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貓狗相鬥,我們從中獲得一種低下而可憐的樂趣。

    夜晚,我們打着手電,四處扒房沿,掏麻雀。

    我們最開心的事,就是躺在被窩裡,趴在枕頭上,觀看雛鷹貪婪兇殘地吞食羽毛未豐的麻雀。

     “有一天,鷹不見了,被一個知青釋放了。

    這個知青叫林凡,他是我們之中年齡最小的一個,也是我們之中最瘦弱的一個。

    他的臉很清秀,像南方少女。

    他的父親是這座城市一位頗有名氣的話劇編劇。

    他好像沒有兄弟姐妹。

    關于他的母親,他從未向任何人說起過,也沒人問過他。

    他不是那種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性格的青年。

    他明智,他靈敏,他觀察細微,他思考周密,但他一點也不善辯。

    他被人揶揄和譏諷時,甚至有點拙口笨舌,他還很憂郁。

     “起初,大家都不太喜歡他。

    因為他離群索居,不和任何人交朋友。

    每天晚上,大宿舍裡吵吵鬧鬧亂成一團的時候,他總是悄無聲息地呆坐在最靠牆角的鋪位,幽思冥想。

    他從不願引人注意,也從不願侃侃而談。

    但當别人的什麼話題使他發生了興趣,他會從旁突然插入一兩句。

    而這一兩句,往往使大家陷入沉默,品味良久。

    他說過之後,又會獨自進入他那種幽思冥想的境界。

    好像隻有他自己的心靈,才是他願意與之交談的良友。

    在這種時候,大家便會覺得他身上具有某種不能不引起注意的魅力。

     “一次,全排開會讨論民主問題,誰都發過言了,唯有他獨坐一隅,一言不發。

    我指名要他也發言,他才慢言慢語地說:‘民主對主觀武斷的人是極不舒服的訓練。

    ’他就說了這麼一句話,而且語調非常平淡。

    但這句話的效果相當強烈,全排的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

    我認為,他這句話明明是沖着我這位排長來的,瞪着他嚴厲地問:‘你是在含沙射影地攻擊我麼?’ “他反問:‘你懂含沙射影這個典故麼?’ “我不懂。

    大家也不懂。

     “我和大家隻有怔怔地望着他而已。

     “于是他就向大家講述,什麼什麼湖中,有一種叫作蜮的怪物…… “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當時,我突然意識到,權力在知識面前,哪怕極威嚴的權力在極一般的知識面前,對于缺乏知識的頭腦,也會産生動搖。

     “我大聲宣布:‘散會!’從此暗暗記恨他,總想尋找機會報複他。

    而他,卻顯然并沒有意識到已經得罪了我。

     “從那一天開始,我怨恨起我的父母和所有的親人來。

    因為在我小的時候,他們對我的種種溺愛和嬌慣,其實是在有意無意地培養我對權力的崇拜,卻沒有給予我一點可以充實和豐富頭腦或心靈的東西。

    比如知識,比如文學,比如藝術。

    社會後來也沒有給予我這一切對人極其有益的東西。

     “我至今仍記得一件小時候的事:襪帶太緊,勒疼了我的腿,我便嚎啕大哭,滿地打滾,阿姨趕緊哄我,問我為什麼哭,我就是不回答。

    爸爸媽媽也從各自的房間跑出來問我,我仍不回答,哭得更響,鬧得更兇。

    家人一個個都圍着我,束手無策,慌慌亂亂。

    我一邊哭,一邊從指縫偷瞧着他們,心中暗暗得意。

    我在支配他們,我的哭鬧對他們具有無比的威力。

    這種意識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産生無比的快感。

    最終還是三姐聰明,放松了我的襪帶。

    爸爸媽媽臉上都急出汗了。

    媽媽說:‘我兒子真兇,鬧得全家人心惶惶,圍着他團團轉!’爸爸說:‘将門出虎子嘛!’我造成的一場風波,得到的卻是贊賞之詞,使我更加暗暗得意。

     “在我家的客廳裡曾挂過一幅字,隸書體寫的是:‘讀史使人明智。

    讀詩使人靈秀。

    數學使人周密。

    哲學使人深刻。

    倫理學使人莊重。

    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我的父親非常珍惜這幅字,因為它是一位老書法家在他的一個生日贈送給他的。

    但是很遺憾,他并未從這幅字畫上獲得什麼良好的性格。

    也沒對我,他唯一的兒子的性格進行過什麼良好的培養。

    他所珍惜的不過是書法,雖然他對書法也一竅不通。

     “接着說林凡吧!大家收工回來後,發現那隻鷹不見了,分頭到處尋找。

    林凡當衆承認,鷹被他放了。

    他對那種弱肉強食的‘遊戲’,早就表示出毫不掩飾的厭惡了。

    每當那時,他便在一片興奮的叫嚷聲中,獨自離開大宿舍,直至‘遊戲’結束才回來。

    他剝奪了大家唯一的樂趣,大家都很惱火。

    有幾個知青甚至想揍他,我存心不加制止。

     “‘你們打我吧!’他環視着大家,從容而平靜地說:‘你們的頭腦太空曠,你們的心靈太空虛了!我常常替你們難過,難道你們自己就一點都不?那究竟能給你們帶來一種什麼滿足呢?你們也許有一天會把一個狼崽子弄到大宿舍,把誰家的小孩偷來給狼吃!我瞧不起你們!鷹是禽類中剛勇而堅強的象征,你們為什麼偏偏要欣賞它的兇殘呢?難道你們誰都沒有讀過高爾基的那篇寓言小說——《鷹和蛇》麼?……’ “接着,他用他那種特殊的,平緩中流露出淡淡憂郁的語調,低聲朗誦起高爾基的這一篇寓言小說來。

     “他的記憶力是那麼驚人,我在大學裡讀到了《鷹和蛇》之後,才知道他當時朗誦得一字不差!然而當時并非在顯示什麼。

    他僅僅是要把他自己,也把大家帶入到一種境界,使大家的心靈和他的心靈一塊兒得到片刻的升華,一塊兒感受文學的美。

     “他朗誦完許久,大家仍肅然地靜默着。

     “我說:‘林凡,看來你讀過許多文學書,你是我們之中最幸運的一個。

    不過生活也太不公平了!不公平的,就是應該打倒的!’ “他愕然了,問:‘打倒我麼?排長?’ “我說:‘我們先不急于打倒你,你對我們還挺重要。

    要打倒頭腦的空曠,打倒心靈的空虛,打倒精神上的無聊和庸俗!從今天起,你必須每天都給我們講點什麼,随你的便,但不講不行!’ “他聽完我的話,笑了。

     “從那一天起,林凡成了我們大家所共有的,誰也無法查收,誰也無法禁讀的一本書,一本《一千零一夜》……” 他講述到這裡,停止了,問她:“能再給我一支煙麼?” 她馬上走出房間,到客廳裡去取了一支煙回來,無言地遞給他。

    他由于内心激動,劃了三次火柴,都将火柴劃斷了,最後還是她替他劃着了火柴,點着了煙。

     雖然她始終在認真聽。

    但聽到這時,也沒有弄明白那使他内心如此激動的真正原因。

    并根本無法預料他接下來所要講給她聽的事情。

    她不想問,不想幹擾他的情緒。

    他深信不疑,他如此激動,必然是有原因的。

    她退回到牆邊,像先前那樣靠牆站着,望着他,靜靜地期待他繼續講下去。

     他吸了差不多半截煙,才接着說:“書,是一代人對一代人精神上的遺言,是時代的生命,是記載人類文明的階梯。

    可惜我們大家當時隻有林凡這一本‘書’。

    他把我們大家寂寞無聊的空虛的時刻,變成我們精神上獲得巨大享受的時刻。

    我們相信,我們是‘讀’不完他的。

    他是我們大家的‘船’,帶領我們從空虛的心靈天地駛向廣闊無垠的生活海洋…… “我們大家都開始真心實意地愛護他,勞動中重活絕不讓他幹。

    我自己尤其真心實意地愛護他,像愛護一個親弟弟。

    因為,我内心對他的記恨與嫉妒,已轉變成對他的崇敬。

     “一天,我替他收到了一封電報。

    簡短的一行電文,傳告了一個噩訊——父因肝癌病故。

     “我将電報交給他,他一看過,立刻就哭了,哭得那麼悲傷,那麼絕望。

     “那天晚上,在連隊前的小河邊,我找到了他,安慰他。

    他向我講述了他的不幸身世:在他十一歲那年,他的父親和母親離婚後,和話劇團的一位女演員結婚了。

    按照法律的判決,他由父親撫養,他的妹妹由母親撫養。

    從此,他再沒有見到過母親和妹妹一面。

    母親調動了工作,帶着妹妹不知搬到何處去了。

    父親是知道母親和妹妹的下落的,但不肯告訴他,怕他經常去找母親,會在感情上失去他。

    繼母雖然對他挺好,但卻不能使他忘記親生母親和親妹妹,書便成了他心靈的唯一安慰。

    他的父親有近千冊藏書,他下鄉前,幾乎遍讀了父親的那些書…… “我今天仍記得林凡對我說過的一番話。

    他說:‘對于少年人,書是父母。

    對于青年,書是情人。

    對于老年,書是兒女。

    書是一切能讀書的人的朋友。

    ’ “而他後來是我們大家的朋友。

     “我當時對他充滿了同情。

     “他還告訴我:他到北大荒的前一天,再三向父親哀求,父親才答應,負責通知他的妹妹在火車站和他見一面。

     “第二天,直到列車開動,他才發現一個少女沖進火車站,在站台上追随着火車,一邊奔跑一邊呼喊:‘哥哥!哥哥!……’ “他無法知道那是否就是他的妹妹。

    那一天,有那麼多妹妹去送自己下鄉的哥哥。

    他沒看清那少女的面容,隻記得那少女穿一件淺綠色的連衣裙。

     “他一邊流淚一邊對我說:‘我并不恨父親。

    雖然在父親和母親離婚的最初時期,我心裡暗暗恨過父親。

    但我長大後,怨恨就漸漸消淡了。

    我開始理解我的父親了,他同我繼母之間的愛,對他是無比重要的,也是他們各自都無法戰勝的。

    我的父親不是一個對愛情不嚴肅的男人。

    恰恰相反,他不能忍受夫妻關系之外的所謂浪漫愛情。

    他同我母親的離異,對他也是一種很大的痛苦,并且一直承擔着良心的深重譴責。

    我相信,父親對繼母的愛,是他一生中最真實最強烈的愛。

    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能用良心的力量戰勝這種愛情的。

    這種愛情實際上是不可能被真正戰勝的,它隻不過可能被一個男人或一個女人埋葬在心裡而已。

    而當他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它也将是他們最痛苦最巨大的遺憾。

    它導緻悲劇,但不是罪孽。

    但父親卻那麼不理解長大了的我。

    良心上的深重的自責,使他那麼害怕失去我對他的感情,所以他長期對我封鎖母親和妹妹的音訊。

    他雖然是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