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三岔路口
關燈
小
中
大
正在這時,月亮鑽出雲層,出現在那片正在漸漸擴大着的藍天上。
梁永生覺着心明眼亮,胸懷開闊。
他意氣風發地站起身來,滿面春風地說: “王大叔,趁這大好的月光,我要走啦!” “上哪去?” “上延安!” “去幹什麼?” “去找毛主席!” 生和一聽,有說不出的高興,心裡說:“梁永生這小夥子,可真是一塊好鐵呀!”他面對着歡唱的河水,觸景生情地又想:“水過千網魚不盡,鐵經百煉必成鋼。
像梁永生這個從财主、官府、土匪結成的羅網中闖過來的人,要是奔到延安去,找到共産黨,找到毛主席,投入革命的熔爐,經過千錘百煉,必将成為一塊響當當的好鋼……”他又一轉念:“奔延安,可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呀!一路上,要排除山障水阻,要經曆千難萬險,要不怕風吹雨打,要不畏虎狼攔路;隻有那信心百倍、毅力十足的人,才能完成這個偉大的征途哇!可梁永生,他又怎麼樣呢?”生和老漢鄭重地問道: “永生,你真要走延安?” “真要走延安!” “可是遠哪!從這裡到延安有上千裡路,步下碾去怕得走幾個月哩!” “别說是上千裡、走幾個月,就是上萬裡、走幾年,我也一定要走延安!” “在奔延安的路上,既要爬高山,又要渡黃河……” “漫說是爬高山,渡黃河;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決心要到延安去,去找共産黨,去找毛主席!” “永生啊,你還要知道——延安可不是交通四通八達的大都市,是不大好找的;再說,蔣介石的軍隊,如今對去延安的道路封鎖得很嚴緊。
我也曾經想去,沒有過得去,還差一點兒被他們抓起來……” 鐵,經千錘百煉生出堅強的韌性;人,經千辛萬苦生出非凡的勇氣和毅力。
這位吃盡人間辛苦的梁永生,面對着王大叔向他提出的問題,斬釘截鐵地答道: “大叔哇,隻要天底下有延安這個地方,它就算在天涯海角,我也一定要找到它,我也一定能找到它!大叔哇,我的決心已經下定了——今後,不論遇到什麼艱難險阻,也不論碰上什麼驚濤駭浪,我梁永生隻要還有一口氣,也要走在這條通向延安的大道上!” 梁永生這些話,就像鐵錘落地一樣,一錘一個坑,打在王生和的心坎上,使得他那股子潛藏着的興奮心情,騰地爆發出來,再也抑制不住了。
他伸出那堅硬的手掌,拍着梁永生朝外紮着的肩頭,滿懷激情地說: “好一個梁永生啊!隻要有這股子勁頭,你一定能到達那紅旗飄揚的地方——延安城!也一定能見到咱窮人的大救星——共産黨和毛主席!” “大叔哇,我再托付你件事——” “什麼事?” “今後,你要萬一能見到俺孩子他娘楊翠花,還有我的孩子梁志剛、梁志強、梁志勇,請你告訴他們,就說我已奔向延安去找共産黨和毛主席了……” “你是不是再找找他們?”王生和說,“等找到他們一塊兒去,那豈不更好?” “不!”梁永生說,“那得耽擱時間。
” “我幫你一同找——”生和說,“也許用不了多少時間。
” 梁永生正在想着如何回答王大叔,忽聽河水嘩啦一聲響,一條鯉魚跳上河灘,打了幾個跌脊,又跌進水裡去了。
永生望望河水,向王生和說: “大叔哇,如今,我就像困在沙灘上的魚一樣,正在亂跌脊。
為了找到一條窮人的活路,我從冀魯平原‘跌’到興安嶺,又從興安嶺‘跌’回冀魯平原,到處亂撞了二十多年,直到今天才找到一條窮人的活路——這條通向延安的光明大道!眼時下,我恨不能生雙翅飛到延安去,立刻見到咱窮人的大救星毛主席!大叔哇,你想想,我的心,咋能等得下去呢?” 這時候,他們兩顆熾熱的一起跳動着的心,像被一條線連起來,貼乎得更近了。
王生和指着梁永生背在身後的大刀,關切地說:“你背着它怕是走不開呀!”梁永生站起身來,把棉襖往身上一披,笑笑說:“大叔,你看——這樣不行嗎?”王生和瞅了瞅,見棉襖把大刀全遮起來了,滿意地點了點頭。
接着,又語重心長地叮咛道: “永生啊,路途遙遠,山高水險,豺狼遍地,風雨多變,一路上,你可要多多小心、處處留神哪!” “大叔,你老人家的話,我全記下了。
”梁永生百感交集地握住王生和的手說,“你老人家多多保重,我,走啦!” “慣于長夜過春時”的人,終于盼來了黎明的曙光。
梁永生,吸吮着清新的空氣,晃開他的膀臂,飛起他的雙腿,又踏上新的征途,向着那春雷傳來的地方,飛奔着,飛奔着。
在他的腳下,發出似有非有的沙沙聲。
多情的運河唱起歡快的歌子,送着這位夜行人。
破曉之前的天氣,似乎有些涼意,可是永生的心裡,卻是熱滾滾的。
因為,一定要奔向延安去找共産黨、毛主席的堅定信念,在他的心裡燃起了一團火。
這團永遠不會熄滅的信念的火,又使他的心裡生出一股浩蕩的春風,吹去了他幾天來的奔波勞累,使他這死裡逃生的人,感到周身舒暢。
這時,滿天的星鬥,仿佛也知道了梁永生的心情——你看,那高高的啟明星,将陪伴他直到天明。
梁永生覺着心明眼亮,胸懷開闊。
他意氣風發地站起身來,滿面春風地說: “王大叔,趁這大好的月光,我要走啦!” “上哪去?” “上延安!” “去幹什麼?” “去找毛主席!” 生和一聽,有說不出的高興,心裡說:“梁永生這小夥子,可真是一塊好鐵呀!”他面對着歡唱的河水,觸景生情地又想:“水過千網魚不盡,鐵經百煉必成鋼。
像梁永生這個從财主、官府、土匪結成的羅網中闖過來的人,要是奔到延安去,找到共産黨,找到毛主席,投入革命的熔爐,經過千錘百煉,必将成為一塊響當當的好鋼……”他又一轉念:“奔延安,可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呀!一路上,要排除山障水阻,要經曆千難萬險,要不怕風吹雨打,要不畏虎狼攔路;隻有那信心百倍、毅力十足的人,才能完成這個偉大的征途哇!可梁永生,他又怎麼樣呢?”生和老漢鄭重地問道: “永生,你真要走延安?” “真要走延安!” “可是遠哪!從這裡到延安有上千裡路,步下碾去怕得走幾個月哩!” “别說是上千裡、走幾個月,就是上萬裡、走幾年,我也一定要走延安!” “在奔延安的路上,既要爬高山,又要渡黃河……” “漫說是爬高山,渡黃河;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決心要到延安去,去找共産黨,去找毛主席!” “永生啊,你還要知道——延安可不是交通四通八達的大都市,是不大好找的;再說,蔣介石的軍隊,如今對去延安的道路封鎖得很嚴緊。
我也曾經想去,沒有過得去,還差一點兒被他們抓起來……” 鐵,經千錘百煉生出堅強的韌性;人,經千辛萬苦生出非凡的勇氣和毅力。
這位吃盡人間辛苦的梁永生,面對着王大叔向他提出的問題,斬釘截鐵地答道: “大叔哇,隻要天底下有延安這個地方,它就算在天涯海角,我也一定要找到它,我也一定能找到它!大叔哇,我的決心已經下定了——今後,不論遇到什麼艱難險阻,也不論碰上什麼驚濤駭浪,我梁永生隻要還有一口氣,也要走在這條通向延安的大道上!” 梁永生這些話,就像鐵錘落地一樣,一錘一個坑,打在王生和的心坎上,使得他那股子潛藏着的興奮心情,騰地爆發出來,再也抑制不住了。
他伸出那堅硬的手掌,拍着梁永生朝外紮着的肩頭,滿懷激情地說: “好一個梁永生啊!隻要有這股子勁頭,你一定能到達那紅旗飄揚的地方——延安城!也一定能見到咱窮人的大救星——共産黨和毛主席!” “大叔哇,我再托付你件事——” “什麼事?” “今後,你要萬一能見到俺孩子他娘楊翠花,還有我的孩子梁志剛、梁志強、梁志勇,請你告訴他們,就說我已奔向延安去找共産黨和毛主席了……” “你是不是再找找他們?”王生和說,“等找到他們一塊兒去,那豈不更好?” “不!”梁永生說,“那得耽擱時間。
” “我幫你一同找——”生和說,“也許用不了多少時間。
” 梁永生正在想着如何回答王大叔,忽聽河水嘩啦一聲響,一條鯉魚跳上河灘,打了幾個跌脊,又跌進水裡去了。
永生望望河水,向王生和說: “大叔哇,如今,我就像困在沙灘上的魚一樣,正在亂跌脊。
為了找到一條窮人的活路,我從冀魯平原‘跌’到興安嶺,又從興安嶺‘跌’回冀魯平原,到處亂撞了二十多年,直到今天才找到一條窮人的活路——這條通向延安的光明大道!眼時下,我恨不能生雙翅飛到延安去,立刻見到咱窮人的大救星毛主席!大叔哇,你想想,我的心,咋能等得下去呢?” 這時候,他們兩顆熾熱的一起跳動着的心,像被一條線連起來,貼乎得更近了。
王生和指着梁永生背在身後的大刀,關切地說:“你背着它怕是走不開呀!”梁永生站起身來,把棉襖往身上一披,笑笑說:“大叔,你看——這樣不行嗎?”王生和瞅了瞅,見棉襖把大刀全遮起來了,滿意地點了點頭。
接着,又語重心長地叮咛道: “永生啊,路途遙遠,山高水險,豺狼遍地,風雨多變,一路上,你可要多多小心、處處留神哪!” “大叔,你老人家的話,我全記下了。
”梁永生百感交集地握住王生和的手說,“你老人家多多保重,我,走啦!” “慣于長夜過春時”的人,終于盼來了黎明的曙光。
梁永生,吸吮着清新的空氣,晃開他的膀臂,飛起他的雙腿,又踏上新的征途,向着那春雷傳來的地方,飛奔着,飛奔着。
在他的腳下,發出似有非有的沙沙聲。
多情的運河唱起歡快的歌子,送着這位夜行人。
破曉之前的天氣,似乎有些涼意,可是永生的心裡,卻是熱滾滾的。
因為,一定要奔向延安去找共産黨、毛主席的堅定信念,在他的心裡燃起了一團火。
這團永遠不會熄滅的信念的火,又使他的心裡生出一股浩蕩的春風,吹去了他幾天來的奔波勞累,使他這死裡逃生的人,感到周身舒暢。
這時,滿天的星鬥,仿佛也知道了梁永生的心情——你看,那高高的啟明星,将陪伴他直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