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親眼看到了他們的處境,我們蘇維埃政權就有責任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并應進一步想到,可能還有這樣的母親和這樣的兒子,需要我們去特别加以關注。

    盡管我們蘇維埃政權面臨重重困難,但我們應想方設法去做。

    蘇維埃有責任使一個少年的眼睛看到并使他的心靈感受到,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進行着的事業中,有比太陽出現在小小的窗口,陽光照射進黑暗的天棚更美好的事。

    否則,将是我們蘇維埃政權的恥辱……” 蘇維埃極端重視克魯普斯卡雅的這封信,不久由克魯普斯卡雅負責,成立了“關心人民生活委員會”。

     當德國法西斯向年輕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發動瘋狂進攻時,那位老母親,将已經長大的兒子送往前線。

    那位老母親說:“我的丈夫為蘇維埃而死,現在,我讓我唯一的兒子去保衛蘇維埃。

    因為蘇維埃是我們自己的!在我病倒的時候,它把我送往醫院。

    我們住在别人黑暗的天棚裡的時候,它分配給我們連做夢都沒想到過會住進去的房間。

    現在它需要保衛,我向它奉獻出我最親的人,我唯一的兒子……” 同志們,這就是革命和人民之間的關系。

    喪失了這種關系的革命,是無法進行到底的革命,是可悲的革命!一九七六年,我們的黨和國家也經曆了一場“十月革命”。

    我們有種種責任使人民感受到,這場革命結束了他們的災難,帶給了他們美好和幸福。

    我們已經努力做了許多事情,但是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認為,我們做了許多事情,很了不起,人民除了感激我們,再不應有别的企望!每一場革命,都必須向前一頁曆史償還債務。

    這是革命的規律之一。

    我們不能面對曆史的債務束手無策。

    返城待業知青的就業問題,就是一筆沉重而又嚴峻的曆史債務。

    這筆債務如今壓在我們頭上了。

    我提醒同志們,過去他們連着千家萬戶,也就是連着人民。

    如今他們仍然連着千家萬戶…… 李:剛才市長同志的發言,很深刻,很令人感動,很…… 姚:對不起,打斷你一下,請省略一些空洞的詞句,談實質性問題吧! 李:這……那麼讓别的常委同志先發言吧! 孫:前幾天我與民政局局長談過,民政局可以撥出一萬元,分配到各區,各街道委員會,對于生活處境極其困難的返城待業知青給予暫時周濟。

     姚:這也不失為一個措施。

     曹:一萬元,平均每個返城待業知青還吃不上一支冰棍呢!…… 姚:為什麼要搞平均主義? 曹:别用這種批判的口吻跟我說話。

    我是覺得一萬元微不足道! ………… 克魯普斯卡雅緻蘇維埃的信是令常委們大受感動的,但對二十餘萬返城待業知青的就業問題還是一通紙上談兵,二十餘萬——常委們不是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