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廠長,我送你來幾次了?”
“四五次吧?”
“少說啦,七次!”
“煩了?”
“你自己不煩?”
徐淑芳不由得将臉轉向司機小李。
劉大文家這一帶“拆遷”,殘垣斷壁和建築備料形成種種障礙,坑坑窪窪,車難通過。
一輛推土機推着一堆碎石亂瓦迎面而來,小李急忙倒車。
“下次我坐公共汽車。
”當廠長的很是抱歉地說。
小李将車拐上另一條街道之後才回答她的話:“那又何必?不開車送你來要我這個司機幹什麼?我的意思是,七次了,你們也該進行到實質性階段了!” 她笑了:“什麼階段算實質性階段呢?” “還用問?他願不願意做你丈夫,你願不願意做他老婆,這麼簡單明确的事兒,用得着接觸七次嗎?我要是你早煩了!”小李一臉認真。
“你和你那口子婚前接觸了幾次啊?”當廠長的仿佛對這個話題頗感興趣,極想聽聽高見,讨教點什麼要領似的。
“我們?我們可比你們講究效益!”小李不無驕傲地說:“第一次接觸,我覺得她挺讨我喜歡,也看出來她對我也挺中意,分手時,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親她。
她忸忸怩怩地推我,還裝出羞答答的樣子說:‘你幹什麼呀你?’我說:‘幹什麼?親你呗!’她說:‘咱倆還沒确定關系啊!’我說:‘什麼關系?就眼前這關系我還沒權利親親你呀?咱倆都是開車的,你少跟我玩輪子!’幾句話就把她給鎮住了。
不是講一見鐘情麼?一見不能鐘情,還談個什麼勁兒?一見鐘情了,又談個什麼勁兒?第二次接觸,分手時,我說:‘你親我!’她乖乖地親我!其實她樂意親我,裝正經!第三次,在她家,趁她媽出去買菜的空兒,我就把她‘安排’了!這叫速戰速決!如今什麼年代?騰飛的年代!時間對誰都是寶貴的!我們中國人一個星期休息幾天?一天!一個月幾個星期,才四個星期!兩人見面,不吻,不擁抱,不親不愛,光談,能談出情緒麼?哪一對兒愛人是談成功的?談上一年半載,不浪費時間,瞎耽誤工夫嗎?像你們這麼個談法,我看于他于你,都不合算!要是今天還沒什麼大的進展,廠長你幹脆和他拉倒吧!你們各自的條件明擺着嘛,你又不是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了,何必一棵樹上吊死?” 小李一番話,開始還讓徐淑芳聽得好笑,後來竟讓她聽着不覺得好笑了。
她認為他的話還是多多少少有些參考價值的,時間對她的的确确很寶貴,她沒那麼多閑工夫談上一年半載的。
她挺同意小李的高見,戀愛不是談成功的。
劉大文也并非善于“談”情“說”愛的男人。
他往往顯得無話可說,迫使她絞盡腦汁東拉西扯。
她也不得不暗自承認,七次接觸,他們之間的關系仍未推進到“實質性階段”。
他對她七見而分明地沒有鐘情,她對他也是。
七見尚不能鐘情,豈非真真地是浪費時間,瞎耽誤工夫麼? “廠長,你們怎麼談啊?” “還能怎麼談?坐着談呗。
” “面對面坐着談?” “是的。
” “幹談?” 她又将臉轉向了他,不明白。
“我是說……” 汽車猛地颠了一下,擺在車窗台上的小狗劇烈地晃了一陣腦袋。
“他媽的這熊路!我是說……你們就那麼面對面地坐着談啊談的?也不穿插點兒别的内容?比如……”汽車悠然一拐,輪胎避過一片坑窪——“比如,來個‘K斯’什麼的。
” “我們不玩撲克。
” “談戀愛玩撲克幹嗎?這個!”他将嘴撮起,朝她很響地“咂”了一聲。
“親嘴?”她聳聳肩,“沒來過。
” “啧啧!”他表示極大的遺憾。
“我們總要互相理解啊!”她歎了口氣。
“一個女人理解一個男人,反過來說也一樣,需要接觸那麼多次嗎?” “因人而異。
他和别的男人有點兒不一樣。
” “你呢?廠長你和别的女人也不一樣麼?你們在一起都談什麼啊?” “他跟我談,他多麼多麼愛他死去的妻子。
” “什麼玩意兒!你呢?你跟他談你多麼多麼愛你死去的……” “住口!” 小李頓時緊緊閉上了嘴。
前面不遠,看見劉大文家那幢房子了。
孤零零地被殘垣斷壁包圍着,同院的人家都搬走了,隻有他家還沒找到一處臨時的栖身之地。
“我沒跟他談過我死去的丈夫。
” 小李的嘴仍緊閉着。
受到她的呵斥,他仿佛再也不願開口了。
“我盡跟他談廠裡的事兒。
” “……” “是曲副廠長給我們當的介紹人……我得有耐心啊!” “曲副廠長,”小李終于又嘟哝地開口了,“胡整!你知道我每次見了他怎麼想?我想揍他!因為他對你不冷不熱的!” 她警告:“你膽敢對他無禮,我饒不了你!” “放心,從這一次起,我連他家門也不進了。
”小李淡淡地說,将車貼着劉大文家的後山牆停穩。
從小李的語氣中,她聽得出來,他對劉大文很不“感冒”。
“還十點接你?” “嗯。
” 望着小汽車調頭開走,她站在那兒有點兒索然。
看手表,不到七點。
四周靜悄悄的,最後的一抹晚霞,塗在那些殘垣斷壁之上,它們變得像些有生命的東西,正滲血。
三個多小時,盡夠談的了。
可是今天她與他談什麼呢? 他又要與她談什麼呢? 他還談他的袁眉,他的“小女孩兒”?談他們曾怎樣怎樣相愛?談她的死是多麼多麼不幸的事件?談他多麼多麼忏悔不該給她吃安眠藥不該往爐子裡壓煤?談他至今仍懷念她無論如何也忘不掉她? 她聽夠了。
真是聽夠了。
第一次當面聽他談起這些,她深受感動,他泣不成聲,她陪他落淚。
第二次,她對他産生了由衷的敬意。
一個男人如此愛一個死去的女人,證明這個男人起碼有一點是值得女人去愛的。
第三次,她還能耐心地勸他想開點。
第四次,她則暗暗懷疑他的心理不正常了…… 劉大文,劉大文,請你行行好,發發慈悲,今天千萬不要再對我談你的“小女孩兒”了!如果你繼續談你的至親至愛的“小女孩兒”,我捂上耳朵你可别見怪! 她祈禱。
如今她願意和人熱烈地讨論明天,不願意和人一塊兒翻找昨天破碎的回憶。
像狗扒倒垃圾桶企圖翻找到一根骨頭啃似的,那是耄耋之人打發空虛日子的方式。
三十多歲的人,無論男人抑或女人,早晨醒來後應該想的是——今天我做什麼?而不應該是——昨天我怎麼度過的? 劉大文——曾是一個對于她既富有人情味兒又富有傳奇色彩的男人。
他和他的“小女孩兒”的愛情,對于她是現代童話,美好而感傷的現代童話。
這童話使他比許多男人對于她更具有吸引力。
她原以為,她和他都是北大荒返城知青,都有類似的遭遇,無疑便會有共同的語言,對人生和生活的共同的理解,并且自信他們的心無疑會自然而然地貼到一起。
結果證明她錯了。
盡管目前她還不能肯定自己完全徹底地錯了,但已經可以肯定自己是大錯特錯了。
她從他身上聞到了一股馊味兒。
她覺得他所有那些關于自己和關于他的“小女孩兒”的破碎的回憶,像麻袋片兒和舊棉花套堆成的床榻,他還要躺在上面用破碎的回憶編織一層又一層的網罩住自己。
今天對于他是沒什麼意義的,明天對于他仿佛是更沒什麼意義的,他活着仿佛僅僅是為了回憶。
美好的事物之所以美好,恰在于适當的比例和适當的尺寸。
酵母能使蒸出來的饅頭雪白暄軟,卻也同樣能使饅頭發酸。
六次接觸下來,她覺得他像一個揉圓了經久沒上屜的饅頭,外面正在變幹,變成殼,而内裡已經發馊發酸。
如果掰開來,必定千絲萬縷黏糊糊地變質了。
他的“小女孩兒”早已在他心裡腐爛着,而他以為她仍是他心裡的一朵鮮花一年四季常開不敗。
一個這麼樣活着的男人是沒法兒讓一個女人對其産生愛的,甚至連憐憫也很難繼續。
他令她大失所望,她原以為昨天的不幸會使一個男人更加牢牢地抓住今天,卻萬萬沒料到那也會使一個男人變得心灰意懶萎靡不振。
他渴望向人絮絮地述說。
她猜想一定早就沒誰有工夫有耐性像她一樣肯面對面地聽他述說了,故而她每一次在他面前坐下都看得出來他是多麼的需要她!多麼迫切地預備開始述說!是的,他需要她。
這一點是任何一個遲鈍的女人都會看得出來感覺得到的,何況她并不遲鈍。
同時她也看得出來感覺得到——他需要她乃是因為他需要一個傾聽者。
僅此而已。
還因為他恰恰需要一個女性傾聽者。
一個女性傾聽者陪他落淚,對他婉言勸慰,使他既獲得滿足亦獲得鼓舞,也許還獲得述說的快感。
因為在他的絮絮述說之中,悲哀的成分已經極少極少,更其多更其主要的,是力圖打動聽者,使聽者大悲大哀而達到自己興奮的目的。
他述說時,眼睛一眨不眨地凝視着她,竟令她不好意思目光旁顧,仿佛那樣便等于向他證明了自己是一個毫無同情心的冷漠的女人似的。
連他的眼睛也好像在同時向她絮絮述說着——我是一個多麼不幸的男人啊,我還有什麼心思繼續好好活下去!他述說時如同一台錄音機,使她感到他根本忘記了他自己的存在。
盡管他的兩隻眼睛裡也會動辄流出淚來,但它隻是淚腺的習慣分泌罷了,沒有什麼意義。
是的,每個人都有向誰述說的願望,或者說是本能。
幸運的人和不幸的人都有這種願望都有這種本能。
在這一點上,人的内心世界是很渺小的。
幸運稍微多一點兒或者不幸稍微大一點兒,就會溢出來,所謂水滿自流。
她承認,她自己也時常如此,渴望着向誰述說些什麼,哪怕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人。
隻要述說的契機是良好的,一種莫名的沖動也時時慫恿她不要錯過良機。
一旦錯過了就覺得失落了什麼似的。
但是,她更善于提醒自己,告誡自己,千萬莫使人聽得厭煩起來。
因為誰也沒有傾聽别人不幸的義務;因為樂于分享别人的幸運而又絲毫無妒意的人生活中并不多。
她不知道劉大文何時才能結束這種喋喋不休的述說,和她談一些如同小李司機所說的那種“實質性問題”。
她甚至懷疑姚守義和曲秀娟也許沒把事情說明白。
上次,也就是第六次“會晤”結束時,她直率地問他:“守義和秀娟促成我們來往的意圖,你還不大清楚吧?” “我清楚。
”他說,“我清楚。
十分清楚。
他們希望我們好。
” “好?好又怎麼解釋呢?” “希望我們能成呗!” “成又怎麼解釋呢?” “希望我們能做夫妻呗!這一點我清楚,十分清楚。
” 他清楚,十分清楚;她便不好繼續問什麼了。
他卻反問她:“你哪天還來?” 他希望她到他家裡來,這也是十分清楚的,來聽他述說他的不幸。
是的,他很不幸,他簡直太不幸了!他失去了他的“小女孩兒”同時也失去了他的“金嗓子”。
失去了成為歌唱家的玫瑰色理想,不久又失去了老父親和老母親。
他當之無愧地是一個非常非常之不幸的男人。
她同情他,特别同情他。
也許獲得别人的同情對他是極端重要的事情。
但是同情别人對她卻不是也不可能是什麼極端重要的事情。
她認為,同情是種義務——作為一個人對任何不幸的人都應該具有的這一種義務,但它并不像自來水,隻要擰開水龍頭就嘩嘩嘩流個不止。
對它也是需要提倡“節能”的,否則便也是浪費。
何況她不是修女,她是一位廠長,她的本職工作常常延續到八小時以外。
“你也願我們能成麼?” “這,怎麼說呢?我忘不了小眉!忘不了。
世界上沒有比她再好的女人了!我們曾經發誓要白頭到老,可是她死了,撇下了我和兩個女兒,死得那麼慘。
我忘不了她,沒有比她再好的女人了……你哪天還來?” 她真想明明白白地告訴他——我不來了!我再也不來了!劉大文見你的鬼去吧!如果你樂意這麼活下去與我何幹?讓你那死了的“小女孩兒”把你的整個心都黴透吧!那一時刻她真想嘲笑他一番。
如今她早已對“愛”這個字有了另一種理解——它應該是令人活得輕松愉快的事。
她毫不含糊地認為,他對他的“小女孩兒”那份癡情,連同像他這樣的一些個癡男癡女,是應該被曆史重重地壓住,不許再顯露出來蠱惑現代人的心靈的。
現代人不需要也不應該需要它。
它是一種文化和文明造成的不正常的情結遺留在現代人心靈上的黴塊兒,應該用一把特殊的手術刀動作麻利地剜除掉。
而他的自我感覺卻還那麼好,自信他是天下第一個有情男子。
這種感覺分明地使他正體驗着類乎一頭活恐龍的驕傲,如果世界上存在着活恐龍并且那種巨大的遠古爬蟲會驕傲的話。
她當時沒有回答他哪一天會來。
她今天來之前猶豫再三,本不想來了。
結果她還是鼓勵自己來了。
她給他最後一次機會。
她沒那麼多閑工夫。
“阿姨!” “阿姨!” 劉大文那一對兒雙胞胎女兒發現了她,歡叫着從磚瓦堆上向她跑來。
一個摔倒,捧在手中的罐頭盒滾出老遠,她趕緊走過去扶起了那女孩。
她們長得是太像了,她仍分不清哪一個叫“雯雯”,哪一個叫“蕾蕾”,她喜愛她們。
她每一次來,劉大文每一次述說起她們的母親,她們總是禮貌地坐在一旁,乖乖地聽。
令她奇怪的是,她們已完全沒有了悲哀,就像聽她們的爸爸講一個她們不知聽了多少遍的童話。
而他落淚時,她們隻感到茫然。
她們和曲秀娟那個寶貝兒子一樣,也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了。
學習都很用功,不用她們的爸爸格外操什麼心。
所以他下了班之後,更有充分的時間在家裡回憶自己的不幸了。
她一邊替那摔倒了的女孩兒拍打沙土,一邊問:“你們誰是雯雯?誰是蕾蕾呀?” “我是雯雯,是姐姐。
”另一個指着摔倒了的那個說,“她是蕾蕾,是妹妹。
” 她說:“你們的爸爸好像存心不讓别人把你們區分開,給你們買同樣的‘布拉基’穿!” 雯雯說:“我頭上長兩個‘旋兒’妹妹頭上長一個‘旋兒’!” 她笑了,她從内心裡喜愛她們。
“蕾蕾,你們在磚瓦堆上幹什麼呀?” “捉蟋蟀。
” 雯雯撿起罐頭盒,埋怨妹妹:“你看,蟋蟀都跑了!” 蕾蕾就要哭。
“蕾蕾,别哭。
阿姨再幫你們捉!”于是她帶着她們走向磚瓦堆。
盡管她是沖着她們的爸爸來的,但是她倒更願意和她們在一起。
當劉大文召喚兩個女兒吃晚飯的時候,天快黑了,她和她們不得不帶着三隻“俘虜”離開了磚瓦堆。
她一手領着雯雯,一手領着蕾蕾,默默地往她們的家走,心想,劉大文,你幹嗎不跟兩個女兒一塊兒捉捉蟋蟀呢,你這兩個小女兒可愛地活着,像兩朵花兒正在一天天綻放,而你那個“小女孩兒”早死了,你卻為她半死不活地打發日子,對付你才三十五六歲的一個做父親的生命,這種活法毫不可取啊! 劉大文已煮好了餃子。
“我估計你今天準來,請坐下和我們一塊兒吃吧。
”他一邊解圍裙一邊說。
“我吃過晚飯了。
”她用平淡的語調回答,在沙發上坐下,其實她沒吃晚飯。
他的家挺規整,挺幹淨。
牆上挂着袁眉的大幅彩色照片,是那種黑白照片放大了着色成的彩色照片,顯然是他塗的,塗得很細緻。
該紅的地方紅,該黑的地方黑。
然而看去畢竟色彩不那麼自然,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幅年畫。
她瞧着它,心悅誠服地承認,他的“小女孩兒”是她迄今為止所見到過的最美麗最甜蜜有味兒的女人。
“那也吃點兒,象征性地吃點兒。
你沒吃過我包的餃子啊!” 他說着,将半盆洗手的清水從盆架上端到她跟前。
就那麼端着,等待她洗手。
“阿姨,吃吧!” “阿姨,我爸爸包的餃子可香呢!” 雯雯和蕾蕾,一個給她拿來了香皂盒,一個給她拿來了毛巾,一左一右站在她身旁,仰起臉兒懇求地望着她。
“好,我吃。
”她不忍拒絕兩個可愛的女孩兒,僅僅是不忍拒絕她們。
如果沒有這兩個女孩兒,她肯定不吃,餓也不吃。
在他的兩個女兒洗手的時候,他說:“當初小眉活着,無論日子多麼艱難,每個月我們總要想方設法包頓餃子吃!這是小眉她給我留下的傳統啊!小眉……”他眼圈又紅了,目光轉向他的“小女孩兒”的大照片。
她笑道:“還沒吃,你就飽了麼?” 她已經不得不用外交式的微笑來應付他了,也朝他的“小女孩兒”瞥了一眼。
袁眉似乎在對她說:他愛我愛得多麼深,多麼執著,多麼持久,多麼癡情!我在他心中的地位又是多麼鞏固呀!你休想取代我! 我能夠取代你,能夠。
她默默地回答袁眉:隻要我想取代你,我便可以取代你!因為你死了。
盡管你非常美麗,但你死了,就像一朵花,你已經沒了香氣,你是被壓扁了的标本。
而我是一個活生生的女人!在一張美女的照片和一個活生生的女人之間,男人最終所選擇的是後者。
用更簡單的道理說,男人在他睡覺的時候,希望他所摟抱的是一個溫暖的女人的肉體,而不是一張美女的照片。
如果我誘惑他,你在他心中的地位立即會崩潰瓦解。
但是我可不願對他進行誘惑,因為他對我沒有什麼吸引力,我并沒愛上他…… “阿姨,坐呀!” “阿姨,你坐在我們中間!” 雯雯和蕾蕾,一個拽住她左手,一個拽住她右手,拖她往桌旁去。
她們的爸爸已在桌旁坐下了。
他看着她說:“這張照片還不是小眉照得最好的照片,吃完飯我讓你看看她的影集。
我将她的照片收在一個影集裡了,可惜全是黑白的。
影集放在我枕頭底下,每天睡覺前都要翻翻。
” “摟着影集睡覺麼?” “有時候……”他苦笑起來。
世上居然真有這樣的男人! 她坐下後,不可理解地端詳着他。
才三十幾歲的男人,他看去相當老了,他那張一點兒也不漂亮的臉上,有幾條深深的皺紋。
額上豎着兩條,斜着一條,仿佛被人用刀刻下了一個“≠”号。
仿佛正是以這個“≠”号,他對一切女人宣布——任何一個女
劉大文家這一帶“拆遷”,殘垣斷壁和建築備料形成種種障礙,坑坑窪窪,車難通過。
一輛推土機推着一堆碎石亂瓦迎面而來,小李急忙倒車。
“下次我坐公共汽車。
”當廠長的很是抱歉地說。
小李将車拐上另一條街道之後才回答她的話:“那又何必?不開車送你來要我這個司機幹什麼?我的意思是,七次了,你們也該進行到實質性階段了!” 她笑了:“什麼階段算實質性階段呢?” “還用問?他願不願意做你丈夫,你願不願意做他老婆,這麼簡單明确的事兒,用得着接觸七次嗎?我要是你早煩了!”小李一臉認真。
“你和你那口子婚前接觸了幾次啊?”當廠長的仿佛對這個話題頗感興趣,極想聽聽高見,讨教點什麼要領似的。
“我們?我們可比你們講究效益!”小李不無驕傲地說:“第一次接觸,我覺得她挺讨我喜歡,也看出來她對我也挺中意,分手時,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親她。
她忸忸怩怩地推我,還裝出羞答答的樣子說:‘你幹什麼呀你?’我說:‘幹什麼?親你呗!’她說:‘咱倆還沒确定關系啊!’我說:‘什麼關系?就眼前這關系我還沒權利親親你呀?咱倆都是開車的,你少跟我玩輪子!’幾句話就把她給鎮住了。
不是講一見鐘情麼?一見不能鐘情,還談個什麼勁兒?一見鐘情了,又談個什麼勁兒?第二次接觸,分手時,我說:‘你親我!’她乖乖地親我!其實她樂意親我,裝正經!第三次,在她家,趁她媽出去買菜的空兒,我就把她‘安排’了!這叫速戰速決!如今什麼年代?騰飛的年代!時間對誰都是寶貴的!我們中國人一個星期休息幾天?一天!一個月幾個星期,才四個星期!兩人見面,不吻,不擁抱,不親不愛,光談,能談出情緒麼?哪一對兒愛人是談成功的?談上一年半載,不浪費時間,瞎耽誤工夫嗎?像你們這麼個談法,我看于他于你,都不合算!要是今天還沒什麼大的進展,廠長你幹脆和他拉倒吧!你們各自的條件明擺着嘛,你又不是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了,何必一棵樹上吊死?” 小李一番話,開始還讓徐淑芳聽得好笑,後來竟讓她聽着不覺得好笑了。
她認為他的話還是多多少少有些參考價值的,時間對她的的确确很寶貴,她沒那麼多閑工夫談上一年半載的。
她挺同意小李的高見,戀愛不是談成功的。
劉大文也并非善于“談”情“說”愛的男人。
他往往顯得無話可說,迫使她絞盡腦汁東拉西扯。
她也不得不暗自承認,七次接觸,他們之間的關系仍未推進到“實質性階段”。
他對她七見而分明地沒有鐘情,她對他也是。
七見尚不能鐘情,豈非真真地是浪費時間,瞎耽誤工夫麼? “廠長,你們怎麼談啊?” “還能怎麼談?坐着談呗。
” “面對面坐着談?” “是的。
” “幹談?” 她又将臉轉向了他,不明白。
“我是說……” 汽車猛地颠了一下,擺在車窗台上的小狗劇烈地晃了一陣腦袋。
“他媽的這熊路!我是說……你們就那麼面對面地坐着談啊談的?也不穿插點兒别的内容?比如……”汽車悠然一拐,輪胎避過一片坑窪——“比如,來個‘K斯’什麼的。
” “我們不玩撲克。
” “談戀愛玩撲克幹嗎?這個!”他将嘴撮起,朝她很響地“咂”了一聲。
“親嘴?”她聳聳肩,“沒來過。
” “啧啧!”他表示極大的遺憾。
“我們總要互相理解啊!”她歎了口氣。
“一個女人理解一個男人,反過來說也一樣,需要接觸那麼多次嗎?” “因人而異。
他和别的男人有點兒不一樣。
” “你呢?廠長你和别的女人也不一樣麼?你們在一起都談什麼啊?” “他跟我談,他多麼多麼愛他死去的妻子。
” “什麼玩意兒!你呢?你跟他談你多麼多麼愛你死去的……” “住口!” 小李頓時緊緊閉上了嘴。
前面不遠,看見劉大文家那幢房子了。
孤零零地被殘垣斷壁包圍着,同院的人家都搬走了,隻有他家還沒找到一處臨時的栖身之地。
“我沒跟他談過我死去的丈夫。
” 小李的嘴仍緊閉着。
受到她的呵斥,他仿佛再也不願開口了。
“我盡跟他談廠裡的事兒。
” “……” “是曲副廠長給我們當的介紹人……我得有耐心啊!” “曲副廠長,”小李終于又嘟哝地開口了,“胡整!你知道我每次見了他怎麼想?我想揍他!因為他對你不冷不熱的!” 她警告:“你膽敢對他無禮,我饒不了你!” “放心,從這一次起,我連他家門也不進了。
”小李淡淡地說,将車貼着劉大文家的後山牆停穩。
從小李的語氣中,她聽得出來,他對劉大文很不“感冒”。
“還十點接你?” “嗯。
” 望着小汽車調頭開走,她站在那兒有點兒索然。
看手表,不到七點。
四周靜悄悄的,最後的一抹晚霞,塗在那些殘垣斷壁之上,它們變得像些有生命的東西,正滲血。
三個多小時,盡夠談的了。
可是今天她與他談什麼呢? 他又要與她談什麼呢? 他還談他的袁眉,他的“小女孩兒”?談他們曾怎樣怎樣相愛?談她的死是多麼多麼不幸的事件?談他多麼多麼忏悔不該給她吃安眠藥不該往爐子裡壓煤?談他至今仍懷念她無論如何也忘不掉她? 她聽夠了。
真是聽夠了。
第一次當面聽他談起這些,她深受感動,他泣不成聲,她陪他落淚。
第二次,她對他産生了由衷的敬意。
一個男人如此愛一個死去的女人,證明這個男人起碼有一點是值得女人去愛的。
第三次,她還能耐心地勸他想開點。
第四次,她則暗暗懷疑他的心理不正常了…… 劉大文,劉大文,請你行行好,發發慈悲,今天千萬不要再對我談你的“小女孩兒”了!如果你繼續談你的至親至愛的“小女孩兒”,我捂上耳朵你可别見怪! 她祈禱。
如今她願意和人熱烈地讨論明天,不願意和人一塊兒翻找昨天破碎的回憶。
像狗扒倒垃圾桶企圖翻找到一根骨頭啃似的,那是耄耋之人打發空虛日子的方式。
三十多歲的人,無論男人抑或女人,早晨醒來後應該想的是——今天我做什麼?而不應該是——昨天我怎麼度過的? 劉大文——曾是一個對于她既富有人情味兒又富有傳奇色彩的男人。
他和他的“小女孩兒”的愛情,對于她是現代童話,美好而感傷的現代童話。
這童話使他比許多男人對于她更具有吸引力。
她原以為,她和他都是北大荒返城知青,都有類似的遭遇,無疑便會有共同的語言,對人生和生活的共同的理解,并且自信他們的心無疑會自然而然地貼到一起。
結果證明她錯了。
盡管目前她還不能肯定自己完全徹底地錯了,但已經可以肯定自己是大錯特錯了。
她從他身上聞到了一股馊味兒。
她覺得他所有那些關于自己和關于他的“小女孩兒”的破碎的回憶,像麻袋片兒和舊棉花套堆成的床榻,他還要躺在上面用破碎的回憶編織一層又一層的網罩住自己。
今天對于他是沒什麼意義的,明天對于他仿佛是更沒什麼意義的,他活着仿佛僅僅是為了回憶。
美好的事物之所以美好,恰在于适當的比例和适當的尺寸。
酵母能使蒸出來的饅頭雪白暄軟,卻也同樣能使饅頭發酸。
六次接觸下來,她覺得他像一個揉圓了經久沒上屜的饅頭,外面正在變幹,變成殼,而内裡已經發馊發酸。
如果掰開來,必定千絲萬縷黏糊糊地變質了。
他的“小女孩兒”早已在他心裡腐爛着,而他以為她仍是他心裡的一朵鮮花一年四季常開不敗。
一個這麼樣活着的男人是沒法兒讓一個女人對其産生愛的,甚至連憐憫也很難繼續。
他令她大失所望,她原以為昨天的不幸會使一個男人更加牢牢地抓住今天,卻萬萬沒料到那也會使一個男人變得心灰意懶萎靡不振。
他渴望向人絮絮地述說。
她猜想一定早就沒誰有工夫有耐性像她一樣肯面對面地聽他述說了,故而她每一次在他面前坐下都看得出來他是多麼的需要她!多麼迫切地預備開始述說!是的,他需要她。
這一點是任何一個遲鈍的女人都會看得出來感覺得到的,何況她并不遲鈍。
同時她也看得出來感覺得到——他需要她乃是因為他需要一個傾聽者。
僅此而已。
還因為他恰恰需要一個女性傾聽者。
一個女性傾聽者陪他落淚,對他婉言勸慰,使他既獲得滿足亦獲得鼓舞,也許還獲得述說的快感。
因為在他的絮絮述說之中,悲哀的成分已經極少極少,更其多更其主要的,是力圖打動聽者,使聽者大悲大哀而達到自己興奮的目的。
他述說時,眼睛一眨不眨地凝視着她,竟令她不好意思目光旁顧,仿佛那樣便等于向他證明了自己是一個毫無同情心的冷漠的女人似的。
連他的眼睛也好像在同時向她絮絮述說着——我是一個多麼不幸的男人啊,我還有什麼心思繼續好好活下去!他述說時如同一台錄音機,使她感到他根本忘記了他自己的存在。
盡管他的兩隻眼睛裡也會動辄流出淚來,但它隻是淚腺的習慣分泌罷了,沒有什麼意義。
是的,每個人都有向誰述說的願望,或者說是本能。
幸運的人和不幸的人都有這種願望都有這種本能。
在這一點上,人的内心世界是很渺小的。
幸運稍微多一點兒或者不幸稍微大一點兒,就會溢出來,所謂水滿自流。
她承認,她自己也時常如此,渴望着向誰述說些什麼,哪怕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人。
隻要述說的契機是良好的,一種莫名的沖動也時時慫恿她不要錯過良機。
一旦錯過了就覺得失落了什麼似的。
但是,她更善于提醒自己,告誡自己,千萬莫使人聽得厭煩起來。
因為誰也沒有傾聽别人不幸的義務;因為樂于分享别人的幸運而又絲毫無妒意的人生活中并不多。
她不知道劉大文何時才能結束這種喋喋不休的述說,和她談一些如同小李司機所說的那種“實質性問題”。
她甚至懷疑姚守義和曲秀娟也許沒把事情說明白。
上次,也就是第六次“會晤”結束時,她直率地問他:“守義和秀娟促成我們來往的意圖,你還不大清楚吧?” “我清楚。
”他說,“我清楚。
十分清楚。
他們希望我們好。
” “好?好又怎麼解釋呢?” “希望我們能成呗!” “成又怎麼解釋呢?” “希望我們能做夫妻呗!這一點我清楚,十分清楚。
” 他清楚,十分清楚;她便不好繼續問什麼了。
他卻反問她:“你哪天還來?” 他希望她到他家裡來,這也是十分清楚的,來聽他述說他的不幸。
是的,他很不幸,他簡直太不幸了!他失去了他的“小女孩兒”同時也失去了他的“金嗓子”。
失去了成為歌唱家的玫瑰色理想,不久又失去了老父親和老母親。
他當之無愧地是一個非常非常之不幸的男人。
她同情他,特别同情他。
也許獲得别人的同情對他是極端重要的事情。
但是同情别人對她卻不是也不可能是什麼極端重要的事情。
她認為,同情是種義務——作為一個人對任何不幸的人都應該具有的這一種義務,但它并不像自來水,隻要擰開水龍頭就嘩嘩嘩流個不止。
對它也是需要提倡“節能”的,否則便也是浪費。
何況她不是修女,她是一位廠長,她的本職工作常常延續到八小時以外。
“你也願我們能成麼?” “這,怎麼說呢?我忘不了小眉!忘不了。
世界上沒有比她再好的女人了!我們曾經發誓要白頭到老,可是她死了,撇下了我和兩個女兒,死得那麼慘。
我忘不了她,沒有比她再好的女人了……你哪天還來?” 她真想明明白白地告訴他——我不來了!我再也不來了!劉大文見你的鬼去吧!如果你樂意這麼活下去與我何幹?讓你那死了的“小女孩兒”把你的整個心都黴透吧!那一時刻她真想嘲笑他一番。
如今她早已對“愛”這個字有了另一種理解——它應該是令人活得輕松愉快的事。
她毫不含糊地認為,他對他的“小女孩兒”那份癡情,連同像他這樣的一些個癡男癡女,是應該被曆史重重地壓住,不許再顯露出來蠱惑現代人的心靈的。
現代人不需要也不應該需要它。
它是一種文化和文明造成的不正常的情結遺留在現代人心靈上的黴塊兒,應該用一把特殊的手術刀動作麻利地剜除掉。
而他的自我感覺卻還那麼好,自信他是天下第一個有情男子。
這種感覺分明地使他正體驗着類乎一頭活恐龍的驕傲,如果世界上存在着活恐龍并且那種巨大的遠古爬蟲會驕傲的話。
她當時沒有回答他哪一天會來。
她今天來之前猶豫再三,本不想來了。
結果她還是鼓勵自己來了。
她給他最後一次機會。
她沒那麼多閑工夫。
“阿姨!” “阿姨!” 劉大文那一對兒雙胞胎女兒發現了她,歡叫着從磚瓦堆上向她跑來。
一個摔倒,捧在手中的罐頭盒滾出老遠,她趕緊走過去扶起了那女孩。
她們長得是太像了,她仍分不清哪一個叫“雯雯”,哪一個叫“蕾蕾”,她喜愛她們。
她每一次來,劉大文每一次述說起她們的母親,她們總是禮貌地坐在一旁,乖乖地聽。
令她奇怪的是,她們已完全沒有了悲哀,就像聽她們的爸爸講一個她們不知聽了多少遍的童話。
而他落淚時,她們隻感到茫然。
她們和曲秀娟那個寶貝兒子一樣,也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了。
學習都很用功,不用她們的爸爸格外操什麼心。
所以他下了班之後,更有充分的時間在家裡回憶自己的不幸了。
她一邊替那摔倒了的女孩兒拍打沙土,一邊問:“你們誰是雯雯?誰是蕾蕾呀?” “我是雯雯,是姐姐。
”另一個指着摔倒了的那個說,“她是蕾蕾,是妹妹。
” 她說:“你們的爸爸好像存心不讓别人把你們區分開,給你們買同樣的‘布拉基’穿!” 雯雯說:“我頭上長兩個‘旋兒’妹妹頭上長一個‘旋兒’!” 她笑了,她從内心裡喜愛她們。
“蕾蕾,你們在磚瓦堆上幹什麼呀?” “捉蟋蟀。
” 雯雯撿起罐頭盒,埋怨妹妹:“你看,蟋蟀都跑了!” 蕾蕾就要哭。
“蕾蕾,别哭。
阿姨再幫你們捉!”于是她帶着她們走向磚瓦堆。
盡管她是沖着她們的爸爸來的,但是她倒更願意和她們在一起。
當劉大文召喚兩個女兒吃晚飯的時候,天快黑了,她和她們不得不帶着三隻“俘虜”離開了磚瓦堆。
她一手領着雯雯,一手領着蕾蕾,默默地往她們的家走,心想,劉大文,你幹嗎不跟兩個女兒一塊兒捉捉蟋蟀呢,你這兩個小女兒可愛地活着,像兩朵花兒正在一天天綻放,而你那個“小女孩兒”早死了,你卻為她半死不活地打發日子,對付你才三十五六歲的一個做父親的生命,這種活法毫不可取啊! 劉大文已煮好了餃子。
“我估計你今天準來,請坐下和我們一塊兒吃吧。
”他一邊解圍裙一邊說。
“我吃過晚飯了。
”她用平淡的語調回答,在沙發上坐下,其實她沒吃晚飯。
他的家挺規整,挺幹淨。
牆上挂着袁眉的大幅彩色照片,是那種黑白照片放大了着色成的彩色照片,顯然是他塗的,塗得很細緻。
該紅的地方紅,該黑的地方黑。
然而看去畢竟色彩不那麼自然,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幅年畫。
她瞧着它,心悅誠服地承認,他的“小女孩兒”是她迄今為止所見到過的最美麗最甜蜜有味兒的女人。
“那也吃點兒,象征性地吃點兒。
你沒吃過我包的餃子啊!” 他說着,将半盆洗手的清水從盆架上端到她跟前。
就那麼端着,等待她洗手。
“阿姨,吃吧!” “阿姨,我爸爸包的餃子可香呢!” 雯雯和蕾蕾,一個給她拿來了香皂盒,一個給她拿來了毛巾,一左一右站在她身旁,仰起臉兒懇求地望着她。
“好,我吃。
”她不忍拒絕兩個可愛的女孩兒,僅僅是不忍拒絕她們。
如果沒有這兩個女孩兒,她肯定不吃,餓也不吃。
在他的兩個女兒洗手的時候,他說:“當初小眉活着,無論日子多麼艱難,每個月我們總要想方設法包頓餃子吃!這是小眉她給我留下的傳統啊!小眉……”他眼圈又紅了,目光轉向他的“小女孩兒”的大照片。
她笑道:“還沒吃,你就飽了麼?” 她已經不得不用外交式的微笑來應付他了,也朝他的“小女孩兒”瞥了一眼。
袁眉似乎在對她說:他愛我愛得多麼深,多麼執著,多麼持久,多麼癡情!我在他心中的地位又是多麼鞏固呀!你休想取代我! 我能夠取代你,能夠。
她默默地回答袁眉:隻要我想取代你,我便可以取代你!因為你死了。
盡管你非常美麗,但你死了,就像一朵花,你已經沒了香氣,你是被壓扁了的标本。
而我是一個活生生的女人!在一張美女的照片和一個活生生的女人之間,男人最終所選擇的是後者。
用更簡單的道理說,男人在他睡覺的時候,希望他所摟抱的是一個溫暖的女人的肉體,而不是一張美女的照片。
如果我誘惑他,你在他心中的地位立即會崩潰瓦解。
但是我可不願對他進行誘惑,因為他對我沒有什麼吸引力,我并沒愛上他…… “阿姨,坐呀!” “阿姨,你坐在我們中間!” 雯雯和蕾蕾,一個拽住她左手,一個拽住她右手,拖她往桌旁去。
她們的爸爸已在桌旁坐下了。
他看着她說:“這張照片還不是小眉照得最好的照片,吃完飯我讓你看看她的影集。
我将她的照片收在一個影集裡了,可惜全是黑白的。
影集放在我枕頭底下,每天睡覺前都要翻翻。
” “摟着影集睡覺麼?” “有時候……”他苦笑起來。
世上居然真有這樣的男人! 她坐下後,不可理解地端詳着他。
才三十幾歲的男人,他看去相當老了,他那張一點兒也不漂亮的臉上,有幾條深深的皺紋。
額上豎着兩條,斜着一條,仿佛被人用刀刻下了一個“≠”号。
仿佛正是以這個“≠”号,他對一切女人宣布——任何一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