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假如一個部,或一個單位的黨、政領導,都照你這種辦法搭上親家,還怎麼工作呢?能分得清公事或私事嗎?要是大家坐在一起開會,誰能說清那是研究工作,還是在走親家。
别忘了,咱們還是共産黨員。
搞什麼名堂!” 夏竹筠撇嘴。
共産黨員怎麼啦,黨章上也沒寫着幹部子女不能通婚。
現在和外國人還能通婚呢,中國人和中國人結婚倒成了問題。
真是豈有此理。
當然,在她這樣的年齡,花這樣多的時間去裝扮自己,已不是為了讨什麼人的歡喜,而是她這個身份的習慣使然。
她那位忙着上班、忙着開會、忙着深入基層、忙着打電話的鄭子雲,從來沒有時間欣賞她的衣着和發式。
他的電話那麼多,惹得她經常埋怨:“整天給你接電話。
”他卻說:“誰讓你那麼愛接呢。
”不讓她接電話,那可不行。
那是顯示女主人的權力以及監督丈夫的重要一環。
一九五六年,她死命拉着鄭子雲去北京飯店參加了一次舞會,第二天,她問:“你覺得昨天晚上我穿的那件衣服合适嗎?” 鄭子雲認真地想了想,說:“不錯,淺黃色很配你的皮膚。
” 聽了他那經過認真思索的回答,夏竹筠目瞪口呆了好一陣。
然後,她氣得大叫:“天哪,我想你該不會突然患了色盲症吧?我昨天穿的是一件紫紅色的绉綢旗袍啊。
” 他聽了之後,卻哈哈大笑:“那麼,你再做一件淺黃色的就是。
” 等到她真做了一件淺黃色的綢襯衣穿給他看的時候,他早已忘記了自己說過淺黃色很配她膚色的這件事,卻說:“淺黃色?你穿起來好像不怎麼合适。
” 除此之外,他沒有什麼可挑剔的。
年輕的時候,他人很漂亮,也很有風度,和他一起走在街上,許多女人羨慕得眼紅。
而且他很忠實,對任何女人都沒有興趣,就連她,也好像是他房間裡一件可有可無的擺設。
他們早就不住在一個房間裡了。
她曾暗自揣度,他是不是懊悔當初不該弄個老婆來麻煩自己?或許他們結婚的時候,他錯把青年人的沖動當成了愛情?他是不是從來沒有愛過她,以緻他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熱情全部獻給了工作?有時她埋怨他:總是工作,工作,工作,好像這個家不是他的。
要不是她出面張羅,小女兒能到那麼一個理想的單位去工作?攝影記者,這工作又體面又輕松,接近的是上層人物,見識的是大場面。
當然,還得張羅一套好房子,老頭子恢複工作的時候,部裡的房子一時緊張——怪事,部裡年年蓋房子,偏偏想不到給部長級的幹部蓋一些——隻好在這套房子裡住下了,這哪裡像個副部長的房子?五個房間,還是四層樓。
瞧瞧别的副部長,有誰住這樣的房子?又不是讓部裡專門給蓋一套,換一套合适的,還是合情合理的吧?這事靠鄭子雲算是白靠,還得由她出面。
顧客一走,好像把劉玉英撐着的那點勁兒也帶走了,她覺得全身像散了架。
昨天晚上,整整一夜沒有合眼,早上連飯也沒吃就出來了,中飯也沒咽下去幾口,一口氣堵在嗓子眼裡,使她難以下咽。
想起來她就傷心,可是她不願意坐下來歇着。
她必須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然眼淚立刻會流出來。
她拿起掃帚,打掃散落在地上的頭發。
長這麼大,不論爹,不論娘,别說碰自己一手指頭,就連一聲申斥也沒有過。
昨天,她卻挨了一個嘴巴子。
打她的,就是她恨不得連命都舍給他的丈夫。
為什麼?不過是因為小壯打碎了一個暖水瓶。
吳國棟也不問問孩子是不是燙着了,伸手就是一巴掌,她隻是說了一句:“不就是一個瓶膽嘛,一元來錢的事兒,幹嗎打孩子。
” 聽聽吳國棟說的是什麼喲:“聽你說這話,好像你是個部長太太!一元來錢,你有幾個一元來錢?” 一元來錢倒是有的,可要是到了月底,就是花一元來錢,也要颠過來、倒過去地盤算好幾遍呢。
誰要是沒過過那種日子,誰就體會不到一元來錢是怎樣牽動着一個家庭主婦的心。
自從吳國棟得了肝炎,病休半年以後,每個月隻拿百分之六十的工資,也就是五十幾元,她自己,加上輔助工資頂多五十多元錢。
四口人,每個月還要給吳國棟老家裡的父母寄十五元錢。
吳國棟有病,需要加強營養,再有,能讓兩個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嗎?吳國棟也咽不下去啊。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日子還能過得去。
隻不過劉玉英要使出渾身的勁兒才行。
為了省幾分錢,她從來不買切面或挂面,哪怕在理發店裡站一天,腳背腫得多高,回到家裡,也要自己擀。
為了省幾分錢,她從來沒有買過新鮮的時菜,總是到地攤上去買一角錢一堆的“處理菜”。
大姐從新疆來信說,那裡的青菜很貴。
這麼一比,北京還是不錯,什麼都有處理的賣:菜啦,魚啦,布啦,鞋啦……劉玉英很熟悉在哪幾個商場可以買到這樣的便宜貨。
為了省點洗衣粉,她充分地顯示了她在計劃方面的才能:先洗淺色的衣服,後洗深色的,然後再刷兩個兒子的鞋,最後還用這不起沫的黑
别忘了,咱們還是共産黨員。
搞什麼名堂!” 夏竹筠撇嘴。
共産黨員怎麼啦,黨章上也沒寫着幹部子女不能通婚。
現在和外國人還能通婚呢,中國人和中國人結婚倒成了問題。
真是豈有此理。
當然,在她這樣的年齡,花這樣多的時間去裝扮自己,已不是為了讨什麼人的歡喜,而是她這個身份的習慣使然。
她那位忙着上班、忙着開會、忙着深入基層、忙着打電話的鄭子雲,從來沒有時間欣賞她的衣着和發式。
他的電話那麼多,惹得她經常埋怨:“整天給你接電話。
”他卻說:“誰讓你那麼愛接呢。
”不讓她接電話,那可不行。
那是顯示女主人的權力以及監督丈夫的重要一環。
一九五六年,她死命拉着鄭子雲去北京飯店參加了一次舞會,第二天,她問:“你覺得昨天晚上我穿的那件衣服合适嗎?” 鄭子雲認真地想了想,說:“不錯,淺黃色很配你的皮膚。
” 聽了他那經過認真思索的回答,夏竹筠目瞪口呆了好一陣。
然後,她氣得大叫:“天哪,我想你該不會突然患了色盲症吧?我昨天穿的是一件紫紅色的绉綢旗袍啊。
” 他聽了之後,卻哈哈大笑:“那麼,你再做一件淺黃色的就是。
” 等到她真做了一件淺黃色的綢襯衣穿給他看的時候,他早已忘記了自己說過淺黃色很配她膚色的這件事,卻說:“淺黃色?你穿起來好像不怎麼合适。
” 除此之外,他沒有什麼可挑剔的。
年輕的時候,他人很漂亮,也很有風度,和他一起走在街上,許多女人羨慕得眼紅。
而且他很忠實,對任何女人都沒有興趣,就連她,也好像是他房間裡一件可有可無的擺設。
他們早就不住在一個房間裡了。
她曾暗自揣度,他是不是懊悔當初不該弄個老婆來麻煩自己?或許他們結婚的時候,他錯把青年人的沖動當成了愛情?他是不是從來沒有愛過她,以緻他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熱情全部獻給了工作?有時她埋怨他:總是工作,工作,工作,好像這個家不是他的。
要不是她出面張羅,小女兒能到那麼一個理想的單位去工作?攝影記者,這工作又體面又輕松,接近的是上層人物,見識的是大場面。
當然,還得張羅一套好房子,老頭子恢複工作的時候,部裡的房子一時緊張——怪事,部裡年年蓋房子,偏偏想不到給部長級的幹部蓋一些——隻好在這套房子裡住下了,這哪裡像個副部長的房子?五個房間,還是四層樓。
瞧瞧别的副部長,有誰住這樣的房子?又不是讓部裡專門給蓋一套,換一套合适的,還是合情合理的吧?這事靠鄭子雲算是白靠,還得由她出面。
顧客一走,好像把劉玉英撐着的那點勁兒也帶走了,她覺得全身像散了架。
昨天晚上,整整一夜沒有合眼,早上連飯也沒吃就出來了,中飯也沒咽下去幾口,一口氣堵在嗓子眼裡,使她難以下咽。
想起來她就傷心,可是她不願意坐下來歇着。
她必須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然眼淚立刻會流出來。
她拿起掃帚,打掃散落在地上的頭發。
長這麼大,不論爹,不論娘,别說碰自己一手指頭,就連一聲申斥也沒有過。
昨天,她卻挨了一個嘴巴子。
打她的,就是她恨不得連命都舍給他的丈夫。
為什麼?不過是因為小壯打碎了一個暖水瓶。
吳國棟也不問問孩子是不是燙着了,伸手就是一巴掌,她隻是說了一句:“不就是一個瓶膽嘛,一元來錢的事兒,幹嗎打孩子。
” 聽聽吳國棟說的是什麼喲:“聽你說這話,好像你是個部長太太!一元來錢,你有幾個一元來錢?” 一元來錢倒是有的,可要是到了月底,就是花一元來錢,也要颠過來、倒過去地盤算好幾遍呢。
誰要是沒過過那種日子,誰就體會不到一元來錢是怎樣牽動着一個家庭主婦的心。
自從吳國棟得了肝炎,病休半年以後,每個月隻拿百分之六十的工資,也就是五十幾元,她自己,加上輔助工資頂多五十多元錢。
四口人,每個月還要給吳國棟老家裡的父母寄十五元錢。
吳國棟有病,需要加強營養,再有,能讓兩個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嗎?吳國棟也咽不下去啊。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日子還能過得去。
隻不過劉玉英要使出渾身的勁兒才行。
為了省幾分錢,她從來不買切面或挂面,哪怕在理發店裡站一天,腳背腫得多高,回到家裡,也要自己擀。
為了省幾分錢,她從來沒有買過新鮮的時菜,總是到地攤上去買一角錢一堆的“處理菜”。
大姐從新疆來信說,那裡的青菜很貴。
這麼一比,北京還是不錯,什麼都有處理的賣:菜啦,魚啦,布啦,鞋啦……劉玉英很熟悉在哪幾個商場可以買到這樣的便宜貨。
為了省點洗衣粉,她充分地顯示了她在計劃方面的才能:先洗淺色的衣服,後洗深色的,然後再刷兩個兒子的鞋,最後還用這不起沫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