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為她昨天一直在陽台上坐到半夜,受了風。
同時,剛才直腰坐的時間又太久了些,所以昏倒了。
最近這些天,格桑拉姆常常這樣昏倒呢! “唔!許是中了魔。
”涅巴說,“是!準是!這得要打卦。
你們好生照應着,我這就到廟子上去,去找活佛打一卦。
” 2 更達寺。
一座座金頂在夕陽下閃着奇異奪目的光輝。
但,金頂下一道道紅牆卻已是十分暗淡了,好像幹涸的血的顔色。
在林立的高杆上扯滿了經幡。
風一吹便嘩嘩地飄動起來,有如輪船上的萬國旗号。
到處可以聽到喇嘛們甕裡甕氣的齊誦,到處可以聽到不緊不慢地在捶擊悶聲的皮鼓,到處可以聽到沒有音階的粗音喇叭在嘶鳴…… 就在這種複雜的音響所交織成的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呷薩活佛由正殿慢慢走到露天平台上來。
在這裡,他把古銅色袈裟輕輕一提,盤腿坐在墊子上,便伸出他那骨瘦如柴的手開始翻誦經文。
雖然他戴了銀絲老花鏡,但看起一行行的木刻大字來依然相當吃力。
呷薩活佛今年整整八十五歲了。
還是第四十九代更達土司在位的時候(這是他的親表侄。
如果丢開佛位不說,四十九代土司應當稱呼呷薩為姑父。
)他已經被接進更達寺了。
十二歲,到紮什倫布寺[9]學經。
從這時起,在七十多年漫長的歲月中,在孤單的平淡無奇的生活磨煉中,使他除了經文之外對于一切一切都失掉了需要的感覺。
他并且發現,經文不隻能使自己真切地識見神明,詳盡地了解西藏古史,而且,其中也确乎有很多是對于世人大有益處的學問。
比如,他就不知反複多少遍研究過“墨納”[10]和“澤珠”[11]。
他常常在自己左腕上試驗診脈,甚至在山裡收集過許多種什麼草根、木皮。
也托人到印度去購買過什麼珠寶粉末。
當然,在人們看來這是大可不必的。
因為,他身上就有許多除魔治病的靈丹,如頭發、指甲等等。
人們得到這些,都會如獲至寶,情願付出極高貴的代價。
但是,呷薩活佛還是專心一意,不知疲倦地誦讀和研究“墨納”“澤珠”。
雖然由于慎重,他還沒有用自己的配方醫治過一個病人,但他越來越相信自己會成為一個手到病去的“門巴”[12]。
不過,近幾月來,呷薩活佛對自己的埋頭鑽研是否具有什麼重大意義産生了不可克服的疑問。
工委會在農業站旁邊開辦了一個衛生院。
這個免費診療院的一切設備,都還處于臨時性的簡陋不堪的狀态。
從院部到病室,隻占有五個帆布帳篷和一所當地人的兩層土房。
内外科隻有三個大夫和五個女護士。
而應診的人卻日夜川流不息——由于饑飽不定而消化不良者,身受刀傷的械鬥者,難産的婦人,眼圈腫爛的燒火娃子,沾染淋病的青年商人等等——但,衛生院好像沒有怎麼費力就使所有這些人得到了萬分滿意的救治,以緻使他們牽着整頭的羊子前往敬謝。
當然,這也并沒有降低寺廟的威望。
因為,當病人們在慶幸自己痊愈的時候,不能不首先感激寺廟打卦的準确性——山民們無論采取什麼方式醫治自己的疾病,總要先去求卦。
實際上,等于在寺廟裡挂号而到衛生院去治病。
這種情勢,呷薩活佛了解得很清楚。
作為神明,最重要的應當是誠實;他不願意欺瞞别人,更不願意欺瞞自己。
所以,最近他對任何一個求卦者的回答總是不假思索的,千篇一律的——到衛生院去治。
當呷薩活佛刻苦地、然而卻是陶醉地開始誦讀第一經文的時候,他仿佛覺得自己已經步入無人相擾的、幽靜而奇特的境地。
他甚至完全忘掉了自己的存在。
但,突然間一陣女人的笑聲驚動了他。
他立刻重新意識到自己仍舊沒有脫離這可厭的、很可厭的人世。
活佛誦經的平台背後,正沖着俄馬登登家的林卡[13]。
每天傍晚,涅巴的妻子們像犯人放風似的,在這範圍不大的圍牆以内閑散。
她們既不歌,也不舞。
而且,彼此之間也很少答話。
隻是無所事事地來回走走。
其實,這不過是多年來所養成的一種習慣而已。
她們對林卡沒有任何興趣。
這裡隻有兩排長得枝枝杈杈的寬葉柳,幾盆白菊雖然置放在玻璃頂溫室裡,但卻早已枯萎了。
俄馬登登的妻子當中,最年長的一個和他同歲,四十九。
最年少的一個比他的女兒茨頓伊貞小兩歲。
而所有的妻子們,不管誰,論起容貌全趕不上茨頓伊貞。
也許這和穿着很有些關系吧!她們當中,有的是根本懶于裝扮的。
有的則頭上堆滿了金銀首飾,胸前挂滿了珍珠項圈,連衣鈕兒也都用了碧玉寶石,而且又盡力挑選各種鮮豔的綢緞來給自己制作衣裙,看起來,刺目耀眼,極不協調。
茨頓伊貞卻與衆不同。
她很懂得,服飾悅目不在于華麗而全在色質的素靜和雅緻。
就看她現在穿着的一身吧!像羽紗一樣薄薄的寬袖襯衫是鴨蛋青色。
罩在上面的緊身絨坎肩是墨綠色料。
而直遮到腳面的長裙,還是用鴨蛋青和墨綠兩色呢料剪成窄條拼在一起的。
系在耳上的四五寸長的耳墜,也是用淡色芙蓉石鑲嵌的。
她不梳成幾十根細辮拖到腰間,而是用一個象牙發押把烏黑的長發收成一束,散披在肩後。
這樣,就使她的頭部和面孔顯出一種特别嬌弱的媚态。
并且,她對于香粉、口紅的應用,也不像别人那樣過分,能夠做到适可而止。
剛才一陣笑聲,就是茨頓伊貞發出的:她由側門出來,走進林卡,便瞧見了察柯多吉“相子”[14]。
他正坐在高出圍牆的石台上,向遠處,更确切地說是向正有一頭鐵獅在奔馳着的草原上瞭望着,凝視着。
她蹑手蹑腳走上石台,撩起長裙,猛然蒙住了他的腦袋。
他霍地往起一站,把她扯帶得仰面朝天栽倒了,他随即又俯下身去,在她的脖子裡搔癢。
于是她尖聲地格格大笑起來,像一條剛放進煎鍋裡的活魚一樣在地下翻滾着。
這時候,一個傭人規規矩矩立在台階上禀報說: “來了一個騎馬的人,說是給相子送信的!” 茨頓伊貞不耐煩地說:“你把信要過來,放到相子屋裡去不就完了?” “不行!他說一定要當面見相子。
”傭人莫可奈何地說。
“一個騎馬人?”察柯多吉思索了一下,忽然醒悟道,“唔!唔!不!不要!我屋子的門鎖了,我就去!就去!”他說着,撒開茨頓伊貞的手。
顯然因為過于性急,撲通一聲,跳下了台階,匆匆忙忙跑走了。
呷薩活佛窺視着這一切,心中又湧起一陣嫌惡之感,他從來就不喜歡察柯多吉。
雖然,這個未曾上年紀的人,相貌堂堂,舉止文雅,對人又是一味地和氣可親,但呷薩活佛還是不喜歡他,簡直可以說十分嫉恨他。
這主要是由于他破壞了曆代常規,而在更達家取得了相子的地位。
這是絕不能容忍的!相子,應當由世襲的貴人當中選定。
而他是什麼人呢?認真說,他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浪蕩漢。
要是有家,為什麼他到這裡來已經四年了從來也沒有提起要回家!由于這,呷薩活佛不僅不喜歡察柯多吉,甚至對他不信任起來。
他為什麼竟會那樣有錢呢?初來的時候,他毫不吝惜地獻給寺廟成包的黃金,送給土司和涅巴成箱子的白洋。
一個無依無靠的單身人,如果不去打家劫舍,絕不會如此富有的呀!但呷薩馬上就對自己解釋得明明白白的了。
并且,他不得不暗自欽佩察柯多吉的精明才幹。
聽說從前他曾在一個大喇嘛寺裡做過“會手”[15],現在,他帶領一支五六匹馬的商隊,去山裡山外收銷大宗的蟲草、麝香和鹿茸。
而看起來卻還輕松得很呢!随即,呷薩活佛把他的滿腔厭惡一轉而至俄馬登登身上去了。
他對這位涅巴早已有一種固定的印象,覺得他活在人世不為别的,隻是為了儲積一箱一箱雪白的銀元。
如果能夠的話,他甚至會把神都出賣掉去換銀元呢!為什麼,察柯多吉來了不久他就百折不撓地在格桑拉姆面前推舉他做相子?為什麼呢!連娃子們也沒有一個不知道,俄馬大涅巴和外來的相子合夥經營生意呢!不過,他隻管按期提取紅利,不曾在資金當中加進過自己的一個小銅子兒。
天色已經暗得看不清字了,呷薩活佛合起經本準備回屋去,心裡仍然在氣憤着俄馬登登。
沒想到俄馬登登正立在他身後。
俄馬登登已經在呷薩身後站了很久。
他不聲不響,像發現了奇迹似的,出神地注視着捧在活佛雙手上的經文。
一定是什麼突如其來的念頭在激蕩他,竟使他忘掉禮節,搶先說話了: “唔!經書已經舊成這樣了!”他感歎道,“瞧!你瞧,這幾張全都破了呢!” “是啊!”活佛冷冷地說,“舊了,也破了!” “重印吧!印新的。
” “重印!錢呢?” “錢?花吧!橫豎這樣的經文不重印是不行的!” “不!”活佛仍舊淡漠地說,“要印,不隻我這裡的二百四十部,全更達,大大小小十七個寺廟,各廟子裡都有幾百本經,都舊了,都破了!” “那就全都重印啊!”俄馬登登用慷慨的态度說,“有多少本舊的就印多少本新的。
好吧!這樁事我親自來辦理。
印!要印!” 雖然,在活佛面前是絕不敢空有允諾的,但呷薩依然不對這件事抱什麼認真的希望。
所以,他未做任何表示,便慢步向佛殿走去。
這并沒有使俄馬登登掃興。
相反,當這件為神效力的事情一經決定之後,他顯然是異常輕快的。
“唉!看看吧!這成什麼話!”涅巴繼續感歎說,“經本全都舊了,破了!可是沒有人照料!” 當他走到樓梯口時,才恍然大悟自己原是為女土司打卦來的。
于是急忙轉身回去,詳盡地對活佛叙述了格桑拉姆的病症。
不過,他一面說,一面已經替對方預備好了這一卦的答案——到衛生院去! 但,全然出乎所料。
活佛耐心地聽完了求卦呈詞之後,一言未發,隻是歎息了一聲,輕輕搖着頭,便回身向佛殿的角落裡隐去了。
這使俄馬登登感覺到,他仿佛在說: “她的病,神明也無能為力!” 3 “伶俐的布谷啊! 除了你,再也沒有我心愛的鳥。
如果你不相信我說的話, 就請飛遍那高高低低的石崖, 在崖頂上你偷偷去聽, 是真是假你自會知道! 威武的騎手啊! 除了你,再也沒有我心愛的人。
如果你不相信我說的話, 就請走遍那大大小小的村莊, 在村子裡你細細去問, 是真是假你自會知道!” 姑娘們唱着。
天一黑,他們就帶着黃昏的醉意唱了起來。
但,今晚她們忽然離開壩子,遷移到朱漢才和葉海住的土窯門旁去了。
那一塊高低不平的場子實在過于窄小,對于十多人來說,舞步是展不開的。
不過,姑娘們還是遷移到這裡來了。
每支歌差不多總是由秋枝引頭的。
可是,當大家随起應和的時候,她便不再作聲了,好像是在對大家指名她要聽哪一支歌子。
她輕輕搖動着身子,踏着瑣碎的舞步,而通過人們肩頭的空隙向朱漢才、葉海的土窯凝望着。
往常,在黑夜,總是可以從自家屋頂上遠遠望見這個小小的透亮的窗戶。
現在,月亮剛上來,為什麼窗戶已經黑洞洞了呢?該睡了!他們駕着“獅子”勞累了整整一天,該睡了。
不!他們一定沒有睡。
許是吹滅蠟燭,坐在黑黑的土窯裡聽着呢!他們在聽呀!她于是驟然唱起來,嘹亮動聽的嗓音突出在衆人之上,宛如一股格外清澈潔淨的泉水,雖已流入大河,卻沒有被混淆和淹沒。
其實,那個土窯中空無一人。
農業站主要人員都被召集到站長家裡去了。
因為這口窯比較寬暢,便義不容辭,兼做了會議室。
而李月湘,也就自然而然地擔當了招待之責。
她給每個人倒了水,便扭身坐到最背的角落去,一面編織毛衣,一面用顯然屬于局外人的态度在傾聽人們發言。
因為大家都有不移的主見,而且,都在焦躁地三番五次地重申自己的理由,所以,會議的秩序——大家沒有注意。
“喂!喂!不要嚷!不要嚷啊!”陳子璜擡起雙手不停地從空中向下按捺,“這是開會,不是趕集!一個說了一個再說嘛,反正誰都有發言權!好吧!現在……”他忽然覺得完全不需要再作什麼争執,他腦子裡已經有了斷然的結論,所以,沒有給别人留下一點插嘴的空隙,就緊接上說,“現在,大家也都很清楚,四外這些莊子的人,都開始看中了步犁,都想要我們用步犁去替他們耕地。
往後隻怕更會忙得叫苦連天呢!可我自己很高興,我想,大家心裡也一定覺得很暢快。
不過我也真有點犯愁。
我們一共三十部七寸犁,可是,能抽出手來去掌犁的,就光是生産隊的人,還不到二十個。
這怎麼能行呢?無論如何是不行的。
我看哪!就這麼辦吧!全體!我自個當然也不例外。
從明天起,每人一部犁,哪個莊子要,就到哪個莊子去。
有求必應!我想,用不着我多絮叨。
明擺着的事,非這樣不可!這是首要任務;至于别的,就先緩緩,以後再說吧!像機耕工作、畜牧工作、氣象工作,還有,農業技術員的……” “對!站長的意見我贊成!” “不同意!我不同意!” “也隻有這麼辦!反正人就是這麼多。
你不……”
同時,剛才直腰坐的時間又太久了些,所以昏倒了。
最近這些天,格桑拉姆常常這樣昏倒呢! “唔!許是中了魔。
”涅巴說,“是!準是!這得要打卦。
你們好生照應着,我這就到廟子上去,去找活佛打一卦。
” 2 更達寺。
一座座金頂在夕陽下閃着奇異奪目的光輝。
但,金頂下一道道紅牆卻已是十分暗淡了,好像幹涸的血的顔色。
在林立的高杆上扯滿了經幡。
風一吹便嘩嘩地飄動起來,有如輪船上的萬國旗号。
到處可以聽到喇嘛們甕裡甕氣的齊誦,到處可以聽到不緊不慢地在捶擊悶聲的皮鼓,到處可以聽到沒有音階的粗音喇叭在嘶鳴…… 就在這種複雜的音響所交織成的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呷薩活佛由正殿慢慢走到露天平台上來。
在這裡,他把古銅色袈裟輕輕一提,盤腿坐在墊子上,便伸出他那骨瘦如柴的手開始翻誦經文。
雖然他戴了銀絲老花鏡,但看起一行行的木刻大字來依然相當吃力。
呷薩活佛今年整整八十五歲了。
還是第四十九代更達土司在位的時候(這是他的親表侄。
如果丢開佛位不說,四十九代土司應當稱呼呷薩為姑父。
)他已經被接進更達寺了。
十二歲,到紮什倫布寺
從這時起,在七十多年漫長的歲月中,在孤單的平淡無奇的生活磨煉中,使他除了經文之外對于一切一切都失掉了需要的感覺。
他并且發現,經文不隻能使自己真切地識見神明,詳盡地了解西藏古史,而且,其中也确乎有很多是對于世人大有益處的學問。
比如,他就不知反複多少遍研究過“墨納”
他常常在自己左腕上試驗診脈,甚至在山裡收集過許多種什麼草根、木皮。
也托人到印度去購買過什麼珠寶粉末。
當然,在人們看來這是大可不必的。
因為,他身上就有許多除魔治病的靈丹,如頭發、指甲等等。
人們得到這些,都會如獲至寶,情願付出極高貴的代價。
但是,呷薩活佛還是專心一意,不知疲倦地誦讀和研究“墨納”“澤珠”。
雖然由于慎重,他還沒有用自己的配方醫治過一個病人,但他越來越相信自己會成為一個手到病去的“門巴”
不過,近幾月來,呷薩活佛對自己的埋頭鑽研是否具有什麼重大意義産生了不可克服的疑問。
工委會在農業站旁邊開辦了一個衛生院。
這個免費診療院的一切設備,都還處于臨時性的簡陋不堪的狀态。
從院部到病室,隻占有五個帆布帳篷和一所當地人的兩層土房。
内外科隻有三個大夫和五個女護士。
而應診的人卻日夜川流不息——由于饑飽不定而消化不良者,身受刀傷的械鬥者,難産的婦人,眼圈腫爛的燒火娃子,沾染淋病的青年商人等等——但,衛生院好像沒有怎麼費力就使所有這些人得到了萬分滿意的救治,以緻使他們牽着整頭的羊子前往敬謝。
當然,這也并沒有降低寺廟的威望。
因為,當病人們在慶幸自己痊愈的時候,不能不首先感激寺廟打卦的準确性——山民們無論采取什麼方式醫治自己的疾病,總要先去求卦。
實際上,等于在寺廟裡挂号而到衛生院去治病。
這種情勢,呷薩活佛了解得很清楚。
作為神明,最重要的應當是誠實;他不願意欺瞞别人,更不願意欺瞞自己。
所以,最近他對任何一個求卦者的回答總是不假思索的,千篇一律的——到衛生院去治。
當呷薩活佛刻苦地、然而卻是陶醉地開始誦讀第一經文的時候,他仿佛覺得自己已經步入無人相擾的、幽靜而奇特的境地。
他甚至完全忘掉了自己的存在。
但,突然間一陣女人的笑聲驚動了他。
他立刻重新意識到自己仍舊沒有脫離這可厭的、很可厭的人世。
活佛誦經的平台背後,正沖着俄馬登登家的林卡
每天傍晚,涅巴的妻子們像犯人放風似的,在這範圍不大的圍牆以内閑散。
她們既不歌,也不舞。
而且,彼此之間也很少答話。
隻是無所事事地來回走走。
其實,這不過是多年來所養成的一種習慣而已。
她們對林卡沒有任何興趣。
這裡隻有兩排長得枝枝杈杈的寬葉柳,幾盆白菊雖然置放在玻璃頂溫室裡,但卻早已枯萎了。
俄馬登登的妻子當中,最年長的一個和他同歲,四十九。
最年少的一個比他的女兒茨頓伊貞小兩歲。
而所有的妻子們,不管誰,論起容貌全趕不上茨頓伊貞。
也許這和穿着很有些關系吧!她們當中,有的是根本懶于裝扮的。
有的則頭上堆滿了金銀首飾,胸前挂滿了珍珠項圈,連衣鈕兒也都用了碧玉寶石,而且又盡力挑選各種鮮豔的綢緞來給自己制作衣裙,看起來,刺目耀眼,極不協調。
茨頓伊貞卻與衆不同。
她很懂得,服飾悅目不在于華麗而全在色質的素靜和雅緻。
就看她現在穿着的一身吧!像羽紗一樣薄薄的寬袖襯衫是鴨蛋青色。
罩在上面的緊身絨坎肩是墨綠色料。
而直遮到腳面的長裙,還是用鴨蛋青和墨綠兩色呢料剪成窄條拼在一起的。
系在耳上的四五寸長的耳墜,也是用淡色芙蓉石鑲嵌的。
她不梳成幾十根細辮拖到腰間,而是用一個象牙發押把烏黑的長發收成一束,散披在肩後。
這樣,就使她的頭部和面孔顯出一種特别嬌弱的媚态。
并且,她對于香粉、口紅的應用,也不像别人那樣過分,能夠做到适可而止。
剛才一陣笑聲,就是茨頓伊貞發出的:她由側門出來,走進林卡,便瞧見了察柯多吉“相子”
他正坐在高出圍牆的石台上,向遠處,更确切地說是向正有一頭鐵獅在奔馳着的草原上瞭望着,凝視着。
她蹑手蹑腳走上石台,撩起長裙,猛然蒙住了他的腦袋。
他霍地往起一站,把她扯帶得仰面朝天栽倒了,他随即又俯下身去,在她的脖子裡搔癢。
于是她尖聲地格格大笑起來,像一條剛放進煎鍋裡的活魚一樣在地下翻滾着。
這時候,一個傭人規規矩矩立在台階上禀報說: “來了一個騎馬的人,說是給相子送信的!” 茨頓伊貞不耐煩地說:“你把信要過來,放到相子屋裡去不就完了?” “不行!他說一定要當面見相子。
”傭人莫可奈何地說。
“一個騎馬人?”察柯多吉思索了一下,忽然醒悟道,“唔!唔!不!不要!我屋子的門鎖了,我就去!就去!”他說着,撒開茨頓伊貞的手。
顯然因為過于性急,撲通一聲,跳下了台階,匆匆忙忙跑走了。
呷薩活佛窺視着這一切,心中又湧起一陣嫌惡之感,他從來就不喜歡察柯多吉。
雖然,這個未曾上年紀的人,相貌堂堂,舉止文雅,對人又是一味地和氣可親,但呷薩活佛還是不喜歡他,簡直可以說十分嫉恨他。
這主要是由于他破壞了曆代常規,而在更達家取得了相子的地位。
這是絕不能容忍的!相子,應當由世襲的貴人當中選定。
而他是什麼人呢?認真說,他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浪蕩漢。
要是有家,為什麼他到這裡來已經四年了從來也沒有提起要回家!由于這,呷薩活佛不僅不喜歡察柯多吉,甚至對他不信任起來。
他為什麼竟會那樣有錢呢?初來的時候,他毫不吝惜地獻給寺廟成包的黃金,送給土司和涅巴成箱子的白洋。
一個無依無靠的單身人,如果不去打家劫舍,絕不會如此富有的呀!但呷薩馬上就對自己解釋得明明白白的了。
并且,他不得不暗自欽佩察柯多吉的精明才幹。
聽說從前他曾在一個大喇嘛寺裡做過“會手”
而看起來卻還輕松得很呢!随即,呷薩活佛把他的滿腔厭惡一轉而至俄馬登登身上去了。
他對這位涅巴早已有一種固定的印象,覺得他活在人世不為别的,隻是為了儲積一箱一箱雪白的銀元。
如果能夠的話,他甚至會把神都出賣掉去換銀元呢!為什麼,察柯多吉來了不久他就百折不撓地在格桑拉姆面前推舉他做相子?為什麼呢!連娃子們也沒有一個不知道,俄馬大涅巴和外來的相子合夥經營生意呢!不過,他隻管按期提取紅利,不曾在資金當中加進過自己的一個小銅子兒。
天色已經暗得看不清字了,呷薩活佛合起經本準備回屋去,心裡仍然在氣憤着俄馬登登。
沒想到俄馬登登正立在他身後。
俄馬登登已經在呷薩身後站了很久。
他不聲不響,像發現了奇迹似的,出神地注視着捧在活佛雙手上的經文。
一定是什麼突如其來的念頭在激蕩他,竟使他忘掉禮節,搶先說話了: “唔!經書已經舊成這樣了!”他感歎道,“瞧!你瞧,這幾張全都破了呢!” “是啊!”活佛冷冷地說,“舊了,也破了!” “重印吧!印新的。
” “重印!錢呢?” “錢?花吧!橫豎這樣的經文不重印是不行的!” “不!”活佛仍舊淡漠地說,“要印,不隻我這裡的二百四十部,全更達,大大小小十七個寺廟,各廟子裡都有幾百本經,都舊了,都破了!” “那就全都重印啊!”俄馬登登用慷慨的态度說,“有多少本舊的就印多少本新的。
好吧!這樁事我親自來辦理。
印!要印!” 雖然,在活佛面前是絕不敢空有允諾的,但呷薩依然不對這件事抱什麼認真的希望。
所以,他未做任何表示,便慢步向佛殿走去。
這并沒有使俄馬登登掃興。
相反,當這件為神效力的事情一經決定之後,他顯然是異常輕快的。
“唉!看看吧!這成什麼話!”涅巴繼續感歎說,“經本全都舊了,破了!可是沒有人照料!” 當他走到樓梯口時,才恍然大悟自己原是為女土司打卦來的。
于是急忙轉身回去,詳盡地對活佛叙述了格桑拉姆的病症。
不過,他一面說,一面已經替對方預備好了這一卦的答案——到衛生院去! 但,全然出乎所料。
活佛耐心地聽完了求卦呈詞之後,一言未發,隻是歎息了一聲,輕輕搖着頭,便回身向佛殿的角落裡隐去了。
這使俄馬登登感覺到,他仿佛在說: “她的病,神明也無能為力!” 3 “伶俐的布谷啊! 除了你,再也沒有我心愛的鳥。
如果你不相信我說的話, 就請飛遍那高高低低的石崖, 在崖頂上你偷偷去聽, 是真是假你自會知道! 威武的騎手啊! 除了你,再也沒有我心愛的人。
如果你不相信我說的話, 就請走遍那大大小小的村莊, 在村子裡你細細去問, 是真是假你自會知道!” 姑娘們唱着。
天一黑,他們就帶着黃昏的醉意唱了起來。
但,今晚她們忽然離開壩子,遷移到朱漢才和葉海住的土窯門旁去了。
那一塊高低不平的場子實在過于窄小,對于十多人來說,舞步是展不開的。
不過,姑娘們還是遷移到這裡來了。
每支歌差不多總是由秋枝引頭的。
可是,當大家随起應和的時候,她便不再作聲了,好像是在對大家指名她要聽哪一支歌子。
她輕輕搖動着身子,踏着瑣碎的舞步,而通過人們肩頭的空隙向朱漢才、葉海的土窯凝望着。
往常,在黑夜,總是可以從自家屋頂上遠遠望見這個小小的透亮的窗戶。
現在,月亮剛上來,為什麼窗戶已經黑洞洞了呢?該睡了!他們駕着“獅子”勞累了整整一天,該睡了。
不!他們一定沒有睡。
許是吹滅蠟燭,坐在黑黑的土窯裡聽着呢!他們在聽呀!她于是驟然唱起來,嘹亮動聽的嗓音突出在衆人之上,宛如一股格外清澈潔淨的泉水,雖已流入大河,卻沒有被混淆和淹沒。
其實,那個土窯中空無一人。
農業站主要人員都被召集到站長家裡去了。
因為這口窯比較寬暢,便義不容辭,兼做了會議室。
而李月湘,也就自然而然地擔當了招待之責。
她給每個人倒了水,便扭身坐到最背的角落去,一面編織毛衣,一面用顯然屬于局外人的态度在傾聽人們發言。
因為大家都有不移的主見,而且,都在焦躁地三番五次地重申自己的理由,所以,會議的秩序——大家沒有注意。
“喂!喂!不要嚷!不要嚷啊!”陳子璜擡起雙手不停地從空中向下按捺,“這是開會,不是趕集!一個說了一個再說嘛,反正誰都有發言權!好吧!現在……”他忽然覺得完全不需要再作什麼争執,他腦子裡已經有了斷然的結論,所以,沒有給别人留下一點插嘴的空隙,就緊接上說,“現在,大家也都很清楚,四外這些莊子的人,都開始看中了步犁,都想要我們用步犁去替他們耕地。
往後隻怕更會忙得叫苦連天呢!可我自己很高興,我想,大家心裡也一定覺得很暢快。
不過我也真有點犯愁。
我們一共三十部七寸犁,可是,能抽出手來去掌犁的,就光是生産隊的人,還不到二十個。
這怎麼能行呢?無論如何是不行的。
我看哪!就這麼辦吧!全體!我自個當然也不例外。
從明天起,每人一部犁,哪個莊子要,就到哪個莊子去。
有求必應!我想,用不着我多絮叨。
明擺着的事,非這樣不可!這是首要任務;至于别的,就先緩緩,以後再說吧!像機耕工作、畜牧工作、氣象工作,還有,農業技術員的……” “對!站長的意見我贊成!” “不同意!我不同意!” “也隻有這麼辦!反正人就是這麼多。
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