杭得放和這個名叫謝愛光的同班女同學,沒有說過幾句話。
在他眼裡,她和他的妹妹迎霜一樣,都屬于一般的女孩。
況且,他還聽說這個謝愛光有一個背景十分複雜的家庭。
班長董渡江曾在一次公開場合上聲稱,謝愛光能進他們這個學校,完全是一個疏忽,她是條階級鬥争的網箱中的漏網之魚。
這個比喻如此深刻,以至于他一看到這個苗條的姑娘,眼前就出現了一張破了一條口子的大網,一條真正的魚,緩緩地悄悄地從口子中漏了出去。
現在,這條魚兒靜悄悄地等在了他的身旁——這條長辮子的魚。
他走到她的身邊,看看她。
她也看看他,朝他笑笑,像一條魚在笑。
一片碎葉的樹影襯在她的臉上,她的臉就成了一張花臉。
“幹什麼?”他生硬地問。
她顯然有些吃驚,臉一下子紅了,半張開了嘴。
她的嘴很小,像小孩子的嘴。
杭得放也有些吃驚,怔住了,說:“你怎麼先走了?” 班裡的同學還在表決讨論,有許多事情需要立刻做出決斷,杭得放被自我放逐了。
她的紅雲退了下去,她輕輕地說:“我和你同路。
” 她的臉又紅起來了,她又張了張嘴,像魚兒在水裡吐氣,她真是個黃毛丫頭,額上頸上毛茸茸的,松軟的頭發,亮晶晶的,長長的,她同情他嗎?那麼她為什麼要同情他呢?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嗎?因為他也是一條漏網之魚嗎? 他的心尖子都驚了起來,他的一隻眼睛警惕萬分,另一隻眼睛委屈萬分,除此之外,他必須保持自己的杭保爾的一貫風度。
他幹咳了幾聲,說:“我沒關系。
” 說完這句話他吓了一大跳,他怎麼說出這句話來,這是什麼意思?這不是不打自招嗎? 她卻突然擡起頭來,堅定地同時也是張皇失措地表白:“我選你的!” 她的眼睛并不亮,直到說這一句話的時候,她的眼睛才突然亮了一下,然後立刻又黯淡了下去。
她的眼睛,和她的頭發一樣,都是毛茸茸的,不是油亮油亮的。
杭得放不知道為什麼,竟然像外國電影裡的那些人一樣,聳聳肩膀。
他隻有一張嘴巴,卻同時想說兩句話,“我不在乎”是一句,“謝謝你”是另一句,可是他沒法同時說,所以他隻好沉默。
在沉默中深入了話題,問:“為什麼?” 現在她不再臉紅了,她緩緩地走在了他的身邊,看樣子她也是一個杭保爾迷,隻是隐藏得更深罷了。
她依然激動,但注意控制自己,她說:“一個人應該公正。
” 他看了她一會兒,出其不意地問:“你們家也有人被貼大字報了吧?” 她顯然沒有想到他會這樣說話。
她怔住了,臉白了下去,他親眼看到她的臉從鼻翼開始發白,一直往耳邊白過去,甚至把她面頰上的淺淺的幾粒雀斑也白了出來;然後,他又看到她的淺淺的眼窩裡水浮了上來,像是小河漲水一樣;他看到她的眼睫毛被大水浸泡了,有的豎了起來,有的倒了下去,這是他第一次發現女孩子的眼睫毛。
最後,他看見她像電影裡的慢鏡頭一樣,緩緩地,倒退着,走了。
她走過了操場邊的那排白楊樹,走過了白楊樹外的沙坑,走過了雙杠架子。
陽光猛起來了,曬得操場泛起了白光。
杭得放先是看不到她的綠辮梢,接着就看不見她的長辮子,再接着,就看不見她的人了,她仿佛整個兒的,都被耀眼的強光吞沒了。
生活所呈現出的奇異瑰麗的一面——那些瞬息即逝的一瞥,那些遊離在主旋律外歎息一般的副調,那些重大事件旁的瑣屑細事,原來正是它們,像被樹葉倒影切碎的陽光一樣,閃爍在我們度過的時間深處,慰藉我們的生命。
然而,在陽光沒有被切碎的歲月,往往在我們把它稱之為青春的那個階段,我們看不到世界對我們的體恤,我們看不到那雙注視着我們的眼睛。
總之,中學生杭得放的心思被眼神微微拉動了幾下,眼神就斷了,很快就又被挫敗感吞沒了。
他萬分委屈,失去常态,找不到更痛切的詞兒來詛咒人們的背信棄義。
他又痛恨自己掉以輕心,沒有做好思想準備——是的,他應該有落選的思想準備,他應該有!别人隻把他看成一隻小公雞,那是不對的!是看走了眼!他要比一隻小公雞深刻多了,複雜多了!忍辱負重得多了!後來他開始傷感,孤獨,那天夜裡輾轉反側,腦海裡一片毛澤東詩詞——啊,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怅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而早晨起來時,他已經進入惶恐。
他越想越不對頭,越想越害怕,他不能沒有集體,不能失去戰鬥…… 他本能地又朝江南大學飛奔而去,他還是需要他的哥哥杭得荼給他打氣。
爺爺已經開始受到沖擊,偶像已經倒塌,但他相信,杭得荼是不會倒塌的。
江南大學門口停着一輛宣傳車,有人在車上的大喇叭裡反複喊:馬克思主義的道理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 黃軍裝,标語,口号,糨糊桶,
在這個機會中,他有望成為一個徹底的革命者,一個革命的第一号種子選手! 但他依舊擔憂,惟恐自己落後于革命了,因此這個對政治實際一竅不通的大孩子,成為一個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人物。
否則他不會為了一篇社論花幾小時等着他的堂哥。
6月1日運動正式開始的那天夜裡,他是在得荼的宿舍度過的,可說徹夜不眠。
當時還與得荼同室的吳坤對形勢也有着巨大的關注,這種熱情甚至已經超過了他多年來對愛情的窮追猛打的熱情。
他把他的新娘子扔在一邊,自己則一口氣拿出一疊報紙:《資産階級立場必須徹底批判》《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修正主義的反黨口号》《揭穿用學術讨論掩蓋政治鬥争的大陰謀》《揭露吳晗的反革命真面目——吳晗家鄉義烏縣吳店公社調查材料》,等等。
實際上杭得放沒有一篇是讀懂的,但又可以說是已經領會了深意。
他問大哥哥們,中學生有可能介入這場運動嗎?從那時候他就看出得荼和吳坤的區别了。
但他把這種區别理解成得荼的鬥争性不強。
他是烈士子弟,他鬥争性不強是覺悟問題,沒關系,但有的人鬥争性不強就是立場問題了啊。
杭得放也不清楚自己若出了這樣的問題,是劃在覺悟上,還是劃在立場上。
他想關鍵的關鍵是不能出現這樣的問題。
第二天一早他從江南大學出來時,一路上眼前晃來晃去的仿佛盡是那些暗藏的階級敵人的憧憧鬼影。
事件發展甚至超過了他們對運動的估計,停課鬧革命了,成立紅衛兵了,貼大字報,鬥老師了。
得放一樣沒落下,但人家偏要落下他。
昨天他騎着自行車趕到學校,一見學校裡擠滿學生,就有一種不祥之感。
到班級教室門口時,看見了教室裡已經一群群地擁着了許多同學。
董渡江眼尖,已經看到了得放,她先跑了出來,聲音有些不太自然地說:“你到哪裡去了,怎麼現在才來?” 杭得放不知道班裡發生了什麼,但他決定先發制人,熱火朝天地喊道:“哎,到江南大學去了!” 一下子就擁上來許多同學,杭得放用眼角掃了掃正在講台旁的孫華正,立刻就開了講,原來江南大學造反派給毛主席黨中央拍電報了,有近兩千人署名,還到省委大院去靜坐呢。
他的消息夠驚天動地的了吧,但同學們看他時都有一種奇怪的神情,仿佛他是條恐龍化石。
他花了好長時間才明白,一夜之間,他已經失掉了民心,也就是說失掉了天下。
你想他甚至不知道今天班級聚會的原因——原來是選上北京的代表,他當然沒份。
他問了一句為什麼,孫華正冷冷地說,問你爺爺去吧,大字報上都寫着呢。
頓時就把杭得放問得啞口無言。
那天上午從教室出來,他跌跌撞撞,熱淚盈眶,怒火萬丈,全然沒有杭保爾的半點影子。
他出乎意料之外地不在第一批上北京名單之中,理由是這樣的顯而易見,他的血液不純粹,離無産階級遠着呢;小心你的爺爺被揪出來吧。
如果不是因為受到了嚴重的挫傷,杭得放不會注意走在他前面的那個長辮子姑娘的。
他滿肚子的理想計劃,從來也沒有真正注意過班上的那些不是班幹部的女生。
此刻他走在學校的大操場上,目光發直地盯在了走在他前面不遠處的那兩根甩動着的長辮子上。
長辮子的發梢上有着兩個深綠色的毛線結,它們輕輕地摩擦在那件淺格子的布襯衣上,突然停住了。
杭得放和這個名叫謝愛光的同班女同學,沒有說過幾句話。
在他眼裡,她和他的妹妹迎霜一樣,都屬于一般的女孩。
況且,他還聽說這個謝愛光有一個背景十分複雜的家庭。
班長董渡江曾在一次公開場合上聲稱,謝愛光能進他們這個學校,完全是一個疏忽,她是條階級鬥争的網箱中的漏網之魚。
這個比喻如此深刻,以至于他一看到這個苗條的姑娘,眼前就出現了一張破了一條口子的大網,一條真正的魚,緩緩地悄悄地從口子中漏了出去。
現在,這條魚兒靜悄悄地等在了他的身旁——這條長辮子的魚。
他走到她的身邊,看看她。
她也看看他,朝他笑笑,像一條魚在笑。
一片碎葉的樹影襯在她的臉上,她的臉就成了一張花臉。
“幹什麼?”他生硬地問。
她顯然有些吃驚,臉一下子紅了,半張開了嘴。
她的嘴很小,像小孩子的嘴。
杭得放也有些吃驚,怔住了,說:“你怎麼先走了?” 班裡的同學還在表決讨論,有許多事情需要立刻做出決斷,杭得放被自我放逐了。
她的紅雲退了下去,她輕輕地說:“我和你同路。
” 她的臉又紅起來了,她又張了張嘴,像魚兒在水裡吐氣,她真是個黃毛丫頭,額上頸上毛茸茸的,松軟的頭發,亮晶晶的,長長的,她同情他嗎?那麼她為什麼要同情他呢?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嗎?因為他也是一條漏網之魚嗎? 他的心尖子都驚了起來,他的一隻眼睛警惕萬分,另一隻眼睛委屈萬分,除此之外,他必須保持自己的杭保爾的一貫風度。
他幹咳了幾聲,說:“我沒關系。
” 說完這句話他吓了一大跳,他怎麼說出這句話來,這是什麼意思?這不是不打自招嗎? 她卻突然擡起頭來,堅定地同時也是張皇失措地表白:“我選你的!” 她的眼睛并不亮,直到說這一句話的時候,她的眼睛才突然亮了一下,然後立刻又黯淡了下去。
她的眼睛,和她的頭發一樣,都是毛茸茸的,不是油亮油亮的。
杭得放不知道為什麼,竟然像外國電影裡的那些人一樣,聳聳肩膀。
他隻有一張嘴巴,卻同時想說兩句話,“我不在乎”是一句,“謝謝你”是另一句,可是他沒法同時說,所以他隻好沉默。
在沉默中深入了話題,問:“為什麼?” 現在她不再臉紅了,她緩緩地走在了他的身邊,看樣子她也是一個杭保爾迷,隻是隐藏得更深罷了。
她依然激動,但注意控制自己,她說:“一個人應該公正。
” 他看了她一會兒,出其不意地問:“你們家也有人被貼大字報了吧?” 她顯然沒有想到他會這樣說話。
她怔住了,臉白了下去,他親眼看到她的臉從鼻翼開始發白,一直往耳邊白過去,甚至把她面頰上的淺淺的幾粒雀斑也白了出來;然後,他又看到她的淺淺的眼窩裡水浮了上來,像是小河漲水一樣;他看到她的眼睫毛被大水浸泡了,有的豎了起來,有的倒了下去,這是他第一次發現女孩子的眼睫毛。
最後,他看見她像電影裡的慢鏡頭一樣,緩緩地,倒退着,走了。
她走過了操場邊的那排白楊樹,走過了白楊樹外的沙坑,走過了雙杠架子。
陽光猛起來了,曬得操場泛起了白光。
杭得放先是看不到她的綠辮梢,接着就看不見她的長辮子,再接着,就看不見她的人了,她仿佛整個兒的,都被耀眼的強光吞沒了。
生活所呈現出的奇異瑰麗的一面——那些瞬息即逝的一瞥,那些遊離在主旋律外歎息一般的副調,那些重大事件旁的瑣屑細事,原來正是它們,像被樹葉倒影切碎的陽光一樣,閃爍在我們度過的時間深處,慰藉我們的生命。
然而,在陽光沒有被切碎的歲月,往往在我們把它稱之為青春的那個階段,我們看不到世界對我們的體恤,我們看不到那雙注視着我們的眼睛。
總之,中學生杭得放的心思被眼神微微拉動了幾下,眼神就斷了,很快就又被挫敗感吞沒了。
他萬分委屈,失去常态,找不到更痛切的詞兒來詛咒人們的背信棄義。
他又痛恨自己掉以輕心,沒有做好思想準備——是的,他應該有落選的思想準備,他應該有!别人隻把他看成一隻小公雞,那是不對的!是看走了眼!他要比一隻小公雞深刻多了,複雜多了!忍辱負重得多了!後來他開始傷感,孤獨,那天夜裡輾轉反側,腦海裡一片毛澤東詩詞——啊,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怅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而早晨起來時,他已經進入惶恐。
他越想越不對頭,越想越害怕,他不能沒有集體,不能失去戰鬥…… 他本能地又朝江南大學飛奔而去,他還是需要他的哥哥杭得荼給他打氣。
爺爺已經開始受到沖擊,偶像已經倒塌,但他相信,杭得荼是不會倒塌的。
江南大學門口停着一輛宣傳車,有人在車上的大喇叭裡反複喊:馬克思主義的道理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 黃軍裝,标語,口号,糨糊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