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似乎還巋然不動,此刻卻基牆動搖,磚石紛落,上塌下陷,塵土飛揚!
滿足後的失落意識是極端可怕的幽靈。
滿足是幸福的一種形式,比較是痛苦的一種形式,忘記是自由的一種形式。
在各方面她都從來沒有真正滿足過,在各方面她都處于經常的比較之中在各方面她都無法徹底忘記過去。
她整個人是一個雖然成立然而無解的多元的方程式。
“姚教導員,您該下車了。
” 不知何時,“伏爾加”已停在律師事務所與市法院合資蓋的那幢宿舍樓前。
“看您有點醉了的樣子,我也沒問您就開到這兒來了,您住這兒吧?” 她是住這兒。
六樓,朝馬路的窗子。
她卻說:“不,我不住這兒。
” 她不想讓小司機确定地知道她住在哪兒,也就等于是不想讓徐淑芳确定地知道她住在哪兒,她不願再見到徐淑芳了,她害怕再見到徐淑芳,同時害怕自己心靈的不堪一擊的孱弱。
“教導員您多包涵!”小司機發窘了,自責地說,“怪我,怪我。
本來我是應該向您問清楚的。
” 她寬宥地說:“不怪你,怪我,怪我沒告訴你。
” “現在您可得告訴我了!” “往前開吧。
” “好,往前開就往前開。
”小司機又扭頭看了她一眼,看她酒勁兒過去了沒有似的,目光中有幾分不解。
“往左拐。
” “伏爾加”拐向了另一條馬路。
“第一個十字路口,再往右,往右一點點就行……” 小司機不問,也不再看她。
“在站牌那兒停……” 車停後,小司機搶先下了車,替她打開了後車門。
她跨下車,心裡着實覺得太對不住這小司機,向小司機伸出了一隻手:“再見吧,謝謝你。
” 小司機卻不與她握手,盡職盡責地說:“我們廠長吩咐我要把您送到家門口哇!” 她愣了一下,垂落伸出的手:“那又何必呢?” “可我得給我們廠長個令她滿意的交待啊!” “你就說把我送到家門口了嘛!” “那不是向我們廠長撒謊麼?我可從來沒向我們廠長撒過謊!” “也用不着把你們廠長的每一句話都當成聖旨。
”她嘲諷地笑笑,“我又不是小女孩兒。
” 一輛無軌電車靠站,不停地鳴喇叭? 小司機隻好慌忙鑽入“伏爾加”。
望着“伏爾加”駛遠,她才轉身往回走。
車上幾分鐘,車下數裡路。
酒勁兒是過去了,兩腿卻還是有些發軟。
登上六樓,依着樓梯欄杆喘息了一會兒,她才掏出鑰匙開了門,身心疲憊地走入目前還是她一個人的家。
這是個挺不錯的家。
兩室一廳,擺設布置已初具規模。
她的母親替她想得很周到,因為自己的女兒保證能分到兩室一廳,才最終決定将女兒塞進律師事務所。
“瞧你慢性子勁兒的,脫衣服也那麼斯文!” 她的卧室忽然傳出她妹妹說話的聲音! “不會突然闖來什麼人吧?” 男人的聲音! 卧室的門朝她半開半掩着。
“告訴你多少遍了!除了我姐姐誰也不會來!” 從半開半掩的房門她望見了大衣櫃的鏡子。
從鏡子裡望見了妹妹完全赤裸的白皙的上身。
接着,一個男人的一絲不挂的身體撲入鏡中。
淺褐色的,不算強壯,可也絕不瘦弱。
老處女變成了一尊石人。
她仿佛被鐵水兜頭鑄在那兒了。
她的靈魂在她的生命之外看着别人的生命的最原始的本質。
白皙的…… 淺褐色的…… “石人”複活了,跶跶地向陽台逃奔。
她站在六層樓的陽台上燃燒。
城市在她眼底喧鬧着,車水馬龍…… 她有點兒惡心,想嘔吐,卻嘔吐不成…… 她不禁地閉着眼睛伏在陽台的水泥欄上,前額枕着手臂。
她覺得自己像一把草,正在被燒盡。
“姐……” 飄蕩在空中的聲音。
“姐!……” 她緩緩地直起了腰,緩緩地從水泥欄上放下了手臂,緩緩地睜開了眼睛,緩緩地轉過了身。
她詫異于自己并沒有被燒盡。
妹妹娉立在小廳。
衣衫整齊,隻是頭發稍亂,鼻孔似乎還因過度的沖動而擴張着,臉上似乎還殘留着縱情肆欲的感人的快活。
她一步步走入小廳,站在妹妹面前。
“他呢?” “讓你吓跑了。
” “是誰?” “還能是誰?小趙呗!” “哪個小趙?” “還能是哪個小趙?我那個小趙呗!誰料到你悄沒聲兒地就回來了!……” 妹妹不無怨惱。
啪!——兇狠的一記耳光。
妹妹整個身子都搖晃了一下,差點兒倒下去。
“說!你哪來的鑰匙?” “田老師那兒……” 妹妹捂着臉,不屈服地瞪着她。
“你騙來的鑰匙對不對?” “那又怎麼樣?小趙早晚是我丈夫!” 妹妹強硬起來了,理直氣壯。
是的,早晚是那麼回事兒,那是肯定無疑的。
雖然她隻見過那個小趙兩面,一次是妹妹把他帶到了這兒,向她炫耀炫耀;一次是過端午節合家團聚的時候。
她卻明白,小趙已經得到了她父母的承認,已經算是她們姚氏家族的成員之一了。
在妹妹的頂撞下,她反而覺得無禮的仿佛是她這個當姐姐的了。
“我要告訴爸爸媽媽的!” “告去!告去!現在就告去!告訴了又怎麼樣?!” 是啊,告訴了又怎麼樣呢?連爸爸媽媽也會認為她未免小題大做吧?小題大做麼?……難道不是麼?…… 妹妹毫無羞色,那樣子分明還感到十分敗興。
“你要不是我姐姐,我們才不會到你這兒來玩呢!” 玩?……好遊戲!……三十六歲了她從沒這麼玩過,也是第一次撞到别人這麼玩……她無法靠想象體驗那真正玩起來會感覺怎樣…… 如今某些人們在生活中是越來越公然地毫不忸怩地理直氣壯地強調那種感覺了。
她知道,她卻仿佛是超度于其外的。
像龜離開水也能活一樣,龜和魚究竟有哪些方面的根本不同呢? 難道是我自己變得不可理喻?…… 在妹妹的振振有詞的反攻之下,她困惑了,不知說什麼好了,不知所措了。
她可憐地怔了片刻,猛轉身避入自己的卧室。
床上淩亂不堪,床單皺了。
她覺得被蹂躏髒了,她感到她的世界中最神聖的位置被污染了;她的方舟,而實際上它也的确是被污染了。
他媽的怎麼竟變成我自己無理而又無禮了呢?! 一隻男人的絲襪搭在床沿上。
黑色的,好似一條肥胖的娃娃魚,要爬下床,又怕摔死。
她的枕頭在地上。
那是更神聖的,她的不容觸犯的一部分。
她撿起枕頭,放在床畔的椅子上,随後從床上扯下了床單,連同那條醜惡的“娃娃魚”卷成一團,抱着闖出了卧室。
妹妹已坐在小廳的雙人沙發上了。
頭發看去已不蓬亂,模樣那麼娴雅,那麼文靜,那麼安泰,那麼一種單純可愛的神氣,那麼若無其事,什麼尴尬也沒有發生過似的,隻是挨了一記耳光的那邊臉,仍有些紅,紅得恰到好處,紅得秀色可餐。
發生過什麼事兒麼? 她簡直懷疑了! 自己神經錯亂了? 坐在那兒的是妹妹麼? 以一種憐憫的眼光望着自己的是妹妹麼? 像一位寬厚的母親望着低智能的女兒一樣望着自己,并且決定原諒女兒的一切乖張的任性的無緣無故的發作方式的,是比自己小十四歲的妹妹麼? 然而自己不是剛從自己的卧室闖出來麼?懷裡不是正抱着自己的被蹂躏了被污染了的床單麼?床單中不是還裹着那隻男人的黑色的絲襪麼? 太他媽的了!即使是自己的妹妹也太他媽的了呀!床單倒并不很主要了,是與非更主要了。
怎麼自己有理的時候也常常不明不白地就變得好像無理而且無禮了似的呢?難道應該請求原諒的倒是自己了不成?! 她将床單朝妹妹摔去,喊道:“你得給我洗!洗不幹淨不行!” 床單抖展了一部分,包住了妹妹的頭。
妹妹将床單從頭上不慌不忙地扯下,卷了卷放在身旁,聳聳肩平靜地說:“我給你洗,保證洗幹淨。
家裡有洗衣機,又有阿姨,幹嗎不充分利用?你還有什麼需要洗的?統統找出來吧。
” 文靜的妹妹,平靜的話。
在妹妹憐憫而寬容的目光的注視之下,她竟覺得自己仿佛真是一個低智能的小女孩了,仿佛真是在乖張的任性的無緣無故的發作和宣洩了。
而妹妹卻是似乎有着驚人的涵養的。
她一時感到難堪極了,難堪得竟想像個小女孩似的大哭一場。
她竟低聲說:“對不起。
” 妹妹又聳了聳肩:“沒什麼對不起的,你是親姐姐麼。
” 依然那麼平靜,依然那麼文靜。
聽妹妹這種語氣,她分明地是錯定了,錯得連平靜下來與妹妹平平靜靜地讨論讨論的餘地都沒有了,錯得隻剩進行解釋的份兒了。
“我……我回來之前喝酒了……” “明知自己肝不好還喝酒。
” “啤酒,喝得不多。
” “坐下吧。
” 好像主人不是她,是妹妹了。
她慚愧地在妹妹身旁坐了下去,轉臉看着妹妹,賠了個笑臉,問:“真沒生氣?” “有什麼值得生氣的?”妹妹瞅着迎面無物的白牆,自言自語地說,“誰也免不了掃興的時候。
本來我們今天挺快活的,還以為能在一起度過五六個小時呢,結果你突然地就回來了,沖散了我們不算,還打了我一記耳光,什麼事呀!” “我不是向你解釋了麼,我喝酒了……” “那也不至于的呀!姐,你太沒風度。
” “什麼風度?” “不說,沒意思。
” “我覺着你們……” “我們怎麼了?你說說,我們究竟怎麼了?你對我發火總得多少有點道理吧?掃興的是我,不是你。
可我對你發火了麼?我從不毫無道理地對别人發火……” “是啊,我喜歡發火,無緣無故……” “那你以後就改改。
你若不是我親姐姐,我才不受這份兒委屈呐。
” 委屈?…… 我當姐姐的已經開始一句接一句地認錯,你當妹妹的倒開始一句接一句地數落起我來了!老姑娘就處處都不占理了麼?而且讓誰去評這份兒理呢?她又困惑了。
不是對妹妹,不是對剛才那件令人難堪的事兒,而是對生活本身。
她忽然意識到,似乎經常和她作對的,并不是人,并不是一些男人或女人們,而是生活本身。
生活就像妹妹本身一樣,妹妹就像生活本身一樣。
她和妹妹之間,似乎早已沒有了一條能夠衡量是與非的共同的準繩;她和生活之間也似乎早已沒有了這樣一條準繩。
這樣的一條共同的準繩是曾有過的,而那時候的生活很不對勁兒,而那時候的她自己也很不對勁兒。
都不對勁兒的時候卻那麼和諧,那麼一緻,那麼明白,那麼明确。
非常之不對勁兒而又使人感到非常之對勁兒。
如今的她變化了,變化很大。
她覺得自己是在努力朝良好的方面變化着。
一邊無可救藥的老着,一邊拯救自己地變化着。
如今生活也變化了,也變化很大。
她像普通的人們一樣,心悅誠服地認為生活也是在努力朝良好的方面變化着。
一邊令人欣慰地進步着,一邊令人吃驚地變化着。
難道她不是在和生活一齊努力朝良好的方面變化着麼?可為什麼那種和諧卻沒有了呢?那種一緻卻沒有了呢?那條明白的明确的應該共同具有的準繩卻沒有了呢?可為什麼應該使人感到非常之對勁了卻反而又使人感到似乎非常之不對勁了呢?是我變得太慢了抑或根本沒有變?是生活變得太快了抑或人們變得太快了?究竟是我困惑我迷茫還是生活本身困惑着生活本身迷茫着呢?難道人與生活之間根本就不應該有根本就不可能有根本就不必存在一條共同的因而也是和諧的一緻的明白的明确的準繩麼?或僅僅是老姑娘們根本就不可能有根本就不必有根本就不配有?究竟是有好還是沒有好呢?她認為沒有這樣一條準繩自己簡直就是無法生活的,難道别人比如妹妹居然會因為沒有而生活得更輕松更自然更自覺麼?她是早已經習慣了與生活保持和諧與生活保持一緻與生活之間保持一種明白的明确的關系。
這應該肯定地說是一種良好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習慣啊!可為什麼生活仿佛總是要随時抛棄她似的呢?這又将如何是好呢?問題不在于那件難堪的事不在于妹妹的占足了理似的數落不在于那被污染了的蹂躏了的床單,問題在于她不明白不明确不懂一點兒也不懂,而她那麼希望想明白那麼希望想明确那麼希望自己能懂那麼希望一個是與非一個公正的事理…… 妹妹絲毫也不覺得尴尬,絲毫也不覺得難堪。
覺得理直氣壯,還覺得受了委屈。
覺得尴尬的卻是她,覺得難堪的卻是她。
進而覺得詞窮理短的也是她,進而覺得羞愧難當的還是她。
這便很對勁了麼?往往是這樣不明不白的。
今天又是這樣!對生活本身的困惑對生活本身的迷茫使她憤怒! 她猛地站起,朝房門一指,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小妹,你給我出去!” 妹妹翻眼望着她。
娴雅、文靜、安泰。
目光中依舊包含着憐憫也包含着寬恕。
她惱怒之極,厲喝:“别裝模作樣!給我立刻出去!滾!” 妹妹仍那般鎮定,面帶高貴的隐忍,不失尊嚴地站了起來,不失尊嚴地向門口走去。
在門口,妹妹轉過身,望着她搖頭:“姐,你太沒風度。
” “少廢話,把鑰匙留下!” 妹妹從手腕捋下了拴在松緊繩上的鑰匙,抛到沙發上。
那副表情對她說——姐,我永遠也不會再來了。
她從沙發上抓起卷成一團的床單,兇狠地朝妹妹甩去,吼道:“洗不幹淨我還要找你算賬!” 妹妹像接球似的接住,嘟哝了一句:“神經病!”便出去了。
妹妹極有禮貌地輕若無聲地帶上了房門。
妹妹真有好風度。
她複坐在沙發上,陷于孤寂。
妹妹去年也入黨了,妹妹也是她的黨内同志,妹妹還是市級“精神文明”标兵;其中沒有家庭的作用,沒有父母的作用,沒有什麼弄虛作假的成分。
認識妹妹的人,沒有說妹妹不好的。
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沒有不喜歡妹妹的。
妹妹一邊做黨員,一邊做“現代派”。
一邊做“精神文明”标兵,一邊熱衷地尋求各種愉悅甚至各種刺激。
兩方面都作得相當有分寸,相當之出色。
妹妹兩方面都要,兩方面都不甘失去。
妹妹是和諧的,妹妹周圍的人們竟承認這種和諧。
妹妹是個圓,是圓舞曲。
而我是什麼呢?我是一個不等邊三角形麼?難道不是麼?無論哪一個頂點都似乎承受着不勻的力的作用。
似乎無論哪一個頂點都是不可更動的。
稍一更動,整體便散架了。
我究竟變了沒有?我為什麼變來變去還是一個不等邊三角形?我為什麼不能是圓?為什麼不能是圓舞曲? 困惑、迷茫、孤寂。
連衡量黨員和标兵的準繩也不那麼明白那麼明确那麼“準”了。
妹妹如果變得像她一樣很可能便入不了黨;她如果變得像妹妹一樣整黨時很可能便過不了關。
妹妹如果變得像她一樣誰也不會喜歡妹妹,小趙那個恃才自傲的“朦胧派”詩人也不會希望成為妹妹的丈夫。
她如果變得像妹妹一樣,恐怕連人們對律師事務所辦公室主任和黨支部書記的起碼的敬意也将失去了!剛才她從床上看到的妹妹和坐在沙發上的妹妹,竟好像也是那麼和諧,那麼一緻,那麼完美似的。
那無疑就是一個妹妹啊!難道生活中又是有着某種和諧,某種一緻,某種完美的麼?…… 陷于孤寂、困惑、迷茫之中的老處女,一門心思想要解析生活,解析妹妹,解析自己,卻怎麼也不能開竅。
窗外忽然傳來一陣刺耳的警哨聲。
她百無聊賴地又踱到陽台上,居高臨下觀望。
十字街頭堵塞了十幾輛各類汽車,圍聚着一群人衆,穿黃制服的交通警察們正在驅散着人群。
可能是出車禍了,她淡淡地這樣想。
從陽台上慢慢踱進屋裡,重新落座在沙發上,一動也不動,心中感到一陣躁悶。
孤寂,無聊。
不知該做什麼事好。
無事可做。
探身将電話從茶幾上捧下來,放在膝上,兩腳互相蹬掉了鞋,側卧在沙發上,開始撥一個号碼。
“喂,哪一位呀?”聽筒裡傳來女人的溫和的聲音。
“姚玉慧……” “小姚啊,找老夏?他在所裡呀!” “我上午見到他了。
不找他……” “那找我?……”有幾分驚奇。
“嗯……” “什麼事兒?” “我告訴你,支部要把‘入黨志願書’發給夏律師了……今天上午開會……” “噢……”語調拖得很長的一聲,“這事啊!快五十了,當律師的又不是在大機關裡,入不入的有什麼呢?也就他呗,還偏和那幾個人賭口氣非入黨不可!他一跟我提入得了入不了黨的事兒我就膩煩……” 這番話和她此時此刻希望聽到的話恰恰相反。
“小姚,你認識電話局的人嗎?” “我不認識,我母親好像認識局長……” “家裡這電話不是老夏當所長時安的嗎?如今老夏早就不當那個所長了,還安着公家的電話,我總怕人家說三道四的。
幾次讓所裡派人來拆,所裡也不派人來。
拆了算了!我們可都不是愛占公家便宜的人。
拆了我們再自費安呗!又不是拿不出那麼一筆錢。
對不?你哪時回家問問你母親,如果真認識電話局局長……” “不用拆,也不用找電話局局長。
夏律師他還得當原先那個官兒!” “誰說的?” “我。
” “小姚,你可千萬别為他上上下下地活動!成功了我也不許他再當!我們交往歸交往,可用不着這樣。
他當對你又有什麼實際的好處呢?……” “這不是什麼感情交往問題!我個人也并不圖什麼實際的好處!”她覺得受了極大的侮辱,啪地放下了聽筒。
隔會兒,電話在她膝上響了起來。
她發愣地瞧着它,不拿聽筒,它響了一陣,不響了。
她将電話放回原處,一時間非常希望能有個人與自己交談些什麼。
即使是妹妹也好,是小趙也好,是徐淑芳也好,是那個小司機也好;不交談也好,坐在她對面或坐在她身旁就行。
忽然她覺得自己需要的不隻是一個人,而且是一個男人。
一個活生生的男人,一個能使自己産生某種激動的男人。
需要一種獲得,一種強烈的,能使自己顫栗起來的獲得。
否則,她覺得自己那麼坐着坐着,似乎會在一個小時之内化成一股青煙消散了似的。
以至于她竟被那種莫明的恐懼包裹住了。
不敢再那麼坐着。
她不由得站了起來,走向卧室,而又不願走進去,立在門口,神經無故緊張地望着大衣櫃的鏡子。
鏡中沒有白皙的肌膚,沒有淺褐色的肌膚。
鏡中隻有她自己:臉色蒼白,頭發稀疏,形銷骨立,其貌不揚。
像個男性化的憔悴的女人,亦像個女性化的不健康的男人。
她一轉身又回到小廳裡撥電話。
撥了好幾遍沒人接,她極不甘心地撥個不停,終于通了。
“找誰?”男人幹巴巴的聲音。
“找田老師。
” “哪位田老師?我們這兒兩位姓田的呢!” “教英語的田老師,田非!” “不在!” “同志!同志您千萬别放!求求您啦,我找他有急事兒!十萬火急的事啊!他可能在宿舍,麻煩您替我喊他一下,求求您啦!……” 她全身都緊張着,故而那語調
滿足是幸福的一種形式,比較是痛苦的一種形式,忘記是自由的一種形式。
在各方面她都從來沒有真正滿足過,在各方面她都處于經常的比較之中在各方面她都無法徹底忘記過去。
她整個人是一個雖然成立然而無解的多元的方程式。
“姚教導員,您該下車了。
” 不知何時,“伏爾加”已停在律師事務所與市法院合資蓋的那幢宿舍樓前。
“看您有點醉了的樣子,我也沒問您就開到這兒來了,您住這兒吧?” 她是住這兒。
六樓,朝馬路的窗子。
她卻說:“不,我不住這兒。
” 她不想讓小司機确定地知道她住在哪兒,也就等于是不想讓徐淑芳确定地知道她住在哪兒,她不願再見到徐淑芳了,她害怕再見到徐淑芳,同時害怕自己心靈的不堪一擊的孱弱。
“教導員您多包涵!”小司機發窘了,自責地說,“怪我,怪我。
本來我是應該向您問清楚的。
” 她寬宥地說:“不怪你,怪我,怪我沒告訴你。
” “現在您可得告訴我了!” “往前開吧。
” “好,往前開就往前開。
”小司機又扭頭看了她一眼,看她酒勁兒過去了沒有似的,目光中有幾分不解。
“往左拐。
” “伏爾加”拐向了另一條馬路。
“第一個十字路口,再往右,往右一點點就行……” 小司機不問,也不再看她。
“在站牌那兒停……” 車停後,小司機搶先下了車,替她打開了後車門。
她跨下車,心裡着實覺得太對不住這小司機,向小司機伸出了一隻手:“再見吧,謝謝你。
” 小司機卻不與她握手,盡職盡責地說:“我們廠長吩咐我要把您送到家門口哇!” 她愣了一下,垂落伸出的手:“那又何必呢?” “可我得給我們廠長個令她滿意的交待啊!” “你就說把我送到家門口了嘛!” “那不是向我們廠長撒謊麼?我可從來沒向我們廠長撒過謊!” “也用不着把你們廠長的每一句話都當成聖旨。
”她嘲諷地笑笑,“我又不是小女孩兒。
” 一輛無軌電車靠站,不停地鳴喇叭? 小司機隻好慌忙鑽入“伏爾加”。
望着“伏爾加”駛遠,她才轉身往回走。
車上幾分鐘,車下數裡路。
酒勁兒是過去了,兩腿卻還是有些發軟。
登上六樓,依着樓梯欄杆喘息了一會兒,她才掏出鑰匙開了門,身心疲憊地走入目前還是她一個人的家。
這是個挺不錯的家。
兩室一廳,擺設布置已初具規模。
她的母親替她想得很周到,因為自己的女兒保證能分到兩室一廳,才最終決定将女兒塞進律師事務所。
“瞧你慢性子勁兒的,脫衣服也那麼斯文!” 她的卧室忽然傳出她妹妹說話的聲音! “不會突然闖來什麼人吧?” 男人的聲音! 卧室的門朝她半開半掩着。
“告訴你多少遍了!除了我姐姐誰也不會來!” 從半開半掩的房門她望見了大衣櫃的鏡子。
從鏡子裡望見了妹妹完全赤裸的白皙的上身。
接着,一個男人的一絲不挂的身體撲入鏡中。
淺褐色的,不算強壯,可也絕不瘦弱。
老處女變成了一尊石人。
她仿佛被鐵水兜頭鑄在那兒了。
她的靈魂在她的生命之外看着别人的生命的最原始的本質。
白皙的…… 淺褐色的…… “石人”複活了,跶跶地向陽台逃奔。
她站在六層樓的陽台上燃燒。
城市在她眼底喧鬧着,車水馬龍…… 她有點兒惡心,想嘔吐,卻嘔吐不成…… 她不禁地閉着眼睛伏在陽台的水泥欄上,前額枕着手臂。
她覺得自己像一把草,正在被燒盡。
“姐……” 飄蕩在空中的聲音。
“姐!……” 她緩緩地直起了腰,緩緩地從水泥欄上放下了手臂,緩緩地睜開了眼睛,緩緩地轉過了身。
她詫異于自己并沒有被燒盡。
妹妹娉立在小廳。
衣衫整齊,隻是頭發稍亂,鼻孔似乎還因過度的沖動而擴張着,臉上似乎還殘留着縱情肆欲的感人的快活。
她一步步走入小廳,站在妹妹面前。
“他呢?” “讓你吓跑了。
” “是誰?” “還能是誰?小趙呗!” “哪個小趙?” “還能是哪個小趙?我那個小趙呗!誰料到你悄沒聲兒地就回來了!……” 妹妹不無怨惱。
啪!——兇狠的一記耳光。
妹妹整個身子都搖晃了一下,差點兒倒下去。
“說!你哪來的鑰匙?” “田老師那兒……” 妹妹捂着臉,不屈服地瞪着她。
“你騙來的鑰匙對不對?” “那又怎麼樣?小趙早晚是我丈夫!” 妹妹強硬起來了,理直氣壯。
是的,早晚是那麼回事兒,那是肯定無疑的。
雖然她隻見過那個小趙兩面,一次是妹妹把他帶到了這兒,向她炫耀炫耀;一次是過端午節合家團聚的時候。
她卻明白,小趙已經得到了她父母的承認,已經算是她們姚氏家族的成員之一了。
在妹妹的頂撞下,她反而覺得無禮的仿佛是她這個當姐姐的了。
“我要告訴爸爸媽媽的!” “告去!告去!現在就告去!告訴了又怎麼樣?!” 是啊,告訴了又怎麼樣呢?連爸爸媽媽也會認為她未免小題大做吧?小題大做麼?……難道不是麼?…… 妹妹毫無羞色,那樣子分明還感到十分敗興。
“你要不是我姐姐,我們才不會到你這兒來玩呢!” 玩?……好遊戲!……三十六歲了她從沒這麼玩過,也是第一次撞到别人這麼玩……她無法靠想象體驗那真正玩起來會感覺怎樣…… 如今某些人們在生活中是越來越公然地毫不忸怩地理直氣壯地強調那種感覺了。
她知道,她卻仿佛是超度于其外的。
像龜離開水也能活一樣,龜和魚究竟有哪些方面的根本不同呢? 難道是我自己變得不可理喻?…… 在妹妹的振振有詞的反攻之下,她困惑了,不知說什麼好了,不知所措了。
她可憐地怔了片刻,猛轉身避入自己的卧室。
床上淩亂不堪,床單皺了。
她覺得被蹂躏髒了,她感到她的世界中最神聖的位置被污染了;她的方舟,而實際上它也的确是被污染了。
他媽的怎麼竟變成我自己無理而又無禮了呢?! 一隻男人的絲襪搭在床沿上。
黑色的,好似一條肥胖的娃娃魚,要爬下床,又怕摔死。
她的枕頭在地上。
那是更神聖的,她的不容觸犯的一部分。
她撿起枕頭,放在床畔的椅子上,随後從床上扯下了床單,連同那條醜惡的“娃娃魚”卷成一團,抱着闖出了卧室。
妹妹已坐在小廳的雙人沙發上了。
頭發看去已不蓬亂,模樣那麼娴雅,那麼文靜,那麼安泰,那麼一種單純可愛的神氣,那麼若無其事,什麼尴尬也沒有發生過似的,隻是挨了一記耳光的那邊臉,仍有些紅,紅得恰到好處,紅得秀色可餐。
發生過什麼事兒麼? 她簡直懷疑了! 自己神經錯亂了? 坐在那兒的是妹妹麼? 以一種憐憫的眼光望着自己的是妹妹麼? 像一位寬厚的母親望着低智能的女兒一樣望着自己,并且決定原諒女兒的一切乖張的任性的無緣無故的發作方式的,是比自己小十四歲的妹妹麼? 然而自己不是剛從自己的卧室闖出來麼?懷裡不是正抱着自己的被蹂躏了被污染了的床單麼?床單中不是還裹着那隻男人的黑色的絲襪麼? 太他媽的了!即使是自己的妹妹也太他媽的了呀!床單倒并不很主要了,是與非更主要了。
怎麼自己有理的時候也常常不明不白地就變得好像無理而且無禮了似的呢?難道應該請求原諒的倒是自己了不成?! 她将床單朝妹妹摔去,喊道:“你得給我洗!洗不幹淨不行!” 床單抖展了一部分,包住了妹妹的頭。
妹妹将床單從頭上不慌不忙地扯下,卷了卷放在身旁,聳聳肩平靜地說:“我給你洗,保證洗幹淨。
家裡有洗衣機,又有阿姨,幹嗎不充分利用?你還有什麼需要洗的?統統找出來吧。
” 文靜的妹妹,平靜的話。
在妹妹憐憫而寬容的目光的注視之下,她竟覺得自己仿佛真是一個低智能的小女孩了,仿佛真是在乖張的任性的無緣無故的發作和宣洩了。
而妹妹卻是似乎有着驚人的涵養的。
她一時感到難堪極了,難堪得竟想像個小女孩似的大哭一場。
她竟低聲說:“對不起。
” 妹妹又聳了聳肩:“沒什麼對不起的,你是親姐姐麼。
” 依然那麼平靜,依然那麼文靜。
聽妹妹這種語氣,她分明地是錯定了,錯得連平靜下來與妹妹平平靜靜地讨論讨論的餘地都沒有了,錯得隻剩進行解釋的份兒了。
“我……我回來之前喝酒了……” “明知自己肝不好還喝酒。
” “啤酒,喝得不多。
” “坐下吧。
” 好像主人不是她,是妹妹了。
她慚愧地在妹妹身旁坐了下去,轉臉看着妹妹,賠了個笑臉,問:“真沒生氣?” “有什麼值得生氣的?”妹妹瞅着迎面無物的白牆,自言自語地說,“誰也免不了掃興的時候。
本來我們今天挺快活的,還以為能在一起度過五六個小時呢,結果你突然地就回來了,沖散了我們不算,還打了我一記耳光,什麼事呀!” “我不是向你解釋了麼,我喝酒了……” “那也不至于的呀!姐,你太沒風度。
” “什麼風度?” “不說,沒意思。
” “我覺着你們……” “我們怎麼了?你說說,我們究竟怎麼了?你對我發火總得多少有點道理吧?掃興的是我,不是你。
可我對你發火了麼?我從不毫無道理地對别人發火……” “是啊,我喜歡發火,無緣無故……” “那你以後就改改。
你若不是我親姐姐,我才不受這份兒委屈呐。
” 委屈?…… 我當姐姐的已經開始一句接一句地認錯,你當妹妹的倒開始一句接一句地數落起我來了!老姑娘就處處都不占理了麼?而且讓誰去評這份兒理呢?她又困惑了。
不是對妹妹,不是對剛才那件令人難堪的事兒,而是對生活本身。
她忽然意識到,似乎經常和她作對的,并不是人,并不是一些男人或女人們,而是生活本身。
生活就像妹妹本身一樣,妹妹就像生活本身一樣。
她和妹妹之間,似乎早已沒有了一條能夠衡量是與非的共同的準繩;她和生活之間也似乎早已沒有了這樣一條準繩。
這樣的一條共同的準繩是曾有過的,而那時候的生活很不對勁兒,而那時候的她自己也很不對勁兒。
都不對勁兒的時候卻那麼和諧,那麼一緻,那麼明白,那麼明确。
非常之不對勁兒而又使人感到非常之對勁兒。
如今的她變化了,變化很大。
她覺得自己是在努力朝良好的方面變化着。
一邊無可救藥的老着,一邊拯救自己地變化着。
如今生活也變化了,也變化很大。
她像普通的人們一樣,心悅誠服地認為生活也是在努力朝良好的方面變化着。
一邊令人欣慰地進步着,一邊令人吃驚地變化着。
難道她不是在和生活一齊努力朝良好的方面變化着麼?可為什麼那種和諧卻沒有了呢?那種一緻卻沒有了呢?那條明白的明确的應該共同具有的準繩卻沒有了呢?可為什麼應該使人感到非常之對勁了卻反而又使人感到似乎非常之不對勁了呢?是我變得太慢了抑或根本沒有變?是生活變得太快了抑或人們變得太快了?究竟是我困惑我迷茫還是生活本身困惑着生活本身迷茫着呢?難道人與生活之間根本就不應該有根本就不可能有根本就不必存在一條共同的因而也是和諧的一緻的明白的明确的準繩麼?或僅僅是老姑娘們根本就不可能有根本就不必有根本就不配有?究竟是有好還是沒有好呢?她認為沒有這樣一條準繩自己簡直就是無法生活的,難道别人比如妹妹居然會因為沒有而生活得更輕松更自然更自覺麼?她是早已經習慣了與生活保持和諧與生活保持一緻與生活之間保持一種明白的明确的關系。
這應該肯定地說是一種良好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習慣啊!可為什麼生活仿佛總是要随時抛棄她似的呢?這又将如何是好呢?問題不在于那件難堪的事不在于妹妹的占足了理似的數落不在于那被污染了的蹂躏了的床單,問題在于她不明白不明确不懂一點兒也不懂,而她那麼希望想明白那麼希望想明确那麼希望自己能懂那麼希望一個是與非一個公正的事理…… 妹妹絲毫也不覺得尴尬,絲毫也不覺得難堪。
覺得理直氣壯,還覺得受了委屈。
覺得尴尬的卻是她,覺得難堪的卻是她。
進而覺得詞窮理短的也是她,進而覺得羞愧難當的還是她。
這便很對勁了麼?往往是這樣不明不白的。
今天又是這樣!對生活本身的困惑對生活本身的迷茫使她憤怒! 她猛地站起,朝房門一指,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小妹,你給我出去!” 妹妹翻眼望着她。
娴雅、文靜、安泰。
目光中依舊包含着憐憫也包含着寬恕。
她惱怒之極,厲喝:“别裝模作樣!給我立刻出去!滾!” 妹妹仍那般鎮定,面帶高貴的隐忍,不失尊嚴地站了起來,不失尊嚴地向門口走去。
在門口,妹妹轉過身,望着她搖頭:“姐,你太沒風度。
” “少廢話,把鑰匙留下!” 妹妹從手腕捋下了拴在松緊繩上的鑰匙,抛到沙發上。
那副表情對她說——姐,我永遠也不會再來了。
她從沙發上抓起卷成一團的床單,兇狠地朝妹妹甩去,吼道:“洗不幹淨我還要找你算賬!” 妹妹像接球似的接住,嘟哝了一句:“神經病!”便出去了。
妹妹極有禮貌地輕若無聲地帶上了房門。
妹妹真有好風度。
她複坐在沙發上,陷于孤寂。
妹妹去年也入黨了,妹妹也是她的黨内同志,妹妹還是市級“精神文明”标兵;其中沒有家庭的作用,沒有父母的作用,沒有什麼弄虛作假的成分。
認識妹妹的人,沒有說妹妹不好的。
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沒有不喜歡妹妹的。
妹妹一邊做黨員,一邊做“現代派”。
一邊做“精神文明”标兵,一邊熱衷地尋求各種愉悅甚至各種刺激。
兩方面都作得相當有分寸,相當之出色。
妹妹兩方面都要,兩方面都不甘失去。
妹妹是和諧的,妹妹周圍的人們竟承認這種和諧。
妹妹是個圓,是圓舞曲。
而我是什麼呢?我是一個不等邊三角形麼?難道不是麼?無論哪一個頂點都似乎承受着不勻的力的作用。
似乎無論哪一個頂點都是不可更動的。
稍一更動,整體便散架了。
我究竟變了沒有?我為什麼變來變去還是一個不等邊三角形?我為什麼不能是圓?為什麼不能是圓舞曲? 困惑、迷茫、孤寂。
連衡量黨員和标兵的準繩也不那麼明白那麼明确那麼“準”了。
妹妹如果變得像她一樣很可能便入不了黨;她如果變得像妹妹一樣整黨時很可能便過不了關。
妹妹如果變得像她一樣誰也不會喜歡妹妹,小趙那個恃才自傲的“朦胧派”詩人也不會希望成為妹妹的丈夫。
她如果變得像妹妹一樣,恐怕連人們對律師事務所辦公室主任和黨支部書記的起碼的敬意也将失去了!剛才她從床上看到的妹妹和坐在沙發上的妹妹,竟好像也是那麼和諧,那麼一緻,那麼完美似的。
那無疑就是一個妹妹啊!難道生活中又是有着某種和諧,某種一緻,某種完美的麼?…… 陷于孤寂、困惑、迷茫之中的老處女,一門心思想要解析生活,解析妹妹,解析自己,卻怎麼也不能開竅。
窗外忽然傳來一陣刺耳的警哨聲。
她百無聊賴地又踱到陽台上,居高臨下觀望。
十字街頭堵塞了十幾輛各類汽車,圍聚着一群人衆,穿黃制服的交通警察們正在驅散着人群。
可能是出車禍了,她淡淡地這樣想。
從陽台上慢慢踱進屋裡,重新落座在沙發上,一動也不動,心中感到一陣躁悶。
孤寂,無聊。
不知該做什麼事好。
無事可做。
探身将電話從茶幾上捧下來,放在膝上,兩腳互相蹬掉了鞋,側卧在沙發上,開始撥一個号碼。
“喂,哪一位呀?”聽筒裡傳來女人的溫和的聲音。
“姚玉慧……” “小姚啊,找老夏?他在所裡呀!” “我上午見到他了。
不找他……” “那找我?……”有幾分驚奇。
“嗯……” “什麼事兒?” “我告訴你,支部要把‘入黨志願書’發給夏律師了……今天上午開會……” “噢……”語調拖得很長的一聲,“這事啊!快五十了,當律師的又不是在大機關裡,入不入的有什麼呢?也就他呗,還偏和那幾個人賭口氣非入黨不可!他一跟我提入得了入不了黨的事兒我就膩煩……” 這番話和她此時此刻希望聽到的話恰恰相反。
“小姚,你認識電話局的人嗎?” “我不認識,我母親好像認識局長……” “家裡這電話不是老夏當所長時安的嗎?如今老夏早就不當那個所長了,還安着公家的電話,我總怕人家說三道四的。
幾次讓所裡派人來拆,所裡也不派人來。
拆了算了!我們可都不是愛占公家便宜的人。
拆了我們再自費安呗!又不是拿不出那麼一筆錢。
對不?你哪時回家問問你母親,如果真認識電話局局長……” “不用拆,也不用找電話局局長。
夏律師他還得當原先那個官兒!” “誰說的?” “我。
” “小姚,你可千萬别為他上上下下地活動!成功了我也不許他再當!我們交往歸交往,可用不着這樣。
他當對你又有什麼實際的好處呢?……” “這不是什麼感情交往問題!我個人也并不圖什麼實際的好處!”她覺得受了極大的侮辱,啪地放下了聽筒。
隔會兒,電話在她膝上響了起來。
她發愣地瞧着它,不拿聽筒,它響了一陣,不響了。
她将電話放回原處,一時間非常希望能有個人與自己交談些什麼。
即使是妹妹也好,是小趙也好,是徐淑芳也好,是那個小司機也好;不交談也好,坐在她對面或坐在她身旁就行。
忽然她覺得自己需要的不隻是一個人,而且是一個男人。
一個活生生的男人,一個能使自己産生某種激動的男人。
需要一種獲得,一種強烈的,能使自己顫栗起來的獲得。
否則,她覺得自己那麼坐着坐着,似乎會在一個小時之内化成一股青煙消散了似的。
以至于她竟被那種莫明的恐懼包裹住了。
不敢再那麼坐着。
她不由得站了起來,走向卧室,而又不願走進去,立在門口,神經無故緊張地望着大衣櫃的鏡子。
鏡中沒有白皙的肌膚,沒有淺褐色的肌膚。
鏡中隻有她自己:臉色蒼白,頭發稀疏,形銷骨立,其貌不揚。
像個男性化的憔悴的女人,亦像個女性化的不健康的男人。
她一轉身又回到小廳裡撥電話。
撥了好幾遍沒人接,她極不甘心地撥個不停,終于通了。
“找誰?”男人幹巴巴的聲音。
“找田老師。
” “哪位田老師?我們這兒兩位姓田的呢!” “教英語的田老師,田非!” “不在!” “同志!同志您千萬别放!求求您啦,我找他有急事兒!十萬火急的事啊!他可能在宿舍,麻煩您替我喊他一下,求求您啦!……” 她全身都緊張着,故而那語調