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雨傘的小夥子“噗哧”一聲笑了。

    “要是您能辦到,您非得把每個人的肉體、思想,全鎖進一個鐵皮保險櫃裡不可。

    ” 當文書的小老頭,帶着飽經滄桑的感慨說:“小夥子,你還是沒吃過苦頭喲。

    要是吃過苦頭,你就知道鐵皮保險櫃的好處喽——” 吳國棟的腦袋裡嗡嗡起來。

    楊小東走後,吃過午飯,他很快地睡着了,然後便做了那些個亂七八糟的夢。

    全是楊小東惹的。

    他來幹什麼?添亂! 打完電話郁麗文還在想,不知道自己是給劉玉英添了麻煩,還是替她辦了一件該辦的事。

    上午查房的時候,聽吳國棟說胃口不好,吃得很少。

    不知怎麼靈機一動,給劉玉英打了一個電話,請她再來探視的時候,帶點吳國棟平時愛吃的小菜。

     電話裡,她對劉玉英說:“我問老吳想吃些什麼,他又不肯說。

    我倒是可以燒兩樣菜給他,可我又想,就是一樣的菜,你做的和我做的,他吃起來卻大不一樣。

    ” 郁麗文從來不是一個喜歡打哈哈的人,她說的是實心實意的話,人在生病的時候,尤其需要自己親人的體貼和關懷。

     劉玉英謝了又謝,說難為她想得那麼周到,晚上她就會送來。

     這時,電話鈴又響了起來。

     “喂,你找誰呀?” “你是麗文吧,晚上等我來接你。

    ”陳詠明在電話裡大聲嚷嚷着。

    他大概用的是個公用電話,裡面亂七八糟,什麼聲音都有。

     “接我?”郁麗文奇怪了。

    自從結婚以後,他再沒有過這樣的閑情逸緻,今天他是怎麼了? “你現在在哪兒?” “在城裡。

    ” “幹什麼來了?”郁麗文有點怨他,昨天晚上加了一個通宵的班,也不好好休息,有什麼事不能等到過兩天再辦呢。

     “沒辦法,沒辦法的事。

    回頭再詳細告訴你,現在不好說。

    下了班等我,好吧?” 沒有什麼好吧不好吧,他從來就是指揮一切的。

    在他那一個人說了就算的果斷裡,并沒有對妻子的不尊重或大男人的渾不講理。

    有的,隻是對他們的相愛、對一個人的意願便是兩個人的意願的自信。

     下班以後,郁麗文匆匆忙忙地把幾本醫學雜志塞進手提包,又對着門上的玻璃瞧了瞧自己的影子,掠了掠散亂的頭發,急急地披上風衣,邊往袖子裡伸胳膊,邊往樓下跑去。

    她在心裡笑自己,怎麼,又像當年去赴他的約會。

    這麼多年了,他們好像仍然沒有愛夠。

     沒有,樓下并沒有陳詠明平時開的那輛綠色212吉普在等着她。

    她揀了一張對着醫院大門的長椅坐下,想着,不一會兒就會看見丈夫那張堅毅的、永遠也看不夠的臉。

     清潔工在院子裡掃蕩着這個工作日裡最後的痕迹。

     郁麗文愛她的醫院。

     米黃色的大樓已經陳舊,樓角和樓頂的四周,被夾着灰塵的雨水,融化的雪水,浸漬出灰黑色的色帶。

    遠遠看去,像一個淺色的、裝得太滿的盆子,深色的液體正不斷地流溢出來。

     然而,這棟樓似乎就是她的家。

    她的老家。

    她在這裡長大,學會走路,在這裡遇見陳詠明,在這裡生下兩個兒子。

     這醫院有點像一個荒僻的小車站。

    别說是特别快車,就是普通快車也不會停站。

    上上下下的乘客,絕沒有披淺色毛料夾大衣,坐小汽車,身後跟着個秘書的大人物。

    也沒有穿着三接頭皮鞋,拎着顔色漂亮、底上有滑行轱辘旅行箱的時髦人物。

    有的,隻是些平頭老百姓。

    挑着籮筐,背着背簍,穿着緬裆褲,腰裡纏着家織家染的藍布巾,吸着種在自家房前屋後、嗆得人嗓子眼裡發辣的煙葉子。

    這小站上,也許隻有一個站長,一個售票員,檢票員也許就是他自己兼着的。

    一個調度員,也許還得扳道岔。

    一個号志員……可是他們全都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忠于職守,并不覺得直到現在還用手扳道岔有什麼寒碜…… 社會,目前還是由這樣一個多數組成的。

     她便是這多數裡的一個。

    她沒有什麼更大的才能,醫學史上絕不會記載她的名字,學術交流會也不會請她去作報告。

    然而,她在數脈搏的時候,會實打實地數上足夠的一分鐘,絕不會數三十秒乘以二;不會在聽診時和别人聊天;不會在值夜班的時候睡大覺;不會用病人聽不懂的術語去打發、搪塞被疾病折磨得絕望的病人……醫生的崗位不在醫學史上,而是在救死扶傷的責任感上。

     到了現在,郁麗文還保留着當女學生時的習慣,每當一天過去,她會反省自己,這一天過得好嗎?有沒有什麼差池? 現在,在這美妙的黃昏裡,一面等待着丈夫,一面體味着一個緊張工作日後的勞頓。

    自有一番怡然自得的樂趣。

     七點一刻。

    陳詠明怎麼還沒來呢?郁麗文開始不安起來。

    陳詠明是個守時的人,幾乎可以用“精确”兩個字來形容他對時間的概念。

    在廠裡開生産會、調度會或辦公辦時,他要求每個人的發言時間是十分鐘。

    他說:“卡死時間有好處,這會鍛煉出講話簡明扼要的優點,我們沒有必要把時間消耗在講廢話的馬拉松會議上。

    十分鐘還少?如果有十個人開會,這就是一個小時零四十分,然後還要留出時間形成決議。

    ”因此,一開會他就把手表放在面前的桌子上,誰發言超過十分鐘,他立刻打斷,再也不要聽。

    一開始有些人很不習慣,要解決的問題還沒有說完,會後陳詠明又另有新的工作安排,怎麼辦?隻有等待下一次生産會,或調度會,或辦公會,黨委會。

    那就會影響工作、生産,會吃批評。

    這迫使講話不得要領的人,不得不迅速地提高發言的水準。

     郁麗文開始胡思亂想:是不是出了車禍?陳詠明開車開得太快。

    即使在市内的馬路上,也會開到一小時四十到五十公裡的速度。

    在城外的公路上,他會開到六十。

    要不是因為公路路面質量不高,或是怕汽車散了架,他還會開得更快。

    膽小的人坐他開的車,準得吓出心髒病來。

     她一次又一次地走到醫院門口,翹着腦袋往路口望去,她的心,随着每一輛綠色吉普車的經過,希望地升起來,又失望地沉下去。

     有個自己會開汽車的丈夫可真倒黴。

     她頹然地坐回木椅上去,幾乎要哭了出來。

     暮色更濃了,一輛“紅旗”牌小轎車駛進醫院。

    她看都沒看它一眼,更沒有心思去想,坐“紅旗”車的人怎麼會進這個小醫院看病。

     直到陳詠明站在她面前說:“等急了吧?”郁麗文才擡起因為焦急而顯得迷亂的眼睛,一時竟不能反應過來,眼前這個人,就是令她等得那麼心焦的人。

    他怎麼會坐了這輛車?又怎麼會來得這麼晚? 她又是恨又是高興,竟好像失而複得一般,噘嘴了:“我還以為你出了什麼事。

    ”狠狠地白了陳詠明一眼。

     陳詠明的眼睛裡,閃着得意的光:妻子愛他,想他,他是她的命根子。

    “我不是好好的嗎。

    ” “怎麼會坐這輛車?我還一直注意你那輛吉普呢。

    ” 陳詠明的情緒立刻低落下來。

    眼睛裡的情緒是複雜的。

    那裡面有對自己尊嚴被傷害的義憤;有不得不違心之後的自我輕蔑;有死不回頭的執拗;有準備應付一切變故的鎮定…… 陳詠明轉身走向汽車,對司機說:“謝謝你,請回吧,我這裡還有些事情要辦。

    ” 他在郁麗文身旁重重地坐下,順手掏出香煙。

    打火機亮了,照着他一雙愠怒的眼睛。

    “田部長的車……” 郁麗文等着,輕輕地向他更加靠近。

    陳詠明伸出手臂,摟着她的肩膀,她把頭倚在他的肩上。

    然而香煙熏得她眯起了眼睛。

    陳詠明注意到了,側過頭去,把煙噴向一邊。

    他默不作聲地一口接一口地狠狠吸煙,又一口一口地噴煙。

    郁麗文知道,丈夫在生悶氣。

     最後,陳詠明把煙屁股一扔,好像決心丢掉盤桓在心頭的不快,站了起來。

    “走吧,上去看看吳國棟。

    ” “啊,敢情你不是來接我的。

    ” “誰說不是?!”陳詠明已經恢複了常态,調皮地刮了刮她的鼻子。

     郁麗文跟着他向住院部走去。

     上樓梯的時候,陳詠明又說:“一反常态。

    上午田守誠打電話告訴我,讓我到上級組織部門談談對整頓企業領導班子的意見,下午又親自到廠裡來接我。

    上次部裡召開廠長會議,别說理我,看都不看我一眼。

    他挨着個去每個房間看望各廠的廠長,偏偏不去我的房間。

    你以為這是疏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嗎?才不呢!在他那裡,一招一式都是考慮了又考慮,謀劃了又謀劃的。

    ” “現在又為了什麼呢?” “哼!”陳詠明冷笑。

    “現在有個說法,要提我當副部長,田守誠樂得做出是他一手提拔,并且積極擁護的樣子。

    暗地裡卻在散布我有野心,想當部長,打擊别人,擡高自己。

    那篇報告文學就是給自己樹碑立傳,為往上爬而制造的輿論。

    ” “我不要你當部長。

    ” “為什麼?”陳詠明站住腳,回頭看着落在後面兩個台階上的郁麗文,她難得這樣任性地講話。

     郁麗文把眼睛轉向别處,不對着他那咄咄逼人的、審度的目光,喃喃地說:“你更沒有時間愛我了。

    ” 他大笑,知道她是怕他到了部裡會闖更多的禍,招更多人的恨。

    現在還隻是個别的部長對他不滿,而做人、做事都已顯出它的艱難。

     她過慮了。

    陳詠明能那麼沒腦子嗎?他已經和田守誠攤牌,所以才耽擱了來醫院的時間。

     分手的時候,田守誠故作親密地對陳詠明說:“你看我們是不是安排個時間談一談?” “是該談一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