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全得找回來,你等着吧。
” 這個馬拉松的會,已經整整開了三個小時,老頭們全累了、膩味了。
一個個斜躺在沙發上,就跟躺在床上差不離,上廁所、接電話的次數也多了起來。
難怪鄭子雲在部裡作報告的時候總是站着講,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也不肯坐下。
有人遞條子讓他坐下,他總是說:“咱們搞工業的應該有點朝氣,我看見有些廠子裡開會,簡直是躺着開,這不好。
謝謝大家,我還是站着講好一些。
” 何婷帶着明顯的傾向性,介紹了黨小組和支部大會讨論賀家彬入黨的情況,她想利用黨委會的決議,推翻支部通過的決議。
何婷慣于耍弄小權術、政治上不大正派的毛病,方文煊早有所聞,可是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面對面地領教過。
盡管自始至終,她從未和馮效先交換隻言片語,卻可以感到他們之間的默契。
對面座位上,馮效先已經換過兩次茶葉,提神的濃茶使他顯得精神抖擻。
人人心裡明白:馮效先在這兒等着哪。
他們又都裝着不知内情的樣子,陪着他在這兒沒完沒了地讨論賀家彬的入黨條件。
馮效先最大的本事就是“泡”。
開這個會,竟然換了兩次茶葉,就是一種打持久戰的架勢。
他能白花一元二角錢買那本雜志? 腳上這雙黑色馬褲呢的千層底布鞋,一雙才七元多錢。
穿到現在還不褪色,新買的一樣。
鞋面依然墨黑、墨黑,鞋底兒依然漂白、漂白。
那一摞紙就值一元二角錢?看完之後,當大便紙都不好使,又硬又滑,還不如報紙。
要不是兒子說得那麼邪乎他才不買呢:“爹,這下你可全國出名了,有篇文章罵你‘急流勇退’,你還不趕快看看。
” 到底是自己的兒子。
因為花了一元二角錢,他從雜志的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
又是什麼《愛的生活》,又是什麼《戀》,說的全是那些堕落的女人、反共賣國的知識分子……這不是明目張膽地和黨唱對台戲又是什麼?賀家彬在局裡、部裡折騰得還嫌不夠,竟然折騰到社會上去,和這些人糾纏到了一起。
宋克在部黨組會上的發言,馮效先早已聽說了,自己赤裸裸地跳出來,很不策略,這個賬就是算,也不能算在明處。
着什麼急?機會總是有的,眼前不就是個時機嗎? 何婷提出的異議對馮效先很有利,完全為他撇開了對那篇報告文學懷恨在心的嫌疑,别管人們心裡怎麼想,大面上誰也挑不了理去。
而對方文煊卻是一個火中取栗的難題。
刨去其他兩條不算,算一條就行了:群衆反映賀家彬作風不正派,多年來和萬群關系不正常。
談到前面的問題,老頭們還能各抒己見,說到這裡,全都低眉垂目裝聾作啞起來。
現在,這出戲就看方文煊怎麼唱了。
萬群…… 方文煊想起早上在機關門口看見她的時候,她連招呼都沒向他打,隻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知道她正在辦理調動工作的手續。
方文煊翻來覆去地想着這件事。
這能怪他嗎?他出差的時候,馮效先擅自決定把她調到郊區的一個工廠,借口是專業歸隊。
辦得這麼快,一定早就謀劃好了,方文煊出差回來才知道。
就算他在局裡,如果主管政工、人事的馮效先作出這個決定,他又有什麼勇氣表示反對呢?方文煊不敢細想下去。
除非萬群自己提出異議,而萬群又是萬萬不肯求人的。
唉,他真是害了她。
現在何婷提出的這個問題,分明是馮效先對他的再一次進攻。
這真是欺人太甚了。
這個問題,還想拿捏他多少年?他究竟犯了什麼法?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他是和萬群睡覺了,還是接吻了? 他簡直想拍案而起,把他多年來憋在心裡的矛盾、痛苦、猶豫、自私、歉疚……一古腦地倒出來,放在光天化日之下,讓大家看個明白。
讓人們知道,他應該受到譴責的地方不在這裡,而在于他并不是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
他沒有勇氣和舊世界徹底地決裂。
而他們其實和他一樣,應該受到同樣的譴責。
方文煊臉色蒼白,渾身戰栗。
他強迫自己鎮定。
他不是賀家彬而是方文煊,感情用事是政治上脆弱的表現。
他下了決心,非幹到底不可,一定要把這個問題弄清楚。
這樣一想,他倒平靜下來了。
也許這是他能為萬群做的最後一件事,為她說清這不白之冤。
為什麼是最後?難道他們永遠不再見面了嗎?應該不再見面了。
假如他沒有權力給,也就沒有權力拿。
“群衆反映?哪些群衆?讨論接受新黨員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每一條意見都要有根有據才能服人。
何婷同志,你是不是可以談得具體一點?” 何婷沒有想到,方文煊竟沒有設法回避這個問題,這有點反常,不像他平時的行為。
她心裡有些忐忑起來。
“聽郭宏才說過。
” “還有别人嗎?” “還有石全清同志。
” 方文煊立刻走到電話機旁,撥了電話。
“電力處嗎?請郭宏才同志和石全清同志到黨委會議室來一下。
” 躺在沙發上的老頭們好像來了精神,一個個全都欠起了身子。
氣氛顯得有些緊張。
牆上那個電表的大紅秒針,嗖、嗖、嗖、嗖轉得飛快,仿佛在驅趕着不願意往前走的時間。
有誰喝了一口水,茶杯蓋磕在茶杯上,竟像響了個雷那麼驚人。
郭宏才一進門,臉上立刻浮起隻有輕易不露聲色的莊稼人才有的狡黠微笑。
石全清看到這種場面,立刻低下了頭,慌亂的眼睛不知往哪裡看才好,像個被提審的犯人。
方文煊還想給何婷留點面子。
女同志嘛,等着她自己證實。
何婷愣是穩住勁兒,不吱聲。
方文煊隻有發問:“郭宏才、石全清同志,何婷同志說,你們反映賀家彬同志生活作風不正派,和萬群同志的關系不正常,現在請你們把具體情況談一談。
” 郭宏才說:“沒有,我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我隻說過,賀家彬同志不錯,能夠經常幫助萬群同志,這樣雪裡送炭的同志現在不多。
” 現在不多……現在不多……這幾個字像回聲似的,在方文煊的耳邊缭繞,使他感到心頭一陣酸楚。
方文煊沒有回頭去看馮效先和何婷。
每張沙發上都發出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
他把眼睛轉向石全清。
石全清用盡全力,想把自己的一雙眼睛固定在方文煊的臉上,然而不行,他隻好越過方文煊的頭頂,看他身後牆壁上一塊淡褐色的漬痕,或牆角那個放茶具的櫃櫥,或那隻紅色的電話機。
“有一次,我看見賀家彬同志很晚才從萬群家裡出來。
” “幾點?” “呃——十點多。
” “你确實看見他從萬群同志家裡出來?” “是從他們那棟樓裡。
” “那你怎麼斷定他是去萬群家,而不是去别的同志家呢?那棟樓裡,住着我們局裡的好幾位同志。
我知道的,我去過。
”方文煊這時轉過臉來,磊落地看着馮效先。
“馮效先同志,你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嗎?可以再落實一下。
” “看看何婷同志還有什麼意見?” 馮效先才不接這個球呢,誰抛出來的再抛給誰,他幹嗎給别人撿球去。
可是,這個石全清是個多麼不中用的家夥啊。
從郭宏才和石全清一進門,何婷就有了準備。
現在,她既不說自己錯了,也不說他們對了,隻說:“有些事情不便在這裡糾纏了,回頭我再找機會和郭宏才和石全清同志交換意見吧。
” 确實有種人,當面被人戳穿謊言也不會臉紅。
然而這發生在一個女人身上,未免令人毛骨悚然。
方文煊環顧四座:“這個問題看來清楚了吧?”他從那些點頭的節奏裡,看出一種要不是興高采烈,便是如釋重負的情緒。
然後對郭宏才和石全清說:“那好吧,麻煩你們了,謝謝你們的幫助。
” 郭宏才有點不舍地離去,他巴不得方文煊再問點什麼,好把何婷的一切假面拆穿。
石全清夾着兩條腿,好像屁股上有一條尾巴,生怕人走了尾巴還留在門裡,身子很快一閃
” 這個馬拉松的會,已經整整開了三個小時,老頭們全累了、膩味了。
一個個斜躺在沙發上,就跟躺在床上差不離,上廁所、接電話的次數也多了起來。
難怪鄭子雲在部裡作報告的時候總是站着講,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也不肯坐下。
有人遞條子讓他坐下,他總是說:“咱們搞工業的應該有點朝氣,我看見有些廠子裡開會,簡直是躺着開,這不好。
謝謝大家,我還是站着講好一些。
” 何婷帶着明顯的傾向性,介紹了黨小組和支部大會讨論賀家彬入黨的情況,她想利用黨委會的決議,推翻支部通過的決議。
何婷慣于耍弄小權術、政治上不大正派的毛病,方文煊早有所聞,可是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面對面地領教過。
盡管自始至終,她從未和馮效先交換隻言片語,卻可以感到他們之間的默契。
對面座位上,馮效先已經換過兩次茶葉,提神的濃茶使他顯得精神抖擻。
人人心裡明白:馮效先在這兒等着哪。
他們又都裝着不知内情的樣子,陪着他在這兒沒完沒了地讨論賀家彬的入黨條件。
馮效先最大的本事就是“泡”。
開這個會,竟然換了兩次茶葉,就是一種打持久戰的架勢。
他能白花一元二角錢買那本雜志? 腳上這雙黑色馬褲呢的千層底布鞋,一雙才七元多錢。
穿到現在還不褪色,新買的一樣。
鞋面依然墨黑、墨黑,鞋底兒依然漂白、漂白。
那一摞紙就值一元二角錢?看完之後,當大便紙都不好使,又硬又滑,還不如報紙。
要不是兒子說得那麼邪乎他才不買呢:“爹,這下你可全國出名了,有篇文章罵你‘急流勇退’,你還不趕快看看。
” 到底是自己的兒子。
因為花了一元二角錢,他從雜志的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
又是什麼《愛的生活》,又是什麼《戀》,說的全是那些堕落的女人、反共賣國的知識分子……這不是明目張膽地和黨唱對台戲又是什麼?賀家彬在局裡、部裡折騰得還嫌不夠,竟然折騰到社會上去,和這些人糾纏到了一起。
宋克在部黨組會上的發言,馮效先早已聽說了,自己赤裸裸地跳出來,很不策略,這個賬就是算,也不能算在明處。
着什麼急?機會總是有的,眼前不就是個時機嗎? 何婷提出的異議對馮效先很有利,完全為他撇開了對那篇報告文學懷恨在心的嫌疑,别管人們心裡怎麼想,大面上誰也挑不了理去。
而對方文煊卻是一個火中取栗的難題。
刨去其他兩條不算,算一條就行了:群衆反映賀家彬作風不正派,多年來和萬群關系不正常。
談到前面的問題,老頭們還能各抒己見,說到這裡,全都低眉垂目裝聾作啞起來。
現在,這出戲就看方文煊怎麼唱了。
萬群…… 方文煊想起早上在機關門口看見她的時候,她連招呼都沒向他打,隻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知道她正在辦理調動工作的手續。
方文煊翻來覆去地想着這件事。
這能怪他嗎?他出差的時候,馮效先擅自決定把她調到郊區的一個工廠,借口是專業歸隊。
辦得這麼快,一定早就謀劃好了,方文煊出差回來才知道。
就算他在局裡,如果主管政工、人事的馮效先作出這個決定,他又有什麼勇氣表示反對呢?方文煊不敢細想下去。
除非萬群自己提出異議,而萬群又是萬萬不肯求人的。
唉,他真是害了她。
現在何婷提出的這個問題,分明是馮效先對他的再一次進攻。
這真是欺人太甚了。
這個問題,還想拿捏他多少年?他究竟犯了什麼法?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他是和萬群睡覺了,還是接吻了? 他簡直想拍案而起,把他多年來憋在心裡的矛盾、痛苦、猶豫、自私、歉疚……一古腦地倒出來,放在光天化日之下,讓大家看個明白。
讓人們知道,他應該受到譴責的地方不在這裡,而在于他并不是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
他沒有勇氣和舊世界徹底地決裂。
而他們其實和他一樣,應該受到同樣的譴責。
方文煊臉色蒼白,渾身戰栗。
他強迫自己鎮定。
他不是賀家彬而是方文煊,感情用事是政治上脆弱的表現。
他下了決心,非幹到底不可,一定要把這個問題弄清楚。
這樣一想,他倒平靜下來了。
也許這是他能為萬群做的最後一件事,為她說清這不白之冤。
為什麼是最後?難道他們永遠不再見面了嗎?應該不再見面了。
假如他沒有權力給,也就沒有權力拿。
“群衆反映?哪些群衆?讨論接受新黨員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每一條意見都要有根有據才能服人。
何婷同志,你是不是可以談得具體一點?” 何婷沒有想到,方文煊竟沒有設法回避這個問題,這有點反常,不像他平時的行為。
她心裡有些忐忑起來。
“聽郭宏才說過。
” “還有别人嗎?” “還有石全清同志。
” 方文煊立刻走到電話機旁,撥了電話。
“電力處嗎?請郭宏才同志和石全清同志到黨委會議室來一下。
” 躺在沙發上的老頭們好像來了精神,一個個全都欠起了身子。
氣氛顯得有些緊張。
牆上那個電表的大紅秒針,嗖、嗖、嗖、嗖轉得飛快,仿佛在驅趕着不願意往前走的時間。
有誰喝了一口水,茶杯蓋磕在茶杯上,竟像響了個雷那麼驚人。
郭宏才一進門,臉上立刻浮起隻有輕易不露聲色的莊稼人才有的狡黠微笑。
石全清看到這種場面,立刻低下了頭,慌亂的眼睛不知往哪裡看才好,像個被提審的犯人。
方文煊還想給何婷留點面子。
女同志嘛,等着她自己證實。
何婷愣是穩住勁兒,不吱聲。
方文煊隻有發問:“郭宏才、石全清同志,何婷同志說,你們反映賀家彬同志生活作風不正派,和萬群同志的關系不正常,現在請你們把具體情況談一談。
” 郭宏才說:“沒有,我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我隻說過,賀家彬同志不錯,能夠經常幫助萬群同志,這樣雪裡送炭的同志現在不多。
” 現在不多……現在不多……這幾個字像回聲似的,在方文煊的耳邊缭繞,使他感到心頭一陣酸楚。
方文煊沒有回頭去看馮效先和何婷。
每張沙發上都發出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
他把眼睛轉向石全清。
石全清用盡全力,想把自己的一雙眼睛固定在方文煊的臉上,然而不行,他隻好越過方文煊的頭頂,看他身後牆壁上一塊淡褐色的漬痕,或牆角那個放茶具的櫃櫥,或那隻紅色的電話機。
“有一次,我看見賀家彬同志很晚才從萬群家裡出來。
” “幾點?” “呃——十點多。
” “你确實看見他從萬群同志家裡出來?” “是從他們那棟樓裡。
” “那你怎麼斷定他是去萬群家,而不是去别的同志家呢?那棟樓裡,住着我們局裡的好幾位同志。
我知道的,我去過。
”方文煊這時轉過臉來,磊落地看着馮效先。
“馮效先同志,你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嗎?可以再落實一下。
” “看看何婷同志還有什麼意見?” 馮效先才不接這個球呢,誰抛出來的再抛給誰,他幹嗎給别人撿球去。
可是,這個石全清是個多麼不中用的家夥啊。
從郭宏才和石全清一進門,何婷就有了準備。
現在,她既不說自己錯了,也不說他們對了,隻說:“有些事情不便在這裡糾纏了,回頭我再找機會和郭宏才和石全清同志交換意見吧。
” 确實有種人,當面被人戳穿謊言也不會臉紅。
然而這發生在一個女人身上,未免令人毛骨悚然。
方文煊環顧四座:“這個問題看來清楚了吧?”他從那些點頭的節奏裡,看出一種要不是興高采烈,便是如釋重負的情緒。
然後對郭宏才和石全清說:“那好吧,麻煩你們了,謝謝你們的幫助。
” 郭宏才有點不舍地離去,他巴不得方文煊再問點什麼,好把何婷的一切假面拆穿。
石全清夾着兩條腿,好像屁股上有一條尾巴,生怕人走了尾巴還留在門裡,身子很快一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