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公安局長,一個電話,就使他和他的兩個朋友從拘留所被放了出來。

    她當然還會認識許多和公安局長一樣有權力的人物。

    而誰還記得他這個十多年前全省中學三連冠的冰球隊隊長呢?她隻消對他說自己當年居然那麼癡心那麼鐘情地愛過他,是一件多麼多麼荒唐多麼多麼可笑多麼多麼傻的事,就能夠将他的自尊心整個兒砸進冰封的松花江裡去! 他一這麼想,便認定了她希望他陪她“走走”的動機,正是為了實行報複。

     “當年我很對不起你,我很壞。

    ”他低聲說,在她的注視下,覺得無地自容。

    一列火車從江橋上馳過,為了避開她的注視,他的目光追随火車望向遙遠的黑夜。

     她卻說:“你送給我的那些情書疊的小狗,我仍珍藏着,一共十三隻。

    如果你當初還會疊别的什麼小動物,我就有一個動物園了。

    ” 他的心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緊攥了一下。

     十三封情書啊,一個少女的純真的情愫,一個中學生所能想象得出的表達愛情的形容和比喻,都包括在其中了。

     可他竟連一封也沒認真看過。

     也沒對她說過一句哪怕是友好的話。

     他不禁地收回目光看她,見她依然在目不轉睛地注視自己。

    月光下,她的眼睛是明亮的,卻沒有熱情。

     一雙大而冷的眼睛。

     他的心又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緊攥了一下。

     不知為什麼,他有點怕她那樣子的笑。

    姚守義和嚴曉東就常像她那樣子笑,他們那樣子笑的時候,是什麼都不在乎的時候。

    他們說他有時候也那樣子笑,他有時候也怕自己。

     她忽然轉過身去。

     他遲疑地問:“我可以走了麼?”隻想快點離開她,回家去。

     她說:“你走吧。

    ”并不轉身。

     他走了。

     走了幾步,他又站住,回頭看她,見她伫立在那兒,猶豫了一下,走了回來。

     “我再陪你走走?” “不用。

    ” “讓我再陪你走走吧。

    ”他幾乎是在請求了。

    同時他心裡暗想:我他媽這是圖的什麼? 她緩緩轉過身來,凝視他。

     她的眼睛在對他說:“謝謝。

    ” 他們默默沿着江畔向前走,走過那一對雕塑般的情侶身旁。

     他們一動不動,還是那個樣子,好像還要那個樣子在那個地方再站上一個世紀。

     他們走過青年宮。

    它前面的場地被江畔的路燈和它的門燈照耀得如同白晝,顯得又空曠又寂寥又冷清。

     他說:“這兒好像缺點什麼。

    ” 她說:“你忘了?這兒原有一尊天鵝雕塑,‘文革’中被砸了。

    ” 他回頭朝那對情侶看了一眼,又說:“把那一對擺在這也挺好的。

    ” 她也回頭朝那對情侶看了一眼,說:“我倒真想變成一尊雕塑,擺在這兒。

    不過希望能被雕成中學時代的樣子。

    ” 無形的手又攥他的心。

     直到這時,他才意識到,他确是欠了她很多很多,比他所能想象到的還多。

    遠非陪她“走走”、“再走走”所能抵償的。

     他心裡很難過。

     他們不知不覺地走到了江橋下面。

     她站住了,用極低的聲音說:“陪我過一次江橋吧。

    ” 江橋在夜色中沉默。

     他擡起頭望着它,覺得它仿佛是具有生命的,不過此刻睡了。

     他和她曾一塊兒從它身上走過。

    一塊兒走過去,一塊跑回來。

    跑回來是因為走過去後下大雨了。

    那天是他的生日,她送給他一柄冰球拍,是用她平時積攢下的零錢從體育用品商店買的。

    他嘲笑她多此一舉,聲明自己使用慣了學校發的那柄舊冰球拍,根本不會用她送給他的。

    她就傷心地哭了,他費了不少唇舌才将她哄好。

     她說:“那你得陪我過一次江橋。

    ” 他不忍心拒絕。

     從江橋上跑下來後,他倆的衣服都淋濕了,躲在橋洞避雨。

     她冷得發抖,可是在快活地笑。

     她告訴他,那是她第一次過江橋。

     “我永遠忘不了這一天,是你陪着我一塊兒過江橋的。

    ”說這話時,她的表情那麼幸福。

     她問:“你将來肯定愛我嗎?” 他說:“肯定。

    ” 她又問:“什麼時候算将來呢?” 他說:“等我們長大了吧。

    ” “什麼時候算長大了呢?” “二十七八歲的時候。

    ” “還要等十多年啊。

    ” “你要愛,就得等。

    ” “我等。

    ” “那你等吧。

    ” “那你現在得吻我一下。

    ” 他輕輕在她臉蛋上吻了一下,同時心中暗想:小丫頭,你等不了那麼久便會着急慌忙地嫁人的。

     那一天,他說的那一切話,不過都是在哄她,像一個大哥哥哄一個小妹妹。

     不能白要她一柄冰球拍,總得還贈給她點高興——他從不占别人的便宜。

     人的回憶像打水漂的石頭…… 他在心中對她說:吳茵吳茵,我當年欠你的,我今天晚上都還你!你如果願意,我陪你來回在江橋上過一百次!他媽的,我怎麼欠下别人那麼多啊!卻沒有一個人對我說曾欠下過我點什麼應該抵償…… 他心中産生了一種孩子般的委屈。

     “也許我耽誤你的時間太久了,你走吧?” “别把我看得那麼自私。

    ”他有些生氣地說,挽住她的手臂,和她同步踏上了江橋台階。

     江橋沉默着。

     冰封的松花江也沉默着。

     江橋仿佛一個巨人的手臂,它摟着一個肌膚潔白的美人兒的身體在熟睡,它的夢境連接着對岸的黑夜。

     他們一步步登上了江橋,緩緩走在它的夢境之中,緩緩走向對岸的黑夜。

     月亮在他們頭頂上伴着他們一齊走。

     “我真傻。

    ”她邊走邊說。

     江橋竟也是能産生回音的。

    她的話聲在鋼鐵的支架間缭繞——“我真傻,我真傻,我真傻……” “記得嗎?‘文革’中,我參加了‘炮轟派’,你參加了‘捍聯總’。

    我們兩派的大喇叭天天廣播最高指示:革命群衆沒有必要分成勢不兩立的兩大派組織。

    可我們就是勢不兩立。

    每天,你們在教學樓裡喊消滅‘炮轟派’的狗崽子們。

    我們就在操場上列隊跑步,邊跑邊喊:鍛煉身體,準備奪權!那時我常想,總有一天,我們會瓦解你們,奪取到政權,在學校建立一個真正的‘三結合’革命委員會。

    我要以革命的名義親自審問你,迫使你在真正的革命造反派面前低下頭來。

    隻要你肯低下頭來,承認你們是假革命派,我就當衆擁抱你,吻你。

    後來,我們‘炮轟派’的據點一〇一廠,也被你們‘捍聯總’攻陷了。

    那是真正的戰鬥哇,你說不是嗎?每一面迎窗的牆壁上都布滿了彈洞,我們一共死了十七個人。

    你還記得楊宏良嗎?就是在咱們學校兩次數學競賽中獲得第一名的那個男生,戴眼鏡,臉挺白的,秀氣得像個女生。

    他就死在我身邊。

    他從窗下站起來喊了一句:‘我們炮轟戰士誓死不……’沒喊完就倒下去了,子彈正打在他眉心……他死在我懷裡。

    我一點都沒怕,掏出手絹替他擦去了臉上的血,替他撫上了眼睛。

    還将他被打斷了的眼鏡用血手絹包上,放入胸罩裡,想要親手交給他的爸爸媽媽……然後我就拿起槍朝外射擊。

    子彈打光了,又拿起了楊宏良的槍繼續射擊。

    是的,那是真正的戰鬥。

    我們每一個人都視死如歸,非常英勇……你們終于占領了我們的陣地,我們有的人跳樓了,剩下的人,被迫舉起雙手,從同一個樓口走出去。

    兩個你們‘捍聯總’的人,守在樓口兩邊,手中拿着刀子,往我們每一個走出來的‘炮轟派’身上都紮一刀。

    我是流着眼淚從那個樓口走出來的。

    他們問我哭什麼,說隻要我喊一句‘炮轟派’完蛋了,就放我。

    我回答:‘我哭,是因為我不能像捍衛巴黎公社的女戰士那麼英勇地犧牲,作了你們的俘虜,我感到羞恥。

    ’他們就往我身上紮了好幾刀,有一刀紮在我左胸上。

    還好,他們沒往我臉上來一刀……” 她站住了,一肩斜靠着橋欄,俯視着江面。

     冰封的江面像一個睡美人兒的窈窕的身體。

     她嘴角又浮現那麼一種使他害怕的冷笑。

     “圍攻一〇一廠的時候,我已經成了逍遙派,那天沒去。

    ”他用自己勉強聽得到的聲音說,似乎是在替自己辯解什麼。

     “你很幸運,”她說,“那是一場噩夢。

    ” 月亮也停止了移動,懸在他們頭頂上,傾聽着她的話,也傾聽着他的話。

     “再後來上山下鄉運動開始了,你們都先後報名到北大荒去了,我一個人回到了我父親的老家——安徽農村。

    那個村子生活很苦,隻有我一個知識青年。

    我甯肯孤獨,也不願和許多熟悉的人在一起。

    我想忘掉一切,也希望被一切人忘掉。

    隻有一個人我無法忘掉,那就是你。

    我幾乎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想你,想你,想你……想着你對我說過,你将來肯定做我的丈夫。

    我給你寫過許多許多封信,卻不知應該往何處寄。

    寫一封,放在小箱子裡保存起一封。

    我想,總有一天,你會突然出現在我面前,對我說:‘我來做你的丈夫了!’我相信你的話,勝過相信最高指示。

    我在對你的希望中熬過了兩年多孤獨的生活。

    ‘文化大革命’還在繼續,但是對于我,它結束了。

    我卻想錯了,有一天,一輛吉普車開進了村裡,兩個公安人員将我戴上手铐铐走了。

    他們說我在守衛一〇一廠那一天打死過人,我像一個逃犯似的被從安徽農村押回了我們這座城市。

    我生平第一次被審訊,被關入了真正的牢房。

    審訊我的是當年‘捍聯總’的一個頭頭,當上了公檢法的什麼‘領導小組’成員。

    他有一天單獨提審我,忽然對我變得客客氣氣,對我說,我的命運就掌握在他的手中。

    我完全相信他的話。

    我究竟打死過人沒有,我自己也不知道,也沒有證人。

    那一天‘炮轟派’死了十七個,‘捍聯總’死了十三個。

    說不定那十三個人中有一個人是死在我的子彈之下。

    他說隻要我答應和他結婚,他就有權宣布我無罪,還可以在城市替我找一個理想的工作。

    如果我不答應,那麼他有足夠的證據判我死罪,至少是無期徒刑。

    ‘還要開萬人大會公審你。

    ’他說。

    ‘還要将你交給那些死去的捍聯總烈士的家屬,讓他們拿你解解恨。

    ’他說。

    ‘炮轟派,已經定為反動組織,我們想怎麼處置你就怎麼處置你。

    ’他說。

    他說的這些話使我内心害怕極了。

    就是在那個時刻,我心中還想到你。

    我想隻有你才能救我。

    我想即使你不能從他手中救出我,我也要再見你一面,告訴你,我愛你是怎樣的真心實意。

    我對你的愛絕不是一個女中學生的輕浮。

    我請求他給我一段時間,一段自由。

    我一獲得自由,就到處打聽你家的住址。

    終于打聽到了,去找,你們家卻搬了。

    又去新的住址找,見到了你母親和你妹妹。

    她們拿出你的照片給我看,還拿出徐淑芳的照片給我看。

    她們告訴我,你和她已經是對象了。

    真沒想到,你會愛上我們班最老實的、中學時代和你接觸最少的一個女同學。

    我原以為,隻要找到你的家,就會得到你的通訊地址。

    一個星期内,你就會收到我的電報。

    你就會不顧一切地回到城市,至少會在我最最渴望見到你的時候,你能夠回到城市來讓我見上你一面……我所得到的卻是徹底的絕望……我想死,又不忍心使爸爸媽媽遭受打擊。

    我那時才明白,你當年對我說的話,是不認真的,是說着玩的,是騙我的……” 江橋震顫了。

     一隻獨眼從對岸的黑夜之中射過來一束探照燈般的強光。

     一列火車接連發出三聲長嘶,猶如一頭猛獸風馳電掣地沖到江橋上。

     一個傷感的夢境破碎了。

     一團霧氣吞掉了兩個身影。

     江橋的鋼鐵骨架仿佛在抖動,仿佛頃刻就要解體。

     松花江卻依然像個身體窈窕雪白的睡美人似的安眠着。

     當一切都重新歸于甯靜之後,兩個身影又在霧氣彌漫中漸漸顯示出來了。

     霧氣紗絹一般,從江橋上飄落到松花江上。

     月亮沒移動。

     她仍周身缭繞着霧的紗絹。

     他說:“我們往前走……” 她朝對岸的黑夜看了一眼,搖搖頭:“不,我害怕了……” “那,我們往回走。

    ” “等一會兒,我頭有點暈。

    ” “……” “我如今怕高處,一站在高處,就想往下跳,好像有隻手從背後推我。

    我倒不是想死,我如今很怕死。

    我是想飛。

    我總覺得自己隻要從高處往下一跳,就會淩空飛起來。

    像隻鳥似的,自由自在地飛,想飛多高就飛多高,想飛多久就飛多久,想落在什麼地方就落在什麼地方……” 她說得很天真,她笑得很古怪。

     月光下,她的臉色蒼白。

    那雙眼睛愈發顯得大而空,美而冷。

     他也害怕極了。

     他害怕再有一列火車開上江橋,再有一團霧氣吞掉他們,霧氣過後,她“飛”了…… “我們下去……”他抓住她的一隻手就往回走。

     “如今我們可算長大了,是不是?” “是的。

    我們長大了。

    ” “我想回去。

    ” “我送你回去。

    ” “我想回到少女的時代。

    ” “……” 他緊緊抓住她的一隻手,像領着一個小女孩似的,領着她匆匆往回走。

    走下了江橋,走在來的路上。

     她忽然站住,使勁從他手中抽出她的手,低聲說:“我到家了……” 他便站住了。

     他們站在一幢樓前。

     她擡起頭,又說:“你看,四樓,那個粉紅色窗簾的窗口,就是我的家。

    ” 他也便擡頭仰望。

     “你沒忘怎麼疊小狗吧?” “沒忘。

    ” “我還留着那些情書,你要是願意,哪天我送給你,閑得沒事時,你可以疊小狗玩。

    ” 那隻無形的手已經把他的心攥碎了。

     當他從那個粉紅色窗簾的窗口收回目光,她已不知何時悄無聲息地隐入樓裡去了。

     他想:在那粉紅色的後面,每天都進行着什麼呢?…… 吳茵,吳茵,我真對不起你。

    還有你,淑芳,我更對不起你。

    還有你們,曉東和守義,我多想給你們一點安慰,可是我顧不上你們了。

    從明天起,我的時間将不屬于你們了。

    我不能夠再陪你們在馬路上閑蕩,也不能夠再陪你們在哪家小酒館裡喝酒了…… 哥兒們,工作會有的。

    遲早會有的,要耐心地等待,等待……他媽的我們已經付出了那麼多,就再付出一點耐心吧! 他懷着種種的惆怅種種的失落回到了家中。

     母親躺在炕上,躺在孩子身邊。

     妹妹坐在凳子上發呆。

     他問妹妹:“媽病了?” 妹妹不回答,起身把飯菜給他端上了桌子,神情憂郁地退出了裡屋。

     他端起飯碗,目光落在孩子身上。

    他不由得放下了飯碗,走到炕前,雙手撐着炕沿,俯身注視孩子的臉。

    孩子睡得很甜,含着自己的一根指頭。

     母親坐了起來,問:“工作的事定下了?” “定下了,明天就開始上班。

    ”他的目光仍注視在孩子臉上。

     “跟媽講實話,這孩子……究竟……怎麼回事?” “媽,我不騙你了。

    這孩子,并不是别人委托給我撫養的。

    我回來那天,在火車站,有一個上海女知青,将這孩子遺棄給一位解放軍了。

    那解放軍又将這孩子送到了站長值班室。

    站長不知如何是好,要讓這位解放軍把這孩子送到失物招領處去。

    我想,這孩子是我們北大荒知青的後代,他不應該沒有爸爸和媽媽,我就将他抱回來了……” “那……今後怎麼辦?”母親犯愁地望着他。

     “我要把這孩子撫養成人。

    ”他堅定地說。

     妹妹從外屋走進來了,說:“哥,我喜歡他。

    我幫你撫養他!我真怕你把他再送人!” “我誰也不送!”他說着,在那孩子的小臉蛋上,輕輕地吻了一下。

     他心裡說:“兒子,快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