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大娘望着她歎了口氣,自顧忙着做飯。
車廂分節的木頭火車,輪子能轉動的木頭汽車,翅膀能并攏也能展開的飛機,木馬,木槍……玩具不少,都沒損壞,隻不過有些松散了。
他一會兒便全修好了。
修好後,那孩子便獨自玩起來。
他就坐到她對面,和她一塊兒穿糖葫蘆。
他一邊穿一邊說:“你這兒子挺讓大人省心。
” 她擡頭朝兒子看了一眼,說:“我兒子長這麼大還沒玩過這麼多玩具呢,我替兒子謝你了!” 他說:“你我都是返城知青,謝什麼呢!” 此後他們都再沒說話,一心一意穿糖葫蘆。
他切山楂時她就穿,他穿時她就切山楂;一把小刀在他們手中傳過來遞過去,被他們的手溫熱了。
他穿得快起來,覺得自己的手不那麼笨拙了,靈活多了。
她穿得比他還快,仿佛在和他比賽。
他忽然搖了下頭,無聲地笑着。
“你笑什麼?”她奇怪地問。
“随便笑笑。
”他又搖了一下頭。
“随便笑笑?笑我吧?”她疑心了。
“不是笑你,是笑我自己。
” “笑你自己?我看我們倆這會兒都沒什麼可笑的。
” “是沒有什麼可笑的。
” “那你笑!” “那我就不笑。
” 他收斂了笑容,可心裡确是覺得自己有些好笑。
他想起了在兵團時的一件事:一年冬天,男知青排到山上采石頭。
最初幾天小夥子們個個都滿有幹勁的。
後來幹勁漸漸松懈下來了,泡病号不上山的一天比一天多了。
知青排長每天出工前帶領大家學語錄:“艱苦的工作就像擔子,擺在我們面前,看我們敢不敢去承擔……敢于承擔的,就是好同志……”天天學這段語錄也不能重新鼓起大家的幹勁。
排長無可奈何了,去找連長請示解決問題的辦法。
連長指示:抽下兩個男知青班,配合兩個女知青班。
排長一聽急了,大叫大嚷:“這怎麼行!這怎麼行!姑娘們能掄幾下大錘?到時候完不成任務可别怪我!”連長胸有成竹地說:“你懂個屁!這叫領導藝術,以後學着點!”兩個女知青班上山後,情況果然大有改觀。
她們掌釺,小夥子們掄錘。
小夥子們的幹勁,又個個無端地煥發了。
還自動比賽,你一氣兒掄一百下,他一氣兒準比你多掄幾十下,仿佛誰都想争個掄大錘的冠軍。
笑聲也有了,歌聲也有了,泡病号的也自覺上山了,勞動中友愛精神也大大發揚。
結果,提前半個月超額完成任務…… 往後,男知青排再接受什麼苦的、累的、髒的勞動任務,排長便直言不諱地向連長提出要求:“給我兩個班姑娘!”…… 如果說當年掄大錘的時候,姚守義并沒有意識到一個姑娘給他掌釺和一個小夥子給他掌釺,對于自己是本質上多麼不同的事情,那麼此時此刻,他覺得自己一個人穿糖葫蘆和有她陪着一塊穿糖葫蘆,他的心境可是太不相同了。
近乎“藝術工作”的頗有些高雅的體驗,是自然而然地在他心裡産生的。
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情況之下,無論一個男人在做的是一件多麼乏味的事情,如果有一個并不令他讨厭的女人陪着他一塊兒做,這件事就絕不那麼乏味了。
甚至可能恰恰相反,越是那種簡單的,機械的,乏味的,仿佛沒完沒了的事情,越容易使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沉浸在一種忘我的,從容不迫的,内心平和而充滿友善的境界。
正是這種感覺,使姚守義弄不明白自己是怎麼一回事了。
他媽的一個女人使你變得這麼有耐性了!他暗暗嘲笑自己。
眼見滿滿一大盆山楂似乎轉瞬間剩半盆了,他不免因為剛才自己穿得太快而後悔,故意穿得慢起來,還對她說:“别急,沒人監工,得保證質量。
” 她擡頭瞧了他一眼,又瞧瞧自己穿好的那近百支糖葫蘆,不安地問:“我這些還合乎質量标準麼?” 他怕被她窺破内心的“陰謀”,掩飾地拿起她穿的一支糖葫蘆,裝模作樣看了看,說:“很好,很好。
” 她笑了:“聽你那話,我還以為我穿得不行呢!” 她這時的笑不再是苦笑了。
她那笑,使他覺得自己此時此刻的内心活動要比她複雜得多,他因此而感到羞恥。
他不敢再擡頭,怕接觸到她的目光。
她的手,卻總在他的視線以内,不是左手,就是右手。
他想不注意它們,眼睛又沒别的地方好瞧,所以也就不管他媽的她是不是會認為他老在盯着她的手看起來沒夠了。
她的手很小,手背的皮膚得白嫩,手指細長細長的。
他不禁憶起連隊裡有一個綽号叫“棒極啦”的北京知青。
那小子看過幾本古書,承認是“文革”中抄家時弄到的。
來不來就給大家哨一段。
哨到女人,照例是大家百聽不厭的一套:“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唇不施而朱,眉不描而黛,那雙玉手,十指尖尖如筍,整個兒棒極啦!”往往在這時刻,便伸出他自己一隻指甲老長藏污納垢的手:“上煙!沒煙不講了!”…… 姚守義認為她的兩隻手就堪稱“十指尖尖如筍”了。
想到這雙小手不久将在大冬天裡給人掌鞋,他不免覺得有點心疼。
二十八的小夥子胸膛内陣陣湧起令自己難以把持的沖動,想輕輕握住那隻手,放在唇邊久久地親吻。
這也難怪,二十八歲了,第一回如此近便地欣賞一雙女人的手。
他猛地意識到,在自己心目中,原來她不唯是一個返城知青,還是一個女人!一個比自己小兩歲的業已作了母親的年輕女人!他記不得是聽什麼人說過的了——隻有作了母親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女人。
那麼她無疑是一個真正的女人了,一個真正的女人和老子面對面地坐着一塊兒穿糖葫蘆,他想,難怪我他媽的盡胡思亂想,今天有點不對頭! 那雙可愛的小手又從盆裡抓起了幾顆鮮紅的山楂。
紅是紅,白是白。
十指尖尖如筍。
一雙玉手“把玩”着幾顆“紅寶石”…… 他媽的如果我就親它們一下又會怎樣呢?不行!媽在家。
她要是惱了,在媽面前自己太下不來台了! “玉手”…… 真他媽的會形容!他有點恨“棒極啦”,也有點恨自己。
人家一心一意在幫自己穿糖葫蘆,而自己卻在肚子裡胡思亂想琢磨人家!姚守義你他媽的真不是個玩藝!他暗暗咒罵自己。
筍是什麼樣的東西呢?他這個北方人沒見識過。
聽上海知青講,南方人當菜吃,炒片、炒絲,還做罐頭。
必定很好看也很好吃。
有了正式工作後一定要飽吃它一頓,請着嚴曉東和王志松一塊兒吃,還要買幾聽筍罐頭嘗嘗……他企圖将思想從她的手上轉移開…… 她突然問:“你瞧着我的手發什麼愣呀?” 他故作鎮定地反問:“你在兵團沒幹過什麼粗重的活吧?” “沒幹過?你怎麼知道?” “瞧你這雙手,十指尖尖如筍……” 她咯咯地笑出了聲,随将雙手翻過來,伸到他面前。
她那雙小手布滿了手心紋,那麼密,那麼深,像用精毫毛筆描畫出來的。
十指根一排厚繭,每個手指肚都有着幾道細微的血口子。
他難為情了,覺得剛才自己從“棒極啦”那兒學來的奉承話對這樣的一雙手是大不敬,是亵渎。
“伸出你的手來!” 他默默地将自己的雙手伸出來,也像她一樣,手心朝上。
“有什麼兩樣?” 他無言以對。
“脫大坯、和大泥、鋤大地,三大累,哪一樣粗活重活我都沒少幹!看手背你能看出一個人來?!” 他有些尴尬地笑着。
她慢慢将自己的雙手收回,注視着,自言自語道:“這才不是一雙小女孩的手呢!你小瞧我這雙手,我可不小瞧我這雙手。
今後,我就要靠着我這雙手謀生路,混個樣給世人們看,也給咱們返城知青争口氣!” 姚守義聽了她這番話,内心裡不由得對這個看上去弱小的年輕母親肅然起敬,更為自己剛才的胡思亂想感到羞恥了。
他媽的十指尖尖…… 他盯着她的眼睛,用樂觀的語調說:“咱們返城知青就像這盆山楂。
山楂不是越好的越酸,越酸的越好麼?有一天咱們要是穿成串,再挂上糖漿,絕對變成貨真價實的東西了!” 她聽他說得有意思,無聲地笑了,将他那雙手推開去,挺認真地問:“那是不是我們每個人身上也要挨一刀,再從我們心裡剔出點什麼呢?” 大娘這時已将米淘下了鍋,将菜切好了,見那孩子獨自玩得入迷,過去蹲下,幫他們一塊穿糖葫蘆。
有大娘在一旁,兩個返城知青不再繼續說什麼。
三個人一會兒就将剩下的山楂都穿完了。
姚守義的父親這時下班回來了。
大娘起身去炒菜。
她圍上頭巾,叫過孩子,要走。
大娘誠意留她吃飯,姚守義也留,她竟腼腆起來,不肯留下。
姚守義送她走出家門,走出大院。
天黑了。
沒有風,卻很冷,小胡同像一條戰壕。
遠處,胡同口那盞路燈,像一個橙子挂在電線杆上。
她說:“你快回去吧,我又算不上個客人。
” 他說:“送你到胡同口。
” 她說:“何必呢!” 他說:“不送你一段,我心裡覺着不對勁。
” 他送她走到胡同口,她站住了,又說:“你快回去吧!” 他說:“要不我把這份穿糖葫蘆的活兒讓給你吧?你就不必撇下孩子,去跟人家學掌鞋了。
” “那算什麼事!都是返城知青,一樣的命運,我怎麼能從你手裡奪飯碗?掌鞋畢竟是門手藝,不像穿糖葫蘆,到了夏天就失業了。
” 他沉默了一會兒,說:“看來我隻好祝你早日學成了?” 她微微一笑:“到時候你的鞋壞了,我給你修。
”說罷彎腰抱起孩子,快步走了。
他站在那兒,憂郁地目送着她。
忽然附近響起一聲口哨。
他扭頭看去,見一個人從一排房子的黑影中向他緩緩踱來,直至踱到他跟前,他才看出是嚴曉東。
嚴曉東輕輕在他肩上拍了一下:“傻青,坦白交待吧!” “坦白交待什麼?”姚守義莫名其妙。
“哥兒們可全觀察到了!”嚴曉東審問道:“那位是誰?” “你他媽的别胡說八道!”姚守義有些生氣,“她也是個返城知青,我今天剛認識她!” “你挺有法子嘛!”嚴曉東用不無佩服的口吻說,“今天剛認識,不久之後便老婆孩子一塊兒有了!省事兒也省了一個過程。
” 姚守義氣得不知說什麼好,恨不得揍他。
嚴曉東又用悲悲戚戚的語調說:“哥兒們的出路剛有點希望,又被你未來的老婆孩子斷送了!這他媽的就是命。
” 姚守義雙手捂住兩耳,凍得縮起脖子說:“你小子到底有正經話沒有?沒正經話,我可要回家吃飯去了!” 嚴曉東從棉襖兜裡慢悠悠地掏出一張疊起來的晚報遞給他:“看報。
” “大冷的天,我沒穿棉衣沒戴帽子,你倒讓我站在電線杆子底下看報!滾你的吧!”他轉身就走。
“别走!”嚴曉東一把拽住他的胳膊:“看完了報,我自有重要的話對你說!” “有話到我家去說。
” “我的話不能到你家去說,你爸你媽要是聽見了,準不會再把我當成你的朋友看。
” 姚守義放下一隻捂耳朵的手,狐疑地接過報,問:“看什麼,快指!” 嚴曉東趕緊和他一塊兒展開報:“不對,在那一面兒!” 兩人将報翻過來,嚴曉東指着中縫的下方說:“看這啟事!” 挂在電線杆上的“橙子”發的亮光太暗,報上的字太小,姚守義根本看不清。
他縮回那隻拿報的手又捂上耳朵,不耐煩地說:“到底什麼事?到底跟咱們有關無關?無關你幹脆别說,有關我他媽的就聽着!” “有關!當然有關!大大地有關!”嚴曉東重新折疊起報紙,寶貝似的揣進兜裡,這才言歸正傳:“本市師範學院師資班要招生了!一年半畢業,分配去向是本市各中學……” “這他媽的和我有什麼關系!招生要考試,我又考不上!你有把握考上你就報名吧,我才不去報考給返城知青丢人現眼呢!……”姚守義沒好氣地說着轉身又要走。
“你敢走!”嚴曉東火了。
姚守義無可奈何,雙手從耳朵上放下來,湊到嘴邊哈氣,搓。
嚴曉東摘下自己的帽子,往姚守義頭上一扣,接着便脫棉衣。
姚守義嘟哝:“你别脫,脫了我也不穿,我身上不冷。
” 嚴曉東已将棉衣脫下,邊往姚守義身上披邊說:“你是重點保護對象。
今晚凍壞了我沒什麼,凍壞了你我的一切打算都告吹!” “别他媽廢話,快說!”姚守義緊裹着棉衣催促。
“好,我直話直說。
咱倆的老頭子,都在木材加工廠。
聽我老爸講,廠裡過幾天要解決幾個老工人的子女待業問題,名額太有限,才三四個,已經通過什麼後門内定了一個。
咱倆呢,是都夠條件,都有指望,但也可以說都沒指望。
這種事兒你比我明白,往往鹬蚌相争,漁翁得利,那咱倆就誰也進不了廠了!……” 姚守義聽得心裡竟有些暗暗緊張。
嚴曉東故意用一種輕松的口吻接着說:“所以,我希望你報考。
因為咱倆比起來,你上學時成績一向比我好,抓緊複習複習,有考取的一線希望。
我呢,自己知道自己,一線希望也沒有。
你考取了,我進廠就少了一個比條件的,估計問題不大,你上學期間,我每月給你十五元,哥兒們絕不至于有了工作,就忘恩負義!這一點你總會相信我吧?……” 嚴曉東不再說下去,默默期待着姚守義的回答。
他許久不做聲。
嚴曉東又問:“你沒聽明白?” “聽明白了。
”他低聲回答。
“那你給哥兒們句痛快話。
” “讓我臨陣磨槍?”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 “讓我拿我的自尊心去撞大運?” “為了哥兒們,也為了你自己,你該去撞撞你的運氣!” 姚守義又不做聲了。
“考上了,一年半以後就是中學教員,比在木材加工廠當出料工強多了!……”嚴曉東分明在敦促他下決心。
“考不上呢?”姚守義用完全缺乏熱情的語調反問。
“你必須從今天起一心一意開始複習,下一個考不上誓不為人的決心。
果真考不上,你算為哥兒們盡到了交情!我進廠後,月月分一半工資給你!” “到那時我好意思要你的錢?” “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别忘了咱倆是不分你我的哥兒們。
” “你他媽的……這不是太自私了嗎?” “你小子别說這種話,哥兒們今天是男子漢低頭折腰,求你這一遭了!” 姚守義覺得自己仿佛是在和好朋友拼刺刀,并且被刺刀尖逼到了一個高處的邊緣。
“嚴曉東,嚴曉東,你他媽這小子可真是個好哥兒們!你他媽的這不明明是在逼着我答應麼?”他盯着嚴曉東那張在黑暗之中看不清楚的臉,心裡罵着。
嚴曉東渾身打了個哆嗦,也雙手捂住了耳朵,說:“别裝啞巴。
願意還是不願意,幹脆一句話。
” 姚守義脫下棉衣還給嚴曉東,用一種很情願很樂意的虛假口吻說:“我想通了,願意。
” “夠哥兒們!”嚴曉東像是沒聽出他的話有多違心,高興了,又說:“報考的事兒,可别當着你爸你媽賣我!那我沒臉到你家去了。
” “絕不賣你。
這是我自己情願的事兒嘛!” “也不許向别人賣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好吧。
我他媽的就為你作無名義士!” “夠哥兒們!不過話又說回來,我要是有考上的希望,哪怕一點點希望,我也會反過來成全你的!你信吧?” 我他媽的有個屁希望!姚守義心中暗想,嘴上卻說:“當然啦!” “那我走了!” “你走吧!” 呆呆地望着嚴曉東走遠了,姚守義才懷着一種近乎被出賣了的心情轉身回家。
進屋後,母親嗔怪:“你送到哪兒去了?這麼半天!” 他搪塞道:“在胡同口說了幾句話。
” 一家人都已吃罷了飯。
父親坐在那張雙人木床的床沿上吸煙,弟弟占據了那張方桌的一角寫作業。
他内心無比煩亂地往自己的床上仰面一躺。
母親瞪着他說:“還不快吃飯!” 他朝牆翻過身去,嘟哝道:“不吃了!” “不吃了?你在胡同口跟她說了些什麼?一進家門就好像進了監獄似的!”母親走過來推了他一把:“吃去!” 弟弟接嘴說:“插妹見插兄,兩眼淚汪汪。
人家那叫共同語言!” 他猛地坐起,對弟弟吼:“再耍這種貧嘴,小心我抽你!” 弟弟立刻噤若寒蟬。
母親朝他臉上不輕不重地給了一巴掌:“你抽個試試!連工作都沒有,還想在家裡稱二爺呀?不吃你就餓着!”一邊轉身去收拾碗筷,一邊叨叨咕咕:“沒返城,想。
返城了,五大三粗的,整天價在眼前晃來晃去,又煩!” 他頂撞母親:“那我明天回北大荒去!” “你敢!”母親用手中的一把筷子,使勁兒在飯桌上拍了一下。
好脾氣的父親,受到這會兒不夠好的家庭氛圍的刺
車廂分節的木頭火車,輪子能轉動的木頭汽車,翅膀能并攏也能展開的飛機,木馬,木槍……玩具不少,都沒損壞,隻不過有些松散了。
他一會兒便全修好了。
修好後,那孩子便獨自玩起來。
他就坐到她對面,和她一塊兒穿糖葫蘆。
他一邊穿一邊說:“你這兒子挺讓大人省心。
” 她擡頭朝兒子看了一眼,說:“我兒子長這麼大還沒玩過這麼多玩具呢,我替兒子謝你了!” 他說:“你我都是返城知青,謝什麼呢!” 此後他們都再沒說話,一心一意穿糖葫蘆。
他切山楂時她就穿,他穿時她就切山楂;一把小刀在他們手中傳過來遞過去,被他們的手溫熱了。
他穿得快起來,覺得自己的手不那麼笨拙了,靈活多了。
她穿得比他還快,仿佛在和他比賽。
他忽然搖了下頭,無聲地笑着。
“你笑什麼?”她奇怪地問。
“随便笑笑。
”他又搖了一下頭。
“随便笑笑?笑我吧?”她疑心了。
“不是笑你,是笑我自己。
” “笑你自己?我看我們倆這會兒都沒什麼可笑的。
” “是沒有什麼可笑的。
” “那你笑!” “那我就不笑。
” 他收斂了笑容,可心裡确是覺得自己有些好笑。
他想起了在兵團時的一件事:一年冬天,男知青排到山上采石頭。
最初幾天小夥子們個個都滿有幹勁的。
後來幹勁漸漸松懈下來了,泡病号不上山的一天比一天多了。
知青排長每天出工前帶領大家學語錄:“艱苦的工作就像擔子,擺在我們面前,看我們敢不敢去承擔……敢于承擔的,就是好同志……”天天學這段語錄也不能重新鼓起大家的幹勁。
排長無可奈何了,去找連長請示解決問題的辦法。
連長指示:抽下兩個男知青班,配合兩個女知青班。
排長一聽急了,大叫大嚷:“這怎麼行!這怎麼行!姑娘們能掄幾下大錘?到時候完不成任務可别怪我!”連長胸有成竹地說:“你懂個屁!這叫領導藝術,以後學着點!”兩個女知青班上山後,情況果然大有改觀。
她們掌釺,小夥子們掄錘。
小夥子們的幹勁,又個個無端地煥發了。
還自動比賽,你一氣兒掄一百下,他一氣兒準比你多掄幾十下,仿佛誰都想争個掄大錘的冠軍。
笑聲也有了,歌聲也有了,泡病号的也自覺上山了,勞動中友愛精神也大大發揚。
結果,提前半個月超額完成任務…… 往後,男知青排再接受什麼苦的、累的、髒的勞動任務,排長便直言不諱地向連長提出要求:“給我兩個班姑娘!”…… 如果說當年掄大錘的時候,姚守義并沒有意識到一個姑娘給他掌釺和一個小夥子給他掌釺,對于自己是本質上多麼不同的事情,那麼此時此刻,他覺得自己一個人穿糖葫蘆和有她陪着一塊穿糖葫蘆,他的心境可是太不相同了。
近乎“藝術工作”的頗有些高雅的體驗,是自然而然地在他心裡産生的。
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情況之下,無論一個男人在做的是一件多麼乏味的事情,如果有一個并不令他讨厭的女人陪着他一塊兒做,這件事就絕不那麼乏味了。
甚至可能恰恰相反,越是那種簡單的,機械的,乏味的,仿佛沒完沒了的事情,越容易使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沉浸在一種忘我的,從容不迫的,内心平和而充滿友善的境界。
正是這種感覺,使姚守義弄不明白自己是怎麼一回事了。
他媽的一個女人使你變得這麼有耐性了!他暗暗嘲笑自己。
眼見滿滿一大盆山楂似乎轉瞬間剩半盆了,他不免因為剛才自己穿得太快而後悔,故意穿得慢起來,還對她說:“别急,沒人監工,得保證質量。
” 她擡頭瞧了他一眼,又瞧瞧自己穿好的那近百支糖葫蘆,不安地問:“我這些還合乎質量标準麼?” 他怕被她窺破内心的“陰謀”,掩飾地拿起她穿的一支糖葫蘆,裝模作樣看了看,說:“很好,很好。
” 她笑了:“聽你那話,我還以為我穿得不行呢!” 她這時的笑不再是苦笑了。
她那笑,使他覺得自己此時此刻的内心活動要比她複雜得多,他因此而感到羞恥。
他不敢再擡頭,怕接觸到她的目光。
她的手,卻總在他的視線以内,不是左手,就是右手。
他想不注意它們,眼睛又沒别的地方好瞧,所以也就不管他媽的她是不是會認為他老在盯着她的手看起來沒夠了。
她的手很小,手背的皮膚得白嫩,手指細長細長的。
他不禁憶起連隊裡有一個綽号叫“棒極啦”的北京知青。
那小子看過幾本古書,承認是“文革”中抄家時弄到的。
來不來就給大家哨一段。
哨到女人,照例是大家百聽不厭的一套:“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唇不施而朱,眉不描而黛,那雙玉手,十指尖尖如筍,整個兒棒極啦!”往往在這時刻,便伸出他自己一隻指甲老長藏污納垢的手:“上煙!沒煙不講了!”…… 姚守義認為她的兩隻手就堪稱“十指尖尖如筍”了。
想到這雙小手不久将在大冬天裡給人掌鞋,他不免覺得有點心疼。
二十八的小夥子胸膛内陣陣湧起令自己難以把持的沖動,想輕輕握住那隻手,放在唇邊久久地親吻。
這也難怪,二十八歲了,第一回如此近便地欣賞一雙女人的手。
他猛地意識到,在自己心目中,原來她不唯是一個返城知青,還是一個女人!一個比自己小兩歲的業已作了母親的年輕女人!他記不得是聽什麼人說過的了——隻有作了母親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女人。
那麼她無疑是一個真正的女人了,一個真正的女人和老子面對面地坐着一塊兒穿糖葫蘆,他想,難怪我他媽的盡胡思亂想,今天有點不對頭! 那雙可愛的小手又從盆裡抓起了幾顆鮮紅的山楂。
紅是紅,白是白。
十指尖尖如筍。
一雙玉手“把玩”着幾顆“紅寶石”…… 他媽的如果我就親它們一下又會怎樣呢?不行!媽在家。
她要是惱了,在媽面前自己太下不來台了! “玉手”…… 真他媽的會形容!他有點恨“棒極啦”,也有點恨自己。
人家一心一意在幫自己穿糖葫蘆,而自己卻在肚子裡胡思亂想琢磨人家!姚守義你他媽的真不是個玩藝!他暗暗咒罵自己。
筍是什麼樣的東西呢?他這個北方人沒見識過。
聽上海知青講,南方人當菜吃,炒片、炒絲,還做罐頭。
必定很好看也很好吃。
有了正式工作後一定要飽吃它一頓,請着嚴曉東和王志松一塊兒吃,還要買幾聽筍罐頭嘗嘗……他企圖将思想從她的手上轉移開…… 她突然問:“你瞧着我的手發什麼愣呀?” 他故作鎮定地反問:“你在兵團沒幹過什麼粗重的活吧?” “沒幹過?你怎麼知道?” “瞧你這雙手,十指尖尖如筍……” 她咯咯地笑出了聲,随将雙手翻過來,伸到他面前。
她那雙小手布滿了手心紋,那麼密,那麼深,像用精毫毛筆描畫出來的。
十指根一排厚繭,每個手指肚都有着幾道細微的血口子。
他難為情了,覺得剛才自己從“棒極啦”那兒學來的奉承話對這樣的一雙手是大不敬,是亵渎。
“伸出你的手來!” 他默默地将自己的雙手伸出來,也像她一樣,手心朝上。
“有什麼兩樣?” 他無言以對。
“脫大坯、和大泥、鋤大地,三大累,哪一樣粗活重活我都沒少幹!看手背你能看出一個人來?!” 他有些尴尬地笑着。
她慢慢将自己的雙手收回,注視着,自言自語道:“這才不是一雙小女孩的手呢!你小瞧我這雙手,我可不小瞧我這雙手。
今後,我就要靠着我這雙手謀生路,混個樣給世人們看,也給咱們返城知青争口氣!” 姚守義聽了她這番話,内心裡不由得對這個看上去弱小的年輕母親肅然起敬,更為自己剛才的胡思亂想感到羞恥了。
他媽的十指尖尖…… 他盯着她的眼睛,用樂觀的語調說:“咱們返城知青就像這盆山楂。
山楂不是越好的越酸,越酸的越好麼?有一天咱們要是穿成串,再挂上糖漿,絕對變成貨真價實的東西了!” 她聽他說得有意思,無聲地笑了,将他那雙手推開去,挺認真地問:“那是不是我們每個人身上也要挨一刀,再從我們心裡剔出點什麼呢?” 大娘這時已将米淘下了鍋,将菜切好了,見那孩子獨自玩得入迷,過去蹲下,幫他們一塊穿糖葫蘆。
有大娘在一旁,兩個返城知青不再繼續說什麼。
三個人一會兒就将剩下的山楂都穿完了。
姚守義的父親這時下班回來了。
大娘起身去炒菜。
她圍上頭巾,叫過孩子,要走。
大娘誠意留她吃飯,姚守義也留,她竟腼腆起來,不肯留下。
姚守義送她走出家門,走出大院。
天黑了。
沒有風,卻很冷,小胡同像一條戰壕。
遠處,胡同口那盞路燈,像一個橙子挂在電線杆上。
她說:“你快回去吧,我又算不上個客人。
” 他說:“送你到胡同口。
” 她說:“何必呢!” 他說:“不送你一段,我心裡覺着不對勁。
” 他送她走到胡同口,她站住了,又說:“你快回去吧!” 他說:“要不我把這份穿糖葫蘆的活兒讓給你吧?你就不必撇下孩子,去跟人家學掌鞋了。
” “那算什麼事!都是返城知青,一樣的命運,我怎麼能從你手裡奪飯碗?掌鞋畢竟是門手藝,不像穿糖葫蘆,到了夏天就失業了。
” 他沉默了一會兒,說:“看來我隻好祝你早日學成了?” 她微微一笑:“到時候你的鞋壞了,我給你修。
”說罷彎腰抱起孩子,快步走了。
他站在那兒,憂郁地目送着她。
忽然附近響起一聲口哨。
他扭頭看去,見一個人從一排房子的黑影中向他緩緩踱來,直至踱到他跟前,他才看出是嚴曉東。
嚴曉東輕輕在他肩上拍了一下:“傻青,坦白交待吧!” “坦白交待什麼?”姚守義莫名其妙。
“哥兒們可全觀察到了!”嚴曉東審問道:“那位是誰?” “你他媽的别胡說八道!”姚守義有些生氣,“她也是個返城知青,我今天剛認識她!” “你挺有法子嘛!”嚴曉東用不無佩服的口吻說,“今天剛認識,不久之後便老婆孩子一塊兒有了!省事兒也省了一個過程。
” 姚守義氣得不知說什麼好,恨不得揍他。
嚴曉東又用悲悲戚戚的語調說:“哥兒們的出路剛有點希望,又被你未來的老婆孩子斷送了!這他媽的就是命。
” 姚守義雙手捂住兩耳,凍得縮起脖子說:“你小子到底有正經話沒有?沒正經話,我可要回家吃飯去了!” 嚴曉東從棉襖兜裡慢悠悠地掏出一張疊起來的晚報遞給他:“看報。
” “大冷的天,我沒穿棉衣沒戴帽子,你倒讓我站在電線杆子底下看報!滾你的吧!”他轉身就走。
“别走!”嚴曉東一把拽住他的胳膊:“看完了報,我自有重要的話對你說!” “有話到我家去說。
” “我的話不能到你家去說,你爸你媽要是聽見了,準不會再把我當成你的朋友看。
” 姚守義放下一隻捂耳朵的手,狐疑地接過報,問:“看什麼,快指!” 嚴曉東趕緊和他一塊兒展開報:“不對,在那一面兒!” 兩人将報翻過來,嚴曉東指着中縫的下方說:“看這啟事!” 挂在電線杆上的“橙子”發的亮光太暗,報上的字太小,姚守義根本看不清。
他縮回那隻拿報的手又捂上耳朵,不耐煩地說:“到底什麼事?到底跟咱們有關無關?無關你幹脆别說,有關我他媽的就聽着!” “有關!當然有關!大大地有關!”嚴曉東重新折疊起報紙,寶貝似的揣進兜裡,這才言歸正傳:“本市師範學院師資班要招生了!一年半畢業,分配去向是本市各中學……” “這他媽的和我有什麼關系!招生要考試,我又考不上!你有把握考上你就報名吧,我才不去報考給返城知青丢人現眼呢!……”姚守義沒好氣地說着轉身又要走。
“你敢走!”嚴曉東火了。
姚守義無可奈何,雙手從耳朵上放下來,湊到嘴邊哈氣,搓。
嚴曉東摘下自己的帽子,往姚守義頭上一扣,接着便脫棉衣。
姚守義嘟哝:“你别脫,脫了我也不穿,我身上不冷。
” 嚴曉東已将棉衣脫下,邊往姚守義身上披邊說:“你是重點保護對象。
今晚凍壞了我沒什麼,凍壞了你我的一切打算都告吹!” “别他媽廢話,快說!”姚守義緊裹着棉衣催促。
“好,我直話直說。
咱倆的老頭子,都在木材加工廠。
聽我老爸講,廠裡過幾天要解決幾個老工人的子女待業問題,名額太有限,才三四個,已經通過什麼後門内定了一個。
咱倆呢,是都夠條件,都有指望,但也可以說都沒指望。
這種事兒你比我明白,往往鹬蚌相争,漁翁得利,那咱倆就誰也進不了廠了!……” 姚守義聽得心裡竟有些暗暗緊張。
嚴曉東故意用一種輕松的口吻接着說:“所以,我希望你報考。
因為咱倆比起來,你上學時成績一向比我好,抓緊複習複習,有考取的一線希望。
我呢,自己知道自己,一線希望也沒有。
你考取了,我進廠就少了一個比條件的,估計問題不大,你上學期間,我每月給你十五元,哥兒們絕不至于有了工作,就忘恩負義!這一點你總會相信我吧?……” 嚴曉東不再說下去,默默期待着姚守義的回答。
他許久不做聲。
嚴曉東又問:“你沒聽明白?” “聽明白了。
”他低聲回答。
“那你給哥兒們句痛快話。
” “讓我臨陣磨槍?”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 “讓我拿我的自尊心去撞大運?” “為了哥兒們,也為了你自己,你該去撞撞你的運氣!” 姚守義又不做聲了。
“考上了,一年半以後就是中學教員,比在木材加工廠當出料工強多了!……”嚴曉東分明在敦促他下決心。
“考不上呢?”姚守義用完全缺乏熱情的語調反問。
“你必須從今天起一心一意開始複習,下一個考不上誓不為人的決心。
果真考不上,你算為哥兒們盡到了交情!我進廠後,月月分一半工資給你!” “到那時我好意思要你的錢?” “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别忘了咱倆是不分你我的哥兒們。
” “你他媽的……這不是太自私了嗎?” “你小子别說這種話,哥兒們今天是男子漢低頭折腰,求你這一遭了!” 姚守義覺得自己仿佛是在和好朋友拼刺刀,并且被刺刀尖逼到了一個高處的邊緣。
“嚴曉東,嚴曉東,你他媽這小子可真是個好哥兒們!你他媽的這不明明是在逼着我答應麼?”他盯着嚴曉東那張在黑暗之中看不清楚的臉,心裡罵着。
嚴曉東渾身打了個哆嗦,也雙手捂住了耳朵,說:“别裝啞巴。
願意還是不願意,幹脆一句話。
” 姚守義脫下棉衣還給嚴曉東,用一種很情願很樂意的虛假口吻說:“我想通了,願意。
” “夠哥兒們!”嚴曉東像是沒聽出他的話有多違心,高興了,又說:“報考的事兒,可别當着你爸你媽賣我!那我沒臉到你家去了。
” “絕不賣你。
這是我自己情願的事兒嘛!” “也不許向别人賣我!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好吧。
我他媽的就為你作無名義士!” “夠哥兒們!不過話又說回來,我要是有考上的希望,哪怕一點點希望,我也會反過來成全你的!你信吧?” 我他媽的有個屁希望!姚守義心中暗想,嘴上卻說:“當然啦!” “那我走了!” “你走吧!” 呆呆地望着嚴曉東走遠了,姚守義才懷着一種近乎被出賣了的心情轉身回家。
進屋後,母親嗔怪:“你送到哪兒去了?這麼半天!” 他搪塞道:“在胡同口說了幾句話。
” 一家人都已吃罷了飯。
父親坐在那張雙人木床的床沿上吸煙,弟弟占據了那張方桌的一角寫作業。
他内心無比煩亂地往自己的床上仰面一躺。
母親瞪着他說:“還不快吃飯!” 他朝牆翻過身去,嘟哝道:“不吃了!” “不吃了?你在胡同口跟她說了些什麼?一進家門就好像進了監獄似的!”母親走過來推了他一把:“吃去!” 弟弟接嘴說:“插妹見插兄,兩眼淚汪汪。
人家那叫共同語言!” 他猛地坐起,對弟弟吼:“再耍這種貧嘴,小心我抽你!” 弟弟立刻噤若寒蟬。
母親朝他臉上不輕不重地給了一巴掌:“你抽個試試!連工作都沒有,還想在家裡稱二爺呀?不吃你就餓着!”一邊轉身去收拾碗筷,一邊叨叨咕咕:“沒返城,想。
返城了,五大三粗的,整天價在眼前晃來晃去,又煩!” 他頂撞母親:“那我明天回北大荒去!” “你敢!”母親用手中的一把筷子,使勁兒在飯桌上拍了一下。
好脾氣的父親,受到這會兒不夠好的家庭氛圍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