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動力從何解決呢?
那麼,看來陳子璜是得住理了,他應當很暢快了,不然!為這事,他有好幾天心裡不舒坦。
雷文竹的話刺痛了他,他一想起來,心裡就有說不出的難受,臉上都有些發燒——這就是你的邏輯,造成計劃送上去,你就在上邊批上“緩辦”兩個大字。
找你談,你就是“以後再說”——這是什麼話!難道我是農業站的一塊絆腳石?難道我吃飽喝足之後,光會拖拉?陳子璜簡直覺得這是辱沒,難以忍受。
也許是印象太深的原故,他總是滿懷怒氣地念着這幾句話。
然而,陳子璜也發覺他對這話無法作什麼正面的反駁。
冷靜回想一下,真的!難道不是這樣的嗎?他想着,他怎樣以潦草的筆觸在紙上揮畫,紙邊上出現了很大的兩個字。
他想着,有多少次人家興緻勃勃來找他,提出一些什麼大大小小的建議,但多半都是垂頭掃興地從他這兒走開。
因此,他開始帶着驚覺、愧感重新去體味雷文竹的那些話。
同時,他也開始帶着驚覺、愧感重新去體味蘇易曾幾次跟他推心置腹的交談。
不錯,作為領導者,你是具備了許多許多可貴的讓人敬慕的東西。
可是,有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你是缺少的。
老兄!太缺少了。
你缺少幻想,缺少進取心。
你缺少進攻的精神,使工作做得更多更好的進攻精神。
這和你這個軍隊出身的人太不相稱了。
自然喽!就職務範圍而論,你可以兜攬一切——你常常說,多想想職務以内的事吧!但是你要明白,職務範圍并不是為了束縛你、阻攔你而圈定的界限。
你應當根據責任的要求去做,做得多,更多!做得好,更好! 陳子璜再回想他跟技術員的争吵時,覺得自己是那樣無理蠻橫。
…… 昨晚,宴會結束後,陳子璜和指揮部一位負責同志閑聊時得知,部隊在結束這期工程後本應立即向前推進,但因下期工程全在山區,糧食一時運不上去,因此不得不留在更達,進行一個短期休整。
于是,陳子璜心裡一動,随即向人家提出了試探性的要求。
要求部隊能抽一個連來幫農業站修堤壩。
當然,由于時間短促,恐怕也不能一下子全部完成。
但至于可以把溝挖出來——修堤得要挖溝打根基呢——餘下的工程就可以到冬天去進行了。
這要求當下被應承下來。
現在,指揮部派這位工程師前來勘察,如果順利,準備很快就興工。
弄清是這麼一回事,農業技術員簡直高興得無可言喻了。
他重新去跟工程師握手。
并且還随即向陳子璜伸過手去,竭力克制住激動說: “謝謝你!站長!” 站長陳子璜的手被雷文竹緊緊握住,他莫名其妙了。
“謝謝你!要不是你這麼一來……我們的堤壩還不定哪年才能……”雷文竹感激地說。
顯然是代表他和女畜牧師兩個人的。
“唔!你們的!”陳子璜抽回手,打趣地說,“這麼講,堤壩跟我不相幹?” “哪裡話,不過總還是應當謝謝你的呀!”雷文竹快活地說。
“那!要是非謝不可的話,那就先等等,待部隊同志來了,你們到工地上一個人一個人挨着去謝他們吧!”站長說着笑了起來。
而後,雷文竹把慰問隊的事情交代給别人,便同工程師一起到畜欄那邊去找倪慧聰——這事情少了她怎麼行呢!路上,雷文竹突如其來地問工程師: “同志!你覺得我們站長怎麼樣?” 這問題太意外,太生硬,把客人都弄得不知所雲了。
他對農業站站長,幾乎還是完全陌生的,能說什麼?所以他隻不自然地笑了笑,算是回話。
“當然,我不知道你對我們站長印象怎麼樣。
不過,”農技員鄭重地說,“如果你覺得他冷淡——不管對人或是對事——那你就錯了!可能從表現上看,你會覺得他對什麼都是那樣冷淡,其實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工程師完全摸不着頭腦,他覺得這位農業技術員真有點奇怪。
為什麼無的放矢,給我講這些呢?但雷文竹卻仍在專注地談論,帶着解釋的意味,仿佛工程師曾經講過他們站長的什麼壞話似的。
“确實,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你是不了解呀!我們站長就像一個暖水瓶,皮面上是冰涼冰涼的,可内裡是滾燙滾燙的。
” 7 将近一公裡長的堤壩動工了。
投入施工的不是一個連隊,而是四個連隊。
戰士們全都以突擊姿态在工作,想盡量在轉移之前完成這項工程。
農業站當然更加緊張,凡是能抽動的人,全都抽出來參加施工。
但,有一個人卻沒有去做工。
這是馬車隊長糜複生,他病了。
實際上,他是為了躲避到河堤上去而突然病倒的。
怪事,為什麼他如此害怕到河堤上去呢?這不能不從七年以前說起。
解放前,糜複生在國民黨軍隊裡給一個炮兵營長作衛士。
這個少校營長是溫和、随便、耿直而公正的,不像别的長官。
他不隻憑權限,而是憑良心辦事。
他從不打罵士兵或者像長嘴蚊子似地吸吮士兵的血。
而且,他不把自己的馬弁當做随聲使喚的奴仆,而當做一個親近可信的“手下人”對待。
所以,他的一切,糜複生都覺得是值得崇拜的。
在他跟他做衛士的兩三年當中,從他那裡聽到了不少本來存在着的但他不曾發現過的事情。
也可以說是從他那裡獲得了最普通的也是最重要的真理。
而且,從他那裡得知了許多關于共産黨的各種各樣的事情。
這在起初他是很難理解的,一個國民黨軍官,竟能這樣懂得共産黨,敬服共産黨。
一天,他問營長:“既然是這樣,那,要是有人來找你當共産黨,你幹不幹呢?”營長沒回答,反轉來問他:“你呢?要是有人找你,你幹不幹呢?”糜複生說:“不知道!”營長笑了,在他肩上拍了一巴掌:“講吧!講對講錯都不怕!”他便大膽說:“幹!要是有人找我,我就幹!”在這話講過之後,完全出乎意料的,糜複生的最要好的朋友——一個上等兵——真的便來找他了。
于是,懷着興奮、神秘和恐懼不安的複雜心情,糜複生做了共産黨員。
那位上等兵不曾想到,當他把這個聰明能幹的青年帶給黨的同時,也把無可挽回的危害帶給了黨。
糜複生原來就和營部副官的太太保持着一種實際的關系。
這在他是無所謂的,好像途中幹渴時順便在河渠裡弄點水喝喝,而這女人卻是當真少不得他。
她丈夫是一個又瘦又小的煙鬼,整個身體幾乎沒什麼分量,作為男人,對于她簡直沒有用。
就在這女人面前,糜複生失口透露了自己的“另一種身份”。
倘使這隻有她知道,也還不太礙事,因為這類事在她眼裡是最不關痛癢、和她毫不相幹的。
可是,通過她的嘴,那位副官撿走了這個價值不小的情報——一次,因為她從床上把丈夫蹬下地來,他一氣之下,用棍子捶了她一頓。
她于是哭鬧着咒罵他說:“看你那副鬼樣子,你活不了多久!早晚讓人家共産黨把你收拾了,把你剁成碎塊喂狗吃……你别得意,你身邊就有共産黨。
” 第二天,副官笑眯眯地吩咐糜複生送一封要件到團部政工處去。
在那裡。
他被扣上了手铐。
當夜進行秘密審訊。
一邊擺着燒紅了的鐵鍬和一粒手槍子彈,另一邊擺着厚厚的一疊金圓券和一副少尉領章。
這是一個岔路口,他需要選擇,需要有當機立斷的選擇。
随即,那位炮兵營長(糜複生最尊崇的人)和那位上等兵(糜複生的好友)一同被逮捕了。
就這樣,糜複生雙手捧着同志的血,換取了那厚厚的一疊金圓券和一副血紅色的少尉領章。
發生這事不久,糜複生開赴前線,投入了對他們那個師說來是最後的一次戰鬥。
這一仗打得很苦,包圍圈裡沒有幾個完整的人走下戰場。
糜複生身受重傷,被收容在野戰醫院。
四個月後,他便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入伍了。
從這天起,他時刻處在驚覺和恐慌之中。
他覺得以往的事随時随地都有被查覺的可能。
就是說,他時刻都有被處死的可能。
但,很幸運,一年一年地過去了,他依舊安然無恙,相反,憑着臨陣的勇敢和百發百中的槍法,他很快便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戰鬥英雄。
幾年後,他被提升為偵察排長,緊跟着,他被接受入黨了——隻有他自己知道,這是第二次做共産黨員——不過,深深的犯罪的感覺并沒有因此而被擺脫。
糜複生仍然常常做着可怕的夢,夢見滿身血污的炮兵營長和上等兵……雖然,每當他完成一次偵察任務,或是在陣地上擊中一個敵人的時候,都意識到是在暗自償還對于黨的虧負。
可是,他始終感到這一項債負是永遠償還不清的。
通過異常曲折的線索,掩埋多年的事實終于被掘出來了。
于是,剛由候補轉為正式黨員的糜複生突然被開除出黨。
并且,因為不适于繼續留在部隊,他不得不立即交出了胸章和帽徽,算做複員被安插到農業站來了。
現在,前來幫助農業站修築河堤的正是糜複生原先所在的部隊。
這裡有他很多很多的熟人,确當些說,有很多很多知道他底細的人。
難怪他要像躲避大火一樣躲避着,堅決不到工地去。
糜複生躺在鋪上——病人當然是要在鋪上躺着的——心中煩悶得要命,好像是誰強把他囚禁在這昏暗的土窯中了。
他正想到門口去曬曬太陽,有人推門進來了。
“糜複生隊長!聽說你身子不好?”洗衣娘蛛瑪一進門就體貼地問候道,“請‘門巴’來看過了吧?” “看過了!看過了!沒什麼厲害。
你坐!來!坐!”馬車隊長一邊說,一邊往裡移動了一下身體,在鋪邊讓出地方來。
蛛瑪坐下,随手把一條洗過的被單放在鋪上。
“瞧!又麻煩你給我洗東西。
”糜複生過意不去地說。
“喲!怎麼講這樣的話!快不要這麼說吧!這是該當的呀!” 農業站的人和當地居民們都承認,馬車隊長是這個洗衣娘的重生的恩人。
他不僅從刑場上把她保救下來,而且,從蛛瑪在這裡居留下來之後,他始終在周到而又适當地照顧她。
糜複生這種救死扶弱的行動得到了人們普遍的贊同,因為這個無親無故的異鄉女子受着人們普遍的憐惜。
至于蛛瑪,自然也是知恩的。
不過,她沒有别的能力,而隻有盡自己職業的能力來報答糜複生——替他洗衣服。
她說她該當一生一世都給糜複生做傭仆。
常常,糜複生的衣服被單還根本用不着洗的時候,蛛瑪就拿去洗了。
而且,當然的,和别人不同,她從不收他一個小錢的。
随後,馬車隊長關切而擔憂地問起蛛瑪住得怎麼樣。
蛛瑪住那間土窯,委實是讓人不放心,不僅透風漏雨,而且,從各種迹象看來,都有倒塌的趨勢。
要不然,女畜牧師來的時候早已占用了。
“不怕的!我能有一個場子住就滿好了!”蛛瑪回答說。
“這樣吧!過幾天,等我能起來以後,找幾個人幫你修補修補。
那樣将就可不行啊!” 馬車隊長跟洗衣娘說到要為她修補土窯時,态度是慷慨而莊重的,并帶有父親般的關懷意味。
向來就是這樣,糜複生從不對蛛瑪随便。
因為在客觀印象上,以及在他的觀念中,他是這可憐女子的仗義的保護人。
不過,在言語間,洗衣娘像曆次一樣發覺馬車隊長的兩隻眼睛在看着她的脖頸——是那樣地在看。
這目光像曆次一樣,立即引起了蛛瑪強烈的不安和恐懼。
實在說,在她心目中,這個消瘦的大個子漢人是奇形的,可怕的。
于是,她暗暗一怔,順手扯掩了一下斜散的胸襟,站起來告辭說: “我走了!” “怎麼來了就要走?坐坐吧!再坐坐吧!”病人連忙欠起身竭力挽留。
“不行。
我還有一堆濕東西沒有曬開來呢!”蛛瑪謝絕道。
随又問,“你有衣裳要洗沒有?唔!這兒有一件!” 洗衣娘看見鋪頭有件白襯衫,用兩個手指提了就走,就像取走了一塊龌龊不堪的爛布。
其實,隻要她稍為留心一下,就會看出這件襯衫是幹淨的,還用不着洗的,不過糜複生也沒提醒她。
洗衣娘常來常往,有時拿衣服走,有時送衣服來,這對他和對她都已是一種習慣了。
[1]松贊幹布——七世藏王,在位時兵強地廣,四鄰畏之。
[2]卻祿東贊——大臣,具有才略,是時藏王稱雄于西方,賴其力不小。
[3]文成公主——一說為唐太宗從女,于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許給七世藏王。
她對敦睦漢藏關系及對西藏文化的啟發皆有相當貢獻。
雷文竹的話刺痛了他,他一想起來,心裡就有說不出的難受,臉上都有些發燒——這就是你的邏輯,造成計劃送上去,你就在上邊批上“緩辦”兩個大字。
找你談,你就是“以後再說”——這是什麼話!難道我是農業站的一塊絆腳石?難道我吃飽喝足之後,光會拖拉?陳子璜簡直覺得這是辱沒,難以忍受。
也許是印象太深的原故,他總是滿懷怒氣地念着這幾句話。
然而,陳子璜也發覺他對這話無法作什麼正面的反駁。
冷靜回想一下,真的!難道不是這樣的嗎?他想着,他怎樣以潦草的筆觸在紙上揮畫,紙邊上出現了很大的兩個字。
他想着,有多少次人家興緻勃勃來找他,提出一些什麼大大小小的建議,但多半都是垂頭掃興地從他這兒走開。
因此,他開始帶着驚覺、愧感重新去體味雷文竹的那些話。
同時,他也開始帶着驚覺、愧感重新去體味蘇易曾幾次跟他推心置腹的交談。
不錯,作為領導者,你是具備了許多許多可貴的讓人敬慕的東西。
可是,有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你是缺少的。
老兄!太缺少了。
你缺少幻想,缺少進取心。
你缺少進攻的精神,使工作做得更多更好的進攻精神。
這和你這個軍隊出身的人太不相稱了。
自然喽!就職務範圍而論,你可以兜攬一切——你常常說,多想想職務以内的事吧!但是你要明白,職務範圍并不是為了束縛你、阻攔你而圈定的界限。
你應當根據責任的要求去做,做得多,更多!做得好,更好! 陳子璜再回想他跟技術員的争吵時,覺得自己是那樣無理蠻橫。
…… 昨晚,宴會結束後,陳子璜和指揮部一位負責同志閑聊時得知,部隊在結束這期工程後本應立即向前推進,但因下期工程全在山區,糧食一時運不上去,因此不得不留在更達,進行一個短期休整。
于是,陳子璜心裡一動,随即向人家提出了試探性的要求。
要求部隊能抽一個連來幫農業站修堤壩。
當然,由于時間短促,恐怕也不能一下子全部完成。
但至于可以把溝挖出來——修堤得要挖溝打根基呢——餘下的工程就可以到冬天去進行了。
這要求當下被應承下來。
現在,指揮部派這位工程師前來勘察,如果順利,準備很快就興工。
弄清是這麼一回事,農業技術員簡直高興得無可言喻了。
他重新去跟工程師握手。
并且還随即向陳子璜伸過手去,竭力克制住激動說: “謝謝你!站長!” 站長陳子璜的手被雷文竹緊緊握住,他莫名其妙了。
“謝謝你!要不是你這麼一來……我們的堤壩還不定哪年才能……”雷文竹感激地說。
顯然是代表他和女畜牧師兩個人的。
“唔!你們的!”陳子璜抽回手,打趣地說,“這麼講,堤壩跟我不相幹?” “哪裡話,不過總還是應當謝謝你的呀!”雷文竹快活地說。
“那!要是非謝不可的話,那就先等等,待部隊同志來了,你們到工地上一個人一個人挨着去謝他們吧!”站長說着笑了起來。
而後,雷文竹把慰問隊的事情交代給别人,便同工程師一起到畜欄那邊去找倪慧聰——這事情少了她怎麼行呢!路上,雷文竹突如其來地問工程師: “同志!你覺得我們站長怎麼樣?” 這問題太意外,太生硬,把客人都弄得不知所雲了。
他對農業站站長,幾乎還是完全陌生的,能說什麼?所以他隻不自然地笑了笑,算是回話。
“當然,我不知道你對我們站長印象怎麼樣。
不過,”農技員鄭重地說,“如果你覺得他冷淡——不管對人或是對事——那你就錯了!可能從表現上看,你會覺得他對什麼都是那樣冷淡,其實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工程師完全摸不着頭腦,他覺得這位農業技術員真有點奇怪。
為什麼無的放矢,給我講這些呢?但雷文竹卻仍在專注地談論,帶着解釋的意味,仿佛工程師曾經講過他們站長的什麼壞話似的。
“确實,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你是不了解呀!我們站長就像一個暖水瓶,皮面上是冰涼冰涼的,可内裡是滾燙滾燙的。
” 7 将近一公裡長的堤壩動工了。
投入施工的不是一個連隊,而是四個連隊。
戰士們全都以突擊姿态在工作,想盡量在轉移之前完成這項工程。
農業站當然更加緊張,凡是能抽動的人,全都抽出來參加施工。
但,有一個人卻沒有去做工。
這是馬車隊長糜複生,他病了。
實際上,他是為了躲避到河堤上去而突然病倒的。
怪事,為什麼他如此害怕到河堤上去呢?這不能不從七年以前說起。
解放前,糜複生在國民黨軍隊裡給一個炮兵營長作衛士。
這個少校營長是溫和、随便、耿直而公正的,不像别的長官。
他不隻憑權限,而是憑良心辦事。
他從不打罵士兵或者像長嘴蚊子似地吸吮士兵的血。
而且,他不把自己的馬弁當做随聲使喚的奴仆,而當做一個親近可信的“手下人”對待。
所以,他的一切,糜複生都覺得是值得崇拜的。
在他跟他做衛士的兩三年當中,從他那裡聽到了不少本來存在着的但他不曾發現過的事情。
也可以說是從他那裡獲得了最普通的也是最重要的真理。
而且,從他那裡得知了許多關于共産黨的各種各樣的事情。
這在起初他是很難理解的,一個國民黨軍官,竟能這樣懂得共産黨,敬服共産黨。
一天,他問營長:“既然是這樣,那,要是有人來找你當共産黨,你幹不幹呢?”營長沒回答,反轉來問他:“你呢?要是有人找你,你幹不幹呢?”糜複生說:“不知道!”營長笑了,在他肩上拍了一巴掌:“講吧!講對講錯都不怕!”他便大膽說:“幹!要是有人找我,我就幹!”在這話講過之後,完全出乎意料的,糜複生的最要好的朋友——一個上等兵——真的便來找他了。
于是,懷着興奮、神秘和恐懼不安的複雜心情,糜複生做了共産黨員。
那位上等兵不曾想到,當他把這個聰明能幹的青年帶給黨的同時,也把無可挽回的危害帶給了黨。
糜複生原來就和營部副官的太太保持着一種實際的關系。
這在他是無所謂的,好像途中幹渴時順便在河渠裡弄點水喝喝,而這女人卻是當真少不得他。
她丈夫是一個又瘦又小的煙鬼,整個身體幾乎沒什麼分量,作為男人,對于她簡直沒有用。
就在這女人面前,糜複生失口透露了自己的“另一種身份”。
倘使這隻有她知道,也還不太礙事,因為這類事在她眼裡是最不關痛癢、和她毫不相幹的。
可是,通過她的嘴,那位副官撿走了這個價值不小的情報——一次,因為她從床上把丈夫蹬下地來,他一氣之下,用棍子捶了她一頓。
她于是哭鬧着咒罵他說:“看你那副鬼樣子,你活不了多久!早晚讓人家共産黨把你收拾了,把你剁成碎塊喂狗吃……你别得意,你身邊就有共産黨。
” 第二天,副官笑眯眯地吩咐糜複生送一封要件到團部政工處去。
在那裡。
他被扣上了手铐。
當夜進行秘密審訊。
一邊擺着燒紅了的鐵鍬和一粒手槍子彈,另一邊擺着厚厚的一疊金圓券和一副少尉領章。
這是一個岔路口,他需要選擇,需要有當機立斷的選擇。
随即,那位炮兵營長(糜複生最尊崇的人)和那位上等兵(糜複生的好友)一同被逮捕了。
就這樣,糜複生雙手捧着同志的血,換取了那厚厚的一疊金圓券和一副血紅色的少尉領章。
發生這事不久,糜複生開赴前線,投入了對他們那個師說來是最後的一次戰鬥。
這一仗打得很苦,包圍圈裡沒有幾個完整的人走下戰場。
糜複生身受重傷,被收容在野戰醫院。
四個月後,他便作為一名解放軍戰士入伍了。
從這天起,他時刻處在驚覺和恐慌之中。
他覺得以往的事随時随地都有被查覺的可能。
就是說,他時刻都有被處死的可能。
但,很幸運,一年一年地過去了,他依舊安然無恙,相反,憑着臨陣的勇敢和百發百中的槍法,他很快便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戰鬥英雄。
幾年後,他被提升為偵察排長,緊跟着,他被接受入黨了——隻有他自己知道,這是第二次做共産黨員——不過,深深的犯罪的感覺并沒有因此而被擺脫。
糜複生仍然常常做着可怕的夢,夢見滿身血污的炮兵營長和上等兵……雖然,每當他完成一次偵察任務,或是在陣地上擊中一個敵人的時候,都意識到是在暗自償還對于黨的虧負。
可是,他始終感到這一項債負是永遠償還不清的。
通過異常曲折的線索,掩埋多年的事實終于被掘出來了。
于是,剛由候補轉為正式黨員的糜複生突然被開除出黨。
并且,因為不适于繼續留在部隊,他不得不立即交出了胸章和帽徽,算做複員被安插到農業站來了。
現在,前來幫助農業站修築河堤的正是糜複生原先所在的部隊。
這裡有他很多很多的熟人,确當些說,有很多很多知道他底細的人。
難怪他要像躲避大火一樣躲避着,堅決不到工地去。
糜複生躺在鋪上——病人當然是要在鋪上躺着的——心中煩悶得要命,好像是誰強把他囚禁在這昏暗的土窯中了。
他正想到門口去曬曬太陽,有人推門進來了。
“糜複生隊長!聽說你身子不好?”洗衣娘蛛瑪一進門就體貼地問候道,“請‘門巴’來看過了吧?” “看過了!看過了!沒什麼厲害。
你坐!來!坐!”馬車隊長一邊說,一邊往裡移動了一下身體,在鋪邊讓出地方來。
蛛瑪坐下,随手把一條洗過的被單放在鋪上。
“瞧!又麻煩你給我洗東西。
”糜複生過意不去地說。
“喲!怎麼講這樣的話!快不要這麼說吧!這是該當的呀!” 農業站的人和當地居民們都承認,馬車隊長是這個洗衣娘的重生的恩人。
他不僅從刑場上把她保救下來,而且,從蛛瑪在這裡居留下來之後,他始終在周到而又适當地照顧她。
糜複生這種救死扶弱的行動得到了人們普遍的贊同,因為這個無親無故的異鄉女子受着人們普遍的憐惜。
至于蛛瑪,自然也是知恩的。
不過,她沒有别的能力,而隻有盡自己職業的能力來報答糜複生——替他洗衣服。
她說她該當一生一世都給糜複生做傭仆。
常常,糜複生的衣服被單還根本用不着洗的時候,蛛瑪就拿去洗了。
而且,當然的,和别人不同,她從不收他一個小錢的。
随後,馬車隊長關切而擔憂地問起蛛瑪住得怎麼樣。
蛛瑪住那間土窯,委實是讓人不放心,不僅透風漏雨,而且,從各種迹象看來,都有倒塌的趨勢。
要不然,女畜牧師來的時候早已占用了。
“不怕的!我能有一個場子住就滿好了!”蛛瑪回答說。
“這樣吧!過幾天,等我能起來以後,找幾個人幫你修補修補。
那樣将就可不行啊!” 馬車隊長跟洗衣娘說到要為她修補土窯時,态度是慷慨而莊重的,并帶有父親般的關懷意味。
向來就是這樣,糜複生從不對蛛瑪随便。
因為在客觀印象上,以及在他的觀念中,他是這可憐女子的仗義的保護人。
不過,在言語間,洗衣娘像曆次一樣發覺馬車隊長的兩隻眼睛在看着她的脖頸——是那樣地在看。
這目光像曆次一樣,立即引起了蛛瑪強烈的不安和恐懼。
實在說,在她心目中,這個消瘦的大個子漢人是奇形的,可怕的。
于是,她暗暗一怔,順手扯掩了一下斜散的胸襟,站起來告辭說: “我走了!” “怎麼來了就要走?坐坐吧!再坐坐吧!”病人連忙欠起身竭力挽留。
“不行。
我還有一堆濕東西沒有曬開來呢!”蛛瑪謝絕道。
随又問,“你有衣裳要洗沒有?唔!這兒有一件!” 洗衣娘看見鋪頭有件白襯衫,用兩個手指提了就走,就像取走了一塊龌龊不堪的爛布。
其實,隻要她稍為留心一下,就會看出這件襯衫是幹淨的,還用不着洗的,不過糜複生也沒提醒她。
洗衣娘常來常往,有時拿衣服走,有時送衣服來,這對他和對她都已是一種習慣了。
她對敦睦漢藏關系及對西藏文化的啟發皆有相當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