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不至于認為家父替您的擔憂,也是荒唐的吧?” “謝謝。

    ”她也隻有再說“謝謝”而已。

    但她望着對方的那種目光,卻是相當坦蕩相當鎮定的。

    她固守着她的尊嚴。

     “這份徐淑芳女士的粗略的資料,留給您做個紀念吧!與其說它是慎重的證明,莫如說是美國式的幽默。

    家母的照片,也請求您哪怕暫時收下……我們已經預訂了五天後的機票,如果家父枉自多情了,我們希望它五天内物歸原主。

    不必當面送還,請寄我就是。

    在我們今後的來往中,家父将絕不重提這件事。

    家父在商業方面是铮铮硬漢,在人際方面實乃謙謙君子。

    您看我這當女兒的,盡說自己父親的好話了。

    ”陳小姐站起,收走記事本,隻将照片留在桌上,矜持地向她伸出手時,瞧着照片又說,“如果五天内它沒有物歸原主,我和家父将會高興無比地推遲歸期。

    ” 徐淑芳表情沉靜,卻心中紊亂,竟忘了禮節,沒有站起,也沒有回答一字,隻是默默将一隻手伸給了對方。

    陳小姐輕輕握了她的手一下,轉身便走。

    她這才站起,一直望着陳小姐的背影,直至那個苗條身影消失在樓梯口…… 她緩緩坐下,目光一落在照片上,立刻又下意識地站了起來。

    仿佛對于照片上那個女人太像自己,或者反過來說自己太像照片上那個女人這一事實心懷忐忑。

     她一路思緒紛雜地回到了廠裡。

     曲秀娟一見劈頭便問:“淑芳,你究竟幹了些什麼?!”這話問得咄咄逼人而又唐突,她不知秀娟是從何談起,一時愣住了。

     “審計局來人找我調查你的問題,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 “我正在問你哪!他們問我何時調入廠裡的?誰把我調入廠裡的?誰任命我當副廠長的?工資多少?有多大權?我和你的關系如何?我們是怎樣分配權力的?是以什麼原則發獎金的?對你在行使職權方面或經濟來源方面有沒有過什麼疑點?等等,等等!還要求我向你保密!這一切都是為什麼?啊?為什麼啊?” “為什麼?……為什麼?”她隻有自言自語的份兒。

     突然她叫嚷起來:“為什麼?我不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我一概不知道!不知道是誰,抓住了我什麼把柄!不知道首先是哪些方面,以什麼名義暗中審查我!不知道哪些人,到底要把我怎麼樣!也不知道我自己犯了什麼錯誤!不知道!不知道!”她連連拍了幾下桌子。

     筆筒中,那隻爬到竿頂的小烏龜受到震動,倏地順着控制線繩滑落,被筆筒一口吞了。

     曲秀娟一時呆住了,怔怔地望了她許久,緩緩走至她跟前,将雙手輕搭在她肩頭,凝視着她說:“淑芳,别生氣……我才不信他們會從你身上搞出什麼名堂,隻不過把我弄糊塗了。

    ” 她低下頭,發出一聲嗚咽。

    然而并未哭,眼中亦無淚。

    她猛地揚起頭說:“吃飯去!” ………… 那天夜裡,守門的老趙頭發現一個人影在廠内徘徊,這兒站站,那兒站站,姗姗走向車間,如同幽靈。

     他起了疑心,披件衣服跟蹤着,接近了猛喝一聲:“誰!”舉起手電,一道光束射将過去。

    徐淑芳被光束射得以臂掩目。

     “原來是廠長啊,怎麼還沒睡?” “睡不着,散散步……”她搪塞着。

     “咱們這廠,如今是越來越體面啦!滿院的花兒,滿院的香氣,我可不真成了老秋翁麼!你看這夜來香偷偷地開得多嬌美!廠長,我替你掐一把拿屋裡插着?”老頭兒說着就欲掐花。

     “别,掐了多可惜!”她趕忙加以制止。

     這一時刻,她内心裡充滿了愛,不唯是對那偷偷地開得嬌美無比、馨香四溢的夜來香,而是對整個廠的情感。

     她覺得她自己早已是它的一部分,而它之對于自己同樣重要。

     “我不走……”她喃喃地對自己說,然而那聽來是動搖着的固執。

     “那你就在這兒聞吧,别涼着。

    ”老趙頭兒嘟哝着離開了。

     夜來香似乎将整個夜都熏香了,月光将她變了形的長長的身影投在地上。

     事情勢态發展得急劇而嚴峻,超出她的料想。

     第二天上午,她的辦公室裡來了兩位不速之客。

    領頭的是一位年近五十的精瘦女人,另外一位,是顯得很結實的青年人。

     “徐廠長在嗎?”精瘦女人的眼光停在徐淑芳臉上。

     “我就是。

    你們是……” “我們是市審計局派來的,這是我們的介紹信。

    ”說完從提包裡拿出介紹信交到徐淑芳手中。

     徐淑芳一邊看介紹信,一邊思忖,臉上很平靜:“好,請坐。

    ”看罷,為他們沏茶。

    “喲,還是龍井茶。

    我們不喝。

    ”精瘦女人的嘴角漾起一絲冷笑。

     “我自己喝。

    ”徐淑芳點燃一支香煙,用睥睨的目光望着蜷坐在長沙發中的兩個男女。

     精瘦女人從提包裡拿出小本,迎着徐淑芳的目光說:“徐廠長,我們審計局最近收到一些反映你問題的群衆來信,有的是由報社轉來的。

    這些問題寫得都很具體,領導上讓我們來和你核實一下,希望你能如實回答我們的問題。

    ” “我不是早就洗耳恭聽了嗎?有什麼話直說吧!” 精瘦女人和那位男青年交換了一下目光,年輕男人攤開本子準備記錄。

     精瘦女人幹咳了一下說:“第一個問題,你是怎麼成為黨員的?” “怎麼?審計局也過問黨組織的事嗎?”徐淑芳确實有些驚訝不解了。

     “不,這個問題和我們下面要問的有關,請回答好了!” “個人申請、黨員介紹、支部通過、上級批準。

    我就這麼成為黨員的。

    ” “介紹人是誰?” “我廠原先的會計,周德啟。

    ” “他現在何處?” “被判刑了。

    ” “什麼罪?” “貪污。

    ” “噢……”精瘦女人又和那位年輕人交換了一下會意的目光,年輕人随即又往記錄本上寫。

     “據反映,會計被捕前幾天你還把他留在廠裡好酒好肉款待,有這事嗎?” “實有其事。

    ” “為什麼?” “我已發現了他的問題,怕他自殺。

    ” “他貪污了那麼多錢,你身為廠長說包庇重了點,但你一直把他視為親信,起碼是縱容犯罪。

    ” 徐淑芳掐滅煙蒂,有些惱火地說:“的确,身為廠長我沒能及時發現他貪污,給廠裡帶來經濟損失,我有不容推卸的責任,我多次在黨内外作過檢查,并引以為深刻教訓,這是失察,卻不是縱容,你們混淆了這兩個概念。

    ” “現在請你回答第二個問題。

    你指使會計,就是這個會計吧?從本廠資金中支付給一位姓馬的兩萬元錢?” “對。

    您所說的姓馬的是我廠原副廠長。

    這件事與會計無關,是我的決定。

    ” “為什麼要支付給她那麼大數目一筆錢?” “不是支付給她,是支付給她的家屬。

    這個廠是用她和我本人當年轉賣自己城市戶口的錢為基金辦起來的。

    ” “多少錢?” “她一萬,我一萬。

    ” “那為什麼要支付給她的家屬兩萬?” “包括利息。

    ” 對方目不轉睛地盯着她,顯然心中暗暗計算,猝不及防地說:“利息沒那麼多吧?連五千都不到。

    ” 她鎮定地回答:“我認為對于這一筆錢理應償還高利。

    ” “你代她的家屬簽的收據?” “您掌握的情況很準确。

    ” “她的家屬為何不簽收據?” “那麼一大筆錢,不敢簽。

    ” “而你敢。

    ” “對。

    我是廠長嘛!” “照你剛才的說法,這個廠還欠着你一萬元呢?” “當然。

    ” “不想要了?” “暫時不想,工資夠花。

    ” “你工資多少?” “二百五十元。

    ” “這相當于一個局級幹部的工資了!” “沒橫向比較過。

    ” “你的工人們平均工資多少?” “各種福利費、獎金加在一起,平均每人一百六七十元。

    ” “你也沒和他們比較過?” “比較過,覺得我拿的工資實在不算高。

    ” “你這麼認為?” “我對這個廠的貢獻不是我的任何一位工人所能相比的。

    ” “有什麼根據,或者有什麼人能夠證明,你本人和原先那位馬副廠長當年轉賣自己城市戶口的兩萬元,是全部作為建廠基金了呢?” “我證明她,她證明我。

    ” “到哪兒去找她核實。

    ” “她死了。

    ” “死了?……” “死了。

    ” “沒有什麼當年的賬目可做參考嗎?” “當年創業隻我們兩個人,我們一商量,便決定了錢怎麼花,立賬是以後的事。

    當年我們是兩個什麼都不太懂,憑着股熱忱幹起來再說的女人。

    ” “那,這件事……等于沒有證據、沒有證人了?” “懷疑者是會這麼認為的。

    ” “嗯?!你這是什麼意思?”兩個人同時瞪着徐淑芳。

    精瘦女人極為不滿地說:“徐廠長,我們來是為了核實情況,你不要有抵觸情緒,這無助于澄清事實解決問題嘛!” 徐淑芳微微一笑,說:“談不上什麼抵觸情緒,事實即是這樣!” “這個問題我們還會調查的。

    下面再問第三個問題,你有沒有利用職權之便搞了一些不正之風?” “什麼不正之風?請講具體點!”徐淑芳不由得激動了起來。

     精瘦女人翻了翻手中的本子,說:“據群衆揭發,你搞請客送禮,籠絡人心;巧立名目,濫發獎金;獨斷專行,剛愎自用;排除異己,打擊有高等學曆的技術人員,栽培親信,任用無專業技能的人把持設計科。

    你是不是把一位設計科長趕走了?” “行了!”徐淑芳從這後句話裡聽出點端倪來,在他們向她提問中,她心裡就琢磨這個“群衆”是誰?現在她明白了,這個“群衆”果然是被她送瘟神般送走的原設計科長,他被轟走時,不是惡狠狠地瞪着她說“你會後悔的”嗎?他果然向她身上潑污水了。

     “我想請問一下,這位寫材料的‘群衆’是誰?” “這個嗎,你沒有必要知道。

    我們要保護寫揭發材料的群衆的權益。

    ” “我敢肯定,他是被我趕走的原設計科長!”徐淑芳言語頗為自信,不容欺瞞。

     兩位調查人面面相觑,既不否認也不肯定。

     徐淑芳平緩了一下語氣說:“你們為什麼不調查一下這位‘群衆’的情況?如果願意你們可找廠裡任何人詢問。

    ” “我們會了解的。

    現在我再問你一個問題,你和美籍華人陳先生是什麼關系?”精瘦女人單刀直入,擺出一副審判者的神情。

     此言突兀,徐淑芳為之一怒,她克制地說:“怎麼,對此你們也有興趣嗎?” “不是興趣。

    是工作。

    是職責。

    ” 上方寶劍在手的語氣。

     “請問你們究竟代表什麼?” “上邊。

    ” 對方豎起一根枯瘦的手指,往上指了指。

     “我還是不明白,‘上邊’是什麼意思?” “應該讓你明白,我們自然會讓你明白的。

    不需要你明白的,你沒有必要明白。

    改革很混亂,一定得整頓。

    我們奉命行事,一個一個地整。

    先整這一類……”豎起小手指,“後整這一類……”豎起大拇指,“整個一清二楚,不整是不行的!” 對方口吻相當之威嚴,聽來非常自信。

    好像有了他們的存在,世事從此界線分明,朗朗乾坤,澄清萬裡似的。

     “也包括我和陳先生的關系麼?” “當然。

    ” “那麼讓我悄悄告訴您……”她朝門口看一眼,故意裝出一副門外有誰在偷聽的樣子,詭秘地隔着桌子向對方俯過身去。

     對方也不由得向她俯過身來。

     她的嘴幾乎貼着對方的耳朵說:“我想和陳先生睡覺!” 對方如同被電擊了一下,倏地躲避開她,意識到受了捉弄,臉氣得煞白。

     她表情爛漫地望着對方。

     對方猛地站了起來:“今天就談到這裡!” “歡迎再來!” 她坐着不動。

    隻撩起目光,嘲笑地瞧着對方的臉。

     此刻,她的抵觸情緒已達到了挑戰的地步。

     那一男一女轉身便走。

     “我們廠裡花開的正好,要不要折一束?” “不——要!——” 門砰地關上了。

     徐淑芳怔怔地望着眼前煙灰缸中被水浸濕,漸漸變黃的煙蒂,心中亦如被一股腥黃的污水浸漬。

     忽然,她伏在桌上,臉掩埋臂中。

     門輕輕開了。

     曲秀娟同情地望着她——她雙肩聳動,在無聲哭泣。

     “淑芳……” “……” 曲秀娟猶豫地站在那裡,幾經踟蹰,退了出去…… 第二天,她被通告停職反省。

     曲秀娟像母親尋找走失了的孩子,找遍全廠,各處打電話,找不到她。

    問司機小李,小李也不知她的去向。

     “你為什麼不知道她在哪兒?”曲副廠長大發脾氣。

     “你又沒讓我看着她!”司機小李同樣大發脾氣,他也正為此事着急。

     全廠亂了套,沒誰還能安心工作。

     姑娘們八個一幫、十個一夥,叽叽喳喳,都說廠長如果有個好歹,非把來調查的人撓成條不可! “老秋翁”寸步不離曲秀娟,喋喋不休:“找哇!副廠長你下令找哇!全廠人都派出去!找遍全市!” 相比之下,曲秀娟倒顯得異常冷靜。

    她相信,徐淑芳既不會去死,也不至于發瘋。

    如此這般的不公正如果壓在她自己身上,她也是完全承受得了的。

    不就是停職反省麼?小菜兒一盤!咽得下去!她不過是想在徐淑芳需要安慰的時候,給予一些安慰罷了!倘徐淑芳真的被撤職了,副廠長她也不當了。

    仍去經營個體修鞋鋪,當個自由民!這年頭,會賺錢的自由民比當個小廠的廠長日子過得潇灑多了。

     她欺騙姑娘們,說廠長已經找到了,是被陳先生父女請去了。

     全廠人這才安心。

    但姑娘們仍替廠長憤憤不平,一邊幹活一邊計議,有的說罷工,有的說去遊行,還有的說去審計局鬧去,就像上次去報社一樣,七言八語,計議到下班,也沒個結果。

    大家都窩着一口氣。

     那一天下午,在公園裡,在碰碰車場,一位三十多歲的女人使玩碰碰車和看玩碰碰車的人們都好生奇怪。

    她表情愀然地坐在一輛碰碰車上,卻似乎根本無心加以控制,被撞來撞去,不驚不慌,不叫不笑,任而由之…… 人們以為她神經不正常,或者在家受了丈夫的氣,到碰碰車場上來以獨特的方式宣洩。

     隔日,徐淑芳出現在陳氏父女面前。

     她鄭重地對他們說:“我十分感激你們送給我那張珍貴的照片,我願意永遠保存它!” 那父女二人驚喜異常地相互望了一眼。

     陳先生沖動地向她張開了雙臂,然而撲入他懷中的并不是被停職反省的百花玩具廠廠長,是他自己的女兒。

     女兒對父親說:“爸爸,我真替你高興!” 随後,陳小姐擁抱着徐淑芳說:“按照西方的習慣,從今往後,‘您’對于我們就是‘你’了!可能我和我的兩位哥哥都将不習慣叫你母親,但我們都會特别尊敬你,并像我們的父親一樣親愛你!” 陳先生幸福得落淚了,連連說:“退機票!退機票……” 徐淑芳也落淚了。

    她内心裡大受感動,卻并不怎樣激動。

    她的眼淚與陳先生的眼淚所表達的很不相同。

     晚上,她來到了她的小叔子也是妹夫家中。

    當年的大院已不複存在,全院人家都住上了樓房。

     那一天是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二日。

     那一天是她的小偉的生日。

     他說:“姐,你來得正巧,幫我們包餃子吧!” 有時他随着妻子叫她姐,有時妻子随着他叫她嫂子。

    那本是怎麼叫都有理的。

     于是她就洗了手,幫他們包餃子。

     他們的兒子躺在床上睡着,家裡很安靜。

     她細緻地包好了幾個餃子,低聲說:“我要結婚了。

    ” 他們都停了手,有些不相信,以為她在開玩笑。

     “真的。

    ” 他問:“跟什麼人?” 她低下頭,拿起一個餃子皮兒,一邊抹餡一邊說:“跟那個美籍華人陳先生,一星期後。

    ”雙手使勁一捏,捏成一個工藝品似的餃子。

     一陣沉默。

     妹妹問:“那,我和立偉能參加你的婚禮嗎?” 她說:“當然。

    誰比你們更有資格?”目光卻望着她的小叔子。

     而他說:“我去看看水開了沒有。

    ”走出屋去了。

     一會兒,他進來後,仍一言不發地擀餃子皮兒,一個餃子皮兒快被擀透明了,還擀。

     “立偉,你怎麼不說話?” “我有點怕……” “怕什麼?” “怕再也見不到嫂子了……” “放心,嫂子還是你嫂子。

    我隻想作陳先生的妻子,不想作美籍華人。

    ” 他笑了。

     她也笑了。

     她包的餃子個個像工藝品,沒有一個煮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