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上的汗珠,忙不疊地連聲問道:“怎麼了?怎麼了?” 郁麗文在他的聲調裡,聽到了從未有過的慌亂。

    她知道,像他那樣的人,是不會慌亂的,即使面對将要滅頂的災難。

    他分明把她看得比什麼都重,隻不過他覺得那是無須言表的。

    如同心在胸膛裡跳着,有誰會經常顧及那永遠和自己在一起的心呢?但如果沒有了那心,人便會死了。

     一切全是新的,齊全的。

    但新房仍然顯得空蕩。

     陳詠明毫無頭緒地在房間裡忙亂着。

    或是把地闆上攤着的紙盒放到窗台上去,而在開窗戶的時候又把它們堆到牆角裡去。

     最後,他張開兩隻大手,對郁麗文說:“對不起,今天我好像應該洗個澡。

    ” “要不要我給你燒點熱水?”她不知道該怎麼辦,她害臊。

    像那些堆在地闆上的家什一樣,好像還沒習慣這個新家,還沒有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不用,謝謝。

    ”嘩啦、嘩啦,他在廁所的冷水管子底下洗了好久。

     濕淋淋的頭發下,一張神清氣爽的臉,散發着肥皂新鮮的氣味。

     “我的小妻子,我們要不要做晚飯吃?”有很多家什,可是他們偏偏找不到做飯用的東西。

     餅幹,新婚之夜的晚餐…… 婚後的生活是幸福的。

     時間總是那麼少,感情在時間的擠壓下濃縮了。

    陳詠明的一個親吻會讓郁麗文幾天幾夜不能從那種燃燒着的感覺裡清醒過來。

    然後是長長的等待後的另一次愛撫。

    出差,出差,經常的分離保持着情感的新鮮。

     做陳詠明的妻子是困難的,但也是值得驕傲的。

    當郁麗文還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少女,在她夢幻裡出現過的理想丈夫,不正是這樣一個不會對困難屈服的、強有力的男人嗎? 唉,焦急,擔心,惦念,心疼……“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差點兒沒讓人打死。

    在陰濕的“牛棚”裡關了幾個月出來,渾身上下的骨節都得了關節炎,路都不會走了。

    看着那樣高大的一個身軀突然變得佝偻,那樣一個硬挺挺的漢子,卻要扶着牆一步步地挪動腳步,郁麗文肝腸寸斷了。

    她四處奔波,為他找藥、煎藥,熬了種種草藥在他的關節上熱敷。

    他還要說俏皮話:“我要勸說所有的男人,他們應該找個大夫做老婆。

    ” 她笑着,可是眼淚卻一滴滴地掉在丈夫正在熱敷的肩膀上。

     陳詠明扳過她的肩膀,她卻把頭扭開,不看他的眼睛。

    而他,固執地把她濕漉漉的眼睛對準自己:“我不是好好的嗎?等我好了,我背你爬香山去……” 好倒是好了。

    可是漆黑的頭發卻開始花白,逢到陰天下雨,每個關節都疼痛難當,像把生了鏽的鎖,開動起來,吱吱嘎嘎地響。

    這一切都瞞不過一雙醫生的眼睛。

     當然,他們也沒能去香山。

     兩年以前,鄭子雲副部長親自找陳詠明談話,準備派他到曙光汽車廠出任廠長。

     鄭子雲好像存心要把陳詠明吓倒:“……不過我要先把底交給你。

    生産嘛,是連年虧損。

    設備完好率隻有百分之三十五,你知道的,部裡的要求是百分之八十五。

    挺大的車間,卻沒有地方下腳。

    鐵屑、加工件、毛坯、廢件,滿地都是,一層摞着一層。

    投料不按生産計劃,投一次夠你用半個月,也堆在車間裡占地盤。

     “職工生活嘛,一千多人沒房子住。

    一間屋,布簾子一拉,住兩家。

    晚上倒班,不敢開燈,怕影響别家休息,黑地裡,據說還有上錯床的。

    ”說到這裡,鄭子雲停住了,好久沒有言語。

    下巴支在交叉的十指上,坐在那裡不知想些什麼,陳詠明還以為他說完了。

    隻見他歎了一口氣,對陳詠明微微笑了笑,好像為自己突然中止了談話表示歉意。

     鄭子雲繼續說下去:“托兒所送不進去孩子。

    房頂上有些瓦壞了也不補,露着天。

    外頭下大雪,屋裡飄雪花,把孩子趕到不漏的那頭住去。

    玻璃碎了、窗框子壞了,全用木闆一釘,弄得房間裡黑乎乎的。

    還有人把垃圾往托兒所院子裡堆。

    在這樣的環境裡,孩子們怎麼生活呢? “食堂也是烏七八糟,案闆上的灰塵有一個小錢厚。

    醫務室裝中草藥的麻袋成了耗子窩,拉上耗子屎,那些中草藥就隻能當柴燒。

    工人呢,卻配不齊藥。

     “另外,還有上百個人的問題沒有落實政策,幾百個待業子女沒有安排工作……” 他好像很了解汽車廠的情況,大概常去廠子裡看看、走走,陳詠明想。

     突然,鄭子雲像和誰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