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你們,我是真舍不得你們……”父親的頭忽然變成了那匹拉髒水車的老馬的馬頭,大張着馬嘴,暴露出一排稀疏的參差不齊的馬齒,要啃他的臉……
他驚醒後,出了一身冷汗,被子褥子濕漉漉的……
第二天早晨,他第一眼看到哥哥時,覺得哥哥變得陌生了。
一夜之間,哥哥那張本來就缺少青年人所應具有的種種表情的臉上,除了陰郁的緘默——如果緘默也可以算作一種表情的話,就再難尋找出别的什麼表情的虛線了。
哥哥也用一種異樣的目光看着他,低聲問:“立偉你怎麼了?你病了?……” 隻有從哥哥的話語中,還能聽出哥哥一向對他深深懷有的手足之情。
“我沒病……” “那你的臉色為什麼這樣難看?” “我……覺得夜裡有點冷……” “冷?……” 哥哥将一隻手放在他額頭上。
他并未發燒。
………… 那單調的持續不止的使人欲眠的嗡嗡聲有一天中斷了。
當哥哥放下課本,弟弟從那種概念化的幻想中擡起頭來時,他們才發現母親已倒在紡車旁。
母親臉上、頭發上和衣服上,落着一層灰色的毛茸茸的石棉絮。
那種嗡嗡之聲首先将母親催眠了,再也沒醒…… 他們畢竟是愛母親的,母親畢竟是他們唯一的相依為命的親人。
他們認為母親是一個不幸的女人,而不是一個有罪過的女人。
他們心中因為母親的死而充滿了悲哀,他們為母親也為自己默默地流了許多淚,但是他們都沒有放聲哭。
他們沒有請來任何一位鄰人幫助料理母親的後事。
他們用溫水輕輕地給母親洗了幾遍臉,洗了幾遍頭發,洗了幾遍手,洗了幾遍腳。
他們給母親脫去了落滿石棉絮的外衣,破舊的襯衣,翻出母親生前舍不得穿的一套新衣服和幹淨襯衣,互相配合着給母親換上了。
當母親那瘦得可憐的、枯槁的、皮肉松弛的身體赤裸地呈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都不由得慢慢曲下雙膝,虔誠地在母親身體兩旁跪下了。
母親的兩隻乳房幹癟地塌在條條肋廓清晰可見的胸上,像被嬰兒吮扁了的膠皮奶嘴。
他忽然産生了一種本能的沖動,他想含住母親那變成黑色了的乳頭,從母親的乳房中再吸吮到什麼,無論是奶汁還是别的什麼。
他一下子撲在母親身上,緊緊抱住了母親的身體,從心底裡叫出了兩個字:“媽媽!” 過了許久許久,哥哥才輕輕将他從母親身上拽起。
給母親換好衣服後,哥哥跪在炕上給母親磕了三個頭,他也跪在炕上給母親磕頭。
磕了多少,自己也不清楚。
兄弟倆将母親用家中最好的一床被子包住,放在一輛手推車上,推着經過半個城市,推到了遠在市郊的火葬場…… 不久,哥哥拿起了那被父親敲過的油光的木梆。
這是經過哥哥請求,區民政局批準才獲得的權利。
哥哥挑起了養活自己也養活弟弟的擔子。
一天早晨,哥哥沒按時醒。
弟弟卻醒了,悄悄爬起,悄悄穿好衣服,悄悄溜出了家門。
他要替哥哥趕一次髒水車。
那匹老馬剛拐進一條小胡同,一蹄踏在冰上,猝然跪倒。
沉重的車轅壓斷了他的一條腿。
不負責任的醫生,将他的斷腿接得過于草率。
石膏拆掉後,他成了一個“颠腳”。
又過了不久,哥哥不得不撇下他到北大荒去了。
他從哥哥手裡接過了木梆,每天清晨颠着一隻腳,敲着梆子,一步一傾地跟随在拉髒水車的老馬旁。
每天夜晚,當他熄了燈,孤獨地躺在炕上後,想到自己将可能一生都成為那輛髒水車的一部分,他就對人生陷入了絕望。
他開始抽煙了。
二十四元的工資,一半吃到了胃裡,一半吸到了肺裡。
每次将髒水車趕近下水道總口,他都要蹦到車轅上半坐着,一手緊緊扳住車閘。
那是一段很陡的下坡路。
冬天,路面的雪被一天往返兩次的髒水車輪碾壓得很實很滑。
路盡頭有一排七倒八歪的木栅,越過木栅是十幾米高的石壘的斷壁。
髒水車在木栅前調轉,髒水就從那裡像瀑布般瀉下,與全市下水道的髒水彙在一起,形成一條污穢的濁流,緩緩地淌向遠處。
髒水結成的黑色的、渾黃的、深褐的或淺紫色的冰,相間相襯地懸挂在石壘的斷壁上,如同人工合成的水乳石。
一天,當他又像往常一樣蹦上了車轅,控制着髒水車向下滑時,他心裡驟然萌生了一個念頭,要與髒水車與那匹苟延殘喘而又不堪重負的老馬一塊兒報銷。
他放開了緊扳車閘的那隻手,閉上了眼睛。
他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輛雪橇上,耳畔風聲呼呼…… 完全是人的希望生存的本能拯救了他。
他猛地睜開眼睛,俯下身去扳車閘,卻一頭從車轅上栽了下去。
他擡頭看見了髒水車怎樣疾速地推着那匹老馬,撞斷木栅,從他眼中隐去了,他也聽到了一種破碎的聲音…… 他站起來,一步步走到了木栅前,但見車箱已摔為幾片鐵皮,濁流中露出半個馬頭和一條馬腿…… 他自己制造的這場慘劇,使他失業了。
于是某些街道幹部們覺得有義不容辭的職責動員他“上山下鄉”。
他說:“我算病殘青年你們不知道嗎?” 他們回答:“貧下中農照樣會歡迎你的!你如果都上山下鄉了,對那些泡在城市的青年不是更能起帶頭作用嗎?” 他拒絕起這種帶頭作用。
他并不怕艱苦,隻想要與什麼東西對抗。
他能夠對抗的唯“上山下鄉運動”而已。
城市,你還記得當年那個聞名全市,綽号“半導體”的颠足青年嗎?“半導體”不廣播革命歌曲也不廣播“最高指示”,“它”隻充滿血腥的傳布鬥毆新聞。
“它”對那些以争雄鬥狠為常事的流氓,具有着不可輕視的威脅性。
在一般青年中,“它”是傳奇式的可畏的一方悍霸;在普通市民中,“它”造成恐懼。
這颠足的青年,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中,終于自以為尋找到了體現自己尊嚴和回擊别人欺辱的方式——暴力手段。
他用一株小榆樹制作了一根手杖,不是為了助行,而是當成武器。
與人打架時,出其不意地倒揮起手杖,鈎住對手的脖子,猛力将對手勾倒,然後用手杖痛打。
他不怕死。
不怕打死對手,不怕被對手打死。
他是個亡命徒。
隻有每個月收到哥哥從北大荒寄來的彙款單那一天,理智和人性才歸複,像鳥兒歸巢。
但歸複是短暫的。
有時延續一整天或幾天,有時僅僅是片刻的忏悔,瞬間的靈魂不安,又會被新的挑釁和報複的欲念所燃燒。
他所進行的種種挑釁和報複,體現着對生活本身、對整個社會的盲目的挑釁與報複。
他在種種挑釁和報複之中,獲得心理上精神上的快感,獲得超乎正常人的非正常的病态體驗。
他像一顆火藥充足但無定時器的炸彈,随時預備自我爆炸,同時炸死他人。
在哥哥每年探家的日子裡,他才是安甯的、溫良的、本分的。
判若兩人。
甚至不出門,整日呆在家裡,變着樣給哥哥做好吃的。
并且預先警告他的兄弟夥,在那些日子裡,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許登門去找他。
鄰居們懼怕他,誰也不願多事向他的哥哥講他什麼。
有一年哥哥回家探親,他卻被押在監獄裡。
哥哥帶着母親的骨灰盒去探監。
隔着鐵欄,哥哥給他跪下了,舉着母親的骨灰盒,盯着他,對他說:“咱們老郭家,在城市裡的人,隻有你一個了。
誰提到了你,就是提到了咱們老郭家。
難道父親給咱們家造成的恥辱你還嫌不夠嗎?你今天對着我,也對着死去的母親發誓,出獄後要改邪歸正!否則,我以後永遠不再回到城市裡來了……” 望着哥哥,他耳邊仿佛又聽到了木梆聲,又聽到了紡車轉動的嗡嗡聲…… 跪着的哥哥,臉上沒有苦口婆心的表情,沒有哀哀勸導的神情,沒有乞求,沒有憤怒,沒有悲傷。
甚至,也沒有希望。
任何一種表情都沒有,一張“空白”的臉。
他完全看得出來,哥哥心裡是有準備不再回到這座城市裡來了。
一陣痙攣滾過他的心頭。
他說:“我什麼誓也不發,你兩年後再回來一次吧!……” 出獄後,他跟兄弟們絕交了。
他放棄了一方“首領”的地位。
他知道為此他将可能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也許是以生命為代價,償還那些結下的仇恨。
他将手杖剁為三截,燒了。
他受到了數次報複。
每一次都被打得很慘,身上處處是傷。
有次被一刀捅進腹部,切斷了小腸。
路人将他送進醫院,他這條命才活了下來…… 這個昔日可怕的報複者,在被冷酷無情甚而欲置之死地的報複中,重新贖回了他自己。
………… 今天,他又要實行報複了。
他終于停止磨那把尖刀,用手指拭了拭刀鋒,自信它可以毫不費力地捅入人身體的任何部位,才插入刀鞘,别在腰間。
之後,他坐在沙發上抽煙。
邊抽,邊環視着屋内。
所有家具,都是他為哥哥做的。
由于他在獄中表現較好,出獄後被介紹到家具廠去當臨時工,學成了一個出色的木匠,轉正了。
雖然是最後一批,單獨一個,但意味着人們承認他的确是改邪歸正了。
生活卻依然是孤獨的,靈魂卻依然是寂寞的,精神卻依然是空虛的。
内心裡擯除了進行報複和提防被報複的刺激,反而更容易騷動了。
他害怕孤獨,害怕寂寞,害怕空虛。
更準确地說,他害怕孤獨、寂寞、空虛,會像三條毒蛇,有一天又将他逼回到兄弟夥之間。
他無法熬受每天下班後回到家中,睡覺前沒個人說話那段時間,連他的夢境都是孤獨的寂寞的空虛的。
他是那麼地需要與人交談,那麼的需要向人傾述,那麼的需要有人對他表示,他活在這個世界上,對那個人是很重要的。
他終于明白,他所需要所渴望的這一切,都能夠用兩個字包括:哥哥。
他是在思念自己的哥哥。
他要自己的哥哥在自己的生活中!他要每天都看到他唯一的最親的
一夜之間,哥哥那張本來就缺少青年人所應具有的種種表情的臉上,除了陰郁的緘默——如果緘默也可以算作一種表情的話,就再難尋找出别的什麼表情的虛線了。
哥哥也用一種異樣的目光看着他,低聲問:“立偉你怎麼了?你病了?……” 隻有從哥哥的話語中,還能聽出哥哥一向對他深深懷有的手足之情。
“我沒病……” “那你的臉色為什麼這樣難看?” “我……覺得夜裡有點冷……” “冷?……” 哥哥将一隻手放在他額頭上。
他并未發燒。
………… 那單調的持續不止的使人欲眠的嗡嗡聲有一天中斷了。
當哥哥放下課本,弟弟從那種概念化的幻想中擡起頭來時,他們才發現母親已倒在紡車旁。
母親臉上、頭發上和衣服上,落着一層灰色的毛茸茸的石棉絮。
那種嗡嗡之聲首先将母親催眠了,再也沒醒…… 他們畢竟是愛母親的,母親畢竟是他們唯一的相依為命的親人。
他們認為母親是一個不幸的女人,而不是一個有罪過的女人。
他們心中因為母親的死而充滿了悲哀,他們為母親也為自己默默地流了許多淚,但是他們都沒有放聲哭。
他們沒有請來任何一位鄰人幫助料理母親的後事。
他們用溫水輕輕地給母親洗了幾遍臉,洗了幾遍頭發,洗了幾遍手,洗了幾遍腳。
他們給母親脫去了落滿石棉絮的外衣,破舊的襯衣,翻出母親生前舍不得穿的一套新衣服和幹淨襯衣,互相配合着給母親換上了。
當母親那瘦得可憐的、枯槁的、皮肉松弛的身體赤裸地呈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都不由得慢慢曲下雙膝,虔誠地在母親身體兩旁跪下了。
母親的兩隻乳房幹癟地塌在條條肋廓清晰可見的胸上,像被嬰兒吮扁了的膠皮奶嘴。
他忽然産生了一種本能的沖動,他想含住母親那變成黑色了的乳頭,從母親的乳房中再吸吮到什麼,無論是奶汁還是别的什麼。
他一下子撲在母親身上,緊緊抱住了母親的身體,從心底裡叫出了兩個字:“媽媽!” 過了許久許久,哥哥才輕輕将他從母親身上拽起。
給母親換好衣服後,哥哥跪在炕上給母親磕了三個頭,他也跪在炕上給母親磕頭。
磕了多少,自己也不清楚。
兄弟倆将母親用家中最好的一床被子包住,放在一輛手推車上,推着經過半個城市,推到了遠在市郊的火葬場…… 不久,哥哥拿起了那被父親敲過的油光的木梆。
這是經過哥哥請求,區民政局批準才獲得的權利。
哥哥挑起了養活自己也養活弟弟的擔子。
一天早晨,哥哥沒按時醒。
弟弟卻醒了,悄悄爬起,悄悄穿好衣服,悄悄溜出了家門。
他要替哥哥趕一次髒水車。
那匹老馬剛拐進一條小胡同,一蹄踏在冰上,猝然跪倒。
沉重的車轅壓斷了他的一條腿。
不負責任的醫生,将他的斷腿接得過于草率。
石膏拆掉後,他成了一個“颠腳”。
又過了不久,哥哥不得不撇下他到北大荒去了。
他從哥哥手裡接過了木梆,每天清晨颠着一隻腳,敲着梆子,一步一傾地跟随在拉髒水車的老馬旁。
每天夜晚,當他熄了燈,孤獨地躺在炕上後,想到自己将可能一生都成為那輛髒水車的一部分,他就對人生陷入了絕望。
他開始抽煙了。
二十四元的工資,一半吃到了胃裡,一半吸到了肺裡。
每次将髒水車趕近下水道總口,他都要蹦到車轅上半坐着,一手緊緊扳住車閘。
那是一段很陡的下坡路。
冬天,路面的雪被一天往返兩次的髒水車輪碾壓得很實很滑。
路盡頭有一排七倒八歪的木栅,越過木栅是十幾米高的石壘的斷壁。
髒水車在木栅前調轉,髒水就從那裡像瀑布般瀉下,與全市下水道的髒水彙在一起,形成一條污穢的濁流,緩緩地淌向遠處。
髒水結成的黑色的、渾黃的、深褐的或淺紫色的冰,相間相襯地懸挂在石壘的斷壁上,如同人工合成的水乳石。
一天,當他又像往常一樣蹦上了車轅,控制着髒水車向下滑時,他心裡驟然萌生了一個念頭,要與髒水車與那匹苟延殘喘而又不堪重負的老馬一塊兒報銷。
他放開了緊扳車閘的那隻手,閉上了眼睛。
他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輛雪橇上,耳畔風聲呼呼…… 完全是人的希望生存的本能拯救了他。
他猛地睜開眼睛,俯下身去扳車閘,卻一頭從車轅上栽了下去。
他擡頭看見了髒水車怎樣疾速地推着那匹老馬,撞斷木栅,從他眼中隐去了,他也聽到了一種破碎的聲音…… 他站起來,一步步走到了木栅前,但見車箱已摔為幾片鐵皮,濁流中露出半個馬頭和一條馬腿…… 他自己制造的這場慘劇,使他失業了。
于是某些街道幹部們覺得有義不容辭的職責動員他“上山下鄉”。
他說:“我算病殘青年你們不知道嗎?” 他們回答:“貧下中農照樣會歡迎你的!你如果都上山下鄉了,對那些泡在城市的青年不是更能起帶頭作用嗎?” 他拒絕起這種帶頭作用。
他并不怕艱苦,隻想要與什麼東西對抗。
他能夠對抗的唯“上山下鄉運動”而已。
城市,你還記得當年那個聞名全市,綽号“半導體”的颠足青年嗎?“半導體”不廣播革命歌曲也不廣播“最高指示”,“它”隻充滿血腥的傳布鬥毆新聞。
“它”對那些以争雄鬥狠為常事的流氓,具有着不可輕視的威脅性。
在一般青年中,“它”是傳奇式的可畏的一方悍霸;在普通市民中,“它”造成恐懼。
這颠足的青年,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中,終于自以為尋找到了體現自己尊嚴和回擊别人欺辱的方式——暴力手段。
他用一株小榆樹制作了一根手杖,不是為了助行,而是當成武器。
與人打架時,出其不意地倒揮起手杖,鈎住對手的脖子,猛力将對手勾倒,然後用手杖痛打。
他不怕死。
不怕打死對手,不怕被對手打死。
他是個亡命徒。
隻有每個月收到哥哥從北大荒寄來的彙款單那一天,理智和人性才歸複,像鳥兒歸巢。
但歸複是短暫的。
有時延續一整天或幾天,有時僅僅是片刻的忏悔,瞬間的靈魂不安,又會被新的挑釁和報複的欲念所燃燒。
他所進行的種種挑釁和報複,體現着對生活本身、對整個社會的盲目的挑釁與報複。
他在種種挑釁和報複之中,獲得心理上精神上的快感,獲得超乎正常人的非正常的病态體驗。
他像一顆火藥充足但無定時器的炸彈,随時預備自我爆炸,同時炸死他人。
在哥哥每年探家的日子裡,他才是安甯的、溫良的、本分的。
判若兩人。
甚至不出門,整日呆在家裡,變着樣給哥哥做好吃的。
并且預先警告他的兄弟夥,在那些日子裡,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許登門去找他。
鄰居們懼怕他,誰也不願多事向他的哥哥講他什麼。
有一年哥哥回家探親,他卻被押在監獄裡。
哥哥帶着母親的骨灰盒去探監。
隔着鐵欄,哥哥給他跪下了,舉着母親的骨灰盒,盯着他,對他說:“咱們老郭家,在城市裡的人,隻有你一個了。
誰提到了你,就是提到了咱們老郭家。
難道父親給咱們家造成的恥辱你還嫌不夠嗎?你今天對着我,也對着死去的母親發誓,出獄後要改邪歸正!否則,我以後永遠不再回到城市裡來了……” 望着哥哥,他耳邊仿佛又聽到了木梆聲,又聽到了紡車轉動的嗡嗡聲…… 跪着的哥哥,臉上沒有苦口婆心的表情,沒有哀哀勸導的神情,沒有乞求,沒有憤怒,沒有悲傷。
甚至,也沒有希望。
任何一種表情都沒有,一張“空白”的臉。
他完全看得出來,哥哥心裡是有準備不再回到這座城市裡來了。
一陣痙攣滾過他的心頭。
他說:“我什麼誓也不發,你兩年後再回來一次吧!……” 出獄後,他跟兄弟們絕交了。
他放棄了一方“首領”的地位。
他知道為此他将可能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也許是以生命為代價,償還那些結下的仇恨。
他将手杖剁為三截,燒了。
他受到了數次報複。
每一次都被打得很慘,身上處處是傷。
有次被一刀捅進腹部,切斷了小腸。
路人将他送進醫院,他這條命才活了下來…… 這個昔日可怕的報複者,在被冷酷無情甚而欲置之死地的報複中,重新贖回了他自己。
………… 今天,他又要實行報複了。
他終于停止磨那把尖刀,用手指拭了拭刀鋒,自信它可以毫不費力地捅入人身體的任何部位,才插入刀鞘,别在腰間。
之後,他坐在沙發上抽煙。
邊抽,邊環視着屋内。
所有家具,都是他為哥哥做的。
由于他在獄中表現較好,出獄後被介紹到家具廠去當臨時工,學成了一個出色的木匠,轉正了。
雖然是最後一批,單獨一個,但意味着人們承認他的确是改邪歸正了。
生活卻依然是孤獨的,靈魂卻依然是寂寞的,精神卻依然是空虛的。
内心裡擯除了進行報複和提防被報複的刺激,反而更容易騷動了。
他害怕孤獨,害怕寂寞,害怕空虛。
更準确地說,他害怕孤獨、寂寞、空虛,會像三條毒蛇,有一天又将他逼回到兄弟夥之間。
他無法熬受每天下班後回到家中,睡覺前沒個人說話那段時間,連他的夢境都是孤獨的寂寞的空虛的。
他是那麼地需要與人交談,那麼的需要向人傾述,那麼的需要有人對他表示,他活在這個世界上,對那個人是很重要的。
他終于明白,他所需要所渴望的這一切,都能夠用兩個字包括:哥哥。
他是在思念自己的哥哥。
他要自己的哥哥在自己的生活中!他要每天都看到他唯一的最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