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紀初
關燈
小
中
大
“這是什麼意思?”土司問。
“如果你不求我主耶稣的寬恕,你會下地獄的。
”神父說。
“朋友,你們說話怎麼和噶丹寺的活佛一樣了?我告訴你一個土司是不會下地獄的,他的來世還是土司。
隻有澤仁達娃這樣的人才會下地獄。
要是你們的地獄和我們藏族人的地獄不一樣的話,兩個地獄我都要他下。
” 野貢土司的聲音很大,像一個醉漢的瘋話。
兩個神父一時被他殺氣十足的喊叫震住了。
這時一直言語不多的沙利士神父用冷漠的口氣說: “我們需要在峽谷裡建一座教堂,如果你不反對的話……” 頓珠嘉措土司眼珠轉了轉,大度地說:“峽谷裡多一座寺廟有什麼不好呢?你們保證人們升往天堂,我保護峽谷衆生的安甯,在這一點上我們是一緻的。
” “在主的護佑下,我們終于找到相同之處了。
”杜朗迪神父說,“十支快槍,但願它們帶給峽谷的是安甯。
” 野貢土司笑了,“如果再多十支,連鳥兒都不敢來驚醒神父們的夢。
” 峽谷裡薄暮升起時,兩個神父一身輕松地踏上了歸途。
遠遠近近的狗吠聲此起彼落。
藏族人煨桑的青煙在峽谷中扶搖直上,與黃昏的霧霭漸漸融為一體。
雪山被晚霞盡染,呈現出神秘美麗的橘紅色調,像一個燃燒着的神靈;随着時間的慢慢流逝,神靈的火焰暗淡下去,峽谷便緩緩沉入黑暗。
這時一支悠揚的藏歌不知被誰唱起,那聲調拖得長長的,高高的,野性十足,似乎要把即将來臨的漫長黑夜穿透,把藏族人的苦難穿透。
6.建在牛皮上的教堂 瀾滄江的水又一次由肥變瘦、由渾黃變清澈、由暴烈變溫柔的季節,傳教士們認為自己在峽谷地區已經站穩了腳跟,開始着手建立西藏第一座教堂的計劃。
杜朗迪神父在寫給打箭爐教區莫維爾主教的信中說,依托天主的聖意,我們已經順利地在西藏的土地上播下了信仰耶稣基督的種子。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我們傳教會五年來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這裡的人們并不像外界傳說的那樣蒙昧愚鈍,盡管他們還生活在仿佛中世紀的歐洲,但是他們善良溫和,信仰堅定。
男人是天生的修道士,女人是虔誠的羔羊。
在這片苦寒荒蕪的土地上沒有信仰的生活是無法想象的。
雖然這裡并不是神父們的樂園,但也不是信仰者們的荒漠。
尊敬的主教大人,我和勤奮刻苦的沙利士神父在這裡工作三年多了,現在已為十六個虔誠的信徒付了洗,使他們皈依到天主的聖寵之下。
這個成績雖然很小,但這不是這塊土地的過錯,而是這裡還未經耕耘。
現在我們看到了上帝的光輝第一次照耀到了這片仿佛洪水滔天時代的峽谷。
我聽到天使在雲端中喊:“伸出你的鐮刀來,因為收割的時候已經到了,地上的莊稼已經熟透了。
” 峽谷裡的青稞剛剛收獲,大片裸露的土地呈現在為教堂尋找立足之地的神父們面前。
峽谷裡的地是最珍貴的,能放平一隻桶的地方,都是世代藏族人耕種的土地。
杜朗迪神父看中了位于驿道邊一塊屬于噶丹寺的平地,它離水源很近,而且很方便,旁邊有一條從雪山上淌下來的溪流,佃戶們隻需挖開水溝就可以澆地了。
噶丹寺每年從這片土地上要收五百石青稞,多年以前噶丹寺的绛邊益西活佛就說過,這片地是神靈的糧倉,連冰雹都不敢下到這塊土地上。
神父們為如何拿下這塊地作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們請來寺廟的大總管貢嘎喇嘛,知縣劉若愚和他的士兵,野貢土司的管家旺珠,就在地邊和貢嘎喇嘛商量買地的價錢。
“這是神靈的土地,出多大的價錢我們也不會賣的。
”貢嘎喇嘛堅決地說。
貢噶喇嘛既是寺廟的大總管,也是負責僧衆紀律的“鐵棒喇嘛”。
在寺裡是一個僅次于堪布和活佛的職務,由于峽谷地區土匪常來打劫,有時還會沖到寺廟的佛像前公然掠奪搶殺,因此這一帶的各個寺廟都養有武裝僧團,由寺廟裡那些年輕氣盛、念經又長進不大的喇嘛們組成,交由貢嘎喇嘛管理。
他身材高大,面相威猛,可以輕易地将一頭牦牛扳倒。
因此貢噶喇嘛在噶丹寺、在峽谷地區雖然算不上高僧大德,但當他發話時,瀾滄江的水也得打一個哆嗦。
杜朗迪神父說:“上帝在創造世界時,就創造了峽谷裡最大的一塊平地,他本來就屬于上帝,隻是暫時托付給藏族人代管罷了。
不過出于對寺廟的尊重,我們願意出錢将這塊土地為上帝贖回來。
” “這是很公平的交易,神父們是知書識禮的人,沒有人比他們心地更善良了。
” 知縣劉若愚站在兩個士兵的前面說。
如果沒有帶槍的士兵,他不敢在藏族人面前大聲地說話;如果沒有白人喇嘛,他不會給藏族人找來這麼多的麻煩。
噶丹寺的喇嘛們覺得這個大清皇帝派來的知縣越來越令人讨厭了。
佛教的信徒們向喇嘛們報告說,劉知縣私下裡見了兩個白人喇嘛都是喊杜爺和沙爺。
而他對寺廟的活佛卻從來是斜着眼睛看的。
他帶着兩個老婆到藏區來做官,又娶了一個康巴女人做第三房。
據說他天天都要吃藥才上床,而到早晨起來時連上馬去衙門的力氣都沒有。
高僧們認為峽谷裡純淨了幾百年的空氣将會因為這個漢人官吏的放縱而受到污染。
杜朗迪神父讓人擡來一筐銀錠,然後說:“你們看,這是我們向你們買地的銀子,其實,我們隻要很小很小一塊地就夠了。
” “就這一點銀子,你們能買多大一塊地呢?”貢噶喇嘛輕蔑地問。
“不多,有一塊牛皮大的地方給耶稣立足就行了。
”杜朗迪神父說。
“就一塊牛皮大的地方?”貢噶喇嘛向杜朗迪神父逼問道。
“耶稣基督需要的是信念,而不是地方的大小。
哪怕在一個針眼大的地方,喏,僅僅是一個針眼,上帝也存在。
我們隻追求上帝的永恒,而絕不強求其它。
” “你可敢與我們立下契約?” “當然。
我們都是将契約擔在肩膀上的僧侶,我們與上帝有契約,而你們與你們的神靈有約。
來吧,請公正的知縣先生為我們作證吧。
” 那時貢噶喇嘛低估了杜朗迪神父的聰明,他甚至沒有想到和寺廟的堪布、活佛們商量,就提筆在白人喇嘛早已準備好的契約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一般來講,寺廟對外的經濟事務,都由貢噶喇嘛一手操持,無論是放高利貸,還是買地賣地,貢噶喇嘛簽下的契約,從來沒有讓寺廟虧過本。
為了顯示自己辦事公正,劉知縣真的讓人找來了一張新鮮的牛皮,噶丹寺的喇嘛們将牛皮攤開,說:“拿去,這就是你們的耶稣站的地方。
” 可是杜朗迪神父又有新的說法,他說耶稣基督怎麼能站在這張還帶有血污的、肮髒的牛皮上傳播自己的教義呢?他提出牛皮必須經過三天的水浸泡洗後,才能作為耶稣基督的立足之地。
喇嘛們商量後認為,白人喇嘛還是目光短淺,一張牛皮即便泡上三天,也撐不到哪裡去。
要想在這樣大小的地方蓋教堂,除非他們擁有魔鬼的法力。
而雪域高原的魔鬼們是不會輕易為白人喇嘛所控制的。
三天的時間,貢噶喇嘛準備在寺廟裡做一場法事,詛咒白人喇嘛要蓋的教堂。
但是白人喇嘛的法術超出人們的想象。
三天以後,峽谷裡所有的頭面人物都目睹了白人喇嘛的戲法。
杜朗迪神父拿出了一把锃亮的剪刀(人們還記得沙利士神父在給藏族人做手術時,曾用過這把小巧精緻的剪刀),把那張泡漲發軟的牛皮一圈又一圈地剪下,牛皮變成了細細的、長長的牛皮繩。
在峽谷裡最聰明的腦袋瓜、學問最深的活佛也不明白白人喇嘛究竟要幹什麼的時候,杜朗迪神父讓知縣的士兵将牛皮繩拉直、拉長。
士兵們拉着牛皮繩每走五十步,就留下一個人像木樁一樣永遠地戳在那裡,然後其餘的人繼續牽着牛皮繩往前走。
他們走過了大片大片的青稞地,走過了雪山下的溪流,走過了綠蔭匝地的核桃樹林,走過了驿道,走過了驿道邊的三座瑪尼堆,甚至還走過了一小片草場,直到人們都快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了,最後一個士兵才牽着牛皮繩走回來,這時他手中的繩子還有好長一截哩。
“好了,這就是一張牛皮大的地方,上帝之光将從這裡照耀着你們的峽谷。
”杜朗迪神父輕松地說。
所有的人就像中了魔鬼的法術一樣說不出話來了。
貢噶喇嘛的臉一下被魔鬼擰歪了,許久沒有恢複原狀,直到他挑起了與白人喇嘛的戰争。
“你們,你們是一群魔鬼!我要把你們的上帝剁碎了喂瀾滄江的魚。
” 然後他抽出了腰間的康巴藏刀,向杜朗迪神父撲去。
但是知縣的士兵用槍口抵住了他的胸膛。
“買賣成交。
根據大清國鹹豐皇帝和大法國大皇帝簽署之《辛醜條約》,大法國天主教傳教會之傳教士在中國享有保教權。
外國神父在中國無論何處何地,均可買地租屋,建蓋教堂。
我等均應悉聽尊便,不可為難,以示和約精神。
故從今以後,此地屬于大法國外方傳教會,各級官吏、僧俗人等,均應給予其我大清國之禮儀和慷慨。
”劉知縣在士兵們的槍口後宣布說。
這時一陣怪異的風從人們的頭上掠過,一個沙啞的聲音從半空中傳來: “火最早是從木頭中取出來的,但是毀滅森林的就是火。
” 人們循聲望去,隻見苯教法師敦根桑布正騎着一面鼓從峽谷上空飛過。
村裡的幾個六十歲以上的老民還記得,他們還是在孩童時見過他的面,那時他就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巫師了,而今天漂浮在半空中的他看上去卻不到三十歲。
不過由于他和魔鬼們是朋友,所以他是一個出入于冥界與生界、法力超強的巫師。
據說敦根桑布才十三歲時,便被一群魔鬼掠去,魔鬼們帶他跑遍了整個雪域高原,待他重新回到瀾滄江大峽谷時,他已經知道了許多魔鬼的名字和他們的居住地,更為重要的是他掌握了人類無法認知的各種降伏魔鬼的法術。
比如他袍子裡的一張小網可以捕獲作祟的魔怪,他還能用一支羽毛截斷生鐵,為生者祭神,為死者降伏魔怪,是他多年以來在峽谷裡赢得人們尊重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兩百年前和黃教進行的一場宗教競賽中,他輸給了噶丹寺的高僧。
當時苯、黃兩個教派的喇嘛在為去世的五世野貢土司做靈魂超度、降伏魔怪的儀軌,敦根桑布剛剛打坐入定,他的鼻尖上便飛上來一隻蜜蜂,無論他如何調集全身的法力也不能趕走它,在他一分神的瞬間,敦根桑布請神時所有的觀想修持土崩瓦解,這使他頓失各路神靈的保護,自己也變成魔鬼了。
後來他費了好大的勁,在雪山上的一個土洞裡苦修十多年,才重新恢複了苯教巫師的身份。
不過這次法術的失敗,使野貢土司家族從此禁止苯教在峽谷地區傳播,僧俗百姓也不許修持苯教的巫術,隻有在峽谷地區遭遇到大災難時,才允許他回來協助格魯派黃教的喇嘛們降伏魔怪。
從那以後,敦根桑布就成了一個騎一面羊皮鼓在峽谷上空飛來飛去的雲遊僧。
沒有人知道他從哪裡來,也沒有人知道他将去到哪裡,更沒有人确切知道他是否還活在人間。
但是每當他不請自來,回到峽谷地區時,總有大事件發生。
“哦呀呀,尊敬的上師,請把話說明白了再走!”貢噶喇嘛跪在了地上,雙手掌心向上呼喊道。
“你在跟誰說話?”劉知縣問。
“敦根桑布回來啦,你們的末日到了。
”貢噶喇嘛仰頭望天喃喃地說。
劉知縣、白人喇嘛都向半空中望去,但是他們什麼也沒有看見,隻嗅到了一股用世界上所有的語言都不能表述清楚的異味,這種味道令人頭暈目眩,心靈空虛,因為這與苯教神秘的巫術有關。
杜朗迪神父和沙利士神父有些不明白貢噶喇嘛的意思,問劉知縣: “誰是敦根桑布,他在哪裡?” 貢噶喇嘛輕蔑地笑了,“你們看不見他的。
因為你們沒有藏族人的眼睛。
” 白人喇嘛甚至連藏族人的靈魂都要控制,沒有藏族人的眼睛算得了什麼呢。
教堂以一種出乎峽谷地區人們想象的速度在一節一節地拔高,沒有人見過這樣古怪的房子,它不是河谷地區的藏式碉樓,也不是峽谷地帶的土掌房,人們看見一個像雪山上的尖峰一樣的樓房矗立起來,比藏族人蓋的碉樓還要高出好幾層,立在峽谷一側的噶丹寺就顯得比它矮多了,今後寺廟裡的一切有關神的活動将被白人喇嘛盡收眼底。
更為關鍵的是,它深深刺痛了護佑峽谷地區的各路神祇的眼睛。
一些年輕氣盛的喇嘛站在山梁上用甩石器把一塊塊石頭像飛鳥一般射向教堂的彩繪玻璃,将它們擊得粉碎。
那玻璃碎裂的聲音刺破了人們的耳膜,讓許多人在好長的時間内聽不到任何聲音。
這是藏傳佛教對天主教的第一次警告。
而白人喇嘛們并不領會這個挑戰,他們将彩繪玻璃重新安裝起來,并在外面安上護闆。
在教堂建築工地的外圍,當初被命令去牽牛皮繩的士兵如今仍然站在那裡,他們的槍口沖着或憤怒或迷惑的藏族人。
這些每隔五十步就像一根根木樁立着的士兵從沒有接到撤退的命令,因為他們的長官被白人喇嘛收買了,成天躺在床上吸鴉片,以至于忘記了在風雨中還在給白人喇嘛站崗的士兵。
他們的身上長了黴,生了苔藓,亂草一般的頭發讓小鳥在上面做窩,衣服成了荒草一樣的顔色,皮膚和臉也與大地的顔色一模一樣。
他們的腳上也長出根須,使他們動彈不得。
教堂打圍牆時,漢地來的工匠已分不清他們究竟是一根廢棄的木頭呢還是一個個的活人,就派人去問劉知縣。
劉知縣正在和軍官們吸大煙,故作詫異地說: “荒唐。
木頭就是木頭,士兵就是士兵。
難道你們沒有長眼睛麼?” 軍官們不耐煩地說:“你管他是木頭還是士兵,就讓他們永遠戳在那兒好了。
” 工匠們争辯說:“老爺,他們真的是士兵啊!” 軍官吹起了胡子:“是士兵回來還得天天操練,白吃皇上的糧饷。
你來付啊?” 工匠們手中正缺木頭,也就順勢把那些可憐的士兵當作柱子與圍牆砌在一起了。
隻有一個士兵還有力氣提出抗議,他用蚊子鳴叫一樣的聲音說:“我在湖北老家還有七十多歲的老娘呢,你們可不能把我抛在這裡。
” 一個老工匠說:“兄弟,自古忠孝不能兩全。
你就當這是為皇上盡忠了罷。
” 這個冤死鬼最後用隻有他自己才聽得見的聲音哽咽道:“盡個鳥的忠,老子是在為洋鬼子站崗呢。
” 白人喇嘛其實也知道這些陌生的士兵的忠勇和苦衷,但是如果沒有他們站在外面,白人喇嘛就不會睡得踏實。
杜朗迪神父想給士兵們做臨終傅油聖事,以便使他們有罪的靈魂得到拯救,皈依到天主的聖寵之下。
他手捧《聖經》來到圍牆牆根,對一個已經和圍牆融為一體的士兵說:“可憐的孩子,如果你信仰耶稣基督,我将指領你的靈魂走出地獄,升往天國。
” 士兵一動不動,惟有風聲嗚咽。
神父又說:“啊,我聽見你的忏悔了。
藉神聖的傅油,賴天主的無限仁慈,願天主以聖靈聖寵護佑你,赦免你的罪,拯救你,并減輕你的痛苦。
阿門!”然後神父把從打箭爐帶來的經莫維爾主教祝聖過的聖油抹在士兵灰撲撲的臉上。
峽谷中還是隻有嗚咽的風聲。
貢噶喇嘛自從與白人喇嘛鬥法輸了後,一直在利用藏族人的方式報複這些佛法的敵人。
他的道行并不高遠,但他知道一些民間常用的毀敵巫術。
比如說他私下裡把兩個白人喇嘛的名字寫在紙上,連同一些寫有“斷命”、“掏心”、“斷精力”的咒語一起,放入自己的靴子中,這樣他每走一步路,都把白人喇嘛踩在腳下,并實施一次充滿刻毒的詛咒。
不過最厲害的毀敵巫術是要找出白人喇嘛的靈魂所在。
依照藏族人的傳統,每個人的靈魂、家族的靈魂、甚至一個民族的靈魂,都和動物界或者植物界的某種生物有關。
動物界的老虎、狗熊、獅子、大象,牦牛、騾子、綿羊,植物界的樹木、花草,甚至自然界的湖泊、山丘,都可能是人們靈魂所寄居的場所。
簡單地說,如果某個仇敵的靈魂寄居在一頭牦牛身上,那麼你把這頭牦牛殺了,你就奪去了他的魂魄,他的死期也就不遠了。
從前格薩爾王在和霍爾國作戰時,就是首先降伏了象征霍爾國國王靈魂的一座雪山上的妖魔,才打敗霍爾國的軍隊的。
然而難題在于人們不知道白人喇嘛的靈魂寄居在什麼事物上,他們來路不明,信仰的又是不同的宗教,他們的民族與魔鬼是什麼關系人們也不得而知。
可是,令白人喇嘛也始料不及的是,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始終在與他們作對。
在直插西藏藍天的尖頂教堂剛要竣工的那天,峽谷裡便刮起了前所未有的大風,将白人喇嘛教堂的尖頂像吹一頂帽子一樣吹進了瀾滄江。
就像教堂的彩繪玻璃被擊碎後又重新安裝上一樣,白人喇嘛不知是不明白西藏這塊神秘的土地上無處不在的法力,還是過分相信自己的銀子,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内又将教堂的尖頂重新立了起來。
但是就在完工的那一天,峽谷中狂風大作,雷雨交加。
一個能控制雷霆的護法神甩出兩個威力巨大的炸雷,準确地擊中了教堂的尖頂,将它炸得燃燒起來。
在噶丹寺措欽大殿做法事的喇嘛們都聽見了白人喇嘛驚恐的哀歎。
7.向上帝開戰 教堂的尖頂後來一直沒有能再立起來,杜朗迪神父原來打算在教堂尖頂的閣樓上安放一個大鐘。
但是峽谷裡風聲日緊,信奉耶稣基督的藏族人已經成了人神共怒的發洩對象。
他們來教堂做祈禱時,隻得貼着村莊的牆根灰溜溜地來,再灰溜溜地回去。
一些天主教徒經常在地裡受到佛教徒們的嘲笑,他們被人們稱為“洋人古達”,“古達”一詞在東部藏語中有獻媚、奴顔之意,是人們對搖尾乞憐的狗的形容。
那時峽谷裡的藏族基督徒還沒有意識到,自從把自己交給了上帝,他們便命中注定要與孤獨、歧視、傷害相伴。
上帝即便能拯救他們的靈魂,但卻不能帶給他們多少好運。
宗教總是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可當宗教成為日常生活的障礙時,信仰便成了一種災難。
彼得是峽谷裡的第一批天主教教民,當杜朗迪神父用神奇的白色藥丸救活了他全家時,彼得皈依了耶稣基督。
他是一個厚道忠誠的人,租種着噶丹寺的幾小片青稞地。
半個月前當噶丹寺為讓迥活佛順利完成三個月的閉關修行而舉行慶祝活動時,所有的僧俗百姓都去寺廟敬獻哈達和禮物,并接受讓迥活佛的摩頂祝福。
但是彼得拒絕讓迥活佛為其摩頂,他當着衆人的面說: “我是天主的選民了,我已經領受了天主的恩賜。
活佛的祝福我再不需要啦。
” 他對活佛的不敬當時令所有的喇嘛氣青了臉,但是讓迥活佛溫和地說:“作為一個藏族人,你可要看清什麼是真正的祝福。
回去吧。
” 彼得在活佛面前昂首轉身離去,這是非常不敬的。
任何人見了活佛後都是躬身退出,沒有誰敢把自己的背影朝向活佛。
貢嘎喇嘛在彼得走出寺廟後,帶了幾個年輕喇嘛追了上去,将彼得按在地上痛揍了一頓。
從那以後,天主教徒見到穿袈裟的喇嘛都躲得遠遠的了。
杜朗迪神父認為這不是一件小事,對基督徒的侵犯就是對上帝的傷害。
他找到劉知縣,要求喇嘛寺為此賠償。
劉知縣立即帶了一隊士兵到寺廟,要求交出肇事者。
可是貢嘎喇嘛哪裡肯依,他們把劉知縣的人趕了出去,還打傷了三個士兵。
一個月以後,劉知縣從峽谷外搬來援兵,他們在山道上設伏抓捕了貢嘎喇嘛,将他五花大綁地捆了,拘押在縣衙門裡。
據說連讓迥活佛前去求情都被那個清軍管帶驅除了出去,他高坐在大堂上,跷起二郎腿将腳底沖着活佛,傲慢地說: “抓你們的人算輕的了,以後再在這峽谷裡得罪洋大人,我就關你的廟門。
” 人神共怒的時刻終于來臨。
貢嘎喇嘛手下的那幫年輕氣盛的喇嘛不聽讓迥活佛的勸阻,聯絡了鄰近幾座寺廟的僧侶,還有那些忠實的佛教信徒,向上帝和他的信仰者們開戰。
實際上那段時間邊藏一帶已經成了一個火藥桶,随時都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流血沖突。
朝廷的官員們一方面派兵為外國傳教士提供武裝保護,一方面又限制寺廟裡的喇嘛數量,将大批的出家人趕回家種地放牧,不從者隻有一種結局——殺。
可是朝廷的官員們忘記了,在這塊桀骜不馴的土地上,無論你有多大的權勢,當你把人和神靈都得罪殆盡時,你的末日也就來臨了。
大暴動是一聲口哨喚來的,多年以後,僥幸活下來的沙利士神父在他事後一直沒有出版過的回憶錄中寫道:“我們隻聽見了一聲刺人耳目的口哨聲,這種口哨是遊牧部族和山地部落獨特的語言,它和驅趕牲畜、狩獵以及談情說愛有關。
但是我們萬萬沒有想到它還和戰争相連。
” 口哨喚來了滿山遍野的康巴人,然後是更多的口哨此起彼伏,更多的康巴人躍馬橫槍,沖殺而來。
峽谷在搖晃,瀾滄江江水也被這萬年難遇的精彩一幕所撼動,從而發出憤怒的吼聲。
喇嘛們圍攻了縣衙門,要求交出貢嘎喇嘛。
守備隊的士兵慌亂中打死了兩個沖在前面的年輕喇嘛,事态頓時不可收拾。
守備隊瞬間就被康巴人的洪流淹沒了,在縣府即将被攻破之時,劉知縣手刃了自己的兩個愛妾。
如果說殺第一個愛妾他還有憐香惜玉之情的話,殺那個康巴婦人時他就帶着一股莫可名狀的惱怒了,“都是你們康巴人幹的好事。
”他怒氣沖天地說。
然後他提着血淋淋的刀來到原配劉黃氏的房間,那劉黃氏正把兩個兒女摟在自己的懷中,像一頭絕望的母獸,睜着驚恐的眼睛望着一臉殺氣的夫君。
“要是過去你對藏族人好一些,我們何至于有今天!”劉黃氏說。
“說這些都晚了。
我們不能白頭偕老啦,共赴國難罷。
” “我自己來。
但是你得給我們留下孩子。
” “婉兒已經十四歲了,豈能受辱于那些蠻子!” 劉黃氏大哭,孩子也大哭。
劉黃氏哭着跪倒在地,“他們是信奉佛教的人,不會做那傷天害理的事,夫君啊!” 劉知縣一腳踢倒了妻子,把兩個孩子奪了過來,丢下一句隻有鐵石心腸的人才能說出口的話:“貞潔比生命更重要。
吊繩我已經給你準備好了。
” 劉知縣的小兒子榮兒才八歲,為他的康巴愛妾所生,此時早已吓得嚎哭不已。
而大女兒婉兒卻驚人地鎮靜,隻用一雙哀怨的眼睛深深地看了母親一眼,然後問父親:“爹,你都安排好了?” 這清醒的一問反而讓劉知縣淚雨橫飛,禁不住仰天長嘯,“你爹爹受皇上恩賜,為官一任,家事國事,一樣都沒有安排好。
直鬧得暴民四起,家破人亡。
天殺我也!” 院子裡還有劉知縣的幾個親兵,都是随他從山西老家跟來的。
直赴黃泉的馬匹已備好,劉知縣一揮手,一行人紛紛上馬,向外面奔湧而來的洪流沖去。
大家都把生死置之度外,誰離死亡更近,誰更渴望逃離這紛亂的人間,誰的腳下便會有一條歸去的路。
劉知縣帶着幾個亡命徒邊打邊突,總算讓他沖到了瀾滄江的懸崖邊。
他把兩個兒女接下馬來,指指江水說:“婉兒,榮兒,江的下遊就是漢地。
到了漢地我們的陰魂就可以找到歸宿。
跳下去吧。
” 婉兒給他父親磕了三個響頭,一句多餘的話也不說,掉頭就跳到江裡去了。
榮兒隻看到他姐姐的頭在渾濁的江面上一閃,就不見了蹤影。
他喊:“姐——” 劉知縣淚流滿面,扶着兒子的肩頭說:“下去吧,找你姐姐去。
” 榮兒說:“我怕,爹。
” “蠻子來了,你會更害怕的,他們會掏你的心。
” “爹,你不能保護我了
“如果你不求我主耶稣的寬恕,你會下地獄的。
”神父說。
“朋友,你們說話怎麼和噶丹寺的活佛一樣了?我告訴你一個土司是不會下地獄的,他的來世還是土司。
隻有澤仁達娃這樣的人才會下地獄。
要是你們的地獄和我們藏族人的地獄不一樣的話,兩個地獄我都要他下。
” 野貢土司的聲音很大,像一個醉漢的瘋話。
兩個神父一時被他殺氣十足的喊叫震住了。
這時一直言語不多的沙利士神父用冷漠的口氣說: “我們需要在峽谷裡建一座教堂,如果你不反對的話……” 頓珠嘉措土司眼珠轉了轉,大度地說:“峽谷裡多一座寺廟有什麼不好呢?你們保證人們升往天堂,我保護峽谷衆生的安甯,在這一點上我們是一緻的。
” “在主的護佑下,我們終于找到相同之處了。
”杜朗迪神父說,“十支快槍,但願它們帶給峽谷的是安甯。
” 野貢土司笑了,“如果再多十支,連鳥兒都不敢來驚醒神父們的夢。
” 峽谷裡薄暮升起時,兩個神父一身輕松地踏上了歸途。
遠遠近近的狗吠聲此起彼落。
藏族人煨桑的青煙在峽谷中扶搖直上,與黃昏的霧霭漸漸融為一體。
雪山被晚霞盡染,呈現出神秘美麗的橘紅色調,像一個燃燒着的神靈;随着時間的慢慢流逝,神靈的火焰暗淡下去,峽谷便緩緩沉入黑暗。
這時一支悠揚的藏歌不知被誰唱起,那聲調拖得長長的,高高的,野性十足,似乎要把即将來臨的漫長黑夜穿透,把藏族人的苦難穿透。
6.建在牛皮上的教堂 瀾滄江的水又一次由肥變瘦、由渾黃變清澈、由暴烈變溫柔的季節,傳教士們認為自己在峽谷地區已經站穩了腳跟,開始着手建立西藏第一座教堂的計劃。
杜朗迪神父在寫給打箭爐教區莫維爾主教的信中說,依托天主的聖意,我們已經順利地在西藏的土地上播下了信仰耶稣基督的種子。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我們傳教會五年來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這裡的人們并不像外界傳說的那樣蒙昧愚鈍,盡管他們還生活在仿佛中世紀的歐洲,但是他們善良溫和,信仰堅定。
男人是天生的修道士,女人是虔誠的羔羊。
在這片苦寒荒蕪的土地上沒有信仰的生活是無法想象的。
雖然這裡并不是神父們的樂園,但也不是信仰者們的荒漠。
尊敬的主教大人,我和勤奮刻苦的沙利士神父在這裡工作三年多了,現在已為十六個虔誠的信徒付了洗,使他們皈依到天主的聖寵之下。
這個成績雖然很小,但這不是這塊土地的過錯,而是這裡還未經耕耘。
現在我們看到了上帝的光輝第一次照耀到了這片仿佛洪水滔天時代的峽谷。
我聽到天使在雲端中喊:“伸出你的鐮刀來,因為收割的時候已經到了,地上的莊稼已經熟透了。
” 峽谷裡的青稞剛剛收獲,大片裸露的土地呈現在為教堂尋找立足之地的神父們面前。
峽谷裡的地是最珍貴的,能放平一隻桶的地方,都是世代藏族人耕種的土地。
杜朗迪神父看中了位于驿道邊一塊屬于噶丹寺的平地,它離水源很近,而且很方便,旁邊有一條從雪山上淌下來的溪流,佃戶們隻需挖開水溝就可以澆地了。
噶丹寺每年從這片土地上要收五百石青稞,多年以前噶丹寺的绛邊益西活佛就說過,這片地是神靈的糧倉,連冰雹都不敢下到這塊土地上。
神父們為如何拿下這塊地作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們請來寺廟的大總管貢嘎喇嘛,知縣劉若愚和他的士兵,野貢土司的管家旺珠,就在地邊和貢嘎喇嘛商量買地的價錢。
“這是神靈的土地,出多大的價錢我們也不會賣的。
”貢嘎喇嘛堅決地說。
貢噶喇嘛既是寺廟的大總管,也是負責僧衆紀律的“鐵棒喇嘛”。
在寺裡是一個僅次于堪布和活佛的職務,由于峽谷地區土匪常來打劫,有時還會沖到寺廟的佛像前公然掠奪搶殺,因此這一帶的各個寺廟都養有武裝僧團,由寺廟裡那些年輕氣盛、念經又長進不大的喇嘛們組成,交由貢嘎喇嘛管理。
他身材高大,面相威猛,可以輕易地将一頭牦牛扳倒。
因此貢噶喇嘛在噶丹寺、在峽谷地區雖然算不上高僧大德,但當他發話時,瀾滄江的水也得打一個哆嗦。
杜朗迪神父說:“上帝在創造世界時,就創造了峽谷裡最大的一塊平地,他本來就屬于上帝,隻是暫時托付給藏族人代管罷了。
不過出于對寺廟的尊重,我們願意出錢将這塊土地為上帝贖回來。
” “這是很公平的交易,神父們是知書識禮的人,沒有人比他們心地更善良了。
” 知縣劉若愚站在兩個士兵的前面說。
如果沒有帶槍的士兵,他不敢在藏族人面前大聲地說話;如果沒有白人喇嘛,他不會給藏族人找來這麼多的麻煩。
噶丹寺的喇嘛們覺得這個大清皇帝派來的知縣越來越令人讨厭了。
佛教的信徒們向喇嘛們報告說,劉知縣私下裡見了兩個白人喇嘛都是喊杜爺和沙爺。
而他對寺廟的活佛卻從來是斜着眼睛看的。
他帶着兩個老婆到藏區來做官,又娶了一個康巴女人做第三房。
據說他天天都要吃藥才上床,而到早晨起來時連上馬去衙門的力氣都沒有。
高僧們認為峽谷裡純淨了幾百年的空氣将會因為這個漢人官吏的放縱而受到污染。
杜朗迪神父讓人擡來一筐銀錠,然後說:“你們看,這是我們向你們買地的銀子,其實,我們隻要很小很小一塊地就夠了。
” “就這一點銀子,你們能買多大一塊地呢?”貢噶喇嘛輕蔑地問。
“不多,有一塊牛皮大的地方給耶稣立足就行了。
”杜朗迪神父說。
“就一塊牛皮大的地方?”貢噶喇嘛向杜朗迪神父逼問道。
“耶稣基督需要的是信念,而不是地方的大小。
哪怕在一個針眼大的地方,喏,僅僅是一個針眼,上帝也存在。
我們隻追求上帝的永恒,而絕不強求其它。
” “你可敢與我們立下契約?” “當然。
我們都是将契約擔在肩膀上的僧侶,我們與上帝有契約,而你們與你們的神靈有約。
來吧,請公正的知縣先生為我們作證吧。
” 那時貢噶喇嘛低估了杜朗迪神父的聰明,他甚至沒有想到和寺廟的堪布、活佛們商量,就提筆在白人喇嘛早已準備好的契約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一般來講,寺廟對外的經濟事務,都由貢噶喇嘛一手操持,無論是放高利貸,還是買地賣地,貢噶喇嘛簽下的契約,從來沒有讓寺廟虧過本。
為了顯示自己辦事公正,劉知縣真的讓人找來了一張新鮮的牛皮,噶丹寺的喇嘛們将牛皮攤開,說:“拿去,這就是你們的耶稣站的地方。
” 可是杜朗迪神父又有新的說法,他說耶稣基督怎麼能站在這張還帶有血污的、肮髒的牛皮上傳播自己的教義呢?他提出牛皮必須經過三天的水浸泡洗後,才能作為耶稣基督的立足之地。
喇嘛們商量後認為,白人喇嘛還是目光短淺,一張牛皮即便泡上三天,也撐不到哪裡去。
要想在這樣大小的地方蓋教堂,除非他們擁有魔鬼的法力。
而雪域高原的魔鬼們是不會輕易為白人喇嘛所控制的。
三天的時間,貢噶喇嘛準備在寺廟裡做一場法事,詛咒白人喇嘛要蓋的教堂。
但是白人喇嘛的法術超出人們的想象。
三天以後,峽谷裡所有的頭面人物都目睹了白人喇嘛的戲法。
杜朗迪神父拿出了一把锃亮的剪刀(人們還記得沙利士神父在給藏族人做手術時,曾用過這把小巧精緻的剪刀),把那張泡漲發軟的牛皮一圈又一圈地剪下,牛皮變成了細細的、長長的牛皮繩。
在峽谷裡最聰明的腦袋瓜、學問最深的活佛也不明白白人喇嘛究竟要幹什麼的時候,杜朗迪神父讓知縣的士兵将牛皮繩拉直、拉長。
士兵們拉着牛皮繩每走五十步,就留下一個人像木樁一樣永遠地戳在那裡,然後其餘的人繼續牽着牛皮繩往前走。
他們走過了大片大片的青稞地,走過了雪山下的溪流,走過了綠蔭匝地的核桃樹林,走過了驿道,走過了驿道邊的三座瑪尼堆,甚至還走過了一小片草場,直到人們都快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了,最後一個士兵才牽着牛皮繩走回來,這時他手中的繩子還有好長一截哩。
“好了,這就是一張牛皮大的地方,上帝之光将從這裡照耀着你們的峽谷。
”杜朗迪神父輕松地說。
所有的人就像中了魔鬼的法術一樣說不出話來了。
貢噶喇嘛的臉一下被魔鬼擰歪了,許久沒有恢複原狀,直到他挑起了與白人喇嘛的戰争。
“你們,你們是一群魔鬼!我要把你們的上帝剁碎了喂瀾滄江的魚。
” 然後他抽出了腰間的康巴藏刀,向杜朗迪神父撲去。
但是知縣的士兵用槍口抵住了他的胸膛。
“買賣成交。
根據大清國鹹豐皇帝和大法國大皇帝簽署之《辛醜條約》,大法國天主教傳教會之傳教士在中國享有保教權。
外國神父在中國無論何處何地,均可買地租屋,建蓋教堂。
我等均應悉聽尊便,不可為難,以示和約精神。
故從今以後,此地屬于大法國外方傳教會,各級官吏、僧俗人等,均應給予其我大清國之禮儀和慷慨。
”劉知縣在士兵們的槍口後宣布說。
這時一陣怪異的風從人們的頭上掠過,一個沙啞的聲音從半空中傳來: “火最早是從木頭中取出來的,但是毀滅森林的就是火。
” 人們循聲望去,隻見苯教法師敦根桑布正騎着一面鼓從峽谷上空飛過。
村裡的幾個六十歲以上的老民還記得,他們還是在孩童時見過他的面,那時他就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巫師了,而今天漂浮在半空中的他看上去卻不到三十歲。
不過由于他和魔鬼們是朋友,所以他是一個出入于冥界與生界、法力超強的巫師。
據說敦根桑布才十三歲時,便被一群魔鬼掠去,魔鬼們帶他跑遍了整個雪域高原,待他重新回到瀾滄江大峽谷時,他已經知道了許多魔鬼的名字和他們的居住地,更為重要的是他掌握了人類無法認知的各種降伏魔鬼的法術。
比如他袍子裡的一張小網可以捕獲作祟的魔怪,他還能用一支羽毛截斷生鐵,為生者祭神,為死者降伏魔怪,是他多年以來在峽谷裡赢得人們尊重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兩百年前和黃教進行的一場宗教競賽中,他輸給了噶丹寺的高僧。
當時苯、黃兩個教派的喇嘛在為去世的五世野貢土司做靈魂超度、降伏魔怪的儀軌,敦根桑布剛剛打坐入定,他的鼻尖上便飛上來一隻蜜蜂,無論他如何調集全身的法力也不能趕走它,在他一分神的瞬間,敦根桑布請神時所有的觀想修持土崩瓦解,這使他頓失各路神靈的保護,自己也變成魔鬼了。
後來他費了好大的勁,在雪山上的一個土洞裡苦修十多年,才重新恢複了苯教巫師的身份。
不過這次法術的失敗,使野貢土司家族從此禁止苯教在峽谷地區傳播,僧俗百姓也不許修持苯教的巫術,隻有在峽谷地區遭遇到大災難時,才允許他回來協助格魯派黃教的喇嘛們降伏魔怪。
從那以後,敦根桑布就成了一個騎一面羊皮鼓在峽谷上空飛來飛去的雲遊僧。
沒有人知道他從哪裡來,也沒有人知道他将去到哪裡,更沒有人确切知道他是否還活在人間。
但是每當他不請自來,回到峽谷地區時,總有大事件發生。
“哦呀呀,尊敬的上師,請把話說明白了再走!”貢噶喇嘛跪在了地上,雙手掌心向上呼喊道。
“你在跟誰說話?”劉知縣問。
“敦根桑布回來啦,你們的末日到了。
”貢噶喇嘛仰頭望天喃喃地說。
劉知縣、白人喇嘛都向半空中望去,但是他們什麼也沒有看見,隻嗅到了一股用世界上所有的語言都不能表述清楚的異味,這種味道令人頭暈目眩,心靈空虛,因為這與苯教神秘的巫術有關。
杜朗迪神父和沙利士神父有些不明白貢噶喇嘛的意思,問劉知縣: “誰是敦根桑布,他在哪裡?” 貢噶喇嘛輕蔑地笑了,“你們看不見他的。
因為你們沒有藏族人的眼睛。
” 白人喇嘛甚至連藏族人的靈魂都要控制,沒有藏族人的眼睛算得了什麼呢。
教堂以一種出乎峽谷地區人們想象的速度在一節一節地拔高,沒有人見過這樣古怪的房子,它不是河谷地區的藏式碉樓,也不是峽谷地帶的土掌房,人們看見一個像雪山上的尖峰一樣的樓房矗立起來,比藏族人蓋的碉樓還要高出好幾層,立在峽谷一側的噶丹寺就顯得比它矮多了,今後寺廟裡的一切有關神的活動将被白人喇嘛盡收眼底。
更為關鍵的是,它深深刺痛了護佑峽谷地區的各路神祇的眼睛。
一些年輕氣盛的喇嘛站在山梁上用甩石器把一塊塊石頭像飛鳥一般射向教堂的彩繪玻璃,将它們擊得粉碎。
那玻璃碎裂的聲音刺破了人們的耳膜,讓許多人在好長的時間内聽不到任何聲音。
這是藏傳佛教對天主教的第一次警告。
而白人喇嘛們并不領會這個挑戰,他們将彩繪玻璃重新安裝起來,并在外面安上護闆。
在教堂建築工地的外圍,當初被命令去牽牛皮繩的士兵如今仍然站在那裡,他們的槍口沖着或憤怒或迷惑的藏族人。
這些每隔五十步就像一根根木樁立着的士兵從沒有接到撤退的命令,因為他們的長官被白人喇嘛收買了,成天躺在床上吸鴉片,以至于忘記了在風雨中還在給白人喇嘛站崗的士兵。
他們的身上長了黴,生了苔藓,亂草一般的頭發讓小鳥在上面做窩,衣服成了荒草一樣的顔色,皮膚和臉也與大地的顔色一模一樣。
他們的腳上也長出根須,使他們動彈不得。
教堂打圍牆時,漢地來的工匠已分不清他們究竟是一根廢棄的木頭呢還是一個個的活人,就派人去問劉知縣。
劉知縣正在和軍官們吸大煙,故作詫異地說: “荒唐。
木頭就是木頭,士兵就是士兵。
難道你們沒有長眼睛麼?” 軍官們不耐煩地說:“你管他是木頭還是士兵,就讓他們永遠戳在那兒好了。
” 工匠們争辯說:“老爺,他們真的是士兵啊!” 軍官吹起了胡子:“是士兵回來還得天天操練,白吃皇上的糧饷。
你來付啊?” 工匠們手中正缺木頭,也就順勢把那些可憐的士兵當作柱子與圍牆砌在一起了。
隻有一個士兵還有力氣提出抗議,他用蚊子鳴叫一樣的聲音說:“我在湖北老家還有七十多歲的老娘呢,你們可不能把我抛在這裡。
” 一個老工匠說:“兄弟,自古忠孝不能兩全。
你就當這是為皇上盡忠了罷。
” 這個冤死鬼最後用隻有他自己才聽得見的聲音哽咽道:“盡個鳥的忠,老子是在為洋鬼子站崗呢。
” 白人喇嘛其實也知道這些陌生的士兵的忠勇和苦衷,但是如果沒有他們站在外面,白人喇嘛就不會睡得踏實。
杜朗迪神父想給士兵們做臨終傅油聖事,以便使他們有罪的靈魂得到拯救,皈依到天主的聖寵之下。
他手捧《聖經》來到圍牆牆根,對一個已經和圍牆融為一體的士兵說:“可憐的孩子,如果你信仰耶稣基督,我将指領你的靈魂走出地獄,升往天國。
” 士兵一動不動,惟有風聲嗚咽。
神父又說:“啊,我聽見你的忏悔了。
藉神聖的傅油,賴天主的無限仁慈,願天主以聖靈聖寵護佑你,赦免你的罪,拯救你,并減輕你的痛苦。
阿門!”然後神父把從打箭爐帶來的經莫維爾主教祝聖過的聖油抹在士兵灰撲撲的臉上。
峽谷中還是隻有嗚咽的風聲。
貢噶喇嘛自從與白人喇嘛鬥法輸了後,一直在利用藏族人的方式報複這些佛法的敵人。
他的道行并不高遠,但他知道一些民間常用的毀敵巫術。
比如說他私下裡把兩個白人喇嘛的名字寫在紙上,連同一些寫有“斷命”、“掏心”、“斷精力”的咒語一起,放入自己的靴子中,這樣他每走一步路,都把白人喇嘛踩在腳下,并實施一次充滿刻毒的詛咒。
不過最厲害的毀敵巫術是要找出白人喇嘛的靈魂所在。
依照藏族人的傳統,每個人的靈魂、家族的靈魂、甚至一個民族的靈魂,都和動物界或者植物界的某種生物有關。
動物界的老虎、狗熊、獅子、大象,牦牛、騾子、綿羊,植物界的樹木、花草,甚至自然界的湖泊、山丘,都可能是人們靈魂所寄居的場所。
簡單地說,如果某個仇敵的靈魂寄居在一頭牦牛身上,那麼你把這頭牦牛殺了,你就奪去了他的魂魄,他的死期也就不遠了。
從前格薩爾王在和霍爾國作戰時,就是首先降伏了象征霍爾國國王靈魂的一座雪山上的妖魔,才打敗霍爾國的軍隊的。
然而難題在于人們不知道白人喇嘛的靈魂寄居在什麼事物上,他們來路不明,信仰的又是不同的宗教,他們的民族與魔鬼是什麼關系人們也不得而知。
可是,令白人喇嘛也始料不及的是,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始終在與他們作對。
在直插西藏藍天的尖頂教堂剛要竣工的那天,峽谷裡便刮起了前所未有的大風,将白人喇嘛教堂的尖頂像吹一頂帽子一樣吹進了瀾滄江。
就像教堂的彩繪玻璃被擊碎後又重新安裝上一樣,白人喇嘛不知是不明白西藏這塊神秘的土地上無處不在的法力,還是過分相信自己的銀子,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内又将教堂的尖頂重新立了起來。
但是就在完工的那一天,峽谷中狂風大作,雷雨交加。
一個能控制雷霆的護法神甩出兩個威力巨大的炸雷,準确地擊中了教堂的尖頂,将它炸得燃燒起來。
在噶丹寺措欽大殿做法事的喇嘛們都聽見了白人喇嘛驚恐的哀歎。
7.向上帝開戰 教堂的尖頂後來一直沒有能再立起來,杜朗迪神父原來打算在教堂尖頂的閣樓上安放一個大鐘。
但是峽谷裡風聲日緊,信奉耶稣基督的藏族人已經成了人神共怒的發洩對象。
他們來教堂做祈禱時,隻得貼着村莊的牆根灰溜溜地來,再灰溜溜地回去。
一些天主教徒經常在地裡受到佛教徒們的嘲笑,他們被人們稱為“洋人古達”,“古達”一詞在東部藏語中有獻媚、奴顔之意,是人們對搖尾乞憐的狗的形容。
那時峽谷裡的藏族基督徒還沒有意識到,自從把自己交給了上帝,他們便命中注定要與孤獨、歧視、傷害相伴。
上帝即便能拯救他們的靈魂,但卻不能帶給他們多少好運。
宗教總是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可當宗教成為日常生活的障礙時,信仰便成了一種災難。
彼得是峽谷裡的第一批天主教教民,當杜朗迪神父用神奇的白色藥丸救活了他全家時,彼得皈依了耶稣基督。
他是一個厚道忠誠的人,租種着噶丹寺的幾小片青稞地。
半個月前當噶丹寺為讓迥活佛順利完成三個月的閉關修行而舉行慶祝活動時,所有的僧俗百姓都去寺廟敬獻哈達和禮物,并接受讓迥活佛的摩頂祝福。
但是彼得拒絕讓迥活佛為其摩頂,他當着衆人的面說: “我是天主的選民了,我已經領受了天主的恩賜。
活佛的祝福我再不需要啦。
” 他對活佛的不敬當時令所有的喇嘛氣青了臉,但是讓迥活佛溫和地說:“作為一個藏族人,你可要看清什麼是真正的祝福。
回去吧。
” 彼得在活佛面前昂首轉身離去,這是非常不敬的。
任何人見了活佛後都是躬身退出,沒有誰敢把自己的背影朝向活佛。
貢嘎喇嘛在彼得走出寺廟後,帶了幾個年輕喇嘛追了上去,将彼得按在地上痛揍了一頓。
從那以後,天主教徒見到穿袈裟的喇嘛都躲得遠遠的了。
杜朗迪神父認為這不是一件小事,對基督徒的侵犯就是對上帝的傷害。
他找到劉知縣,要求喇嘛寺為此賠償。
劉知縣立即帶了一隊士兵到寺廟,要求交出肇事者。
可是貢嘎喇嘛哪裡肯依,他們把劉知縣的人趕了出去,還打傷了三個士兵。
一個月以後,劉知縣從峽谷外搬來援兵,他們在山道上設伏抓捕了貢嘎喇嘛,将他五花大綁地捆了,拘押在縣衙門裡。
據說連讓迥活佛前去求情都被那個清軍管帶驅除了出去,他高坐在大堂上,跷起二郎腿将腳底沖着活佛,傲慢地說: “抓你們的人算輕的了,以後再在這峽谷裡得罪洋大人,我就關你的廟門。
” 人神共怒的時刻終于來臨。
貢嘎喇嘛手下的那幫年輕氣盛的喇嘛不聽讓迥活佛的勸阻,聯絡了鄰近幾座寺廟的僧侶,還有那些忠實的佛教信徒,向上帝和他的信仰者們開戰。
實際上那段時間邊藏一帶已經成了一個火藥桶,随時都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流血沖突。
朝廷的官員們一方面派兵為外國傳教士提供武裝保護,一方面又限制寺廟裡的喇嘛數量,将大批的出家人趕回家種地放牧,不從者隻有一種結局——殺。
可是朝廷的官員們忘記了,在這塊桀骜不馴的土地上,無論你有多大的權勢,當你把人和神靈都得罪殆盡時,你的末日也就來臨了。
大暴動是一聲口哨喚來的,多年以後,僥幸活下來的沙利士神父在他事後一直沒有出版過的回憶錄中寫道:“我們隻聽見了一聲刺人耳目的口哨聲,這種口哨是遊牧部族和山地部落獨特的語言,它和驅趕牲畜、狩獵以及談情說愛有關。
但是我們萬萬沒有想到它還和戰争相連。
” 口哨喚來了滿山遍野的康巴人,然後是更多的口哨此起彼伏,更多的康巴人躍馬橫槍,沖殺而來。
峽谷在搖晃,瀾滄江江水也被這萬年難遇的精彩一幕所撼動,從而發出憤怒的吼聲。
喇嘛們圍攻了縣衙門,要求交出貢嘎喇嘛。
守備隊的士兵慌亂中打死了兩個沖在前面的年輕喇嘛,事态頓時不可收拾。
守備隊瞬間就被康巴人的洪流淹沒了,在縣府即将被攻破之時,劉知縣手刃了自己的兩個愛妾。
如果說殺第一個愛妾他還有憐香惜玉之情的話,殺那個康巴婦人時他就帶着一股莫可名狀的惱怒了,“都是你們康巴人幹的好事。
”他怒氣沖天地說。
然後他提着血淋淋的刀來到原配劉黃氏的房間,那劉黃氏正把兩個兒女摟在自己的懷中,像一頭絕望的母獸,睜着驚恐的眼睛望着一臉殺氣的夫君。
“要是過去你對藏族人好一些,我們何至于有今天!”劉黃氏說。
“說這些都晚了。
我們不能白頭偕老啦,共赴國難罷。
” “我自己來。
但是你得給我們留下孩子。
” “婉兒已經十四歲了,豈能受辱于那些蠻子!” 劉黃氏大哭,孩子也大哭。
劉黃氏哭着跪倒在地,“他們是信奉佛教的人,不會做那傷天害理的事,夫君啊!” 劉知縣一腳踢倒了妻子,把兩個孩子奪了過來,丢下一句隻有鐵石心腸的人才能說出口的話:“貞潔比生命更重要。
吊繩我已經給你準備好了。
” 劉知縣的小兒子榮兒才八歲,為他的康巴愛妾所生,此時早已吓得嚎哭不已。
而大女兒婉兒卻驚人地鎮靜,隻用一雙哀怨的眼睛深深地看了母親一眼,然後問父親:“爹,你都安排好了?” 這清醒的一問反而讓劉知縣淚雨橫飛,禁不住仰天長嘯,“你爹爹受皇上恩賜,為官一任,家事國事,一樣都沒有安排好。
直鬧得暴民四起,家破人亡。
天殺我也!” 院子裡還有劉知縣的幾個親兵,都是随他從山西老家跟來的。
直赴黃泉的馬匹已備好,劉知縣一揮手,一行人紛紛上馬,向外面奔湧而來的洪流沖去。
大家都把生死置之度外,誰離死亡更近,誰更渴望逃離這紛亂的人間,誰的腳下便會有一條歸去的路。
劉知縣帶着幾個亡命徒邊打邊突,總算讓他沖到了瀾滄江的懸崖邊。
他把兩個兒女接下馬來,指指江水說:“婉兒,榮兒,江的下遊就是漢地。
到了漢地我們的陰魂就可以找到歸宿。
跳下去吧。
” 婉兒給他父親磕了三個響頭,一句多餘的話也不說,掉頭就跳到江裡去了。
榮兒隻看到他姐姐的頭在渾濁的江面上一閃,就不見了蹤影。
他喊:“姐——” 劉知縣淚流滿面,扶着兒子的肩頭說:“下去吧,找你姐姐去。
” 榮兒說:“我怕,爹。
” “蠻子來了,你會更害怕的,他們會掏你的心。
” “爹,你不能保護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