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晚餐
關燈
小
中
大
裡來,等待出境。
那時他才恍然大悟,無論在上帝名義下的何種教派,中國的傳教事業都和他個人的命運一樣。
他不知道巴勃神父要是不被風吹走,看到這一天又當作何想。
也許打垮他的就不是一陣瀾滄江峽谷的大風,呵一口氣就能将他軟弱的意志摧毀。
他們離境前,人民政府的官員請傳教士們吃了一頓飯,同時向傳教士們宣講了遣返他們的理由,他說的和峽谷裡的政委講的那一套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這個看上去水平更高的官員說他們今後要自辦熱愛國家的教會團體,推舉自己的大主教。
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傳教的曆史結束了。
那頓晚餐沙利士神父幾乎沒動一下餐桌上的刀叉,他神情恍惚,萬念俱灰,老眼昏花,餐廳裡就餐的人們在他看來都是和耶稣共進最後的晚餐的猶大。
是他們把事情搞砸了,惹得共産黨不高興,才把所有的傳教士都趕出去了。
這一段時間裡,人民政府的官員們拿出了大量的證據材料,指責一些品行不端的傳教士如何魚肉鄉裡、欺壓百姓、制造傳教血案。
沙利士神父過去從來沒有在教會的簡報中讀到有關對傳教士不利的消息,到處都是主的福音在弘揚。
沒有冤案,沒有流血,沒有違背基督德行的上帝的使徒。
可是,人家卻給他看到了傳教事業的另一面。
實際上細想起來,在瀾滄江峽谷五十來年的傳教歲月中,也不是沒有一點遺憾。
比如杜朗迪神父在一張牛皮上建教堂的把戲,對藏傳佛教的蔑視和與喇嘛們的沖突。
這些往事回首望去,上帝的使徒們也顯得并不清白。
晚餐還沒有結束,沙利士神父步履踉跄地起身回自己的房間,布洛克博士和摩爾牧師追上來,博士問:“神父,你不舒服嗎?” 沙利士神父喃喃說:“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猶大出賣了我們。
” 摩爾牧師說:“神父,看在上帝的分上,這還在中國的最後一晚,讓我們盡釋前嫌,一起去喝杯咖啡吧。
” “喝咖啡?主啊,這個時候,這個時候,竟然還有人……”神父繼續往前走,像一個唠叨零碎的老頭兒。
“我們隻能等待上帝在末日審判之時,做出公正的裁決。
”他最後說。
布洛克博士望着沙利士神父佝偻的背影,從嘴上取下煙鬥說:“他真瘋了。
” 摩爾牧師揶揄地說:“不,他就要見證到上帝的光榮了。
” 那天晚上,摩爾牧師和布洛克博士到珠江邊的一間咖啡館坐到半夜。
博士向牧師談了他在瀾滄江峽谷所看到的沙利士神父的生活,也談了他在那片峽谷的見聞。
牧師說,過去我隻知道卡瓦格博雪山的這一面,也隻認為怒江峽谷是世界上最蠻荒偏遠的地方。
我隻為自己感到驕傲。
謝謝你,博士,你不僅讓我看到了雪山的那一面,看到了瀾滄江峽谷的壯觀與傳奇,你還讓我看到了一個聖徒。
第二天早晨,陰雨綿綿,空氣潮濕得令人窒息。
傳教士們将乘頭班到香港的客船。
布洛克博士在人群中沒有發現沙利士神父,他想,難道神父還會睡過頭嗎?他和摩爾牧師返回去敲神父房間的門,許久都沒有将門敲開。
布洛克博士急了,兩人用肩硬把門擠開,一股傷感的氣味撲面而來。
那傷感三分的孤獨,三分的無奈,三分的沮喪,還有一分深深的悲涼。
多年以後這兩個見證者在無數個暮色黃昏中将回憶得起這人生中涼到骨頭深處的凄楚,回憶得起融化在眼眶邊的眼淚潮濕了廣州的天空,回憶得起屋檐下的一隻鴿子撲打着沉重的翅膀,一頭向陰沉的天空紮去;還回憶得起隔壁房間傳來的嬰孩啼哭聲,他哭得認真而執著,直到母親把奶頭塞進他嘴裡,哭聲才戛然而止,然後是孩子有節奏的吸吮聲,像大海溫柔的潮汐。
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生動,而在昏暗的屋子裡,他們看見沙利士神父沒有倚靠在床頭,而是兩膝平伸橫坐在床上,背抵着牆,枕頭放在小腹處,面向西藏的方向,雙眼微微閉上,一絲仁慈眷戀的目光還凝固在眼眶周圍,像聖嬰純潔的眸子。
“噢,主啊。
”布洛克博士上前去為沙利士神父合上了雙眼。
摩爾牧師在胸前畫着十字,一股強大的悲憫襲擊了他,他這才發現這個固執倔犟的老神父原來和自己是多麼的相像。
2001年8月25日—2002年8月9日一稿完于昆明北郊 2002年9月11日二稿 2002年12月平安夜三稿 2003年元旦夜改定
那時他才恍然大悟,無論在上帝名義下的何種教派,中國的傳教事業都和他個人的命運一樣。
他不知道巴勃神父要是不被風吹走,看到這一天又當作何想。
也許打垮他的就不是一陣瀾滄江峽谷的大風,呵一口氣就能将他軟弱的意志摧毀。
他們離境前,人民政府的官員請傳教士們吃了一頓飯,同時向傳教士們宣講了遣返他們的理由,他說的和峽谷裡的政委講的那一套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這個看上去水平更高的官員說他們今後要自辦熱愛國家的教會團體,推舉自己的大主教。
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傳教的曆史結束了。
那頓晚餐沙利士神父幾乎沒動一下餐桌上的刀叉,他神情恍惚,萬念俱灰,老眼昏花,餐廳裡就餐的人們在他看來都是和耶稣共進最後的晚餐的猶大。
是他們把事情搞砸了,惹得共産黨不高興,才把所有的傳教士都趕出去了。
這一段時間裡,人民政府的官員們拿出了大量的證據材料,指責一些品行不端的傳教士如何魚肉鄉裡、欺壓百姓、制造傳教血案。
沙利士神父過去從來沒有在教會的簡報中讀到有關對傳教士不利的消息,到處都是主的福音在弘揚。
沒有冤案,沒有流血,沒有違背基督德行的上帝的使徒。
可是,人家卻給他看到了傳教事業的另一面。
實際上細想起來,在瀾滄江峽谷五十來年的傳教歲月中,也不是沒有一點遺憾。
比如杜朗迪神父在一張牛皮上建教堂的把戲,對藏傳佛教的蔑視和與喇嘛們的沖突。
這些往事回首望去,上帝的使徒們也顯得并不清白。
晚餐還沒有結束,沙利士神父步履踉跄地起身回自己的房間,布洛克博士和摩爾牧師追上來,博士問:“神父,你不舒服嗎?” 沙利士神父喃喃說:“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猶大出賣了我們。
” 摩爾牧師說:“神父,看在上帝的分上,這還在中國的最後一晚,讓我們盡釋前嫌,一起去喝杯咖啡吧。
” “喝咖啡?主啊,這個時候,這個時候,竟然還有人……”神父繼續往前走,像一個唠叨零碎的老頭兒。
“我們隻能等待上帝在末日審判之時,做出公正的裁決。
”他最後說。
布洛克博士望着沙利士神父佝偻的背影,從嘴上取下煙鬥說:“他真瘋了。
” 摩爾牧師揶揄地說:“不,他就要見證到上帝的光榮了。
” 那天晚上,摩爾牧師和布洛克博士到珠江邊的一間咖啡館坐到半夜。
博士向牧師談了他在瀾滄江峽谷所看到的沙利士神父的生活,也談了他在那片峽谷的見聞。
牧師說,過去我隻知道卡瓦格博雪山的這一面,也隻認為怒江峽谷是世界上最蠻荒偏遠的地方。
我隻為自己感到驕傲。
謝謝你,博士,你不僅讓我看到了雪山的那一面,看到了瀾滄江峽谷的壯觀與傳奇,你還讓我看到了一個聖徒。
第二天早晨,陰雨綿綿,空氣潮濕得令人窒息。
傳教士們将乘頭班到香港的客船。
布洛克博士在人群中沒有發現沙利士神父,他想,難道神父還會睡過頭嗎?他和摩爾牧師返回去敲神父房間的門,許久都沒有将門敲開。
布洛克博士急了,兩人用肩硬把門擠開,一股傷感的氣味撲面而來。
那傷感三分的孤獨,三分的無奈,三分的沮喪,還有一分深深的悲涼。
多年以後這兩個見證者在無數個暮色黃昏中将回憶得起這人生中涼到骨頭深處的凄楚,回憶得起融化在眼眶邊的眼淚潮濕了廣州的天空,回憶得起屋檐下的一隻鴿子撲打着沉重的翅膀,一頭向陰沉的天空紮去;還回憶得起隔壁房間傳來的嬰孩啼哭聲,他哭得認真而執著,直到母親把奶頭塞進他嘴裡,哭聲才戛然而止,然後是孩子有節奏的吸吮聲,像大海溫柔的潮汐。
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生動,而在昏暗的屋子裡,他們看見沙利士神父沒有倚靠在床頭,而是兩膝平伸橫坐在床上,背抵着牆,枕頭放在小腹處,面向西藏的方向,雙眼微微閉上,一絲仁慈眷戀的目光還凝固在眼眶周圍,像聖嬰純潔的眸子。
“噢,主啊。
”布洛克博士上前去為沙利士神父合上了雙眼。
摩爾牧師在胸前畫着十字,一股強大的悲憫襲擊了他,他這才發現這個固執倔犟的老神父原來和自己是多麼的相像。
2001年8月25日—2002年8月9日一稿完于昆明北郊 2002年9月11日二稿 2002年12月平安夜三稿 2003年元旦夜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