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姓“窮”的人們

關燈
上個孩子擔不得。

    可是,這孩子太小,又沒個女人照顧他,我怕路上……” 秦大哥說到這裡,梁永生再也抑制不住那同情的心潮,他攔腰打斷秦大哥的話弦,插嘴說: “秦大哥,你隻要舍得,就把孩子留下吧!” 永生說着伸出手去,把那孩子接在懷裡。

     那孩子乍到一個生人的懷裡,哇哇地哭起來。

     楊翠花忙湊上來說:“你不行,給我吧!” 永生将孩子遞給翠花,又問秦大哥: “這孩子幾歲?” “兩虛歲。

    ” “叫啥?” “志剛。

    ” 志剛到了翠花的懷裡,還是哭。

    雒大娘說: “你經管孩子還不得門兒。

    許是要撒尿,來,給我,我把把他……” 門大爺也湊過來,用那根沒嘴子的煙袋逗引孩子。

     孩子不哭了。

    永生對秦大哥說: “把你老家的詳細地點留下吧……” 秦大哥仿佛隐隐約約意識到了梁永生的意思,但又拿不準,隻好問道:“你要幹啥?” “将來孩子大了,好去找他的老家呀!” “這不是我的孩子!” “誰的?” “拾的!” “在哪裡拾的?” “逃荒路上。

    ” “你一個男人,弄着倆孩子了,怎麼還……” “是這麼回事兒,”秦大哥說,“一個逃難的女人,死在半路上。

    她在咽氣前,我湊巧趕到近前。

    那女人向我苦苦哀求說:‘你這位大哥,行行好吧,收下這個苦命的孩子……’我接過孩子,又問了幾句話,那女人就死去了。

    ” 梁永生聽到這裡,和秦大哥為孩子賣棉鞋的事一聯系,覺得秦大哥更可敬了。

    接着,他又問道: “這孩子是哪裡人?” “龍潭街。

    ” “怎麼?龍潭街?” “對啦。

    ” “他爹叫啥?” “常秋生。

    ” “你說誰?” “常秋生。

    ” 此刻,梁永生的心裡忽地一閃,一段童年的、元宵夜晚的生活情景,在他的腦海裡浮上來;常秋生那俊秀的面容,晃動在他的眼前;常秋生那清脆的語音,也響在他的耳畔。

    這一切的一切,攪得他的心裡就像開了鍋一樣,各處都在亂翻亂滾,連他自己也說不清,究竟是喜還是悲。

    于是,他又迫不及待地問道: “如今那常秋生哪裡去了?” “鬧不清。

    ” “那交給你孩子的人不是孩子的娘?” “八成是。

    ” “她不知道她的丈夫?” “我沒問。

    ” “她一家是咋失散的?” “也沒問。

    ” 看樣子,梁永生要從秦大哥的嘴裡,盡量多了解一些有關常秋生的情況。

    這時,他又問: “她還說過啥?” “她還說,孩子的爺爺,叫常明義,是讓大财主白眼狼殺害的!等孩子長大了,告訴他……” 秦大哥的話,就像一顆火星迸到汽油上,把梁永生那滿腔的仇恨火焰騰地點着了!隻見他那兩道濃眉擰成個“一”字,眼裡要噴出火來,一對拳頭也攥得咯巴咯巴響。

    他上牙咬住下唇沉思了片刻,然後意味深長地說: “白眼狼啊,你等着吧!我一定要把志剛養大……” “你認識這孩子的爹?” 梁永生先把和常秋生分離的情況說了一遍,然後又百感交集地說: “從那到這九個年頭啦!如果常秋生現在還活着的話,該是二十歲了。

    ” 他說罷,從雒大娘的手裡接過志剛,緊緊地抱在懷裡,久久地凝視着志剛的面容,看了又看,瞧了又瞧,然後情義深長地說: “志剛呀志剛!你這四四方方的大臉多麼像你爹呀!” 秦大哥這時對孩子更放心了。

    他又說了些感謝話,便懷着感激的心情告辭了永生一家,登程上路奔關東去了。

     梁永生抱着志剛把他送出村外。

     村外,愁雲慘霧籠罩着灰暗的荒野。

    團團黃塵夾雜着冰雪的微粒,追逐着、襲擊着、吞噬着逃難的人群。

    梁永生像尊石像站在村口上,眺望着秦大哥漸漸遠去的身影,兩顆同情的淚珠,在他的眼眶裡久久地閃動着:“天災人禍,就像那張着血盆大口的餓狼一樣,追趕着普天下的窮人,南跑北颠,東奔西逃……”這時候,永生的思緒如同一根扯不完的長線,财主的罪惡,窮人的苦難,就像一把把的尖刀子刺着他的心,使他感到一陣陣的難受。

    接着,他感慨不已地喃喃自語道: “這條漫長的關東大道哇!官府和财主吞噬了多少窮人的生命?——你是曆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