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公審”鬧劇
關燈
小
中
大
夜,引退了。
青煙般的濃霧,又徐徐降落下來,填滿了縣城的每一個角落和每一個空隙。
街道,房屋,樹木,一切的一切,全都失去了清晰的面貌。
百步之外那片縣府的建築,被這罕有的大霧一罩,也沉沉不見了。
來趕集的人們一邊在霧中遊動着,一邊在談論一件新奇的事兒: “法庭要開庭了!” “二叔,走,瞧瞧去!” “四舅,咱也去扒扒眼兒吧?不去?為啥?噢!你說的那是老黃曆了——腳下不是北洋軍閥啦,換成國民黨的政府啦……就是嘛!看看國民黨的官兒審案子倒是怎麼一鍋!” 他們一邊走,還一邊議論不休: “打安上國民黨的縣政府,這還是頭一回開庭吧?” “嗯,對啦——新鮮事兒嘛!” “北洋軍閥當值的時候叫‘民國’,國民黨來了不還是叫‘民國’嗎?有啥新鮮的?” “聽說國民黨和北洋軍閥不是一個派頭兒。
” “唉,叫我看呀,‘北洋軍閥’也罷,‘南洋軍閥’也罷,甭管它換啥字号兒,自古來都是富向富,貧向貧,當官的向那有錢人!” 人們七嘴八舌,邊說邊走進了法庭。
法庭的旁聽席上,坐着些光背露肘破衣拉花的人。
從這點看,仿佛是窮人們對這件事也有興趣。
你看,那不梁永生也來了。
往日裡,就算有名生名旦的對台大戲,永生也舍不得搭點工夫去看上一出。
那他今天為啥這麼好事?莫非在他看來“開庭審判”比唱戲還熱鬧?倒不是那個。
人家梁永生不是為看熱鬧兒來的。
因為自從安上國民黨的縣政府以後,民間議論紛紛,說啥的都有。
就連消息閉塞的窮鄉僻壤甯安寨,也論調五花八門,心情人各不一。
有的說:“國民黨是‘民國’的正牌子,它跟北洋軍閥不一樣!”也有的說:“‘民國’的正牌子是孫中山。
如今孫中山死了,國民黨掌權的是蔣介石,那個老小子是‘南洋軍閥’,聽說比他媽的‘北洋軍閥’還壞哩!”永生聽了這種種說法,鬧得迷迷糊糊,因則心裡沒根。
今天他一進縣城,就聽說國民黨的法官要“開庭審判”,又見霧氣很大,趕集的人也不多,便将锢漏挑兒寄放在一個熟人家裡,早班早兒地來到法庭上。
他的主意是:“我倒要親眼看看國民黨的法官怎麼判案子,也好确定我那筆血債怎麼個要法……”其實,今天揣着這類想法來到旁聽席上的,恐怕不止永生一個。
你瞧,那些破衣拉花的聽衆,誰家沒有一本血淚賬?哪個人沒有一肚子苦水? 開庭了。
由于窗外霧氣正濃,這屋裡稍離得遠一點的人,面目就看不清楚。
隻見正面的審判桌邊,坐下了一大溜穿洋服留洋頭的闊人物。
他們顯然就是國民黨的官兒了。
原告席上,坐下一位破衣拉花的窮人。
被告席上,坐下一個“先生”派頭的“棺材瓤子”。
據宣布,他是律師,是被人雇來代替被告出庭的。
他們雙方的陳述告訴人們:這場官司,還是多年來農村中司空見慣的老糾葛——貧富間的土地之争。
案情大體是這樣的:原告唐春山是十裡鋪人,他有半畝祖産地,像個雞舌頭,又窄又長,兩邊都靠着白眼狼的地。
當初,白眼狼的大哥爹要“買”他的,他高低不賣。
從那,白眼狼家就貼着他那一溜子雞舌地一邊栽上一行樹。
十年後,樹長大了,春山那雞舌地不用說長莊稼,就算長棵草也是黃的。
到這時,唐春山還是甯死不賣這塊地。
事隔不久,白眼狼就讓馬鐵德私造了一張假地契,硬是将春山這僅有的半畝地給霸去了。
為這件事,早在清朝時候春山就告過狀,到了北洋軍閥當值的時候他又告過狀,官司都沒打赢。
這不,如今安上了國民黨的縣政府,那場老官司又打上了。
梁永生十指交叉抱住膝蓋,靜靜地傾聽着原告的控訴。
當春山提到白眼狼時,他的心裡好像猛地叫狼刀了一爪,額角上的青筋也暴起來了,突突地跳着;埋藏在他心裡的仇恨,好似已經平了槽的河水,像要一下子洩出來。
他想:看來非得早點拔掉白眼狼這條禍根不可,你瞧,他一天要坑害多少窮人! 永生正然想着,思路被法官的話音打斷了。
說話的法官,穿着大氅,戴着墨鏡,一臉抽抽捽捽的松肉皮,看來當年是個胖子。
他聽完原告的控告,又看了看狀子,而後指着被告席上的出庭律師說:“你來回話。
”那個三根幹筋挑着腦瓢的律師,趾高氣揚地說:“原告所訴,不值一駁——像賈永貴那幾頃地的大财主,能霸占他那幾分薄地?世理不明自白——顯然是原告春山窮沒臉了,硬要誣賴……”這時,旁聽席上,人們悄聲議論: “越是财主,越愛霸人土地!” “不會這一手兒,他能成财主?”
青煙般的濃霧,又徐徐降落下來,填滿了縣城的每一個角落和每一個空隙。
街道,房屋,樹木,一切的一切,全都失去了清晰的面貌。
百步之外那片縣府的建築,被這罕有的大霧一罩,也沉沉不見了。
來趕集的人們一邊在霧中遊動着,一邊在談論一件新奇的事兒: “法庭要開庭了!” “二叔,走,瞧瞧去!” “四舅,咱也去扒扒眼兒吧?不去?為啥?噢!你說的那是老黃曆了——腳下不是北洋軍閥啦,換成國民黨的政府啦……就是嘛!看看國民黨的官兒審案子倒是怎麼一鍋!” 他們一邊走,還一邊議論不休: “打安上國民黨的縣政府,這還是頭一回開庭吧?” “嗯,對啦——新鮮事兒嘛!” “北洋軍閥當值的時候叫‘民國’,國民黨來了不還是叫‘民國’嗎?有啥新鮮的?” “聽說國民黨和北洋軍閥不是一個派頭兒。
” “唉,叫我看呀,‘北洋軍閥’也罷,‘南洋軍閥’也罷,甭管它換啥字号兒,自古來都是富向富,貧向貧,當官的向那有錢人!” 人們七嘴八舌,邊說邊走進了法庭。
法庭的旁聽席上,坐着些光背露肘破衣拉花的人。
從這點看,仿佛是窮人們對這件事也有興趣。
你看,那不梁永生也來了。
往日裡,就算有名生名旦的對台大戲,永生也舍不得搭點工夫去看上一出。
那他今天為啥這麼好事?莫非在他看來“開庭審判”比唱戲還熱鬧?倒不是那個。
人家梁永生不是為看熱鬧兒來的。
因為自從安上國民黨的縣政府以後,民間議論紛紛,說啥的都有。
就連消息閉塞的窮鄉僻壤甯安寨,也論調五花八門,心情人各不一。
有的說:“國民黨是‘民國’的正牌子,它跟北洋軍閥不一樣!”也有的說:“‘民國’的正牌子是孫中山。
如今孫中山死了,國民黨掌權的是蔣介石,那個老小子是‘南洋軍閥’,聽說比他媽的‘北洋軍閥’還壞哩!”永生聽了這種種說法,鬧得迷迷糊糊,因則心裡沒根。
今天他一進縣城,就聽說國民黨的法官要“開庭審判”,又見霧氣很大,趕集的人也不多,便将锢漏挑兒寄放在一個熟人家裡,早班早兒地來到法庭上。
他的主意是:“我倒要親眼看看國民黨的法官怎麼判案子,也好确定我那筆血債怎麼個要法……”其實,今天揣着這類想法來到旁聽席上的,恐怕不止永生一個。
你瞧,那些破衣拉花的聽衆,誰家沒有一本血淚賬?哪個人沒有一肚子苦水? 開庭了。
由于窗外霧氣正濃,這屋裡稍離得遠一點的人,面目就看不清楚。
隻見正面的審判桌邊,坐下了一大溜穿洋服留洋頭的闊人物。
他們顯然就是國民黨的官兒了。
原告席上,坐下一位破衣拉花的窮人。
被告席上,坐下一個“先生”派頭的“棺材瓤子”。
據宣布,他是律師,是被人雇來代替被告出庭的。
他們雙方的陳述告訴人們:這場官司,還是多年來農村中司空見慣的老糾葛——貧富間的土地之争。
案情大體是這樣的:原告唐春山是十裡鋪人,他有半畝祖産地,像個雞舌頭,又窄又長,兩邊都靠着白眼狼的地。
當初,白眼狼的大哥爹要“買”他的,他高低不賣。
從那,白眼狼家就貼着他那一溜子雞舌地一邊栽上一行樹。
十年後,樹長大了,春山那雞舌地不用說長莊稼,就算長棵草也是黃的。
到這時,唐春山還是甯死不賣這塊地。
事隔不久,白眼狼就讓馬鐵德私造了一張假地契,硬是将春山這僅有的半畝地給霸去了。
為這件事,早在清朝時候春山就告過狀,到了北洋軍閥當值的時候他又告過狀,官司都沒打赢。
這不,如今安上了國民黨的縣政府,那場老官司又打上了。
梁永生十指交叉抱住膝蓋,靜靜地傾聽着原告的控訴。
當春山提到白眼狼時,他的心裡好像猛地叫狼刀了一爪,額角上的青筋也暴起來了,突突地跳着;埋藏在他心裡的仇恨,好似已經平了槽的河水,像要一下子洩出來。
他想:看來非得早點拔掉白眼狼這條禍根不可,你瞧,他一天要坑害多少窮人! 永生正然想着,思路被法官的話音打斷了。
說話的法官,穿着大氅,戴着墨鏡,一臉抽抽捽捽的松肉皮,看來當年是個胖子。
他聽完原告的控告,又看了看狀子,而後指着被告席上的出庭律師說:“你來回話。
”那個三根幹筋挑着腦瓢的律師,趾高氣揚地說:“原告所訴,不值一駁——像賈永貴那幾頃地的大财主,能霸占他那幾分薄地?世理不明自白——顯然是原告春山窮沒臉了,硬要誣賴……”這時,旁聽席上,人們悄聲議論: “越是财主,越愛霸人土地!” “不會這一手兒,他能成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