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五十年代

關燈
“亞當,你說得都對。

    ”神父拉過地窖裡唯一一把椅子,“來,孩子,坐下吧。

    ” 亞當忙說:“神父你坐,我站着。

    ” “坐下吧,孩子。

    我主耶稣可以為他的門徒洗腳,你為什麼就不能在一個神父面前坐下呢?”神父把亞當強壓在了椅子上,搞得亞當誠惶誠恐。

     “你聽好,亞當,”神父指着桌子上的大鐵箱說,“有些秘密會在黑暗中腐爛,有的則是森林中的火星,與其讓它燃燒起來招緻災難,還不如讓它熄滅;而更多的秘密,将會在時間的河流中被沖洗幹淨,成為曆史。

    就像瀾滄江中那些巨大的岩石,在水落石出時,人們便會發現,洪水滔天時的波浪和漩渦,不過是這些沉默的岩石與水流在抗争罷了。

    你知道,這是我二十多年的心血。

    日本人曾經毀過它一次,這幾年我又重新将它複原了。

    就像一個失去眼珠的人,重新看到了光明。

    ” “神父,我知道。

    你為了這些納西人的東西,經常吃飯睡覺都忘了呢。

    ” “連我的聖職都快忘了。

    亞當,我還沒有做完這件工作。

    我不希望再在路上遺失這些寶貝。

    因此我把它們留下來,我還會回來的,主已經明示我了。

    即便……即便我回不來了,孩子,我請求你,以一個基督徒的名義,替我保護好它們。

    ” “神父,放心吧,誰也别想從我這裡奪走你的寶貝。

    ”亞當肯定地說。

     “隻要你管好自己的嘴,就沒有人來奪走它們。

    如今你是知道這個地窖的最後一個人了。

    ” “神父,我發誓……”亞當舉起了自己的右手。

     “在天主面前,毋妄誓。

    ”神父将手摸到亞當的頭頂上,動情地說,“我把自己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都交給你了。

    我們都是和上帝有契約的信徒,現在我和你也有了一個契約。

    ”神父的語調哽咽起來,“孩子,别讓一個老人失望。

    ” 亞當感到自己渾身的血在往上湧,他從椅子上滑下來,跪在神父的腳下:“神父,我會報答你的。

    ” “報答天主吧。

    ”神父把他扶起來,“走,讓我們去迎接天國的光芒。

    ” 那個晚上沙利士神父像一個夢遊症患者一樣在教堂裡轉來轉去,亞當一直在他身後陪伴着他。

    在耶稣的聖像前,神父長跪不起,昏暗的教堂内隻有聖台前的兩盞酥油燈若明若暗,悲切壓抑,像神父此刻的心情。

    神父後來起身到聖台上,拿起上面的一個十字架,吻了吻。

    從這裡往下望去,教堂内一片昏暗模糊。

    這裡曾經是他的講台,他的戰場,他的生命立足點。

    除了這裡,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地方可以令他有榮耀天主的成就感了。

    他随後又夢遊到聖台旁邊的聖器室裡,把那些做彌撒和瞻禮時用的枝形燭台、花架、法杖一一撫摸了一遍,親吻了一遍。

    裡面的東西他一樣都不想帶走,包括那些不同祭日穿的法衣。

    因為他堅定地認為,這些屬于上帝的東西總有人會用得着的。

    誰将會是他走後那布道的神父? 他從教堂内出來時,天色已經微亮。

    “該敲鐘了。

    ”他喃喃說,向教堂圍牆上的垛樓走去。

    在他艱難地想爬上垛樓的台階時,亞當從後面拉住了他:“神父,還不到時辰呢。

    ” “該敲鐘了。

    ”神父固執地說,想從亞當手裡掙紮出來。

     “好吧,”亞當把神父擋在身後,“今天我就敲一次早鐘吧。

    但願聖母瑪利亞不會責怪我。

    ” 亞當爬上了垛樓,過去的每個淩晨,亞當都是這樣披着晨曦的光芒敲響教堂的鐘聲。

    那是耶稣的召喚,是和瀾滄江對岸的佛教徒競賽的鐘聲。

    神父看見亞當使勁地晃動着鐘繩,可是他竟然沒有聽到一點聲音傳來。

     “使勁敲啊,亞當。

    天要亮了。

    ”神父揮手喊道。

     亞當顯然聽到了神父的呼喚,他敲得更快了。

    但是神父就像在看一部無聲片,隻有動人的情景,卻沒有一點聲音。

    那鐘錘仿佛不是敲在銅鐘上,而是在敲打一坨棉花。

     “我真的老啦,聽不見上帝的鐘聲啦。

    ”神父頹然地放下了自己不斷揮動的手,不能自持地淌下兩行老淚。

     第二天,神父到村子裡的教友家一一和他們道别,感謝他們順應了主的感召,皈依到天主的聖寵裡。

    本來他還打算到左鹽田去跟和阿貴告别的,但是教堂裡的馬都被解放軍征用去馱軍糧了,神父已沒有勇氣徒步走到左鹽田。

    下午,幾個教友抱來了馬修的孩子,要求神父為他付洗。

    這時他強烈地思念起都伯修士和馬修來,他們現在在哪裡?願主的恩寵與他們同在。

    那是一個長得很健康的男嬰,用一雙無邪的眼睛滴溜溜地打量着神父,這讓神父一直很郁悶的心情豁然開朗。

    到該給孩子取教名時,沙利士神父不假思索地說: “安多德。

    一個聖人的名字,願主賜福與他。

    他将成為主忠實的仆人。

    ” 後來在這個孩子身上發生的事情,既對沙利士神父的祝福作了無情的嘲弄,也最終證明了他的一片苦心。

    在這個世紀末,跟随主的召喚也做了神父的安多德聽他母親講起他受洗時的情景,反問道:“當年沙利士神父為什麼要給我取這樣一個教名呢?” 第三天,早晨七點,解放軍一個姓趙的排長帶着兩個士兵準時來到教堂,他們還牽來了一匹馬。

    神父和教堂的兩個修女早就恭候在大門口,他回頭對修女們說:“時辰到了,人子的光榮終将得到見證。

    ”修女們倚在教堂的大門旁,目光哀哀地和他作最後的道别。

    神父向她們微笑着說:“我會回來的,至少在大雪封山前。

    主與你們同在。

    ” 微娜修女本來也想跟沙利士神父一起走的,但是她又不忍心抛下病重的凱瑟琳修女。

    微娜修女很小的時候就進了澳門的一家修道院,她在廣東的老家還有什麼親人,連她也不知道。

    與其回到陌生的故鄉,不如服從主的召喚,留在寂寞的峽谷。

    微娜修女仁慈的選擇讓她的後半生命運多舛。

     神父原來以為教堂的大門外應該有一群教友來為他送行,可是他一個人也沒有看見。

    在這樣的一個上午,生活跟以往一樣,村子裡的狗吠叫喚出生動的生活氣息,鳥兒在樹上歡唱。

    這個離别的日子看上去一點也不顯得傷感,甚至有歌聲從村子裡飄來,那是紅漢人的宣傳隊在教村民們唱和贊美詩的旋律大不一樣的革命歌曲。

    神父在心裡嘀咕道,原來他們唱歌去了。

     趙排長示意他的兩個士兵扶沙利士神父上馬,神父上了兩次,都沒有成功。

    過去他是先踩在亞當的背上跨到馬背上,但是今天亞當到哪裡去了呢?神父想,或許他不願忍受離别時的傷感罷。

    趙排長過來抱住神父的一隻腿,三個人幾乎是将他舉上去的。

    神父說:“我老了。

    謝謝。

    ” 神父盡量挺直了腰坐在馬背上,決心在離開這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峽谷的最後時刻,将自己的形象塑造得跟進來時一樣。

    熱情,謙遜,執著,充滿活力和希望。

    但是他發現要做到這一點很難。

    當年他和杜朗迪神父進來時,為了敲開西藏的大門,可以用兩匹騾子的銀元買下一段被土司們控制的棧道,如今誰還相信他們當初的豪情。

    他不能不想起巴勃神父說過的一句話:傳教士在西藏的命運,不過是九死一生地進來,在石頭縫裡播種信仰的種子,然後,被驅除。

    幸運的巴勃神父,他被峽谷的風吹到了天國,我卻是被中國革命的風吹回去了。

    他心酸地想。

     峽谷的風吹送着黯然神傷的沙利士神父一路南行,他心情沮喪,話語很少,就像一個被逐出比賽場的老選手。

    上帝不僅再不給他機會,而且還讓他衰老得連失敗都不敢面對。

    他們翻越了四座大雪山,快要走到藏區的邊緣進入雲南納西地時,教堂的廚子諾斯飛馬趕了上來,沙利士神父心裡長長地籲了口氣,四十多年的傳教生涯總算沒有白白度過,藏族人為朋友送行的方式總是出乎你的意外。

     諾斯星夜兼程趕來并不是來道别,隻是為了向沙利士神父捎一個重要的口信。

    諾斯說:“神父,亞當讓我帶句話給你,他請你放心,他已經在上帝面前收藏好了你交給他的契約。

    ” 神父滿足地說:“我知道。

    他是個好基督徒。

    ” 諾斯哭着說:“神父啊,亞當把一顆子彈打進自己的嘴裡啦。

    ” 沙利士神父驚得差點從馬背上摔下來,他仰天長歎:“亞當啊,我的孩子,我有罪!” 沙利士神父走出去很遠了,驿道上的風還吹不幹他臉上蒼涼的眼淚。

    在一個山垭口,神父勒馬回望漸行漸遠的西藏。

    蓦然發現,忠心的廚子諾斯還立馬山頭上一動不動,那遙遠的身影仿佛風中的一個問号,要在天地間尋找答案。

     57.拯救 幾年以後,木學文帶着土改工作隊再次回到峽谷時,已經是新成立的鹽田縣縣長。

    他把土改工作隊的隊部設在瀾滄江西岸的卡瓦格博村裡的藏公堂裡,這裡從前是野貢土司召集村民開會議事的地方,它就面對着土司大宅。

    工作隊把奴隸、農奴、佃戶們請來開會、教唱歌、講故事,對待老百姓比當年的外國傳教士還要熱情,他們也比傳教士能說會道得多。

    工作隊沒有告訴藏民們誰是救世主,誰将會赦免他們的罪,誰将引領着他們走向天堂。

    他們隻給藏民們講人間的平等與不平等,人和人都是父母生的,沒有貴賤高低之分;講耕者有其田,就像牛羊總有屬于自己的草甸一樣,可見你們連牛羊都不如。

    而為什麼有的人飽食終日,既不放牧也不幹活,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牲畜,還騎在你們頭上作威作福呢? 和大部分藏區一樣,剛解放那幾年這裡的一切似乎都沒有多大的改變,農奴和佃戶們該向土司和寺廟納的糧、進的貢,一樣都不能少。

    除了那個外國傳教士沙利士神父被趕走了以外,峽谷裡的人們還沒有更深刻地體驗到改朝換代與自己的切身關系。

    但是随着窮人逐漸站在了紅漢人一邊,變化就像春天裡的大地。

    卡瓦格博村的幾個佃戶多聽了幾次土改工作隊的宣傳,回去後就不交這一年的糧租了。

    這種行為要是在過去,野貢土司的家丁會将他們捉去丢在地牢裡,還會給他們穿“木靴”,那是野貢土司家族諸多刑具中最有特色的一項發明,人們聽見“木靴”一詞臉色都要吓得發白。

    受刑者穿上去後,家丁把“木靴”外面的活動扣一個個地釘緊,釘三個扣,腳背脆裂;釘六個扣,五個腳趾全部擠碎;釘九個扣,“木靴”裡面的腳骨頭便一根根一塊塊地被夾斷、夾碎。

    再強的漢子,一雙“木靴”套上去,能堅持釘六個扣而不昏倒,就算是鐵骨铮铮的好漢了。

    當管家把佃戶們抗拒交租糧的事報告給野貢家族的新土司堅贊羅布時,年輕的土司隻是對管家說:“記下他們的名字。

    要像記下借高利貸者的名字一樣準确。

    ” 要是老土司頓珠嘉措還在的話,堅贊羅布将會問他足智多謀的父親,如果人家繼續讓你當土司,甚至還讓你當新成立的鹽田縣的副縣長,但是他們又煽動那些草頭藏民不交租糧、不還高利貸,甚至還要把田地和牲畜分一些給那些沒有土地的人,這土司還當得下去嗎?堅贊羅布隐約感到峽谷裡的變化已經超出了神靈控制的能力,野貢家族傳到他這一代,火塘裡的柴火,怕是要越來越燒不旺了。

     那一年,雪山上的冰川大幅度地向峽谷裡延伸,卡瓦格博村住得比較高的幾戶人家,冰舌都從他們狹小的窗戶中伸進來了。

    峽谷裡的老人們說這樣的事情要一百年才遇得到一次,藏族人有大吉祥了。

    豐沛的冰川似乎印證着窮人們朦朦胧胧的期盼,連野貢土司家的馬幫隊長洛桑,也感到自己苦難的愛情總算有救了。

     洛桑雖然出身地位低下的人家,但他是峽谷裡公認的情歌王子。

    當年野貢家族的那個為情而死、招緻藏納兩個民族第一次戰争的大情種紮西尼瑪與他比起來,不過是一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

    由于長年在外面奔波,他的皮膚不像峽谷裡種地放牧的人們那樣是土黃色的,而是油亮發光的棕色,像漢地華貴的錦緞一樣光滑、滋潤,那膚色即便在黑夜中也能照亮姑娘們的春心。

    而更讓姑娘們傾心的是他那副善唱情歌的好嗓子,人們說是神靈賜予的,因為父母給的嗓子根本唱不出那麼動聽的情歌來。

    每當他放歌一曲時,山上的鳥兒不再鳴叫,坡上的牛羊不再吃草,峽谷裡百花盛開,草甸上青草起舞。

    多年前澤仁達娃的刀架在他脖子上,他高歌一曲,竟然勾起了那個殺人如麻的大土匪無限惆怅。

    神靈的歌喉救了他的命,一直成為峽谷裡的美談。

     那個洛桑刀架在脖子上還思念着的女人,并不是野貢家族從小就給他訂了婚的貴族女子野貢·康珠,而是瀾滄江邊的曬鹽女央金卓瑪。

    她就像峽谷裡的一株無名的杜鵑花,開放得樸素自然、美麗大方。

    但是如果沒有她對山嶺默默無聞的裝點,峽谷的美就不存在。

    瀾滄江會幹枯,萬年的冰川将融化,千年的雪山不再有潔白的峰頂。

    這是一場秘密的看上去幾乎不可能達到目的的戀愛。

    洛桑每隔半月到江邊的鹽田去收鹽,便是他們能見上一面的唯一機會。

    他們靠情歌和眼神來傳遞相互的渴望和熾熱的愛,在他們還沒有摸一下手說上一句話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靈魂被對方勾走了。

    他們在夢裡神交,在強烈的思念中各自默默地對着一棵樹、一江春水、一朵盛開的杜鵑花傾訴衷腸。

    像許多心有靈犀的藏族人一樣,他們每天晚上在同一時刻準時跨入對方的夢,就像跨進一道愛的大門。

    那是一扇隻為對方洞開的大門,裡面愛神飛翔,鴛鴦嬉戲,鳥語花香。

    他們在那裡相親相愛,訴說比瀾滄江水還要豐沛的愛戀。

    在浪漫而自由的夢中,她撫摸過他堅挺的鼻梁,寬闊的臉龐,他吻幹過她橫飛的眼淚,圓潤的嘴唇。

    他甚至還清楚她脖子上的胎記,她也曾躺在他大地一般厚實的胸膛前,細數過他下巴上的胡須。

    而在白天,他們隻能用山歌唱給對方自己不可言傳的痛苦。

    那些動聽哀婉的山歌唱的是星星對月亮的依戀,風對樹的纏綿,江水對大地的擁抱,白雲對雪山的厮守,牛羊對青草的親吻。

     如果他們能有一次約會,那無異于到老虎的嘴邊搶食吃。

    因為峽谷裡所有的人都知道,頓珠嘉措土司早就做好了招婿上門的一切準備了。

    從印度買來了珍貴的虎皮和九眼貓眼石,從拉薩買回了鑲金護身符,哲蚌寺有名的大活佛為它開光,并将祝福的經文藏在裡面,還有藏北草原的紅狐皮帽,藏東昌都做工精細的金邊藏靴,尼泊爾的瑪瑙,漢地的翡翠和綢緞。

    人們說,光是新郎那身穿戴,就可以買下一個牧場上所有的牛羊。

     本來一場萬事俱備的婚事,卻被一再拖延,甚至拖到頓珠嘉措土司死都沒有趕上自己千金小姐的婚禮。

    因為根據噶丹寺的喇嘛蔔算,婚禮總和不吉祥的時間和峽谷裡的戰事相沖突。

    不是康珠小姐的屬相和年份的屬相相克沖,就是接下來的年頭不宜舉辦喜事,似乎神靈對土司家的婚事不甚熱心。

    後來連洋人的上帝也加入到反對者的隊伍。

    野貢·康珠小姐受洗後,沙利士神父告訴她,一個基督徒是不能和異教徒結婚的,除非你的夫婿皈依到上帝的恩寵之下。

    可是洛桑對上帝一點興趣都沒有,每當康珠小姐要拉他去教堂受洗,以盡早完成一個基督徒完美的婚禮時,他總是說,等一等吧,等我趕馬從拉薩回來後吧。

    等我去一趟漢地再說吧。

    等山上的杜鵑花再一次全部開成白色的時候。

    等你們野貢家也能曬出白色的鹽。

     當野貢家為婚事再次隆重而鋪張地大做準備時,紅漢人來到了峽谷。

    他們并沒有攪亂野貢家招婿上門的步驟,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追剿土匪,解放農奴,平分土地和财富,讓地位低賤的人第一次找到做人的感受。

    這些事看起來和野貢·康珠的出嫁沒有關系,但是,對那對秘密相愛的人兒來說,他們從紅漢人為藏族人所做的一切中看到了自己愛情獲救的希望。

     那個讓堅贊羅布大動肝火的早晨,一隻烏鴉蹲在土司大宅裡的核桃樹上聒噪不休,讓堅贊羅布心煩意亂。

    土司一家圍坐在寬大的火塘邊喝那一天的早茶時,堅贊羅布土司對坐在對面的洛桑說:“今天不要出去了,中午寺廟裡的喇嘛要來占蔔,确定個吉祥的日子。

    你和我妹妹的婚事不能再拖了。

    這個月内必須辦。

    ” “不必費心啦,土司老爺。

    ”洛桑一字一句地說,“我早就想告訴你,告訴康珠小姐,其實我喜歡的是鹽田裡的曬鹽女央金卓瑪。

    我要和她結婚。

    ” 他的話剛一出口,就像一個耳光響亮地打在康珠小姐臉上,火塘邊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康珠小姐捂着臉跑到客廳一側的房間裡哭了起來。

     “你喝的是茶,不是酒。

    說什麼胡話?”堅贊羅布呵斥道。

     “老爺,這碗茶還在我手裡哩,我為什麼要說胡話呢?”洛桑平靜地說。

     堅贊羅布把手裡的茶碗一,潑出的茶濺到火塘裡,發出“嘶嘶嘶”的響聲,像他心中就要露出的殺氣。

    “是誰養大了你!翅膀長硬了是不?飛得再高的鷹,也飛不過我槍口裡射出的子彈。

    ” “我在土司的大宅裡長大,就像鹽田裡曬出的鹽,人人都看得到。

    ”洛桑也把茶碗放下了,“可是,是一隻鷹,它總要飛,哪怕地上的人有槍呢。

    ” 堅贊羅布傲慢地說:“砍斷了翅膀的鷹,還能往哪裡飛!别忘了我小時候一句話,就砍下了你爺爺的頭。

    ” 洛桑微笑道:“我當然不會忘記,永遠不會。

    就像澤仁達娃永遠沒有忘記和你們野貢家族的世仇一樣。

    ” 堅贊羅布“唿”地站了起來,手摸向了腰間,這時他妻子楚姆撲上來抓住了他的手,楚姆對洛桑喊:“你還不快走!好好想想,孩子,再好的駿馬,也喜歡一套漂亮又富貴的馬鞍。

    ” 堅贊羅布大喊:“關上大門,把這個狗娘養的吊起來,打斷他的腿!” 洛桑也站起來了,用嘲弄的口吻說:“别耍土司老爺的威風啦,連奴隸你都關不住了,還想把我一個自由民怎麼樣呢?紅漢人說,一切都變了。

    現在你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

    ” 洛桑昂首走出了土司大宅,連頭也不回。

    他感到奇怪的是自己竟然對康珠小姐一絲憐憫也沒有,因為他和她沒有做過同樣的夢,甚至沒有為她唱過一支情歌。

    與其說野貢·康珠是他的未婚妻,不如說她是他的又一個主子。

     洛桑像一隻翅膀堅硬的蒼鷹,往瀾滄江邊的鹽田飛去。

    那個背鹽鹵水的姑娘央金卓瑪還在苦熬着自己沒有指望的愛情,她日複一日地幹着這繁重的勞動,在光明與黑暗中掙紮,在微薄的希望和極度的失望中煎熬,在永無止境的勞役中淡忘洛桑動人的歌聲和深情的眼睛,在心力交瘁的痛苦中壓抑頭一天晚上的美夢。

    她的憂傷像瀾滄江水一樣長流不息,滔滔不絕,她曾經多次地想,當洛桑和野貢·康珠結婚辦喜事的那一天,她将像那些敢于為情而死的納西女子一樣,義無反顧地跳進這憂傷的瀾滄江。

    如果佛菩薩允許她選擇來世,她将投生為洛桑身邊的一匹馬,天天陪伴着他浪迹四方。

     當洛桑從天而降般地站在央金卓瑪的面前時,仿佛夢中情景再現,她看見了他濕潤的眼睛和動人的嘴唇,那嘴唇因為激動而顫抖,但說出的話卻清晰準确,讓央金卓瑪以為是佛菩薩的金口開了。

     “我退婚了。

    ” “誰……婚……”央金卓瑪身子晃了晃,差點要倒。

     “我可以娶你啦。

    卓瑪啊卓瑪,我的卓瑪,我要娶你。

    ”洛桑手舞足蹈,忘了唱一支在這個時候最應該唱的歌。

     央金卓瑪眼前一陣暈眩,一下跌進幸福的漩渦裡,腦子裡天旋地轉。

    幸好洛桑一把抱住了她,她才沒有掉進瀾滄江裡。

    到她醒來時,他們已經依偎在一起了。

    佛祖在上,這是他們第一次嗅到對方身上甜甜的汗味。

    盡管他們在各自的夢中擁抱依偎過無數個日夜,但夢裡的依偎,是聞不到對方的汗味的。

     “不是在夢裡?” “不是。

    ” “剛才你說什麼啦?” “向佛、法、僧三寶頂禮,感謝仁慈的觀世音菩薩帶來的吉祥。

    我要娶你。

    ” “我又在夢裡哭了。

    ” “不,你在我懷裡哭。

    ” “我天天都在夢裡哭啊!” “我看見了,在我的夢中你的眼淚比雨季裡的雨水還多。

    ” “因為我不是康珠小姐。

    ” “你不是,你是央金卓瑪。

    ” “我是一個農奴的女兒,苦命的曬鹽女。

    ” “嫁給了我,你的命再不苦。

    ” “野貢土司會殺了你的。

    ” “有紅漢人在,他殺不了我。

    ” “紅漢人管窮人的事?” “管。

    他們過去也是窮人。

    ” “這是夢裡才有的事情。

    佛祖啊,就不要讓我醒吧。

    ” “看到天上的蒼鷹了嗎?它在飛。

    ” “夢裡的鷹也會飛,比它飛得更高更遠。

    ” “看看眼前的瀾滄江,聽聽它的波浪聲,它在唱歌哩。

    ” “夢裡的歌聲比它好聽多了。

    那是你的歌聲啊洛桑。

    ” “啊,看看山坡上的那些杜鵑花吧,那些像你一樣漂亮的杜鵑花。

    ” “夢裡的杜鵑花都要凋謝了,可是你趕馬還沒有回來。

    ” “那麼,請嘗一嘗這桶裡的鹽水,它是甜的還是鹹的呢?” “佛祖啊,它是甜的。

    佛祖啊,我不是在做夢。

    ” 他們倆在鹽田邊呢呢喃喃,像兩個說瘋話的孩子。

    他們一邊說一邊淚雨橫飛,讓瀾滄江水也漲了三尺,把臨近江邊的鹽田也淹沒了不少。

    人們過去隻知道雨季裡瀾滄江要漲水,而情人的眼淚也可使瀾滄江陡然水漲,則隻有天上的神靈知道。

     三天後,在木學文的主持下,這對苦盡甘來的情人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峽谷裡所有的曬鹽女、馬腳子、奴隸、佃戶、放牛娃、牧羊女都來了,他們在江岸邊一塊不大的空地上唱歌、跳舞,主人甚至拿不出一壺酥油茶來招待自己的客人。

    新婚夫婦什麼都沒有,隻是在鹽田邊搭了一個簡陋的木棚,木學文樂觀地對洛桑說:“隻要身上的這雙手是在為自己苦自己幹,還有什麼不會有的呢?”洛桑信心十足地說:“牛羊在自己的牧場上,佛祖就會保佑它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

    ” 風把鹽田邊的歡樂傳到了死氣沉沉的土司大宅,有一個人在自己的閨房裡低聲啜泣。

    第二天,野貢·康珠小姐去了教堂,教堂裡空空蕩蕩,除了修女微娜和凱瑟琳,一個教民也沒有。

    康珠小姐悲哀地想,教堂現在似乎成了峽谷裡毫無用處的東西。

    凱瑟琳修女還躺在病床上,她已在床上躺好幾年了。

    微娜修女見到野貢家的小姐,便不停地在心裡感激主耶稣,因為教堂已經快斷糧了。

     “瑪麗妹妹,即便神父不在了,主耶稣看到你的虔誠,也會感到高興。

    ”微娜修女說。

    盡管她看見土司家的千金小姐憂心忡忡,人憔悴得像即将凋零的花朵,連那身華貴的衣服上也布滿晦氣。

     “我好久沒有做祈禱了。

    ”康珠小姐心事重重地說。

     “教堂裡也沒有周日的彌撒啦。

    農會的人說,我們這是外國迷信。

    好多教友們都參加了農會。

    不知在上帝眼裡,教會和農會,哪一個更重要。

    ”微娜修女牢騷滿腹地說。

     康珠小姐放眼空蕩蕩的教堂,憂郁地說:“微娜修女,我真想在神父面前做一次忏悔。

    沒有神父在,我的罪不知耶稣能不能聽到?” “隻要你在全能的耶稣面前說出自己的罪,耶稣就會赦免你。

    ” 微娜修女殷勤地把康珠小姐引進陰森森的教堂内,那裡面有一股濃重的黴味,可以肯定好久沒有人來做彌撒了。

    康珠小姐在祭台後耶稣的聖像前跪下,低頭畫了個十字。

    微娜修女便退了出來,反手把教堂的門掩上了,然後她在教堂的台階前坐下,憂心忡忡地想:該如何對野貢·瑪麗講教堂的窘境呢? 微娜修女想起沙利士神父經常說起的那句話:“教堂不能使人神聖,但人能使教堂神聖。

    ”一座沒有人敢來的教堂怎麼能神聖起來呢?微娜修女感到後院葡萄園裡的荒草正一步步地逼近到前院來,連教堂大門台階的縫隙裡,長出來的野草都漫過了腳背。

    總有一天,它們會把我和凱瑟琳修女淹沒起來。

    她悲哀地想。

     在峽谷裡矗立了半個世紀的教堂,現在壓在兩個孱弱的修女身上,顯然她們不能擔負起救贖人們靈魂的重任,她們連填飽自己的肚皮都成問題。

    微娜修女指望野貢·瑪麗帶來獻給耶稣的奉儀——一袋青稞,一點錢,甚至幾張烙餅。

    但是野貢·瑪麗似乎心思不在對耶稣的愛心上,她依然滿臉憂郁地走出了教堂,微娜修女殷勤地迎上去,“耶稣饒恕你的罪了。

    ” “微娜修女,我的罪孽太深太重。

    ” “每個人都罪孽深重,主會拯救我們的。

    ”微娜修女說。

     “啊,拯救……主啊。

    ” 野貢·瑪麗在胸前畫了一個沉重的十字,低頭往教堂大門外走去,誰也不知道她有沒有得到拯救,因為她忍不住要哭了。

    微娜修女張張嘴,想說的那句話終于沒有說出來。

    她看着野貢·瑪麗悲傷的背影,灰心地說: “可憐的人,看在上帝的分上,别忘了你的愛心和仁慈。

    ” 這句話讓野貢·瑪麗更加難受,她把它想象得複雜得多,“愛心”和“仁慈”就像兩支利箭穿在她渴望複仇的心裡。

    剛才在耶稣面前,她仿佛聽到一個聲音說,要愛你的仇人,寬恕他的過錯。

    這好像是從前的神父沙利士的聲音,又好像是她父親頓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