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1 工作隊遭受襲擊後,宗政府有關部門随即派出一支武裝,一來要尋救秋枝,二來要進行必要的偵察。

    的确是很意外的,這個牛場離更達最近,公安部隊常在這一帶活動,沒想到會出了這樣的事。

     不消說,這對斯朗翁堆夫婦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尤其是老婦人,她連茶也不想煮,奶子也懶得擠了,整天淚淋淋的,如癡如呆地坐在門前。

    或坐在屋頂上向山道眺望。

    鄰人們都以最大的同情來寬慰她,有的甚至替這個失去理智的老婦人去問卦,到瑪尼堆上去磕頭許願。

    農業站可就更加焦慮了,因為這姑娘是作為放牧員,作為農業站的一員随工作隊進山去的。

    同志們都很難過,很激憤。

    特别是機耕隊助手葉海。

    他一聽說,就從拖拉機上蹦下來,找站長請求,非要跟宗政府的人一起進山去不可,站長好費力才算勸阻了他。

    …… 總之,這樁事使整個農業站都處于沉悶的氣氛中了。

    不過,人們并不恐慌,一切都照常進行。

    馬車隊也照常到牛場上去拉糞,但為了謹慎起見,陳子璜決定親自帶隊前往——他的作戰經驗可以應付任何情況。

     土窯裡還有些昏昏暗暗,陳子璜便帶着睡意摸索着穿起衣服,把棉被輕輕加蓋在李月湘身上,生怕把她弄醒,可是李月湘偏在這時醒來了。

    她睜開惺忪的眼看了看丈夫,随即說: “把身上的襯衣脫下來吧!該洗了!” “不慌吧!還能湊合幾天。

    ” “還湊合呢!都發酸了。

    ”她從枕頭下翻出漿洗過的、壓得平平展展的一套白布襯衣,“你自己不覺着,可往人跟前一站,那股汗氣誰聞了誰讨厭!” 擱在過去,不消誰提醒,隻要衣服一髒,陳子璜便立刻會脫下來往床角一丢。

    可是現在,他總拖延,不願意更換。

     前星期,蘇易到農業站來。

    陳子璜對他訴起了人手缺少的苦處:别的不提,庫房、農具至少應當有一個專人來負責管理。

    可就是找不出人來,老鼠把裝麥種的布袋咬了好多洞。

    一對糞桶在太陽地撂着,曬裂了,不能使喚了……不過,陳子璜也明白,他無論怎樣訴苦也白費。

    工委書記連一個人也不會派給他的。

     “你的人已經夠多了!”蘇易果然這樣說,“特别是找一個庫房管理員,更不用費難。

    我敢說,你能找到這樣的人:又經心,又靠實,做這件事是再合适也沒有的了。

    ”他一邊說,一邊帶着誇耀的神色望望坐在火台前面的李月湘。

     “我?”李月湘有點慌張了,“别說笑吧!蘇書記,我能做什麼!” 不是說笑。

    李月湘正式地做了農業站庫房管理員。

     這職務,想來是平常、簡單的,但事實上卻沉重而繁雜。

    不待說,對于李月湘便更有許多難處。

    因此,她每時每刻都懷着緊張的心情,帶着急迫的動作,身心貫注地在履行落到她肩上的職務。

    正如一個初學遊泳的人跳入了滔滔洪流,絲毫不敢大意。

     但,李月湘并沒有在波濤大浪中感到無力和虛怯。

    正相反,她内心卻感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充實。

     以前,李月湘見丈夫在為工作憂慮、發氣、争吵,她總是暗暗感到難受。

    因為丈夫無論怎樣奔忙勞累,怎樣受熬煎,她也隻能從旁觀望而無能為力。

    另一方面,她注意到,倪慧聰和林媛卻和自己不同。

    站長和她們倆商談什麼事情的時候,總是用那種莊重的神情和信賴的語調。

    而對她,對他自己的妻子卻從來不這樣。

    一想到這,李月湘便立刻會傷心,羞慚。

    她覺得自己是無用的,是站在行列之外的,是不能和農業站任何一個人相比的。

    可是現在呢?她也像别人一樣,有了自己的職務,再不是根本不關緊要的人了。

    她已像倪慧聰、像林媛、像農業站所有的人一樣和站長——她的丈夫——并肩走在一起。

    一句話,她覺得自己完全成為另一個人了。

     陳子璜雖則遵照工委書記的意思委任了李月湘。

    但他總覺得她不像一個掌管全站物資的庫房管理員。

    他想,就讓她暫且湊合着吧!但等随便找到一個什麼人,馬上就把她換下來。

    可是,李月湘到任不滿五天,站長便發覺:倉庫頂上漏雨的裂縫用草泥補嚴了。

    裝種子的布袋已經不堆在潮濕的地上,而吊上了耗子難以接近的木架。

    所有的農具:七寸犁、釘齒耙、寬鎬頭、背筐、洋鍬、鐮刀……分門别類,像閱兵分列式似地擺在敞棚裡。

    而且,陳子璜還在生産隊聽到過這樣的議論:“哎喲喲!新官上任三把火,一點也不假。

    我們李主任辦事手續好嚴呀!”“哪個李主任?”“庫房管理處主任哪!”“唔!她呀,那自然啰!這是我們站長的内當家嘛!”“不知道她由哪兒搬來的這套規矩。

    我要一條扁擔,使喚一小會兒就完事,可她非得要我一口說定什麼時候送回來,還得把我的名字寫到她那個破登記簿上!”——陳子璜曾見他的妻子用舊報紙訂了一個不整齊的小本,但他沒想到那便是後來挂在敞棚柱子上的登記簿。

     從此,陳子璜覺得,如果從農業站再找出一個像李月湘這樣勤勉認真的庫房管理員來還是不怎麼容易呢!他仿佛初次明确地意識到他的妻子的存在,并且是那樣顯著地、不可缺少地存在着。

    他除了在表面上繼續保持着做丈夫的嚴峻、威儀之外(他認為不能不這樣),卻不禁暗自帶着幾分愧感,譴責着自己。

    他覺得,對于妻子來說,他完全是一個不通情理的冷冰冰的人! 陳子璜再也不能像以往一樣,衣服髒了就脫下來往床角一丢。

    别的人,在完成本分工作之後,總可以多少得到一點閑散的空隙。

    而他的妻子,除去竭盡全力在對付職責以内的大大小小事體之外,并沒有誰替她解除或是減輕繁瑣的主婦的勞務。

     “快換吧!”李月湘欠起身,又一次催促丈夫。

     “算了!正晌午日頭很毒,我自己在河邊搓一搓,晾到沙灘上,一小會兒就曬幹了!” “那是做什麼!你找着讓别人罵我還是怎麼的!” “我看就改天再說吧!你哪兒有工夫!” “白天沒工夫我不會夜裡洗!” 争執的結果,确定把換下來的衣服拿給蛛瑪去洗。

     蛛瑪從俄馬登登那裡被放以後,無處投生,又找到農業站來懇求憐惜。

    農業站既然挽救了她的生命(這不能不歸功于糜複生那如神的一槍。

    雖然他因為決賭的事受到了嚴重批評),自然也不吝于給她幫助。

    結果,在輿論支持下,她被允許住在馬車隊旁邊那個破窯裡,依靠攬洗衣服掙些零錢來維持她孤苦的生計。

    陳子璜覺得,把衣服送給蛛瑪洗是頂合适的:一方面能為妻子替出些時間來,另一方面又能作為對這個無親無故的異鄉女子的一點周濟。

     李月湘匆匆忙忙梳了頭,在鬓後系上了她最近才加飾的一條寬寬的黑綢發帶——一個工作人員,站長的女人,頭發總跟雞窩似的像什麼話——随後便出去弄引火柴。

    她一開門,發現窯洞前擺着一堆什麼東西,上面蓋了白花花的一層夜霜。

    是誰丢在這裡的呢?她走過去翻看。

    但,她立即驚叫着縮回了手,不由得退回門裡去了。

    這不是什麼東西,是人,一個死人。

     左鄰右舍的人都衣帽不整地沖出了窯洞,一擁而上,七手八腳地扶着死者仰坐起來——這是一個相當衰邁的老頭子。

    那叢生的胡須上挂滿了無數個小小的露珠。

    他的寬大幹皺的臉,完全是土灰色。

    皮肉像松散粗糙的沙泥,這一塊塊沙泥上,又布滿了像用三角刀刻出的深紋。

    總之,這老者整個的面部是髒污的,僵硬的,可怕的!他頭上扣了一頂呢質禮帽。

    可以看出這帽子原先是屬于貴人或是商人的,現在雖已破舊不堪,但戴在他腦袋上仍然顯得有些不相稱。

    上身裹在一件牧人的老羊皮袍裡。

    腰間橫插着一把生鏽的折斷一半的藏刀。

    下身則穿一條不知從哪兒弄來的油污的棉軍褲。

    他沒有鞋,兩隻腳上穿了兩隻不同的襪子,一隻是粗白布襪,另一隻是顔色鮮豔的女式毛襪。

     陳子璜把手伸到那老羊皮袍裡面去,立即感到了死者的心髒還在跳動,微弱地,但卻是沉重地在跳動。

     “他活着呢!”陳子璜正要這樣說。

    可是,恰在這時,發出了幾個不約而同的聲音:“瞧!瞧!眼睛。

    瞧他的眼睛……” 老人的眼睛緩緩地、十分勉強地睜開了。

    這眼睛是那樣無力,像是一個極端需要睡眠的人硬被擾醒了。

    他審視一下圍在他身邊的人們,随即,下巴微微顫動起來,抖落着須梢上的霜花。

    可以分明看出他要講話了。

     “聽……聽說……這裡正在……正在放麥種?借給我吧!借給我吧!”他不随和地伸出兩隻幹柴一般的手,“我不要很多,一點點!要一點點就夠了。

    ” 這話,乍聽似乎是莫名其妙、沒有來由的。

    但,在場的每個人都理解這話的意義。

    因為大家已經注意到放在“死者”身邊的那半截洋鐵罐,顯而易見,這物件是用來沿門讨乞的。

     2 陳子璜吩咐妻子,趕緊把昨天剩下的米飯熱一熱給這老乞丐吃,并且給他找一雙舊鞋。

    随後,他便到馬車隊去張羅套車。

     一早,馬車隊出動了,後邊還跟着幾十頭牦牛。

    無論是馬車隊員還是本地人,差不多全都帶了武器。

    好像不是到牛場去拉糞,而是奔赴前線。

     過河時,陳子璜遠遠望見雷文竹和幾個生産隊員扯着繩子,擺着小旗在測量什麼。

     前些時,雷文竹看過了畜牧師關于修築堤壩的報告稿,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

    當時約定一同到現場測量,以便起草正式的報告。

    但因為大田的工作緊迫,後來又進山到牧場去,事情便一直被耽擱下來了。

    緊跟着就出了事,現在,倪慧聰因為受了槍傷在衛生院休養,而雷文竹手邊又堆了不少的事。

    看來,他們的計劃更得拖下去了,可是,雷文竹忽然決定把别的一切先甩開,用突擊的方式來做這件事。

    一方面,這工作的确也不宜再遲;另一方面,也可以說雷文竹這樣做是為了倪慧聰。

    他決心在倪慧聰住院期間完成測量,開始修築堤壩。

    他相信這樣會使倪慧聰高興,會減輕她精神上的煩惱,甚至會減輕她傷口的創痛;她雖然躺在病床上,她雖然在忍受痛苦,可是農業站卻開始在完成一項重要的、甚至是了不起的工程。

    而這正是根據她的提議和策劃來做的。

     這兩天,雷文竹埋着頭,日夜忙于張羅這件他不熟悉的工作,測量,計算。

    總算求出來幾個大的數字,雖說并不細緻,但他認為,即使馬上動工也沒有什麼大的難題了。

     馬車大隊已過來了。

    雷文竹一邊收回拖在地上的皮尺,一邊迎上去: “站長!你真的要自己到牛場上去?” “這還能說假?趕車我還是一把老手呢!” “怎麼樣?那我就不去了吧?路,馬車隊的同志認識,糞集中在什麼場子,他們也知道。

    ” “行啊!我昨晚上不就說,你用不着去了!唔!對了!要是家裡有什麼事你就替我照顧照顧。

    ” “好吧!你等等,站長!”農業技術員趕上兩步,“有件大事要請示你呢!本來應當由倪慧聰同志寫正式報告——這完全是她出的主意——可是她在衛生院,況且報告上怕也不容易寫明白。

    正好,你到這兒來了,我這就跟你介紹一下吧!” “介紹什麼?”站長把牲口吆喝到旁邊,勒住套繩,停了車,讓後邊的車輛和牦牛過去。

     于是,雷文竹比手畫腳,以快活而又十分鄭重的語調開始了他的富于想象的口頭報告。

    因為是在實地,所以講得又是那麼周詳和确切。

    根據他的描繪,你仿佛可以看見:從山腳起沿河而下築起了一道雄偉的石堤,洶湧的洪水用盡全力向石堤上沖撞一下,然後不得不掉轉頭來,順從地由河道流出,石堤背後,已經不是一片不毛的沙灘,而變成了農業站第二個大田;在這肥沃的大田中,根據畜牧師的計劃種植了多種多樣的牧草,并且,根據她的計劃,家畜場和粉房也設在這裡;更使人神往的是,在河堤打彎處修起了一道水閘,從閘門入口,又沿着山根挖了一條水渠,直通到下遊,跟農業站隔河相對的地方,水電站就設在此地,這水電站規模很小,可是,對于未來的更達機耕農場和附近的居民們已經足夠了。

    當然,如果需要,還會出現别的什麼建築物,這裡有空闊的地面,傍山近林,不僅可以就地取材,而且四周環境也很适意…… 雷文竹的言談、動作并不誇張,仿佛他所談論的不過是一項很輕易很平常的工作而已。

    然而,你卻不由得會感到他是那樣有氣魄,那樣自信。

    你不禁會被他的想象和描述打動。

    尤其是陳子璜,作為農業站站長,對這樣的事該報以多大的熱情啊!但,恰恰相反,陳子璜并沒有什麼特别的反應,他的态度是淡然的,待聽不聽的樣子,好像雷文竹并不是在對他作一項事關重大的提議,而是在跟他講一個無趣的故事。

    這一點,雷文竹有所覺察,因此,越到後來越講得不帶勁,以至于不能不虎頭蛇尾地結束了他的口頭報告。

     “唔!這麼說,你們是打算從這裡修一條大堤!”站長終于答話。

     “用不了太大太高。

    ”雷文竹連忙說明,“夏天發大水也不過是漲到……” “反正得修堤。

    擺幾塊石頭總不能把水擋住。

    ” “那當然!不過你要知道,隻要這道堤一修起來……” “知道!我知道!牧草地、家畜場、粉房,還有水閘、發電站。

    好啊!這還用說?再好也沒有了!我倒希望今天下午我們就把這些都辦妥。

    可這不是現在的事呀!同志!這是将來的事!” 陳子璜說着,順勢把缰繩一抖,車輪向前滾動了。

    農業技術員一邊快步跟随,一邊質問道: “為什麼不是現在的事情呢?” 站長扭回頭來從容回答說:“因為現在根本辦不到!” 說話間,馬車越走越快,雷文竹很難再跟得上。

    他隻好追趕幾步,抓住前杠,躍上車去。

    這時,他已經十分不悅了: “辦不到嗎?那為什麼呢!” “怎麼!不服勁?好吧!那你就試打試打看!” “行啊!我就試試!可是你叫我怎麼幹?空着兩隻手……” “那你要什麼?” “人!” “人——”陳子璜苦笑了一下,“老天爺!我到哪兒去給你弄人來!你自己去找吧!你看農業站哪一個人能抽出來我就給你哪一個。

    ” “為什麼光說農業站?就算農業站全體出動,總共才幾個人!” “可就說呢!” “我們不會請工人嗎?” “啊!說得倒輕巧!請工人!要花錢不要?” “當然要花錢!” “要花!錢從哪兒來?” “那我不管!這是你的事!” “……” 沉默了!誰也不再說話。

    馬車依然在辘辘地往前走,已經走出很遠了。

    看來,如果站長不給雷文竹滿意的答複,他會賴在車上不下來的。

     “好吧!好吧!我考慮考慮!”陳子璜終于無奈地說,“以後再說吧!” “以後!以後!這就是你的邏輯。

    造好計劃送上去,你就在上邊批上‘緩辦’兩個大字,找你談,你就是‘以後再說’!總是以後!請問你,以後是什麼時候呢?”農業技術員異常憤慨,以斥責的口吻嚷了起來。

     “你還有完沒完?”陳子璜發火了,“你馬上就要動工還是怎麼!就算是修吧,也得要等到冬天哪!現時地裡家裡都忙得磨不開身,你叫我怎麼辦!你說吧!你叫我怎麼辦!” “可是不能等冬天呀!修堤得要挖溝打根基。

    到冬天上了凍就更費事。

    我認為必須趁着現在……” “行啦!你認為,你認為!你是誰?是不是上邊專門派你來管我的?同志!你知道不知道我是幹什麼吃的?不管好賴,我是站長!至少暫時還沒有撤掉我的職。

    那我就有權照我的意思辦事。

    ” 陳子璜的突然盛怒更使雷文竹氣憤了,不過他卻強制了自己,仿佛驟然間就恢複了鎮定: “那好吧!既然是這樣……”農業技術員不想再說什麼了。

    他做了一個準備姿勢,從馬車上跳了下來,但旋即又跑步追上前去,以冷靜的語調對站長說: “不過,我先在這兒給你申明。

    回頭我要去找蘇易同志。

    ” “要告我?” “我不會告狀。

    不過,我想把這一個建議直接提到工委會去。

    ” “随你的便!” 陳子璜一揚手,鞭梢在空中打響了,馬車輪更快地向前滾去。

     3 雷文竹在工委會沒有找到蘇易。

    工委書記到更達小學去了。

     有将近三十個人正在為更達小學趕修校舍。

    其中有一部分是雇請的小工;另一部分則是自動來幫忙的熱心的家長們,雖然,他們對未來學校的想象是那樣模糊,但他們卻肯定讓子女念書總歸會有益處的。

    前幾天,宗政府宣布呷薩活佛為更達小學名譽校長,這更增加了當地居民對學校的信任和希望。

    不過還有不少人對這樁事根本不發生興趣,他們認為,讓子女們成天坐在學堂裡,總歸是失算的,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能做好多事呢!因此,自動報名的不多。

    林媛隻得挨門挨戶去登記學齡兒童。

    就這樣,某些家長還極力隐報自己的兒女,仿佛在逃避“支烏拉”[1]

    林媛問過幾個孩子:“你願意不願意上學?”他們大多是坦白地回答說:“不願意。

    ”——分明是做父母的已經事先警告過孩子了。

    同時,新近在各莊上又傳播着一種為人們半信半疑的流言,說孩子們當了學生,将會被弄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替漢人打仗送命…… 不過,事情可并沒有因此被阻攔下來,相反,在校舍尚未落成以前,宗政府便決定暫借農業站的草棚開學了。

    隻是因為到校學生太少,不得不把開學式推遲舉行。

    但總算開學了。

     蘇易到學校來的時候,正在上漢文課。

    他輕步走近草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