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人都≠他的“小女孩兒”。
在他左腮上,也有一條深深的豎着的皺紋。
那大概是他經常習慣地緊抿着左嘴角的緣故吧?他整個臉上籠罩着一種心甘情願被幽情苦緒所煎熬所折磨的表情。
一種看去怪神聖的表情——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的表情就是如此這般的。
她心裡對姚守義和曲秀娟産生了一個不滿。
在這件事上,在她和他索然地進行着的這件事上,如果也能算是進行着所謂“戀愛”的話,那兩口子的善意更主要地是從他這方面出發的,或者是從北大荒返城知青的美好願望出發的,而不是從她和他雙方面出發的。
她感到他配不上自己。
不是配不上一位女廠長,而是配不上一個正熱情飽滿地擁抱住生活的女人。
她這麼認為。
起碼可以說,那兩口子與她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都沒有預想到,這麼多年來,生活大大地改造了他們每一個人,誰都不是當年的自己了。
北大荒返城知青之間,共同的東西,早已消亡得所剩無幾了。
不同的東西,完全相反的東西,甚至難以調和的東西,在北大荒返城知青之間産生了。
它增長着,裂變着,像一些透明的然而堅硬的隔闆,早已将他們彼此分隔開來了,使他們成為獨立的你、我、他。
不錯,仍有一種親近感如同毛細血管,維系在他們之間,使他們在大千世界中好像都很熟悉似的,而實際上他們已經陌生了。
那真正能将他們聯通在一起的動脈和靜脈,已經被城市生活所切斷。
而他們都曾幼稚地以為,那是極有韌性的,是不易被切斷的。
她進而想到了當年的大遊行。
在那種難忘的情況之下,她第一次見到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金嗓子”劉大文。
他是一種精神的象征,是當年他們二十餘萬本市返城待業知青的全體的精神象征。
他不是組織者,組織者是嚴曉東。
但嚴曉東卻沒有成為他們的精神象征,而是他,“金嗓子”劉大文。
他們聽從嚴曉東的口令行動,但是他們的心随着他劉大文的雙臂所揮舞的節拍跳動!他那蓬亂的長發被大雨淋濕了,一绺貼在他臉上。
他的雙臂揮舞得那麼有力!他的大嘴一張一合,帶領他們高唱:“兄弟們啊,姐妹們啊,不能再等待!……”盡管他的嗓音當時已淹沒得不那麼響亮了,但是他們當時仿佛都覺得,他們全體二十餘萬所唱出的歌聲,分明就是他自己一個人唱出來的。
那歌聲直沖霄漢,橫貫城市的上空!時至今日,她每每想起當年那大遊行的情景,仍不由得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當時他滿臉寫着一種強烈的渴望,需求,以及由此造成的強烈的憤怒。
她也是。
他們二十餘萬人全體都是那樣。
正是那種強烈的渴望和需求,甚至包括那種強烈的憤怒,支撐着她和他們,使她和他們沒有在最初的艱難時日一個個一批批因絕望因委屈而頹廢下去。
她和他們如同大潮退後被遺留在沙灘上的魚群,在生活中啪啪嗒嗒地蹦跳着,大張着他們幹渴的嘴巴,大咧着他們鮮紅的腮,掙紮而落下一片片魚鱗,遍體傷痕卻呈現出令人觸目驚心的活下去的生命力。
正是那樣一種久經磨砺而仍不衰不竭的生命力,向社會向人們預言,隻要再一次大潮将他們送回水中,他們雖然遍體傷痕但都不會死去。
他們都不是嬌貴的魚。
他們将在水中沖洗掉磨進了他們軀體裡的尖銳的沙粒。
不管淡水鹹水,隻要是水!有水他們便能活!并且能活得夠樣! 她清楚地記得,當他們的遊行隊伍被治安警察的藍色方陣所阻,不得不停止前進的那一時刻,他猛轉身面對着治安警察們那種樣子:他的一隻手臂舉在空中,而另一隻手臂向前伸出去,大張着嘴,怒瞪着雙眼,仿佛是在呐喊:水!給我們水!送我們回到水中去!…… 那一時刻她覺得他是一條雄鲸般的男人!她覺得他身上凝聚着無窮無盡的男人的力量。
如今她和他都在水中了。
難道不是都在水中了麼?生活的大潮來臨得雖然說不上有多麼洶湧,但是畢竟将他們送回到水中了。
而且,按照曆史的進程推算,它來臨得并不遲,并不是在他們奄奄待斃時才來臨的。
也足以使他們遊得比他們自己預想的更遠更遠。
可是她懷着當年他給她留下的深刻印象接近他後,卻發現他原來自哀自憐地沉沒在死水灣一角,自以為是個天生情種似的一直把懷念他那死去了的“雌鲸”當成他最主要的事! 一個男人怎麼能這樣! 一個女人的死亡難道也意味着一個男人的生活激情的泯滅麼?倘若愛情就是那種所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的愛情,一旦失之交臂對人造成的竟是如此不堪設想的後果,那麼這種愛情是該詛咒的! 她又想到了吳茵曾對她說過的那番話——男人活着,我們愛他們,甚至可以努力全心全意地去愛。
男人死了,我們就應該忘掉他們,甚至應該努力去忘掉他們,去愛别的活着的男人…… 當時她的确覺得吳茵的話未免太冷,太缺乏人情味兒。
現在她覺得吳茵的話很正确,充滿了人情味兒。
歸根到底,更需要人情味兒的是活人不是死人。
不錯,她曾有過和他一樣的心态。
她現在克服了那種心态,是她的小偉幫助她克服的,她認為克服那種心态并不比小孩子克服吮手指頭的毛病難。
一個活人戀一個死人倒莫如自己也幹脆死掉! 她很想告訴他,自己是怎麼做的,給他樹立一個榜樣。
她認為他是需要向她這麼一個榜樣好好學習的。
話到唇邊,又咽了回去。
她以女人特殊而細微的洞察力注意到,他的那雙眼睛裡凝聚着一種什麼東西。
一種類似渣滓或沉澱物的東西,一種類似在渾濁的死水下暗暗生殖的小球藻似的東西。
那是什麼?有什麼意義? 她困惑了。
他在回憶之中獲得一種把玩的樂趣麼? “你回答我。
” “什麼?” “哦,沒什麼……你包的餃子很好看。
” “吃吧,吃吧,都涼了。
小眉說,吃餃子是藝術享受。
薄薄的一層皮兒,想包什麼内容就包什麼内容。
小眉說餃子好看在褶兒上。
我從前就是捏不出褶兒來,小眉教會了我……” 她趕快夾起一個餃子塞入口中——怕自己再說句什麼話,又不得不聽一串兒“小眉”。
“阿姨……”雯雯輕輕扯了她衣袖一下。
“阿姨這是我媽媽的筷子。
” 餃子很香,油水滴在小盤兒裡。
她不由得停止了咀嚼,擡頭看他,見他正皺眉望着她面前的小盤兒。
她仿佛當着他的面,玷污了一件對他來說是非常之神聖的東西似的,窘而且慚。
她使勁兒咽下了口中那個半囫囵的餃子,紅着臉說:“真對不起,你沒講,我也沒想到。
” “我的過錯,我的過錯。
光請你吃餃子,卻沒擺你的筷子和小盤兒……” 他起身去拿來了一雙筷子和一個小盤兒,擺在靠近自己的桌面上,說:“我們的戶口本兒上寫着三口人,可我總覺得我們仍是四口。
當然是四口,四口人在一起生活……” 她佯裝未聞,隻顧吃餃子。
很香,何不吃個飽呢? “雯雯,蕾蕾,你們說是不是四口呀?” “是。
”她們齊聲回答,也津津有味兒地吃起來。
她趁又一次夾餃子的機會,迅速地看了他一眼。
他一臉欣然之色。
多一張吃飯的嘴,物價猛漲,你一個人那點兒工資夠開銷麼?我看還是精減一口的好! 她很想這麼挖苦他一句。
見他也吃起來,才打消了念頭。
和他們父女三人吃罷晚飯,她挽起袖子說:“我不能白吃,讓我洗盤子吧?” 他說:“那可不行,那可不行。
小眉活着的時候,一向是她做飯,我洗碗筷,這個規矩是不能破的!” 她聳了一下肩,說:“那我帶雯雯和蕾蕾去捉蟋蟀。
” 兩個女孩兒一聽,高高興興地找手電筒。
“你早點帶她們回來!”他在廚房裡說:“前幾次我沒對你講過,小眉生她們時,聽着小眉的喊叫聲,我怎麼樣在産房外哭,急得用頭撞牆。
” 而她已帶着兩個女孩兒走出去了。
臨出門她看了一眼手表,八點四十多了,不管能否捉到蟋蟀,她想和兩個女孩兒在磚瓦堆上消磨掉一個多小時,等車一到,向他告别一聲就走。
她還想生一個孩子呢,她可不願在自己生孩子之前,聽一個男人絮絮地把女人生孩子這種事兒形容得那麼恐怖。
在手電筒的照射下,蟋蟀們倒是不難捉到的。
雯雯忽然說:“阿姨,我們喜歡你!” “噢!”她十分高興,“真的?” “真的呀!”蕾蕾搶着說,“阿姨你喜歡我們嗎?” “喜歡。
” “那你給我們做媽媽吧!” “對,那你就和我爸爸結婚吧!” “你們懂什麼是結婚麼?” “懂!” “我們什麼都懂!我們已經二年級了啊!” “你們願意我做你們的媽媽?” “願意!” “願意!那我們就有兩個媽媽了!” “你們更需要哪一個媽媽呢?” 蕾蕾又搶先回答:“讓我挑,我就挑活的!” 雯雯畢竟是姐姐,似乎已經學會了含蓄地表達願望的技巧,莊嚴地糾正妹妹的話:“我們更需要一個真的媽媽!” 袁眉,袁眉,你聽到了麼?你的存在是不真實的,是虛假的。
一切死亡了的,在真實面前都注定了是蒼白的。
如果你對于他竟真是永存的,那麼他也是虛假的,不可救藥的。
“你們為什麼不告訴你們的爸爸,你們更需要一個真的媽媽呢?” 蕾蕾說:“我們不敢。
” 雯雯說:“爸爸不懂我們。
” “胡說!” 一聲怒喝。
她一回頭,見劉大文不知何時站在她的身後。
他的兩個女兒便不安地一左一右偎向她。
“這兩個孩子,盡胡說!胡說八道!今後再聽到你們這樣胡說八道,我就揍你們!” 她默默地向路口望去,巴不得接她的車立刻出現。
一圈兒影子聚在那兒的路燈下,不知是有人在打撲克還是在下象棋。
“走吧。
”他說。
“時間不多了,”她說,“你得快點結束。
” “你不是還來麼?” “我們捉到了不少蟋蟀。
” 回到屋裡,他命令兩個女兒去睡覺,自己則陪她坐在沙發上。
一冊厚厚的影集,已經擺在茶幾上了,還有兩杯茶。
他照例将一隻沙發挪了位置,使他能夠同她面對面地坐着,在想要面對面地凝視她的時候,就可以捕獲她的目光,使她的目光無法轉移。
“喝茶吧。
” 她端起茶杯呷了一口。
他則從茶幾上拿過影集,放在自己膝上,往她跟前拖了拖沙發,并坐得更端正了些。
“我已經不吸煙了。
”他說,照例是那麼一種絮絮的,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調,“我已經不吸煙了,也不喝酒了,不論什麼情況之下也不喝酒了。
小眉活着的時候,非常反對我吸煙喝酒,她比我自己還注意保護我的嗓子。
可當年我戒不了,偷着吸,偷着喝。
買一盒煙買一瓶酒,都不知道該往什麼地方藏。
她一發現,就生氣;她一生氣,就掉眼淚;她一掉眼淚,我就覺得我對她犯了罪,我就哄她,逗她笑,她笑起來像天使一樣。
” “像天使一樣麼?” “是的,像天使一樣。
你不信?” “我是不信。
我沒見過天使怎麼笑。
” “我也沒見過。
這不要緊,你明白她笑起來像天使一樣就行了!” 他忽然不說話了。
他的目光呆呆地望着他的“小女孩兒”那幅年畫般的大照片。
“屬于你的時間不多了,你得趕快結束。
”她又一次提醒他。
“哦,哦……”他便開始凝視着她,“如今她死了,我倒戒了煙戒了酒。
嗓子也完了。
” “她死了麼?”她作出十分驚訝的樣子。
“你也以為她沒死麼?你真好。
知音難尋啊!你第一次到我家來,我就意識到了你是我的一個知音。
你今後一定要經常來啊,你任何時候來我都是歡迎的。
” 他又翻開了影集。
她趕快又端起了茶杯,佯裝低頭品飲,唯恐自己臉上已經呈現什麼樣的嘲弄的表情,被他看出來。
她原以為他最需要的不是女人,而是心理醫生。
可是這座城市未婚女人成千上萬,心理醫生卻一個沒有,也許将來會有。
她曾背着姚守義兩口子去找過“大胡子”,詢問他平時在單位的表現是否很正常,“大胡子”告訴她絕對正常。
“他不跟工友吵架,不接觸女人,工作安心,分配他幹什麼活兒就幹什麼活兒,不怕髒不怕累的。
” “那袁眉死了這麼多年了,他為什麼還沒有結婚呢?” “我不是說了麼,他不接觸女人啊!” “這不是就很不正常嗎?” “沒那個!一個男人不接觸女人,怎麼能算不正常呢?我也勸過他趕快結婚,還想幫他介紹。
我們這兒也有幾個老姑娘對他表示好感,可是他不理睬人家!因為我勸他結婚,竟跟我翻過臉!如今哪兒找袁眉那麼漂亮的一個女人會上趕着追求他呀?話又說回來,比不上袁眉那麼漂亮的,又怎麼能打動他的心呢?我勸你也甭試,試也白試!他這也是一種活法!” 如果從“大胡子”那兒得到的證實是相反的,她将很憐憫他。
而現在她連憐憫也不憐憫他,隻認為他荒謬可笑,認為他這麼一種活法是對自己的犯罪,是對生命的亵渎。
不接觸女人…… “大胡子”認為這不能算不正常——男人對男人的認識怎麼永遠那麼淺薄呢? 一個男人不接觸女人——世界上還有比這更不正常的事情麼? 如果“大胡子”告訴她——“他盡跟女人糾纏!”她倒覺得他還有幾分可救。
“你看,這一張是我們在兵團宣傳隊時的合影。
你公正地說,小眉是不是所有當年那些姑娘們中最漂亮的?……” “是。
” “這幾張是我們結婚時的合影。
你看我這傻乎乎的樣子!連裡的知青都說,劉大文被幸福沖昏了頭腦!那一天我時刻想放開嗓子大聲唱歌!我能預想到她竟會被煤氣熏死麼?我一翻開這冊影集就想哭……我瞅着她的照片跟她說話……我一張一張親這些照片……當年的北大荒返城知青們的命運都轉變了,都漸漸好了起來,現如今最不幸的頂數我劉大文了。
” 她看了一眼手表,差五分十點。
她放下杯站起來說:“我想我應該走了。
” “别走。
你别走,再坐一會兒吧!”他可憐巴巴地請求。
“不,”她堅決地回答,“也許我的車已經在外面等着了。
” “可是,今天我們還沒來得及談什麼啊!” “談得夠多的了。
” 他不得不非常之遺憾地合上了影集。
她一邊往外走一邊說:“你别送我。
” “怎麼能不送呢!”他站起來,跟着她往外走,繼續抓住時機說,“光顧讓你看小眉的照片了忘了……” “忘了對我講她臨産時,你在産房外聽着她的喊叫,急得如何如何哭,如何如何用頭撞牆是不?” “是啊,是啊,以後我們還有機會!” 她什麼話都沒有再說,默默地走到了外邊。
四周靜悄悄的,蟋蟀在殘垣斷壁間吟唱,聚在路口那盞路燈下的人們已經不見了。
小李卻沒來。
“我們再進屋坐會兒吧!” “接着對我講?” “嗯。
” “等會兒吧!我的司機一向是很準時的。
” “小眉死了,可是她似乎對我變得更重要了!沒有哪一個女人能取代她在我心中的位置,沒有。
” 她又借着月光看了一眼手表,十點過五分了。
她有些焦急起來。
她暗暗決定,明天就讓曲秀娟或者姚守義委婉地轉告他,她不再來了。
雯雯和蕾蕾一定會因此很傷心的,她想。
他也一定會因此很傷心的——像她這樣的“知音”他大概尋找不到第二個了。
“以後我要挑選一張她微笑着的照片放大。
” “笑得像天使一樣的?” “對,對!笑得像天使一樣的。
” “還親自着上色彩?” “親自着上色彩。
據說外國已經能将黑白電影複制成彩色電影了,那麼黑白照底片也是能複制成彩色照的了?是不是?你說中國從外國引進了那麼多先進技術,為什麼這個就不引進?” “你回去睡覺吧,别陪着我等了!” 然而他執意陪她等。
等了半個多小時,她的車還遲遲不來。
在這半個多小時内,他的嘴沒閑着。
她根本沒聽他究竟說了些什麼,反正知道他是在繼續地喋喋不休地說他的“小女孩兒”。
她聽累了,站也站累了,當他再一次建議回到屋裡去等時,她順從了。
雯雯和蕾蕾已經睡着了。
她剛剛在沙發上坐下,他就又拿起了那冊厚厚的影集。
“我對你說說我的不幸如何?”他正欲翻開影集,她按住了它,完全是為了禁止他說下去。
她煩透了。
“好哇,這也好哇!”他謙遜地笑笑,仿佛他和她都不是普通的男人和女人,而是兩位研究共同問題的學者。
我也是有過種種不幸可以炫耀的,她想,如果不幸是人生的資本或光榮的話。
于是她開始回憶:繼母的刁惡,待業的困境,結婚儀式上的花圈,割手腕的輕生之念,無家可歸的凄慘,寄人籬下的尴尬,丈夫的死,創業的艱難……等等,等等。
可是,真要對人述說,這些卻都變得模糊了。
她不知應從何說起,而且,她不明白述說這些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必要?無論對于他或對于自己,除了浪費時間,究竟有什麼益處?她找不到他那麼一種嚼口香糖似的良好感覺。
她認為如若強裝自哀自憐的樣子,乃是十分作态的。
“算了,我不說了。
”她太沒興趣了。
“說吧,說吧!我聽,我願意聽!我不是在聚精會神地聽着麼?”他鼓勵她,慫恿她。
“不說了。
”她笑笑,又補充道,“我可不能夠像你說得那麼動聽。
” “别誇我了,我也就那麼點兒值得對人說說的事兒!”他那份兒謙遜是很由衷的。
“你們附近有打電話的地方沒有?”她站了起來。
“哎呀,沒有,附近沒有。
” 她失望地又坐了下去。
忽然她聽到了汽車喇叭聲。
“我的車來了!”她迫不及待地奔出屋去。
外邊不見她的車的蹤影,是她幻聽。
又看表——十一點多了,末班公共汽車也趕不上了。
從他的家到她的廠,城市大南角對大北角,得走三個小時
在他左腮上,也有一條深深的豎着的皺紋。
那大概是他經常習慣地緊抿着左嘴角的緣故吧?他整個臉上籠罩着一種心甘情願被幽情苦緒所煎熬所折磨的表情。
一種看去怪神聖的表情——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的表情就是如此這般的。
她心裡對姚守義和曲秀娟産生了一個不滿。
在這件事上,在她和他索然地進行着的這件事上,如果也能算是進行着所謂“戀愛”的話,那兩口子的善意更主要地是從他這方面出發的,或者是從北大荒返城知青的美好願望出發的,而不是從她和他雙方面出發的。
她感到他配不上自己。
不是配不上一位女廠長,而是配不上一個正熱情飽滿地擁抱住生活的女人。
她這麼認為。
起碼可以說,那兩口子與她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都沒有預想到,這麼多年來,生活大大地改造了他們每一個人,誰都不是當年的自己了。
北大荒返城知青之間,共同的東西,早已消亡得所剩無幾了。
不同的東西,完全相反的東西,甚至難以調和的東西,在北大荒返城知青之間産生了。
它增長着,裂變着,像一些透明的然而堅硬的隔闆,早已将他們彼此分隔開來了,使他們成為獨立的你、我、他。
不錯,仍有一種親近感如同毛細血管,維系在他們之間,使他們在大千世界中好像都很熟悉似的,而實際上他們已經陌生了。
那真正能将他們聯通在一起的動脈和靜脈,已經被城市生活所切斷。
而他們都曾幼稚地以為,那是極有韌性的,是不易被切斷的。
她進而想到了當年的大遊行。
在那種難忘的情況之下,她第一次見到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金嗓子”劉大文。
他是一種精神的象征,是當年他們二十餘萬本市返城待業知青的全體的精神象征。
他不是組織者,組織者是嚴曉東。
但嚴曉東卻沒有成為他們的精神象征,而是他,“金嗓子”劉大文。
他們聽從嚴曉東的口令行動,但是他們的心随着他劉大文的雙臂所揮舞的節拍跳動!他那蓬亂的長發被大雨淋濕了,一绺貼在他臉上。
他的雙臂揮舞得那麼有力!他的大嘴一張一合,帶領他們高唱:“兄弟們啊,姐妹們啊,不能再等待!……”盡管他的嗓音當時已淹沒得不那麼響亮了,但是他們當時仿佛都覺得,他們全體二十餘萬所唱出的歌聲,分明就是他自己一個人唱出來的。
那歌聲直沖霄漢,橫貫城市的上空!時至今日,她每每想起當年那大遊行的情景,仍不由得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當時他滿臉寫着一種強烈的渴望,需求,以及由此造成的強烈的憤怒。
她也是。
他們二十餘萬人全體都是那樣。
正是那種強烈的渴望和需求,甚至包括那種強烈的憤怒,支撐着她和他們,使她和他們沒有在最初的艱難時日一個個一批批因絕望因委屈而頹廢下去。
她和他們如同大潮退後被遺留在沙灘上的魚群,在生活中啪啪嗒嗒地蹦跳着,大張着他們幹渴的嘴巴,大咧着他們鮮紅的腮,掙紮而落下一片片魚鱗,遍體傷痕卻呈現出令人觸目驚心的活下去的生命力。
正是那樣一種久經磨砺而仍不衰不竭的生命力,向社會向人們預言,隻要再一次大潮将他們送回水中,他們雖然遍體傷痕但都不會死去。
他們都不是嬌貴的魚。
他們将在水中沖洗掉磨進了他們軀體裡的尖銳的沙粒。
不管淡水鹹水,隻要是水!有水他們便能活!并且能活得夠樣! 她清楚地記得,當他們的遊行隊伍被治安警察的藍色方陣所阻,不得不停止前進的那一時刻,他猛轉身面對着治安警察們那種樣子:他的一隻手臂舉在空中,而另一隻手臂向前伸出去,大張着嘴,怒瞪着雙眼,仿佛是在呐喊:水!給我們水!送我們回到水中去!…… 那一時刻她覺得他是一條雄鲸般的男人!她覺得他身上凝聚着無窮無盡的男人的力量。
如今她和他都在水中了。
難道不是都在水中了麼?生活的大潮來臨得雖然說不上有多麼洶湧,但是畢竟将他們送回到水中了。
而且,按照曆史的進程推算,它來臨得并不遲,并不是在他們奄奄待斃時才來臨的。
也足以使他們遊得比他們自己預想的更遠更遠。
可是她懷着當年他給她留下的深刻印象接近他後,卻發現他原來自哀自憐地沉沒在死水灣一角,自以為是個天生情種似的一直把懷念他那死去了的“雌鲸”當成他最主要的事! 一個男人怎麼能這樣! 一個女人的死亡難道也意味着一個男人的生活激情的泯滅麼?倘若愛情就是那種所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的愛情,一旦失之交臂對人造成的竟是如此不堪設想的後果,那麼這種愛情是該詛咒的! 她又想到了吳茵曾對她說過的那番話——男人活着,我們愛他們,甚至可以努力全心全意地去愛。
男人死了,我們就應該忘掉他們,甚至應該努力去忘掉他們,去愛别的活着的男人…… 當時她的确覺得吳茵的話未免太冷,太缺乏人情味兒。
現在她覺得吳茵的話很正确,充滿了人情味兒。
歸根到底,更需要人情味兒的是活人不是死人。
不錯,她曾有過和他一樣的心态。
她現在克服了那種心态,是她的小偉幫助她克服的,她認為克服那種心态并不比小孩子克服吮手指頭的毛病難。
一個活人戀一個死人倒莫如自己也幹脆死掉! 她很想告訴他,自己是怎麼做的,給他樹立一個榜樣。
她認為他是需要向她這麼一個榜樣好好學習的。
話到唇邊,又咽了回去。
她以女人特殊而細微的洞察力注意到,他的那雙眼睛裡凝聚着一種什麼東西。
一種類似渣滓或沉澱物的東西,一種類似在渾濁的死水下暗暗生殖的小球藻似的東西。
那是什麼?有什麼意義? 她困惑了。
他在回憶之中獲得一種把玩的樂趣麼? “你回答我。
” “什麼?” “哦,沒什麼……你包的餃子很好看。
” “吃吧,吃吧,都涼了。
小眉說,吃餃子是藝術享受。
薄薄的一層皮兒,想包什麼内容就包什麼内容。
小眉說餃子好看在褶兒上。
我從前就是捏不出褶兒來,小眉教會了我……” 她趕快夾起一個餃子塞入口中——怕自己再說句什麼話,又不得不聽一串兒“小眉”。
“阿姨……”雯雯輕輕扯了她衣袖一下。
“阿姨這是我媽媽的筷子。
” 餃子很香,油水滴在小盤兒裡。
她不由得停止了咀嚼,擡頭看他,見他正皺眉望着她面前的小盤兒。
她仿佛當着他的面,玷污了一件對他來說是非常之神聖的東西似的,窘而且慚。
她使勁兒咽下了口中那個半囫囵的餃子,紅着臉說:“真對不起,你沒講,我也沒想到。
” “我的過錯,我的過錯。
光請你吃餃子,卻沒擺你的筷子和小盤兒……” 他起身去拿來了一雙筷子和一個小盤兒,擺在靠近自己的桌面上,說:“我們的戶口本兒上寫着三口人,可我總覺得我們仍是四口。
當然是四口,四口人在一起生活……” 她佯裝未聞,隻顧吃餃子。
很香,何不吃個飽呢? “雯雯,蕾蕾,你們說是不是四口呀?” “是。
”她們齊聲回答,也津津有味兒地吃起來。
她趁又一次夾餃子的機會,迅速地看了他一眼。
他一臉欣然之色。
多一張吃飯的嘴,物價猛漲,你一個人那點兒工資夠開銷麼?我看還是精減一口的好! 她很想這麼挖苦他一句。
見他也吃起來,才打消了念頭。
和他們父女三人吃罷晚飯,她挽起袖子說:“我不能白吃,讓我洗盤子吧?” 他說:“那可不行,那可不行。
小眉活着的時候,一向是她做飯,我洗碗筷,這個規矩是不能破的!” 她聳了一下肩,說:“那我帶雯雯和蕾蕾去捉蟋蟀。
” 兩個女孩兒一聽,高高興興地找手電筒。
“你早點帶她們回來!”他在廚房裡說:“前幾次我沒對你講過,小眉生她們時,聽着小眉的喊叫聲,我怎麼樣在産房外哭,急得用頭撞牆。
” 而她已帶着兩個女孩兒走出去了。
臨出門她看了一眼手表,八點四十多了,不管能否捉到蟋蟀,她想和兩個女孩兒在磚瓦堆上消磨掉一個多小時,等車一到,向他告别一聲就走。
她還想生一個孩子呢,她可不願在自己生孩子之前,聽一個男人絮絮地把女人生孩子這種事兒形容得那麼恐怖。
在手電筒的照射下,蟋蟀們倒是不難捉到的。
雯雯忽然說:“阿姨,我們喜歡你!” “噢!”她十分高興,“真的?” “真的呀!”蕾蕾搶着說,“阿姨你喜歡我們嗎?” “喜歡。
” “那你給我們做媽媽吧!” “對,那你就和我爸爸結婚吧!” “你們懂什麼是結婚麼?” “懂!” “我們什麼都懂!我們已經二年級了啊!” “你們願意我做你們的媽媽?” “願意!” “願意!那我們就有兩個媽媽了!” “你們更需要哪一個媽媽呢?” 蕾蕾又搶先回答:“讓我挑,我就挑活的!” 雯雯畢竟是姐姐,似乎已經學會了含蓄地表達願望的技巧,莊嚴地糾正妹妹的話:“我們更需要一個真的媽媽!” 袁眉,袁眉,你聽到了麼?你的存在是不真實的,是虛假的。
一切死亡了的,在真實面前都注定了是蒼白的。
如果你對于他竟真是永存的,那麼他也是虛假的,不可救藥的。
“你們為什麼不告訴你們的爸爸,你們更需要一個真的媽媽呢?” 蕾蕾說:“我們不敢。
” 雯雯說:“爸爸不懂我們。
” “胡說!” 一聲怒喝。
她一回頭,見劉大文不知何時站在她的身後。
他的兩個女兒便不安地一左一右偎向她。
“這兩個孩子,盡胡說!胡說八道!今後再聽到你們這樣胡說八道,我就揍你們!” 她默默地向路口望去,巴不得接她的車立刻出現。
一圈兒影子聚在那兒的路燈下,不知是有人在打撲克還是在下象棋。
“走吧。
”他說。
“時間不多了,”她說,“你得快點結束。
” “你不是還來麼?” “我們捉到了不少蟋蟀。
” 回到屋裡,他命令兩個女兒去睡覺,自己則陪她坐在沙發上。
一冊厚厚的影集,已經擺在茶幾上了,還有兩杯茶。
他照例将一隻沙發挪了位置,使他能夠同她面對面地坐着,在想要面對面地凝視她的時候,就可以捕獲她的目光,使她的目光無法轉移。
“喝茶吧。
” 她端起茶杯呷了一口。
他則從茶幾上拿過影集,放在自己膝上,往她跟前拖了拖沙發,并坐得更端正了些。
“我已經不吸煙了。
”他說,照例是那麼一種絮絮的,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調,“我已經不吸煙了,也不喝酒了,不論什麼情況之下也不喝酒了。
小眉活着的時候,非常反對我吸煙喝酒,她比我自己還注意保護我的嗓子。
可當年我戒不了,偷着吸,偷着喝。
買一盒煙買一瓶酒,都不知道該往什麼地方藏。
她一發現,就生氣;她一生氣,就掉眼淚;她一掉眼淚,我就覺得我對她犯了罪,我就哄她,逗她笑,她笑起來像天使一樣。
” “像天使一樣麼?” “是的,像天使一樣。
你不信?” “我是不信。
我沒見過天使怎麼笑。
” “我也沒見過。
這不要緊,你明白她笑起來像天使一樣就行了!” 他忽然不說話了。
他的目光呆呆地望着他的“小女孩兒”那幅年畫般的大照片。
“屬于你的時間不多了,你得趕快結束。
”她又一次提醒他。
“哦,哦……”他便開始凝視着她,“如今她死了,我倒戒了煙戒了酒。
嗓子也完了。
” “她死了麼?”她作出十分驚訝的樣子。
“你也以為她沒死麼?你真好。
知音難尋啊!你第一次到我家來,我就意識到了你是我的一個知音。
你今後一定要經常來啊,你任何時候來我都是歡迎的。
” 他又翻開了影集。
她趕快又端起了茶杯,佯裝低頭品飲,唯恐自己臉上已經呈現什麼樣的嘲弄的表情,被他看出來。
她原以為他最需要的不是女人,而是心理醫生。
可是這座城市未婚女人成千上萬,心理醫生卻一個沒有,也許将來會有。
她曾背着姚守義兩口子去找過“大胡子”,詢問他平時在單位的表現是否很正常,“大胡子”告訴她絕對正常。
“他不跟工友吵架,不接觸女人,工作安心,分配他幹什麼活兒就幹什麼活兒,不怕髒不怕累的。
” “那袁眉死了這麼多年了,他為什麼還沒有結婚呢?” “我不是說了麼,他不接觸女人啊!” “這不是就很不正常嗎?” “沒那個!一個男人不接觸女人,怎麼能算不正常呢?我也勸過他趕快結婚,還想幫他介紹。
我們這兒也有幾個老姑娘對他表示好感,可是他不理睬人家!因為我勸他結婚,竟跟我翻過臉!如今哪兒找袁眉那麼漂亮的一個女人會上趕着追求他呀?話又說回來,比不上袁眉那麼漂亮的,又怎麼能打動他的心呢?我勸你也甭試,試也白試!他這也是一種活法!” 如果從“大胡子”那兒得到的證實是相反的,她将很憐憫他。
而現在她連憐憫也不憐憫他,隻認為他荒謬可笑,認為他這麼一種活法是對自己的犯罪,是對生命的亵渎。
不接觸女人…… “大胡子”認為這不能算不正常——男人對男人的認識怎麼永遠那麼淺薄呢? 一個男人不接觸女人——世界上還有比這更不正常的事情麼? 如果“大胡子”告訴她——“他盡跟女人糾纏!”她倒覺得他還有幾分可救。
“你看,這一張是我們在兵團宣傳隊時的合影。
你公正地說,小眉是不是所有當年那些姑娘們中最漂亮的?……” “是。
” “這幾張是我們結婚時的合影。
你看我這傻乎乎的樣子!連裡的知青都說,劉大文被幸福沖昏了頭腦!那一天我時刻想放開嗓子大聲唱歌!我能預想到她竟會被煤氣熏死麼?我一翻開這冊影集就想哭……我瞅着她的照片跟她說話……我一張一張親這些照片……當年的北大荒返城知青們的命運都轉變了,都漸漸好了起來,現如今最不幸的頂數我劉大文了。
” 她看了一眼手表,差五分十點。
她放下杯站起來說:“我想我應該走了。
” “别走。
你别走,再坐一會兒吧!”他可憐巴巴地請求。
“不,”她堅決地回答,“也許我的車已經在外面等着了。
” “可是,今天我們還沒來得及談什麼啊!” “談得夠多的了。
” 他不得不非常之遺憾地合上了影集。
她一邊往外走一邊說:“你别送我。
” “怎麼能不送呢!”他站起來,跟着她往外走,繼續抓住時機說,“光顧讓你看小眉的照片了忘了……” “忘了對我講她臨産時,你在産房外聽着她的喊叫,急得如何如何哭,如何如何用頭撞牆是不?” “是啊,是啊,以後我們還有機會!” 她什麼話都沒有再說,默默地走到了外邊。
四周靜悄悄的,蟋蟀在殘垣斷壁間吟唱,聚在路口那盞路燈下的人們已經不見了。
小李卻沒來。
“我們再進屋坐會兒吧!” “接着對我講?” “嗯。
” “等會兒吧!我的司機一向是很準時的。
” “小眉死了,可是她似乎對我變得更重要了!沒有哪一個女人能取代她在我心中的位置,沒有。
” 她又借着月光看了一眼手表,十點過五分了。
她有些焦急起來。
她暗暗決定,明天就讓曲秀娟或者姚守義委婉地轉告他,她不再來了。
雯雯和蕾蕾一定會因此很傷心的,她想。
他也一定會因此很傷心的——像她這樣的“知音”他大概尋找不到第二個了。
“以後我要挑選一張她微笑着的照片放大。
” “笑得像天使一樣的?” “對,對!笑得像天使一樣的。
” “還親自着上色彩?” “親自着上色彩。
據說外國已經能将黑白電影複制成彩色電影了,那麼黑白照底片也是能複制成彩色照的了?是不是?你說中國從外國引進了那麼多先進技術,為什麼這個就不引進?” “你回去睡覺吧,别陪着我等了!” 然而他執意陪她等。
等了半個多小時,她的車還遲遲不來。
在這半個多小時内,他的嘴沒閑着。
她根本沒聽他究竟說了些什麼,反正知道他是在繼續地喋喋不休地說他的“小女孩兒”。
她聽累了,站也站累了,當他再一次建議回到屋裡去等時,她順從了。
雯雯和蕾蕾已經睡着了。
她剛剛在沙發上坐下,他就又拿起了那冊厚厚的影集。
“我對你說說我的不幸如何?”他正欲翻開影集,她按住了它,完全是為了禁止他說下去。
她煩透了。
“好哇,這也好哇!”他謙遜地笑笑,仿佛他和她都不是普通的男人和女人,而是兩位研究共同問題的學者。
我也是有過種種不幸可以炫耀的,她想,如果不幸是人生的資本或光榮的話。
于是她開始回憶:繼母的刁惡,待業的困境,結婚儀式上的花圈,割手腕的輕生之念,無家可歸的凄慘,寄人籬下的尴尬,丈夫的死,創業的艱難……等等,等等。
可是,真要對人述說,這些卻都變得模糊了。
她不知應從何說起,而且,她不明白述說這些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必要?無論對于他或對于自己,除了浪費時間,究竟有什麼益處?她找不到他那麼一種嚼口香糖似的良好感覺。
她認為如若強裝自哀自憐的樣子,乃是十分作态的。
“算了,我不說了。
”她太沒興趣了。
“說吧,說吧!我聽,我願意聽!我不是在聚精會神地聽着麼?”他鼓勵她,慫恿她。
“不說了。
”她笑笑,又補充道,“我可不能夠像你說得那麼動聽。
” “别誇我了,我也就那麼點兒值得對人說說的事兒!”他那份兒謙遜是很由衷的。
“你們附近有打電話的地方沒有?”她站了起來。
“哎呀,沒有,附近沒有。
” 她失望地又坐了下去。
忽然她聽到了汽車喇叭聲。
“我的車來了!”她迫不及待地奔出屋去。
外邊不見她的車的蹤影,是她幻聽。
又看表——十一點多了,末班公共汽車也趕不上了。
從他的家到她的廠,城市大南角對大北角,得走三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