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晚餐
關燈
小
中
大
沙利士神父臨終之際,右鹽田教堂已經離他很遠很遠了,那是一個悶熱潮濕的地方。
那段時間他常常徹夜難眠,像耶稣在客西馬尼園那般憂傷。
倒不是因為要被推上十字架而感到神聖和悲壯,而是沒有邊際的失敗感像大海一樣徹底淹沒了他。
他孤獨,凄楚,沮喪,悲憤,兩手空空,稀疏的白發在風中飄零,像一個晚景凄涼的老人。
一個月前,沙利士神父幾經輾轉,到達雲南的省會昆明,在那裡他見到了昔日的老朋友布洛克博士,還有幾個在雲南偏遠地區傳教的五旬節派、救世軍等新教教派的傳教士,他們都被集中到一起等待去廣州的飛機,然後從那裡遣送到香港。
沙利士神父除了與布洛克博士還談得來以外,和新教傳教士們幾乎沒有什麼語言。
不是他矜持,也不是别人傲慢,那時他還沉浸在對亞當的追思中。
“快樂的亞當”,“長舌頭的亞當”,他天天都在念叨這個名字,以至于新教傳教士們認為這個古怪的老頭兒被共産黨逼瘋了。
其實是亞當的義舉讓他背負上沉重的罪孽感。
他是一個多聰明快樂的孩子啊,可是人們卻嫌他話多,連沙利士神父也不能寬容他這個毛病。
他拯救過亞當,但最終謀殺了他。
不要說上帝,就是峽谷裡的教友都不能原諒他的彌天大罪。
他不會忘記和亞當分别的那個晚上,亞當伏在他的腿上灼熱的眼淚,不會忘記教堂忠實敲鐘人每天清楚呼喚教民們的鐘聲——亞當最後一次敲響那口大鐘時,沙利士神父竟然沒有聽到清脆悠揚的鐘聲,實際上那就是上帝對他的警告了。
——不會忘記亞當受洗時眸子裡純潔無邪的目光,不會忘記他的快樂,不會忘記他像百靈鳥一樣多的話語,當然,沙利士神父更不會忘記亞當在寂靜的山林裡——或者在黑暗的屋子中,把槍口塞進自己嘴裡時的沉着冷靜、毅然決然。
一個秘密的保存真的需要一個人付出生命的代價嗎?沙利士神父永遠猜想不出亞當臨死前是怎樣想的。
在昆明等飛機的日子裡,傳教士們受到了應有的禮遇。
同各傳教點的艱苦比起來,他們簡直過的是上等人的生活,住在幹淨的旅館裡,床上鋪着雪白的床單,早餐天天都有純正的咖啡,還有法式硬殼面包,美國黃油,餐後的甜點甚至有巧克力。
那段時間傳教士們盡管生活得無憂無慮,但都有些惺惺相惜的傷感,他們中沙利士神父是在中國傳教時間最長的,但并不是付出的代價最慘重的。
五旬節教派的牧師摩爾一家三口都在雲南怒江大峽谷的傈僳族地區傳教,那個地方離沙利士神父的教點隻橫隔着卡瓦格博雪山,他們互相都知道對方的活動,但是兩個教派的傳教士從來沒有互相走動過。
摩爾牧師的一個兒子在怒江峽谷裡染上了一種怪病,不治而亡,另一個兒子在過溜索時掉進了怒江中。
但是摩爾是個對什麼都滿不在乎的牧師,他在一次喝咖啡時對沙利士神父說: “我早就知道你在雪山那邊啦,我還以為我們能在拉薩會師呢。
當然不是你先到,就是我在拉薩等你。
可是你瞧,我們卻在一個離西藏更遠的地方會面。
中國不需要我們啦。
嗨,神父,我們一起到非洲去吧,我聽說那兒還有很多未開墾的處女地呢。
怎麼樣,神父,再比試比試?” 沙利士神父眯着眼睛,不急不緩地說:“我甯願天天跟魔鬼打交道,也不和你們美國人一起去旅行。
” 每當這兩個老家夥争論時,布洛克博士總是充當他們的調停人。
在這群人中,隻有布洛克博士是在中國西南地區探險的赢家。
他在幾十年時間裡,采集了十多萬份植物标本、鳥獸标本、昆蟲标本和植物種子,歐洲和美國的花園、植物園因為他像蜜蜂一樣辛勤的采集而豐富多彩,他的英名早就譽滿全球,人們說他是個“植物海盜”,據說他不久就要被英國王室封為爵士。
布洛克博士總是對傳教士們說:“中國有句老百姓經常說在嘴邊的話,叫做‘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擡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這該死的飛機還不來,連醫生也治不好他們自己的病了。
” 布洛克博士的詛咒得到了應驗,沙利士神父和摩爾牧師再不說話了。
幸好不多久共産黨的官員終于為他們找來了一架飛機,那是架二戰時飛越駝峰航線的老飛機,沙利士神父還吃過它空投來的早餐。
他們在一個清晨登上了飛機,中午時,就到了中國的南部海岸城市廣州。
沙利士神父發現更多的傳教士從中國各地被遣送到這
那段時間他常常徹夜難眠,像耶稣在客西馬尼園那般憂傷。
倒不是因為要被推上十字架而感到神聖和悲壯,而是沒有邊際的失敗感像大海一樣徹底淹沒了他。
他孤獨,凄楚,沮喪,悲憤,兩手空空,稀疏的白發在風中飄零,像一個晚景凄涼的老人。
一個月前,沙利士神父幾經輾轉,到達雲南的省會昆明,在那裡他見到了昔日的老朋友布洛克博士,還有幾個在雲南偏遠地區傳教的五旬節派、救世軍等新教教派的傳教士,他們都被集中到一起等待去廣州的飛機,然後從那裡遣送到香港。
沙利士神父除了與布洛克博士還談得來以外,和新教傳教士們幾乎沒有什麼語言。
不是他矜持,也不是别人傲慢,那時他還沉浸在對亞當的追思中。
“快樂的亞當”,“長舌頭的亞當”,他天天都在念叨這個名字,以至于新教傳教士們認為這個古怪的老頭兒被共産黨逼瘋了。
其實是亞當的義舉讓他背負上沉重的罪孽感。
他是一個多聰明快樂的孩子啊,可是人們卻嫌他話多,連沙利士神父也不能寬容他這個毛病。
他拯救過亞當,但最終謀殺了他。
不要說上帝,就是峽谷裡的教友都不能原諒他的彌天大罪。
他不會忘記和亞當分别的那個晚上,亞當伏在他的腿上灼熱的眼淚,不會忘記教堂忠實敲鐘人每天清楚呼喚教民們的鐘聲——亞當最後一次敲響那口大鐘時,沙利士神父竟然沒有聽到清脆悠揚的鐘聲,實際上那就是上帝對他的警告了。
——不會忘記亞當受洗時眸子裡純潔無邪的目光,不會忘記他的快樂,不會忘記他像百靈鳥一樣多的話語,當然,沙利士神父更不會忘記亞當在寂靜的山林裡——或者在黑暗的屋子中,把槍口塞進自己嘴裡時的沉着冷靜、毅然決然。
一個秘密的保存真的需要一個人付出生命的代價嗎?沙利士神父永遠猜想不出亞當臨死前是怎樣想的。
在昆明等飛機的日子裡,傳教士們受到了應有的禮遇。
同各傳教點的艱苦比起來,他們簡直過的是上等人的生活,住在幹淨的旅館裡,床上鋪着雪白的床單,早餐天天都有純正的咖啡,還有法式硬殼面包,美國黃油,餐後的甜點甚至有巧克力。
那段時間傳教士們盡管生活得無憂無慮,但都有些惺惺相惜的傷感,他們中沙利士神父是在中國傳教時間最長的,但并不是付出的代價最慘重的。
五旬節教派的牧師摩爾一家三口都在雲南怒江大峽谷的傈僳族地區傳教,那個地方離沙利士神父的教點隻橫隔着卡瓦格博雪山,他們互相都知道對方的活動,但是兩個教派的傳教士從來沒有互相走動過。
摩爾牧師的一個兒子在怒江峽谷裡染上了一種怪病,不治而亡,另一個兒子在過溜索時掉進了怒江中。
但是摩爾是個對什麼都滿不在乎的牧師,他在一次喝咖啡時對沙利士神父說: “我早就知道你在雪山那邊啦,我還以為我們能在拉薩會師呢。
當然不是你先到,就是我在拉薩等你。
可是你瞧,我們卻在一個離西藏更遠的地方會面。
中國不需要我們啦。
嗨,神父,我們一起到非洲去吧,我聽說那兒還有很多未開墾的處女地呢。
怎麼樣,神父,再比試比試?” 沙利士神父眯着眼睛,不急不緩地說:“我甯願天天跟魔鬼打交道,也不和你們美國人一起去旅行。
” 每當這兩個老家夥争論時,布洛克博士總是充當他們的調停人。
在這群人中,隻有布洛克博士是在中國西南地區探險的赢家。
他在幾十年時間裡,采集了十多萬份植物标本、鳥獸标本、昆蟲标本和植物種子,歐洲和美國的花園、植物園因為他像蜜蜂一樣辛勤的采集而豐富多彩,他的英名早就譽滿全球,人們說他是個“植物海盜”,據說他不久就要被英國王室封為爵士。
布洛克博士總是對傳教士們說:“中國有句老百姓經常說在嘴邊的話,叫做‘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擡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這該死的飛機還不來,連醫生也治不好他們自己的病了。
” 布洛克博士的詛咒得到了應驗,沙利士神父和摩爾牧師再不說話了。
幸好不多久共産黨的官員終于為他們找來了一架飛機,那是架二戰時飛越駝峰航線的老飛機,沙利士神父還吃過它空投來的早餐。
他們在一個清晨登上了飛機,中午時,就到了中國的南部海岸城市廣州。
沙利士神父發現更多的傳教士從中國各地被遣送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