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八十年代
關燈
小
中
大
十人經常來念經做彌撒了。
盡管那時還沒有神父,但是教民們有自己的一套和實際情況相吻合的宗教儀軌。
“這裡是教堂,不是你們來的地方。
”凱瑟琳奶奶站在人群的最前面,對被人們簇擁着的木學文副專員說。
“媽媽,我隻是來看看大家的。
” “我不是你的媽媽。
早就不是了。
”凱瑟琳奶奶一點也不給自己的兒子面子。
“你不願做我的母親,我還非要做你的兒子哩。
”木學文笑笑,對周圍的幹部們說,“我們進去。
” “你敢!”凱瑟琳奶奶真的生氣了,順手操了一把掃帚橫擋在前面。
“怎麼啦媽媽,我們是進去談工作的。
”木學文說。
“你的工作在你的官府大樓裡談,别來打擾我們。
你們一進教堂,可沒有好事情。
要進去的話,就從我的屍體上跨過去吧。
”她說到激昂處,身體晃晃就要倒了,木學文搶前一步,攙扶住了她。
“媽,你誤會了。
我是來幫助你們重新恢複宗教活動的。
” “噢,我還沒有老糊塗呢,讓你可憐的老母親多活幾年吧。
”凱瑟琳氣籲籲地說,她已經沒有一夫當關的力氣啦。
“媽啊媽,你先去一邊休息。
”他一揮手,秘書立即就把老人家扶到一邊去了。
實際上如果沒有凱瑟琳奶奶專員母親的身份,教民們可不敢這樣和政府作對。
他們自動讓開一條路,讓幹部們魚貫而入。
木學文先察看了教堂的情況,然後和大家坐在教堂的院子裡,笑呵呵地說: “各位大叔大媽,父老鄉親,你們的耶稣愛你們,我們也愛你們啊。
” 應答他的是一片沉寂,就像冬天裡站在山崖上看到的瀾滄江,聽不到波濤聲,但你可以感覺到水在流動,暗流深藏在平靜的水面下。
“是不是又要搞運動了?” 難堪的場面持續了很久,一個老人才突兀地冒出一句。
他現在已經喝得差不多了,他是一個打了一輩子光棍的孤獨老人,安多德的舅舅諾斯。
從前他在教堂裡當廚子,據說當年他能為外國神父做地道的法國菜。
每次來教堂望彌撒,他都要喝得大醉,然後稀稀拉拉地哭一場,誰也不知道他到底傷心些什麼。
有時候幾個老教民會陪着他一起哭,更多的時候是他一個人坐在教堂前的台階上,自顧自地哭,就像自顧自地說話一樣。
“諾斯大爹,你喜歡運動嗎?”木學文笑着問。
“那是魔鬼喜歡的事。
”他的身子左晃右晃的,好似被魔鬼控制了。
“那麼,我是魔鬼嗎?”木學文問。
“魔鬼也怕你哩。
”他偏偏倒倒地将手中的酒碗向木學文遞來,“喝一口啊,能降服魔鬼的人。
” 木學文把酒碗接了,一口飲幹,“好酒。
一定是我母親釀的。
聽說教堂的葡萄園今年豐收了,是新葡萄釀的酒嗎老母親?” “你現在知道了,葡萄是新的好,母親還是老的好。
”凱瑟琳奶奶撇撇嘴說。
“媽呀媽,從來就隻有你說我這個當兒子的不好,我都認。
從前政府确實做過對不起教民的事,現在我們知錯就改,撥亂反正,一切都在好起來。
難道不是嗎?峽谷裡各種信仰的人我們都尊重他們的選擇。
藏傳佛教的宗教活動恢複起來了,天主教雖然不是我們民族的宗教,但是我們再不會幹從前的蠢事啦。
等條件成熟了,我還打算把失傳已久的納西人的東巴教也恢複起來呢。
宗教再多,隻要大家是愛國的,是互相團結的,過去峽谷裡因為信仰不同而發生的宗教悲劇就不會重演。
嘿,安多德,你坐那麼遠幹什麼?是你提出要進北京的神學院嗎?” 坐在人群後的安多德站起來說:“是的。
木副專員。
” “北京有很多全國著名的大學,現在中國所有的年輕人都夢想到那裡去念書。
你為什麼非要上神學院呢?” “我不知道那些大學對拯救我們的靈魂有什麼好處。
看看這些老教民吧,難道他們不需要一個神父嗎?喇嘛寺裡已經回去了那麼多喇嘛了,聽說連過去參加過叛亂的喇嘛都請回去了。
媽,你不要拉我。
”安多德說話時,他的母親安妮一直在悄悄地拉他的衣襟。
“那麼,你有信心成為一個稱職的神父嗎?” “我有。
”安多德肯定地說。
“你就去吧,好好地學,早早地回來。
” “這……這太好了。
木副專員,我……我現在還湊不齊路費呢。
這樣吧,我搭便車去,一站一站地搭,沒有便車的時候我就騎馬,沒有馬騎我就走路。
總有一天我會到北京的。
條條大路通羅馬哩。
”安多德在一瞬間做出了個大膽的決定。
木學文笑了,“小夥子,你知道北京離我們這裡有多遠?” “瀾滄江下遊的漢地吧。
”安多德窘迫地說。
“唉,你真該出去見見世面了。
你最遠到過哪裡?”木學文問。
“我到過地區,原來想去拉薩看看,但聽說那裡沒有教堂,就沒去。
十多年前曾經想和外地來的紅衛兵出去串聯,可我媽不讓我去。
”安多德老老實實地說。
木學文再度發出了感歎,“如今我們峽谷裡的人,視野還不如從前呢。
過去的那些趕馬人,最遠的到過印度。
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都知道的。
這樣吧,我這個月的工資是你的路費了。
”他說着掏出一疊錢,遞了出去。
安多德站在那裡沒有動,他被木副專員的舉措驚呆了。
十多年前當他和外地的一幫紅衛兵把時任鹽田縣縣委書記的木學文從地區揪回來批鬥時,他們将他雙手反剪押在一輛大卡車上,外地的紅衛兵強行給他剃了個陰陽頭,還告訴安多德說這是漢地革命小将整治走資派的最新發明。
這還不算最厲害的,還有把破鞋、褲衩、尿壺挂在他們脖子上的哩。
一個紅衛兵笑着告訴他。
在回峽谷的路上木學文用藏語對安多德說他快渴死啦,請求給一點水喝。
他的脖子伸得老長老長,那樣子像一隻氣息奄奄的山羊,隻是山羊再可憐,它還是一隻羊。
而當時的木學文連羊都不如。
綠色軍用水壺就斜挂在安多德的肩上,他隻要遞過去,将來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罪過感。
但是當外地紅衛兵問安多德他說了些什麼時,安多德回答說,他說他的脖子上需要再挂上一個尿壺。
紅衛兵們哈哈大笑,說到了你的村莊,你就去給他找一個來吧。
“你愣着幹什麼,還不快接着。
”木學文将錢塞到安多德的手上。
“木……副專員,過去……我、我我,欠你的……”安多德雙手哆嗦起來,然後他的眼淚無聲地下來了。
“不,是我欠你們的。
”木學文高聲說。
24.求學與敬畏 三天以後,安多德啟程了。
信教的百姓一直把他送到了滇藏公路邊,安多德的舅舅諾斯說,要是我還走得動,我會為你牽馬,送你到北京的。
三十多年前我還年輕時,沙神父讓我為他牽馬,随他一起回法國,但我又舍不得我們這峽谷。
現在我老啦,想去哪兒都去不成啦。
沙神父啊,你這個帝國主義的特務,你為什麼偏要去做一個特務呢?嗚嗚嗚。
諾斯舅舅今天又多喝了點,以至于他說到後來就鬧不清是在為一個将來要做神父的年輕人送行呢,還是在揭發前教堂神父的罪行。
隻有右鹽田的教民知道,自“文革”以來諾斯對沙利士神父的懷念方式之一就是揭發這個外國神父的特務罪行,他把神父說得越壞,對他的想念就越深。
在一個接一個的批判會上,諾斯的發言總是聲淚俱下,因此很受來搞運動的小将們的歡迎,他們聽不懂藏語,隻看到這個可憐的老頭兒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唠叨,便認為他苦大仇深,過去一定受了外國傳教士很多剝削和壓迫。
他們甚至一度還把他樹為典型,讓他到鄰近的幾個村莊去訴苦。
但是有一次他說着說着就說漏了嘴,大講自己受洗前如何跟着他母親、帶着三歲的妹妹流浪到峽谷,他們舉目無親,身無片瓦,連小狗也要欺負他們。
而自從外國神父讓他們全家入了教後,他終于可以吃飽飯,有衣服穿,睡在能避風雨的教堂裡了。
不幸的是有個長有兩個舌頭的人把諾斯的話翻譯給了在場的紅衛兵,于是他當場就被揪下來了。
以後的大會,就是他在台上彎着腰低着頭接受人家的批判了。
安多德告訴諾斯舅舅,現在不是神父就一定是特務的時代啦,你看木副專員不是也支持我出去學習嗎?諾斯舅舅,你要等着我呀。
不在神父面前忏悔的人,是進不了天堂的。
安多德的母親安妮其實那時比諾斯還更傷心,隻不過她那顆飽受磨難的心已經非常麻木了,如果她要把所有的苦難都哭上一遍的話,淚水也會讓瀾滄江水漲的。
因此在送兒子出行的時候她很克制,但目光卻很凄涼。
她不知道兒子這一去,是不是就像多年前她的丈夫離開家門的那個早晨一樣,再也沒有回家的日期。
那時安多德還在她的肚子裡哩。
要不是凱瑟琳奶奶極力支持,安妮就是吊死在家門前,也要阻止安多德的北京之行。
凱瑟琳奶奶說,藏族人的腳什麼時候怕過路遠了?想想當年的外國神父吧,他們還是從海的那一邊過來的哩。
安多德還沒有走到大海邊呢。
安多德就是在這樣一片淚眼凄迷和積重難返的陰影中離開了他的峽谷,他的親人。
兩個年輕趕馬人與他同行,他們沿着被泥石流沖毀的公路慢慢走出了人們期待的目光,并把那衆多的目光越拉越長,直至看不見。
這種被親人的身影痛苦地拉長的目光,安妮多年前就有過切膚之痛,那時是她的丈夫,現在是她的兒子。
她不知道上帝是否憐憫她永遠收不回來的目光。
她在無數個夜晚向上帝祈禱:全能的主,你無所不能、無所不知,請你賜福我啊,讓我的眼睛看到我的親人。
在以後的歲月裡,安多德與峽谷的聯系就靠一張薄薄的信紙了,因為他向孤獨的母親發過誓,除了天主耶稣外,他天天惦記的就是母親。
他會随時寫信回來,兒子走得再遠,也不會像父親一樣,一去就沒有了音訊。
一周以後他的信來了,說他們已經到了雲南,但還是藏區,同樣可以吃到牦牛肉、糌粑,喝到酥油茶。
他還在信中說,這裡的藏區有大片大片的草甸,牛羊多極了,想不到我們藏族人也會生活在這麼好的地方。
而更為重要的是,這裡通汽車了,他再不用騎馬啦。
還有一個讓人高興的消息,他最後補充說,從這裡到北京,所有的路都是通的。
根本用不着馬了。
看來我們鹽田真是太閉塞啦。
五天以後他的信又到了,說他經過納西族地區,白族地區,彜族地區,終于到了漢地的大城市昆明。
媽媽,天主賜福于我,讓我坐火車去北京,這是從前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可買一張火車票實在太難了,人們要排很長很長的隊。
有些人比喝醉了酒的康巴人還要無禮,他們憑力氣擠到窗口前,把婦女和老人都擠到一邊。
媽媽,我在火車站排了兩天兩夜的隊,感謝天主,終于買到票了。
不過,小偷把我的錢都摸走了,那可是木副專員一個月的工資啊。
在我們峽谷裡偷打人家樹上的核桃,已經是非常堕落的行為了,而這裡居然還會有人把手伸到你的口袋裡偷錢,這實在讓我想不到。
不過我想這是魔鬼對我的考驗,全能的上帝一定看到他堕落的靈魂了,願上帝寬恕他的罪。
第三封信安多德寫得更長,有很大部分是在漫長的路途上寫的。
他向母親詳細描述了比峽谷的風還要快的火車,他把它形容為有一長串鐵輪子的鋼鐵房間。
一聲吼叫,它就跑起來了,一百頭老熊的吼聲也沒有它的聲音大。
它的上面有廚房,有廁所,有水從鐵管子裡像山泉一樣地流出來,還有旅館,因此有的人甚至可以在火車上睡覺。
火車跑的路是用鋼鐵鋪起來的,不像我們鹽田的公路,年年都要被泥石流沖垮。
鋼鐵當然比泥石流厲害多了,它一定是上帝強大力量的證明。
媽媽你想想吧,從昆明到北京,要用多少鋼鐵啊。
車上有服務員來送水給你喝,但是他們沒有酥油茶,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不過周圍的漢人知道我是藏族人後,對我就相當熱情了。
他們問了我很多西藏的問題,他們都沒有到過西藏。
他們不知道曬鹽的方法,打酥油茶的方法,做奶渣的方法,甚至連我們怎樣吃糌粑他們也感到很稀奇。
看來漢族人也不是什麼都懂,也沒有我們認為的那樣聰明,盡管他們很多人戴眼鏡,連十來歲的小孩子也戴。
他們總把西藏想象得很可怕,其實當年那些進藏的紅衛兵才讓我們感到可怕哩,連喇嘛也怕他們。
不過火車上的這些漢人卻很有愛心,他們聽說我的錢被小偷偷了,問我吃飯怎麼辦,我說這麼快的火車一開起來,很快就到北京了麼,到了北京我有介紹信,就有吃飯的地方了。
一個大媽告訴我說,火車要走三天三夜才到北京呢。
主啊,中國真是太大了。
于是人們都拿出錢來為我買飯吃。
我想他們一定也信耶稣基督,才會有這樣的仁慈。
但是我不好問他們,因為他們不戴十字架。
後來火車上的領導知道了我的難處,他們說他是車長,我想他的權力一定比木副專員還要大,人們對他都很尊敬。
他穿得像一個将軍,心很善良,讓我到火車的廚房裡吃飯。
他們不收我的錢,這讓我很不好意思。
我想這大概是天主對我的恩賜吧。
那個吃飯的地方很漂亮,沒有車廂裡擁擠,桌子上還擺有鮮花哩。
在我吃一頓飯的時間裡,火車一聲吼叫,就從一個城市開到了另一個城市啦。
媽媽,想想吧,我們去最近的縣城要走四天的山路,坐車也要一天。
漢地真是太發達了,上帝對他們真是太偏愛了。
我問車長火車是怎麼開動的,他說是用電。
我想了一個晚上,也沒有想明白電怎麼可以開動這樣一大串由鋼鐵連接起來的家夥。
後來終于想明白了,右鹽田第一次用電的時候,保羅家的大兒子站在凳子上用手去摸電線,剛摸到線頭就被電推出去好幾米遠。
想一想電的力量有多大吧,連人都會在一眨眼的工夫被它推得老遠老遠,它一聲吼叫,也同樣可以把火車從一個地方推到任何一個它要去的地方。
要是有一天它能把火車推到我們峽谷裡就好了。
今後我們要像敬畏上帝一樣地敬畏電。
接下來峽谷和北京就連在一起了。
每當安多德有信來的時候,右鹽田村的教民都會像看鄉村電影一樣,聚集在安妮家聽識藏文的後生念信,峽谷裡的北京和在北京的安多德便從那一刻起開始真實而生動起來—— 他在人多得讓人找不到上帝在何方的北京火車站下車了,一個熱心的警察用了半天的時間才把他送到神學院。
他順利地入學,一個姓章的漢人大主教專門來看望他,并慷慨贈送給他生活費。
他身邊的同學都是來自中國各地的漢人教友,他們有的很年輕,這裡全是基督徒的世界;和他們交談才發現在中國信奉天主耶稣的并不隻有右鹽田的藏族人,漢族人,彜族人,滿族人,蒙古族人等等,中國的好多個民族的人都有上帝的選民,我們其實并不孤獨。
北京是個巨大無比的城市,西藏所有的藏族人加起來也沒有這個城市的人一半多,一條街道也比瀾滄江峽谷還長,但它是筆直的,漂亮的,兩邊都是高高的樓房,也像一條大峽谷,人們上這些高樓不用擔心腳力不夠,一種用電控制的房間“叮當”一聲就把人們提上去了,“叮當”一聲又下來了。
敬畏電吧。
北京人說話好聽極了,個個都是廣播裡的播音員。
神學院組織他們參觀了一個制造鋼鐵的工廠,火車的鋼鐵就是由這裡制造的,人們利用知識把石頭變成了鋼鐵,他們先把石頭熔化成水,然後它們在一個大爐子裡像酥油一樣淌出來,就成了鋼鐵,這也歸功于令人敬畏的電。
北京也有教堂,還有一座喇嘛寺哩,他在裡面見到了從西藏來的藏族人,當然“文革”時他們也像我們那樣挨了整,教堂和寺廟裡都沒有宗教活動。
北京有一種在地下行駛的火車,人們坐一種用電控制的台階下去,台階可以自己走動,這是連上帝也想象不到的事情。
車站也在地下,裡面的房子燈火輝煌,火車從地洞裡開出來,速度快極了,它開過來的聲音像山上下來泥石流。
電控制了一切。
北京的商店進去了就找不到出來的路,因為它太大太大了,還到處都是人。
商店裡什麼都有賣的,就是沒有敬奉上帝的東西。
神學院裡還有修女,她們來自比北京還更繁華的大海邊的城市,她們對西藏很有興趣,但她們不願意到西藏去為天主服務,因為西藏沒有海邊的食物。
她們個個都長得像天使一樣漂亮。
那幾年安妮就是在期盼兒子的來信中打發時光,這些來信一時讓她欣喜,一時又讓她驚恐不安,在地洞裡的火車怎麼開出來呢?要是泥石流下來了,安多德不是給埋在裡面了嗎?冬天房間裡不生火塘,光靠一種鋼鐵片子裡散發出來的熱氣就可以了嗎?像天使一樣的修女會不會擾亂安多德侍奉耶稣天主的心?要是電,機器,火車,鋼鐵,還有那些說不出名堂的東西控制了一切,上帝怎麼辦? 當她問凱瑟琳時,閱曆豐富的老奶奶便會告訴她,沒有什麼可怕的,多年以前她就在漢地見識過了,她明确無誤地向安妮指出:那時的火車是用火開動的,而不是電;她曾親眼看到人們把煤一鏟一鏟地填進火車頭
盡管那時還沒有神父,但是教民們有自己的一套和實際情況相吻合的宗教儀軌。
“這裡是教堂,不是你們來的地方。
”凱瑟琳奶奶站在人群的最前面,對被人們簇擁着的木學文副專員說。
“媽媽,我隻是來看看大家的。
” “我不是你的媽媽。
早就不是了。
”凱瑟琳奶奶一點也不給自己的兒子面子。
“你不願做我的母親,我還非要做你的兒子哩。
”木學文笑笑,對周圍的幹部們說,“我們進去。
” “你敢!”凱瑟琳奶奶真的生氣了,順手操了一把掃帚橫擋在前面。
“怎麼啦媽媽,我們是進去談工作的。
”木學文說。
“你的工作在你的官府大樓裡談,别來打擾我們。
你們一進教堂,可沒有好事情。
要進去的話,就從我的屍體上跨過去吧。
”她說到激昂處,身體晃晃就要倒了,木學文搶前一步,攙扶住了她。
“媽,你誤會了。
我是來幫助你們重新恢複宗教活動的。
” “噢,我還沒有老糊塗呢,讓你可憐的老母親多活幾年吧。
”凱瑟琳氣籲籲地說,她已經沒有一夫當關的力氣啦。
“媽啊媽,你先去一邊休息。
”他一揮手,秘書立即就把老人家扶到一邊去了。
實際上如果沒有凱瑟琳奶奶專員母親的身份,教民們可不敢這樣和政府作對。
他們自動讓開一條路,讓幹部們魚貫而入。
木學文先察看了教堂的情況,然後和大家坐在教堂的院子裡,笑呵呵地說: “各位大叔大媽,父老鄉親,你們的耶稣愛你們,我們也愛你們啊。
” 應答他的是一片沉寂,就像冬天裡站在山崖上看到的瀾滄江,聽不到波濤聲,但你可以感覺到水在流動,暗流深藏在平靜的水面下。
“是不是又要搞運動了?” 難堪的場面持續了很久,一個老人才突兀地冒出一句。
他現在已經喝得差不多了,他是一個打了一輩子光棍的孤獨老人,安多德的舅舅諾斯。
從前他在教堂裡當廚子,據說當年他能為外國神父做地道的法國菜。
每次來教堂望彌撒,他都要喝得大醉,然後稀稀拉拉地哭一場,誰也不知道他到底傷心些什麼。
有時候幾個老教民會陪着他一起哭,更多的時候是他一個人坐在教堂前的台階上,自顧自地哭,就像自顧自地說話一樣。
“諾斯大爹,你喜歡運動嗎?”木學文笑着問。
“那是魔鬼喜歡的事。
”他的身子左晃右晃的,好似被魔鬼控制了。
“那麼,我是魔鬼嗎?”木學文問。
“魔鬼也怕你哩。
”他偏偏倒倒地将手中的酒碗向木學文遞來,“喝一口啊,能降服魔鬼的人。
” 木學文把酒碗接了,一口飲幹,“好酒。
一定是我母親釀的。
聽說教堂的葡萄園今年豐收了,是新葡萄釀的酒嗎老母親?” “你現在知道了,葡萄是新的好,母親還是老的好。
”凱瑟琳奶奶撇撇嘴說。
“媽呀媽,從來就隻有你說我這個當兒子的不好,我都認。
從前政府确實做過對不起教民的事,現在我們知錯就改,撥亂反正,一切都在好起來。
難道不是嗎?峽谷裡各種信仰的人我們都尊重他們的選擇。
藏傳佛教的宗教活動恢複起來了,天主教雖然不是我們民族的宗教,但是我們再不會幹從前的蠢事啦。
等條件成熟了,我還打算把失傳已久的納西人的東巴教也恢複起來呢。
宗教再多,隻要大家是愛國的,是互相團結的,過去峽谷裡因為信仰不同而發生的宗教悲劇就不會重演。
嘿,安多德,你坐那麼遠幹什麼?是你提出要進北京的神學院嗎?” 坐在人群後的安多德站起來說:“是的。
木副專員。
” “北京有很多全國著名的大學,現在中國所有的年輕人都夢想到那裡去念書。
你為什麼非要上神學院呢?” “我不知道那些大學對拯救我們的靈魂有什麼好處。
看看這些老教民吧,難道他們不需要一個神父嗎?喇嘛寺裡已經回去了那麼多喇嘛了,聽說連過去參加過叛亂的喇嘛都請回去了。
媽,你不要拉我。
”安多德說話時,他的母親安妮一直在悄悄地拉他的衣襟。
“那麼,你有信心成為一個稱職的神父嗎?” “我有。
”安多德肯定地說。
“你就去吧,好好地學,早早地回來。
” “這……這太好了。
木副專員,我……我現在還湊不齊路費呢。
這樣吧,我搭便車去,一站一站地搭,沒有便車的時候我就騎馬,沒有馬騎我就走路。
總有一天我會到北京的。
條條大路通羅馬哩。
”安多德在一瞬間做出了個大膽的決定。
木學文笑了,“小夥子,你知道北京離我們這裡有多遠?” “瀾滄江下遊的漢地吧。
”安多德窘迫地說。
“唉,你真該出去見見世面了。
你最遠到過哪裡?”木學文問。
“我到過地區,原來想去拉薩看看,但聽說那裡沒有教堂,就沒去。
十多年前曾經想和外地來的紅衛兵出去串聯,可我媽不讓我去。
”安多德老老實實地說。
木學文再度發出了感歎,“如今我們峽谷裡的人,視野還不如從前呢。
過去的那些趕馬人,最遠的到過印度。
上了年紀的老人家都知道的。
這樣吧,我這個月的工資是你的路費了。
”他說着掏出一疊錢,遞了出去。
安多德站在那裡沒有動,他被木副專員的舉措驚呆了。
十多年前當他和外地的一幫紅衛兵把時任鹽田縣縣委書記的木學文從地區揪回來批鬥時,他們将他雙手反剪押在一輛大卡車上,外地的紅衛兵強行給他剃了個陰陽頭,還告訴安多德說這是漢地革命小将整治走資派的最新發明。
這還不算最厲害的,還有把破鞋、褲衩、尿壺挂在他們脖子上的哩。
一個紅衛兵笑着告訴他。
在回峽谷的路上木學文用藏語對安多德說他快渴死啦,請求給一點水喝。
他的脖子伸得老長老長,那樣子像一隻氣息奄奄的山羊,隻是山羊再可憐,它還是一隻羊。
而當時的木學文連羊都不如。
綠色軍用水壺就斜挂在安多德的肩上,他隻要遞過去,将來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罪過感。
但是當外地紅衛兵問安多德他說了些什麼時,安多德回答說,他說他的脖子上需要再挂上一個尿壺。
紅衛兵們哈哈大笑,說到了你的村莊,你就去給他找一個來吧。
“你愣着幹什麼,還不快接着。
”木學文将錢塞到安多德的手上。
“木……副專員,過去……我、我我,欠你的……”安多德雙手哆嗦起來,然後他的眼淚無聲地下來了。
“不,是我欠你們的。
”木學文高聲說。
24.求學與敬畏 三天以後,安多德啟程了。
信教的百姓一直把他送到了滇藏公路邊,安多德的舅舅諾斯說,要是我還走得動,我會為你牽馬,送你到北京的。
三十多年前我還年輕時,沙神父讓我為他牽馬,随他一起回法國,但我又舍不得我們這峽谷。
現在我老啦,想去哪兒都去不成啦。
沙神父啊,你這個帝國主義的特務,你為什麼偏要去做一個特務呢?嗚嗚嗚。
諾斯舅舅今天又多喝了點,以至于他說到後來就鬧不清是在為一個将來要做神父的年輕人送行呢,還是在揭發前教堂神父的罪行。
隻有右鹽田的教民知道,自“文革”以來諾斯對沙利士神父的懷念方式之一就是揭發這個外國神父的特務罪行,他把神父說得越壞,對他的想念就越深。
在一個接一個的批判會上,諾斯的發言總是聲淚俱下,因此很受來搞運動的小将們的歡迎,他們聽不懂藏語,隻看到這個可憐的老頭兒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唠叨,便認為他苦大仇深,過去一定受了外國傳教士很多剝削和壓迫。
他們甚至一度還把他樹為典型,讓他到鄰近的幾個村莊去訴苦。
但是有一次他說着說着就說漏了嘴,大講自己受洗前如何跟着他母親、帶着三歲的妹妹流浪到峽谷,他們舉目無親,身無片瓦,連小狗也要欺負他們。
而自從外國神父讓他們全家入了教後,他終于可以吃飽飯,有衣服穿,睡在能避風雨的教堂裡了。
不幸的是有個長有兩個舌頭的人把諾斯的話翻譯給了在場的紅衛兵,于是他當場就被揪下來了。
以後的大會,就是他在台上彎着腰低着頭接受人家的批判了。
安多德告訴諾斯舅舅,現在不是神父就一定是特務的時代啦,你看木副專員不是也支持我出去學習嗎?諾斯舅舅,你要等着我呀。
不在神父面前忏悔的人,是進不了天堂的。
安多德的母親安妮其實那時比諾斯還更傷心,隻不過她那顆飽受磨難的心已經非常麻木了,如果她要把所有的苦難都哭上一遍的話,淚水也會讓瀾滄江水漲的。
因此在送兒子出行的時候她很克制,但目光卻很凄涼。
她不知道兒子這一去,是不是就像多年前她的丈夫離開家門的那個早晨一樣,再也沒有回家的日期。
那時安多德還在她的肚子裡哩。
要不是凱瑟琳奶奶極力支持,安妮就是吊死在家門前,也要阻止安多德的北京之行。
凱瑟琳奶奶說,藏族人的腳什麼時候怕過路遠了?想想當年的外國神父吧,他們還是從海的那一邊過來的哩。
安多德還沒有走到大海邊呢。
安多德就是在這樣一片淚眼凄迷和積重難返的陰影中離開了他的峽谷,他的親人。
兩個年輕趕馬人與他同行,他們沿着被泥石流沖毀的公路慢慢走出了人們期待的目光,并把那衆多的目光越拉越長,直至看不見。
這種被親人的身影痛苦地拉長的目光,安妮多年前就有過切膚之痛,那時是她的丈夫,現在是她的兒子。
她不知道上帝是否憐憫她永遠收不回來的目光。
她在無數個夜晚向上帝祈禱:全能的主,你無所不能、無所不知,請你賜福我啊,讓我的眼睛看到我的親人。
在以後的歲月裡,安多德與峽谷的聯系就靠一張薄薄的信紙了,因為他向孤獨的母親發過誓,除了天主耶稣外,他天天惦記的就是母親。
他會随時寫信回來,兒子走得再遠,也不會像父親一樣,一去就沒有了音訊。
一周以後他的信來了,說他們已經到了雲南,但還是藏區,同樣可以吃到牦牛肉、糌粑,喝到酥油茶。
他還在信中說,這裡的藏區有大片大片的草甸,牛羊多極了,想不到我們藏族人也會生活在這麼好的地方。
而更為重要的是,這裡通汽車了,他再不用騎馬啦。
還有一個讓人高興的消息,他最後補充說,從這裡到北京,所有的路都是通的。
根本用不着馬了。
看來我們鹽田真是太閉塞啦。
五天以後他的信又到了,說他經過納西族地區,白族地區,彜族地區,終于到了漢地的大城市昆明。
媽媽,天主賜福于我,讓我坐火車去北京,這是從前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可買一張火車票實在太難了,人們要排很長很長的隊。
有些人比喝醉了酒的康巴人還要無禮,他們憑力氣擠到窗口前,把婦女和老人都擠到一邊。
媽媽,我在火車站排了兩天兩夜的隊,感謝天主,終于買到票了。
不過,小偷把我的錢都摸走了,那可是木副專員一個月的工資啊。
在我們峽谷裡偷打人家樹上的核桃,已經是非常堕落的行為了,而這裡居然還會有人把手伸到你的口袋裡偷錢,這實在讓我想不到。
不過我想這是魔鬼對我的考驗,全能的上帝一定看到他堕落的靈魂了,願上帝寬恕他的罪。
第三封信安多德寫得更長,有很大部分是在漫長的路途上寫的。
他向母親詳細描述了比峽谷的風還要快的火車,他把它形容為有一長串鐵輪子的鋼鐵房間。
一聲吼叫,它就跑起來了,一百頭老熊的吼聲也沒有它的聲音大。
它的上面有廚房,有廁所,有水從鐵管子裡像山泉一樣地流出來,還有旅館,因此有的人甚至可以在火車上睡覺。
火車跑的路是用鋼鐵鋪起來的,不像我們鹽田的公路,年年都要被泥石流沖垮。
鋼鐵當然比泥石流厲害多了,它一定是上帝強大力量的證明。
媽媽你想想吧,從昆明到北京,要用多少鋼鐵啊。
車上有服務員來送水給你喝,但是他們沒有酥油茶,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不過周圍的漢人知道我是藏族人後,對我就相當熱情了。
他們問了我很多西藏的問題,他們都沒有到過西藏。
他們不知道曬鹽的方法,打酥油茶的方法,做奶渣的方法,甚至連我們怎樣吃糌粑他們也感到很稀奇。
看來漢族人也不是什麼都懂,也沒有我們認為的那樣聰明,盡管他們很多人戴眼鏡,連十來歲的小孩子也戴。
他們總把西藏想象得很可怕,其實當年那些進藏的紅衛兵才讓我們感到可怕哩,連喇嘛也怕他們。
不過火車上的這些漢人卻很有愛心,他們聽說我的錢被小偷偷了,問我吃飯怎麼辦,我說這麼快的火車一開起來,很快就到北京了麼,到了北京我有介紹信,就有吃飯的地方了。
一個大媽告訴我說,火車要走三天三夜才到北京呢。
主啊,中國真是太大了。
于是人們都拿出錢來為我買飯吃。
我想他們一定也信耶稣基督,才會有這樣的仁慈。
但是我不好問他們,因為他們不戴十字架。
後來火車上的領導知道了我的難處,他們說他是車長,我想他的權力一定比木副專員還要大,人們對他都很尊敬。
他穿得像一個将軍,心很善良,讓我到火車的廚房裡吃飯。
他們不收我的錢,這讓我很不好意思。
我想這大概是天主對我的恩賜吧。
那個吃飯的地方很漂亮,沒有車廂裡擁擠,桌子上還擺有鮮花哩。
在我吃一頓飯的時間裡,火車一聲吼叫,就從一個城市開到了另一個城市啦。
媽媽,想想吧,我們去最近的縣城要走四天的山路,坐車也要一天。
漢地真是太發達了,上帝對他們真是太偏愛了。
我問車長火車是怎麼開動的,他說是用電。
我想了一個晚上,也沒有想明白電怎麼可以開動這樣一大串由鋼鐵連接起來的家夥。
後來終于想明白了,右鹽田第一次用電的時候,保羅家的大兒子站在凳子上用手去摸電線,剛摸到線頭就被電推出去好幾米遠。
想一想電的力量有多大吧,連人都會在一眨眼的工夫被它推得老遠老遠,它一聲吼叫,也同樣可以把火車從一個地方推到任何一個它要去的地方。
要是有一天它能把火車推到我們峽谷裡就好了。
今後我們要像敬畏上帝一樣地敬畏電。
接下來峽谷和北京就連在一起了。
每當安多德有信來的時候,右鹽田村的教民都會像看鄉村電影一樣,聚集在安妮家聽識藏文的後生念信,峽谷裡的北京和在北京的安多德便從那一刻起開始真實而生動起來—— 他在人多得讓人找不到上帝在何方的北京火車站下車了,一個熱心的警察用了半天的時間才把他送到神學院。
他順利地入學,一個姓章的漢人大主教專門來看望他,并慷慨贈送給他生活費。
他身邊的同學都是來自中國各地的漢人教友,他們有的很年輕,這裡全是基督徒的世界;和他們交談才發現在中國信奉天主耶稣的并不隻有右鹽田的藏族人,漢族人,彜族人,滿族人,蒙古族人等等,中國的好多個民族的人都有上帝的選民,我們其實并不孤獨。
北京是個巨大無比的城市,西藏所有的藏族人加起來也沒有這個城市的人一半多,一條街道也比瀾滄江峽谷還長,但它是筆直的,漂亮的,兩邊都是高高的樓房,也像一條大峽谷,人們上這些高樓不用擔心腳力不夠,一種用電控制的房間“叮當”一聲就把人們提上去了,“叮當”一聲又下來了。
敬畏電吧。
北京人說話好聽極了,個個都是廣播裡的播音員。
神學院組織他們參觀了一個制造鋼鐵的工廠,火車的鋼鐵就是由這裡制造的,人們利用知識把石頭變成了鋼鐵,他們先把石頭熔化成水,然後它們在一個大爐子裡像酥油一樣淌出來,就成了鋼鐵,這也歸功于令人敬畏的電。
北京也有教堂,還有一座喇嘛寺哩,他在裡面見到了從西藏來的藏族人,當然“文革”時他們也像我們那樣挨了整,教堂和寺廟裡都沒有宗教活動。
北京有一種在地下行駛的火車,人們坐一種用電控制的台階下去,台階可以自己走動,這是連上帝也想象不到的事情。
車站也在地下,裡面的房子燈火輝煌,火車從地洞裡開出來,速度快極了,它開過來的聲音像山上下來泥石流。
電控制了一切。
北京的商店進去了就找不到出來的路,因為它太大太大了,還到處都是人。
商店裡什麼都有賣的,就是沒有敬奉上帝的東西。
神學院裡還有修女,她們來自比北京還更繁華的大海邊的城市,她們對西藏很有興趣,但她們不願意到西藏去為天主服務,因為西藏沒有海邊的食物。
她們個個都長得像天使一樣漂亮。
那幾年安妮就是在期盼兒子的來信中打發時光,這些來信一時讓她欣喜,一時又讓她驚恐不安,在地洞裡的火車怎麼開出來呢?要是泥石流下來了,安多德不是給埋在裡面了嗎?冬天房間裡不生火塘,光靠一種鋼鐵片子裡散發出來的熱氣就可以了嗎?像天使一樣的修女會不會擾亂安多德侍奉耶稣天主的心?要是電,機器,火車,鋼鐵,還有那些說不出名堂的東西控制了一切,上帝怎麼辦? 當她問凱瑟琳時,閱曆豐富的老奶奶便會告訴她,沒有什麼可怕的,多年以前她就在漢地見識過了,她明确無誤地向安妮指出:那時的火車是用火開動的,而不是電;她曾親眼看到人們把煤一鏟一鏟地填進火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