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三岔路口
關燈
小
中
大
紅軍經過二萬五千裡長征到了延安——”
在他們叙話的當兒,永生裝上一袋煙。
煙鍋裡的火星,被風一刮,飛向遠方。
飽經風霜的窮苦人,就像幹柴、熱油一樣,隻要迸上一顆火星,它就會燃燒起來。
毛主席到達延安的喜訊,就像一支火把拄到永生的心坎上,使他那心窩裡燃起一團熊熊烈火。
這團烈火,燒沸了他的血液,照亮了他的心房,使他産生了勇氣,産生了力量,産生了希望……眼下,他正在悄悄地、興奮地想:“我成天價找黨找不着,原來那個向着窮人的共産黨在延安哪!我要遠走高飛,到延安去,去找共産黨,去找毛主席……” 這時,生和望着這條一戳四直溜的漢子,想着永生那貧困的半生,苦難的半生,反抗的半生,再看看他當前家破人亡的慘景,不由得百感交集地想道:“梁永生家和我家遠隔千裡,可是我們兩家的遭遇是多麼相似啊!”其實,在那個世道兒,在重重重壓下起而反抗的窮人成千成萬,得此結局者又何止他們兩家?若沒有共産黨的領導,沒有毛主席的領導,不論是山南塞北,還是關東口西,哪一個窮人能夠逃脫出梁家的命運?王生和對梁永生這位吞鋼化鐵的剛強漢子,既敬佩,又同情,便向他說:“永生啊,我雖然因為唱《國際歌》犯了蔣介石的‘條款’,差一丁點兒落入他的魔掌,可是,直到今天,我還是要唱。
我覺着,一唱這支歌,心裡就熱氣騰騰……” “你把這《國際歌》教給我吧?” “我就是這個意思——”接着,他們一人一句地輕聲地教唱起來…… 梁永生學着,唱着,沉思着。
王生和問他在想什麼,他說: “我在想‘團結起來,到明天’……” “你這是什麼意思?” “我是說,我為了大報血仇,南跑北颠準備了二十五六年,兩代練武,浴血奮戰,結果,雖然殺了個痛快,自己卻也落了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是個啥緣故呢?這麼大的個世界,為啥偏偏就容不下我們一家幾口人?這麼多的道路,為啥偏偏沒有一條咱窮人的活路?魏大叔勸我‘認命’,我覺着不行;門大爺教給我‘拼命’,看來也是不行啊!……”梁永生說,“這些事兒,就像個沒頭沒尾的亂線團子,在我心裡不知滾了多少來回,總沒滾出個頭頭兒來!方才聽了這個《國際歌》,特别是‘團結起來,到明天’那一句,覺着心裡忽地閃了一陣,好像一下子明白了。
明白了個啥呢?這麼仔細一想,覺得啥也抓不着,仿佛又不明白了……” “永生啊,你想的這些事兒,我也想了好幾十年,也是想不清楚。
”王生和說,“到今天,才算剛剛想出一點點兒眉目……” “啥眉目?” “我是這樣看法:像咱們這号窮人,認命不如拼命,拼命不如革命——”王生和說,“有的窮人隻是認命。
可是财主并不因為他認了命,就不欺負他了;相反,對他欺負的更厲害。
還有的窮人不認命。
财主欺負到頭上來,就跟他拼命。
你和我,不都是屬于這類的人嗎?拼命雖比認命好,可也拼不出個活路來——幹不好,是一場大禍;幹好了,也隻是痛快一時,到頭來,還脫不過大禍一場!隻有革命,才是咱窮人的出路。
咱聽人講,陝北的農民,在共産黨、毛主席的領導下,都已經翻了身了……” “革命到底是個啥意思?” “革命,這個字眼兒到底是個啥意思,我也不真知道。
因為從未聽人講過。
可是,我按照《國際歌》的意思琢磨過。
照我的看法——就是:在共産黨的領導下,咱這些窮人都‘團結起來,到明天’,把‘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把那些吃盡了窮人血肉的毒蛇猛獸消滅幹淨,‘讓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咱這些窮人,才能子子孫孫不受氣,世世代代不受窮……” 生和一席話,永生醒了腔。
他覺着心窩裡豁然亮堂起來。
他感慨地說: “多虧大叔你點醒了我。
要不,我又要給白眼狼送葬去了!” “送葬”意味着什麼?王生和理解永生的意思。
他說: “永生啊!光給白眼狼送葬不行啊!你還年輕,要想個法兒,給這人死王八活的鬼世道兒送葬才行哩!” 梁永生深深地點着頭。
這時,他凝視着眼前的三岔路口,突然意識到,人們的生活道路,也像這自然界的道路一樣,充滿了岔路。
接着他又吃驚地想:“就拿我來說,當前不是正走在這‘三岔路口’上嗎?過去,我在那兩條絕路上掙紮了二十多年!如今王大叔這些話,使我好像又發現了一條新路——我要到延安去,去找毛主席,跟着毛主席幹革命……”他興奮地想到這裡,又問王大叔: “延安在哪裡?” “在陝北。
” “你指給我個方向吧!” 突然,天空中響起一聲春雷。
這是開春以來的第一聲春雷。
這春雷,喚醒了沉睡的大地,迎來了黎明的曙光,還将那陰攏了的天空,炸開一片藍天。
同時,它還給天地之間的萬物生靈,注入了新的活力,帶來了新的生命。
王生和指着萬裡濃雲中的那片藍天,意味深長地對永生說: “那片藍天底下,就是延安。
” 梁永生挺起脖子,瞪大眼睛,全神貫注地眺望着那片令人神往的藍天,語重心長地說: “這個方向,我算認準了。
”
煙鍋裡的火星,被風一刮,飛向遠方。
飽經風霜的窮苦人,就像幹柴、熱油一樣,隻要迸上一顆火星,它就會燃燒起來。
毛主席到達延安的喜訊,就像一支火把拄到永生的心坎上,使他那心窩裡燃起一團熊熊烈火。
這團烈火,燒沸了他的血液,照亮了他的心房,使他産生了勇氣,産生了力量,産生了希望……眼下,他正在悄悄地、興奮地想:“我成天價找黨找不着,原來那個向着窮人的共産黨在延安哪!我要遠走高飛,到延安去,去找共産黨,去找毛主席……” 這時,生和望着這條一戳四直溜的漢子,想着永生那貧困的半生,苦難的半生,反抗的半生,再看看他當前家破人亡的慘景,不由得百感交集地想道:“梁永生家和我家遠隔千裡,可是我們兩家的遭遇是多麼相似啊!”其實,在那個世道兒,在重重重壓下起而反抗的窮人成千成萬,得此結局者又何止他們兩家?若沒有共産黨的領導,沒有毛主席的領導,不論是山南塞北,還是關東口西,哪一個窮人能夠逃脫出梁家的命運?王生和對梁永生這位吞鋼化鐵的剛強漢子,既敬佩,又同情,便向他說:“永生啊,我雖然因為唱《國際歌》犯了蔣介石的‘條款’,差一丁點兒落入他的魔掌,可是,直到今天,我還是要唱。
我覺着,一唱這支歌,心裡就熱氣騰騰……” “你把這《國際歌》教給我吧?” “我就是這個意思——”接着,他們一人一句地輕聲地教唱起來…… 梁永生學着,唱着,沉思着。
王生和問他在想什麼,他說: “我在想‘團結起來,到明天’……” “你這是什麼意思?” “我是說,我為了大報血仇,南跑北颠準備了二十五六年,兩代練武,浴血奮戰,結果,雖然殺了個痛快,自己卻也落了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是個啥緣故呢?這麼大的個世界,為啥偏偏就容不下我們一家幾口人?這麼多的道路,為啥偏偏沒有一條咱窮人的活路?魏大叔勸我‘認命’,我覺着不行;門大爺教給我‘拼命’,看來也是不行啊!……”梁永生說,“這些事兒,就像個沒頭沒尾的亂線團子,在我心裡不知滾了多少來回,總沒滾出個頭頭兒來!方才聽了這個《國際歌》,特别是‘團結起來,到明天’那一句,覺着心裡忽地閃了一陣,好像一下子明白了。
明白了個啥呢?這麼仔細一想,覺得啥也抓不着,仿佛又不明白了……” “永生啊,你想的這些事兒,我也想了好幾十年,也是想不清楚。
”王生和說,“到今天,才算剛剛想出一點點兒眉目……” “啥眉目?” “我是這樣看法:像咱們這号窮人,認命不如拼命,拼命不如革命——”王生和說,“有的窮人隻是認命。
可是财主并不因為他認了命,就不欺負他了;相反,對他欺負的更厲害。
還有的窮人不認命。
财主欺負到頭上來,就跟他拼命。
你和我,不都是屬于這類的人嗎?拼命雖比認命好,可也拼不出個活路來——幹不好,是一場大禍;幹好了,也隻是痛快一時,到頭來,還脫不過大禍一場!隻有革命,才是咱窮人的出路。
咱聽人講,陝北的農民,在共産黨、毛主席的領導下,都已經翻了身了……” “革命到底是個啥意思?” “革命,這個字眼兒到底是個啥意思,我也不真知道。
因為從未聽人講過。
可是,我按照《國際歌》的意思琢磨過。
照我的看法——就是:在共産黨的領導下,咱這些窮人都‘團結起來,到明天’,把‘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把那些吃盡了窮人血肉的毒蛇猛獸消滅幹淨,‘讓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咱這些窮人,才能子子孫孫不受氣,世世代代不受窮……” 生和一席話,永生醒了腔。
他覺着心窩裡豁然亮堂起來。
他感慨地說: “多虧大叔你點醒了我。
要不,我又要給白眼狼送葬去了!” “送葬”意味着什麼?王生和理解永生的意思。
他說: “永生啊!光給白眼狼送葬不行啊!你還年輕,要想個法兒,給這人死王八活的鬼世道兒送葬才行哩!” 梁永生深深地點着頭。
這時,他凝視着眼前的三岔路口,突然意識到,人們的生活道路,也像這自然界的道路一樣,充滿了岔路。
接着他又吃驚地想:“就拿我來說,當前不是正走在這‘三岔路口’上嗎?過去,我在那兩條絕路上掙紮了二十多年!如今王大叔這些話,使我好像又發現了一條新路——我要到延安去,去找毛主席,跟着毛主席幹革命……”他興奮地想到這裡,又問王大叔: “延安在哪裡?” “在陝北。
” “你指給我個方向吧!” 突然,天空中響起一聲春雷。
這是開春以來的第一聲春雷。
這春雷,喚醒了沉睡的大地,迎來了黎明的曙光,還将那陰攏了的天空,炸開一片藍天。
同時,它還給天地之間的萬物生靈,注入了新的活力,帶來了新的生命。
王生和指着萬裡濃雲中的那片藍天,意味深長地對永生說: “那片藍天底下,就是延安。
” 梁永生挺起脖子,瞪大眼睛,全神貫注地眺望着那片令人神往的藍天,語重心長地說: “這個方向,我算認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