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人的死因有時荒謬。

     木材加工廠的老廠長退位後的第一個夙願,是到北京去探望當年的老首長。

     從一九四八年他就再也沒有見過老首長一面。

     人們說到他時,還常常用這麼一句話概括他這個人的特殊性:“他當年是某某同志的警衛員,還救過某某同志的命呢!” 這一點,使他一向具有直闖市一級領導甚至省一級領導辦公室的資格。

    無論多麼善于周旋的秘書都不敢擋他的大駕,無論換了哪一屆領導都不曾怠慢過他。

    近四十年來,無論什麼樣的政治風雲都沒有将他徹底按倒過。

    無論他被認為“左傾”或者“右傾”,卻始終是個特殊人物。

    近四十年來,他憑這無與倫比的特殊性,受到上級領導的寬宥,受到同級幹部的嫉妒,受到下屬的敬畏。

     每一年春節前,他必定親自督辦一份厚禮,派人送往北京老首長家裡。

    受命之人不但享受特殊的出差待遇,而且感到是種特殊的榮幸。

     此次是他女兒秀紅陪同進京。

     在省駐京辦事處下榻後,他立刻往老首長家撥電話。

     電話通得順。

    握着聽筒,他的手由于激動直抖。

     “找誰?”一個女人的聲音。

     “我找老首長啊!” “哪位老首長?” “×××同志啊!……” “×××同志死了。

    ” “我是老關啊!不……不對不對,我是小關啊!老首長當年的警衛員……” “噢……×××同志死了。

    ” “我當年救過老首長的命啊!……” “你聽不清我的話嗎?×××同志死了!”對方頗不耐煩。

     “死了?……” 他仿佛這才明白“×××同志死了”的意思,那顆激動無比的心“咯噔”往下一沉,如同坐車過斷橋時那種感覺。

     “喂!你有什麼事啊?” “沒……什麼事……特意到北京來看望老首長,沒想到……您是……” “兒媳婦。

    ” “今年春節前給老首長捎來的禮物……收到了?……” “是您每年托人捎來的啊?收到了,謝謝。

    您還有話嗎?” “沒……有了……” “再見!”對方挂了電話。

     第二天他便乘飛機離開了北京,兩隻耳朵灌滿了三女兒秀紅的譏言諷語。

    她原本是打算從從容容在北京玩幾天的,結果連王府井也沒逛成。

     一回到家裡,他就将幾個曾替他送過禮物的人傳了去,對他們大發雷霆。

    他的老首長死了,他們居然隻字未曾向他彙報! 他們唯唯諾諾地解釋,他們實是不知。

    他們說他們都沒見成他的老首長,甚至連他的老首長的家人也見不成。

    他們認為他們将禮物送到了高牆深院的門房,告訴明白了誰誰派他們送來的,就算不辱使命了。

     他罵跑了他們,又逼迫三女兒秀紅去翻《人民日報》——他懷疑他的老首長并沒死,而是老首長的家人不願接待他。

    果真如此,他要二次進京!他救過他的老首長的命啊!有他身上的槍疤為證! 秀紅翻遍廠辦公室訂的截至那一天的當年的《人民日報》,沒發現父親的老首長的訃告。

     “到市資料館去!到省資料館去!翻去年的!翻前年的!翻大前年的!”不容三女兒在家裡坐下扇扇風涼,他吼叫着将她趕出門。

     傍晚三女兒帶回了一份一九八四年的《人民日報》。

    他的老首長千真萬确是死了,白紙黑字,還有遺照。

     “老首長,老首長啊!……您病危的時候,怎麼也不給我拍加急電報,讓我到北京去看看您哇!您臨死前,怎麼也不叮囑家人一句,給我個信兒,讓我到北京去參加您的追悼會哇!您連讓我見您最後一面的機會都不給我……您……您把我小關給忘了啊!……”他捧着那份報紙,哭訴不休,淚漣漣如雨。

     “爸,您這麼大歲數了,害臊不?您這是哭您自己。

    哭您自己三十來年的自作多情!參加追悼會的那都是些一般人物麼?您小小一個木材加工廠廠長,芝麻官兒,您配麼?哭得人心煩勁兒的!”三女兒秀紅極看不慣他那種老小孩兒模樣,輕蔑地挖苦他。

     他操起手杖要打她,吓得她尖叫着逃入自己的房間,插上了房門。

     當天他佩戴黑紗,為他的老首長的死彌補他那一份兒由衷的哀思。

     看見的人無不背後議論:“這古怪老頭子,犯得着嘛!他那等于是為自己戴的!” 不幸被人們言中,三天之後,他自己也死了。

     在無人知無人曉的時刻,坐在他那把巨大而沉重的有輪子的黑皮大轉椅裡,悄沒聲兒地就死了。

     當然要成立“治喪委員會”的。

     “治喪委員會”主任是局黨委書記——當然也是“當然”的了。

     不知什麼人出于什麼樣的考慮,将姚守義也列入了“治喪委員會”委員之中,而且是第一名。

     因為老頭子生前對邢副廠長“不感冒”,更因為兩家由于兒女之事關系惡化,“治喪委員會”委員中當然便沒有邢副廠長。

     邢副廠長當然認為是被剝奪了一份榮譽,對主持操辦喪事的工會主席大發脾氣。

     “姚守義他小子有資格當委員,我就沒有資格麼?他小子不過是個車間主任,而我是副廠長!這不是故意排擠我是幹什麼?!”邢副廠長氣憤得失去了往日的矜持和涵養,又拍桌子又踢椅子。

     工會主席卻很矜持很有涵養地解釋:“邢副廠長,别拍桌子,别踢椅子嘛!論資格,你當然是該有的。

    但這是‘治喪委員會’啊,不是别的什麼委員會,總得民主點,尊重老頭子家裡人的意思吧?” “民主?還要不要集中了!現在反對的就是絕對民主化!……” 他當即給局黨委書記挂電話,提出“最最強烈”的抗議,鄭重指出他的威望将受到極大的損害。

     沒想到局黨委書記的回答是,在此類事情上,他贊成民主化,反對集中化。

    “絕對民主化”一次,沒什麼了不得的。

     邢副廠長憤怒得想摔電話,又不敢。

     姚守義也找到了工會主席,虔虔誠誠地替邢副廠長争取當個“委員”。

     工會主席讓他去找老頭子的家屬交涉。

     老頭子的老伴兒倒怪通情達理的,說:“可也是,那就讓邢副廠長當個委員呗,既然他那麼在乎是不是委員的!” “讓他當個屁!”秀紅火了,“死的是我爸,不是你爸!等你爸死了,你再請他當個委員吧!” 第三車間主任灰溜溜地離開了老頭子家。

     他明白,他那老父親若死了,就是三揖九叩懇求邢副廠長當個“治喪委員會”委員,邢副廠長可能也是不屑于賞臉的。

     他又去向邢副廠長彙報“交涉”結果。

     “誰讓你替我去交涉的?我求你了麼?你想當面取笑我麼?你别以為你這一次可算在全廠人中出大風頭了,把我的威望壓倒了!告訴你姚守義,你高興得太早!樂極生悲!比起你姚守義來,我總算是個在黨的人!我不信共産黨果真就會舍得把管理一個廠的大權交給一個黨外的小子!”邢副廠長非但不領他的情,反而恨他恨得咬牙切齒。

     “我操你媽!”他罵了邢副廠長一句,轉身便走。

    若不快走,他怕自己會揍邢副廠長。

     市委、市總工會、局裡、市“老幹部俱樂部”預先派人送來了十幾架花圈,通知說有頭面人物要來參加追悼會。

    報社派來了記者采訪老頭子的生平和革命經曆。

    一切表明,這是木材加工廠有史以來将要召開的最隆重的一次追悼會——因為是木材加工廠有史以來最不可等閑視之的一個人物死了。

     廠裡的工人們議論: “嘿,這叫虎死不失威!再過一百年咱們木材加工廠也不會出這麼一個跺跺腳驚天動地的人物啦!” “那用說?死了,還把邢大頭治得服服帖帖的!” “倒擡舉了小姚!訃告上那大名排在局黨委書記後邊啊!” 退了休的守義他爸和曉東他爸,認為義不容辭地應該借此時機表達對老廠長的特殊感情。

    兩位老人主動承擔了指揮布置追悼會會場的責任。

     于是又有人陰陽怪氣地說:“老姚也出馬了!這叫‘草船借箭’,老姚那是為小姚當上廠長忙活呢!” “小姚早就是老頭子的幹兒了!要不他算老幾?憑啥當‘治喪委員會’委員?” “瞧姚守義那小子裝出的一副難過相兒!其實他心裡保準高興着呢!快當廠長了,不高興騙誰?” 姚守義真是挺難過的。

    老廠長死了,他才愈發覺得老廠長活着的時候,的的确确是個人情味兒十足的好老頭兒。

    盡管有些霸道,有些主觀,有些說一不二。

    而且,他愈發意識到,老頭子是把他看透了的,就像老頭子把邢副廠長看透了一樣。

    周圍許多活着的人,卻并不能看透到他内心裡去。

     他内心裡沒那麼多狡猾,計謀,溜須拍馬的肮髒企圖和沽名釣譽,不擇手段向上爬的念頭。

    他本質上是個随遇而安的人。

     把他看得很透的人死了,把他看得很卑鄙的許多人活着。

     許多人愈來愈不相信别人和他們自己是不太一樣的人了。

    因而人人心目中沒有了好點兒的人。

    因而世上仿佛也便沒有了好點兒的人。

    他更其難過于此…… “爸,你别湊這份兒熱鬧了。

    讓人說閑話!”他希望老父親也能為他這個兒子着想着想。

     “湊熱鬧?我湊什麼熱鬧啦?老子才不巴望你當官呢!你以為我就是聾子,一句閑話沒聽到哇?” “聽到了,你就回家去吧,何苦在這兒忙得一身灰一身土的啊!” “你,你管不着老子!再多嘴老子揍你!……”正在釘挽幛的老父親将錘子一扔,當着些小青工的面,就要揍他這個當車間主任的兒子。

     曉東爸連看也不看他一眼,撿起錘子接着釘,還燒火澆油:“揍!這還不揍!湊熱鬧……有這麼說話的麼?!” 可追悼會沒開成。

     老廠長的家人在整理他的遺物時,發現了他親筆所寫的一份遺囑:“老子死後,不開追悼會。

    誰動這門兒心思,斷子絕孫!”——遺囑上就這麼一句話。

    有署名,有印章,沒日期。

     從那張夾在《毛澤東選集》合訂本中的紙看,顯然是早在十幾年前寫的。

    因為那張紙的擡頭印着一條“最高指示”:階級鬥争是個綱,綱舉目張。

     如今還沒處找到這麼樣的一張紙。

    這麼樣的一張紙相當于“無産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曆史文物。

     也顯然是故意不寫日期,留到真快死了的時候添上。

    而他又死得那麼悄然,大概也早把那份遺囑忘了。

    但那畢竟是他的遺囑。

    誰都覺得沒有任何權力任何理由不把它當成回事兒。

    因為不曾發現另一份遺囑,聲明那一份遺囑作廢。

     于是工會主席與其家屬緊急磋商,最後“統一了意志”,宣布取消追悼會。

    “治喪委員會”當然也就白成立了。

    “治喪委員會”委員們大部分覺得掃興。

     邢副廠長得到消息,臉上的表情頓然開朗。

     有幾個小青工們也白買了一挂鞭炮。

    本是預備開追悼會的時候放的,他們認為“那老家夥”早該“給馬克思喂馬”去了!自從廠門上挂了那兩塊不怕風雨侵蝕的大木牌子之後,他們一年四季剃光頭,以示對“極左”壓制“自由”的無言抗議……他們非但比“治喪委員會”委員們更其掃興,簡直是覺得“媽媽的”了! 死了的老廠長最早坐“吉普”,後來坐蘇聯“老大哥”援助的“伏爾加”。

    “老大哥”變“修”後,以示對“修正主義”的輕蔑,用新“伏爾加”換了輛舊“上海”。

    中國之門戶對國際商團大敞開後,舊“上海”更其顯得破舊,服務于十一級幹部未免太不成體統,便進口了一輛“豐田”坐,以示緊緊追随時代之改革潮流。

    老廠長活時常感慨系之地說:“媽那巴子,現如今皮包公司經理坐‘奔馳’,發了家的老農坐‘皇冠’,老子堂堂正正的十一級,卻坐‘豐田’,夠能保持優良傳統的了!” 局領導要與姚守義和邢副廠長談話,兩人同坐那輛“豐田”去。

     “瞧這車造的,積灰蒙土的。

    往後,你得至少每天給我刷洗一次!”邢副廠長在車裡這麼對司機說,“給我”兩個字咬出特别強調的意味。

     司機連聲回答:“是,是……”仿佛那輛小車理所當然地已然是隻有邢副廠長才配坐的專車了。

     姚守義當即叫司機停車。

     司機将車靠向人行道停了,他說:“我溜達着去。

    ”就下了車,揚長而去。

     來到局裡,卻見邢副廠長坐在會客室。

    兩人互不相視,各吸各的煙。

     一會兒,局黨委秘書走進,客客氣氣地對邢副廠長說:“讓您久等了,局長和局黨委書記剛才在開會,請跟我來吧!” 邢副廠長掐滅煙,得意地站起,瞥着姚守義笑道:“既然先請我,我就不禮讓了!”趾高氣揚地跟在秘書身後走了出去。

     幾分鐘後,又一個人走進會客室,問他:“你是姚守義?” 他擡頭看那人一眼,冷冷地回答:“對。

    ” “我是局長。

    ”那人向他伸出一隻手。

     姚守義将頭扭向一旁,不握那人的手,連站也不往起站一下。

     局長笑笑,将門關上,落座後掏煙盒,又問:“換一支?” 姚守義倔頭倔腦地說:“不換。

    ” “我的比你的好。

    我的是‘金鍵’。

    ” “好也不換。

    ” 局長又笑笑,吸着了煙。

     “小姚,你究竟想不想當廠長?” “不想!”他回答得相當幹脆。

     “真不想當?” “你懷疑我口是心非?”他有些火了,隐忍地瞪着局長。

     局長說:“就算我懷疑你,也不是沒有道理嘛,真不想當官的人可不多呀!” “當廠長有什麼好處?”姚守義吐了一口煙霧,有意擺出玩世不恭的樣子。

     “好處?”局長笑了,眼光迅速掠過姚守義,又彈了彈煙灰,“好處,可是多了。

    比如:分房子,安電話,調工資……都挺實惠的!”那眼光,又迅即從姚守義臉上掃過。

     “誘以官祿?” 姚守義先是覺得這位局長大人真夠庸俗的,待到擡眼望一下局長,又覺得那張臉上的表情,難以捉摸。

     局長表情嚴肅起來:“我不過直人直話,把事挑明了說。

    黨既然給予當官的人好處,那就應該對想當官的人有個比較,有個選擇。

    我們選擇了你,這叫一廂情願。

    一廂情願不行。

    老百姓話說,上趕着不是買賣。

    比方我剛才敬你煙,你不接受,我也不硬塞給你,不然反而會被你瞧不起。

    木材加工廠廠長,也不是非你姚守義莫屬。

    當然,你有你的優勢,當過幾年紅旗車間的主任,下過鄉,吃過苦,有責任感,有一定的領導能力,給你個機會。

    我們黨如今奉行為盡量多的人創造機會的原則。

    你可别把事想擰了。

    ” “這……我是怕……辜負了領導的信賴啊!” 姚守義的傲慢勁兒被局長一番話徹底掃光了,語調頓時變得謙虛。

    他低下頭,不好意思繼續瞪着局長。

    他忽然覺得這位局長并非庸俗之人,很開誠布公,很随便,沒架子。

     “我們也怕你辜負了我們的信賴啊,所以要和你當面談談。

    ”局長見他那支煙快吸盡,向他遞過煙盒,他紅着臉彈出一支。

    局長又将按着的打火機向他伸過來,他趕緊吸着煙。

     “那……邢副廠長……我怕……我比他年輕,關系難處啊!” “局裡新成立了外聯辦公室,他這人有這方面的特長,我們把他調到局裡來當主任。

    ” “他不願意呢?” “他會願意的。

    韓書記正在和他單獨談話。

    如果他實在不願意,可以當工人嘛!共産黨人,應該能上能下嘛!” “我……不是黨員……” “不是黨員也可以當廠長嘛!我就是先當上了局長,以後入的黨嘛!當局長前我是林學院教授,出版過三本林業方面的書。

    我認為我這個局長當得不錯。

    當上局長後又出了一本書。

    ” 局長笑了。

     姚守義也笑了。

     “可我……還……罵過共産黨……” “你指你在整黨期間那些言論?不算罵共産黨。

    有人認為那是反動言論,我看不是。

    在這一點上,我和韓書記的看法是一緻的,态度是明确的。

    共産黨請黨外同志幫助進行整黨嘛,就是真有人罵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黨就那麼脆弱?那麼經不起罵?一罵就垮?如果黨到了這種地步,還領導什麼改革?嗯?被認為是在罵共産黨的人中,有從内心裡愛護黨的同志。

    用老百姓話說,恨鐵不成鋼。

    像毛毛蟲似的爬在黨這棵大樹上的人,才不罵黨呢!” 姚守義不好說什麼,光自低着頭吸煙。

     “我看今天咱們就談到這兒,你先回去考慮考慮。

    ”局長說着站了起來。

     “我……我當!”姚守義也站了起來。

     “當廠長的好處打動了你的心?” “不!”姚守義不好意思地笑了,“局長……這麼看得起我,我姚守義也不能太不識擡舉啊!” “決心定了?” “定了!” “那咱們還得坐下來談談。

    ” 局長又坐下了。

     姚守義也又坐下了。

     他掏出煙盒向局長獻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