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自行車的鈴聲驚擾了李瑞林的思緒。
吳國棟騎了一輛嶄新的二八永久車進廠了。
瞅見李瑞林坐在傳達室的窗口,他挺熱情地湊過去招呼着:“您——上班了?” 李瑞林讪讪地答着:“也不能老呆着。
”然後從屋裡走出來,前前後後地打量着吳國棟的新車。
心裡琢磨着,他休了那麼久的病假,哪兒來的錢買新車?總得一百七十元錢吧? 吳國棟解釋着:“新買的。
廠子裡給住家遠的同志搞了一次貸款,一個月才扣兩元錢。
解決遠途職工上下班擠車和上夜班的人搭不上早末班車的困難。
”說着,吳國棟按了一下車把上的轉鈴。
轉鈴叮零零地響着,像唱着一支心滿意足的歌。
吳國棟臉上泛着微笑,就連李瑞林也微微地笑了:窮工人哪,買輛車不容易。
一擡眼,吳國棟瞧見李瑞林那霜白的兩鬓,謝了的頂,心裡立刻有股酸溜溜的味兒。
便一把捂住了轉動着的車鈴。
從為工人着想上,陳詠明沒什麼可挑的。
那邊,職工自己蓋的宿舍,已經快蓋好了。
嚷嚷了十來年的住房問題,總算有了盼頭。
李瑞林兩個多月沒上班,真像古話說的:“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 吳國棟卻瞧着新起的房子犯愁。
“這房子蓋得不易。
先是建設銀行不給現錢。
為這,老陳答應給人家也蓋點。
你要說他實在也實在,滑頭也滑頭。
他給人家抻着來,一年打基礎,二年蓋房子,三年再完工。
他不敢一家夥幹完,怕銀行再提新的要求。
施工隊伍又泡蘑菇,三棟房子兩年還不交工。
這就決定自己幹。
車間裡三個人的活兩個人幹,支付施工隊的錢,一部分給在車間堅持生産和抽出去蓋房子的工人發獎金,剩下的用來提高房子的平米造價。
哪個車間出人,就先給哪個車間房子。
比施工隊的進度自然是快多了。
可是,銀行和咱們這麼幹對嗎?” 為這,吳國棟找陳詠明談過,提醒他注意,不要違反了政策。
陳詠明說:“我們隻好來點變通手段,不然我們沒法過日子。
不過這些變通辦法都是沿着政策的邊緣,在它允許的範圍内浮動。
既有利于群衆,也不損害國家利益。
違法的事當然不幹。
” 陳詠明一天到晚,不知要花多少腦子,琢磨在哪兒還可以摳出一點變通的方法,好為工廠的生産發展、職工生活的改善創造點條件。
有時他覺得自己簡直像那菜市場旁邊專門等着給顧客宰雞宰鴨的人,為的是弄幾個小錢,得點雞鴨下水。
除了牢牢把住政治大方向,李瑞林對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吳國棟顯得豁達。
“嗨,這算什麼,比這邪乎的事多了。
怎麼樣,你的肝炎好了嗎?” “好了。
”吳國棟感慨地搖搖頭。
自打生病以來的種種苦處,盡在這無言的搖頭之中了。
李瑞林是很能理解個中滋味的,畢竟他們是同一代人,不論對社會、對生活的負荷,他們的感覺總是相通的:“那也要好好注意,千萬别再累犯了。
” 說着話,呂志民也騎車進了廠。
蜻蜓點水似的把右腿從車上騙下來,用腳尖點了一下地,然後又把腿騙上車座,算是“出入下車”了,接着又“叭”的一聲從嘴上吐下來個煙屁股。
李瑞林高嗓大叫:“下來!你給我下來!”心裡想,這下買賣可開張了,先罰他一元錢再說。
呂志民給他叫懵了,眨巴着眼睛:“怎麼啦,怎麼啦。
” “怎麼啦?拿一元錢出來!” “幹嗎?” 李瑞林伸手往傳達室那邊一指:“牆上貼着哪,五罰一元錢。
” 呂志民光翻眼睛,不見動靜。
李瑞林和吳國棟都有些興奮。
不論呂志民掏不掏這一塊錢,他們都會覺得稱心。
在這點上,他們也是相通的。
要是他不掏,就是“五罰一元錢”的失敗。
他們樂得這一套瞎胡鬧的新玩意兒受到大家的抵制。
要是他掏,那叫活該。
他們就樂意看呂志民這種小青年受到條條框框的約束,巴不得他們一個個像牛一樣穿上鼻眼兒才好。
李瑞林說:“瞎起哄的時候挺來勁,拿一元錢就像從身上割下一斤肉。
”這句話是有所指的。
在陳詠明宣布撤銷大慶辦和政工組的大會上,李瑞林曾跳上台去痛心疾首地喊叫:“你們想幹什麼?你們還要不要走社會主義道路?”台下的小青年又是哄笑,又是吹口哨,又是拍巴掌。
就是這個呂志民把他從台上拽下來的,還說:“一邊玩兒去吧,您哪。
” 吳國棟插嘴說:“陳廠長不是在全廠宣布過嗎?你不知道?” 呂志民開始慢慢騰騰地解上衣口袋上的扣子。
陳詠明說過的話,呂志民願意捧場。
吳國棟那個得意勁兒,卻讓他窩火,他正琢磨來句什麼話噎噎吳國棟才好。
别看他是他的車間主任,他才不吃他那一套呢。
李瑞林不知怎麼,想起剛才老呂頭推着的那輛破車,穿着的那件破棉大衣。
他忽然改變了主意:“算了,下次記着吧,這回你自己把煙頭撿起來,扔進垃圾箱就得了。
” 呂志民乖乖地撿起煙頭,朝李瑞林揮了揮手,又朝吳國棟挑釁地瞥了一眼,騎上車子,揚長而去。
吳國棟忙轉向李瑞林:“老李,您這是——” “算了,何必從他開刀呢?我得先從頭頭抓起。
這條條是他們定的,對不對?” 說好了,吃過中飯楊小東找葛新發和吳賓有“要事相商”。
到時候,卻不見了楊小東。
哪兒去了呢?是不是還沒吃完?他們又折回食堂。
果然,楊小東端着兩個胳膊肘,和呂志民在食堂門口站着。
小呂一臉的不自在,臉上那個蛤蟆鏡,像一對蜻蜓的眼睛,往下耷拉着,給呂志民那無精打采的臉,更添上一種百般無奈的樣子。
小東呢,兩道濃眉,卻得意地、時不時地往上一挑,嘴巴咧得挺大,誰也說不出他是在幹正事,還是在逗樂子。
吳賓是聰明人,一看就知道這兩個人不會無緣無故地站在食堂門口。
不過他并不露聲色:“吃飽了撐的,跑食堂門口站崗來啦。
” 楊小東不愧是楊小東,一向直來直去:“中午吃飯,是廠裡人員頂集中的時候,我把他拽來,在這兒瞧瞧,到底有多少個戴蛤蟆鏡的。
”他轉向呂志民,“瞧見了吧?一共就倆,你是第三個,那兩個是什麼人,你心裡全清楚。
”然後,他嚴正起來,“我告訴你,咱們組就不能有這樣的事,你壓根兒就不是那号人,趕哪門子時髦?” “得,得,趁早收起來,沒勁。
裝什麼假華僑。
”吳賓一把把呂志民的眼鏡抓了下來。
葛新發眯着眼睛往天上瞅了瞅。
太陽,整天整天地躲在灰蒙蒙的霧啊、雲啊、煤煙子的後頭。
“就說是戴吧,大冬天的,也不是時候。
” “我當初可是有言在先,你們選我當班長,你們十三個人就是副班長,别管咱們組有什麼事,你們都得把自己擺在班長的地位上,想想自己該怎麼處理,那樣,事就好辦多了。
你們當時都點了頭的,沒忘吧?” 呂志民認賬:“沒忘。
” 别管楊小東說什麼,呂志民從來不帶翻臉。
小哥們兒相交,講的是仗義。
為他穿喇叭褲的事,小東已經跟車間主任吳國棟頂過一回:“喇叭褲全讓小流氓給穿糟了。
其實,穿的人不見得就壞,穿得油漬麻花的人,也不一定就好。
” 至于呂志民和他父親不對付的事,究竟誰對、誰不對,那筆賬是算不清楚的。
老爺子任嗎不懂,管得還寬,見人就數落兒子的不是。
動不動就告給小東,呂志民和他吵架;早上不起床;洗臉水、洗腳水不倒,就在地當間兒放着,誰不注意就“當”地踢上一腳,鬧得滿地都是水;晚上一出去就是半宿,說是“廠裡有事”;又說呂志民床底下壓着一把三棱刮刀,可能是對付他的……去年,呂志民帶回家一個新洗臉盆,兩條新毛巾,老爺子竟然問小東那些東西是不是偷的……淨把人往邪裡想,呂志民擰勁兒上來了,越是這麼着,他越是任着性兒來。
這關系好得了嗎? 小東既不聽信老人那些狹隘的偏見,也批評呂志民成心給父親找氣的不是。
仗義的是,他從不拿那些挑三窩四、恨不得把人人家裡鬧得雞飛狗叫的人散布的閑言碎語當回事。
該頂的頂回去,該解釋的解釋。
在這點上,呂志民覺着小東比老呂頭待他還好。
這樣的領導——别看是個小班長,難得遇上啊。
“好吧,再戴你就給我沒收。
”呂志民下了決心,何必呢,為了個蛤蟆鏡和小東惹氣。
“你再戴我就抓下來給你摔了。
”楊小東毫不含糊。
吳賓把眼鏡往呂志民兜裡一杵。
問楊小東:“你找我們有什麼事兒?” 楊小東從口袋裡掏出一把紙條,遞給了吳賓。
吳賓一看,是前天小組裡搞的那個民意測驗。
題目是:今年五十元安全衛生維護機床先進班組獎金如何處理? 吳賓數了數,一共十四張,其中十三張寫着離廠子頂近的“新風飯店”,一張寫了“老莫”,都想到一塊去了。
寫條子的時候,誰也沒和誰商量過,十四個人,心齊得都絕門了。
楊小東說:“今天是一九七九年的最後一天。
下午沒活兒,就是搞衛生,你和葛新發就别參加了。
莫斯科餐廳太遠,又是個别意見,就到新風飯店去訂菜訂飯。
你們倆占座、吃館子有經驗。
五十元錢,該訂什麼菜,什麼酒,看着辦。
我們三點鐘幹完,車間一封門,隊伍就開去了。
” 葛新發說:“喲,那筆賬你還記着哪。
” “什麼經驗,都有用得着的時候,但要看場合和時間。
你們吃館子的經驗這回不就用上了。
” 說罷,四個人都笑了起來。
葛新發說的是上次發季度獎的事。
那天,還沒把獎金發到個人手中,楊小東就和他們兩人打招呼了:“今天發獎金,你們可不許上班時間出去吃館子。
” 楊小東這個招呼,當然不是随便說說。
他從不跟人說那号沒有把握、沒有根據的話。
葛新發和吳賓是班組裡有名的饞鬼。
拿到獎金就吃館子是他們的老習慣。
楊小東也多次勸說過他們:“又去吃館子?也不攢點錢,還打算不打算娶媳婦?” 每每提起娶媳婦的事,葛新發總是滿腹狐疑地搖着大腦袋:“媳婦兒?不行。
那玩意兒太受限制。
你說說,你現在有單身那會兒自在嗎?” 楊小東眯着眼睛想了一會兒:“是不那麼自在。
可這不自在裡,又有點兒美不滋兒的味兒。
那是沒媳婦的人,咂摸不出來的。
” 吳賓不以為然地說:“今天說今天,明天說明天。
再說,一個月就吃那麼一兩次。
” 葛新發繼續表示着對婚姻合理性的懷疑:“是啊,就算你有了錢,沒房子也不行啊。
你看小宋,就差沒給車間主任吳國棟磕頭下跪了。
” “叫我,我他媽的兩口子就搬到吳國棟的辦公桌上睡去。
老渾蛋,他敢情結了婚,下過倆崽兒了。
”提起小宋要房子的事,吳賓總是一肚子火。
楊小東表示:“不能那麼說他。
車間裡生産抓得還不錯。
他不走後門,也不利用職權,就連廠子從鄉下拉來的梨、蘋果,一聽不是國營商店裡趸來的,他都不買,生怕違反了政策。
像這樣的幹部,就算不錯了。
他那樣一個芝麻官,
吳國棟騎了一輛嶄新的二八永久車進廠了。
瞅見李瑞林坐在傳達室的窗口,他挺熱情地湊過去招呼着:“您——上班了?” 李瑞林讪讪地答着:“也不能老呆着。
”然後從屋裡走出來,前前後後地打量着吳國棟的新車。
心裡琢磨着,他休了那麼久的病假,哪兒來的錢買新車?總得一百七十元錢吧? 吳國棟解釋着:“新買的。
廠子裡給住家遠的同志搞了一次貸款,一個月才扣兩元錢。
解決遠途職工上下班擠車和上夜班的人搭不上早末班車的困難。
”說着,吳國棟按了一下車把上的轉鈴。
轉鈴叮零零地響着,像唱着一支心滿意足的歌。
吳國棟臉上泛着微笑,就連李瑞林也微微地笑了:窮工人哪,買輛車不容易。
一擡眼,吳國棟瞧見李瑞林那霜白的兩鬓,謝了的頂,心裡立刻有股酸溜溜的味兒。
便一把捂住了轉動着的車鈴。
從為工人着想上,陳詠明沒什麼可挑的。
那邊,職工自己蓋的宿舍,已經快蓋好了。
嚷嚷了十來年的住房問題,總算有了盼頭。
李瑞林兩個多月沒上班,真像古話說的:“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 吳國棟卻瞧着新起的房子犯愁。
“這房子蓋得不易。
先是建設銀行不給現錢。
為這,老陳答應給人家也蓋點。
你要說他實在也實在,滑頭也滑頭。
他給人家抻着來,一年打基礎,二年蓋房子,三年再完工。
他不敢一家夥幹完,怕銀行再提新的要求。
施工隊伍又泡蘑菇,三棟房子兩年還不交工。
這就決定自己幹。
車間裡三個人的活兩個人幹,支付施工隊的錢,一部分給在車間堅持生産和抽出去蓋房子的工人發獎金,剩下的用來提高房子的平米造價。
哪個車間出人,就先給哪個車間房子。
比施工隊的進度自然是快多了。
可是,銀行和咱們這麼幹對嗎?” 為這,吳國棟找陳詠明談過,提醒他注意,不要違反了政策。
陳詠明說:“我們隻好來點變通手段,不然我們沒法過日子。
不過這些變通辦法都是沿着政策的邊緣,在它允許的範圍内浮動。
既有利于群衆,也不損害國家利益。
違法的事當然不幹。
” 陳詠明一天到晚,不知要花多少腦子,琢磨在哪兒還可以摳出一點變通的方法,好為工廠的生産發展、職工生活的改善創造點條件。
有時他覺得自己簡直像那菜市場旁邊專門等着給顧客宰雞宰鴨的人,為的是弄幾個小錢,得點雞鴨下水。
除了牢牢把住政治大方向,李瑞林對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吳國棟顯得豁達。
“嗨,這算什麼,比這邪乎的事多了。
怎麼樣,你的肝炎好了嗎?” “好了。
”吳國棟感慨地搖搖頭。
自打生病以來的種種苦處,盡在這無言的搖頭之中了。
李瑞林是很能理解個中滋味的,畢竟他們是同一代人,不論對社會、對生活的負荷,他們的感覺總是相通的:“那也要好好注意,千萬别再累犯了。
” 說着話,呂志民也騎車進了廠。
蜻蜓點水似的把右腿從車上騙下來,用腳尖點了一下地,然後又把腿騙上車座,算是“出入下車”了,接着又“叭”的一聲從嘴上吐下來個煙屁股。
李瑞林高嗓大叫:“下來!你給我下來!”心裡想,這下買賣可開張了,先罰他一元錢再說。
呂志民給他叫懵了,眨巴着眼睛:“怎麼啦,怎麼啦。
” “怎麼啦?拿一元錢出來!” “幹嗎?” 李瑞林伸手往傳達室那邊一指:“牆上貼着哪,五罰一元錢。
” 呂志民光翻眼睛,不見動靜。
李瑞林和吳國棟都有些興奮。
不論呂志民掏不掏這一塊錢,他們都會覺得稱心。
在這點上,他們也是相通的。
要是他不掏,就是“五罰一元錢”的失敗。
他們樂得這一套瞎胡鬧的新玩意兒受到大家的抵制。
要是他掏,那叫活該。
他們就樂意看呂志民這種小青年受到條條框框的約束,巴不得他們一個個像牛一樣穿上鼻眼兒才好。
李瑞林說:“瞎起哄的時候挺來勁,拿一元錢就像從身上割下一斤肉。
”這句話是有所指的。
在陳詠明宣布撤銷大慶辦和政工組的大會上,李瑞林曾跳上台去痛心疾首地喊叫:“你們想幹什麼?你們還要不要走社會主義道路?”台下的小青年又是哄笑,又是吹口哨,又是拍巴掌。
就是這個呂志民把他從台上拽下來的,還說:“一邊玩兒去吧,您哪。
” 吳國棟插嘴說:“陳廠長不是在全廠宣布過嗎?你不知道?” 呂志民開始慢慢騰騰地解上衣口袋上的扣子。
陳詠明說過的話,呂志民願意捧場。
吳國棟那個得意勁兒,卻讓他窩火,他正琢磨來句什麼話噎噎吳國棟才好。
别看他是他的車間主任,他才不吃他那一套呢。
李瑞林不知怎麼,想起剛才老呂頭推着的那輛破車,穿着的那件破棉大衣。
他忽然改變了主意:“算了,下次記着吧,這回你自己把煙頭撿起來,扔進垃圾箱就得了。
” 呂志民乖乖地撿起煙頭,朝李瑞林揮了揮手,又朝吳國棟挑釁地瞥了一眼,騎上車子,揚長而去。
吳國棟忙轉向李瑞林:“老李,您這是——” “算了,何必從他開刀呢?我得先從頭頭抓起。
這條條是他們定的,對不對?” 說好了,吃過中飯楊小東找葛新發和吳賓有“要事相商”。
到時候,卻不見了楊小東。
哪兒去了呢?是不是還沒吃完?他們又折回食堂。
果然,楊小東端着兩個胳膊肘,和呂志民在食堂門口站着。
小呂一臉的不自在,臉上那個蛤蟆鏡,像一對蜻蜓的眼睛,往下耷拉着,給呂志民那無精打采的臉,更添上一種百般無奈的樣子。
小東呢,兩道濃眉,卻得意地、時不時地往上一挑,嘴巴咧得挺大,誰也說不出他是在幹正事,還是在逗樂子。
吳賓是聰明人,一看就知道這兩個人不會無緣無故地站在食堂門口。
不過他并不露聲色:“吃飽了撐的,跑食堂門口站崗來啦。
” 楊小東不愧是楊小東,一向直來直去:“中午吃飯,是廠裡人員頂集中的時候,我把他拽來,在這兒瞧瞧,到底有多少個戴蛤蟆鏡的。
”他轉向呂志民,“瞧見了吧?一共就倆,你是第三個,那兩個是什麼人,你心裡全清楚。
”然後,他嚴正起來,“我告訴你,咱們組就不能有這樣的事,你壓根兒就不是那号人,趕哪門子時髦?” “得,得,趁早收起來,沒勁。
裝什麼假華僑。
”吳賓一把把呂志民的眼鏡抓了下來。
葛新發眯着眼睛往天上瞅了瞅。
太陽,整天整天地躲在灰蒙蒙的霧啊、雲啊、煤煙子的後頭。
“就說是戴吧,大冬天的,也不是時候。
” “我當初可是有言在先,你們選我當班長,你們十三個人就是副班長,别管咱們組有什麼事,你們都得把自己擺在班長的地位上,想想自己該怎麼處理,那樣,事就好辦多了。
你們當時都點了頭的,沒忘吧?” 呂志民認賬:“沒忘。
” 别管楊小東說什麼,呂志民從來不帶翻臉。
小哥們兒相交,講的是仗義。
為他穿喇叭褲的事,小東已經跟車間主任吳國棟頂過一回:“喇叭褲全讓小流氓給穿糟了。
其實,穿的人不見得就壞,穿得油漬麻花的人,也不一定就好。
” 至于呂志民和他父親不對付的事,究竟誰對、誰不對,那筆賬是算不清楚的。
老爺子任嗎不懂,管得還寬,見人就數落兒子的不是。
動不動就告給小東,呂志民和他吵架;早上不起床;洗臉水、洗腳水不倒,就在地當間兒放着,誰不注意就“當”地踢上一腳,鬧得滿地都是水;晚上一出去就是半宿,說是“廠裡有事”;又說呂志民床底下壓着一把三棱刮刀,可能是對付他的……去年,呂志民帶回家一個新洗臉盆,兩條新毛巾,老爺子竟然問小東那些東西是不是偷的……淨把人往邪裡想,呂志民擰勁兒上來了,越是這麼着,他越是任着性兒來。
這關系好得了嗎? 小東既不聽信老人那些狹隘的偏見,也批評呂志民成心給父親找氣的不是。
仗義的是,他從不拿那些挑三窩四、恨不得把人人家裡鬧得雞飛狗叫的人散布的閑言碎語當回事。
該頂的頂回去,該解釋的解釋。
在這點上,呂志民覺着小東比老呂頭待他還好。
這樣的領導——别看是個小班長,難得遇上啊。
“好吧,再戴你就給我沒收。
”呂志民下了決心,何必呢,為了個蛤蟆鏡和小東惹氣。
“你再戴我就抓下來給你摔了。
”楊小東毫不含糊。
吳賓把眼鏡往呂志民兜裡一杵。
問楊小東:“你找我們有什麼事兒?” 楊小東從口袋裡掏出一把紙條,遞給了吳賓。
吳賓一看,是前天小組裡搞的那個民意測驗。
題目是:今年五十元安全衛生維護機床先進班組獎金如何處理? 吳賓數了數,一共十四張,其中十三張寫着離廠子頂近的“新風飯店”,一張寫了“老莫”,都想到一塊去了。
寫條子的時候,誰也沒和誰商量過,十四個人,心齊得都絕門了。
楊小東說:“今天是一九七九年的最後一天。
下午沒活兒,就是搞衛生,你和葛新發就别參加了。
莫斯科餐廳太遠,又是個别意見,就到新風飯店去訂菜訂飯。
你們倆占座、吃館子有經驗。
五十元錢,該訂什麼菜,什麼酒,看着辦。
我們三點鐘幹完,車間一封門,隊伍就開去了。
” 葛新發說:“喲,那筆賬你還記着哪。
” “什麼經驗,都有用得着的時候,但要看場合和時間。
你們吃館子的經驗這回不就用上了。
” 說罷,四個人都笑了起來。
葛新發說的是上次發季度獎的事。
那天,還沒把獎金發到個人手中,楊小東就和他們兩人打招呼了:“今天發獎金,你們可不許上班時間出去吃館子。
” 楊小東這個招呼,當然不是随便說說。
他從不跟人說那号沒有把握、沒有根據的話。
葛新發和吳賓是班組裡有名的饞鬼。
拿到獎金就吃館子是他們的老習慣。
楊小東也多次勸說過他們:“又去吃館子?也不攢點錢,還打算不打算娶媳婦?” 每每提起娶媳婦的事,葛新發總是滿腹狐疑地搖着大腦袋:“媳婦兒?不行。
那玩意兒太受限制。
你說說,你現在有單身那會兒自在嗎?” 楊小東眯着眼睛想了一會兒:“是不那麼自在。
可這不自在裡,又有點兒美不滋兒的味兒。
那是沒媳婦的人,咂摸不出來的。
” 吳賓不以為然地說:“今天說今天,明天說明天。
再說,一個月就吃那麼一兩次。
” 葛新發繼續表示着對婚姻合理性的懷疑:“是啊,就算你有了錢,沒房子也不行啊。
你看小宋,就差沒給車間主任吳國棟磕頭下跪了。
” “叫我,我他媽的兩口子就搬到吳國棟的辦公桌上睡去。
老渾蛋,他敢情結了婚,下過倆崽兒了。
”提起小宋要房子的事,吳賓總是一肚子火。
楊小東表示:“不能那麼說他。
車間裡生産抓得還不錯。
他不走後門,也不利用職權,就連廠子從鄉下拉來的梨、蘋果,一聽不是國營商店裡趸來的,他都不買,生怕違反了政策。
像這樣的幹部,就算不錯了。
他那樣一個芝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