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新婚喜日
關燈
小
中
大
好手兒……”
“走哩嬸子?再坐一坐吧!”梁永生站起身,打斷了魏大嬸的話。
魏大嬸笑吟吟地向永生說:“永生啊,你算有造化,說了個好媳婦兒。
” 梁永生憨笑不語。
雒大娘見魏大叔和尤大哥都在門口兒上,就責備永生說: “永生你這孩子!成了家也算大人了,怎麼就不知道把你大叔、大哥讓到屋裡坐……” 魏大嬸攔腰打斷雒大娘的話,笑哈哈地插了嘴: “他們不進屋,是老生戴胡子——正扮(辦)!這兩塊料,一個是叔公公,一個是大伯哥,那新娘子的屋裡,是他們去的個地界兒嗎?” 魏大嬸這麼一逗樂子,逗得那些正要來看新媳婦的人們,隔着老遠就叽叽嘎嘎地笑開了。
好說話的人一邊笑一邊向魏大嬸喊道: “魏大嬸,别走哇!” “幹啥?” “你走了就不熱鬧了!” “别拿俺這老婆子開心了!”魏大嬸邊走邊說,“俺可沒那麼多的閑工夫哄着你們玩兒,還得趕緊回家剁野菜去呐!” 魏大嬸邊說邊走遠去了。
又一夥道喜的來到門前。
還一直沒站住腳的雒大娘,笑呵呵地把這些窮街坊們又領進家去。
接着,剛剛消停一點的庭院,又傳出一陣陣朗朗笑聲。
這一天,你來我去沒斷溜,直到鳥兒歸巢雞鑽窩的時候,才算安靜下來。
楊翠花揉了揉坐麻了的腿,下了炕。
她見雒大娘正準備掀鍋吃飯,就問: “大娘,在哪裡吃呀?” 雒大娘見翠花下了炕,忙說: “哎呀!你怎麼下炕啦?快回去!” “咋的?” “新人都是三天不下炕!” 翠花笑笑說: “大娘,咱甭按那老規矩兒了。
” 永生也幫腔道: “那都是媽媽兒論,一點道理都沒有!” 門大爺也同意他小兩口兒的看法。
但他并沒直接表态,而是向翠花說: “在天井裡吃吧,屋裡太熱。
” “哎。
” 翠花笑着,應着,就去拾掇飯桌了。
隻見她,一手提溜着小飯桌兒,一手抓住三個小闆凳子,胳肢窩裡,還挾着一個雒大娘剛編上的蒲團,一陣風似的走出屋去。
她來到天井當央,放下飯桌,擺開座位,回屋時,又就手把曬着南瓜子的莛稈傳盤端進屋,一舉胳膊放在箱蓋上。
然後,一回身兒,把雒大娘剛搶下來的一笊籬高粱餅子端走了。
臨出門時,還從竈王闆底下的筷籠子裡捎上了一把筷子。
雒大娘見媳婦又勤快,又麻利,又有眼力,就向正在一旁抽煙的老頭子笑眯眯地擠擠眼,又朝翠花的背影一腆嘴巴子,意思是說:“嘿!你瞧——咱這媳婦多能幹呀!” 門大爺依然架着一拃長的煙袋抽他的煙,沒有任何表示。
可是,他的心裡,也是樂滋滋的,并且暗暗自語道:“翠花和永生算是對把了。
” 一家四口,圍桌而坐,吃起飯來。
門大爺見翠花有些局促,就用筷子點點菜碟子: “吃呀,甭拘着。
” “是啊,又沒外人,就是咱一家巴子,再拘着幹啥!” 雒大娘說着,搛起一塊雞蛋,扔進翠花的飯碗。
翠花笑着說:“大娘,我這麼大啦,你咋還拿我當孩子呀!” “你在大娘手裡,多麼大也是個孩子!” 永生在一旁瞟着這種場景,心裡偷偷地笑,不吭聲兒。
翠花偷捎了永生一眼,把那想要泛出來的笑顔又收回去了。
這時,她見門大爺一碗飯快吃完了,就撂下筷子站起身來,等到大爺扒完最後一口飯,接過碗去。
門大爺說: “盛半碗就夠了。
” “哎。
”翠花答應着,去盛飯了。
一霎兒,她兩手舉着碗,遞在門大爺的手裡,又從腋下抽出一把雁翎扇子,朝門大爺遞過來: “大爺,扇扇吧,身上淨是汗了。
” 門大爺接過扇子,拿在手裡一忽閃,一股清風直透背胸,覺得渾身舒貼。
這時,他心中想道:“往後兒,賣賣老,給孩子們躐一膀子,興許能過出個好光景來哩!” 他們這拼湊起來的一家人,一邊吃飯,一邊拉呱兒,有說有笑,呈現着一團親熱、和睦的家庭氣氛。
飯食雖然不好,可是,他們全覺着吃到嘴裡香,咽到肚裡甜。
這是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又爆發出了新的生命的火花。
西天上,展開一幅五色缤紛的畫卷。
啊!多麼美麗的晚霞呀! 可惜!這晚霞的美景,是短暫的。
而且,晚霞不是黎明的預報。
在這晚霞和黎明之間,還有一個漫長的、難熬的黑夜。
魏大嬸笑吟吟地向永生說:“永生啊,你算有造化,說了個好媳婦兒。
” 梁永生憨笑不語。
雒大娘見魏大叔和尤大哥都在門口兒上,就責備永生說: “永生你這孩子!成了家也算大人了,怎麼就不知道把你大叔、大哥讓到屋裡坐……” 魏大嬸攔腰打斷雒大娘的話,笑哈哈地插了嘴: “他們不進屋,是老生戴胡子——正扮(辦)!這兩塊料,一個是叔公公,一個是大伯哥,那新娘子的屋裡,是他們去的個地界兒嗎?” 魏大嬸這麼一逗樂子,逗得那些正要來看新媳婦的人們,隔着老遠就叽叽嘎嘎地笑開了。
好說話的人一邊笑一邊向魏大嬸喊道: “魏大嬸,别走哇!” “幹啥?” “你走了就不熱鬧了!” “别拿俺這老婆子開心了!”魏大嬸邊走邊說,“俺可沒那麼多的閑工夫哄着你們玩兒,還得趕緊回家剁野菜去呐!” 魏大嬸邊說邊走遠去了。
又一夥道喜的來到門前。
還一直沒站住腳的雒大娘,笑呵呵地把這些窮街坊們又領進家去。
接着,剛剛消停一點的庭院,又傳出一陣陣朗朗笑聲。
這一天,你來我去沒斷溜,直到鳥兒歸巢雞鑽窩的時候,才算安靜下來。
楊翠花揉了揉坐麻了的腿,下了炕。
她見雒大娘正準備掀鍋吃飯,就問: “大娘,在哪裡吃呀?” 雒大娘見翠花下了炕,忙說: “哎呀!你怎麼下炕啦?快回去!” “咋的?” “新人都是三天不下炕!” 翠花笑笑說: “大娘,咱甭按那老規矩兒了。
” 永生也幫腔道: “那都是媽媽兒論,一點道理都沒有!” 門大爺也同意他小兩口兒的看法。
但他并沒直接表态,而是向翠花說: “在天井裡吃吧,屋裡太熱。
” “哎。
” 翠花笑着,應着,就去拾掇飯桌了。
隻見她,一手提溜着小飯桌兒,一手抓住三個小闆凳子,胳肢窩裡,還挾着一個雒大娘剛編上的蒲團,一陣風似的走出屋去。
她來到天井當央,放下飯桌,擺開座位,回屋時,又就手把曬着南瓜子的莛稈傳盤端進屋,一舉胳膊放在箱蓋上。
然後,一回身兒,把雒大娘剛搶下來的一笊籬高粱餅子端走了。
臨出門時,還從竈王闆底下的筷籠子裡捎上了一把筷子。
雒大娘見媳婦又勤快,又麻利,又有眼力,就向正在一旁抽煙的老頭子笑眯眯地擠擠眼,又朝翠花的背影一腆嘴巴子,意思是說:“嘿!你瞧——咱這媳婦多能幹呀!” 門大爺依然架着一拃長的煙袋抽他的煙,沒有任何表示。
可是,他的心裡,也是樂滋滋的,并且暗暗自語道:“翠花和永生算是對把了。
” 一家四口,圍桌而坐,吃起飯來。
門大爺見翠花有些局促,就用筷子點點菜碟子: “吃呀,甭拘着。
” “是啊,又沒外人,就是咱一家巴子,再拘着幹啥!” 雒大娘說着,搛起一塊雞蛋,扔進翠花的飯碗。
翠花笑着說:“大娘,我這麼大啦,你咋還拿我當孩子呀!” “你在大娘手裡,多麼大也是個孩子!” 永生在一旁瞟着這種場景,心裡偷偷地笑,不吭聲兒。
翠花偷捎了永生一眼,把那想要泛出來的笑顔又收回去了。
這時,她見門大爺一碗飯快吃完了,就撂下筷子站起身來,等到大爺扒完最後一口飯,接過碗去。
門大爺說: “盛半碗就夠了。
” “哎。
”翠花答應着,去盛飯了。
一霎兒,她兩手舉着碗,遞在門大爺的手裡,又從腋下抽出一把雁翎扇子,朝門大爺遞過來: “大爺,扇扇吧,身上淨是汗了。
” 門大爺接過扇子,拿在手裡一忽閃,一股清風直透背胸,覺得渾身舒貼。
這時,他心中想道:“往後兒,賣賣老,給孩子們躐一膀子,興許能過出個好光景來哩!” 他們這拼湊起來的一家人,一邊吃飯,一邊拉呱兒,有說有笑,呈現着一團親熱、和睦的家庭氣氛。
飯食雖然不好,可是,他們全覺着吃到嘴裡香,咽到肚裡甜。
這是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又爆發出了新的生命的火花。
西天上,展開一幅五色缤紛的畫卷。
啊!多麼美麗的晚霞呀! 可惜!這晚霞的美景,是短暫的。
而且,晚霞不是黎明的預報。
在這晚霞和黎明之間,還有一個漫長的、難熬的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