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氣洶洶地說:“……部黨組經過研究,認為你去還是合适的。
” “這樣大的廠子,我從來沒管理過。
” “是啊,是啊,這麼一個爛攤子,擱在誰身上都夠瞧的,已經換過好幾任廠長了。
部裡就有兩位局長在那裡幹過。
當然,那是‘四人幫’橫行的時期,誰也别想幹成一件事。
現在,幹‘四化’有了相當充分的條件,當然也還有各方面的困難。
對許多重大的問題,還存在着認識上的分歧。
比如,到了現在還要讨論生産的目的是什麼,這就涉及到積累和消費的比例問題。
唉,共産黨是幹什麼的?開宗明義第一條,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的。
怎麼到了現在這個問題也成了問題!還有,思想政治工作是要把人變成唯命是從的奴隸,還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積極性,把他們提高到備受尊重的地位?像這些早就應該認識的問題,有些同志到現在還不認識。
認識上不一緻,實行起來就更加困難。
有些人,幹了很多年的革命,當了好些年的黨員,說到底,偏偏就沒有真正了解馬克思主義是怎麼回事……情況就是這樣,我不要求你現在就答複,你可以考慮幾天。
” 不但陳詠明在考慮,和他要好的同志、朋友也在替他考慮。
了解那個廠子内情的勸他:“你到哪裡,搞上去也得栽下來,搞不上去也得栽下來。
” 也有人說:“憑你這個級别,坐曙光汽車廠那把椅子屁股小了點兒。
” “你鎮得住嗎?!” 而陳詠明考慮的,并不是他将遇到的盤根錯節的人事關系;層層組織像一套生了鏽的、每個環節都運轉不靈的機械裝置;企業的虧損;生産任務的拖欠;職工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他想的是,如果在戰場上,作為一個共産黨員,應該自告奮勇地到那最危險的、九死一生的陣地上去。
人們很難說清,自己的某些素質,何時、何地、因何而形成。
一九四九年報考軍政大學的最後一項考核:口試。
站在他前面的是一個身穿陰丹士林布旗袍的孱弱女子。
看上去十八九歲的樣子,卻是菜一樣的臉色。
浮腫的眼皮,遮着一雙羞怯的眸子。
一個滿臉絡腮胡子、穿着灰布軍裝的人,坐在一張桌子後面。
那人大概很高,長長的、打着綁腿的腳從桌子下面伸出。
他左手托着腮幫子,用以支撐似乎其重無比的頭顱。
他一定被那些不斷重複的問題弄得頭都大了。
右手裡的那支筆,顯然比他背上的三八槍更使他感到難以對付。
桌上,是一大摞參加口試人的有關表格。
每個人回答過他的問題之後,他便在表上做一個記号。
他問那女子:“你為什麼要參加軍政大學?” 她期期艾艾地回答:“為了工作。
” “你是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一半是為人民服務,一半是為自己吃飯……可能算半心半意吧?” 隻見那人低頭嘩啦嘩啦地在紙上記着,如同拿刀子在割一塊牛皮,根本不看站在他面前回答問題的那些人。
也許不能那麼苛求他,他累了。
如果他能擡頭看一看站在他面前那個誠惶誠恐、十分誠實的女子,他也許不會在她那張表格上打個×了。
那可憐的女子,甚至不敢看一看他在表上做了什麼記号,便心慌意亂地走開了,并且差一點讓他伸出桌外的長腿絆了一跤。
一個人的前途,便這樣草率地、武斷地被否定了。
陳詠明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作風,也許就是從那一天開始逐步形成的。
無産階級不但要解放全人類,還要解放無産階級自己。
這解放不但意味着物質上的解放,還意味着精神上的解放,使每一個人成為完善的人。
未來的世界,應該是人的精神更加完善的世界。
從現在開始吧,從自己開始吧,讓這個世界早一點到來吧。
十天之後,陳詠明對鄭子雲說:“您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呢?” 鄭子雲說:“第一是把質量管理搞起來,汽車廠是流水生産,不能靠手藝過日子。
第二是搞均衡生産,把再制品壓下來。
第三每月生産要逐步上升。
你是個老廠長了,其他方面,自己參照部裡整頓企業的要求去辦。
那麼你也談談,你有什麼要求呢?” “您既然把這副重擔給了我,我希望搞好它。
這些日子,我腦子裡也有些想法,但必須真正有了廠長的權力才能實現它。
所以我隻有一個要求,讓我行使這個權力。
我不是為自己争這個權力,我要它有什麼用?我是為廠子的發展,最終是為生産的發展。
可是這個權力
” “這樣大的廠子,我從來沒管理過。
” “是啊,是啊,這麼一個爛攤子,擱在誰身上都夠瞧的,已經換過好幾任廠長了。
部裡就有兩位局長在那裡幹過。
當然,那是‘四人幫’橫行的時期,誰也别想幹成一件事。
現在,幹‘四化’有了相當充分的條件,當然也還有各方面的困難。
對許多重大的問題,還存在着認識上的分歧。
比如,到了現在還要讨論生産的目的是什麼,這就涉及到積累和消費的比例問題。
唉,共産黨是幹什麼的?開宗明義第一條,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的。
怎麼到了現在這個問題也成了問題!還有,思想政治工作是要把人變成唯命是從的奴隸,還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積極性,把他們提高到備受尊重的地位?像這些早就應該認識的問題,有些同志到現在還不認識。
認識上不一緻,實行起來就更加困難。
有些人,幹了很多年的革命,當了好些年的黨員,說到底,偏偏就沒有真正了解馬克思主義是怎麼回事……情況就是這樣,我不要求你現在就答複,你可以考慮幾天。
” 不但陳詠明在考慮,和他要好的同志、朋友也在替他考慮。
了解那個廠子内情的勸他:“你到哪裡,搞上去也得栽下來,搞不上去也得栽下來。
” 也有人說:“憑你這個級别,坐曙光汽車廠那把椅子屁股小了點兒。
” “你鎮得住嗎?!” 而陳詠明考慮的,并不是他将遇到的盤根錯節的人事關系;層層組織像一套生了鏽的、每個環節都運轉不靈的機械裝置;企業的虧損;生産任務的拖欠;職工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他想的是,如果在戰場上,作為一個共産黨員,應該自告奮勇地到那最危險的、九死一生的陣地上去。
人們很難說清,自己的某些素質,何時、何地、因何而形成。
一九四九年報考軍政大學的最後一項考核:口試。
站在他前面的是一個身穿陰丹士林布旗袍的孱弱女子。
看上去十八九歲的樣子,卻是菜一樣的臉色。
浮腫的眼皮,遮着一雙羞怯的眸子。
一個滿臉絡腮胡子、穿着灰布軍裝的人,坐在一張桌子後面。
那人大概很高,長長的、打着綁腿的腳從桌子下面伸出。
他左手托着腮幫子,用以支撐似乎其重無比的頭顱。
他一定被那些不斷重複的問題弄得頭都大了。
右手裡的那支筆,顯然比他背上的三八槍更使他感到難以對付。
桌上,是一大摞參加口試人的有關表格。
每個人回答過他的問題之後,他便在表上做一個記号。
他問那女子:“你為什麼要參加軍政大學?” 她期期艾艾地回答:“為了工作。
” “你是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一半是為人民服務,一半是為自己吃飯……可能算半心半意吧?” 隻見那人低頭嘩啦嘩啦地在紙上記着,如同拿刀子在割一塊牛皮,根本不看站在他面前回答問題的那些人。
也許不能那麼苛求他,他累了。
如果他能擡頭看一看站在他面前那個誠惶誠恐、十分誠實的女子,他也許不會在她那張表格上打個×了。
那可憐的女子,甚至不敢看一看他在表上做了什麼記号,便心慌意亂地走開了,并且差一點讓他伸出桌外的長腿絆了一跤。
一個人的前途,便這樣草率地、武斷地被否定了。
陳詠明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作風,也許就是從那一天開始逐步形成的。
無産階級不但要解放全人類,還要解放無産階級自己。
這解放不但意味着物質上的解放,還意味着精神上的解放,使每一個人成為完善的人。
未來的世界,應該是人的精神更加完善的世界。
從現在開始吧,從自己開始吧,讓這個世界早一點到來吧。
十天之後,陳詠明對鄭子雲說:“您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呢?” 鄭子雲說:“第一是把質量管理搞起來,汽車廠是流水生産,不能靠手藝過日子。
第二是搞均衡生産,把再制品壓下來。
第三每月生産要逐步上升。
你是個老廠長了,其他方面,自己參照部裡整頓企業的要求去辦。
那麼你也談談,你有什麼要求呢?” “您既然把這副重擔給了我,我希望搞好它。
這些日子,我腦子裡也有些想法,但必須真正有了廠長的權力才能實現它。
所以我隻有一個要求,讓我行使這個權力。
我不是為自己争這個權力,我要它有什麼用?我是為廠子的發展,最終是為生産的發展。
可是這個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