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到這個世界以來,第二次坐小汽車。

    但前一次他因為處在昏迷狀态,什麼也不知道,這次他目不暇接地向車外張望,摸摸車門上的各個手柄,摳摳安在前排座位背後的煙灰盒……情不自禁地用衰弱的聲音小聲地念起小時念過的兒歌:“小汽車,嘀嘀嘀,裡面坐着毛主席。

    ” 果然響起了兩下喇叭:“嘀嘀——”然後小司機頭也不回地說:“我繞個遠道吧,不多算您的錢,啊?” 萬群一時沒有轉過彎來,後來才明白:“好啊,好啊,不過錢我一定照付。

    ” 小司機從鼻子裡嗤出一聲老氣橫秋的笑。

    心裡想:“傻帽兒。

    ” 兒子問:“咱們的車怎麼這麼矮啊?” 小司機說:“因為你太沉了,把車轱辘壓進車肚子裡去啦。

    ” 兒子想了想:“不對,您騙我。

    ” “這就對了,不能聽人家瞎掰什麼就是什麼。

    ” 萬群從小司機那沒話找話的饒舌裡,感到了他想為他們母子二人做些什麼的好意。

     到了家,小司機把大拇哥往胸前一擺,說:“師傅,您瞧我的,氣兒都不帶喘的。

    ”一口氣把兒子背上三樓。

     等萬群把兒子在床上安頓好,下來付車費的時候,他又在唱了: 你的一封情書叫我看了臉紅心又跳, 你的坦白熱情叫我不知應該怎麼好, 你的柔情蜜意好像煙雲在我耳旁繞, 你已經叫我為你朝思夜又想…… 萬群感激他:“司機同志,謝謝你。

    ” 他不大情願地直起身子:“嗨,您說哪兒去了。

    下次您用車再找我,我叫高占和。

    ” 萬群一直站在樓門口看他倒車。

    他呢,剛才的事竟像全沒發生過,“呼”的一下遠去了。

     也許不應該拿小司機和方文煊相比。

    小司機是普通人,是把自己的一切欲念,一切光明和庸俗的角落都掀給人看的普通人。

    他離萬群更近。

     方文煊看到,萬群那聳着的肩膀低落下來,有一口氣悠悠地從嘴裡歎出,眯着的眼睛睜開了。

    她問兒子:“想吃點什麼,晚上媽媽給你做。

    ” 兒子轉過眼睛,盯着萬群看了很久。

    萬群知道,如果方文煊不在,他會摟着她的脖子,在她的臉頰上親一下。

    男孩子一到了略知人事的年齡,便覺得自己成了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而男子漢是不可以當着别人親自己媽媽的。

    他隻小聲地說:“醬瓜。

    ” 萬群覺得鼻子發酸。

     萬群幾乎懇求:“還可以有别的。

    ”她巴不得他能夠提出一個可以使她傾家蕩産的要求。

     方文煊走過來,終于抓到一個可以盡點心意的機會:“要什麼,我去買。

    ” 兒子幾乎是氣惱也許還有點自尊地說:“就是稀飯和醬瓜。

    ” 兒童常有一種小動物般的直覺,他們會本能地區别危險或安全,真實或虛僞,朋友或路人。

     他隐約地覺得媽媽比平日煩惱和不安,她在他眼裡,忽然變成一個需要他保護的小女孩。

     他想,那男人為什麼不走呢?他使媽媽不快活。

    于是他說:“媽媽,您煮粥吧,我現在就想吃。

    ” “哦,好的。

    ”萬群忙從門後拉出米口袋,又從地上拿起鋼精鍋。

    打開鍋蓋一看,裡面還有剩面條。

    看樣子那面條就好吃不了,什麼顔色也沒有,好像連醬油都沒放。

    現在又不是買不到東西嘛。

    方文煊想,要是他和她在一起生活,他會替她好好安排一下。

    一時他竟呆在那裡,想象着在那種生活裡,萬群會是什麼樣子,他們的家會是什麼樣子……他需要一個人,而不是那個朝夕監視着他的、像出賣過耶稣的猶大一樣的妻子。

    然而他抗争得過這個社會的習俗嗎?人們會大驚小怪:離婚幹什麼?有個女人不就得了,何況,從實質内容來說,這個女人和那個女人,沒有什麼不同。

    人們還會打出調解的牌子勸阻他;拿出組織紀律、黨紀國法警告他;拿身敗名裂的後果吓唬他;拿“你到底是要政治還是要愛情”的問題逼他回答。

    說穿了,那句話無非是這個意思:“你到底是要當官兒,還是要愛情?”好像愛情這東西,是和無産階級的革命目标水火不相容的、資産階級或是托洛茨基的綱領,即或不是資産階級或托洛茨基的綱領,至少也是政府官員絕對不應有的、一種和吸大麻葉差不多的惡習。

    最後,所有的同志、朋友還會抛棄他…… 以方文煊的頭腦他應該清楚,這一切冠冕堂皇的道理,不過是為維護封建道德而塗上的一層共産主義道德的油漆。

    馬克思主義已經發展到了這樣一個輝煌的境地,連它要消滅的東西,都企圖拿它來保護自己。

     而方文煊恰恰不清楚這一點。

    就像賀家彬對萬群常說的那樣:“别看那些局長,坐着汽車,出出進進,好像忙得不亦樂乎,其實他們清楚的時候不多,糊塗的時候不少。

    ” 因此,方文煊時時陷落在不能自拔的痛苦裡。

    他常常羨慕那些喝兩盅燒酒便可以蒙頭大睡,或是甩兩把撲克便能忘形地鑽桌子、刮鼻子的人。

    到什麼時候,他做人才能做得那麼輕松和那麼随便呢? 萬群嗅了嗅鍋裡的剩面條,立刻皺起了眉:“馊了。

    ”她趿着鞋,吧嗒、吧嗒地走到廁所裡倒掉了。

     好像屋子裡沒有方文煊這個人。

    他難道已經多餘到了這種地步?如果這便是一種懲罰,方文煊原也應該接受。

    祥林嫂捐門檻任千人踩、萬人踏以求來生,方文煊願意獻出淌血的心,以求贖罪。

     他跟着萬群走進廚房。

     看着萬群擰開水龍頭,嘩啦、嘩啦地沖洗鍋子,又看着她在鍋裡淘米。

    這一切聲音和動作,都給他一種過量的感覺。

     “萬群,請你原諒我。

    ” “原諒什麼?!”萬群停住了手,然後雙手又不停地在淘米水裡攪了起來。

    “我們并沒有過什麼山盟海誓,你也沒有應允過什麼,有什麼需要原諒的呢。

    ” 她并不回頭,仍舊背對着他。

    他看見,兩塊肩胛骨,高高地隆起在薄薄的襯衣下。

     “或者——諒解我。

    ” 哦,自然要諒解。

    人們對軟弱的人,總是諒解的。

     萬群忽然覺得有什麼東西正從心底飛走,飛走!鳥兒一樣。

     如對那遠飛的鳥,她說:“你走吧。

    ” 方文煊開始忙亂地摸着口袋,嗫嚅了許久,才困難地說出:“我想,我應該留些錢在這裡,你也許會用得着。

    ” “你知道我是不會要的。

    ” 當然! 方文煊的手,尴尬地停在衣袋邊上。

     “你走吧。

    ” 他走。

     他的手,撫摸着那棕色油漆剝落的門框。

    有一種感覺,這一去,他是不可能再來了。

    這門框、門框裡零亂的屋子,這屋子裡的人将如同隔世,往事将如同發生在另一個星球上的故事…… 隔着廚房的窗子,萬群看見方文煊向公共汽車站走去,他沒有坐自己的小車。

    連他最後留下的這個影子,也不曾多着些顔色。

     回到房間裡,兒子問她:“媽媽,您哭了?” “沒有。

    ”她收着桌上零亂的雜物,拿塊抹布抹桌上的灰塵。

     兒子伸出棱棱角角的小拳頭:“等我長大,誰欺侮您,我就揍他,揍得他腦袋開花。

    ” 萬群頹然地想:謝謝你的好心,兒子,等你長大,你便會知道,并不是任什麼東西,都可以用拳頭補償和填滿的。

     她仰起頭,閉着眼睛,張着嘴巴,似有無聲的長嘯,從她的胸中吐出。

     賀家彬滿頭是汗地走了進來,他埋怨:“我敲門,怎麼沒人應聲?對不起,我自己進來了。

    ”他放下手中的東西,擡頭問萬群:“怎麼樣,他全好了嗎?” 看見萬群仍然雙目緊閉地站在那裡,他立刻降低了自己的聲調,悄聲問:“你怎麼了?” 萬群舉起無力的雙手,像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樣,撲向他的懷抱,把頭靠在他的胸前,嗚咽着說:“哦,家彬,家彬,為什麼一切都是那麼地别扭啊。

    ” 他拍着她的背:“因為這是一個既非資本主義又非共産主義的時代啊!所謂非驢非馬,不倫不類,乍暖還寒,别别扭扭,上不上、下不下,當不當、正不正,既是這樣、又不是這樣,可以這樣理解、又可以不這樣理解……等等、等等,一切都在兩可之間,全都說不清楚、道不明白,又何必把自己的苦痛看得比整個社會的痛苦還重呢。

    ”他扶起她的腦袋,替她抹去臉頰上縱橫的淚:“這不是某一個人的過錯或是某幾個人的過錯,這是蟬蛻時期的痛苦。

    ” 兒子吓住了:“媽媽!” 萬群忙用手背抹去最後的淚,臉上堆起歉然的,還有點羞慚的微笑,說:“看看,叔叔給你帶了那麼多好吃的。

    ” 他推開萬群遞給他的,那個裝蛋糕的大盒子。

    不,他需要的不是這個,他需要的是長大,快快地長大,長得像家彬叔叔一樣。

    他像一個最棒的守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